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1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2010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4%。

上海连线

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8%以上……

天津连线

2010年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

内蒙古连线

2010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辽宁连线

今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江苏连线

2010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安徽连线

2010年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江西连线

2010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85吨标煤以内……

山东连线

2010年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7%以上……

广西连线

2010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

海南连线

2010年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左右……

贵州连线

2010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云南连线

2010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山西连线

2010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

青海连线

2010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能耗降低6%以上。

广东连线

2010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四川连线

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灾后恢复重建决胜之年的2010,四川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政府报告中公布了2010年的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第2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苏畅

南芬区适应社会形势、服务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服务作用,努力做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引领者”、“稳中求进、稳中求快”发展舆论氛围的“营造者”、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唱响发展主旋律,大力宣传中央“稳中求进”发展基调,大力宣传“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发展目标,大力宣传本溪市提出的“三都五城”、南芬区提出的“一城一区三园”发展战略,使之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引领党员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中增强本领。打好宣传主动仗,做好成果展示、新鲜经验、创新举措等发展重点的宣传报道,把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宣传出去、推广开来,用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发展动力,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提高社会注意力、提升地区发展的吸引力。

加强舆论引导 唱响主旋律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照本

化隆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目标,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围绕主题干实事、服务大局构和谐”为主题,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打好维稳宣传战役,正面宣传全县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衡增长,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利益难点热点问题的新举措、新进展,宣传推广各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转危为机的意识和信心。认真组织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宣传报道,从全局工作的着力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人民群众关注的新热点中加大引导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结合本地文化元素,进一步明确化隆文化发展定位。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文化改革发展落实意见,推动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深化社会共识 实现凝心聚力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邱之仲

黄埔区委宣传部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坚持围绕大局凝心聚力、提神鼓劲、深化共识,为促进本地区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中摇旗呐喊,就转型的目的、意义、思路、举措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全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干劲,推动转型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之转化为干部群众投身转型实践的强大动力和思想保证。打好新闻宣传战役,把着力营造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作为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做好民生热点问题的宣传报道,全面掀起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宣传热潮,从而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营造出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到位,把群众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统一起来,推动决策部署的落实。

着眼跨越发展 激发创造活力

第3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强县建设对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意义

加快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是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经济强县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特点、适应加快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均衡发展理念在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实践,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的重要体现,也是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举措。早在1999年,省委、省政府就立足省情实际,坚持一手抓导富、一手抓扶贫,继续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的同时,在基础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统筹规划,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建设一批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向发达地区迈进的县(市、区),并以此形成推进全省加快发展的较强辐射带动效应。在第一轮建强中,将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市的20个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资源比较富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市县列入贵州省强县建设范围;在二轮经济强县建设中,于2006年8月增加了小河区、汇川区、福泉市等3个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市区作为建强单位;2008年三轮建强启动后,又增加了平坝、桐梓、修文、息烽4个建强县。从区域经济布局看,27个经济强县区位优势明显,均处于铁路、公路交通主干线上,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市州地所在地城市为重要增长极,以点串线,连线成片的区域发展布局。其发展方式与贫困地区不同,经济基础以工业和非农产业为主,主要任务是率先在全省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在全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进程中肩负着排头兵和中坚力量的重要使命。

强县建设是加快实现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性跨越的强大动力

到二轮建强结束,全省列入强县建设的23个县(市、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总和达到1710亿元,占全省完成数2710亿元的63.1%。税收总收入由2003年68.63亿元增加到2007年177.92亿元,地方税收收入由30.14亿元增加到77.61亿元,四年累计增速分别为153.7%和150.29%。

