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第1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垂直管理;对策

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1.1公共危机的内涵

所谓公共危机是指由自然或社会原因所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对公共秩序与安全、公众利益已经造成或立即造成严重威胁,直接导致社会不安全因素与公众恐慌因素骤升等震荡,需要由以政府为领导的公共部门进行动态科学决策并高效应对的紧急突发事件。[1]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与私人领域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相对,这一概念的采用,更多地是受了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公共危机管理意在强调其管理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政府,还有非营利组织等其它组织,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2 公共危机中的垂直管理及其问题

2.1 垂直管理的内涵

我认为:垂直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或者说公共危机中的垂直管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从原则上说,各种危机事件大都起源于地方,地方理应成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但是,我国在危机管理中基层往往过于依赖上级政府,导致上级政府管理部门疲于奔命。另一个方面,是信息的通知模式也是垂直模式。信息垂直的流向并不是由事发地区向上级传达,而是由上级政府首先知道,再层层下达到事发地区,导致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距离灾难最近的政府却最晚知道信息。

2.2 垂直管理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应急管理的重心过于上移。

无疑,垂直管理的确是一种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方法。然而,从垂直管理的两种表现形式来看:第一种情况会导致层级间政府在面对的危机的过程中,下级政府因为不愿意承担风险和责任,所以选择被动等待上级的指令,使上级政府承担了本应由下级承担的义务,使得管理的重心过于上移,使得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而下级政府则成了摆设,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在人民用期盼的目光望着他们的时候,选择等待上级的指令,被动地看着损失越来越大,消极地等着情况好转,这样下去,长此以往,政府在人民中的公信力将会越来越低,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而第二种情况则会导致下级政府完全搞不清楚状况,不能及时知道灾情,更不要说去疏散人群,抢救人命甚至是抵抗灾情了。没有了政府的引导,在来势汹汹的危机面前,群众是那么软弱无力,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样的政府怎么能让群众信服呢?

第二,时效性差、效率低下

虽然上级政府在资源调动和人员素质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垂直管理模式使我们的政府在等待上级命令的时间里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上级政府虽然有着较好的学历经历,但是面对危机,最重要的应该是尽快了解危机的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如果下级政府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损失已然造成的情况下再怎么做恐怕也只是亡羊补牢了,这样的管理本身就具有时效性差的特点,我们怎么能够对这样的模式报以高效的希望呢?

第三, 严重挫伤下级政府积极性

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下级政府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怕承担风险和责任,选择被动的等待上级政府做出决策,消极地执行上级政府的指令。然而,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政府官员希望能够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希望能够为百姓做点实事。但是,上级政府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危机管理中“大展拳脚”,因此一旦下级政府在未经上级政府命令的情况下,自行采取行动,那么就有可能被冠上“越权”的帽子。如果抢救的结果好的话还好,但是一旦抢救不尽如人意,那么这位官员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他必须为危机的抢救不力甚至是为危机的发生负上责任。那么,这样下去有哪位官员,有哪个下级政府敢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挺身而出?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垂直管理严重地挫伤了下级政府解决问题,管理公共危机的积极性。

2.3 垂直管理的原因分析

第一,地方过于依赖中央政府。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而且由中央给地方以财政拨款,另外地方的人事权掌握在中央。可以说,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是一种压力体制。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和其它事务管理中唯中央马首是瞻,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行事。另一方面,中央较之地方更有权威性,能够调动更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出于畏惧和依赖心理,地方政府会选择等待中央政府的指令。

第二,权责不明确。

面对危机,出于“经济人”假设,政府会出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本着“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想法,选择逃避承担风险和责任,而把责任推给上级政府。而我国并不明确的责任体制为这种互相推委提供了可能性。由于体制上或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面对什么等级的危机哪个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应该履行哪些职能,因此在不同的层级政府间,在同级政府的内部各个部门,人们把责任推来推去却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以对他们予以制裁。

第三,行业垂直管理模式的影响

以我国目前的政治和法律的制度安排,群众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应该能够在当地得到解决。基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法院、劳动仲裁等机构,都应该成为群众利益受到侵害时的投诉渠道。但是,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系较多地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灾种的行业垂直管理模式,应急管理的重心过于上移,权力过于集中于上级部门,虽然权力集中便于调动资源,但它最大的问题是效率低下,成本很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

