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空气污染相关法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雾霾 防治措施
2013年以来,“雾霾”一词成为网络上人们关注的热词,在不知不觉中雾霾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它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突出矛盾,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严重地影响了公众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成为现在了现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1、雾霾的相关概念
雾霾天气,称为“霾”的浓重雾气,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在气温持续走高,高温导致气压偏低,加上连续几日的静风天气,在高空形成了逆温层。湿度高时形成大雾,湿度低就形成雾霾天气。
2、形成雾霾的原因
(1)交通运输污染。全国数量庞大的机动车、船,整体上为雾霾的形成提供巨大的空间,在区域内部又形成移动性雾霾污染物排放源。
(2)生活污染。餐饮锅台的油烟污染。我国传统饮食中须用油烹制的食物占绝大部分。
(3)工业及建筑业污染。就工业污染而言,企业为了自身经营利益暗排、偷排污染物,甚至公开排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措施
美国:
1、成立专门治理机构划区域统一管理
美国早在1955年就设立了空气质量研究中心,根据各地地形和气候特点,科学制定各地空气污染状况的管理参数。
2、实时监测小颗粒物,方便民众查询和监督
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可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h监测。
3、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为民众提供应对污染建议
美国是汽车工业大国,然而美国的空气质量却多年保持在污染最低的水平,这是因为美国有《清洁空气法》,并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不断修改和完善。
三、国内治理雾霾的缺陷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雾霾防治的相关法律,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相关的规定。
1、法律责任设置的漏洞
法律责任作为法律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法治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就雾霾防治相关法律的处罚内容上来说,有些处罚力度较轻,有的模糊无从执行。
2、现有立法缺乏具体操作细则
纵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多处表述为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制定,而这一说法,使得很多治理工作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多添空泛之谈。
3、大气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
一般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大背景就是工业生产造成的排污超标,因此,引发大气污染的主要主体就是工厂与企业,而这些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客体却是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公民群众,在处理损害赔偿方面难以计算。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模式,完善环保法律制度,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使雾霾天气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出台雾霾天气应急方案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大气污染物监视系统,并实时向民众监测数据。我们应当借鉴其做法,增设小型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逐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体系和预警机制。
3、注重城市绿化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城市绿化,要提倡多种树、多建绿地。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各地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
4、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投入运行;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适度发展私人汽车。
5、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
高耗能产业不仅能耗高,污染也严重,因此,我们在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当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参考文献:
[1]赵军.气候变化漫长的十五年谈判[J].世界环境,2005(2).
[2]曾晓东.在雾霾中醒悟,不在雾霾中沉怨.中国环境法治,2012(下).
[3]张春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立法研宄[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52-55.
[4]王新、何茜.雾霾引反思[J].生态经济,2013(4):18-23.
[5]张丽.关于法律移植的经济学思考[J].法学杂志,2005(1).
[6]谢琴.从雾霾谈我国绿色GDP的实施[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27(2).
[7]褚兵.应对雾霾――结构性减税该如何“发力”[J].特区经济,2013(11).
[8]刘丹.零资源经济”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6):50-53.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尾气 尾气污染 危害 防治
一、城市机动车的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目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成分复杂而且多样,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其主要污染范围集中在离地面0.3~1.5米,这是城市人群主要的呼吸区域,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以下就各成分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它是汽油中的碳元素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的中间产物。 当人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人体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窒息死亡等现象。
2.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合物进入人体肺泡之后,会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造成肺气肿。更有甚者,当人体吸入过量的氮氧化物,会引起人体的中枢神经的瘫痪和痉挛。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虽然在机动车尾气中的含量不算最高,但是其危害性却不容忽视。据相关部门研究数据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颗粒物
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多为可吸入颗粒,吸附性强。颗粒物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肺部疾病。使常见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不仅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
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各地环保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台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和积极防治尾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大家积极参与,自觉自愿接受并执行有关的交通污染控制措施。此外,还要提倡和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既可以节约费用,又可以减少尾气污染。
2.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我国早已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应依法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预报及对机动车尾气的监测工作。有关部门一旦发现违反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应严格执法。此外,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我国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并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在一些大中城市新车开始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轻型汽车,机动车销售企业不得销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登记手续。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来规范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使汽车尾气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大大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
利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止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的方式。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都在研究和应用压缩天然气(CNG)和石油液化气(LPG)作为代用燃料,这是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加大对天然气作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这对控制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汽车,如太阳能汽车,以及利用以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制成的高能蓄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总之,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高科技成为机动车污染空气的克星。
4.加大城市街道的绿化程度。
城市街道两边的绿化植被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大气、吸附空气中的有毒颗粒、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城市大气污染。
三、结语
如何防治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笔者结合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加大城市街道绿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防治进行阐述,这对于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04).
