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16-03
一、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是人生变化最快、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何塑造中学生完美的创造型人格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题正是以心理健康干预对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为研究目的,以2006年9月入学新生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调查、测量等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基础和信息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完善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围绕典型活动及经过筛选的学生开展系统性的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教育活动,对样本开展纵深研究,以寻求有效的对策。
4.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揭示现象的矛盾及规律。对大量零星的、杂乱无章的调查信息进行简缩、概括,使其显现清晰的特征和规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不同年级的城市中学生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2.探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通过合理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
3.注重教师队伍的心育观念更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之路;
4.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5.建构适合城市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模式。
四、研究过程概述
(一)前期准备(06年3月~06年9月):对取样班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通过调查,分析其心理障碍的成因(学生、教师、家庭三个维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二)实施干预(06年9月~09年4月):矫正研究阶段,通过长达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层面),干预取样学生的人格形成,进行跟踪测评,分析干预效果。
(三)总结阶段(09年4月~09年6月):对取样学生进行最终测评,与入学测评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其心理健康成长水平,将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一一总结,构建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五、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三维三层三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谓“三维”,指从学生自身、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注重三维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所谓“三层”,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关注到学生自身所处的受教育层次,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理解为三个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惑及解决方式;所谓“三步”,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紧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和时效性,通过“测评筛选―心育干预―跟踪反馈”三个步骤开展研究和教育,力图实现尽早关注学生心理障碍,及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全面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图 1 “三维”释义图
如图1所示,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本课题组成员认为,要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维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责任必须由学校担任。图中①处只有师生两个维度,②处只有学生、家长两个维度,③处只有教师、家长两个维度,④处为三维交叉点。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往往更着眼于①处,随后,才慢慢发展到③处,进而延伸至②处,这一普遍规律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使中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一切心理健康干预的手段必须经由教师、家长去共同影响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课题组得出了“三维”教育这一模式,并做了许多具体而有意义的工作。
图 2 “三层”释义图
如图2所示,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发展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差异性,为此,课题组在开展研究之初即确定了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和实际年龄,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例如:针对普遍存在的交往问题、入学适应问题等,学校在七年级以“心语社”这一课外学生社团的方式,开展了团体性的心理适应性训练;针对八年级出现的男女生情感问题、学困生挫折、因青春期叛逆产生的家庭问题,采取一对一的面询方式;针对九年级出现的升学压力、职业选择问题,开展了主题研讨会。
图 3 “三步”释义图
如图3所示,“三维”“三层”面向的是大部分学生,而“三步”则是侧重于对经过前期测评后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甚至是人格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这三个步骤的核心步骤是干预。此处的测评筛选一般是指入学检测,也不排除因出现特殊症状而进行的针对性测评。而跟踪反馈是指在经过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至6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以后进行二次测评,根据测评的结果考虑是否中止干预。
(二)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平台,营造和谐的校园心育氛围
1.“心语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合肥市初中率先成立心理咨询室,由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证的五位心理师和德育专业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师,每周一到周五轮流值班接待来访学生,同时接受家长、教师咨询。
2.网上心灵驿站――三维交流的快速通道。在学校的德育在线网站上设立论坛,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网上点对点的直接咨询,网站的留言反馈版块和校讯通平台同时接受家长的咨询。通过这种方式,一些涉及学生隐私的话题能够有效地收集到心理教师处。
3.心语社团――学生喜爱的心灵家园。心语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生力量,它的成立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在此学习初步助人自助的技巧,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将心理学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心育能力有了可喜的进步
实施课题研究的三年多时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挥出实际效果的三年,也是培养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三年。学校于2007年12月承担了合肥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课题负责人曹秋敏校长作了题为《从“心”沟通、共创和谐》的工作汇报;2008年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修会上,课题负责人曹秋敏校长应邀参加会议,并详尽地介绍了我校自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申报以来,围绕课题工作开展的一些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与会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省心理学会年会、第三届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等,向大会递交研究论文,多人分获不同等级奖项数次;课题组主要成员杨梅艳老师主讲的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安徽省初中的示范课,受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陈虹博士的高度评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安徽专刊中。
六、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干预方式较单一。目前,我们主要采用测评、筛选、约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这一方式的好处是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感到,其实许多心理问题在学生中具有广泛性。下一阶段,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系列教育面更广、互动性更强的心理活动课。
