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旅游规划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

第1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由单一GDP导向逐步向追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转化,消费结构升级,旅游休闲成为国民福利和劳动者权利的重要内容。《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颁布实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绿色消费埋念,创造便利条件提振旅游消费,促迸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量旅游休闲项目的推进和宏观指导方针的加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变化很大;至于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自身在内容取舍、编制方法上就有差异。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著述,特别需要百花齐放。

陈国生、赵晓军、彭文武等六位学者撰写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从宏观旅游规划理论出发,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个案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新视角、新思路。六位作者近十年来他们主持和参与了50余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本书正是他们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结晶,具有下述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研究的时代性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素质的提高、旅游行业管理的强化,特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和《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等旅游法规性文件的颁布,旅游规划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启动,旅游规划单位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企业化。随着这个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旅游专家、学者加入到旅游业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中,旅游规划方面的著作也因此逐渐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旅游规划学的发展。但旅游著作这种表面上的繁荣背后,由于规划工作者往往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认识水平、工作经验而选择研究方法,安排规划内容,提交规划成果,使得成果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与旅游规划的实践相比,更显得落后。在这种背景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一书围绕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通过作者大量扎实的实地调查和现状分析,准确地抓住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二是旅游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创新研究。作者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方法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新理论、新知识的涌现,针对现有成果在研究内容、结构框架明显滞后的现状,融会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旅游规划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拓展了旅游规划的内容,丰富了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三是可操作性强。《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一书以衡山竹海、双峰雷锋山、耒阳谢维俊故居和耒阳神龙生态休闲山庄四个景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个案,提出旅游发展政策、战略、行动计划和对策措施,打破了国内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划模式,启迪了思路,促进了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的创新研究。如书中明确提出:在旅游开发方面,要从过去资源导向的方法转变为侧重于市场导向的方法,按市场需求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线路的规划和游客的组织和管理;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强调要重视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支出等。此外,全书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景区管理等尽量运用和引入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而也具有法制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第2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在旅游市场经济营销中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不少旅游规划工作缺少对市场的研究内容,营销规划不够完善,影响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对市场营销规划提出相应的策略,建构合理的区域市场营销规划模式,从而提高区域旅游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探究

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中国的新型产业已经逐步提高,如今一些地区的旅游业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主要来源。旅游业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而且也优化了中国社会人民的基本素质。当前旅游业的竞争激烈,中国面临着市场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所以如今的区域旅游市场形成了营销规划不完善、理论基础不准确等要素。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国区域旅游市场营销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营销理念的陈旧思想。在区域旅游市场中,开发者没有分清促销与营销的概念,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实际情况,形成错误的营销理念。所以为了区域旅游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从长远的发展目标上看,很多管理者和经营者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只是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如今中国的区域旅游越来越多,当然,受欢迎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有的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特色旅游形象,不仅在地域、形象上没有改善,在文化特色的发展上也没有更好的改善。加之需求者对旅游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旅游的管理人员素质也越来越低[1]。由于中国的市场营销规划不够完善,致使许多旅游市场的服务水平下降,区域旅游市场模式的严重缺失。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挑战

区域旅游市场在营销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旅游业的竞争以及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从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上看,近几年,人们追求具有个性的旅游景点,他们在选择旅游地点上更加理性。这样就加剧了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力,所以为了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注重消费者在旅游项目上的转变,进而改变旅游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使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市场相吻合,以提升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力。

三、规划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一)规划营销战略基础

规划营销战略基础作为旅游营销战略的主体,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善。确定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的目标是规划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任务,主要是确定他的市场情况。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对旅游地的营销计划进行设计改造。然后确立营销任务,根据旅游地点,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旅游地点能够在一定时间提升它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进而制定营销目标,根据了解到的营销方向制定任务,控制旅游地的形象、把握旅游销售的利润指标,从而使营销目标更具体化[2]。最后选择营销战略,最主要的是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策划,旅游市场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景点变化和特色产品的变化。所以协调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以及人为因素的营销理念,进而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

(二)规划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组合,要依赖很多方面的改变。比如:旅游产品、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关系营销以及服务营销从旅游产品上看,随着季节性的变化,制定不同的策略。旅游产品受周期的影响,对于刚兴起的旅游区域进行价格产品促销方式;对于正在兴起的旅游地,就要改进产品的质量,增加新功能;对于已经成熟的旅游区域,考虑到市场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大促销产品的力度;对于即将要衰退的旅游景点,由于获取的利润低,需要放弃产品的推广,加大旅游区域的改建工作。而且受旅游品牌与新产品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产业的文化价值。在价格策略上,它是产生效益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市场类型的不断变化,景区门票和产品的价格在不影响成本的方式上进行调整。对于分销策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发挥多种的营销策略,以获取旅游市场上的进步。关系营销主要是提升旅游者的数量。服务营销则主要是对旅游景区的印象作为友好的评价。

(三)规划营销总费用的预算

进行市场的营销预算,根据企业营销的管理能力以及营销目标的发展状况制定相适应的营销费用。根据旅游地的自身情况,随着销售费用的变化对营销的总费用量力支出。由于受旅游季节与旅游地的发展周期不同,对促销费用的支出做出相应的比例水平[3]。在激烈的旅游业发展上,规划营销预算还要与竞争对手的预算相同,这样不仅避免促销上引起的战争,也保证了预算在长期实践下的合理性。

(四)规划近期的市场营销计划

营销计划是旅游业日常的销售方式,保证有规律的营销计划,实现独有的特色文化。首先,根据市场上的营销规划设立营销方案,主要是设计旅游产品的不同,然后为确定目标市场选择适合的营销方法。由于前期的营销计划已经落实,在安排中远期预算上,就不要给予太确定的目标,因为促销费用一般都是以粗略的预算进行分配的。所以在营销组合战略中,把握旅游市场和目的地的促销方式,规划具体的发展目标的行为策略,从而为完成旅游的营销活动做准备。