[2]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7.(05).
[3]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科技信息.2007,(7):227.
【Keywords】social life nois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33-02
1 噪声分类
①交通噪声(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小汽车、客车、火车、货车、机场等)。
②设备噪声(指的是机器运转产生的噪声、新风机组、柴油机、锅炉、水泵、中央空调机组等)。
③社会生活噪声(超市、歌舞厅、菜市场等娱乐场所及人群较多的地方)。
④建筑施工噪?(建筑施工工程所产生的噪声,噪声比较大、种类多)。
2 社会生活噪声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人们生活环境的声音。”由此可见只要某声音是人为活动产生,并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干扰,都认为是社会生活噪声。因此社会生活噪声包含的范围特别广泛,例如商业活动、文化娱乐、体育运动中使用固定设备所辐射的噪声以及人群活动的嘈杂声(如菜市场买卖嘈杂声,就餐时高声喧哗)等。判断一个声音是不是噪声不能只从物理学角度(响度、音频等)判断,还要考虑人的主观因素,例如广场舞播放的歌曲对于处在锻炼中的人来说是音乐,但是对于处在工作学习或者休息中的人来说就是噪声了[1]。
3 社会生活噪声的特点
社会噪声种类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噪声和人为噪声。设备使用噪声是指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噪声,如营业性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设备(如供水供电设施,空调排气扇,货物装卸运输机械,装修设备等)。人为噪声包括商场使用的音箱等扩音器、市场买卖中喧哗声、生活中人群的争吵喧哗、儿童的哭闹、KTV唱歌、广场舞音乐等一些影响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社会生活噪声分布广泛,几乎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噪声,其中以城市中心繁华的老城区和商业居住中心噪声污染更为严重,城市中心结构紧凑,KTV餐馆超市等等往往紧挨着居民区,使用的供水供电设施、空调机组、变压器、冷却塔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往往噪声分呗高,音频低,对人的影响和干扰更大。
社会生活噪声时间分布广泛,涵盖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例如从黎明时分到午夜时分,从市场凌晨装卸运输货物,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到夜间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往往持续到深夜,等等
4 社会生活噪声的危害
噪声不仅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时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4.1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声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声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这是近年来对噪声污染研究最为全面的一份报告。指出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噪声污染使听力受到影响,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脑涨、耳鸣、失眠、全身无力,引起神经官能症。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视觉器官,眼睛、视力减退、眼花、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影响,及胎儿听觉器官影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儿童免疫力会有所减低,脾气也会变得暴躁焦虑。即使是暴露于噪声中的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4.2 扰乱社会秩序
近年来由于噪声扰民的民事纠纷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酿成刑事案件。噪声污染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人变得焦躁易怒,焦躁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往往会使人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夜市经营大声喧哗持续到午夜,广场舞音箱过大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沟通无果后,争执斗殴甚至持刀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5 社会生活噪声的防治
噪声防治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保护三个方面考虑。
5.1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针对不同的社会生活噪声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5.1.1 设备使用噪声
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声,对于设备使用产生的噪声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现在市场上也大量推荐低频超静音空调。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2]。
5.1.2 人为噪声
设备使用噪声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为噪声往往是主观决定的。
①加大宣传教育
普及噪声污染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倡导人们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文化娱乐活动选择合理的时间、地点,尽量避开人们休息的时间,例如广场舞时间不要过早或者过晚。地点尽量远离居民区,可以选择去广场公园等地,声音也不要过高。家庭装修不要选在人们休息的时间等。
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定
道德宣传是辅助手段缺乏约束力,只有完善噪声相关法律规定,上纲上线,才能加大噪声防治力度。环保部门司法部门常常接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扰民的举报,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处罚力度不够,噪声扰民屡禁不止,加强相关法律规定的出台迫在眉睫。只有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噪声扰民才能得到控制。例如北京出台管理条例,广场舞健身噪?污染严重影响他人的,可以处以三千元罚款,一段时间以来广场舞噪声有所降低。
5.2 传播途径控制
5.2.1 吸声
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例如,在墙壁加装一层石膏板或者用软木覆盖在墙壁上,吊顶时可以在房顶加隔音棉或者矿棉板(吸音板)。如果房屋已经装修好,不打算改造,简单的铺了地毯或者泡沫垫子,对楼下居民的噪声影响会大大降低。
5.2.2 隔声
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现在很多家庭都安装了隔音玻璃,隔音墙等。
