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一、以故事背景介绍加深学生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形成深入理解,就不能将教学活动局限在古诗文内容的讲解方面,还应该介绍古诗文的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等,使学生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由此,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接受特点,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引入古诗文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文内涵创造条件。

例如,学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如果教师简单地从文字意义层面为学生讲解诗文中蕴含的思想,让学生感受李白的创作情感和创作风格,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无法对《早发白帝城》形成深入理解。而教师以故事教学法导入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了解李白创作此诗背景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分析,就能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诗歌的创作思想[1]。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李白创作此诗的背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心情愉悦,在折返时顺水行舟,感受到江山的壮丽多姿,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将自身获得赦免的情感以及对两岸景色的描写相结合,不无夸张和奇想,却显得飘逸流丽,无一处雕琢。李白的这种情感虽然在诗歌中没有进行明显的表露,但是结合创作背景,学生能够轻易地从诗歌的节奏中感受诗人的快乐,以及隐藏在快乐背后的点点惋惜之情。

可见,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故事背景介绍,学生的诗文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古诗文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借助想象和联想,体悟古诗文的意境美

我国优秀的古诗文能够经受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冲刷,一般都具有绝美的意境,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语言形式,更是精神文化食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认识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古诗文的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更应该引发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使学生对古诗文形成深入认识,并受到古诗文中意境美的熏陶,实现个人心灵的升华。

如教师在讲解《春雨》一诗之前,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播放春雨过后万物得到润泽,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场景,让学生在画面和声音的辅助下感受春雨过后的景色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课文内容和原有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体悟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歌的意境[2]。这样,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够对诗人所描绘的春雨场景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在感悟诗歌意境美的同时,对诗歌的内涵也能够形成深入的理解,对学习诗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课外延伸,灵活应用古诗文

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理解的能力,还应该适当地对古诗文教学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灵活应用古诗文的能力,进而真正发挥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古诗文思维的培养以及古典文化内涵的强化奠定基础。

第2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我市教育局举行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行动实践与问题解决为主要形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在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艺术、专业能力提升及职业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培训。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分外珍惜。每天我都提前到校做好准备,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用心记笔记,每晚我都结合所学所悟总结反思自己,每次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由衷感叹!聆听专家,感叹于他们思维的缜密敏捷,观点的新颖独特,语言的风趣丰满,知识的渊博精深,经验的丰富老到,人生的洒脱从容……

“先有认识,然后才有作为。”“高效课堂是学科课程实施中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卫东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

“‘骨’即硬朗、风骨、风气、风趣、风格,意味着承担;‘干’指自我完善、专业精进、讲究实效,意味着创新”,教育专家梁捷对“骨干”的解释让我明确了做骨干教师的方向与途径!

“‘智’就是‘日知’,每天学习一点知识;‘慧’就是‘彗心’,经常打扫心灵。智商是父母给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知识专用,智慧通用。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李进成专家的讲座《教师的智慧沟通艺术》教会了我如何智慧地表达如何有效地沟通。

“教师的成长意味着,一是慢慢长大即由青涩走向从容,二是走向成熟即由从容走向个性,三是走向智慧即由充实走向快乐与智慧”,优秀教师李波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如何在教研的熔炉中成长!

四川大学教授游永恒的讲座《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方法》及《教师的职业心态与调整》既引导我们用国际视野思考中国教育,又引领我们要做一个真正优秀与幸福的语文教师!

这些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无比钦佩!他们对教育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对生活、工作、学生的独特的感悟,无不拨动着我的心弦,无不触及到我的思想!我禁不住一遍遍问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现在应该怎样做?反复追问中,我在这些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话语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第一,教师应该读书修身,读书致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习惯!读读教育经典,读读教育报刊,读读人文书籍,读读学科书籍,读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写的书籍,读读网络文学,“开卷有益”,语文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里的人,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人!

