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业;高管报酬激励;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21世纪,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我国信息技术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2001~2007年年均增长率近30%。信息技术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因而其高管报酬的高低,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以期分析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高管报酬激励现状,并对其激励机制做出评价。

一、相关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假设

(一)信息技术业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国外的相关研究始于1925年,Taussings和Baker研究发现高管报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之后,Mehran(1995)、Demsetz(1997)等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始于1999年,李增泉(2000)、魏刚等(2000)研究发现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不相关,而张晖明等(2002)指出公司绩效与高管报酬和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时间较短,研究方法不够成熟,内容也不够深入,专门针对信息技术业的研究较少。刘孝成等(2007)、刘烨等(2009)研究发现高科技公司高管年度报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陈树文(2006)研究表明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7.93%时,公司绩效与高管持股正相关。因此,提出假设1:

假设1a,信息技术业高管年度报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假设1b,信息技术业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二)公司规模对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影响

Baker等(1988)研究发现,CEO报酬对企业规模的弹性处于0.25~0.35之间;Jensen(1990)研究表明,小型企业股东财富与CEO报酬的相关性大于大型企业。国内李增泉(2000)研究发现高管年度报酬与公司规模密切相关;胜(2004)对上市公司按规模分组研究发现,仅小型公司管理者薪酬变动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显著正相关。因此,提出假设2:

不同公司规模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不同。

(三)地区对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影响

李增泉(2000)研究发现区域因素影响持股比例对高管的激励作用;杨蕙馨等(2006)研究发现,地区经济越发达,高管年度报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小;谌新民等(2003)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所在的区域对高管年薪、持股比例和公司绩效都有深刻影响。因此,提出假设3:

公司所处区域不同,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也不同。

二、研究设计

(一)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的设计

在本文研究中,高管指董事长和总经理。因为相对于他们而言,其他高管对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够全面。自变量指高管报酬激励,因变量为公司绩效。变量见表1。

考虑到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中加入了两个调节变量。企业规模(S):本文按公司年末总资产额分类。年末总资产额小于等于5亿为小型公司,大于5亿小于等于15亿为中型公司,大于15亿为大型公司。地区变量(A):本文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

(二)样本采集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年信息技术业A股102家上市公司为选样窗口,剔除了ST、PT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审计意见的公司19家,数据残缺的两家以及发行B股、H股的公司5家,最终选取76家样本公司。数据取自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年报,采用横截面回归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

为了考察样本总体及分组情况下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本文构建了两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ROE=α1+β1COMP+ε(1)

IROS=α2+β2COMP+ε(2)

其中,ROE、IROS为公司绩效指标;COMP为高管报酬激励,分别代表AP和MSR。

三、信息技术业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高管报酬激励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008年,信息技术上市公司高管年度报酬均值为41.88万元。最高为148.32万元,最低为3.7万元,两者相差40倍,说明个别高管报酬差距很大。在76家样本公司中,有36家公司高管未持有公司股票,高管“零持股”现象普遍,高管持股标准差为14.53%,均值为7.19%,高管持股比例差异显著。按规模分组研究发现,大中小型企业样本数分别为33、32、11,高管年度报酬均值分别为46.7万元、39.1万元、35.6万元,说明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高管持股比例以中型企业居多为10.44%,其次是小型7.85%,大型企业高管持股比例最低为3.81%。按地区分组,东中西部样本数分别为58、12、6。另外,研究发现高管年度报酬东部地区最高,均值为44.9万元,西部为35.9万元,中部最低为30.2万元。高管持股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均值分别为7.47%、8.20%、2.38%。

(二)信息技术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的相关回归分析

1.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总体回归分析

样本总体的回归分析见表2,研究发现:AP与ROE显著正相关,AP与IROS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MSR与ROE及IROS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1a部分成立,假设1b成立。

2.规模分组下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规模分组下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见表3,研究发现:(1)只有中型企业AP与ROE显著正相关,大型、小型企业AP对ROE没有显著影响。不论在哪种企业规模下,AP与IROS都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大、中型企业MSR与ROE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来看,规模越大,MSR对ROE的影响越显著。小型企业MSR对ROE没有显著影响;只有中型企业MSR与IROS显著正相关,大型、小型企业MSR与IROS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假设2成立。

3.区域因素分组下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不同地区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见表4,研究发现:(1)东、中部地区AP与ROE显著正相关,从相关系数来看,中部地区AP对ROE的影响最显著。西部地区AP与ROE不相关;不论哪个地区AP与IROS都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东、中部地区MSR与ROE都显著正相关,但中部地区二者相关性更强,西部地区二者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MSR与IROS只有东部地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

四、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信息技术业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高管年度报酬与ROE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与ROE和IROS都显著正相关。(2)不同企业规模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不同。中型企业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要大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二者不相关。(3)不同地区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也不同。其中中部地区二者相关性最强,其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二者不相关。

我国信息技术业已建立了基本有效的激励机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管“零持股”现象,高管持股比例低,上市公司长期激励缺失,影响了公司的成长发展能力。信息技术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其成长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高管的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另外,在制定上市公司高管报酬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规模、地区等其他因素,使高管的报酬激励措施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蕙馨,王胡峰.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6(4).

[2]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

第2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1.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国家和学校两级单位均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刺激大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来提升其能力,但如果其指导教师没有兴趣或动力来指导学生,该创新项目不会达到其预期效果。为此,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研究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尤其是还没有指导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其有强烈的愿望指导若干本科生来参与其科研项目,原因在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项目具有实践性,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资料;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与指导教师有更加紧密的交流时间与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学习能力。

2.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教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每位教师都会具有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本身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为此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相结合,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创新项目处于学科前沿位置。对于本科生而言,选择指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作为创新项目,有利于获得指导教师更加专业化的指导。

二、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管理

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管理,可根据其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化的管理,分别是选题、研究阶段和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三个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不同过程的指导方法和路径会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过程的目标具有差异性。

1.选题阶段——与科研教师项目紧密相关

对于大学生创新项目而言,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选题是关键。由于大学生创新项目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确定,因而选题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拟定,在教师拟定题目时,一般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该题目来源于教师某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二是要求该部分内容要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后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创新项目申报。

2.研究阶段——理论、方法和案例

由于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要求是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顶天立地”的创新实践能力,因而在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是力求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公共管理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将该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对于理论的学习,需要学生阅读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经典书目、国内外高等级期刊,使得学生能够对该创新项目有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假设和探索;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分析,需要学习和运用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定性比较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此外,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或解释,需要选取特定的案例,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该阶段目的是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创新项目的研究具有三种元素:理论、方法和案例。而对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言,理论、方法和案例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三种元素。通过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结合,指导教师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创新项目,这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并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

3.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

最后,指导教师需要指导本科生进行研究报告撰写并答辩。一份完美的研究缺少不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精彩的答辩。这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来写研究报告,以及如何来进行答辩。这对于指导教师而言,也是在其科研项目结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创新项目的实践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旨在通过该训练计划的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经营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公共事业管理一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创新训练计划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相关意见展开,训练计划分为国家、省和校三个级别。本科生个人或团队(最多3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和成果交流等工作。