5.2.3 消声
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例如,在马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屏障或者种树,种草植绿化带,城市里最好要有宽6m,高10m的绿化带,消音效果比较明显,绿化带不易离声源过远,6~15m适宜。
[关键词]:跨区域 大气污染 合作博弈
一、美国州内跨界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
美国的跨界空气污染防治体系是合作博弈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州内跨界大气污染环境管理,它有效地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大气污染协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加州政府立法建立了南海岸大气质量管理区(the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SCAQMD),在SCAQMD领导和技术成员的努力下,南加州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解决了加州地区跨界大气环境管理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是解决区域内跨界大气环境问题的典范。
(一)机构设置
SCAQMD主体由加州构成,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授权成立。其管理范围涉及洛杉矶(Los Angeles)、橙县(Orange)、河边县(Riverside)和圣伯那迪诺(San Bernardino)四个大县和几十个城市,是唯一仍被EPA划为空气污染极端严重的地区。管理区设有一个管理委员会,下设12个委员,其中州政府代表3个,其他9个委员由各县和部分规模较大城市代表组成,有的城市市长亲自参加。管理委员会一般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上午召开例会,讨论通过预算、立法、人事等重大决策。
(二)职能职责
作为一个区域性管理机构,SCAMQD管理对象是固定大气污染源和部分流动污染源,汽车等流动污染源主要由州政府直接管理。它最主要的职能职责是加强跨界合作,与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制定和实施跨界合作计划。通过区域规划,与制定并与参与规划实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协作,并将研究的跨区域管理政策向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和州政府提出,以便制定出使整个国家受益的大气环境政策。这些年来,SCAMQD向国家和EPA提出了不少大气环境管理方面的建议,被采纳的不计其数。
(三)运作方式
管理区内设立法、执法和监测3个主要职能部门。立法部门每三年编制一次大气质量管理计划,确定改善大气质量的目标和措施。根据这一计划,还要对各种污染源制订具体的管理法则,各种法则经过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管理区执法部门主要是负责审查颁发许可证及对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和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对违规者给予处罚。企事业单位领取许可证时需要交费,另需每年交纳一定的年费,对污染企业也会收取排污费。
目前,管理区近90%的日常运转费用由各类收费解决。监测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此外,管理区也做一些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管理区机构更多的采用非管制手段,例如基于市场的激励手段,许可证制度、商业援助和技术支持等。
根据合作博弈理论,SCAQMD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作为约束性的协议在本质上属于形成机制的范围;而科学的运作方式实际上属于一种监督机制,包含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运营程序,它作为执行合作协议的具体机制,是一种组织和程序保障,更倾向于促进机制的范围。它确保了跨界空气污染法律得到执行,是促成跨界污染共同治理的制度保障。同时,从美国州内治理跨界大气污染的实践看出,在实践中形成机制和促进机制常常是相伴而生的,与二者相呼应的制度设计也没有明晰的界限,它们必须彼此衔接配套,才能实现成功的合作博弈。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成立跨区域的权力机构
空气的跨界污染性质决定了有效环境管理不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治理格局。从美国的跨界大气环境监管不难看出,其出发点都是设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独立的、专门的公共机构负责跨界范围内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面协调,且能够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和能源、交通、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规划。跨区域管理机构要在相关法律或区域行政许可范围内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和义务,依法、科学设立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对应的职能职责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其在跨行政区大气环境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和统一的监督管理权限。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有序、系统、全面、透明的制度框架,但成立跨国家的权力机构针对跨界大气污染等行使职能则是区域集团的环境政策的共同点。虽然在机构成立初期赋予该机构的职能权限较为有限,但其所致力于的目标则较为明确,无论是提供咨询与建议,还是协调各方合作,都可以为将来多边经济体系中的机构安排开辟可行性思路:即成立超国家的环境权力核心机构,在初期仅提供技术,同时可以辅之以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权利。成立一个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部门,通过统一目标、统一区划、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行动和统一监控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
(二)多种管理手段综合应用
政府是环境管理的主体,通常采用的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但行政型强制手段成本较高,未必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利益分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持续繁荣扩张,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污染物。有必要从信任政府运用命令主导控制手段到利用激励手段和市场手段完成许多政策目标(包括空气污染控制)的变革。技术手段是美国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比如SCAMQD的战略是通过开发、引进、要求和激励等手段,鼓励既运用现有技术,又利用“有待证实”的技术扩大行政管理范围。因此,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对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秀艳.环保部今年首度回应雾霾防治[N].人民日报,2013-01-28(08).