第二,教师应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舞台。”正如李波老师所言,“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师须经过磨砺,在学识、理念、修养、心理、实践等诸方面缺一不可。如果要抽出一个具体点将这些因素统领起来,课堂教学是最合适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磨砺是全方位的,因为教学素质、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学机智、课堂调控、教学个性、教学艺术都包含在内了。毫不起眼的课堂细节中,真实反映了教师的修养。”所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改进、提高,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应该乐于动笔乐于写作

写作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擅长写作的老师往往能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之火、成为其动力之源。我们教师要经常自觉写工作日记教育随笔,语文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动笔写作,师生同读同写才能有效地指导引领学生,同时自己和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四,教师应该锻炼口才智慧沟通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谈吐是人的第二外貌。教师这个教书育人的职业更应该注重口才与谈吐。良好的口才与高超的沟通能力更有助于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我们教师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五,教师应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米兰昆德拉在《智慧是什么》中提到:“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具有总结能力和反思意识,时时刻刻总结反思自己,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学,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育,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六,教师应该调整心态追求快乐

第3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一、收获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1、7月8日,我们聆听了李湘蓉教授的讲座《反思与展望­——上更好的语文课,做更好的语文教师》。李教授以述事的方式,带领我们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让我们记住了语文课堂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一定要在反思中进行比较,这样才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并结合我们的教育现实状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发展的教师才能教出不断发展的学生。

7月9日,我们聆听了黄祖训教授的讲座《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黄教授的讲座让我们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平时对学生统一要求、划一的指导,这样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今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到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创造出具有个性化发挥的条件。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所以7月11日李庄教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讲座让我们如同“久旱逢甘雨”。李教授例举了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习作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对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课堂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更重要是大家在培训中感受到:只有扎实上好每一节习作课,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第4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素养。

一、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价值取向

古典白话小说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教师应立足学段,遵循课标,引领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下提升语文素养。

1. 感受典型鲜明的小说特点

古典白话小说具有典型鲜明的小说体裁特点。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有完备精湛的叙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性格丰满的形象塑造、曲描细叙的艺术刻画。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艺术特点。

2. 习得凝练传神的言语表达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情节曲折紧凑,语言生动凝练。如选文《临死前的严监生》短短数百字,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鲜活的形象,让主人公伸着两个指头的情节深入人心。教师应引领学生细细揣摩品味课文的用词造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等表达方法,感悟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魅力,从而提高理解、欣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沐浴博大精深的文化光辉

古典白话小说以传统文化为养料,又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且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作品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深入人心,为国人所津津乐道。教师应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中提升文化品位。

4. 开启浩瀚无涯的快乐阅读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背后是浩如烟海的古典名著宝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背后是《红楼梦》,《草船借箭》的背后是《三国演义》,《景阳冈》的背后是《水浒传》……教师应在引领学生感悟此类课文的魅力之余,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由此开启快乐的“中国古典名著阅读之旅”,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二、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呢?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要素

古典白话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典范,在叙述方式和情节结构上特点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小说文体要素。

(1)比较阅读,感受“一波三折”

教师可将原文改写成平铺直叙的短文,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情节的一波三折。例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可将原文中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猜测略去,直接出示赵氏的猜测,让学生与原文比较。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平辅直叙,简淡,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委婉动人,则能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深刻的主题。

(2)模拟说书,体验“悬念迭起”

“模拟说书”也是感受曲折情节的很好手段。教学时模拟说书场景,并让学生揣摩说到哪个情节时最适合戛然而止,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通过还原“说书”场景,引导学生领悟故事情节的“悬念丛生”以及结局的“出乎意料”,从而感受“情节”“悬念”“意外”“细节”等小说诸要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入境朗读,亲历“扣人心弦”

《景阳冈》“武松打虎”情节生动,丝丝入扣。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描写武松和老虎的语句,在朗读中想象与体会,犹如亲历武松从防守转向相持再进行反攻这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朗读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基石,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同样需要适时的朗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深刻感受情节的扣人心弦,感受小说的无限魅力。