3 基本对策

第一,针对地方过于依赖中央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的问题,事实上都是我国整体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的表现。我国应该建立一个权责明确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其中,分属不同级别的危机管理机构具有应有的相应的职能,按明确的职能与权限来确定责任,对危机管理机构设定详细的奖惩标准。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凡本职本岗位应做的事,要尽职尽责,份内的工作如出现差错或失误,予以责任追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必须落实到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第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灾种的行业垂直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垂直管理可谓是根深蒂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一般都坚持“分级响应、重心下移”的原则。它们拥有从国家到地方的多级管理机构,分布在不同层次的指挥机构和救援力量。根据灾害的种类、规模 发生的可能性、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实行分级管理,规定相应级别的机构启动指挥系统实施救灾。

总之,如果我国要真正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就要改变权力过于集中于上层的状况,就要改变这种垂直管理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就要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让它们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充实参谋咨询机构和信息工作机构,以形成合理科学有效的决策机构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字】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存在的隐患与问题

公路建设的环境的恶劣表现在人员活动繁杂,天气状况复杂多变,噪声飞沙走石无处不在,再加上这种高强度的施工进度会严重磨损对于环境要求严格高精密的机械设备,而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磨损的维修成本十分昂贵,与日常维护保养成本相比则显得小巫见大巫。根据机械设备技术性能的特点可以分为动力性能、稳定性能、经济性能以及牵引性能等等。通过结合实际经验,分析机械设备的性能,确定机械设备的中维护与管理的不稳定因素。第一,机械设备的生产管理与维修管理不对称不合理。第二,公路建设队伍为了片面追求高效益与高速度,超负荷的使用机械设备导致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使用状态大大减弱。第三机械设备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备,公路建设者在施工前期组建项目组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资金预算,采购设备的时候未考虑机械设备的相关配套设施,这也不利于机械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

2.适当管理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

2.1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数据的记录管理

形式多样的公路工程设备在公路施工建设中的应用的好处利益良多,首先它不仅利用现代物理机械设备高科技技术节省了公路施工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地发挥了中国重工业娴熟的接卸设备技术,提高了公路施工的质量保证与公路寿命,减少了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失误,缩短了道路施工时长。以上的优势充分说明了对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减少机械设备操作运行的失误具有重大意义。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共同配合与措施。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健全科学的管理组织团体。每天早晚对机械设备出库入库的登记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完整性与正常使用。对于机械设备零件的登记归档分析记录,可以准确掌握机械设备各个零件的物理磨损程度与频率,进而在管理域维修机械设备方面有数据支撑与实验保障。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地采购大量零件与零件库存不足的问题,进而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有序地为公路施工服务。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登记归档方面落实清楚地情况下,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饿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接下来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这套规章季度应该列出完整的是个责任人分工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当机械设备需要日常维护时或者机械设备出现磨损与故障时,规章制度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在适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良好的规章制度通过事故责任人制将每个维护保养得细节落实到每个操作人员上,避免出现操作员只重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责任人不认真承担责任,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有序管理的现象的出现。

2.3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最大,在复杂多变的施工道路环境中,派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定时高频率的设备检查对机械设备的维护来说必不可少。通过观察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机械设备背存在的异常状况,例如运行速度的不稳定,杂音噪音的出现,设备配置异常等现象。第一时间发现机械设备的异常避免机械设备的损坏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从而让机械设备永久性地不可使用,这也有利于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使用。

2.4加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公路工程机械的设备管理的关键,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维修管理人员队伍对于机械设备的良好稳定使用保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招募的时候,招聘技术过硬善于学习的技术人员。由于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升级,新设备产品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出现,维修管理人员应该通过业务培训、继续学习教育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与荣誉感,培养一专多能的,能操作会蓄力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坚持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与专机专人管理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管理落实到每个人每台机械设备,防止机械设备无人管理与管理重复的现象。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

3.1做好机械设备的预防维护工作

预防维护工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机械设备还没出现任何故障状况的情况下,从预防的观点来说,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管理维护。预防维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其次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最后,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工作。日常维护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机械设备的加速衰老。定期检查可以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诊断与检测及时发现与排除机械故障。预防性保养工作对机械设备来说多了一重保障。

3.2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工作

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都有工作疲惫周期,而由于机械设备组成零件多样复杂,各个零件的使用周期不同。所以定期更换零件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来说具有很好的设备使用效果。对于工程设备有使用累计时间的零件维护可以采取定时更换零件的方法,比如机械设备的轴承与项圈等等的小零件。

3.3做好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工作

通过对机械化设备的状态监测诊断,分析了解其中的各个零件的损坏程度与存在的隐形隐患,再安排时间排除隐患。针对性强势状态维修的最突出特点,作为预防维修的一种,它是依据工程机械状态为基础的一种维护方式。它的优点在于有目的性地排除故障,从而降低停工损失。