(五)区域旅游形象规划

开展区域旅游,在制定旅游发展目标之后,需要根据自身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优势明确旅游形象。首先需要确立整体的区域形象,然后与区域中的旅游形象相互结合,制定中心城市形象,最终刻画产品形象。这样的从总体上形象定位,再到特色产品上形象定位,能够将旅游产品的形象更加具体的展现出来。例如,以栾川区域旅游形象规划为例,栾川该地山川秀美,自然风景美不胜收,因此在进行形象规划时,将其定位为“生产绿色和健康的世外山水”,这形象定位是栾川区域的远期形象目标,也是区域的整体形象。接下来,从旅游产品的总体形象上看,以其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为根基,面向河南省以及其周边的休闲区域以及度假市场,将栾川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养生景区,这是该地区的近期形象规划。从更加近一点的程度上分析,栾川的旅游形象可以定义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形象,包含了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形象描述为“山水园林城市、最佳度假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当旅游区域的主体形象规划好之后,可以将该区域中的特殊景点作为该地的形象。景区内的主要形象有:老君山———老子归隐地,养生文化苑;九龙山温泉———中原第一泉;龙峪湾———天然大氧吧,自然大空调;通过对旅游区域进行形象规划之后,单凭其中一项景点就能够让游客认识到该区域的景观特色。

四、结论

区域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是发展旅游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旅游景点离不开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所以在区域旅游的市场营销规划模式中,应当掌握市场的环境变化中寻找机遇,然后建立旅游市场的信息平台并提出相适应的营销计划,在促销上不断创新选择。随着时展的进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旅游规划者对旅游业的市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所以,完善中国旅游市场的营销规划,使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为世界的领先水平。

作者:Baldairova Anar 单位兰州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樊欣.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第3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1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目前也开展了一些旅游活动,笔者对此有过论述[2]。但却存在着缺乏法制监管、开发层次低、旅游环境差等问题,对当地宗教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1缺乏法制监管由于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法制监管,导致宗教旅游开发者、经营部门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兴建没有任何历史渊源的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或场所;宗教旅游从业人员利用一些游客对宗教的信仰,推销各种纪念品;甚至导游和寺庙相勾结诱骗游客算卦、问卜,继而引诱他们高价烧香、放生动物等,旅游结束后,有些游客感觉上当受骗,想要投诉却没有证据。缺乏法制监管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在宗教旅游场所周围往往聚集一些“算命先生”“风水大师”,以各种软磨硬泡的招徕手段为过往游客甚至普通行人算命;还有一些假冒僧人、道士求施舍,因为是在宗教旅游场所附近,所以人们往往信以为真,慷慨解囊。

1.2开发层次低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许多宗教旅游景区景点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朝拜的开发上,仅仅进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如装饰主体殿堂、修缮佛像、设功德箱、种植花草树木等。对高层次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如宗教经典典籍、宗教故事传说、宗教审美艺术的开发缺失,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宗教场所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的吸引力[3]。一些宗教旅游场所开展的宗教仪式活动只是对内不对外,导致游客在这些场所的活动只是观光游览,无法开展“体验式旅游”。宗教场所的专职宗教人员,基本上只是例行开光、诵经等本职工作,几乎不与游客交流,导致游客在游览时无法感受宗教活动的精神内蕴,也失去了宗教文化旅游所应发挥的“完善自我修养,完善自身建设,从精神上达到较高的层次”[4]的积极作用。

1.3旅游环境差旅游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宗教旅游景区景点周边环境与宗教文化肃穆的氛围不协调,如著名的长春般若寺门外不但交通拥堵,而且让游客们触目所及的是小商小贩的摊点,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无法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宗教圣地的神圣与庄严。旅游环境差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每当举办宗教开光或纪念仪式时,尤其是每年的农历2月19观音菩萨圣诞日、4月初8浴佛节、4月28药王节等佛教节日,进入敦化正觉寺、吉林北山庙群、长春般若寺等宗教旅游景区的游人过多,摩肩接踵,秩序混乱,导致景区内生态资源和环境严重受损。

2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在国家大力提倡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该区域的宗教文化旅游将有助于从宗教文化传播、旅游经济建设角度发掘该区域文化旅游的社会价值、经济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上述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学者的论述和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2.1加强法规建设长吉图区域在行政管辖上隶属于吉林省,因而要加强该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建设,吉林省政府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专门针对宗教旅游的管理条例,管理条例中应该明确规定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明确宗教机构、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确定宗教场所、旅游开发者的行为规范,保证旅游者的权利不受侵害。执法部门应该对现有的宗教旅游景区定期检查并随时抽查,如果发现了利用宗教文化进行的欺客宰客行为就要当场坚决制止,从严惩处;还应设立多种方式的投诉平台,如手机短信投诉、互联网举报等,以方便游客的投诉;而且,对游客的相关投诉不能互相推诿,要及时调查取证并认真回应;还应注意保护投诉游客的信息,防止打击报复[5]。

2.2统一规划开发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如吉林省旅游局、吉林省宗教事务管理局等,应根据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协调配合,统一进行规划开发。为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应单独成立由旅游专家、宗教学家、法律顾问、新闻工作者、旅行社资深从业人员等共同组成的规划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从全局上指导该区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该区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应和其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相呼应,才能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中提出“一核三圈三带”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一个核心是指长白山旅游核心地;三圈是指长春-吉林旅游圈、大长白山旅游圈、延吉-珲春旅游圈[6]。为该区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提供了借鉴。可以把长白山旅游核心地的节点城市敦化的正觉寺佛教文化旅游作为重中之重,把长春般若寺、吉林北山庙群作为两翼,把九台、吉林两地的萨满祭祀活动作为辅助项目进行高层次开发。所谓高层次的开发,就是利用这些宗教文化场所,开展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的讲座、展览等形式的活动,提高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他们对宗教文化的了解[7]。如佛教“缘起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互为因果的,认为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动物都是不能断然分割的,人类对大自然应怀感恩之心。要求人类善待一切生灵,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8]。这些思想对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宣传教化的作用。吉林满族松花江祭、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等萨满祭祀活动,表现了原始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音乐歌舞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极高的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价值。如能开发成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将发挥较强的教育和娱乐作用。旅游规划中很重要的两点即是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和旅游线路的设计。根据目前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资源分布的情形来看,重点开发佛教文化游和民俗文化游、遗产文化游相结合,萨满教文化游和生态健康游相结合的旅游组合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长春般若寺的佛教文化游和冰雪民俗游、北山佛教文化游和乌拉满族民俗游、正觉寺佛教文化游和渤海历史遗存游相结合,九台萨满教文化游和农家乐生态游、吉林市萨满教文化游和温泉健身游相结合等。