2. 于质朴灵动的描写中品味形象

教师要准确捕捉古典白话小说典型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品味人物形象,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1)读语言,品话中之话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古典白话小说对人物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激发学生想象,挖掘文本丰厚内涵,将其价值引向深入。例如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文末一连串问话时,可采用师生合作对话的方式。先由学生扮王熙凤提问,教师拟林黛玉作答,接着互换角色问答。此时,教师一口气问出一连串问题,不给“黛玉”回答的机会。由此学生自然体会到,王熙凤这些话看似对黛玉的关心,实则更是为炫耀自己的管家地位,进一步品出她那泼辣张扬的个性。

教学中要充分激活文本语言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通过反复感受、思考、揣摩,感受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个性。

(2)读举止,品话外之话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研读严监生的动作神态,从而更好地品味人物特征。教师提出问题:“既然都是写摇头,这样写好不好:大侄子说,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摇头;二侄子说,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又摇头;奶妈说还有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还是摇摇头。”学生将文中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三句话与教师呈现的句子作比较,逐步领悟到作者不仅写出了严监生的心情,还写出了心情变化过程,让学生由关注语言内容转向了关注语言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内心,读懂了无声的言语,达到“言意共生”的目的。

(3)读环境,品景中之话

《草船借箭》着重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文中有处环境描写很关键:“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教学时引导学生设想:“诸葛亮和鲁肃都坐于船内,都看到了大雾,鲁肃会是什么反应?诸葛亮呢?”很显然,鲁肃并不知道当天会有漫天大雾,而此时他们的船正驶向曹军水寨,如此大雾,看不清前方情况,非常危险,所以他会吃惊甚至害怕;诸葛亮则早就算准了这场大雾,因此非但不吃惊,反而会暗自得意。学生分别以鲁肃和诸葛亮的身份读这句话,通过对“景中之话”的品悟,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再造,并深入内心。

3.于巧妙适度的拓展中提升表达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独特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教师可创造性地设计拓展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表达能力。

(1)寻空白处扩写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有许多空白点,或在开头、结尾,或在人物语言、心理的留白处,或在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教师可抓住阅读感受的关键点,相机设计练笔,收到领悟与表达一举两得的效果。如严监生“三次摇头”,从有点失望,到很失望,最后变成绝望,动作变化后是心情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将心比心,以严监生的口吻写出他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从“从摇头的变化”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一步步发现并完善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加深领悟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寻兴趣点改编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改编,可将原著言语形式改为现代白话文,也可将教材语言还原成原著语言,可进行故事新编,可制作人物卡片、创作连环

画等。

例如,学生阅读《孔明智退司马懿》后,教师可引导其与《草船借箭》的言语形式作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改写:或将《草船借箭》还原成原著语言,或把《孔明智退司马懿》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无论用何种方式,学生都在现代白话文与古代白话文的比较中感受到古典白话小说言简义丰、典雅素朴的语言风格,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白话小说的兴趣,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

故事新编也是很好的拓展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现代生活,对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赋予他们时代气息,使他们魅力的外延得到更为广博的伸展。如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也在他们笔下流泻出崭新的生命力。例如,学习《猴王出世》后,可以写写《假如我是猴王》《猴王驾到》《猴王外传》等故事。

古典白话小说环境描写逼真细致,细节描绘丰富具体,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非常适合制作人物卡片和创作连环画。教师可指导学生为人物写介绍词,配上插图,在图文并茂中展示学生的个性。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创作连环画。在创编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悟,品尝成功的欢乐,提升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学习的

欲望。

(3)寻精彩段表演

将古典白话小说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既能检验学生内化文本语言、驾驭文本语言的效果,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此类课文一般涉及人物较多,而且形象鲜明,“戏感”十足。一般对话频繁的课文最易改编,比如《草船借箭》。但对于其他课文,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发挥“编剧”才能,设计人物对白、神态、动作等,这样更具自主性、灵活性、能动性。课本剧的表演不需面面俱到,可选择精彩段落,或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改编与表演,使课本剧有效地为语文教学