2007年,经济强县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能快则快中,继续发挥着排头兵和领头羊作用,对于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至关重要。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除金沙县外,建强县增速均高于全省13.7%的平均水平,约有一半左右的县增速在16%以上,其中小河、遵义、兴义等3个县(市、区)分别达到20%、19.3%、19.98%。同时,经济强县的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值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白云区达到36300元,紧跟其后的云岩区、小河区、钟山区分别为34998元、27911元和26136元。23个建强县税收总收入为177.92亿元,地方税收收入为77.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08%和31.79%,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云岩、南明、红花岗、钟山等10个建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2893.1元,最低为10536元,平均数达11723.3元,高于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8.4元)1000多元。遵义、开阳、兴义等13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3610元,最低为2300元,平均数为296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0元)600多元;除铜仁市、金沙县外,增速均高于全省10%的平均水平,福泉、遵义、仁怀等县(市)增速高达15%以上,分别为20.6%、15.6%和16.2%。三是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各地各建强县的中心城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重点抓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培育吃、住、行、娱乐、购物等配套产业,着力发展律师、会计、房地产交易、广告设计、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保持了三类产业协调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轻工业发展较好地区积极推进白酒工业园区等规划项目实施,促进酒业印刷、包装、瓶盖等产业发展壮大。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县,在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制药业、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等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四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各建强县明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搞好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率,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如红花岗区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四在农家”示范点55个,创建点208个,惠及16万农民,覆盖率达71%。花溪区巩固和提高农村“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兴义市继续推进27个新农村示范村(点)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10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和4个宁波对口帮扶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534.82万元。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建强县切实把改善民生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符合政策生育率等社会指标均领先于全省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预期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建设均在模范及良好以上等次。如凯里市继续推进“平安凯里”建设步伐,加快“双高普九”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3%。汇川区积极推进新型“阳光工程”,加强农民适用技能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1767人;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24%;将7815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101名“五保户”集中供养;启动“天网工程”,在中心城区安装150余个视频监控设备,促进城市治安预警系统先进高效。

大力推进全省强县建设

上新台阶

今年是第三轮建强启动之年,进一步明确经济强县建设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完善促强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既是强县建设的重点,也是加快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第一,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要切实按照省建强〔2008〕1号《省建设经济强县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充分认识建强工作对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意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下力气解决发展意识深入人心不够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扎扎实实做事,扎扎实实抓项目,在推进三轮建强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新的开拓突破。

第二,进一步完善促强政策。今年8月20日,全省建设经济强县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同意建强县财政贴息资金由200万增加到400万元,为建强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强县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强县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亟待制定完善更多促强措施,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应认真总结前两轮建强工作,加强建强扶持、协调和服务,将省直部门和市(州、地)支持建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并加以完善,使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之需。

第4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9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93年、1996年、1998年和2005年之后,发表的第5份描述世界各大洲科技发展现状的全球科学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客观的立场、广阔的视角,分章概述了世界各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政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清晰描绘出2006至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全景图画。

这份报告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鲜明地呈现出全球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其一,全球研发版图加速向多极化转变,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研发总支出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研发支出迅速增长的严峻挑战。这一趋势在企业研发开支中表现更为显著。其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更加重视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中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则纷纷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使是贫穷国家或地区也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三,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速度和广度呈几何增长态势,为逐步缩小世界各国民众科学素养差距提供了可能。总之,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日益形成更趋多极化、更具创造活力、更有竞争性的良好环境。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创新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对中国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报告所反映的5年,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的5年,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研发支出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球科研支出的比重大幅增加,成为推动亚洲研发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之首,科研产出的数量亦相当可观,科学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名列第三。报告确认了这一发展趋势,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当前,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稳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吸收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要为科技决策部门、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提供一个更宽阔的信息平台,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学决策化进程,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真诚地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辛格先生、贾古玛先生,感谢中国科协调宣部、国际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为促成本次合作所做的积极努力,感谢各位译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欢迎各位读者对本报告的翻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一书序言)