2.3改善旅游环境对旅游者而言,广义的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活动为中心,涉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中转地、旅游依托地,并由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环境系统[9]。为促进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吉林省政府必须带动长春市政府、吉林市政府、延边州政府同时加强该区域旅游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完善服务设施设备和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2.3.1完善服务设施设备第一,加强该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的建设,如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医疗急救流动站、银行外币兑换窗口、旅游停车场、夜间照明系统、旅游集散中心、高星级旅游饭店、特色餐饮店、旅游购物商店、旅游信息系统,等等。而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着重完善旅游标识与信息系统,让游客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地查看所需信息,如对天气、景区容量等进行实时公布。第二,对于宗教景区或场所周边的环境设施进行积极改进,建造护栏禁止小商小贩进入;对于宗教节假日人满为患的现象,通过交通疏导和信息提示,控制客流量;同时注意和当地其他景区协调,疏散客源。如北山庙会举办前几天,就应该和松花湖景区协调好,一旦人满为患,立刻疏散游客前往松花湖景区游览;敦化正觉寺庙会之前,也应该和雁鸣湖景区、黄泥河景区沟通好,万一客流过大,马上引导游客前往这两个景区游览。第三,完善该区域的旅游交通建设,尤其是从吉林、延吉、敦化等中小城市到达宗教旅游景区的公路客运车比较陈旧;而宗教文化景区的内部交通也存在着车行道路窄小拥挤、人行道路不规范、不容易识别等问题。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应全面系统地改善旅游交通状况,如置换新的旅游车辆,并严禁超载;规范景区内部的人行、车行道路,添置景区环保车,等等。面对目前自驾游越来越兴起的趋势,还应重视交通标识的设计和景区停车场的扩建。

2.3.2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强宗教文化旅游的专门人才培养,既包括对宗教文化场所、宗教文化景区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对导游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对既掌握旅游接待常识,又通晓宗教文化的专职、兼职导游队伍的培养。第一,选拔一批宗教文化景区的管理人员到宗教文化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学习、培训,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如湖南省一些佛教高僧自愿做义务导游为客人讲解,这为长吉图区域宗教文化旅游的讲解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可以聘请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僧人、道士或宗教信徒加入到宗教文化讲解者的行列,并通过他们培养一批兼职导游员。除此之外,该区域的宗教团体如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等也应派出相关管理者,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其连接政府和信众的纽带作用,对宗教文化作出符合社会发展、提升旅游品位的阐释[10]。第二,设立多层次的宗教文化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如在吉林省各高等旅游院校成立宗教文化导游人员培训班;在旅游景区建立宗教文化人才交流基地。这其中应该着重培养地陪导游的宗教文化知识和修养。因为目前该区域的宗教文化景区相对较小,没有配备景区导游的能力,所以地陪导游在很大程度就成为宗教文化旅游的最大传递群体。由于行程内的全部讲解任务非常繁多,所以大部分地陪导游对具体宗教景区景点的讲解缺乏深度,只是程式化的泛泛而谈[11]。提高地陪导游讲解和传递宗教文化的能力,是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亟需认真对待的问题。第三,在培养宗教文化旅游的导游员时,导游词的规范讲解非常重要,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宗教学专家、旅游学专家共同撰写主要宗教景区的导游词,科学规范地阐释宗教文化而不是传播迷信思想;在讲解时,要突出宗教文化扬善抑恶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律的人生法则、甘于奉献的思想意识、扶贫济困的精神境界,使游客们不但领悟宗教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3结语

第4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江苏扬州水休闲产业与宁镇扬经济板块为例,从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宁(南京)镇(江)扬(州)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从事旅游活动的经济产业,是企业性质的经营行业。旅游业对游客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满足游客这些要求的同时,从事诸如饭店、宾馆、商店、车船的旅游行业也获得了盈利。可以认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的增量都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引起的,为了满足游客的直接消费,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又带动了相当一批其他行业的发展。然而,从旅游产业结构看,旅游直接关联的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发展不平衡。从对GDP的贡献度而言,游、购、娱三个方面的贡献度最大,然而这些方面仍然是扬州“水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城区河道沿岸的生态绿化配置、商业旅游型建筑、广场娱乐设备和休闲疗养设施项目极其匮乏,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了整个滨水地带旅游活动的综合产出效应。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从世界范围和我国的情况来看,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旅游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的,而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科技的进步。

1.世界旅游发展与规划

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战争创伤的医治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开始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

与此相对应,在旅游业发展最快的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出现旅游规划。最早的旅游规划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的法国、英国和爱尔兰。70年代开始,旅游规划呈现从西方发达国家扩散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分散化趋势,这些国家和地区在wto或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规划研究机构的协助下,通过自身努力也完成了不少的旅游规划。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旅游规划经历了约50年左右的发展过程,现已基本形成了以wto(世界旅游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包括少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旅游规划结构体系。

2.中国旅游发展与规划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晚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业以世界其它国家少有的速度发展,现已成为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极富活力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国内旅游规划的实践与研究也是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我国学术界开始对旅游发展与规划进行尝试性研究。以郭来喜教授为代表的地理学家在改革开放伊始,率先在国内进行旅游规划问题的探讨。以其为主撰写的《旅游地理文集》,开启了我国旅游地理研究和指导规划实践的先河。北京大学的陈传康教授,从大量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实践出发,从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视角,探索着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构建。经过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以及大量的旅游规划的实践,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旅游规划编制任务;另一方面,对旅游规划的技术体系、性质特点和理论方法在学术层面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二、我国旅游规划的近今趋势1.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脉络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左右的旅游规划历程,其发展的脉络呈现两大特点。