3.4做好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与现场事故维修。

由于公路施工的整体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恶劣,在露天环境下的偏远地带与山区环境,自然气候环境不可预测,施工的机械设备种类多样复杂,施工人员混杂,设备出现运转不畅与损坏的几率大增。机械设备的故障不是因为整台设备的不可用而是通常是由于某些零件的不可用,所以施工现场准备相应的零部件,技术人员掌握熟悉掌握施工维修技术。

4.总结

公路工程机械的设备的管理维护是对于日益发展的公路建设来说必不可少,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管理维护的研究经验,通过多方面,高层次,全方位的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保障为施工建设的顺畅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罗洪新;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及其管理维护的问题与对策;《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25期

【2】交通部公路筑养部机械保修工程 1995

【3】张文;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第3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维护 硬盘保护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管理好高职院校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充分发挥公共计算机机房在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机房管理经验,从硬件管理、软件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场所。公共机房主要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学校以及来自其它部门的考试等任务,这就使公共机房的使用频率大大地增加,因此对公共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公共机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机房管理员队伍薄弱

计算机机房管理事务繁杂,牵涉面广,对计算机管理员的技术素质、服务意识提出更高要求。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资产管理等。

1.2 软硬件故障频繁

公共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范围广,因此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硬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因计算机的移动造成计算机掉电、硬件松动,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损坏显得更为突出。同时也会出现人为破坏,有些由于机房的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到位,学生有意无意的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或注册表,造成系统被破坏。有的人会随意更改IP地址,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IP冲突。

1.3 软件维护难度大

公共机房承担着各种教学,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实验内容,需要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同时操作系统经常要安装补丁,杀毒软件不断更新病毒库。再加上要对应对各类考试、培训与平时的课外上机,使公共机房经常需要安装或更新各类软件,这让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

1.4 公共机房的环境差

公共机房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好,灰尘对计算机的破坏很大,易损坏机器内部硬件,灰尘多了会覆盖在主板上,灰尘会阻碍散热器散热,造成计算机内部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导致计算机经常死机或者重启,尤其是CPU风扇上灰尘过多,影响CPU散热,会有烧毁CPU的可能,所以保持计算机机房环境整洁能有效避免灰尘对电脑的危害,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不良的卫生条件也会影响上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机房室内的温度、湿度、电源稳定性都会对计算机硬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容易出现运行速度慢,频繁死机,原件烧毁等问题。

2 硬件设备的管理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硬件损坏率也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转,硬件设备维护要及时。定期检查接线,插口是否松动,定期打开机箱进行除尘,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开关机,并且关闭显示器。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这样保证机器的及时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3 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由于我院的公共机房是在不同时期建成的,机房的计算机就存在配置不同、品牌不同的情况,这给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带来了难度。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硬盘保护卡,它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软件系统管理方法。

公共机房软件系统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操作系统被破坏后的恢复和批量安装更新软件、卸载软件等。用硬盘保护卡实现系统数据的恢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将系统分区设置成“立即还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重新启动计算机后,该分区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软件安装我们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功能,做好一台母机,通过网络同传发送到各台子机即可。同时硬盘保护卡还具有增量同传、断点续传、远程唤醒、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自动分配接收端IP地址和主机名、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功能等,根据软件系统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选择的使用,可以很方便、很高效的进行软件系统管理。

机房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需要重新做系统或更改系统设置,增删应用程序,在这过程中会意外造成系统破坏然后进行了保存,这样每次开机还原的系统就不是原安全稳定的系统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除了对系统进行保护以外,管理人员还应在系统安全、稳定、完整的情况下,应用ghost软件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运用系统备份文件进行恢复系统。

4 计算机机房的病毒防护

病毒是公共机房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共机房上机人数众多,机房内的计算机难免被一些通过恶意网站、移动存储等传播的病毒所感染。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潜伏性和传染性等特点,破坏性强、不易清除,再加上使用者计算机水平不一,公共机房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而且一旦感染,可能造成整个局域网内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全校范围的影响。对付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及时给系统安装补丁将系统漏洞给堵住,其次给每台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感染来自网络或移动存储的病毒,并且要定时更新病毒库。

5 机房管理制度建设

机房管理历来是让许多机房管理员头疼的事。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机房的正常运作,制定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计算机机房安全制度》、《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规章制度。有了科学、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日常的机房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机房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上机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也必须认真填写上机记录,遵守管理制度。

针对机房管理中经常出现故障机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的问题,我们在机房中配备一本《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用于上机学生进行登记,上机时如发现自己使用的计算机有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填写在《设备运行情况记录本》上,机房管理员根据每天的学生填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节省了检查计算机故障的时间。维护人员对自己维护的计算机进行故障记录,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以及解决后的状况,这样不但可以掌握每台计算机的工作状况也可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总结经验。

6 结束语

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一既复杂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总结,管理员之间要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服务意识,得到上机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实现机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为学院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庆伟.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2]何秀全.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电脑,2009,(12).