甲方: 负责人(签章):
乙方: 负责人(签章):
乙方租赁甲方水塔需遵守以下安全条款:
一、 施工现场杜绝重伤、死亡事故的发生,负轻伤频率控制在2%以内。
二、 现场安全隐患整改率必须保证规定时限内达到100%,杜绝现场重大隐患的出现。
三、 乙方需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任何因为乙方造成的案例、事故、事件等经济责任及法律责任均由乙方承担,因此造成甲方的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
四、 乙方的所有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上岗许可证,人员就业证(或身份证)及暂住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均备案登记。
五、 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六、 乙方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否则造成的事故责任费用由乙方负责。
七、 乙方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其劳务人员发生任何违法或妨碍治安的行为,保持安定局面,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损失均由乙方负全责。
八、 乙方应按照甲方要求建立健全工地有关文明施工,消防保卫、环保卫生、设备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扰民、防噪声、放空气污染、防道路遗洒和垃圾清运等措施。
九、 当合同终止或者乙方施工完毕后,应当保持施工地的干净整洁,撤出后应带走所有施工物品及遗留垃圾。
十、 当合同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通过合同管理机构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仲裁解决。
十一、 合同生效与终止
本责任合同在现场施工前签订,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各持一份,备查一份。
本责任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随双方租赁合同终止同时终止。
关键词:PM2.5;概念;危害;来源;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PM2.5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the air pollution. Revolvingaround the concept of PM2.5, the article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source and harmfulness of PM2.5, and th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M2.5; concept; harmness; sou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及全国大中城市大面积雾霾现象的频繁出现,使得其罪魁祸首PM2.5进入了民众的视线。同时,对于PM2.5的数据监测、信息和治理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广大公众的热切关注。随着对大气颗粒物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PM2.5对空气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PM2.5因其复合污染作用超过传统的大气污染物,日益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剖析PM2.5的理化特征与来源、分析PM2.5对人体的健康效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对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PM2.5的概念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PM2.5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无机元素、水溶性无机盐、有机物以及含碳成分,受其来源、粒径、所处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时间不同时区的PM2.5中的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1]。
2 PM2.5的危害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2],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2.1 对环境的危害
PM2.5 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 PM2.5 颗粒物往往是主因。有研究表明,PM2.5与大气能见度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6[3],能见度降低时,PM2.5浓度明显增加,且与细颗粒物呈负相关关系,即颗粒物粒径越小对能见度的影响越明显[4]。因此,PM2.5影响大气能见度,对飞机起飞、降落以及地面交通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2.2 对人体的危害
PM2.5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由于PM2.5颗粒的直径比较小, 鼻腔及呼吸道对其起不到过滤作用,因而可以直接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入肺泡, 存留在肺的深处,对气体交换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 严重的可诱发肺癌等恶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较高浓度PM2.5空气环境的人十分容易患上呼吸道炎症、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加重、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脏病等疾病,也是除了吸烟外导致罹患肺癌的主要原因[5 - 6]。
3 PM2.5的来源
从空气中PM2.5的粒子理化特性构成来看,PM2.5可分为一次粒子和二次粒子。
一次粒子,是指工厂烟囱等固定污染源排放、机动车尾气及建筑工地扬尘产生的粒径小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现阶段研究表明,燃烧是大气PM2.5的主要贡献源之一,这是因为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另外,一些大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厦门、上海等地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率甚至高于30%[7]。研究数据表明,2000年上海市PM2.5的本地人为来源中,工业生产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比例为7∶3,而2013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机动车尾气排放在PM2.5的构成比例大幅增加,已成为形成上海市PM2.5颗粒的重要“元凶”之一[8]。