1.选题阶段

每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提出创新项目课题指南,由学生进行组队自由选择题目进行申报,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并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对于学生申报的项目,初步确定为校级项目进行展开研究。如果能够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指导教师更容易出题,也能使得学生选到其感兴趣的题目。

2.研究阶段

项目批准立项后实行月报制,即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的进展及时填写记录册,同时完成创新项目管理平台上的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定期填写指导意见。此外,在每年3月份,课题组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推荐校级以上项目,对开题未通过的项目取消立项资格。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项目为例,在3~6月份期间指导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进行课题设计;在7~8月份暑假期间,指导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进行论证;在9~10月份,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准备中期检查报告;在11月份至寒假期间,学生对项目报告进行撰写,并整理出可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计划的设定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计划具有契合性。

3.报告撰写与结题验收

在项目开展后的次年3月份进行结题答辩。在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全程指导学生对报告的撰写,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报告具有管理学研究的规范性,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研究方法、实证检验、结论与讨论等内容。对于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而言,其均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在上课之余会花很多精力来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因而有助于学生规范性的完成课题,有助于教师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语

第3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8302

1新公共管理简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的主流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它赖以建立的基础――“威尔逊•韦伯范式”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张和政府角色的膨胀、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公共支出的持续膨胀带来的普遍的政府财政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新西兰、澳大利亚被人们视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为迅速、系统、全面和激进的国家。特别是新西兰,它因改革的深度、广度、持续时间和成效而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菲律宾等国也开始加入这一公共行政改革的大潮。以新公共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当代西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但是,新公共管理是特定社会和一定理论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深受当时公共行政所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行政的实践及其理论基础各不相同,新公共管理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由于新公共管理与本国传统的规范和价值观相冲突,即使采纳这种改革,也产生不了实际成效。

2新公共管理内容概要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有:

(1)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2)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3)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4)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的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5)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作出反应。

新公共管理特别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注意从私人部门管理中借鉴理论和技术,强调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技巧和市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思潮,新公共管理反映了新形势下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信任危机,并提出了许多对策性措施。当代各国行政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都还在发展当中,大家对于“什么是新公共管理”、“如何进行公共管理”等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分歧。

3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强调在由传统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中,要建立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政府管理体制,认为现行政府的失败之处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手段,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重视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以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多样化。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各国的普遍展开,对政府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

在传统政府模式下,政府不仅制定政策,而且亲自提供服务。在信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政府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并将耗尽它们的精力和智慧,将使政府什么都做又都做不好,而陷入困境。新公共管理的“企业家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与竞争的作用,用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做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的精力主要是做好决策工作,而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去做。

(2)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官僚组织机构的变革,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仍然是专门的公共管理机构,但它们往往以单一的、独立的形式出现,而在政府之外,还出现了许多私营部门或半私营部门及“合作式组织”,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很大一部分可以由这些部门来承担。此外,在政府内部组织之间,分权使复杂的组织模式层次减少,组织之间由以权力为纽带而变成以契约为基础。

(3)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人为设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为腐败的滋生留下了空间,这是传统公共行政中永远无法治愈的痼疾。新公共管理却表现出了的趋向:顾客至上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服务定位使行政行为更加贴近其公共性,消除等级化的特权和特权意识;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增强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暗箱”操作的机会最小化。

(4)导致政府组织文化的革新。

新公共管理强调企业性的价值,要求政府部门领导和雇员更新旧观念,吸纳新思想,而不是保守怕事,随遇而安。新公共管理所引发的公共组织的横向联系网络的发展,也将开阔组织成员的视野,提高其工作能力。新公共管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对待政府改革,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启示。

4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作用

综观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借鉴作用:

(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之所以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法规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该像企业那样,把效率放在首位。这一思想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应该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进行结构调整,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2)把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尽管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企业及私营部门的管理对象、方式、目的不同,但是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借鉴。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3)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4)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方向。

我国目前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将是政府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必须意识到,制度是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因此,在制定制度法规时应考虑如何将其落实和执行。这一点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必须加强的。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健全,依法行政也只是一句空话。

(5)重视政治体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行政管理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的绩效与政治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保证有效地建立健全各种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证一定的权威性,那么公共行政就有失政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中,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是不能得到保证的。因此,虽然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增进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让行政人员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但是,我们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有价值的思想和做法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因为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因而以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其发展趋势的。我国目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对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只能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不能全盘照搬。简单地照搬新公共管理只会扩大其隐含的内在矛盾。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在宏观层次上应该承认当代政府改革主导方向及其必然性;在微观层次上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生化道路。只有植根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循着内生化发展的公共行政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7).

第4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1、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创新思维创新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诱发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外部的直接刺激,也可以是外界某一事件对其进行启发,或者是某种能使其触类旁通的联想。实践环节提供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和丰富的外部刺激,为本科生思维能力和灵感的培养创造了机会。公共管理本科生在实践环节中,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单位运行机制、现行法规政策、民众呼声等都能有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因而可以对各个层面产生刺激,激发各种创新思维,并进一步付诸创新活动。实践环节使本科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思维聚合发散的情境。

2、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信息储备实践环节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与加工、信息传输与存储的过程。实践就是为了让学生逐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寻找独特的社会观察视角,选择多元参照系去观察问题、扩展广度、挖掘深度,发现并获取被人忽略的、有创新价值的信息。相较于其他学科学生而言,公共管理本科生在实践环节中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信息的种类是多样的。在寻找和发现大量的信息之后,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创新成果,超越既定的信息,经过加工整合后实现质量上的增值。这种超越既定信息的水平越高,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能力得到的提高就会越大。公共管理本科生用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殊视角来观察接收到的各个方面和层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再将其与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现实的政治背景、社会状况、现行政策等相结合。由此产生的创新成果和对政治制度、社会结构、运行机制、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3、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培养所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行为的能力。要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要彻底改变公共管理学科传统的由老师单向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将教学设计成一种互动性的活动。基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繁多且抽象的理论一方面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一方面却限制了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打破这种限制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高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操作技能的锻炼中将限制化解为优势。实践活动就是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提供一个锻炼操作技能的平台,使学生广泛深入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上述部门人员的劳动经验、工作技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转移。

4、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和谐人际关系无论是基地实践、实践调查还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完成。开展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走出校门,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断接触,通过和他人的交往,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增强社会适应性,从而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另外,个体的创新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群体创新能力,在许多情况下,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要在群体中通过群体成员间的合作才能实现。

5、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自我调节机制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学多停留在课堂和书本,在学习和研究中很少经受挫折,面对挫折时容易气馁导致创新活动半途而废。而在实践活动中,离开摇篮似的校园,工作和生活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例如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落差感、对现实国家制度政策理解的错位等。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正确地看待处理挫折是延续创新活动的关键之一。因此,公共管理本科生要培养勇敢地面对挫折及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就是提供大学生面对挫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以培养其开阔的心胸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的场所。