[3]陈泽波.浅析高校机房管理[J].科技创新论坛.

[4]时翠霞.高校公共机房软件系统管理的比较与优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10).

[5]陈妍.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初探[J].福建电脑,2011,(02).

[6]王靖文.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

[7]张翠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1,(6).

[8]邓柏城.谈谈高效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信息与电脑, 2012,(7).

第4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1.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严重性和多发性决定了危机就在我们身边时刻潜伏着,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尤其在当今,环境越来越开放、信息资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广,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愈加频繁,相互依存度愈加高,公共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迫切需要对此予以重视,进行危机管理,最大可能阻止危机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危机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性决定了危机管理的主体必须是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性决定了此类危机和其他组织面临的危机不同,它涉及的是社会公众。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政府,对此责无旁贷。虽然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社会诸多力量的参与,但政府必须是主导和核心。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政府部署方案,组织协调各个机构,调动各方力量,实施各种措施,尽快尽可能降低危机的破坏力。

3.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对政府而言是考验,也是契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职能不清、多头管理现象时有发生,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缺乏有效的应急、预警和善后措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能否迅速做出反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危机扩散,对危机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遏制,这些都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政府一旦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就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对危机的发生进行预测,了解其起因、特点、类型等基本要素,然后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危机发生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将事件化解,从而彰显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另外,政府也可以从危机管理中找到现有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不足,尽快加以弥补和完善,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契机。

二、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对策

1.树立和强化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培养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和强化危机意识不仅可以增强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敏感度,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和扩散。对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要进行危机意识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居安思危意识的强化,还应该包含应对危机事件的各种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队伍的危机管理能力培养,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应对危机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职业训练,适时地组织“突发公共事件模拟”活动,通过紧急生动的情境教育来提高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2.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进行危机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危机相关的公共事务,完备的法律制度也是政府实施危机管理的有力保障。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和应对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防治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只针对某一危机事件,大多只明确了单一部门的职责,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为使政府危机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我国政府必须加快构建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确保政府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管理的法治化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还可以让社会公众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确保危机管理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在立法方面,应该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一套统一协调、具有可操作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使政府危机管理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并在这一套法律法规中,对危机的等级划分、危机管理的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政府职责、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协调等问题都要予以明确。在执法方面,应该建立危机管理执法监督体系,对危机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政府行为得到有效监督,从而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

3.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的预防比危机的解决更为重要。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可以使政府事先对潜在的各类突发危机事件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做好应急准备,并尽可能制定最佳的应对策略。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及时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社会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避免对人们精神上的伤害。从经济性和有效性两方面来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选择。政府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源头和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定期确认、分析、评估和监控,最大限度地预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制定本地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醒相关组织机构做好积极的应对准备,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让公众对危机有正确的认识,减少对危机的恐慌,把对危机的被动回应转变为对危机的主动管理。

4.构建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政府力量不是万能的,还需要联合其他组织机构的力量来共同应对。为了更好地整合有限的资源,提供更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要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的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应该包括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决策机构、职能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协调机构和辅助组织等。这些不同的组织机构,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具体运作中,以政府为主导和核心,对其他组织机构进行部署,明确各个组织的权责、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各部门、各地区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危机。

第5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1.NGO自身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人力资源的不足。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问题,参与的志愿者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多专业性NGO由非专业的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充任,许多优秀人才流向政府和企业,而留在社会组织工作的职员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建设。②资金的问题。NGO筹集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来源主要依附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与社会捐赠。资金的不足也使得NGO在物质资源上严重匮乏。因此,NGO应加强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第三部门的作用,成为一只真正独立的公共管理力量。③地区发展不平衡,志愿者组织基础不够。NGO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都有着巨大的不平衡。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中国NGO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城乡的不平衡来看,农村地区只有少数的扶贫、环保NGO,社会对这些组织的关注和支持很少。信念与使命是NGO的灵魂,中国NGO的发展除了在资金、人才管理和专业能力等影响因素外,还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得它们很难发挥较高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2.社会文化认同的缺失导致社会公信力不足。在迅速发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受到巨大冲击,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缺乏社会独立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NGO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志愿精神和社会公信严重不足,使得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人们对这股社会力量不能给予重视和信任,社会公众对新生的组织形式及活动方式也存有一定的疑虑,这些因素也都不利于NGO取得社会合作与认同。