二次粒子,是指工业燃烧或其他途径排放的二氧化硫、硫酸盐、VOC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化学作用形成的粒径小于2.5微米的粒子。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彭应登的研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雾霾天气等特定气象条件下,极容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另外,室内PM2.5则广泛存在于吸烟产生的烟雾、空调系统和打印机产生的粉尘。根据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环保志愿者在2011年12月10日测到的数据,从没有吸烟时的每立方26微克,到吸第一口烟时急剧增加到740微克,再到10秒后的1003微克,PM2.5短时间内飙升数10倍。显而易见,吸烟是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
4 PM2.5防控措施
空气中PM2.5的产生机理、来源、构成、监测和治理都比较复杂,其控制与治理可以采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切断污染源等防控措施。
4.1 完善相关法律,加快城市PM2.5监测体系建设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国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我国于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内容上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限值,这是首次将PM2.5 列入到监测与评价的项目中去。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PM2.5监测网络,加强对PM2.5产生机理、监测技术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及完善PM2.5相关的行业规范、国家标准和政策性文件等。
4.2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PM2.5的总量与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有关。有研究表明高度的城市化以及高密度的工业聚集区能够产生大量的PM2.5,目前超标严重的几个经济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因此,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趋势下,从PM2.5的压力与机遇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核算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是当前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问题。地方政府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清理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发展清洁能源。对于城区重污染企业,地方政府应与其沟通协调,实施搬迁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4.3 从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源头入手,持之以恒地紧抓污染治理
对于室外空气,地方政府全面收紧各类工业烟尘排放标准限值,提高各类工业除尘设备的出口排放浓度标准,并且各地应根据本地区PM2.5测试浓度的情况,适时出台更加严格的烟尘排放标准,并坚决执法到位;严控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加强对汽车的年检,加大达限机动车淘汰力度等。
对于室内空气,烟草烟雾是室内空气PM2.5最主要来源之一。由此可见,戒烟已成为室内控制PM2.5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考虑呼吁出台更为严格的控烟法规 [9 ~ 10]。
4.4 加强宣传教育,改变生产及生活方式
降低PM2.5,关键要从改变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做起。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参与。在生产方式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实施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战略,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鼓励企业深入技术研究,开发绿色能源,创造更好的节能减排环境。在生活方式方面,宣传突出PM2.5的危害性,使得民众在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自觉采取改乘公共交通、少开车等措施来推动节能减排。
4.5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监督
信息公开是对污染源控制的重要监督手段,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监测点布设、监测结果、达标情况以及对公众健康影响等信息,保证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效果。让公众随时了解所在区域的PM2.5浓度,政府、公众及企业相互督促监督,自觉做好减排措施。同时应鼓励非政府环保机构自行监测,对超标情况及时反馈。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中PM2.5的监测浓度上升趋势增大。对于PM2.5明确立法进行监测的举动,将有利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但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不在于监测, 而在于治理。针对空气环境的改善,采取相应措施,对相关污染物的减排才是硬道理。降低和防控PM2.5含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去协调配合, 政府、企业积极探索以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型城市, 加大科技投入, 使用环保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缓解并解决当前困扰城市发展的PM2.5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樊曙先,樊韬,严培君等.银川市PM2.5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特
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6,26( 2):291-294.
[2]任海燕.认识PM2.5[J].中国科技术语,2012,(6): 23-25.
[3]董雪玲.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J].资源产业,2004,6(5):50-53.
