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介绍一种事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介绍一种事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介绍一种事物

第1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2、一听是机器人,我就迫不及待地让爸爸组装起来。爸爸告诉我它叫可可。只见可可身体圆圆扁扁的,头上长了两条“触须”,屁股上还垫了一条“尿不湿”,中间两个小轮子是它的两条腿。

3、可可开始工作了,两条三角“触须”快速地旋转,不停地往“嘴巴”里送垃圾,再通过滚动的“食道”把垃圾输送到尾部的垃圾盒里,被它扫过的地面一尘不染。

4、情况不妙,可可向一堵墙快速移去。我怕它撞坏脑袋,焦急地喊道:“小心,可可,你要撞到墙了!”可是可可毫不在意,不慌不忙地继续前进。眼看就要撞上墙壁,它却好像看见了危险,来了个灵活的急转弯。看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5、“可可的身体里面安装了无线传感器,遇到障碍物,传感器就会提醒它避开。”等爸爸讲完,可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它去哪儿了呢?原来它跑到沙发底下去了。它在里面发出“嗞嗞嗞”的声音,好像在说:“这又黑又暗的地方多久没打扫了?怎么这么脏呀?我得好好清扫一下。”可可在沙发底下进进出出,总算扫干净了。这时,可能感到自己饿了,可可就跑到充电座上一蹲,一边休息一边补充能量去了。它肚子里的垃圾盒装满了灰尘,“尿不湿”也该换了。

第2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创新意识;解决对策

通过身体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表演是舞蹈体现的艺术形式,而通过音乐的伴奏使其可以充分的将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较之成人舞蹈而言,欢快、明朗是少儿舞蹈的主要特点,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少儿的潜在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但促进了少儿智力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积极的促进了其道德修养的提高。

一、少儿舞蹈教学创新意识缺失的原因

1.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制约下,使得少儿爱舞蹈教学的课堂上,都是听从教师的安排,而对于少儿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没有建立起自制力以及制度观念,因此教师在舞蹈课堂上的强制性、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就会引起学生的嫉妒阀杆,长此以往少儿就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1]。2.教师教学趋向成人化、技巧化。教师主要是编排少儿舞蹈的动作、配乐等,而且其在进行少儿舞蹈创造的过程中,对于儿童自身的天性、兴趣喜好等因素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以成人为标准编排设计的舞蹈动作,无法全面的展现出少儿舞蹈本该拥有的童趣,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儿舞蹈的观赏性,而且也眼的影响了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3.家长对舞蹈教学的关注度欠缺。虽然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同时随着人们对艺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上升,而且很多家长也在尝试着让孩子去学习舞蹈,但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大多数家长并不是十分注重孩子学习舞蹈的情况,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学习舞蹈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气质,为了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形体而已,而对于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没有足够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造成了学生学习舞蹈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以,也就无法调动起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使得舞蹈学习始终在低迷的状态下进行。

二、少儿舞蹈教学中创新意识解决对策

(一)少儿舞蹈教学视野应当不断的开拓

多元化少儿舞蹈教学开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思维,假如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都不能改变,那么也就无从谈起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少儿舞蹈的教学,也就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综合素养的培养。少儿舞蹈教学也同样适用思维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这一原则,而进教室自身的思维方式则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形式意义所取得的教学成果[2]。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少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和思维,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大胆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反之,如果教师缺乏足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虽然表面上是教师自己的问题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但是,由于教师的思维始终在狭隘的环境下,将会严重的阻碍培养少儿自身素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限制了少儿思维创造力和积极性。所以,多元化教学思路对少儿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少儿舞蹈教学应当不断的进行实践

必须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的拓展,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而这不但是多元化教学的关键,同时也在培养少儿开拓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之前讲过教师是少儿步入艺术殿堂之门的领路人,同时也是舞蹈教学多元化之路开拓的先锋。因此,必须根据少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使学生不但收获知识和能力,同时也真正的领悟到舞蹈艺术的真正含义。此外,教师必须制定长期的目标与相应的规划,才能达到多元化教学的成效,只有对目标予以明确,才能有计划的开展教学,从而有效的促进少儿舞蹈表现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而且,还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不断的实践,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多元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