2.咨询室潜在功能待挖掘。心理咨询室成立至今,在学生中的影响不是很大,只具有阅览室和个体咨询室的功能,如果能进一步地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多方位、多时段地对学生开放,在布局上更有趣味性,对学生们会更具有吸引力。
1 方 法
1. 1 测定患者健康水平,以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该问卷经过糖尿病专家指导和认可,并经过反复试用和修改,内容包括DM 患者的一般情况、有关饮食、药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血糖、尿糖、预测并发症等知识和技能,共40 余个问题(见附表) ,并根据问题的权重给以不同的得分(分别为1~5分),采用封闭式问卷,按得分多少由低到高定为6 个等级,0级< 10 分,1 级11~25 分,2 级26~40 分,3 级41~55 分,4级56~70 分,5 级> 70 分。一年共问卷90 例,其中被评定为0 级者16 例,占18 % ,1 级者28 例,占31 %;2 级者20 例,占22 %;3 级有16 例占17 %;4 级者10 例,占11 %;5 级者为0 ,将评定结果记录在患者健康资料卡上。
1. 2 制订教育计划
1. 2. 1 教育内容:分集体教育内容和个人学习内容2 部分。
集体教育内容共有4 个专题:即DM 的饮食、药物、运动三大疗法;监测技术与并发症;自我保健与长寿;保持健康心理与日常注意事项。个人学习内容是科内准备的有关DM 的挂图、书籍、及中国DM 防治中心与中日友好医院录制的18 个专题的录像带。
1. 2. 2 教育方法:集体教育法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小组讨论法与个人自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
1. 3 实施教育计划
根据我科患者平均住院1 个月左右的周期,每周二下午进行1 次集体教育,每次1. 5 小时。主要请相应的专家为患者讲授上述的教育内容,时间为1 小时,余下的0. 5 小时为患者提问时间,这样,患者住院1 个月就能听完全部课程的内容。与每周一次的集体教育相对应的是每周五下午一次DM 小组讨论会,分两个组, Ⅰ型DM 组和Ⅱ型DM 组,让患者自己讲述控制疾病的体会,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有医生、护士参加,以随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个别指导一些技能,如注射胰岛素方法,监测血糖、尿糖步骤、女病人预防泌尿系感染注意事项,计算个人每日饮食量等。另外,科内开辟了DM 知识园地,有不同层次水平的书籍和资料及挂图,供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随时学习,并在家属探视时间播放录像,以使患者反复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家属参与,可以取得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对DM 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1. 4 教育效果的评价
完成所有的健康教育计划之后,即进行效果评定,仍采用入院时的问卷,将评定结果与入院时的结果相比较,看等级上升情况,结果表明,90 例患者的等级均有上升,其中,有60 %的患者上升2 个等级,40 %的患者上升3 个等级以上,其中有5 例患者由原来的1 级水平上升到5 级水平。并且出院后5 个月随访,血糖仍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在心理感觉上与患病前没有差别。
2 体 会
2. 1 对DM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
DM 在发达国家已上升到第四位疾病,在我国,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此病不仅仅是终身疾病,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它危害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健康。所以,对DM 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但从我们的调查看,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维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很低(2 级水平以下者占50 %) ,尤其是一些农村患者,由于受医疗条件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不仅缺乏DM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有些Ⅰ型患者拒不接受注射胰岛素这一治疗,以至于多次发生酮症酸中毒。另有一部分人,在所知与所做之间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DM 的并发症给个体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而对DM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进行系统、扎实的健康教育。
2. 2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为
临床实践中发现,DM 患者中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等。以上两种心理状态均不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使这两类DM 患者改变了认识,纠正了这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对本病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即DM 虽然不能治愈,若加以重视,仍可以长期控制,并不影响长寿,并且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有生活。通过教育,在住院期间,接受医院DM 饮食的患得由原来的20 %提高到80 % ,有80 %的人改变了原来不喜欢运动的生活方式。
2. 3 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方法,应该形成一种模式,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是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对患者缩短住院日、降低费用有很大作用,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因此,进行健康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计划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几个步骤进行,收效较大。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指出了护士学习理论知识在高校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护理;高校;教育;健康
1 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程度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文件中对这一定义又进行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4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思想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本质上是种干预措施。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社会的需要以及专业自身的发展,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2 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的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的压力较大,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的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久前,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仅有不到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20%的人身体有疾病,而其他70%的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平均健康状态处于一个相对危险的状态,一旦受某些不良因素影响,如:过度疲劳、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营养不良或心里不安等。均可引起疾病突发。这样不仅妨碍了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也有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与学,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3 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上文提到的教职工健康状况调研显示,我省高校教职工一般从40岁开始就会出现心血管疾病。而消化系统的疾病更是从30岁以后就开始有明显增加。而且省内大部分高校教职工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根据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3.1 饮食指导:合理恰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预防及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或不饮酒。
3.2 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在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否则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3 作息指导:不宜短期过度劳累或者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的睡眠时间,注意工作、锻炼、与睡眠的合理调配。