[4]张婷婷.PM2.5污染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
2012( 3): 19 - 23.
[5] Oberdo rster G,Sharp Z,A tudorei V,et al. Extrapulmonary translocation of ultrafine carbon particles following whole - body inhalation exposure of rats[J].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 A,2002,65(20):1531-1543.
[6]Churg A,Brauer M.Human lung parenchym a retains PM2.5[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7,155(6):2109-2111.
[7]张学敏,庄马展. 厦门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的研究[J].厦门科技,2007(3):41-43.
[8]钟无涯、颜玮。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探析[J].《城市观察》2013,(1):69-174
[关键词] 汽车 内饰材料 有机污染物 检测标准 实验室建设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汽车息息相关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二是车体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对于汽车排放污染和噪声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法律和一系列汽车大气污染物、噪声排放标准,并实施了汽车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排放检查制度,对控制汽车外部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车内环境污染,国家制定了检测车内空气污染的标准——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1],并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2011年,国家又出台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部空气质量空气指南》[2],主要作为新车的车内环境评价标准,并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
要改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必须从零部件及原材料着手,而零部件产品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首先要通过检测来评定,因此,检验和测试是选择、控制及筛选材料的有效途径;通过检测可以将不符合材料功能要求的产品,重新优化设计,从而满足要求,可以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进行整改或重新选择,从而在源头上将污染控制。
1 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新车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有:一是车内各种配件,如隔音垫、密封件、橡胶件、塑料件、坐椅等不环保化学配方设计; 二是车内饰,如车内地板、门内护板、车顶棚衬里、窗帘等;三是生产中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和黏合用的胶粘剂等。
2 主要检测产品
根据污染的主要来源,需要分别对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整车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在零部件供应商试生产阶段,对零部件和材料进行严格的首样放行,依据公司产品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同时对以下零部件和材料进行污染物检测。
零部件:顶蓬,座椅总成,地毯,密封条、隔音隔热垫、线束、橡胶塞、门饰板,仪表盘,方向盘,遮阳板,行李箱盖板,空调,音响等内饰件。
材料:塑料、橡胶、发泡材料、地毯革、皮革、纺织品、薄膜、涂料、胶粘剂、附着力促进剂、脱模剂、清洗剂等[3]。
整车:在总装结束,成品车下线后,依据国家标准要求对整车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检测。
3 符合国标及欧标需求的主要检测标准及测试方法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VOC)的测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进行分类。广义的VOC测试有三类:气味评价(odor),主要靠人的感官嗅觉进行气体难闻等级评价(VDA270) [4];雾化试验(Fogging),包括重量法或光泽度法(如DIN75201B) [5];定量分析VOC,包括气相顶空法,热脱附法,HPLC法等。狭义的VOC测试根据定量分析的检测物质概括为:醛酮类物质,如甲醛,乙醛,丙烯醛等;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TVOC等组分。
笔者所在的德系车企,对于汽车内饰材料所必须符合的国家标准及企业技术规范需求,将从整车到零部件再到材料的细分上,对车内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概括如下。
关于整车的测试方法及有机污染物限值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并评价,以符合国标需求: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及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指南》[1,2]。
关于总成零部件的检测标准及测试方法,主要依据企业产品技术规范所要求的标准:VDA 276 用1立方米的试验箱测定汽车内部零件的有机物排放量(part 1 标准排放测试; part 2 用平衡浓度法测定内饰件中的甲醛、苯酚、氨)[6]。
关于零部件及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测试方法,主要依据企业产品技术规范所要求的标准:VDA270 机动车内饰件的气味测试[4];VDA275 用气瓶法检测内饰件中的甲醛[7];VDA277 车内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8];VDA278车内非金属材料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9];以及DIN75201 汽车内饰材料的雾化性能测试[5]。
4 完成测试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
满足HJ/T 400-2007、VDA277及VDA278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及检测需求所需配备的仪器设备有:完成采样需求所需的恒流采样泵、校准用皂膜流量计、捕集烃类物质的TENAX采样管等;解析及测试样品所需的全自动热脱附仪、老化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1,8, 9]。
满足HJ/T 400-2007中醛酮类物质的采样及检测需求所需配备的仪器设备有:采集样品所需的恒流采样泵、校准用皂膜流量计、捕集醛酮类物质的DNPH采样管;萃取测试样品所需的固相萃取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1]。
满足DIN75201中汽车内饰材料的雾化性能测试所需的雾化测试仪[5]。
其他相关的辅助设备:切割普通塑料样品所需的切割机、漆膜样品切割所需的专用切割机、称量样品需要的准确度为0.1mg的天平、配置溶液及清洗器皿等所需水质为电阻率18.2兆欧的超纯水设备、加热烘烤样品所需烘箱、混匀溶液及清洗器皿所需超声波清洗机、保存样品及标准溶液所需的实验室冰箱等。
[关键词]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环境;政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98
1引言