虽然少儿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的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只有这样善于在平常的教学中善于发现孩子虽具有的创新单,同时激励其学习舞蹈的信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而对于孩子创造性的自我表达教师也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有效的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少儿的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探索少儿舞蹈教学的多元化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五大教师必须将舞蹈自身的特点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思维、创新以及生活为出发点,针对少儿的自身素质进行重点的拓展和培养,使其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第3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物,主要介绍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等。考查点涉及事物的特征、空间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描写的表达方式等。要做好这类阅读题,首先要明确相关概念,多阅读此类文章,另外,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答题技巧。

解题金钥匙

一、明确相关概念。例如空间说明顺序,摹状貌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的描写等。空间说明顺序一般包括远近、左右、前后、东西南北、内外、行踪等要素,便于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布局等特征。摹状貌是一种描写方法,用在说明文中就成了一种说明方法,它的特点是细致描绘事物的外形,突出其文化内涵或生理特点,生动活泼地展现出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目的在于以形传神,以形传情,让人感知到人或物的思想性格和感情。说明文中的描写目的则在于以形显状,让人了解事物的状态、构成等,在语言上显得更为生动活泼一些。

二、多读一些事物说明文。试卷中的选文多为能够开阔视野和提高探索兴趣的事物说明文,涉及到的说明对象常常是人们能经常见到且很想了解的事物。关注这类事物说明文,对答题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熟练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

1.寻找“文眼”抓特征。作者在介绍事物时,往往会在开头或结尾点明事物的特征;如果作者确实没有在文中点明,就需要我们根据说明对象加以概括了。

2.说明顺序细理清。空间说明顺序还是很容易把握的,但要进一步理清作者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一步步解说事物的,就要仔细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介绍,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说明方法辨分明。对于考查说明方法的题目,作答时不可将打比方写成比喻,将举例子写成举例论证。如果进一步追问某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就应该先大后小地来思考。从小处着眼,看看这种说明方法所在的文段是说明事物哪方面内容的,然后确定这种说明方法对说明该内容所起的作用。从大处着眼,这种说明方法自身有什么特点,对说明该内容有什么作用。例如举例子,好处是通俗、直观、真实地显示事物的特征;作比较,好处是化陌生为熟悉,使读者间接了解事物的特征;列数字,好处是准确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远近,给人以确切的信息。

4.事物描写要生动。在说明文中,介绍事物“是什么性质”“为什么那样”时,大多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什么样子”“怎么样的”时,才会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例如介绍蜘蛛,它吐丝织网的样子,用的肯定是描写,它为什么要织网,用的就不可能是描写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显得更为通俗、形象、生动,增加读者印象,增强说明效果。另外,引用故事、传说等也是为了增加说明的生动性。

模拟训练题

说兰亭

王远昌

①七月初从上海赶到绍兴,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的兰亭更富诗意。空气由湿热转为凉爽宜人,满目葱绿色。乡间小路散发着花草与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空中飘荡着激越的社戏腔调,让人神迷。

②兰亭地处绍兴市西南约20公里的兰渚山下,依山傍水。因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花,汉代又建有驿亭,故得名兰亭。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因此处山清水秀,竹木掩映,别致幽雅,遂邀请四十一位挚友到此饮酒吟诗、抒发豪情,即兴创作出至今无出其右的《兰亭集序》。历经劫难现保留下来的“兰亭碑”“御碑”沧桑犹存。

③从一扇仅能容下两人并行的茅草搭成的大门进入,让人仿佛进入桃花源中。途经鹅池时,便见当年王羲之甘愿屈尊为道士抄写经书才得到的这些“鹅”,而我不用施舍一粒米,挥挥手,池中五只白鹅就争相游过来。这是个好兆头,我心中窃喜。

④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听一工作人员说“曲水流觞”活动马上开始。“曲水流觞”不仅在“三月三”表演,一些重要的日子如“城庆”时,这里也会上演。能被选中坐在“曲水”边的多是绍兴文学艺术界的人物。几位侍女扮相的妙龄少女手持竹制捞斗站立在水边,第一个斟有黄酒的“觞”漂在水面缓缓流过,当它流经一位身着东晋服饰的老者面前时,打了几个转转停了下来,老者接过“觞”一饮而尽,稍加思索便赋诗一首,博得阵阵掌声。

⑤《兰亭集序》碑文前,不时有书法爱好者诚挚的90度鞠躬以表达对书圣的敬意。据传,《兰亭集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在昭陵之中,现在所看到的都是临摹本。

⑥绕过右军祠,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将兰亭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这边处处遗留着王羲之时期的影子。而岸对面的兰渚山山峦叠翠、鸟鸣花香,充满原始的野性之美。

⑦当夜,我在兰亭溪边觅一村舍住下来,浸染在墨海书香之中,沉浸在激情而淳朴的曲调里。几分激昂、几分醉意、几分逍遥、几分自在,是生活又如梦幻!