(1)理论借鉴与规划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与创新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界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特点、性质和一般规范的探讨是在总结、积累已经实践的区域旅游规划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架构、旅游规划中的景观与环境、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等。其实,这只是理论构建的一部分。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构建从一开始就相当多地引进、借鉴以世界旅游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和介绍的主要旅游规划理论和方法有:巴特勒(r.w.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科特勒(philipkotler)的市场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等;b.马列士的swot分析(强势—弱势—机会—威胁分析方法)等。在旅游规划的类型与层次结构上,也较多地借鉴与引入了国外的一些成果。如wto将旅游规划层次分成:国际、国家、区域(省级或州级)、地方和社区级、景点规划、建筑与景点设计。克莱尔·甘将旅游规划的空间尺度划分为:区域尺度(国家级、省级或州级)、目的地尺度、景点尺度三级,道格拉斯和wto: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对这些“洋”理论,我国规划学者并没有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分析与创新,强调“洋为中用”。

(2)旅游规划编制专业主力以地理、城规、旅游管理部门为主

近年来,旅游规划的编制队伍虽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但专业主力仍以地理、城规和旅游管理部门为主。

地理学领域在规划实践中侧重于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策划,总体上而言可以称之为“软规划派”。较之其它学科,地理学者们在完成大量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做了包括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旅游规划理论框架、旅游形象、旅游区划等多领域的研究,成为旅游规划主力中的主力。

风景园林、建筑和城规等专业的规划人员,在旅游规划实践上扮演着与地理领域各有侧重但并行发展的角色,承担了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城等为主的旅游规划编制任务。

此外,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也承担了相当多的地方旅游规划编制任务,包括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规划、战略与年度计划。这类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体现政府规划意图,以政府的任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出发点,以产业规划为鲜明特色,突出旅游的产业地位、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旅游六要素的配套、旅游项目

招商与投资、旅游政策环境等。

2.我国旅游规划的近今趋势

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发展明显变化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之后,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有70%%以上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催生出大量的旅游规划编制任务,在大量旅游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将1992年以来的旅游规划变化称之为近今趋势。这个时期旅游规划呈现出以下特点:

(1)规划编制队伍的专业融合趋势

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以地理、城规为主,经济、文化、历史、土地利用、资源、环境、投融资、市场等各类专业人员参与到旅游规划中来,形成多科学相互融合、共同编制旅游规划的局面。从规划实践来看,近年来非常时兴的区域旅游规划招标中对多学科综合的专家队伍的要求,便是这种趋势的最直接反映。

国内外结合的趋势。我国对旅游规划实践及其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旅游规划中引进国外旅游规划队伍成为必然。但由于西方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在对实地情况了解、当地文化挖掘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故此,国内外专家相结合成为旅游规划编制队伍组成的新趋势。如《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新近由西班牙出资的《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

(2)规划实践与理论总结并重的趋势

在大量规划实践的基础上,以地理学为主的多学科对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也十分活跃,在发表大量期刊论文的同时,理论专著也日益增多。这些专著包括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区规划等不同地域层次的规划专著,还包括城市旅游、度假区、风景区等不同类型的规划专著。

(3)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趋势

近今的旅游规划更加重视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如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规划及其旅游规划实施的支撑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规划更加强调对历史地段和文化传统的保护;更加强调跟踪旅游市场需求趋势,突出市场营销等内容;3s技术、旅游地发展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三、中国旅游规划的类型、特点与内容

1.旅游规划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空间尺度,旅游规划的规划类型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区域旅游规划,按照旅游目的又分为产业规划、目的地规划、产品规划、项目规划、用地规划、战略规划、营销规划、旅游投资规划、综合性规划九个种类。二是旅游区总体规划,按照旅游区性质又分为综合性旅游区、旅游开发区、旅游度假区、风景旅游(名胜)区、生态旅游区、文化旅游区、城市旅游区、休闲旅游区、(国家、森林、主题)公园、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镇)规划等类型。三是旅游项目用地(景点)的详细规划(设计),按照规划深度又分为适宜开发建设地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地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类型。此外,还有概念规划等其他规划类型。

2、旅游规划的特征

现时期的旅游规划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其一,旅游规划是非法定规划。旅游规划不属于我国现有的法定规划编制体系,从规划类型上属于非法定规划,因此在操作和实施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非正常的行为。加强旅游规划和其他法定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是加强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真正发挥旅游规划的实际作用的有效途径。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旅游规划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规划。这一特征要求旅游规划改变过去资源导向型的规划设计理念,深入研究市场的需求特征和发展趋势,策划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其三,旅游规划是一个旅游发展策划和物质空间规划紧密结合的规划。旅游规划除了控制、引导旅游区(点)的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的行为规范外,重点还要策划创意与开发建设具有高(核心)价值和市场美誉度的旅游产品。所以,旅游规划不仅要落实到物质空间,还要有很好的策划创意,二者就像计算机的软硬件一样不可或缺。最后,旅游规划是一个需要衔接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各种矛盾的规划。在中国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发挥旅游规划对相关主体间的协调、沟通、服务作用,是旅游规划不可回避的职责。

3.不同类型旅游规划的规划要点

迄今为止,我国的旅游规划仍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规划”,主要表现在旅游规划名称与性质杂乱、旅游规划编制内容与评审验收的不规范等方面。如何树立旅游规划的“规矩”与“标准”,提高旅游规划编制、审批的科学性,成为当今旅游规划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故此,作者试提出不同类型旅游规划的规划要点,权作抛砖引玉,与规划同仁商榷。

(1)综合性区域旅游规划

综合性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目的主要是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明晰的思路,为申请政府旅游专项资金和招商引资提供规划支撑,为下一层次的旅游规划提供依据。从规划性质分析,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偏重于战略规划的总体规划,规划内容以发展战略、旅游策划为重点,辅之以物质空间规划。规划重点内容包括:旅游发展的区域地位和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旅游发展的条件与主要问题,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旅游发展性质定位与规模预期,旅游形象塑造、产品开发、项目策划,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布局,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等。