“雾霾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几乎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过,这样的天气现象既是近代以来工业现代化衡量标志,更是大气环境恶化的影射。人口的过度增长决定了各种能源的大量消耗,当煤炭、石油、天然气在为现代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之时也蕴含着隐患:它们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废气、烟尘等排放到空气中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气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力图从呼吁公众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角度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笔者认为,降低大气污染率,净化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美好生存家园更是从事地理科学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们灌输环保理念,又要将所学、所见、所想应用于有效解决大气污染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上来。
2大气污染的内涵
大气污染,又被称作空气污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大气污染做出如下定义: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在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并达到足够的时间后,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那些进入了大气中的物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或是悬浮物,而这类物质如若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都可以称作是大气污染物或是空气污染物,每一种物质所含成分、数量、性质不固定,其污染度也不尽相同。透过定义,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凡是那些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多种。
3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煤炭储量相当可观,使用量更是位居世界榜首,我国北方城市由于冬季寒冷,对煤炭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煤炭资源的开垦固然为经济值的增长带来有效路径,但煤炭大量焚烧之后产物――煤烟和粉尘,这些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年老体弱者、儿童常在季节交替之际出现咳嗽等症状。大气污染的来源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莫过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人为手段造成的污染。
4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分析
41各地政府务必切实履行治理职责
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务必要履行好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职责,调动和配合各个部门使地区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政府务必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保护环境问题的各项决议和措施,提高执行力,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有利于当地科学、持续发展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改善空气质量的清洁能源,加大对工业产业园的扶持整改力度。一旦发生企业污染物空气质量超标,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严惩不贷,加大打击和惩治,以儆效尤,要让企业负责人意识到环境对于自身生存、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在整个地区建立起“人人爱环境、人人护环境”的天然防护林。
42加强对污染物来源的控制力
目前,我们国家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主要体现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上,因为从整体的宏观大环境而言,煤炭的大量燃烧和使用一直被默认为大气污染的“头号杀手”。但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满足后,自身精神追求也愈发向高层次挺进。私家车尾气排放、大型公交车尾气排放、工业园汽车产业的气体排放都严重增加了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以往的数据显示,汽车尾气在大型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但目前中小型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也是令人触目惊心,雾霾、沙尘暴也开始频繁“光临”中小型城市了。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尚未对氮氧化物、细微颗粒等污染物做出明确的在量上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污染物种类的法律控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才能以此为依据做好治理等工作的衔接。
43加大对污染空气质量的处罚力度
我国对污染空气质量的企业和个人处罚力度不到位,法律不健全导致公众将污染环境视为小事,“反正丢弃一次垃圾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没人看见就可以”,犯罪成本低廉使得环保意识无法深入人心,因此,发挥法律震慑力,用法律强制性来约束公民的环保自觉性势在必行。比如:将排放超标企业公布在政府网站上,通过舆论监督和媒体抨击,使企业在大众压力促使下为保声誉不得不对自身生产作业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做净化处理;加大对污染物超标企业的处罚力度,在经济上予以严惩;对严重超标并屡教不改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待生产废物合乎空气质量标准时在予以重新营业;地区环保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监管职能,肩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发挥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行政推动手段。
44公开环境信息透明制度
要想让市民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就必须要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想让他们为生存空间的环境做出贡献,就必须增强他们对社会信息的熟知度。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地区的环保法规都对公众参与环保做出了明确的批文和规定。政府也应加大环保信息透明度,让公众掌握我们国家的环境现状、资源能源现状、大气质量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民众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生活质量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我国某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栖息之地的环境质量现状。