(选自《新民晚报》2010年7月13日,原题为《想在兰亭住下来》,有删改)

1.试从环境、人文等角度概括兰亭的特征。

2.第②段引述了有关兰亭的得名和《兰亭集序》的由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4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国家新教材 基础模块 表达与交流

一、表达与交流――记叙文写作:材料与选择

第一,写作要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学会积累丰富的材料,并能根据文章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第二,写作指导。记叙文,要写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写进文章中的这些人和事物,就是文章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与你占有材料多少、是否会选择材料有很大关系。

1.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生活是我们写记叙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生活中搜集的材料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两类:直接材料是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材料;间接材料是通过阅读、交流、影视等途径获得的材料。这两类材料同等重要,多多益善。

积累材料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观、听、问、记。

观,即通过观察,把亲眼所见的人或事积累起来。听,指把亲身所闻的积累起来,因为这类材料大部分属于第二手材料,所以在积累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偏听偏信。问,是指利用调查、访问等方式来积累材料。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问谁、问什么,心里要有数。记,指把已经掌握的材料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整理和分类。

2.要明确记叙的类别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重在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在写作时,我们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材料来写。

(2)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重在写出事件的变化与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事件时,需要有悬念,有起伏有变化,有,才能吸引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写记事的文章时,首先要注意事件本身的曲折性与复杂性,有层次地表现事件的过程和矛盾;其次要掌握一些叙事的技巧、方法,比如倒叙、欲扬先抑、正衬反衬、铺垫伏笔等。

(3)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在写出景物的特征。我们常见的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游记。游记中无论是自然景观(如山川草木等),还是人文景观(如亭台楼阁等),都要突出景物的特征,这是基本要求。此外,游记中的写景还要注意写景的角度 、安排内容的详略,进行生动的描摹,抒发游览的感受。

3.要选用恰当的材料

一是材料要真实。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二是材料要切题。切题,就要围绕文章中心选择材料。三是材料要典型。为此要去粗取精。四是材料要新颖。文章要有生气,要新鲜。

二、口语交际:介绍

1.情境演练

学生们刚刚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组成了新的班集体,这时同学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我们可以在口语课或班会上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

2.实例借鉴

阅读课文:《这就是我》。

3.启发学生感悟、简评

这是一个生动、脱俗的介绍,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在交代自己的外貌性格之后,重点写出自己的爱好――读书,运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读书的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性格与志趣通过读书加以展现和印证,颇具感染力。

4.介绍是指对人、事物做口头的描述、说明和评价

介绍大体可以分为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事物介绍和环境介绍四类。

人物介绍分为介绍自我和介绍他人两种。介绍时,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事件介绍主要介绍某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一般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要重点突出,线索清楚。

事物介绍主要介绍事物的性质、形状、位置、成因、功能、制作方法等或介绍某种事理的概念、种类、本质属性、内部联系、科学原理等。在介绍时,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清楚的语言给人以完整、明晰的认识。

环境介绍主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生活或曾经见识、体会过的环境,如学校环境介绍、家乡景色介绍、名胜古迹介绍等。要求方位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进行介绍的基本要求:一是仪态大方,语调清晰恰当;二是内容真实,抓住事物特征;三是重点突出,顺序清晰合理;四是活泼自然。

第5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1、说明文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概括介绍的方式包括概述式 、描述式、设问式和定义式。

2、具体说明的结构思路

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二是按人们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结构 。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袁老师: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多数事物具有复杂性,只有言之有序才能说清楚。还因为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所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

接下来就是第四件“宝贝”:理清顺序有条理。你们读读下面的文字,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两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大宝:我读懂了,作者是沿着参观路线,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了国家大剧院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有条不紊。

袁老师:非常正确!这篇文章就采用了空间顺序的写法,即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静止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

阳阳:袁老师,您看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顺序?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袁老师:你们从“1910”“1984”“80年代末”这些关键词上感受到了什么?