(2)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目的是为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内社会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从规划性质分析,旅游区总体规划是以旅游创意策划和产品开发为特色,以旅游区用地布局和配套旅游功能优化为依托的总体规划,属于旅游开发策划与物质空间落实并重的旅游规划。规划重点内容包括:旅游区类型特点;主管部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条例与规范的要求;旅游区资源环境特点及其开发建设条件;旅游区开发建设主要问题与发展目标;旅游区旅游发展创意策划;旅游区功能配置与用地布局;旅游区开发模式与规划实施对策。

(3)旅游区建设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建设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目的是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进行划分,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规划一般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旅游区来说,一些旅游区没有总规或分区规划,可用概念规划或结构性规划来代替。它与城市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的控制重点为用地功能和景观环境,而后者的控制重点在于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

旅游区建设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建设地域重点发展地区;重点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内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交通出入口方

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建筑面宽、环境景观等要求;确定详细规划地段内道路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工程设施用地界线。规划控制指标包括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面积、建筑密度、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后退、出入口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配套停车车位等)和指导性指标(包括建筑形式、色彩、公共绿地面积、环境景观等)。

第6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沿黄河旅游风光带;SWOT分析;对策

一.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优势

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0年底,鄂尔多斯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31家,其中仅有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A级景区7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3家,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这当中多个A级景区就分布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地域范围内。

2. 区位优势

在自然区位方面,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沟通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联系,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脊梁”,并对周边省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经济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市地处经济发展中心—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区域内赋存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是鄂尔多斯市正在建设的重要经济带,沿河布局的六大工业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在交通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银川、榆林六座城市的民航机场环绕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区域周围,共同形成了便捷的航空网络;包(头)—兰(州)铁路、包(头)—神(木)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鄂尔多斯沿河铁路、呼(和浩特)—准(格尔旗)铁路使沿河地区的铁路交通更加便捷;在原有公路体系的基础上,2012年7月建成通车的准格尔旗大路至杭锦旗巴拉贡的沿黄一级公路,为开发建设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劣势

1.政府主导,三方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就该区域而言,旅游合作更多的只是一种政府层面上的链接和表面化的呼应,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发展的机制仍未实质性地建立,旅游企业介入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各地的旅游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各自为政问题。

2.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沿黄旅游风光带中的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该区域总体竞争力不强。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机遇

1.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过旅游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旅游正逐步成为居民闲暇时间的首选休闲活动。再加上良好的区位条件,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客源市场还可以延伸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中等地区,可以说,该区域市场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巨大。

2. 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同时,《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这两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必然伴随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将有力的促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发展。

(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威胁

1. 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市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对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也必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是旅游流量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时,将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 周边地区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威胁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主要突出的是当地的草原、黄河、沙漠和民族风情资源,可是以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民俗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在全区范围内雷同现象严重,另外,鄂尔多斯市的黄河和沙漠旅游资源也与周边地区存在竞争之势。

二.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SWOT分析表明: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发展沿黄旅游风光带,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需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区域旅游模式

当代旅游开发,观念先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经营上,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该区域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

(二)树立统一形象,突出主题特色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树立区域整体思想,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从区域范围着眼,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后,应针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特色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营销,最有效的开发利用市场。

(三)建立区域性机构,统一行政管理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发展,除了在规划上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还需要在管理上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议成立沿黄旅游风光带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资源保护、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权利,通过规划对区域内的产业形成合理的科学分区,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效益升级。

(四)统一规划,注重区域生态效益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实施,可按风光带建设要求统一进行生态建设规划、制定统一的环境建设标准、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边建设边破坏情况的发生,使区域经济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而且,恰恰是规划不能达到的地方,策划解决了实际操作所提出的问题。

一、旧规划体系与“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规划体系”

旅游规划,已经成为政府管理旅游产业和区域旅游开发的主要工具。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县级城市及大部分旅游区,都已经编制了旅游规划,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可喜的进步。

现有的规划体系,主要是确定要素布局及配套的整体关系,但不可能按照项目运作的要求进行深度挖掘、创意与整合;恰恰是规划不能达到的地方,策划是解决实际操作问题最好的钥匙;这些实际操作问题主要是:产品(或项目)、形象与营销、促销活动、可行性(投资评价)、招商引资、融资、开发管理。

《旅游规划通则》指出:“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简单概括,现有的旅游规划是围绕产业发展目标进行的要素布局与配套安排。

我们认为,旅游产业是在交通等公共条件与设施基础上,由旅游企事业主体提供服务性产品而构成的。适用的产业规划,不应该仅仅从横断的要素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必须研究产品,研究企事业主体如何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交通等等要素进行整合与创造,形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规划还有另一种编制方式,即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方式。首先通过对资源于市场的整合,形成关于产品及产品体系的结构,以主力产品为中心,构筑产业配套结构,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适用合可以操作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形成区域规划定位与目标。

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交通,都是产品策划的资源基础和环境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整合成为产品,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区域的产品谱系,根据产品,提出投资规模要求,进行产品配套,预测区域市场目标,建立以公共设施配套与产品开发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没有产品,就意味着要素布局与配套缺少主体的保障和实现的机制。

通过规划,资源并不能变成产品;即使编制了修建性规划,修建出来,也只能算是一种半成品;还没有成为完整的产品。

这就是目前很多旅游机构编制规划后,不得不将规划束之高阁的原因。

规划起于资源;规划的编制从资源开始,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也是从地理学的旅游资源研究形成起来的;以区域自然及人文资源为基础,成为了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思路。

从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资源利用期、资源开发起步期、资源全面开发期、资源深度挖掘期、后资源开发期。我国旅游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95年以后进入资源开发的起步期,目前已处于起步晚期和全面开发初期。从具体的资源开发过程来分析,用以上的五阶段划分方法仍然完全适用,即仍可分为从原始利用,直到后开发的五个阶段。