二、实践环节在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和传统“重智育,轻动手能力”的教育观念引导,实践环节在教学中一直得不到重视。学校对实践环节在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相对于其他理工类学科,将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环节简单化,实践环节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在制度和意识上都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认为实践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补充。实践环节所占学分在公共管理本科生所修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小的,例如中山大学和广州大学的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所占学分均为14分,占其公共管理本科生所修总学分的比例不到10%。现阶段,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持续的时间都是很短的,例如课题研究、暑期实践调查、毕业实习等持续时间多在3—8周,并且连续性差,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经验积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学生偏重于课堂表现和卷面成绩,忽视实践环节的意义。正因为学校和学生等方面对实践环节均没有足够的重视,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实践环节都是任务导向型的被动实践。实践环节是强加于学生身上的,例如暑期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学生以完成实践任务为目的,不以提高个人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

2、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

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部分。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开办较晚,许多高校现行的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只有集中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仅仅包括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环节。如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仅有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两项。此外,实践内容针对性较差,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且多数实践内容没有可选择性,也不能发挥公共管理本科生的专业特长,创新技能得不到锻炼。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习变成了“打杂、敲章、拍照”的简单组合。管理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该针对这类课程开设专门的课程设计,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实践基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之一,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外部支持。公共管理学科尚未意识到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不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致使该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而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集中在各类企业。实习的工作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企业的生产、销售,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无所不包,实习工作内容和该专业相去甚远。例如,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共有本科学生28人,由于没有对口的实践基地,得以进入与专业相关的部门实践的人数仅有7人。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难以达到实习目标。

4、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首先,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表现的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仅以实践报告为标准,很难全方面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小创造等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5、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很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转型到公共管理专业,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公共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实践教学开展的瓶颈之一。

三、强化实践环节是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公共管理专业最大的属性在于实践性。实践是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强化实践环节是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强化实践环节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1、提高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的认识

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实践环节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总体目标是整合课堂知识与实务工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精神与职业伦理,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应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的整个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明确组织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活动管理机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符合公共管理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指导体系。另一方面,要让公共管理本科生明白实践是其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必要方式。使公共管理本科生不仅能通过课堂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

2、创新和丰富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形式能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提供广阔的个性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

(1)基地实践。基地实践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安排到对口的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是介于学校课堂教学和岗位工作之间的一种教学方式。基地实践是公共管理本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

(2)实践调查。实践调查是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的实践活动。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思想和新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之上的。要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公共管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实践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专业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然后再指导学生撰写实践调查研究报告,研究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实践调查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其重要。

(3)模拟管理。模拟管理是在参考现实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组成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生产、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模拟,以便快速实现部分现场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模拟管理作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模拟管理携带的信息量大。模拟管理以一个政府单位为例,全面介绍行政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部门,如业务、财务、人力资源、设备、采购等以及各部门的相关业务。按照每一个部门的业务逻辑流程展开模拟,可以同时在多个虚拟部门展开,所携带的信息量大。其次,模拟管理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按照各个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进行操作,并能够学到各种管理业务中实际的处理方法。再次,时间紧凑效率高。整个实践过程均安排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这样既可以避免外出实践产生的时间损耗,还可以采取滚动形式的模拟实践,提高了实践的效率。

(4)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要完成的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是一条培养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首先,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设计可以提高分析总结、创新思维的能力。题目的选择可以反映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开题报告的撰写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学习前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毕业论文课题设计中,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其次,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调查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在基地实践、实践调查和模拟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融入到论文的写作之中,不仅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从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践基地。首要问题是实践基地的选择。选择实践基地要达到多种类、多层次、互相补充等要求。一方面要有利于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公共管理本科生从事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为实习学生进行不同单位和岗位之间的流转打好基础。其次,与实践基地的合作要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效应相结合的原则。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相对稳定的,各个专业的实践环节也是呈现周期性的。所以,实践基地建设应该着眼于长远,应有相对固定的单位作为长期实践活动的基地。当然,针对某些特定的技能训练需要,各种短期的基地实践也是需要作为补充的。再次,基地实践要实行专人负责制。要真正发挥实践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就要求有专人负责与实践基地的长期联系,注重基地实践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与广州市海珠区合作成立“海珠区—中山大学学生就业与实习基地”。近年来,在维持原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他们又拓展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实践基地,大大地丰富了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的范围和内容。

4、健全实践环节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

高校应针对实践环节制定相应的计划,把实践环节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严格的考核。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实践的考核机制,对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促进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奖惩规章制度,对参与实践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积极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对没有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处分,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保障实践持续有效的开展。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应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既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评价方式,也为那些擅长动手和富于创造的学生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第5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理论 公共服务 改革

一、引言

所谓公共服务,通常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全体公民不论其种族、收入和地位差异如何,都应、普遍享有的服务。从范围看,公共服务不仅包含通说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也包括那些市场供应不足的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的上述范围和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由市场自发提供,它被视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应由政府部门提供或主导提供已形成一种基本共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有所提高,但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相比,与国际上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服务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创新我国的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水平。

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实践内容

1.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它是相对于建立在韦伯官僚制和威尔逊政治行政两分法两大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行政而言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国在全球化、信息化、政府财政赤字的背景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并迅速波及全世界。尽管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议程,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那就是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追求“3E”(经济、效益、效率)目标,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是以此为取向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它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更加关心公共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机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办法,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的战略能力,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能,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做出反映。

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注意从私人部门管理中借鉴理论和技术,强调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技巧和市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现代产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推行提出各种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产出和结果,这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实践内容

(1)把公众视为“顾客”,公共服务坚持“顾客导向”

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决策(掌舵)与执行(划桨)职能分开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为:部--若干司(局)--若干处,或厅(局)--若干处--若干科。它的基本特征是职能部门化,决策与执行职能划分不清。新公共管理推行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分开即是在行政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政策制定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设立相对独立的政策执行机构负责政策的执行与服务的提供。执行机构依法设立,业务相对独立,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序列但归口政府部门管理。执行机构负责人在人员任用、工资、财务等方面拥有极大的自,并对工作结果负责。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的以《伊布斯报告》为主要改革内容“下一步”行动方案,这一改革被学者称为中央政府全面转换管理责任机制的重大成效。

(3)打破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私营企业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而公共部门则限定在公共服务领域。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政府用垄断的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管理主义与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理论相联姻,构成了新管理主义其标准范本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如同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定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首先分析了政府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政府组织与官僚并不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充满公益心的。相反他们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没有控制政府成本的激励,因此他们拼命的去扩大自己的预算:他们首先追求个人利益和机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这正是产生政府失灵的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主张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取消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性,在私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相互之间展开竞争,从而缩小政府规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采用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主义与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理论相联姻,构成了新管理主义其标准范本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管理主义者认为私部门和公共部门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公共部门的良好的管理可通过引进私营部门中好的商业实践实现。管理主义者主张引入私部门管理的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用私部门管理的模式重塑公共部门管理。基于这一认识,西方各国在新公共管理中广泛采用私部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如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评估、顾客至上、结果控制合同雇用制、成本―效益分析等。例如英国梅杰政府时期对企业行业的《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使私人部门和工商企业间的竞争机制的确立等竞争措施都对公共服务管理的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三、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府直接参与竞争产品的经营,广泛参与私人产品的提供,造成公私角色的错位;而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却长期短缺,如政府社会保障水平不足、科技教育投入不足、市场秩序维护不足等。

1.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不明,供给结构不合理

从公共支出的领域来划分来看,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维持性公共服务,指维持国家安全、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的公共服务,国防、外交和公共行政服务等;二是经济建设服务,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服,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建设如,道路、供水、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三是社会公共服务,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所提供的公共服务。