二、提升我国NGO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政府与NGO合作互动的信息沟通。信息共享平台可由政府部门建立,实行虚拟管理,工作人员以柔性流动方式任职,具体负责统一调动指挥分散NGO和其他社会力量,为危机解决提高组织上的保障;建立政府与NGO之间的应急联动信息通道,一旦危机发生,可确保彼此之间信息的通畅。

2.培养全民危机防范参与意识,充分发挥NGO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动能力。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我国应长期通过互联网、展览和宣传手册等普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流行病和恐怖危机等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救助方法,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和志愿参与精神,为应对危机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3.改革NGO登记管理体制。政府要建设有利于NGO成长的法律政策环境,保障和促进NGO的成长。改革现行登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变“限制型管理”为“监督和服务型管理”。同时降低NGO准入门槛,撤消严格而烦琐的审批手续,实行便捷的申请登记制度。

4.加强与国际NGO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NGO公共危机管理的专业化素质。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国家之间在协作解除跨国危机、治理自然灾害、打击恐怖活动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增多。国际的援助,特别是技术、信息方面资源的援助,可以大大弥补本国救治能力的不足。因此,要加强与国际NGO在危机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第6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1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理论基础

涉及突发性群体事件比较常见的理论有社会冲突理论、社会聚众理论与集体行动理论。

1.1 社会聚众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勒庞和布鲁默。勒庞认为独立的单个个体大都是比较理性且有责任感的,一旦个体之间聚集起来形成规模后,人群就容易互相影响与感染,并在思维与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一致性,最终形成非理性的理念和行为。后来的学者布鲁默也比较赞同勒庞的观点,提出人们在集体行动中容易轻信谣言,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

1.2 社会冲突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帕森斯与科塞。帕森斯提出社会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强调社会冲突的负功能。科塞与帕森斯相反,他提出了对社会冲突的独到见解,认为社会冲突有正功能,比如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社会整合,冲突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某种安全阀的作用。

1.3 相对剥夺感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格尔,他提出相对剥夺感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个体都有某种价值期望,社会具备各种价值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且根据这种不同关系,提出了递减型相对剥夺感、欲望型相对剥夺感和发展型相对剥夺感三种类型。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人们的价值期望,人们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强,人们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社会稳定产生的破坏作用就越强。

1.4 社会转型理论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社会变迁与集体行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提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化水平会影响社会变迁过程中是否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即制度化速度大于社会变迁速度,是高速发展的社会,反之,如果社会变迁速度大于制度化速度,那么很容易就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2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危机管理最早起源于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是由美国的Green 提出的。危机管理,指的是当事态发展到无法控制时,将损失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到20 世纪70 年代,社会危机事件频发,公共管理学者开始重视企业的公共危机管理。

2.1 危机管理过程理论

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提出著名的危机管理4R模型,第一个R是缩减管理,主要是对可能产生危机的风险进行评估,一旦发现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管理。第二个R是预备管理,主要是涉及危机的预防工作,比如危机预警、演习等。第三个R是反应管理,主要是涉及确认危机、协调危机、处理危机等工作。第四个R是恢复管理,主要是对危机发生后的人、物制订恢复计划,从而尽快摆脱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2.2 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

一般将危机的过程分为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三个阶段。芬克利用医学标准将危机分为病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四个阶段,病兆期是指有一些线索显示出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危机;发作期是指伤害性群体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延续期是指危机影响持续;痊愈期是指危机事件已经解决。而伊凡米特若夫将危机管理划分为检测、预防、控制、恢复和学习五阶段。