然而,我国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东部,特别是南方,由于资源的有限,高度发展的市场催动了旅游产品的另一个发展方式: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非资源型人造旅游产品(锦绣中华、欢乐谷、航母等)的快速发展。[1]

于是,有了旅游学上市场派的声音,有了地理派与市场派的争论。

我们的观点认为,就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而言,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是由旅游资源与市场共同决定的,而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是产品,特别是产品的定位与成型,产品的调整与改造。

比如:没有博鳌论坛,我们不可能正确规划出琼海的旅游战略;没有中视基地,无锡旅游又如何去规划;没有将瓷艺转化为瓷艺旅游的产品,景德镇又怎样成为旅游目的地?规划最重要的,除了公共设施的条件及发展战略外,是运作主体必需清晰把握的产品整合与实现机制。

对于“以产品为核心概念的规划体系”而言,策划,理所当然是规划的一部分;但按照目前的规划体系,策划不被包含,策划是策划,规划是规划。

当目前的规划尚未建立起以产品为核心的编制体系时,策划,就成为规划最好的补充!

二、“玩法”与产品策划的创造性

在同样的资源与市场要素的条件下,产品,可以有多种多样可能的形态。我们可以以资源为对象,进行产品设计,比如独特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就是观赏对象;我们也可以以资源为背景,进行产品设计,比如度假村、高尔夫球场;我们还可以完全“无中生有”,比如主题公园。

产品的定位,包括五大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形象定位、游憩方式定位、商业模式定位。完整的旅游产品,应该有明确的游憩方式、和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

与定位相对应的,是创意过程。

定位不仅仅需要整合各种要素,从中挖掘出对应市场的最大吸引力因素;定位更需要创造,为产品注入新的内涵,包括主题、形象、游憩方式、商业模式等不同的方面。

就对观赏性资源的产品化改造而言,创造性设计就非常重要;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充分体现。人体工程设计、情境设计和体验设计是观赏方式设计的主要技术。

人体工程设计:以人与自然相适应为基础,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安排最适于人体的观赏及游乐方式;以最适合于人体步行、站立、座息、游走及观赏的方式,设计每一个景点的游步道、座椅、观赏点等;

情境设计:对整个景区、每一个景点,设计出观赏角度,利用人文要素,形成审美意境,产生情景交融,情境互动的效果;

体验设计:以人为本,把纯自然的过程,转化为人的参与过程,是人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产生新的经历与经验,获得全新的感受。

我们有时把观赏方式游称作为游赏方式;游憩方式不同于游赏方式,尤其包含了休憩的含义,以休闲为核心的娱乐、康体、疗养、休息成为休憩。

游玩方式游不同于游憩方式,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玩乐,不一定休闲,可能很累,可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而游,则包含了外出,行走等出游理念,又包含了登山等康体概念。

总体上说,最大的概念是游玩方式,其次是游憩方式,再次是游赏方式或观赏方式。

对产品策划而言,最重要的是确定游玩方式,又成为“玩法”。创意的最大难点,也是最核心点,就是玩法。

有了玩法,就可以清楚的分析产品的吸引力有多大,吸引什么样的游客,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商业运作的策划。

三、产品体系与规划

1)产品策划

产品策划包括产品定位、游玩方式设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景观策划、交通与游步道策划、设施要求与配套策划、环境保护策划、商业模式设计、形象设计、营销策划、投资分期、融资安排、收入预测。【2】

一个区域旅游规划,应该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市场、交通、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形成一批产品,并形成产品体系结构。

2)单元产品、产品集及产品体系

产品体系,是指区域内全部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产品共同构成的整体。单元产品指地域、游玩方式、管理条件等具备相对完整性的,可以独立经营的最小单元。产品集指由一个或几个吸引力中心单元产品及其配套产品共同构成的,在地域上紧密结合,在经营上形成最佳规模的产品群。有几个产品群,构成一个区域的产品体系。

在产品体系中,有1-3个产品群具有最大的吸引力,是区域的核心产品集,其他产品集有的处于补充地位,有的是配套性,有的市场对象较小或局限较大、有的为未来潜力性产品。这些产品集之间,构成一种结构关系,形成产品体系。

3)发展目标与战略

有每个产品的目标及产品体系的构架,很容易整合出区域发展目标。基于产品体系,制定的战略将以产品开发和公共设施开发为基础,结合营销战略,形成综合发展战略。

4)生产力布局及要素配置

依托产品体系构架,可以形成跟适用的生产力布局,其中各要素的配置都依托于公共设施或产品,有明确的承担主体,有清晰的投资及引资操作方式。

5)区域形象与营销战略

区域的形象,往往是以核心产品的形象或大多数产品共有的形象为基础,结合产品的情景、体验及互动方式,进行提炼;凸显区域旅游的独特性和游玩吸引力。

营销战略则是对各产品集营销战略的区域整合,从整个区域出发,依托核心产品的吸引力,以核心产品的营销为主,建立带动模式,同时考虑不同产品的区域及时场细分战略。

6)区域投资与招商

区域投资,依托于产品的投资估算和公共设施的估算,可以非常容易的得出。公共设施需要政府进行投资,产品可以按项目(可以是产品集,也可以是单元产品)进行招商。

第8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区域旅游合作在提升国家和地区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方面的重大作用,使其逐渐成为各国专家研究的焦点。笔者通过整理收集区域旅游合作的文献发现,国内外专家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外比较注重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颇受重视,同时还比较注重组织行为关系的研究。而国内专家则注重旅游地空间结构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一、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一)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

首先,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方面。1984年,利益相关者理论由美国学者Freeman在其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明确提出,并被引入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国外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注持续时间较长,成果较多。20世纪90年代,Jane Robson 和Ritchie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合作中的程序和方法。Aas(2004)与Magnoni (2007)通过对老挝和玛雅遗产旅游资源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主体合作能促进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互动发展。Philip (2008) 通过分析英国两大旅游企业所作的问卷调查,指出发展旅游业必须考虑到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并揭示了开放空间的潜力,用以解决旅游合作中的伙伴关系[1]。