第5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西部地区先天脆弱的资源禀赋和过度的人类干扰严重地削弱了区域发展的环境容量,约束了区域发展潜力的发挥;落后的经济条件和不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活力的根源;人才不足造成的区域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使西部发展的欲望和努力举步维艰。这三大矛盾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阻遏了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要消除阻遏西部地区发展的三大矛盾,打破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必须首先培育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消除限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矛盾、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逐步完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为契机,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再造区域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核心,适当引入外部动力,打造区域的优势产业基础,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逐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容量,逐步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相对强壮的产业(经济)基础和强大的持续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良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区域经济社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影响较大的发展布局理论主要有平衡发展理论、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从现实道路的选择来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西部这样一个区域差异极端显著的区域,不可能平衡地安排投资的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一种延伸,该理论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出发,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该理论十分重视“点”即增长极和“轴”极交通干线的作用,增长点和增长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通过点、轴的带动作用,最终带动区域的共同发展。这比较符合我国西部地区的情况和我党、我国政府统筹区域发展,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各种经济开发区(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等)的建设,使我国经济最终迈上了腾飞之路。从本质上讲,不管什么样的开发区,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建立开发区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开发区,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本资源,结合不同区域的特色优势,凝聚区域的区域发展力量,逐步形成区域的特色产业。至于在不同地区建立什么样的开发区,则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资源的具体特点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应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区”,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强壮区域的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培育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容量、提高区域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

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开发区,既有与其它经济开发区相同的共性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开发和发展理念上,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由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禀赋特征所决定的,只有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逐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环境后盾。

其次,在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战略规划上,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要十分重视当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驱动力量的培育,努力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

第三,在软环境上,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十分重视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区域发展智力支持系统的培育,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空间,培育区域发展动力系统应对复杂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

第四,在措施上,每个示范区建设伊始,都有市场资本作为基础,具有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同时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将着重通过当地优势生态种植资源的人工选育、培育,大面积推广和大规模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大区域的就业能力。

第五,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努力消除和降低区域差异,达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探索和生产经营的投资活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的广泛示范,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差异极大,生态资源种类多样,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确立不同的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既能有效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又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可重点考虑以下几类生态产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西北干旱绿洲畜禽养殖一体化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西北荒漠、半荒漠草原特种作物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青藏高原藏药及特种名贵植物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云贵高原名贵植物及特种工艺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川渝丘陵山地特种经济作物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西部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运作模式一是应由园区管委会行使政府职能。园区设立管委会,下设相应的工商、税务、环境、规划、招商(发展)等职能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

二是成立开发公司实施滚动发展。园区成立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发主体,通过募集资本实施滚动开发。

三是园区运营技术支撑主要依托两个方面:一方面依托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提供长期技术支撑:在开发公司成立之初,国内专业研究机构作为股东可通过新技术或新产品评估价值获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或通过转让新技术或新产品后以资本形势获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也可不作为股东而作为投资者计入园区,以其新技术或新产品转让为主要经营业务并获得利益。另一方面依托入园企业研发机构:作为大型国内企业或跨国公司,一般都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自身研发力量或总部研发机构长期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所有入园企业除享受园区特殊优惠政策外,完全按照市场运营模式运营。

对于我国西部荒漠区生态产业科技园区应主要探索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西部开发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陕北农民的大面积治理,还是国家科研单位的治理方式,在西部广漠的荒漠区推广,都有相当的难度。其中一个首要问题,是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同市场相衔接。

第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如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内蒙古和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为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吸取过去能源重化工大型项目建设中忽视生态建设的教训,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区建设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多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区建设中,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未解决根本问题,主要是机制问题。应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资金及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投资管道上,有所突破。

第6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一、经济基础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性约束条件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6.1%;有14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69.6万人,占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20.9%;[1]根据《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甘肃省“十二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71%。以临夏州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临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6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35%;截至2011年11月,即使按照国家1196元的旧扶贫标准,临夏州贫困人口仍高达53.34万人,贫困面高达30.6%。[2]另外,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历史欠账多“,十二五”时期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关注现实赶超问题,因此发展任务特别繁重。