3.4 用药指导:对于那些身体有疾病的教师,要告戒他们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 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保持健康的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 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 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 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没有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 结语
我国的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各方各面的支持与合作。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对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仅得到身体方面的健康,还要获得健康知识上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刘亚新.整体护理中的医护配合[J].护理学杂志,1998,13(6):24-25
作者:石丽娜 单位: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结合不同层次的病人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宣传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口头宣讲和阅读宣传材料等,要重点对入院期间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科室概况以及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介绍,使病人及家属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在科室的基本情况,消除其陌生感。入院的宣教工作应该在病人住院当天即由责任护士完成。入院教育指病人住院后一直到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手术后的康复时期的健康教育。这个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病人的责任护士完成,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重点要将治疗注意事项准确及时的告知病人及家属,使病人及家属清楚各项护理操作的内容;服药的基本知识与口服药作用、口服方法以及毒副反应;各项检查的目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要保证病人在检查时能够有护理人员陪同。专科疾病教育内容包括病人的饮食的营养搭配、活动锻炼与休息的最佳结合方式。专科特殊治疗护理内容包括伤患部位的牵引护理、石膏托外固定的护理、膝关节康复器(CPM机)功能锻炼的护理等,这些护理内容要通过教育使病人及时了解并正确实施。
手术前的教育对于确定手术的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内容提前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结合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和个性,根据手术期间的护理要求进行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手术知识讲授和行为能力训练两方面。手术知识的讲授包括:①手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手术的主要过程和实施步骤,术后会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有效预防的方法。②进行手术前需要准备的项目、要求和注意的事项。③在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性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康复性锻炼的正确方法、实施步骤要求等相关的知识。要引导病人逐步练习在病床上进行大小便,并做好心理护理。④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行为能力训练是指依靠护士指导帮助病人完成的行为动作,一般项目有手术后在床上训练大小便、进行腰椎手术的病人术中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直腿抬高的训练等。
手术后的教育对于完成手术的病人继续教育是术前教育的持续。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病人的配合效果,从而降低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①手术完成后当天的教育: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讲解注意事项等,赢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②手术后第1天教育:重点是强化手术完成当天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做好病人功能性锻炼指导。③手术后第2天要督促病人加强锻炼,采取正确锻炼方式,使锻炼收到良好效果。④手术后的功能性锻炼不能够固定模式,应该因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因素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出院指导指在病人病情平稳或康复时期及出院时所做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自身身体的康复。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办理出院手续;填写爱心卡;告知病人出院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定时复查、康复锻炼、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等进行指导;及时为病人提供护理保健的咨询电话,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咨询和保健辅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成为一种加强医学健康教育的行为和模式,其优势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医学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自己的职业素质,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而且通过与病人及家属间交流,提高病人健康知识,加强彼此间信任感,配合护理工作,缩短护患距离,利于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在临床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利于护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2]。随着人们对保健服务需求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长,我科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护理工作中,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提供标准的护理流程[3,4]。本研究严格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监督,在公平、客观的条件下,要求病人及时对宣教护理人员进行评价,使结果尽量客观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健康知识达标程度、相关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我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推广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具体化是以病人为中心来指导护理工作,能够科学、准确地记录病情,有效遏制护理差错,最重要的是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互动,取得其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病人及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实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推动整体护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关键词: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应用
1格林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格林模式又称PRECEDEPROCEED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Green和Kreuter在对社区人群的健康行为变化进行群体干预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和观点,并综合各种心理认知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最终提出,主要用于探索健康知识获得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历程[5]。1970年首先提出PRECEDE框架,随着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2005年PROCEED框架被加入其中,后又重新修订分为PRECEDE和PROCEED2个阶段,包含5个计划阶段、1个执行阶段和3个评估阶段[6]。其虽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但为各种行为改变相关理论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框架。随着格林模式推广,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是应用格林模式进行疾病预防、认知行为干预以及自我管理,其研究对象包括健康者和病人,研究类型包含实验研究、类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2格林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格林模式具有从“结果入手”的程序特点,即充分考虑影响健康的多重因素并作为重点干预的目标,运用政策、组织等手段进行健康干预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实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健康信念模式重视对个体的认知水平及影响个体认知的内外因素进行评估[7];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在评估病人和家属知识、性格等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8];自主性健康教育模式要求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与上述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格林模式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与环境、教育与组织等的评估更加全面,并且对研究对象的知识、能力无严格要求,此外格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全程评价,故其干预过程更全面、系统、连续,也更易实施。