其次,在社区参与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有关旅游社区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成为研究热点。Murphy于1985年出版的《旅游:一种基于社区的方法》一书较为全面地吸收这一时期旅游的研究成果,并被Jamal、Mitchell、Greer等众多学者引用至区域旅游合作中。基于此,Murphy又于2004年在其新著作《旅游社区战略管理》中明确提出,旅游管理应将本地社区与旅游业结成一种利益伙伴关系,促使目的地成为一种有益于当地经济、社会及环境的旅游产品[2]。

最后,在生命周期理论方面。Huxham (1994)等强调维持组织间长期合作的难度,指出合作的两条路线:合作疲软和合作成熟[3]。Jamal (1995)等汲取Waddock的演化思想,用于社区旅游规划合作,提出合作三阶段:定问题、定方向和实施[4]。

(二)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及组织行为模式研究

国外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研究要稍晚于理论研究。Timothy于1998年分析得出旅游合作的四种类型:公私合作、政府机构之间合作、不同级别政府机构之间合作、同级别政府机构合作。次年,他又根据合作程度提出跨界合作的五种模式,即alienation、co - existence 、co-operation、collaboration 和integration[5]。Araujo(2002)等以巴西东北部区域旅游合作为例,探讨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对合作的影响以及合作过程、合作主体,并建立了一个综合型的合作模式,该模式关注的是合作关系和合作过程[6]。Baggio(2007)和 Watts(2009)通过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提出建立旅游合作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跨界旅游合作的模式被提出。

(三)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子研究

Reed(1997) 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在社区旅游中,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缺少的因子,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取得的结果,甚至是阻止协作行动[7]。Augustyn(2000)等论述了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成功因子”,确定其中五 个关键因子分别为:知识储备、合适的目标、合理的合作结构、有效的合作行动、合作的可持续性,为合作提供了自我评估的框架[8]。Tosun(2000)认为,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受到运作层面、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三方面限制。其中运作层面主要限制因素为:政府中心化,协调机制较差,信息不畅;结构层面主要限制因素有:规划人员态度偏颇,知识技能缺乏,精英主导等;文化层面主要限制因素有:社区参与能力低,参与意识弱[9]。

(四)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营销研究

Peter 和Kurtulus(2000)界定了区域旅游合作营销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并以塞浦路斯、希腊和土耳其的中小饭店的合作营销分析了在不同国家间的经济限制下进行合作营销的可能性[10]。Jonathan(2002)特别强调共同的营销计划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 提出区域旅游合作要实现对共同营销的延伸,扩展合作内容,使旅游利益与债券、中央及当地政府紧密相连,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1]。Sparke 和Sideway等人(2004)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三国旅游发展的“成长三角”为例,研究了在国界影响、地理力量制约下的三国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旅游联合营销行为[12]。

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一)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

中国研究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研究要晚于国外研究者,且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例如,朱应皋(1999)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江苏旅游业为特例,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3]。2004年起,系统理论被中国研究者广泛关注,陈睿、薛莹、王雪芳等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揭示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近年来,博弈论成为研究焦点,梁艺桦、舒小林、郑燕萍等运用博弈论论述了旅游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较好形式。另外,研究者们还引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来阐述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例如,邹仁爱,陈俊鸿(2006)运用生态位理,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14]。

(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研究

旅游圈构建是国内旅游地合作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形式,且研究时间较早持续较久。马勇等(1996)认为,旅游圈是按一定地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并提出武汉大旅游圈的设想[15]。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包括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大湘西”旅游圈等。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从空间布局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许惠芳(1989)提出构成纵横交错、多层次和多系统的“旅游网络”是西安旅游业大发展的必要条件[16]。汪德根、陆林(2005)以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为例,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17]。陈淑兰、刘立平(2008)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应以多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发展极核,形成区域旅游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以次区域旅游合作为重心,构建多层次旅游圈;以“三纵三横”干线为旅游重点走廊,形成跨区域旅游经济带[18]。

(三)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结合考察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合作模式思路。陶伟、戴光全(2002)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C —C 模式)[19]。谢江红(2008)以陶伟的“竞合模式”为基础,提出战略联盟模式[20]。尹贻梅(2003)提出了区域组合和产品组合两种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类型,并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推动、地区参与的合作运作模式[21]。与尹贻梅相对反,赵曦、张壹(2005)在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途径,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管理体制,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22]。杨荣斌(2005)在构造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认知模型及对其发育环境的类型分析后,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五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23]。张正国、汪宇明(2008)根据旅游企业融资合作的内容与目的,指出目前旅游企业融资合作的方式主要分为实体模式、联盟模式和偶发模式三种,具体包括企业型、参股型、项目型、交换型和契约型等合作形式[24]。

(四)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合作机制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诸多研究中笔者发现,研究者对动力机制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机制的研究。涂人猛(1994) 认为,共生效应、互补效应、整体效应三个效应一起构成了区域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25]。此外,吴国琴、颜永红、高明等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两个方面分别提出各自的主张。与单一研究动力机制相反的是,李悦铮,张志宏(2006)认为,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包括:统筹安排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整体形象定位促销机制[26]。葛立成(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是行政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协商解决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人文融合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27]。

(五)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研究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张伟、吴必虎(2002)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探讨了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28]。阮丹(2008)从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出发,根据区域合作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的广泛性,探讨在面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冲突,如何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均衡机制,促进合作,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合作圈[29]。张志辰(2008)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旅游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打破原有效率低下制度的锁定,推动合作向前发展[30]。

此外,国内研究者还注重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措施研究。例如,宋金平、杜红亮(2005)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31];丁敏(2006)基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大合作趋势,指出长三角旅游深度协作的楔入点,最终得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措施[32];黄月玲(2008)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33]。

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比较

通过以上国外与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分类叙述,笔者发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国外研究者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注重旅游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同时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较成熟。旅游活动从主体角度来说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因此,国外研究者比较关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的研究。通过这两个理论,国外研究者将研究热点集中在区域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与私有部门的合作等方面。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且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地理学方面,其中核心—边缘和点—轴系统理论关注度较高。同时国内研究者还关注博弈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通过建立一系列博弈模型证明应注重区域间政府之间的合作,对社区居民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关注程度不高。在大部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仍停留在合作的构想和合作原则的罗列上,深入和系统的合作动力因子的探讨较少。但是,对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探讨方面,国内研究者的认识较国外深入,国内研究者将点—轴系统理论运用到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点—轴合作模式。总之,国内外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不同,且各自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取得的成就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Philip Alford.Open Space -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for Facilitating Tourism IT Partnerships[M].2008:430-440.

