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

第1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均GDP10 000美元;工业化后期阶段;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19-04

一、人均GDP10 000美元的经济学意义

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钱纳里研究的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所反应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我们需要借助GDP平减指数将美国经济增长的物价波动因素予以扣除,以此来准确反映1970年美元折合成现值的水平。根据《美国统计概要(2009)》公布的物价指数变动情况,2007年美元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5.34,由此,对应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发生变化(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后,一国和地区就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表2给出了世界银行划分不同收入阶段的判断标准,从中可以大致判断出,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后,一国和地区就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有鉴于此,人均GDP10 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0 314美元(当年价),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为促进“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人均GDP10 000美元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发达国家和国外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以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20世纪50~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直到2008年,仅有美国、日本的人均GDP超过30 000美元,见表3。通过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使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具有显著优势。1970年,日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7.2%,到1993年,该比重上升至57.6%。1980年,法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2.0%,到2004年,该比重上升至75.8%。1970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4.0%,1997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已经达到71.7%。1970年,德国和英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6%和52.4%,到2004年,该比重分别上升至69.8%和72.7%。

同时,为适应后工业社会国民经济服务化的转变,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功能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产业结构开始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阶段后,纽约的服务业产值居主导地位,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也显著增加,1970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62.4%,2005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为89.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为88.4%。1965年,东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已经达到57.0%,2000年增加到74.2%。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类型也由初期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公共管理业逐步扩展到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咨询业等新兴服务业,表4。1977年,伦敦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20.7%,2001年,该比重增加为34.3%。

(二)结构升级以科技引领为主导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以科技引领为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的深加工化趋势,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高新技术投入(刘长全,2005);二是现代制造业地位呈上升趋势。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落,一批现代都市产业(如服装、印刷出版、食品等)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进而带动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上升;三是技术集约化趋势。知识、创新和科技水平是后工业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一方面,所有制造业部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集约度,同时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刘长全,2005);另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三)产业布局呈现新型产业分工格局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布局演变表现出两个主要趋势:一是制造业郊区化趋势。随着工业企业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很多企业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将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向大都市区或其他地区转移,同时把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留在市中心,大都市更多地表现为研发设计中心,而不是生产中心,逐步形成在近远郊及周边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在中心城区建设现代都市产业基地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魏后凯,2005);二是都市产业在旧工业区的重新繁荣。现代建筑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为以服装制造业和印刷出版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在城市中心布局提供了可能。经验表明,都市产业往往集聚于衰落的旧工业区。如曼哈顿区是纽约服装业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业中心之一(刘长全,2005)。

(四)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以建设“新城”来替代“卧城”,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二战”后,由于工业城市的拥挤、高犯罪率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加之高速公路与家庭小汽车普及,美国联邦政府对新购房子的减税与贷款等优惠政策,大量城市中产阶级为追求自然生活而迁移到郊区,产生了大量的“卧城”。这些“卧城”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对通勤交通也造成了很大压力。后来这些“卧城”在原有单纯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基础设施、社会配套服务设施等很多原来只有“中心城市”才具有的职能,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市即“新城”。“新城”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疏解了美国在工业化后期城市中心区所承受的压力。以东京都等为代表的“CBD―远郊区集合居住区―公共大交通”空间发展模式,以巴黎、伦敦等

为代表的“中心城+新城(或卫星城)”空间发展模式,都反映了从工业社会的“单中心”向后工业社会“多中心”的演变。

(五)社会民生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总体消费水平显著增加,1959―2000年,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年均增长3.6%,消费开支在国内总需求中的比重达到65%,同时,美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品消费支出由1960年的24.4%下降到1998年的13.5%,而以发展、享乐为主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住房、汽车休闲娱乐、投资、旅行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住房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一直占绝对优势,从1960年的29.0%增加到1998年的33%。与此同时,技术革新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普及,有线电视、电脑、电子玩具和游戏、移动电话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新开发的医疗服务等成为消费者热衷的新领域。

同时,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重心也开始转向社会发展为主,市民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比重上升,住房、轿车、教育、保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纽约市居民支出结构中,住房、交通、医疗健康和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36.8%、15.8%、4.2%和4.6%。1996年,东京居民消费结构中,住房、娱乐、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支出比重分别为11.6%、11.2%、7.7%和9.1%。

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到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形成了包括退休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保险、失业保险和国民保健服务等在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建立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不同职业为基础来区分的,社会成员缴纳和接受保险金额依据职业和收入情况而定。美国的公共补助、社会救济都是针对特定对象(贫困者)而设计的,如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等。