二、自然条件恶劣和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局部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很大。首先,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气象地质灾害频发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沟壑为主,沙滩、戈壁、草原相间,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产出率极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87.76公斤,为同年甘肃粮食平均亩产的82.29%,仅为全国粮食平均亩产的56.63%。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年均降雨量最高只有800毫米,最少则低于100毫米,降雨量明显低于蒸发量,水资源总体短缺;在总量短缺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又极为不均,相当部分水资源在高山上,目前尚难有效开发利用。受此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易受损害、极不稳定、自我调节恢复机能极弱的特征。目前一些地方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民族地区气象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落后状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导致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其次,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甘肃省地处我国内陆,地理位置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又位于甘肃省边缘地带,地理区位具有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讯通达性差,远离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与外界交流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这一方面影响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吸引外资能力极弱,人才聚集度很差。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经济增长进一步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市场和区域叠加竞争的双重挑战。另外,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国土面积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但是相应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因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的支出较高。

三、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大瓶颈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但与全省和全国相比较,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从交通基础设施看,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公路覆盖率低,公路等级不高,区际交通困难等问题。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近年来该县努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建成公路117条,总里程1078公里,油路里程达到244.5公里;2010年又完成了柳马路、唐达路、龙考路等重点道路建设项目,实施通畅工程42.7公里,但也仅仅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3]按预期建设目标,2012年底该县才能实现村村通砂砾路,60%的村通水泥路的目标。[4]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拉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交易成本,影响了生产要素流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为产业优势,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看,近年来,虽然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落后,靠天吃饭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抗御持续干旱特别是抗大旱的能力还很低,具体表现为: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村灌溉沟渠的堵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农田灌溉用水,等等。一些民族地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以东乡族自治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近年来,该县尽管通过争取项目实施了以董岭、达板等为重点的7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县14.5万人、1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但截至2011年10月,还有近25万多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5]四、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才资源匮乏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社会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既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也是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但相对于发展需要仍显滞后。从教育事业方面看,虽然在“十一五”期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21个民族县市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仍然普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编制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义务教育普及率不稳定、控辍保学难度大,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成人教育标准过低、扫盲工作急于求成等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临夏州扫盲工作为例,《临夏州扫盲工作汇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临夏州15至50周岁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为5.3%,15周岁以上盲率为12.5%。[6]2011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实施两基工作情况汇报》数据显示,临夏州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8.2%,即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仅为1.8%。[7]两年时间,临夏州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了3.5%。如果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得到保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即便如此,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仍然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第7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王正伟与随行的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市委书记李文章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道,进车间、到地头;入温棚、看工地,冒雨深入调研了西吉、彭阳、泾源、隆德县的大县城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等。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的重大战略实施以来,固原市及各县区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实施了一大批市政、产业、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使城镇产业聚集、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所到之处,农兴牧盛,建设如潮,绿色青山环抱下的县城楼群林立,亭台飞瀑,绽放着宁静、秀丽而蕴藏生机的新景象,王正伟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大县城建设是缩小山川差距的抓手,发展产业的平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要通过这个抓手把社会资金吸引过来,想方设法把商流、物流、人流搞活,吸引周边的人前来居住、消费。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项目和投资是第一带动力,要抓住这一突破口,紧盯不放,取得成效。

西吉县吉强镇杨坊芹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停着正在拉运鲜菜的车辆,王正伟走上前去与菜农和农民经纪人亲切交谈。听到当地农民苏振国说一亩芹菜能卖1万元时,王正伟高兴地说,西芹在西吉县仅次于马铃薯,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杆杆”,要在节水、品种、市场等方面做文章,靠诚信呵护好中国驰名商标“西吉芹菜”这个金字招牌,科技支撑,品牌开路,订单保障,切实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将台华林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宁夏佳立马铃薯产业园区、国圣食品有限公司、隆德县日普生态科技城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令王正伟十分欣慰,他说,要充分利用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的契机,大招商、招大商,用知名企业“高位嫁接”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做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王正伟对彭阳县六盘山景观苗木示范园区、泾源县兴盛乡万亩育苗园区建设给予肯定,他说,要做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文章,走一条经济与生态、民富与山绿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8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琢+?茁=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与技术、劳动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a和l均可看做高校教育的函数,因为高校教育可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高校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需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其内涵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的同时,更主要地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责任。高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第一,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学生,按