从公共服务职能的供给范围来看,社会服务提供的主要是纯共产品即基本公共产品;经济建设服务提供的主要是混合公共产品。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由于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且对于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具投入大、非营利性的特点,决定了只能由政府加以生产和提供。而从我国的公共支出结构来看,带有很浓厚的“建设财政”的特点。用于诸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村公共服务等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一方面采用“卸载”的方式推向市场,从而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本该由市场、社会发挥主要力量的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却过多地介入,甚至不惜采取政府垄断、行业垄断的办法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2.公共服务供给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公民需求

公共决策是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公共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切公共行为的先导,公共决策的正确与否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活动的效力,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公共利益本是公共决策的最高境界。现在,许多公共服务并不是根据公民的真正需求提供的,而是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意愿和利益来决定,由公民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公共服务的需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不能反映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来决策中。加之,我们的决策偏重经验决策,缺少现代决策的手段和方法。所导致的结果便是对公共服务需求判断不准,公共服务供给方案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公民的需求,出现过度供给与供给不足的局面,致使公共服务资源浪费程度加剧。

3.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分配有失公正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不仅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大,而且农民所能享受到得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一些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因教育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其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得不到保障。

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为例。1993年,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和恢复重建,至2003年,合作医疗计划的覆盖面仍只有10%多点,农民受到的医疗保障还比较薄弱,绝大多数农民被排斥在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据有些学者的估算,占全国70%以上的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国大约30%的卫生资源,而占全国30%的城市人口却拥有全国70%以上的卫生资源。少数人过度的医疗保健消费,而相当部分农民甚至还难以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医疗卫生公平性的评价中,中国排在倒数第四位。

二是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可支配财力相对丰厚,公共服务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和《中国财政年鉴(2005年)》计算。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东部地区的国家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是12.52%、12.5%和12.51%,这一比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公共服务投入4%的目标,由此可看,东西部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很大。

4.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支出带有建设财政的特点,国家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致使我国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公共服务的投入比较:我国的公共服务支出占GDP的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偏低。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2006-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的调查:24.8%的公众认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比较高,41.5%认为一般,25.9%认为比较低或很低。从我国公共服务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方面综合评估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的水平。除基础教育北京达到A级,一般公共服务上海、北京达到A级以外,其他各地区各类公共服务绩效等级都处于B级以下。

四、公共服务的对策

1.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类:消费者、生产者和提供者。服务的消费者比较容易理解,服务的生产者是指直接从事生产,或者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它可以是政府、私营企业和非营利部门等。而服务提供者(又叫服务安排者)是指安排生产者给消费者,指派消费者给生产者,或选择服务生产者的人;服务提供者通常是政府。因此,区分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是界定政府角色的基础。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有两种基本角色:一是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生产者;二是作为服务提供者。而不是服务生产者。据此。为了扮演好前一种角色,政府需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在“纯公共物品”(基本公共服务、维持性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高效率和公正性;而扮演好后一种角色,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准公共物品”供给中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

同时我们必须认清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和职能:一是制定公共服务规划与政策,营造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保障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二是监管公共服务的行业生产与供给,保障公共服务质量;三是通过付费购买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四是直接生产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基本人道生活的公共需求。

综合以上看法,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可以有以下措施:一是政府有责任以高效、公正地提供纯公共产品,完善公共服务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供给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二是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有责任搞好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从而开拓公共服务的优质资源;三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私部门、非营利组织涉足公共服务领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五是打破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制度基础。

2.以顾客为导向,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

以“顾客”为导向就是把公众视为顾客,它要求政府官员由“官僚”转变为“服务者”,增强服务意识与公共责任感,并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中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了解社会公众需要什么,要求政府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如何有效提供服务,并对这些需求做出及时的回应。因此政府必须扩大和完善政府决策的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为了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应该从等量的资源消耗或劳动时间中获得最大化的产出。因此,公共服务要谋求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改革绩效评估制度也是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比如新西兰政府绩效管理,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加大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考核影响权重,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以提高我国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是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理念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让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掌舵”的作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划桨”的作用,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公共服务的绩效。灵活采取合同出租、公私协作、凭单制、公私协作、公共服务社区化等多种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把能够进行经营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服务项目,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交给私营企业经营,如煤气、供电、交通等;对那些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则采取承包的方式,将一些公共服务项目承包给私营企业管理,如城市垃圾处理、街道环卫、社区管理等。

五、结论

总之,无论是根据对公共服务的特性的分析,还是与公共服务做得好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较研究,我国公共服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既要对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形成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又要以顾客为导向,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还要构建公共服务的责任体系,从而使得公共服务的生产能够反映公众的偏好。因此,中国公共服务的改革必然需要启动一个系统工程。在实现公共服务改革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很好地总结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尽可能地吸取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有益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昌盛: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估报告

[2]公 磊: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雁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6.8

[3]李 鹏: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改革[M],西南师大、人民出版社,2009

[4]丁 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17卷第6期,2005.12

[5]应益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府会计改革[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3)

[6]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贾凌民 吕旭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

[8]张晓晨 李 文.试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21期,2006.3

[9]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2006-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的调查

[10]陈昌盛 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估报告[J],调查研究报告,2004.

第6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公共管理、教学改革

公共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强调对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近几年,虽然各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队伍积极探索了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但仍存在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资源零散、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意义重大。基于目前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探索能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立体化教学,是以专业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1]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参与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的共存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立体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首先,公共管理学科特性迫切要求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公共管理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吸收了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其每一研究领域,其研究特性不同,或偏重理论分析,或偏重具体政策实践。因此,对不同章节、不同理论和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立体化教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多层次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非常契合。其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高校恢复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以来,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构建起从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培训的本科教育,到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硕博教育,以及注重公职人员理论与能力双重提升的MPA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化教育体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公共管理专注于培养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公共事务管理人员。无论哪一层次的公共管理专业培养,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多元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方向,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与公共管理专业多元化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再次,现代化的教学改革要求公共管理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近些年,随着信息化等先进教学技术逐步在教学中的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方式也随之有了较大改进。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适应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教学方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与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在理念和目标上都非常契合。

[3]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借鉴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使用,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寻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立体化,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新理念。[4]近几年,笔者在承担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和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资料、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立体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获得了充分发展,公共管理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建设主要包括对纸质教学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的集中整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笔者在教学资料的不断丰富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资料的准备环节。纸质教学资料主要指各课程当中使用的经典教材及课外推荐读物,这一方面相对来说积累的材料比较丰富。近两年,笔者在进行相关课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材编写中的资料整理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丰富化。在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准备中,笔者为所教授的每一门公共管理类课程都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学生可以参与课程网站设计、教学资料上传等各个环节。网络课程为教学资料的丰富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每一门课程的网络空间里,笔者和学生累积了本课程相关的大量视频资料、学术论文资料、研究报告资料及学术性网站资料等,还包括学生学习小组所做的实践调查、科研论文、微视频等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站上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