第7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

据悉,目前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尝试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绩效考核,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更多实行的是任务绩效考核。例如按照年度总体经营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以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人员或组织进行考核,此种考核也就是所谓的一维考核,有些单位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对经营目标过程中的廉政建设、主动作为、遵章守纪、优质服务等其他关系绩效进行考核。甚至直接将任务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或职务变化的依据,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权威,给员工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抵触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为全面建立全员绩效,促进县级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由此,提出基于二维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做法和实施过程如下:一是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可参考当前一些单位的行业对标方法中设立业绩对标和管理对标二维对标的思路。同样,对于县级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也可设立任务绩效(经营业绩方面)和关系绩效(廉政建设、工作态度、创新学习、依法治企等行为方面)二维绩效管理模式。任务绩效是硬性的,而关系绩效与任务绩效完成的强制性不同。关系绩效是指一系列自愿的、人际间、面向组织或团体的行为,关系绩效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有利于任务绩效的完成以及整个团队和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的任务达成。二是在进行二维绩效目标设置时,任务绩效较易操作。例如,将经营目标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而在设置关系绩效目标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廉政建设方面:要求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能廉洁自律。工作态度方面:富有激情,甘于奉献,主动地执行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遵章守纪方面:坚持严格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创新学习方面:能系统思考,科学决策。工作能力方面:业务精通,驾驭全局。团队协作方面:履行、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工作时帮助别人并与别人友好合作。三是建立适宜的绩效考评体系,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可按照相关联关系对有关人员、部门或单位进行考评,同样可建立横向关联考评和纵向关联考评二维考评体系。其中横向关联考评指某一组织内跨部门或跨专业等的关联考评;纵向关联考评指按管理层级上下关系进行考评。建立横向相关联、纵向相关联两者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在执行评价过程中能有效规避因专业的不熟悉而造成评价的不真实,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公平。例如:某县级供电企业在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实行了如下关联二维考评体系(图1)。其中专业部门1和专业部门2存在横向关联考评,专业部门2与专业部门3存在横向关联考评,专业部门和整个职能部门涉及横向关联考评,其他为纵向关联考评。四是建立职工成长激励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绩效管理在关注业绩指标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员工的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和员工工作记录法,通过职业诊疗师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理念,使员工分阶段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最终达到公司发展目标同个人发展目标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也就不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是为了将公司发展目标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有机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共赢。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绩效反馈和面谈,实施双向沟通制,绩效反馈和面谈可以帮助公司正确建立全面平衡、行之有效的绩效指标,构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得到正面、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激励员工潜力、引导员工贡献最大化的目的,对于保持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公司应创造必要条件,开展多元化结果应用,引导各部门将绩效结果逐步与员工年度评先、晋级、岗位轮换等发展机制相联系,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运用范围,促进员工关心绩效、重视绩效。通过推行绩效管理,将员工的工作行为、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把公司的改革发展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每位员工,激励员工不断改进工作绩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五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绩效管理的各个过程,不能只片面地重视绩效考核环节。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其中绩效计划的制定是基础,只有制定出合理的绩效计划才能有序的开展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重要环节,如果绩效沟通不畅通,那么绩效管理就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核心环节,该环节一定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否则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绩效分析和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问题,将不可能取得成效。绩效管理要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核。要加强过程控制,使绩效管理不仅具有评价功能,还能持续改进。

二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就二维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践而言,“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绩效管理,使绩效管理变成一种员工价值观理念与公司企业文化相互传导融合的过程,使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也变为了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和谐共赢。以某县供电公司为例,说明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渐进式优化

2010年,该县供电公司针对当时企业内部资金分配与公司经营情况脱钩,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等问题,首次引入绩效管理理念,以市公司下达的各项业绩指标为基础,进行月度考核,当年便实现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初步展现出生机与活力的良好局面。2012年,针对管理只强调经营指标完成结果,没有体现对过程的监控、纠偏,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公司在开展企业诊断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战略导向型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替代了简单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评价,实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有效衔接。2013年,针对绩效指标设置导向性不强,短板问题不突出等问题,公司在绩效体系中大胆引入二维绩效管理法,优化评价指标,细化综合计划管理,建立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三大标准库,对工作流程实行网上图形化管理,实现对工作质量的可控、在控,建立工作质量环评体系,提升了部门间的协作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执行力建设、工作效率不断加强提升。2014年,针对员工胜任能力欠缺、企业“大而不强”等问题,公司逐步建立以员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全员绩效为指挥棒、企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大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夯实团队及员工“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管理基础,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实现了绩效指标的过程化掌控,目前该县公司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落实和完成,公司主要经营业绩实现了逐年提升。

构造了覆盖全员的绩效管理牵引模式

该县公司以建立标准集约的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依据自身特点科学制定了绩效管理办法。引导部门、班组和员工主动解决和弥补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通过绩效管理的牵引,让部门、班组和员工自发地去完善工作,实现自下而上的精益化,推动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打破薪酬分配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工作价值

在绩效奖金分配方面,该县公司适当拉开了合理差距,既体现出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鼓励和调动了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充分兼顾目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体制的局限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各级绩效经理人参与薪酬二次分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员工的民主意见及承受能力,实行“总体平衡、局部差异”的分配思路,确保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平稳运行。

员工收入分配观念,逐渐由阵痛转为认同

随着绩效文化的逐渐渗透,在员工的薪酬分配观念上发生较大转变,由过去的不理解、不认可到逐步接受合理差距。反映出近几年,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员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工作主动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也正逐步走向成熟,趋于理性,这为今后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建立起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和合奋进的企业文化