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我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劳动者技术能力水平偏低,其科技创新能力比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在职培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在职培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接受定期的系统培训,二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企业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员工。第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高校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开业培训、项目培训、业主培训、融资培训、青年创业培训,以提高企业创办者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2.高校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为地方提供的技术分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高校为地方提供技术的途径包括:第一,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自筹和政府资助。高校自筹经费研发的目的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是高校通过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而获取的,这些项目往往是基础研究或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校自主研发的成果往往是专利、专有技术、数据、配方等形式,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达到向企业转让的目的。政府是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组织者,技术成果的质量、适用性、技术市场及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性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第二,企业的委托开发。企业的委托开发是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委托高校为其开发急需的技术。委托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和高校共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有限理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利益。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单独出资,委托高校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相对于企业自身开发技术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取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度。

    三、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x-m

y表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该式表示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高校由于学生、教工规模大,其消费、投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消费。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群体较大。高校教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消费群体较小。高校的消费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有教师、学生的食物支出、衣着支出、交通支出、学习支出、文化支出、旅游支出等。从稳定性来看,高校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不容易大起大落,因为高校的消费大部分为食物、服装、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小。从增长潜力来看,食物、饮料、交通等支出增长潜力有限,而旅游、学习、文化等支出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消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产业结构,当一个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时,就会有较多的企业为其提供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就会逐步上升,这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吸收的劳动力多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投资。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利息率越高,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高,对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利息率越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低,对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投资中的核心,如教室建设、实验设备的采购等,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其投资相对稳定。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投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的基建投资,包括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的建设,是高校投资需求中规模最大的一类;第二类是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实验设备、电脑、交通工具、空调等的采购;第三类是教工的住房、汽车、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需求会促进地方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对一个部门增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最终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高校投资的增加会拉动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增长,这些产业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钢铁、水泥、塑料等产业的发展,高校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地方经济总量的倍增。

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分析,可以构建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q和纵轴p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价格水平,d1、s1分别代表高校发生作用前社会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e1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q1为均衡产出,p1为总价格水平。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后,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原社会总供给曲线从s1向右平移到s2。在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带动下,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原社会总需求曲线从d1向右平移到d2。由于高校对供给的推力远远大于对需求的拉力,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s2和d2产生了新的均衡点e2,得到新的均衡产出q2和均衡价格p2。q2大于q1,表明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使得新的均衡点e2低于原始均衡点e1,使得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始均衡价格p1,这表明从长远来看,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方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刺激地方的投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增加,又会增加供给,从而促使地方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部分高校未完全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被动适应地方需要。因此,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育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地方转化,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地方各类人才的主要产地。高校要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学科要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扩展到企业车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3.走产学研之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高校要从地方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和转化到生产实际中。高校要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要主动走进企业生

产第一线,了解地方资源条件、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和趋势,与企业、重点高校联合攻关,提高课题的实用性。

4.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扩大内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日常消费、旅游消费、购房购车等投资需求方面较快增长。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和对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增强学生群体的基本消费能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高校应加大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当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走在社会前列,淘汰高能耗设备,建设低碳建筑,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杨少华,田玉梅.试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高原,匡永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2).

[4]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6).

[6]李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

[7]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郎群秀.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9]enrico m.estimat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data[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4(121).

第9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

中央提出,“十二五”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广东尤其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正确处理以下一些重大关系,为推动发展上水平和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

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的关系。推进科学发展,要有适度的发展速度支撑,但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摆在优先位置。要在速度、总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不追求传统发展模式下的高速度、大总量,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坚持“好”字优先,“快”在其中,努力调结构促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正确处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推进科学发展,要坚持不懈提高发展的硬实力,同时要更加注重强化与硬实力相适应的软实力支撑。要进一步破除重经济发展轻制度建设、重物质追求轻人文关怀、重既得利益轻变革进取等倾向,大力推进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优化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强化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全省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增创综合实力新优势。

正确处理社会稳定与民生民主的关系。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核心理念的基础要件,是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矛盾凸显的治本之策。要把民生民主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改善民生,增进全民福祉,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发展民主,让公共权力在民主法制轨道上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从根本上增强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增创社会和谐新优势。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合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立足广东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的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创市场经济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