(二)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建设

在传统的教学中,限于课时要求,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上。而在立体化教学内容的探索上,笔者注重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就现实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对理论前沿的跟进探索和对实践热点的关注研究。如近两年的公务员涨工资问题,涉及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公共部门人员激励理论。在本章节的教学中,笔者主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如何通过公共部门人员激励理论,来分析和评价现阶段的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再如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偏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内容结合的倾斜,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深化了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导向性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判断能力,也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在公共管理学科学习中的学习目标与自身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的立体化建设

主要包括探索和完善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实践调研考察教学等教学方法。在不同的章节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掌握教学内容的效果。在笔者承担的几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都综合运用了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和实践调研考察教学等教学方法。针对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笔者在所有的章节内容讲授中,注重运用问题导入、案例导入等方法,启发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的思考,然后再引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通过情境设计、模拟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运用。针对课题研究小组教学方法的实践,在每一门课程中,笔者在学期课前会结合课程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研究问题,要求学生自愿结合,组成3~4人的课题小组,通过抽签方式选择本学期课程中需要完成的研究问题,并在期末时提交相应的研究论文。针对课题研究小组教学方法的实践,笔者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都选取了相应的实践部门,如社区、企业、博物馆等,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并撰写实践报告。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下,既缓解了教师大量备课讲授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四)考核方式的立体化建设

在笔者承担的几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考核绝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也不拘泥于单纯的闭卷考试形式,而是探索了涵盖所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考试形式的立体化考试体系,从个性与共性角度提升考试对学生水平的综合反映。一般一门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理论知识的考查约占50%,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约占30%,主要以课题小组研究论文、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来考查、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比例占20%,主要通过课堂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辩论以及网络课程中的在线讨论、在线题库等形式来考查。在这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发挥的形式,自主选择考查的形式和内容。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但由于对立体化教学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改革投入的精力不同,难免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改革效果,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立体化中的碎片化

大量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丰富化,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多样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即教学资源的碎片化。目前,大量教材与理论著作、研究论文、公共管理改革案例及视频、电子信息等学习资料,量多而质轻,资料之间缺乏个性化和专题化的归类,甚至有一定的重复和冲突。还有些资料存在使用面窄或使用率不高等问题。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浅尝辄止,一些资料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甚至容易造成知识吸收的混乱。因此,下一步应该在教学资源极大丰富化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进行教学资料深度利用的挖掘与设计。

(二)教学内容立体化中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失重

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是建立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深化基础上的立体化,而不是教学效果生动化基础上的立体化。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涉及纯理论知识的章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即使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也较少愿意在有争议性的点上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如在公共组织学课程中,笔者对科层官僚制这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要求学生梳理科层官僚制的理论发展脉络,学者对科层官僚制的学术争议等问题,发现只有较少比例的学生能够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一些学生认为这样的理论追溯过于枯燥、而当笔者要求学生运用科层官僚制理论来分析我国公共组织存在的效率不高、腐败等问题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也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使得笔者进一步思考,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因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会使教师愿意选择这样的内容去教,学生愿意选择这样的内容去学,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学习上的投入。

(三)教学手段立体化中的内容与形式本末倒置

在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实践调研考察等立体化教学手段使用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环节的准备与设计。笔者发现,追求立体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有时会引致教师和学生注重更加有趣的教学互动,更加完美的教学形式,对一些非常易于理解的问题和理论知识进行复杂的教学设计,重形式而轻内容,产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本末倒置的现象。其实,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只是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不是教学的目标,这一点,教师必须非常明确。

(四)考核方式立体化中的形式化

立体化的考核体系,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对学生进行分模块的综合考查,但其操作起来,较难做到准确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占据50%比例的理论知识考查部分,可以通过传统闭卷考试的形式,做到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难易适当、过程公正。而占30%比例的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和占到20%的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因考查内容、考查形式、考查时间灵活多样,不容易给出一个类似于标准答案的标准,教师的自主性较大。此外,因课题小组学习、课堂辩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往往是以小组进行,最后呈现的也是小组的整体成绩,从教师角度,较难判定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贡献度与知识掌握水平。因此,教师在这两部分的评分比例中往往不会给予较大的评分差距,导致考核形式化。

四、提升公共管理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效果的对策建议

为避免教师在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容易产生的教学资源立体化中的碎片化、教学内理论与实践比例失重、教学手段使用的本末倒置以及考核形式化等问题,需要教师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做出努力。

(一)教师应把握好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探索立体化教学的教师应该明确,立体化教学是手段而非目标,是为了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学生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5]因此,公共管理课程实施立体化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真正树立学生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系统性、战略性地对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规划与设计。

(二)学校应给予教师探索立体化教学更多的支持与保障

任何新的教学改革的探索,都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投入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当然也伴随一定的风险。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比较繁重,如果没有学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改革尝试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一探索很可能浅尝辄止,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学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应给予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资金、技术及制度方面的充分保障,并正确看待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的对策。

(三)教师和学校应共同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标准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有了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效果评价体系,但其很难反映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没有效果评价的教学改革探索,虽然给了教师较多的自主空间,但也存在改革流于形式的风险。而且,教师自身也很难对自己主导的教学改革进行客观的认识,不能发现改革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因此,高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应主动引导,组织教师进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设计,发现立体化教学探索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使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提升能够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王霞,等.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2]唐文武,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3]宋旭,等.立体化教学环境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4]尹文嘉,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4).

第7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新公共管理倡导进行行政改革,“这些改革的一个中心特征就是将商业部门的管理原则和实践经验应用到政府部门。”[5]这使得公共管理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管理工具更加复杂,也使得行政问责变得更为重要。首先,从行政组织重构的改革内容来看,受到私营部门“去中心化”的影响,公共行政在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中需要借助问责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使用的控制。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私营部门在市场竞争、顾客导向和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下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组,在传统的集权化层级结构之外出现了扁平化组织结构,在扁平化组织中,“生产单位被赋予了企业家精神,它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便能够快速和充满灵活性地进行生产,同时又对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保持高度敏感。”[6]在借鉴私营部门组织重构经验基础上,公共行政组织对集权化的层级结构也进行了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强调放松管制和权力下放。放松管制和权力下放意味着“公共行政责任出现分散和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得到增加”[7](P74),对这些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如何进行监督是从公共行政内部到外部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扁平化组织中,管理者为了维持组织的有效运转,必须寻找新的控制方式,“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反馈系统的重要性,因为它帮助人们掌握信息但又无须进行直接的业务控制。必须侦测到那些警告信号,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或者是克服迟钝或者是应对不受人欢迎的趋势。”[6](P77)

私营企业依靠财务数据的反馈实施管理控制,而公共行政有效的反馈系统则是问责,如在行政组织重构的改革中强调对工作责任的明确分配并确定清晰的报告路径,这进一步加强了等级问责在行政内部或行政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其次,从行政人员的选择配备来看,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技术型人才进入了行政部门,在行政管理职业化趋于上升的同时,更加需要相应的问责机制对复杂的职业化工作内容进行控制和了解。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政府功能的扩展导致实际中政府工作人员急剧增加,“1960年,美国政府中有880万名政府雇员。到1990年为止,联邦政府的雇员已经上升到310.3万人。在同一时间,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翻了一倍多,达到1545.2万人。”另一方面,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纷纷加入政府部门,“我们已经看到政府服务的全面职业化———老式的政府职员已经被科学家、律师、工程师和持有MBA或MPA学位的一般管理者所取代。在州和地方政府一级,变化同样是巨大的。”[2](P26)