[2]Peter E.Murphy.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Tourism Communities: Bridging the Gaps[M].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4:214-221.

[3]Huxham C,Vangen S.Naivety and Maturity,Inertia and Fatigue : Are Work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ublic Organizations

Doomed to Fail[A].Employment Research Unit Conference,Cardiff,1994:223-240.

[4]Jamal T.Getz D.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86-204.

[5]Timothyd.Cross - border Partnership in 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 - national Parks along the US - Canada border[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7):182 - 205.

[6]Araujo L M D,Bramwell B.Partnership and Regional Tourism in Brazi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4):1138-1163.

[7]Reed M G.Power Rel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3) :566-591.

[8]Augustyn M,Knowles T.Performance of Tourism Partnerships : A Focus on Y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341-351.

[9]Tosun C.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613-633.

[10]Peter U.Dicke.Cooperative Marketing in the Accommodation Subsector: SoutheAstern Mediterranean Perspectives[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0,(4):467-494.

[11]Jonathan Greer.Developing Trans-jurisdictional Tourism Partnerships-insights from the Island of Ireland[J].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355-366.

[12]Sparke M.Sideway.Triangulating the Borderless World: Geographies of Power in 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tiangle[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4,(5):220-234.

[13]朱应皋.可持续旅游发展论—— 一个关于江苏旅游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1999,(12):66-69.

[14]邹仁爱,陈俊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5):36-40.

[15]马勇,董观志.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2):99-104.

[16]许惠芳.建立西安市旅游网络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1989,(2) :107-111.

[17]汪德根,陆林,等.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5,(6).

[18]陈淑兰,刘立平.中都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8,(4):382-386.

[19]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4):29-33.

[20]谢江红.基于合作竞争观的旅游景区发展模式研究[J].发展纵横,2008,(5):47-49.

[21]尹贻梅.旅游地空间竞争合作模型的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66-71.

[22]赵曦,张壹.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88-92.

[23]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24]张正国,汪宇明.中国旅游企业融资合作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08,(3):65-68.

[25]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4,(5):83-88.

[26]李悦铮,张志宏.辽宁环渤海湾地区旅游协作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114-119.

[27]葛立成,邹益民,等.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基于主体领域和机制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70-75.

[28]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29]阮丹.浅谈大香格里拉合作中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90-93.

[30]张志辰.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制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8,(1):67-70.

[31]宋金平,杜红亮.大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协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5):67-70.

第9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188-03

引言

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

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1.各自为政

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2.管理无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

3.开发无序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

4.竞争无序

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

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

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

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

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

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看重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和设施的协调,而忽视了利益的协调。区域内部各个城市实际上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现实中个体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却往往难以达成区域整体的效益。因此,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协调问题的突破口。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规范区域旅游业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企业与企业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利益在各个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此外,区域旅游利益分享应该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即成员地区应该本着劳动分工的原则拆除市场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同时,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应的,政府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应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培养旅游市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市场发展的障碍,冲破市场封锁。最后,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不应是建企业,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的含义是:中央政府以公平行为原则,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包括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旅游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并特别强调旅游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与平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有:

(1)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补助。目前,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而采取的“税收返还”做法,尽管也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但对这部分返还的收入中央不指定用途,完全由地方统筹安排,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在具体实施上也不规范,如返还比例仍采用传统的基数法核定,不利于财力的公平合理分配。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起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作为核定技术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在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为了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对矿产、油、气等资源的使用者均征收了资源税;同样,为了建立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也应对旅游资源的受益者征收资源税。对于区域旅游而言,应按照“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将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区域旅游业建设的投入和补偿,以提高区域的整体性意识,并能减少中央财政的支出负担。

(二)企业层面

1.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旅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旅游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利益,因此就需要在区域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旅游企业要寻找利益共同点,各自提出在利益点想要达到的企业目标并相互磨合各自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各企业应达成合作协议。这个协议通常应该是书面的,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控制,而是努力协调不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大到整体目标。此外,各旅游企业间还要相互沟通和包容,以正确地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分歧。

2.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各个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应该着力挖掘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在规模经济能力、产品差异能力和文化战略能力方面加以提高和深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进入门槛。另外,旅游企业还要加强权威机构对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熟悉行业和旅游目的地状况、专门研究旅游业生产与经营、了解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旅游企业投资和开发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市场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的突围应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资源流向的合理选择。旅游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节。从旅游经济总量上对旅游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二是直接调控价格。即对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或市场竞争不充分及特殊时期对整个旅游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产业价格采取政府直接的价格调控措施。三是价格管理。由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要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理。

(四)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可以以高层联系会议、轮值主席制度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共同行动准则,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研究地区间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尽可能统一标准,为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整合功能的形成,可以在区域内成立旅游协调发展委员会。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必须有法人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

四、结语

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忽视或回避利益的协调举措均会失败。要整整有效地推动区域旅游走向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正国,吴光伟.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6,(11):6-7.

[2]江冰.区域协调发展要靠新型利益协调机制[J].中国改革,2006,(2):64-66.

[3]郭寻,吴忠军.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制度障碍及对策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6,(1):56-61.

[4]杨荣斌.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5]廖春花,李庆雷.西双版纳与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5):57-60.

[6]唐松.浅析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中区域利益机制[J].台声・新视角,2005,(11):57-58.

[7]秦学,张伟强.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战线,2000,(2):128-133.

[8]尹贻梅.旅游空间竞争合作分析模型的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66-71.

[9]刘畅.从利益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1):64-67.

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Synerg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Xu Yi1,LI Yong-jun2

(1.Tourism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2.Tourism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