第8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程变更委托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人的能力、品德和偏好的信息不对称,度量人业绩的成本昂贵。经济学上的委托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只要在建立或签订某项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是委托关系。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另一方成为委托人。所以,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人,否则人做出的决策通常不是最优的,这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委托问题的解决原则是如何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使人的行为有利于委托人的利益。

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第二,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委托人与人之间通过讨价还价和相互退让,最后达到双方可接受的合同,以及在这个合同约束下的行动,都可以看成是居于信息优势与信息劣势的局中人不改变战略情况下都不能通过单独改变自身战略而提高其效用,那么,这个战略组合就成为纳什均衡点,或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构成了委托博弈中最基本的博弈。委托人和人之间达成的合同成为均衡合同,工程领域中的理想化的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等均属于均衡合同。

构成委托均衡合同的条件可概括为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具体地说,第一,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即所谓激励相容;第二,在具有“自然”干涉的情况下,人履行合同责任后所获得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用数学形式表达如下:1、委托人使其利益最大化, ;2、保证人从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不接受合同的最大期望效用 ,即参与约束条件, 。其中, 表示人某一特定的努力程度, 表示不受人和委托人控制的外生变量(称为“自然状态”)。a和 共同决定一个结果 (如收益),即 。 可以准确的观察到。 为委托人付给人的报酬,大小与 有关。C为人努力程度带来的负效用,为a的函数。V和U分别为委托人和人的效用函数,f表示 由G(为 的分布函数)导出的分布函数F的密度函数。

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阿罗(1968)曾强调,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赖关系足以强烈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即使进行欺骗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也不会实施欺诈。因此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和必要,而且它们本身也构成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为提高委托合同的信任程度提供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

二、激励机制的设计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的目标分别是:首先,针对人的隐蔽信息而面临的隐蔽行为而面临的逆向选择地位(将在下一部分表述),激励的目标是如何使人“自觉地”显示它们的私人信息和真实偏好,即所谓的“如何让人说真话”;其次,针对人的隐蔽行动二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人“自动自觉地”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工作,诱使人不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即所谓的“如何让人不偷懒”。

进一步分析,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人在选择和不选择委托人标准和目标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三、委托与激励理论在工程变更管理理论的应用性

根据上述委托人与人的定义,在工程领域中,监理委托合同,发包人是委托人,监理人是人;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是委托人,承包人是人。

对发包人与承包人而言,双方在合同谈判中通过讨价还价,最终形成施工承包合同,及上述的委托均衡合同,同样,此合同满足均衡合同的条件,第一,承包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即赚取最大利润)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第二,在具有“自然”干涉的情况下,承包人履行合同责任后所获得利润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即施工成本。

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公平合理是基于签订合同时的承包范围、设计标准、施工条件等静态前提下的,合同中所规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也是以此为基础的。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在施工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这种静态的前提往往会因为工程发生变更而被打破,则有必要在新的承包范围、在新的设计标准或在新的施工条件等前提下,建立新的平衡,追求新的公平和合理,这需要事先约定权利和义务分配的程序来保证的。

按工程变更的性质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一般可将工程变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改变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例如结构型式的变更、重大防护设施及其它特殊设计的变更等。

第二类改变工程尺寸或工程质量的重要变更。例如改变标高、位置等。

第三类是变更原设计图纸中明显的差错或遗漏,不降低原设计标准下的材料代换和现场必须立即决定的局部修改的一般变更。

在工程变更中,当发包人给予承包商的变更费用低于承办方实施变更的实际成本时,承包人就会失去实施变更的动力,即不再符合上述的第二个均衡条件参与约束。满足此条件的方法是发包人实事求是的审核变更价款并给予承包方合适的变更利润。当变更满足参与约束的条件后,变更便可以实施,但是,承包人实施变更的目的是方便自己施工,确保自身利润最大化。这与发包人实施变更的目的(确保工程总体目标实现,满足竣工验收要求)相互违背。因此,需要设立激励政策已促使承包人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发包人的变更方案。如价值工程、提前完工奖励等。

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提高合同参与各方进行工程变更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生产效率。从工程项目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程变更价值的提高。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合同参与各方参与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合同各方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合同参与各方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够使工程项目变更管理充满活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追求自己利益时,单纯的分享激励并不能消除其道德风险,必须采取激励、监管与惩罚一揽子方法约束人行为。

委托与激励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工程项目实践同样处于信息经济环境之下,正确认识到合同各方的委托关系,有利于正确任何工程合同双方合同行为,尤其是变更实施的积极与消极变更行为。为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关系造成的目标不一致现象,可以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进行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 G.Baker(1992),“Incentive contract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JPE100.