服务。

4.于以点带面的延伸中体悟文化

从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本尽管独立成篇,但对于整部名著来说又是不完整的。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文本片段只是引子,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名著,激发其阅读名著的兴趣,打开古典名著阅读之门。

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巧妙设疑,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诸葛亮知天知地识人心,用草船借得十万多支箭,的确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他这招是险招。他为何冒险答应此事?是没看清周瑜之阴谋吗?是为显示自己的能力?还是……答案不在课文中,只有读了《三国演义》原著,才能对诸葛亮、对周瑜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人物探究起了浓厚兴趣,自然乐于走进原著。

再如,学生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一般都认为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善于使权弄势的十足小人。由于节选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学生往往很难全面认识人物。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人物形象的同时,要进行拓展,启发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此时可出示《红楼梦》第十四回,让学生读到王熙凤的另一面:责任心强、敢说敢做、精明强干。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识更趋全面,更能体会古典名著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多角度地大胆比较阅读,全面认识人物形象,可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获得“顿悟”的乐趣,感受到经典的无穷魅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需要一定的质,也需要一定的量,没有足够的量变,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本与名著相关内容的结合阅读,不但能全面把握人文内涵,还将学生的阅读从课本引向丰厚的全书,真正实现“以课文带名著”的目的,实现大量阅读。

第5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训诂 训诂学意义

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篇中说:“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临乡,有训诂则能使估计如暮旦,所谓通者,训诂之功大矣。简言之,训诂就是以今释古,以雅释俗,即用古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使之明白可晓。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先生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隐身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这就从语源的角度上说明了训诂二字的意义。又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指出了训诂的实际内容,训诂就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工作。

而训诂学是研究训诂的规律化的科学,是对训诂的理性意义上的认识,是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黄侃先生指出,若以此地之语解释彼此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一段话说明训诂学是研究并解释,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具体规律,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的科学,因此,我们就必须研究前人的训诂实践,特别是历代的注疏,从而进行分析和归纳,明其源流,知其取舍,评其优劣,从而归纳出其系统和条理,并根据汉语的特点,总结出训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郭在贻先生说:“我们认为今天的训诂学,应该再系统性之外在加上两个独创性和实用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活,而是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总结新的理论和经验,所谓实用性就是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服务。总之训诂学的任务就是一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文字,语音和词义方面的情况,研究应该如何运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规律,来正确解释历代的语音,换言之,应该研究历代汉语中的词语的形音义结合的形式与规律,研究如何正确解释这些词语的方法和条例,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传统训诂学研究的主要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语义,也综合分析古树的语法,修辞,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等。但是,今天的训诂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汉魏以前的古代书面语言,而是扩展到唐宋元明乃至清一代的俗语词,并且涉及文学,历史,教育,医药,农林,经济,军事,宗教等学科领域,应该说,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等历代文献资料中的任何语言障碍,都可以成为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

训诂学既然是以正确解释古代的词义为核心任务的,因为,它就应该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资料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无论研治何种古籍,无论是治经,治史,都必须从校勘训诂之法入手,这是因为,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明,训诂明,然后义理可定。古汉语在对于一词一语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研究过训诂学与否,在阅读古籍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多,分析问题比较细致准确,后者每失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会产生不应有的错误,这一番话,精辟的说明了古代汉语同训诂学的关系,说明了学习训诂的重要意义。

研究古代汉语需要学习训诂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学科,同样也需要学习训诂学,比如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就是从训诂学入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考求的,他在《楚辞校补》中说,较古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难读,大概不出三种原因,意识先作品存在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难于了解,二十作品中所用的语言文字,尤其那些约定俗成的白字,最易陷入歧义。三是后作品而产生的传本的讹误,往往也误人不浅,正因为训诂学是治古学的第一步功夫,因而,有成就的古典文学家莫不循此而行,许正阳先生是一位以研究民族古典文学事业的,可是他在语言文字研究上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就究竟是什么原因,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不先把其中的语言文字弄的十分清楚之前,必然会发生许多误解误说,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其例不胜举,我们决意从考订唐宋两代与此的确切意义下手,这必然也就涉及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一切事物的具体内容实际,由此进而了解作品的真正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作者的心境,然而再进行艺术和内容的赏析品评。