大宝:哦,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写的。

袁老师:你真聪明!时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从而写出其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以及说明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阳阳:袁老师,您看我写的作文《毛球的克星》,是先写毛球修理器的外形,接着写结构,然后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想象未来的毛球修理器的样子和功能,这又是一种什么顺序呢?

袁老师:是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时,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逻辑顺序又分好几种方式,例如,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等。时间、空间、逻辑是三种较为常见的说明顺序。应当指出的是,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人们的认识是多角度的,说明的顺序经常随着说明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大宝:有时候会不会三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袁老师:会的。总之,说明事物要做到有序,文章才能脉络分明,层次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

阳阳:对于说明性的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要求吗?

袁老师:在语言上,首先要求准确科学。如果能更加注重形象性和生动性,读来会更有趣。所以第五件宝贝就是:语言有趣喜欢看。

大宝:太好了!袁老师讲完了,我的顺口溜也“新鲜出炉”:

要想写好说明文,五样宝贝作用大:

查阅资料作调查,知识储备不可少;

说明方法很重要,文章具体又生动;

理清顺序有条理,层次分明写明白;

仔细观察是前提,语言有趣喜欢看。

阳阳:袁老师,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呀!真是不虚此行!

大宝:孙悟空借芭蕉扇,最后还是还给了铁扇公主,我们可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哟!

袁老师:哈哈,放心吧,那铁扇公主怎能跟我“元芳”比?有事还来找我啊!

大宝:啊!原来您知道我们给您起的绰号呀?

第7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关键词:景别;远景;全景;景别衔接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58-02

一、景别的概述

(一)景别在影视画面中的作用

影视画面本身并不具备独立表现作品主题的功能,它只是完整的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是影视语言的重要因素。无论电视、电影还是动画片都是靠画面的组接来叙事、表达和刻画人物思想以及行为,从而形成一个主题完整的节目。景别、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是影视成为独立艺术的重要标志。

画框中的主体形象根据剧情的需要以及观看者接受的心理规律或表现出的细节或表现出的整体,这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景别变化。动画片的景别变化,让观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思想变化。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

(二)景别的意义

就动画来讲景别的最初设定是在绘制分镜头脚本的时候。动画分镜头也可被称为故事板,是一部动画片创作与制作的“金钥匙”。其中包括表现视觉效果的画面,表述每一个画面镜头的含义对白及主体事物所要描述的文字内容等。景别是表示镜头之间的变化关系等的各种提示符号。镜头描述的标题有镜头序号、角色动作、声音以及镜头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二、不同景别在短片中的运用

不同的景别会给观看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景别的变化可以使短片中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远景在短片中的特点与作用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它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气氛,内容的中心往往不明显。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有人物,有人物也仅占很小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的规模和气势,拍摄者也可以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用远景的持续时间应在10秒钟以上。远景画面中在渲染气氛,抒发感情。让观看者的思想的得到放松,这其实是一种视觉调度,来表达一种逻辑关系包括故事逻辑、画面逻辑等效果。好的远景不应为介绍而介绍,而应该是浑然的,既有介绍又有抒情。

(二)全景在短片中的特点与运用

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的作为内容中心、结构中心的主体。在全景画面中,无论人还是物体,其外部轮廓线条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环境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同时全景有利于表现人和物的动势。使用全景时,持续时间应在8秒钟以上。

全景是表现人物的全身或完整的场景面貌的画面,全景与远景相比较而言,有了明确的需要表现的对象,比如表现一个人某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等。由于全景所能表达的具有相对意义且完整的画面,并对部分情节内容展开的环境先进行了介绍和展示,给观众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有的地方需要表现细节那么全景就无法实现了,不同的景别会塑造出独特的感觉,要灵活的运用才能使剧情的发展又急又缓。

(三)中景在短片中的特点与运用

中景是指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有典型意义的局部场景的电视画面。中景包括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物的主要情节。在中景画面中,主要的人和物的形象及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使用中景画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交流,也能看清人与物、物与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中景是拍摄中常用的景别。用中景拍摄人物时,多以人物的动作、手势等富有表现力的局部为主,环境则降到次要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展现事物的特殊性。使用中景时,持续时间应在5秒钟以上。

中景由于画面远近适宜,给观者十分亲切的感觉,给观众视觉上的亲切感觉,容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形成中景不太突出的特点,但这也正是中景的优点所在,具有很强的中性感,在画面上能起到平稳过渡的作用。在短片中中景运用的比较多。其实,舒缓的画面节奏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使观众紧张的快节奏中情绪的到缓解,气氛也的到转化。整部作品就可以达到一张一弛的效果,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四)近景在短片中的特点与运用