公共行政管理在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复杂性,这就增加了行政外部甚至行政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对行政部门工作了解的难度,也同时凸显了行政部门及其人员对责任进行回应的重要性,在职业化群体的背后,只有通过有效的问责机制,才能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进行更好的控制和了解。再次,从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内容来看,是强调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使行政管理更加复杂,从而也增加了相应的问责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新公共管理带来了行政管理方法的重大变化,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如采用SWOT分析工具)、绩效测评到具体的政府项目外包(如采用招投标方法)等,政府的改革是通过具体管理方法的改进得以实质性的推进。如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私营部门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和占领市场的重要管理方法。从80年代后期,作为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措施,美国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引入TQM的管理方法,史蒂文•科恩(StevenCohen)在介绍政府全面质量管理中虽然为了打消行政人员对复杂管理分析工具的畏惧,尽可能简化程序,但也说明作为基本操作手段,行政人员必须掌握五种基本工具:渔骨图、帕累托图、流程图、推移图和控制图表的使用方法[8]。

在行政管理方法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没有健全的问责机制和专业化评估方法(如审计、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外人对行政运作过程和结果的了解及评价将无从下手。最后,从公共行政社会形象的改革内容来看,是强调以有效清廉的政府形象来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因此,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责任回应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克林顿政府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建立成本更少、服务更好的政府”的行政改革目标,对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围绕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是加强政府的责任(responsi-bility)意识;另一方面是完善行政问责(accountabili-ty)机制,以确保公共部门对其工作结果接受质询、承担责任[9]。

二、政府服务理念的变化与行政问责动态性的转变

在传统的行政问责机制中,公众问责主要依赖于选举机制,受到选举周期的影响,公众对行政直接问责的实现程度比较低,而在90年代,“以市场为导向的行政改革改变了行政部门及管理者的角色,行政管理者的工作被看作是满足‘顾客和消费者’需要的市场服务,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公众问责的实现程度得到加强。”[10]公众开始寻求多种方式参与问责,“公众和社会团体在传统上是通过投票这样的垂直问责(vertical-accountability)方式来参与问责,现在则开始趋向于通过平行问责(horizontal-account-ability)方式来参与问责。”[11]“顾客导向”最显著的应用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采用的选择制度,这一制度随后在新西兰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学校选择制度的核心是改革以前的将教育资金划拨到学校、学生定点入校的做法,而将大部分教育经费改为按人口进行计算,按学生人数计算的资金不是拨给学区,而是拨给家长所选择的学校,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经费按人口计算或教育代币券的办法,教育资金是跟着学生对学校的选择走。在这种制度下,学校面临着竞争压力,必须进行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以提高质量和满足学生及家长需要来争取学生,获得发展资金。顾客选择制度类似于私营企业在竞争中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赢得顾客的做法,在公共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后随之应用到其他领域,“教育部门并非政府使用顾客选择制度的惟一部门。例如,在保健、住房、职业培训、日托以及娱乐项目等,选择制度也非常普遍。”[12]

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的政府服务理念使得传统的“责任政府”更加细化,要求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对问责作出及时的回应,其面临的问责内容也相应增加,并由此带来了不同的问责形式在行政部门的动态性的转变。罗美泽克(BarbaraS.Romzek)将其变化特点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多种问责形式(等级问责、法律问责、职业问责和政治问责)同时出现在一个部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二是对同样的问责对象来说,当其行政行为面临着不同的方面的行为期待时,他们会发现面对着不同的问责要求和问责主体,“这些期待可能一时强调等级服从,另一时强调职业准则、法律规章或社会回应,行政人员必须随着这些期望值的变化运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回答相应的质询。”[3](P29)三是来自于不同问责主体的问责要求相互之间可能会有冲突。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特殊要求与一般制度规定之间所产生的冲突,“当行政人员按规章制度行事时,他们会难于对来自公众的一些特殊要求作出回应。”[3](P30)四是一种问责形式内容的变化会对其他问责形式的内容产生相应的进行调整的影响。如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的12862号行政执行令中要求给行政部门的一线管理者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对外部质询给予及时的回应,这就导致行政部门的主要官员必须对其等级问责等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新公共管理的变革措施影响到了行政问责的动态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向,当行政管理从传统的严重依赖制度和程序的管理方法向增加弹性管理、放松管制和借鉴企业方法转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行政问责将从传统的强调等级问责、法律问责向提高职业问责和政治问责进行转变。”[3](P31)

三、绩效评价的变化与行政问责标准新的发展趋势

政府的治理目标和绩效评价标准构成了行政问责的主要问责标准和问责内容。“在传统公共管理观念中,行政问责主要是关注对行政投入的监督,即监督公共部门如何正确地使用行政资金,这种问责意识曾广泛地被理论界所接受并在实际中运用。”[9](P1)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的治理目标和绩效评价标准发生了改变,并由此引起了行政问责标准和内容的转变,这是新公共管理对行政问责内涵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

对新公共管理绩效评价标准变化的原因,戴维•奥斯本在其提出的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给予了解释。戴维•奥斯本认为,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在政治行政两分和官僚体制影响下形成了选任官和职业公务员队伍两个群体,就选任官来看,“由于民选官员一直处于回应利益集团需求的压力之中,因而他们关心只是公共资源消费到什么地方,而不是利用这些公共资源能购买到什么样的结果。”就公务员来看,“公共管理者和雇员逐渐只需对遵循公务员规章制度负责。因此,管理者只要求负责遵循这些规章制度,并负责对民选官员所划拨的资金进行开支。几乎没有任何人被要求对结果负责。”新公共管理所实行的顾客导向战略则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顾客战略通过将一些责任转向顾客,从而打破了这种模式。它赋予顾客选择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权力,并为这些组织设置必须达到的顾客服务标准。”[12](P43)公共组织对顾客负责,这就改变了其行为模式,具体来说,顾客导向战略就是以结果评价公共管理的绩效。新公共管理绩效评价标准发生变化的同时,也给行政问责内涵带来了新的影响,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方面,学者们认为行政问责已经形成了新的标准,“新的问责标准可以归纳为3点:建立结果导向型标准;关注于人的发展;简化问责的循环过程。”[11](P135)

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行政问责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在新公共管理中,行政问责的内涵已经不仅限于政府就公共资源的一般管理及使用做出说明,它还包括政府必须围绕如何有效率和有效果地管理及使用公共资源做出说明并承担政策及决策的责任。”[13]新公共管理对行政问责标准和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得问责重点从行政过程问责(processaccountability)转向更为重要的行政结果问责(resultsaccountability)”[14]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为了区别新公共管理阶段的行政问责与传统公共管理阶段的行政问责在绩效评价上的不同,提出了“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Results-BasedAccountabilityorOutcome-DrivenAccountability)”的新概念,“这种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的转变趋势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正在进行中。”[15]对于“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的内涵,美国学者豪斯契(KarenHorsch)在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豪斯契认为,“在新公共管理观念中,‘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虽然以行政过程为起点,但其关注点最终落在行政结果上,它有两层涵义:一是公共部门必须清楚地向公众说明,纳税人的钱是否被花在了与公众生活有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二是行政问责主体如何能够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去监督公共部门履行这样一种职责并能够及时地纠正公共部门的错误以提高其工作成效。”