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古代文献中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其重要内容而言,仍不外乎释词和解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还对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修辞方式,行文惯例等予以说明,概括起来,训诂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释词,二是解句,三是解释语法现象,四是说明修辞手法,五十发凡举例,六是注音。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它是训诂的中心工作,因为词义和词义是变化最大的,放映社会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要通古今之异言,必然以释词为主要内容,前代训诂学家十分重视释词工作。

语词和语法是古书训释中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语义与修辞手段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训诂学还应该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其词汇意义往往被修辞意义所代替,如果仅从词汇的表面意义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读懂,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第6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研究互文的类型、作用,旨在指导中学语文教学。互文的句式与语文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到互文句式的约有三十余篇。

研究互文,对中学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研究互文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和理解词义。

互文是汉民族语言特有的现象,互文句式的出现及广泛运用,除了说明它源远流长、生命力强以外,还说明它与汉字的表义性质有关。从本质上说,汉字属于表意体系,形、音、义三位一体,一词多义又是词义的重要特点。某一词可能有若干个义项和不同用法,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词的意义却具有单一性、确定性,即只能有一个意义和用法是最恰切的。因此,对于互文来说,分置于句子前后对应位置上的词,便可以取其共同的意义互相训释。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比照意义”的方法,“有同义互文者,从互文之字以定其义”。

例如: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2)触风雨,犯寒暑。(柳宗元《捕蛇者说》)

(3)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不素餐兮,……不素飧兮。(《诗经・魏风・伐檀》)

例(1)“隐”,隐藏,隐没。“潜”,潜藏。“隐”“潜”互文见义,可以将它们易位解释,而句意不变。例(2)“犯”,冒。“触”,引申义为“犯”。“触”“犯”互文,意谓冒着风雨寒暑。例(3)“稼”,播种。“穑”,收获。“稼穑”连用并举,泛指农业劳动。“狩”,冬天打猎。“狩猎”连用并举,泛指打猎。“餐”“食”“飧”,则是变文近义。这几个句子,可据互文以见同义,据对文以见反义,据变文以见近义。当然,离开了互文具体的语境,这种互训关系就自然不成立了。

其次,研究互文可以帮助学生对古文句法进行分析。

互文句式结构相同的语句,其中某些成份的语法功能亦相同。

例如: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2)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例(1)“见”犹“被”,“见”“被”互文,两句均是被动句。例(2)“用是”“由此”互文,“用是”作“由此”解,都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即“用”“由”(介词)互文,“是”“此”(代词)互文。例(3)“肉骨”“生死”互文,“肉”是名词用作使动词,“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肉骨”是使“白骨生肉”的意思,“生死”是使“死者复活”的意思。

在学习、讲解互文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紧紧把握互文对语境的结构要求,切忌滥用互文

一般说,互文只在两种语境中使用:一是语境是相同的词语;二是语境是结构对称或大体对称的词语。而结构相同大体相同,则往往造成对偶句式,所以互文在诗词歌赋中,在散文的骈句中,大量地运用着。因而,对那种貌似互文而实为对偶的句子须分辨开来。如果没有结构形式上的保证,即使是散见两处的同义词语,也不能算作互文,因为它只是同义词语的递用而已。

例如:

(1)“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陶渊明《桃花源记》)

第7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字 文本 文化

教育部新修订的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课程目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目标贯穿到九个年级段,而且都放到第一条,这明显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说明小学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所谓学习语言文字教学,即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还强调,语文课程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学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就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等。可见传统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学。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浅薄,他在《童蒙须知》中提到了儿童的写字要求:“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文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字教学,切实为小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语文课要注重文字教学,因为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东西,文本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字之躯组成的,茶要细品,细品方知其味道;同样,优美的词句也要反复品味。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血脉的传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语言和精神习得、积累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古典诗歌《枫桥夜泊》教学时,他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诗歌接受史理论为依托,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一课设计精巧,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师由意象“愁眠”入手,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穿越时空,倾听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声,逐渐渗透文化意识,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钟声令人荡气回肠,王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性,挥洒着经典文化的魅力,抒发着骚客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示着“诗意语文”大气厚重的魅力。