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更为主要的部分(如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局部的部分),用以细致的表现人物的精神和物体的主要特征。使用近景,可以清楚的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容易产生交流。使用近景时,持续时间应在3秒钟以上。

近景的构图特点是主体事物已经基本上充满了整个画面,主要体现人物形象的画面,对于场景之类的表现空间相对来说就薄弱落了,这种描述具体翔实的画面非常适合深入表现人物的面部的喜怒哀乐等表情。这种近距离效果的景别画面会对观看者的视觉及心理产生很大的震动作用并引发丰富的联想。近景的使用给观众一种紧张被压迫的视觉效果,因此更能产生与现实相近繁荣相互的交流感觉。

(五)特写在短片中的特点与运用

特写是表现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的画面,它可以作更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特写反应的内容比较单一,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主要用于表达,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起到震撼人心、引起主意的作用。

往往特写是用于让局部放大以至充满整个画面,再现生活中多被观者忽略了的细节局部,对此对观者强烈的内心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特写说成是对于某一部分的放大,而应把它当作是一种带有震撼力量的作用于心理变化的有效手段。

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常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观众看。特写是要引起观众注意重要的人物和细节,所以,特写镜头的运用要适当,滥用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三、景别衔接的变化的使用

景别变化产生的生活依据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距的变化。其中景别不变化的衔接尤为重要。在片中景别的使用使故事发展有了“催化剂”,画面有张有弛,气氛有紧张又舒缓,让观众想松懈议会有紧张起来,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表达着深刻的含义。由于动画运动变化的可塑性和动画人物的表演的独特性,往往有可能通过动作的演变而在一个镜头中造成场景的改变。这样从观众欣赏的角度既不会觉得场景丝毫不变,也不会因变动而打断镜头在叙事上的连贯性,因此为了使影片的视觉感受更加丰富,更具冲击力以及故事情节更具戏剧性、更跌宕起伏,一场戏往往需要不同的景别,以及不同时间长度的镜头来表现。可见景别的衔接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协调视觉冲击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建国,王培德,彭一编.中外动画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说明文首段作用是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介绍一种事物范文

摘要 《芥子园画传》是中国古代较为有名的画谱,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学习中国画的入门教材。《芥子园画传》收录了明清很多名家的绘画作品,并从作品出发进行了详细的评析,其中包含的画论思想和技法介绍都十分独到,影响深远。本文从作品简介、时代影响、艺术性等几个方面对《芥子园画传》进行评析,以期重新品味这部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画传,指出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芥子园画传》 特点 艺术性 地位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芥子园画传》是中国绘画教科书的典范,自其问世至今,很多中国画的初学者都对它其中涉及的用笔手法和基础理论知识有了深刻认识。对《芥子园画传》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画的发展脉络以及技法的规律,对艺术审美的提高和对自然的感悟也都有很好的帮助。《芥子园画传》以教科书的形式出现,其中收录了明清以来众多绘画精品,这是著者的倾心之作。随着年代的更迭,《芥子园画传》得到了很好地补充和发展,它其中包含的绘画技巧,诸如构图、写意等都被人称颂,成为了初学绘画的必读经典。

《芥子园画传》本身具有很多特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著名画家的编撰以及很多名家的画论。《芥子园画传》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画的学习课程,画传集结了众多画家对绘画的精辟言论,分门别类、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图文并茂,这就是其突出的艺术特色,也是它与其同时代其它画谱的区别之处。由于画谱本身被印刷和复制较多,它本身在中国艺术史上就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芥子园画传》的流传与发展,表明了它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与研究价值。中国很多绘画大师如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都无一例外地受过《芥子园画传》的影响,他们都从此书中获益良多,也为其今后自家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从作品简介、时代影响、艺术性等几个方面对《芥子园画传》进行评析,以期重新品味这部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画传,指出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一 《芥子园画传》简介

《芥子园画谱》,又称《画传》,诞生于清代。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别墅“芥子园”,并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画谱,故成书出版之时,即以此园名之。李渔对诸多门类有很深的研究,集诸家于一身,尤其是对文学和绘画有较深的涉猎。此外,由于李渔是出版商的缘故,他为《芥子园画传》的出版流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李渔创作的著作较多,如《笠翁一家言全集》、《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等,其中很多著作在芥子园中完成。同时,芥子园也是南京有名的书坊,当时以刻印图书为主。