3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3.1疾病预防
目前促使个体或群体行为改变的模型、模式有很多,例如跨理论模型、健康信念模型、系统模式等,而格林模式是其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来自10个国家的多学科研究小组ToyBox应用格林模式实施以幼儿园为基础、家庭参与的健康教育计划预防儿童肥胖[9]。Lyons[10]以格林模式为健康教育框架,定性研究俄亥俄州制定的Claire法律对婴儿的摇晃婴儿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Aldiabat[11]按照格林模式的9个阶段对加拿大老年病人实施健康干预,探究吸烟与相关疾病风险和死亡率的关系。此外,也有针对妇女心血管疾病[12]、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13]等健康干预内容。虽然上述研究中应用格林模式干预的内容不同,但均以格林模式为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指导整体研究思路,最终降低各种疾病发病率。
3.2认知行为干预
格林模式可使人们通过内省重新认识到健康信念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而对其信念和行为进行修正并改善自身健康状况。Moshki等[14]以格林模式为指导通过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探索其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疾病预防的知识和态度的影响。Hosseini等[15]对伊朗农村卫生中心的40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2个月基于格林模式的教育干预方式,结果显示可增强病人的倾向、促进以及强化因素,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贺成城[16]利用格林模式进行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手卫生的认知程度、依从性的因素并有侧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最终发现护生手卫生认知、执行率以及正确率均较前明显提高。因此,以格林模式为干预框架指导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研究对象的行为依从性,提高其健康维护意识。
3.3自我管理
目前应用格林模式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影响教育与组织诊断的因素入手,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董翠萍等[17]通过对食管癌病人及责任护士深入访谈,将影响食管癌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归为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并给予相应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李玉雪[18]根据病人掌握情况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行为技能实施两周的指导,评价其干预前后病人饮食、运动、认知以及自我监测误区得分。谭敏琪等[19]运用格林管理模式于社区高血压病人,通过建立沟通平台了解影响病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使其对服用药物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管理,提高其躯体活动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这也与黄雪珠[20]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可知,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4格林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格林模式基于多学科视角进行系统评估,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从影响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三方面实施干预。PRECEDE阶段即在教育和环境的诊断、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规划[21];PROCEED阶段是指在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则及组织的手段,通过有效干预实现预期的计划目标,不断进行过程评价,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个阶段共包含9个基本步骤,其前后呼应形成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22],使整个干预过程也更加全面、系统。但是格林模式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①教育者应注意到个体行为是不断变化的。格林模式的干预步骤是非常系统的,但是个体的行为受经验、环境、社会等因素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动态评估目标对象的需求与状况,适当调整健康干预措施。②教育者应注意个体具有主动性。格林模式属于参与式行为研究,重视目标人群的参与[6]。教育者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个体从思想上转变为健康行动者,积极探寻健康促进的方法,发挥自身主动性。③教育者应注意不同文化差异。格林模式虽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领域,但国外对其理解更透彻,模式的应用也更深入,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结果[22],因此如何将其正确、科学地在我国进行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如何开展和搞好社区健康教育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健康教育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1 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什么是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1.2 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支持;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
2.1 社区组织与动员 社区健康教育决策机构应由社区政府承担,这是社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的社区组织与动员工作中首先要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其次要注意动员社会力量,联合社区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统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发挥家庭作用,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实施健康教育。
2.2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规划 是科学管理、规划是行动指南、规划是行动纲领、规划是评价尺度。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明确目标,合理科学的安排工作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既要讲究科学,又要结合实际。应根据当地的健康影响因素、需求、资源、卫生服务的利用、社区力量、群众参与的可能性等来分析考虑。
2.3 采取干预措施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树立多部门协作的大卫生观,采取多层次干预和多种干预方法选择并用的综合策略和方法。要尽可能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要根据目标人群、工作内容等特点,综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最有效的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2.4 监测与评价 为保证社区健康教育规划的实施和落实,评价规划的目标是否达到,建立经常性的监测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监测评价工作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借以改进当前规划的不足之处,并可成为今后决策的依据。因此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都应十分重视监测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与制定政策结合起来。
3 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任务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局健康教育工作
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组织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和网络,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
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以上,
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
三、实施范围
局属各单位
四、职责任务