第8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一、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的必要与可能

1.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是汉字文化特点所决定。文字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文化。作为华夏文明象征的汉字,汉字与文化有着同构性,其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突破时空传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其独特的自身形体结构中负载着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如,“天”字的构形,下方的“大”是一个正面斜展双臂的人形,上方的“一”指示人的头顶。由此可见,天的概念是和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汉字的意象性建构过程中,深刻地贯穿着民族对世界与自然关系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考,真正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为此,在实施识字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启发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

2.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是培养语文素养所必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指向。汉字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盈无垠的灵性,记录下中华民族智能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卓越的思考,恢弘的想像,精确的表现。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识字教学在开掘汉字文化,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并让其充分发挥,使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认识世界、感悟文化、辨明事理、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这正是语文素养培养所期望的。

二、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内容的侧重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是识字的总目标之一。但这只是“量”的要求。识字是语文教学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其“质”的要求,也应该从语文课程的总目标的高度使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的内容应侧重:

1.培植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汉字的创制和使用过程中,重视情感价值、人伦道德的价值取向渗透,几乎成为汉字最高的文化指归。譬如,“信”字,从人,从言,是一个会意字,即人们追求“人言诚实可信”境界的内涵折射。人人讲诚信乃中华民族之美德。

2.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说的就是汉字。汉字不仅是一种象征符号,也是一种审美对象,其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象,及宽阔的审美空间。汉字是“依类象形”而来的,“象形”性,决定了汉字是审美型文字。汉字形体构成了给人以和谐、平衡、匀称的美感,各部件之形状也闪烁着美的气息。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每一个音节都有各自不同的声调。连字成句,连段成篇,有押韵,有平仄,有节奏,有起伏,像一首旋律优美的歌。可以说。几乎所有音乐美的元素都可以在汉语的读音中完美地呈现出来。汉字既不排斥形而下的世俗图解,又巧妙包容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巧妙的外形构造蕴涵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汉字有着说不尽道不完魅力的原因。

三、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的技术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和习惯。因而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老师须攻克的难点!我们认为从文化视角实施识字教学,既需要理念上的转变,也应有技术策略的支撑。

1.字理剖析策略。汉字是一个独立的表意文字体系,具有独特的造字方法。东汉许慎把汉字造字法概括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独特的造字方法告诉我们:

其一,识记汉字是有规律性的,掌握了方法,是能执简驭繁,触类旁通的。例如,会意字可充分利用其特点分解组合,即把会意字分为若干组,每组由2~3个熟字组成一个生字,生字的意义由熟字合成。譬如“小——土——尘”“不——正——歪”。这样识字既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又强化了对字形的记忆。形声字则可按其声符再次归类,如此不但突出了字形的难点部分,便于记住字形,而且能根据义符比较容易分辨字义并凭借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记住字音。当然,根据汉字造字规律进行分类的方法远不止这一种,还有同音字归类、基本字带字等等。

其二,理解字义是有理据的。如众所知,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除少数表音字外,基本上都可以从字形上看出字义。这特点为教学提供了解释依据。如,“盥”字上端的中间是水,两边是两只手,下端的皿指盆类,合起来便是两手从盆里捧水洗涤的意思。教学中应从内部理据去探究,通过汉字的构件讲清其构意,让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必然联系。理清了字形结构,字义也就明晰了。

2.情境渲染策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汉字丰富文化内涵的呈现,有赖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比如游戏法、表演法、实验法等都是学生较喜欢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创设生动活泼教学情境的手段之一,既能展现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同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形象直观反映抽象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1952—1960)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以来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而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面世。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时期(1961—1965)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并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70年代末)

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80—90年代末,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如: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其中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认为教学对象与五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相互区别开来。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对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的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九十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新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

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等。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趋于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