4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对于环境信息的适时反馈,不仅能够增强信息透明度,还能通过所得的信息加强对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方法措施的调整和改进。比如:在道路旁设立PM25监测设备,一方面使公众了解环境污染度,另一方面又与其他城市形成空气质量对比,真实、有效的数据便于与其他地区共同建立联防联控制度,毗邻城市应打开门户,在遇到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时,要加强沟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挑战。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需要调动各方力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共同完成的艰巨任务,不是单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就可以解决的。要有国家部门的政策制定,要有地区政府的执行,要有环保部门的配合以及公众的自觉响应,借鉴其他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宝贵经验,将大气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点。笔者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理想家园再也不是梦想,蓝天绿水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余敏江,黄建洪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市政施工;工程;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Municipal Engineer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So,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caused by noise,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more likely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par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re is often a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市政工程是一项贴近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它一般可以分为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市容和环境卫生等几个方面。市政建设对推进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也加大了力度。各类市政基础工程,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也在全面、高质量、高标准地启动和实施之中。随之而来的市政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特别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关注市政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 市政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市政工程污染一般包括噪声污染、振动威胁、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1.1 噪声污染
施工噪声包括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大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等;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是流动的,如铣刨机、洒布机等。噪声污染对附近居民威胁极大,不仅影响严重,而且很难克服,是预防施工污染的重点和难点。
1.2 振动威胁
施工振动包括重型施工作业时的机械运转制动,以及大型运输车辆行驶、重型设备碾压等产生的振动,在临近区域敏感最强。各种机械作业时产生的震动,不仅干扰附近居民休息和单位职工工作,有时会对附近建筑设施及构筑物的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1.3 空气污染
施工造成的空气污染包括挖掘、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产生的大量扬尘,以及铺装路面时产生的沥青烟气污染,尤其在我国北方春季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
1.4 水污染
在正常情况下,路面积水排到市政管网。因此,施工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相对小些,也比较容易预防。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以及作业人员生活污水等。
1.5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进场前废弃物、路基开挖残土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泥、木材、包装材料等废弃物。同时,还包括作业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6 生态景观的破坏
工程征地、开辟施工现场及便道,设备、材料及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现有道路,工程征地和拆迁使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征地、建筑物拆迁及其它施工活动将是周边景观收到一定影响。
2 环境污染原因剖析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既体现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也体现出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它是衡量政府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群众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话题。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多处城建施工现场调查,对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得到四点启示。
2.1 监管工作体制不顺
到目前为止,管理工作的交叉区和盲区问题是市政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障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对一个在建市政工程的现场环境整治,往往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如环保、城建、执法等,需要相互协调,而这些部门之间无统一的协调机构,容易形成互相推诿,执法力度不够的情况,并极易形成管理上的盲区。同时,对于环境污染处罚,造成施工企业经济负担过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政府环保部门采取强硬措施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抵抗,在真正执行时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监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措施不到位,管理粗放,从而使这些制度和规定流于形式,让一些污染企业屡禁不止,屡查屡犯,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誉。
2.2 治理手段相对落后
在我国,治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管理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虽然取得了相当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一些地区市政施工扬尘、噪声等排污收费标准仍处于听证状态,而排污收费是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因此,环保治理手段落后,缺乏效率是市政工程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3文明施工出现管理空白
市政道路工程由于建设面较长且工期紧张等客观原因,施工场地往往不设围栏或围挡标准过低,也不采取定时洒水作业,以致于尘土长期,成为扬尘的“罪魁祸首”。同时,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作业时,自身环保意识不强,造成施工现场环境混乱,施工场地障碍物、设备及各类存储物品零散堆放,文明施工环境较差,不利于施工现场正常作业与管理。
2.4 企业自身实力水平不高
目前,一些中小城市资质等级较低的市政施工企业利用高资质等级企业挂靠的形式,招揽市政工程,由于施工企业不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扬尘污染控制不力,违反了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控制扬尘主要靠施工单位自觉执行,在管理标准不一的情况下,难免有施工单位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