*、局办公室负责制订全局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有专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评价、有文字资料档案。
*、设置卫生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定期健康信息。
*、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和卫生保健需求,为干部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培训、讲座、活动,提高
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局妇工小组负责全体女干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市场规范科负责烟草广告管理,建成区内不允许有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
告,配合市场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区个协与各工商所负责指导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开展健康教育宣
传活动。
*、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
*、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
员。
*、分发居民健康教育手册。
*、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活动。
*、组织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指标。
(二)实施阶段(*年*—*年*月)
*、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在分局内外网络平台设立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
传。
*、发放居民健康教育手册,全面启动健康教育行动。组织对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分片、分行业督查。开展健康教育知
识测试。
*、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制定禁烟制度,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组织对各单位禁烟工作和禁烟标志进行检查,开展无
烟单位评选。
*、规范健康教育资料,完成*年度健康档案整理。
*、迎接省市区三级爱卫办对创卫工作进行暗访调研。
(三)总结提高迎检阶段(*年*—*月)
*、根据上级调研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开展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
*、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规范整理、归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
*、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准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建立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工作目
标考核内容。统筹安排,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创建氛围。要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针对本单位各自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
地和宣传渠道,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卫生和保健能力、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素质达到创卫目标要求。
(四)加大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单位要加大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
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03-01
前言 品管圈(quality contral circle,QCC)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并建立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3]为了提高我科住院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对宣教内容的掌握,参与治疗和护理。结合我科现状于2013年1月6日开展了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拉手圈”QC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住院的442名患者为对照组(干预前),男209例,女233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49.51±6.3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4.2±2.6)年,住院天数均≥4天,平均为6.23天;疾病种类均为我科常见病如阑尾炎、腹股沟疝、胆囊结石等。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85名患者为观察组(干预后),男237例,女248例,年龄为21~85岁,平均(50.14±6.2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4.6±3.1)年,住院天数均≥4天,平均为6.23天;;收治疾病种类同前。排除因患者沟通障碍或医学已经诊断为精神病、智力障碍的病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原发病种类、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对照组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按照患者住院疾病发展阶段治疗流程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用药知识、合理饮食、风险防范、出院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宣教
2.2观察组在落实以上基本知识宣教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通过现况调查等品管圈十个步骤的开展,使住院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逐步提高。
2.2.1成立拉手圈品管圈小组:共十人,平均年龄27.3岁,护士长为辅导员,圈员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圈长由大家投票选举产生。制定了各自的职责。每周由护理部集中对每一步进行培训,每周科室选派一名品管圈成员对科室品管圈活动进展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直至该圈结束
2.2.2主题选定:根据科室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及医院的政策要求,每名圈员提出3个主题,通过记名式团体技巧法。选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第一圈的活动主题。
2.2.3根据PDCA各占30%、40%、20%、10%的原则,拟定了活动计划书,设计现况调查表,进行了两周的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找出问题所在。
2.2.4解析:从人、物、法、其他4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80/20原则选定:宣教形式单一,内容繁琐、陪护更换频繁、没有掌握宣教时机、宣教后评价不及时,没有巩固宣教效果、护士长没有将护士的宣教质量和考核相结合这七个为我们需要改善的重点。
2.2.5对策拟定和实施:除继续落实以往的宣教形式和内容外还拟定了(1)制定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处分,发于患者便于患者极其家属学习和按照要求执行(2)制定了彩色饮食图谱张贴于病区走廊(3)将责任护士分组与医生绑定固定床位,利用晨晚间交接班补充宣教,针对每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宣教内容和形式。患者不知晓和不理解的内容给予解释,体现宣教的连续性。(4)要求护士不要在患者进餐、疼痛和手术刚回病房时宣教,掌握好宣教时机保证宣教效果(5)针对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影响沟通效果,故请了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护理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来我科对全科护士培训护患沟通技巧。(6)对策的实施每一步均有负责人,保证对策正确有效的实施。
2.2.6效果确认和标准化:通过柱状图对比每一项措施实施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是否有提高。经过八周的效果确认后,以上(1)(2)(3)(4)项是有效的,并制定了两项标准。标准一:制定我科常见病的宣教流程及饮食宣教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所有新入科护士及轮转护士必须通过培训和考核。标准二:所有知识的宣教必须在患者疼痛评分≤2分的情况下才可以宣教,保证宣教效果。
二结果
1.品管圈实施前后我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比较:见表一。由此表可以肯定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是提高的。
三讨论
1.探索正确有效的宣教形式是患者的迫切需求。虽然比较医生,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的时间较多,但在健康教育及配合手术成功的重要性方面并未获得病人与医生一致的认同,这说明护士在病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充分[4]。
2. 我国《护士注册法》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护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分支已在医院开展多年,但大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宣教形式。满足患者对宣教的需求和保证宣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