豪斯契认为“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体系的特征表现在5个方面:(1)有明确的行政所要取得的结果;(2)有清晰的行政结果是否完成的判断指标;(3)有推进行政结果实现的绩效评价体系;(4)建立了常规的相关资料收集方法;(5)建立了对行政内部决策和公众质询周期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体系。[9](P1-2)“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在实际执行中又具体表现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要求公共部门接受3个方面问题的质询:公共部门工作计划的预期工作结果是什么?工作计划是如何执行的?工作计划的预期工作结果是否被实现?第二个过程是依据在第一个过程中得到的回应,要求公共部门继续接受三个方面问题的质询:公共部门是否实现了预期工作结果的原因何在?哪些意外因素干扰了预期工作结果的实现?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以实现预期工作结果?由此可见,“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的本质不是为公共部门的决策提供政策咨询,而是评估公共部门的工作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结果,在行政问责内涵变化的同时,行政问责的范式由传统的“对责任的回答范式”被重新定义为“期望管理范式”,即“问责是在公共行政人员和其相关联的授权群体之间通过相应的问责机制、程序和战略设计去传达后者的期望。”[16]西方国家从90年代开始兴起的政府绩效评估就是这种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

四、思考与启示

行政问责并非一种单一的制度,而是由等级、职业、法律和政治问责构成的一个体系[17]。我国行政问责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在其建设过程中,新公共管理阶段行政问责所出现的变化特点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在把握其发展趋势中结合我国实际,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行政问责体系。

一是随着我国公共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建设轨道和面临的责任政府建设的艰巨任务,行政问责的重要作用会愈加突出。2005年4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公务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随着公务员职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管理也会更加复杂,需要相应的行政问责机制对复杂的职业化工作内容及过程进行控制和了解,同时,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责任政府的建设目标。从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看,在行政改革和责任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行政问责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行政问责机制,责任政府只能停留在理想化的口号状态。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行政问责从体系构成到具体方法日趋职业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加强相关部门(如审计)业务水平的提升,研究职业化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方法,以行政问责建设推动责任政府建设,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公众参与社会事务要求的提高,我国行政部门正面临着逐渐增加的来自于公众的监督和问责压力。公众参与行政问责的意愿越强烈,对问责路径和方法的要求也更加趋向明晰和具体化,随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上述现象已经逐渐显现,从2003年4月由SARS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对“官员问责制”的广泛关注,到此后的价格听证和医疗卫生、教育改革,公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即是此种趋向的反映。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行政问责的增强是社会发展和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然结果,进而从行政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途径加强问责机制建设,以主动的姿态做好责任回应工作。

三是要顺应行政问责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建设中既要重视基础制度建设,也要把握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突出对行政结果的问责机制建设。当前,中国行政问责体系的构建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方面,中国行政问责建设实际上仍然处于连行政过程问责还是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从新公共管理阶段行政问责变化特点来看,我们又不能仅仅关注行政过程的问责机制建设,必须顺应发展趋势,同时考虑行政结果的问责机制建设。因此,我国正在建设的行政问责的内涵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对公众权力的积极保护,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实现公众所关注的行政工作结果,以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公众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在我国“结果导向型”行政问责体系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有关环节的把握,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行政问责不能仅停留在质询过程上,而必须对行政部门工作改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问责体系就至关重要。在当前,我国要特别重视审计和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从新公共管理发展过程看,行政问责在从传统的注重过程问责向结果问责转变中,“特别重视能够进行量化和指标测评的评估方法的建设”[18];

(2)在行政问责体系建立过程中,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吸收和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符合要求、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员队伍是推进行政问责开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8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偏差;价值取向;公众利益

导言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政府绩效是随着管理技术特别是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衍生的一项定义,政府绩效,即政府机关和所属公共部门的工作成就或管理、服务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政府绩效中的“绩效”一词,涵盖了经济、效率和效益等多项概念,贯穿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政府绩效评估,实质上是对政府部门创造的公共价值的测定,是衡量政府组织、机构、人员的公共目标实现程度重要过程。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也逐渐系统化、体系化,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将当代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归纳如下:绩效评估的制度化、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绩效评估的公民导向。在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评估指标的确立是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环节,即无论政府绩效评估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同时,评估指标的差异不仅会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测定产生影响,还将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笔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立过程,是一种价值的权衡过程,而这种价值的权衡又贯穿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始终,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职能的过程,也是执行社会民众意志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尤其是如此。“政府绩效评估具有计划辅助、预测判断、监控支持、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等多项功能,通过评估绩效,改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属于政府运行机制优化的范畴。”(《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协会课题组)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工作满不满意、合不合格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政府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上述问题的研究口径进行缩小,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为切入点来探讨其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而探寻其对整个政府运行过程的影响。

一、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及其制定方法的相关探索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是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左右政府绩效评估结论的重要因素,是政府发挥作用的着眼点,由于政府绩效要关注的是“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角色的恰当性”、“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物品时的强大型和经济性”以及“政府对社会稳定进步的牵引性”,因此绩效评估指标不仅需要依据现实状况,对政府当前的主要社会责任进行准确把握。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合理分配,以满足社会需求,还应具备对经济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敏锐的反馈能力。从根本上看。政府绩效评估要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秩序的稳定、公民的政治民主为评估的价值取向,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层面对政府的执政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估指标的确定上,我国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如卓越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类型和方法》一文中指出,将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基本类型分为:要素指标、证据指标和量化指标;倪星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文中提出,,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各级个类地方政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研究,分类、分层建立各种不同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周凯在《政府绩效评估导论》一书中指出在评估指标的选取过程中,要贯彻系统、可取、经济、可量度的原则,测评主体选择上,应该有更多的不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组织进行。

在政府绩效评估制定方法的研究上,政府绩效评估越来越多的向企业绩效管理方法靠拢,制定者习惯抓住政府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在制定政府绩效指标时借鉴一些经典的企业管理理论,如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和标杆管理等理论,在引用此类理论时,制定者往往还需要斟酌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的具体差异,而如关键绩效指标(KPI)等企业中比较流行的指标设计方法,则可以直接引入政府绩效评估,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中显露出更好的易用性。近年来,欧洲行政学院大力推动的公共部门通用评估框架CAF值得关注,CAF模型主要来源于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的“卓越模型”,该模型包括了促进和结果两大要素,共分为九大标准,促进要素包括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规划、伙伴关系和资源、流程与变革管理等标准,结果要素包括员工结果、顾客/公民结果、社会结果和关键绩效结果等标准,上述9大指标又包括了27个次级指标,该指标在我国哈尔滨铁路检察院和厦门市思明区政府进行试点,初步取得效果。