《芥子园画传》的编写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从最初的第一版至第四版相隔一百余年,由此可看出该书创作过程的漫长,其内容的精炼。李渔出版的《芥子园画传》共分为五卷:第一卷是《画法浅说》与《设色各法》,该卷全是文字说明,没有加入图集;第二卷是《树谱》,主要描写树木的绘画技法和案例,该部分以图画为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部分;第三卷是《山石谱》,主要对山石的画法和案例进行了解析,为学习山石绘画者提供了参考;第四卷是《人物屋宇谱》,该部分主要是对风景人物以及鸟兽与楼阁的绘画进行了叙述,其中也提到了一些绘画技法;第五卷是《模仿各家画谱》,该部分收录了很多画家的模仿作品,其中包含了折扇、宫纨、横长等,这些都是作为案例示范用的。由于该书出版经历的年代较长,李渔在画传第二集出版时就已经去世,芥子园也换了很多主人。因此,当王概回顾《芥子园画传》李渔的序言时,可谓感触颇深。在第二集的编撰过程中,王概将《芥子园画传》的第二集分为兰、竹、梅、菊谱四个部分,其中各个部分的内容更为详细,配之绘画案例,效果显著。《芥子园画传》的第三集和第四集包含了卷一卷二的《花卉草虫谱》、卷三卷四的《花卉翎毛谱》、《设色诸法》和《写真秘诀》,使得该画集成形,每一集都有总序,绘画理论详实,分类图谱,都有模仿名家的画谱,以一定的顺序编撰而成。

二 《芥子园画传》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芥子园画传》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那时的中国画谱杂乱,没有成套的书系。《芥子园画传》使该种局面得以改观,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影响较为深远。按照绘画的年代来分,明清绘画是一个体系的,它们之间有某种延续性,朝代的更替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本身,明清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出现了很多的绘画流派和名家,因此,明清绘画的某种延续性在《芥子园画传》中都得以体现,这也是《芥子园画传》所处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如同时代以董其昌为首的画派,严重脱离了日常生产生活,没有新意,自我满足。他们墨守陈规,不寻求绘画技法的突破,复古主义的绘画思潮阻碍了中国绘画的创新和发展。当时中国绘画界的悲剧是整个时代背景和历史造成的。《芥子园画传》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芥子园画传》作为一本学习中国画的著作,对中国画的技法起到了规范作用,使中国画的创作不再单单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广大的平民阶层也可得其要领,潜心学画。虽说绘画对普通民众所产生的作用很小,但是这也是一个社会写照。《芥子园画传》的出现已经满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精神需要,使中国画由技法临摹到技法创新提供了一个途径。

三 《芥子园画传》的艺术性

1 模式化教学方式

《芥子园画传》中有很多艺术作品,整套书以一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案例教学,虽说枯燥无味,但却可以使得初学者掌握一定的门道,且效果显著。该书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进行的,整体内容都有严格的控制,这种程序化的讲授,使学画者可以有明显的思路,浅显易懂。首先,在理论介绍上,著者以明显的思路为引,以特色展开,力图学画者能够清晰明白。学画者可以借助很多的案例解析,学习多种名家的绘画技法,如王维、郭熙、董源、李思训的皴石法案例。其次,同一事物的绘画技法也要进行介绍。以一种物体的绘画进行展开,例如,从某一花草的特点出发,对花草的整体和各个部分进行详细地解析,这里都提到了用笔和技法,结合案例详实可靠,可见该书著者倾注的心血很多。

2 画学理论较为丰富

在绘画理论方面,《芥子园画传》收录了很多的绘画学说和大家的评语,其中很多的绘画技法和品评标准都标新立异。著者还将前人的画学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使各个部分都统一起来,扩大了书籍的知识面和历史感,成为了较为经典的学画教材。《芥子园画传》中对中国画的品评以“气韵生动”作为主线,贯穿全书,发展成为中国画创作、欣赏和评判的标准法则。