第9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进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62-02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在不断推进,社会文化建设也随之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众多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在社会建设事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广播电视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然而在广播电视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是关键所在,成为创造发展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明确新时期维护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1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传播声音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常见的大众传媒手段,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情况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直接相关,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广播电视进行技术维护管理。然而,广播电视行业对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技术性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撑,所以,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力度显得非常关键。

2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2.1 系统复杂化,维护难度大

随着广播电视的逐步发展,当前广播电视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单频道下的总控制系统模式开始出现,该系统不仅音频、视频切换功能非常强大,同时周边设备中还同时包括同步机与转换器。利用该系统展开综合控制,电视台、转播车的结合得到了实现,充分适应了对大型综艺节目的播放,然而该系统的维护管理力度非常难,系统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系统,因此,维护人员必须深入了解系统维护技术,积极应对广播电视的发展。

2.2 播出频率增加,工作量剧增

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带来了危机,要想在新时期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时间和播出频率上进行适当的改善,这样才能强化广播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因此,广播电视的时间与播出频率都明显增加,甚至一些广播电视频道连续24小时播出,为技术维护管理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2.3 发射系统固态化,科技含量增加

当前各种新技术正不断发展,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各项手段不断更新,与其他各项技术相比固体化发射系统技术显得更加成熟,该系统不仅耗能较小,同时可靠性也非常高,目前控制室也越来越精简,体现出了高科技的内涵,强调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先进的思维,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维护与管理。

3 如何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3.1 强化技术维护管理人员培养

在“三W融合”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电视、广播及网络开始不断融合,这种情况下要求技术维护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与新时期的维护管理工作相适应。因此,必须将人员培养工作做好,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教育与培训,通过一些专业技能训练及专业考核,进行技术维护人员的选拔与管理。以此来提升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形成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优化岗位配置。

3.2 健全技术维护管理制度体系

广播电视台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起“安全播出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强化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为了进一步推动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应着手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过程,这样才能为播出信号的质量提供保证。从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上来说,应该不断完善安全播出报告制度、安全播出应急预案、设备检修制度等,明确考核奖惩标准,制定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数字电视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及设备维护制度等,保证各项规章制度都可以得到贯彻落实。

3.3 建立系统安全运行机制

目前广播电视系统应着手构建起安全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大技术维护上的工作力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第一,加强机房环境管理,为值班人员、技术维护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机房环境必须做到通风、清洁,照明设备、防火器材及防雷电设施等应配备齐全。第二,应加大对播控系统的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日检、周检、年检等,全面维护和检修相关设备,这样才能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使设备可以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之中。第三,建立信号监听监看系统,随时对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信号、图像及声音的质量进行查看,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找到原因并解决。第四,还要将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做好,因为发射设备长时期处于大功率、高频工作环境中,其可靠性、稳定性都非常低,因此,必须定期维护发射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3.4 加强设备定期维修与管理

必须强化广播电视设备定期检修工作,通过维护使设备保持在最佳使用状态,这样才能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证。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第一,意识到经常性检查的重要性。通过对易受损、易受温度影响原因的常态化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散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要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打火、接触不良及泄露等相关问题,观察设备电源、风冷等部分元件温度是否正常,从而消除事故隐患。如果设备温度过高,应及时找到原因,在确保功放、发射机等风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保证系统始终处于比较好的散热和通风环境中。第二,对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不仅要从外观上对故障设备的工作情况做出判断,同时还要听出机器内部是否有异常声响存在,闻一闻电线及相关元件是否存在烧焦的味道,触摸接触线、功放管及散热器建等元件的温度,检查这些元件是否有温度异常情况存在。第三,利用先进仪器加大检查力度。在检修工作中不仅要依靠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同时还要利用先进测量仪器,这样检修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可以利用测量仪器排除设备故障,这样才能及时制定出解决方案,从最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损失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宏观角度来看,广播电视工作的顺利运行与科学有效的技术维护管理是分不开的,在现展形势下,广播电视台必须充分重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从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及设备定期检修等方面着手,不算调整技术维护管理的工作思路,从而提升技术维护管理的效率与工作质量,这样才能达到遏制非技术性事故、减少技术性人为责任事故、降低设备故障率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增辉.面向安全播出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分析与优化[J].广播电视信息,2016(1):49-51.

[2]杨苏卫.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改进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6):22-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