二、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价值观的博弈

无论是学者的相关观点,还是评估方法的制定都强调了政府绩效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上述观点实质上也是在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由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正处在飞速的发展阶段,尚未成熟,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效力问题便值得深层次的考证,笔者假设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效力,其缘由在于其反映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发展的趋势――法制化和效力化的必然性。基于上述假定环境,笔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竿标尺,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杆标尺显露出了实际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有效的,那么其他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就会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产生影响,如果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价值取向是由公众利益初始引导的,那么在其行进的过程中,可能被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的价值观所干扰,而这些价值观干扰的动因,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效力性,直接原因则是既定的、由公众利益引导的政府绩效体系会损害特定个体或组织的既得利益。当特定的个体或组织认为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制定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会损害其利益时,其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渗入现行的评估体系中去,影响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结果。综合上述介绍,笔者认为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根据政府所面临的环境的不同,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着两种价值观的博弈:从政府面临的外部环境而言,存在着政府代表的“公众利益”价值观和特定利益团体价值观的博弈;在政府内部环境中,还存在着政府代表的“公众利益”价值观与政府局部利益价值观的博弈。

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价值观的博弈,从根本上说是不同利益的竞争,即公众利益与个人、团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竞争。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推动着、市场运行的监督者、社会

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又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政府机器运转的过程中,公众利益的实现是首要原则,这就要求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过程中,制定者必须肃清环境,明确政府目标。政府把持着一个行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决策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政府绩效评估相联系的,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有二:一是加强对国家机关的政治监督,这实质上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二是改善业绩,规避政府运行中的缺陷。上述目标也正是为了使政府更好地掌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权,政府绩效评估的对象为政府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评估内容却是政府各个领域的主体行为,如果评估体系制定者在构建评估体系时受到除公共利益以外的价值观的影响,那么势必会产生“价值偏差”,使政府绩效的考核偏离原有标准,政府绩效向特定的个人、局部利益倾斜,违背了政府治理的原则。

三、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的价值偏差

一般来说,公民是政府所进行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终承接者,对政府绩效最有发言权,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公民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效果与公众的价值观也有出入,笔者将其称为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价值偏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由政府机构“经济中心论”而产生的价值偏差,这种现象在当前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普遍存在。当前,推动经济增长、创造社会财富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第一要务,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固然不容忽视,许多地方政府将经济增长量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关键指标,但是推动经济增长并不是政府的唯一功能,“经济中心论”的价值观既来源于政府内部,又来源于与经济密切联系的社会公众和企业团体,这种价值观对政府绩效评估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其典型表现就是经济发展指标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占据绝对的份额,并且侵占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政府内部局部利益产生的价值偏差。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冲突,政府机构和人员是公共资源的直接持有者,政府内部局部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不仅充斥于政府行为,还可能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定造成影响,比如,A市政府为避免公众的行政监督,不将“政务公开”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相关指标;B市政府为了凸显政绩,大力发展高燃耗经济,在政府绩效考评中有意提升“经济增长量”的份额等。

由评估技术产生的价值偏差。政府绩效评估衡量政府绩效的手段,更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在实际的绩效评估操作层面中,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常常会出现“技术与需求脱节”的情况,这实际上是制定者在评估体系的制定过程中片面追求评估技术的科学性,而忽视了本地政府实际面临的发展环境,如x市在建立评估模型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绩效指标的权重系数和等级标准的设计上出现偏差。由评估技术产生的“价值偏差”具有突出的特点,它直接作用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层面。

第9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现实意义

    1.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项新 的制度,该制度在各 国正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环境信息公开产生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中可以看到,环境信息公开,或称环境信息披露,是指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主体,以维护人类可持续的、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目的.依法将其掌握 的环境信息以相应形式 向公众或有环境信息需求 的客体公布的做法。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则是有关这 一做法 的一 系列正式 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总称,包括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机构、组织,及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国际上确立和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标志是 《奥胡 斯公约》。1998年 6月 25日欧洲经济 委员会在丹麦的奥胡斯 召开了第四次全欧环境部长会议 ,会后 36个欧洲 国家签署了《奥胡斯公约》。该公约保护了公民获取信息,参 与决策和诉诸 法律的权利 ,以及保证 现代人和后代人 生活在一个足够健康 和舒适环境 中的权利。

    如今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方面有所建树的国家主要是《奥胡斯公约》的签字国和缔 约方 。如 罗马尼亚把环境保护方 面的公众参 与、公开信息和提高公 众的意识 问题作 为政 府的工作重点 。美 国的电力行业企业S02排 放 、治理和交 易的信 息均完 全向公 众公 开 。荷兰政府通过“环境管理法案”,强制 要求污染 严重的企业 向政府报告详细的环境行为信息。挪威于 2004年初 正式实行 《挪 威环境 信息法》,该 法规定 政府机构 、法人和 自然人在收集、提供环境信息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违 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各国正在积极探索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机构组 织 、内容方式及相关思想文化建 设 .推动环境信息公 开由一种新 的环境 管理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 

    2.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一做法顺应了今天全球公共管理的变革浪潮.反映了全球治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它本身正是这一系列新理论和新变革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

    2.1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治理”概念日益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表明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 中所作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或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治理有如下特征:其一,治理主体 的多元化。参与管理的主体 已不只是政府部门,而是包括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地方性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 织 、政府间和非政府 间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的分层治理。其二,治理客体的扩展。公共治理涉及 的领域很广,包括 国家政权治理、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的管理等,特别突出的是,全球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的治理也内含其中。其三,就管理过程而言,治理是一 个上下互动 的管理 过程 ,它 主要通过合作 、协商 、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是 建立在市场原则 、公共 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四 ,治理还 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管理的变革,同时也带来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系列创新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它包括:环境信息公开中政府权限及实施方式的变革;环境信息公开中非政府组织、企业、公众地位作用的重新认识等等。 

    2.2环境问题的特性决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环境问题具有流通性、复杂性,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便很难再恢复原状,所以其造成环境 污染后 ,往 往会 由更多无 辜的人来 承担环境污染 的后果。环境的这一公共物品属性客观上要求在环境这一公共事务领域内要有更多的力量来参与解决,这也是要求环境信息公开 的基础 。环境信息的公开会使承担环境污染危险的公众对污染企业或个人进行监督 ,公众舆论会 促使政府加 强对污染企业 或个人 的环 境管理,防止更大的污染事故发生,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环境信息公开顺应公众参与的客观要求环境管理 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参与环境管理的设计、监督、实施,包括政府和企业增加透明度和公共性 ,并给予个人发言权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环境 问题是社会公 共问题,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会公众 的积极参与 ,而实现这种合作 与参 与的一个基本前提便是公众对相关环境信息的获知。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要让公众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起到促进与制衡 的作用 ,知情的公众必然要求在环境信息方面享有对称的权利,要求政府公开相关信息。 

    2.4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环境决策 的科学 与民主 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问题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 性的特点,对于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政府来说 。只有切实掌握环境状 况特征和变 化情况,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决策。对公众而言,知情的公众对问题更敏感,更善于对政府或企业的决策者的假设提出质疑,也更可能组织起来推动社会和政治变革。对消费者而言.充分的环境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避免或减少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也可以避免或减 少由个人行为引起对他人造成的环境损害。对民间团体和组织来说,信息是决定其发挥作用和影响大小的关键。而企业则需要各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来实现最大化企业的利润于是政府的科学决策就取决于与公众、消费者、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互动。 

    总之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今天出现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 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 目前也同样面l临日益严重 的环境问题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新方法,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全球治 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 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