气韵生动,指的是人物的外在个性和精神面貌。气韵是评画中较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高法则。在其它的艺术形式中,气韵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及性情所在,这种气韵表现的是真实而生动的形象。画作中的气韵表现在很多的事务中,例如山石谱中对山石的描绘,就表现出了气的重要作用,如果失去了气的修饰,就使山石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骨法用笔,是用来表现气韵的重要手段。国画的所有精神集中体现在在用笔和用墨上,这也是骨法用笔的全部。《芥子园画传》介绍了很多名人的用笔特点,对皴、擦、点、染等技法有分门别类的介绍,笔墨的巧妙结合才能使中国画体现出应有的精神。画传也通过很多名人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如对米芾的书画进行了很高的评价。通过米芾的用墨,突出了其画法的特色。

应物象形用来表现作品中的事物与实际对象的相似性,也就是表现事物的外观面貌。画传中对应物象形进行了很多的描述。如《翎毛花卉谱》中对花卉的画法记载,就有对花卉颜色的画法介绍,追求形神一致,因其形似而得其精神是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人物写真上,对应物象形更加严格,人物画讲究以形写神,这使得人物画传神精妙。绘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形神兼备的,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但是,绘画是一种创作,不是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追求形似和最鲜活的内在,要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觉。

随类赋彩指的是根据不同对象和感情类型进行色彩表现,是主客观的意向色彩。对于事物的色彩表现,根据其形式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中国绘画的色彩用法在画传中有很多体现。中国画要善于设色,只有巧妙的设色才能表现事物的美妙。墨与色的搭配也是设色的独特之处,画传对颜色制作方法和调配有很多介绍,很多名家的独特用色介绍也刊印其中。

经营位置指的是构图,在绘画中构图极为重要。在画面的表现上,讲究透视美法则,以画群山为例,对不同视角的山势有不同的感受,总结起来,远山的飘渺与近山的恢弘相结合,加之对河水、云雾的具体表现,使山、水、云相结合,画面表现力很强,视觉效果突出。

传移模写就是对作品的临摹练习。在绘画上,临摹极为重要,这是初学者对绘画的基本认识,通过临摹,可以学习很多名家的绘画技法。《芥子园画传》也对临摹给予了肯定,这是一种学画的方法。

以上列举了画论的几个部分,其中对用笔、构图、设色、写形等很多方面进行了介绍,这也是对中国画的基本结构的解说,意义深远。

3 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芥子园画传》中很多的绘画技法介绍详实可靠,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文学价值。《芥子园画传》书中指出此书虽不完备,但却融合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和大师的画学思想,是技法、作品、思想融为一体的书籍。《芥子园画传》的文字部分十分讲究文学品位。例如,《树谱》的“画松法”,其中陈述的语句是:“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这赞美了松树的气节和气势,同时也托物言志,以文学的语句将自己的思想抒发出来,在文字中间饱含深情,这都需要用心去体味。又如,《山石谱》中:“摩诘谓画泉欲其断而不断,所谓断而不断者,必须笔断气不断,形断意不断,若神龙云隐,首尾相连。”说明了泉如神龙腾空一般,形神兼备。该文用词恰当,精妙绝伦,文学色彩浓厚。

4 中国版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代版画发展的推动下,《芥子园画传》的印刷质量很高。明清时代,文人、书商和刻工版刻了很多的优秀作品,版画和印刷的发展使画谱类著作得以流传。《芥子园画传》作为十分重要的画谱类著作,对颜色印刷等技术工艺有了很好的把握,使《芥子园画传》在整体印刷上十分精美,它继承了明代的新印刷技术,在画面质量和图例的选取上都超越了之前的很多著作。由于《芥子园画传》面世后,流传很广,日本也受到画传的影响,很有日本书画家都对《芥子园画传》有了深入的学习。

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画也需要从生活出发,去体验社会生活。《芥子园画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学习绘画的基础,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芥子园画传》是一个时代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它代表了明末清初中国绘画界画传的最高地位。《芥子园画传》中很多的经典画学思想和绘画技法使一代又一代学画者受益匪浅,虽然《芥子园画传》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来说,它还是值得赞美的,是中国画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龚云表:《挥洒丹青写精神》,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2] 叶青:《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4] 李丕宇:《浮世绘的源起》,《齐鲁艺苑》,2001年第1期。

[5] 刘骁纯:《实验水墨画散论》,《美术观察》,1996年第6期。。

[6] 刘越:《〈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和流传》,《文艺评论》,2006年第6期。

[7] 沈新林:《芥子园再探》,《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1期。

[8] 泸梅:《〈中国历代绘画图谱〉介绍》,《美术之友》,1996年第6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