(六)生态环境建设崇尚人与自然和谐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有以下经验:力促各领域节能、节水;推行资源和废弃物减量化,提倡污染预防;积极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如伦敦规划中明确绿化的目的在于“限制都市膨胀,保护农业,保存美和休闲”,1969年伦敦绿化带扩展为31万公顷,绿地总面积达800公顷。大伦敦还有一条面积达2 500km2的绿化地带环绕。此外,一些大城市还注意以天然的自然景观为依托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如伦敦形成了泰晤士河沿岸的绿化系统,德国科恩利用森林和水边地形形成绿化系统。

(七)中产阶级“空洞化”现象明显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中,中产阶级的“空洞化”现象日益明显。1998年,美国最上层1%人口的最低收入是23万美元,而中产阶级的年收入通常在25 000-99 999美元之间。以这个标准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中产阶级的状况比10年前更糟,在纽约、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州和华盛顿特区,中产阶级的收入明显下降。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被迫迁出这些地区,而另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移进来,导致这些地区的中产阶级数量越来越少,出现“空洞化”的现象。而1979―1997年间个人破产案例增加了400%,其中多数属于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空洞化”的直接原因是失业问题。

三、借鉴与启示

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0 314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同时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规律性问题。

(一)着力改善民生

国际经验表明,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重心由经济发展为主转向社会发展为主。因此,未来北京应将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着力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大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解决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福利改善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让更多的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要继续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三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精细、高效、优质的城市综合管理。

(二)产业发展走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化道路

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基本形成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营销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效都市产业,而在近远郊及周边地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都市产业基地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因此,北京的工业发展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北京市中心区要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环节,打造成中国的区域性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二是把加工制造业转移至近远郊及环京地区,在转移梯度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及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工业基地转移至近远郊,将一般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至环京地区(魏后凯,2005)。北京市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作为新时期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此外,北京还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的制度环境,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的优势,大力发展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产业、科技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现代教育培训、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服务产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三)以“新城”作为打造多中心空间结构的载体

国际经验表明,“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对疏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效果显著。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职住分离导致的“钟摆式”通勤流使得北京市的交通状况日趋恶化,因此,北京市应该将“新城”建设作为打造多中心空间结构、疏导城市中心区功能、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交通压力的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此,北京规划了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门头沟等11个新城,确定通州、顺义和亦庄为重点新城,河北省也提出打造京东、京南和京北三座新城,新城建设要具备健全的产业支撑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集居住、就业、教育、休闲、卫生、娱乐、商业、福利等于一体,特别是将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医难、入学难、入托难等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疏解中心城人口和部分功能的作用。

(四)维护中产阶层的稳定性

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型”,即中产阶层占到整个社会的60%以上。据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北京市中产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40%。约540万人,但是其中68.5%的中产阶级属于中下层中产阶级,意味着这类人的抗压能力极弱,稍有不慎就会滑出“中产阵营”(陆学艺等,2010)。失业率是造成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空洞化”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可能诱发北京市中产阶层不稳定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涉及房价过高、收入增长过慢、教育、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成本过高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调控,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壮大中产阶层,维护中产阶层的稳定性。

(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北京市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一是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创建垃圾分类体系,使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民主,大力宣传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三是全面建设绿色人居生态城区,注重市内绿色空间、郊野公园、环城绿色隔离带和绿色居住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长全,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演变趋势[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2]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5,(24)

[3]朱晓龙,王洪辉,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4,(05)

[4]陆学艺,张荆,唐军,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2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认清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应认清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表现为: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统一市场,规范经济的全球规则乃至由此建立的运行机制,都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更多地体现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但是,却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和权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它的态度应是,重视它,适应它,认真应对它;而不应抗拒它,忽视它,回避它,在构建“全球统一市场”和“全球游戏规则”中,应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而作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其次,应认清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依存、合作、竞争、发展”这八个字是支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正是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合作,同时又相互激烈竞争的格局。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是保持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持久和平、人类和谐进步的根本保证。

第三,应认清全球经济失衡的危害。如全球经济增长失衡、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国际货币汇率关系失衡。

第四,认清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经济大国,正迈入经济强国。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经济增长中的许多指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尚不成熟。

我国的经济已融入国际社会之中,在不断深化开放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世界经济变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中,我国正发挥和承担着一个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应尽的责任和作用。

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发展之根本

第3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办法

(一)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如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以及旅游服务),另方面可以在引进国外较高技术产品过程中争取到一个新技术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开发出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如中国的家电业和电脑业)。这样,可以促进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转型。只要掌握好贸易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是比较有利而比较安全的。相反,国际资本的流动就不一样。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不使用国际资本几乎就不可能。

(二)加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在明确了国有经济必须重点驻守的产业领域以后,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国民间的民族产业资本。与目前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过于张扬的情况相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来甚至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仍受到过度的压制。资本受到各类政府机构和过时规章的歧视、排挤和随意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资本产权的界定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资本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甚至在民间资本较快积累起来的地区,资本外逃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中国倒是应该从政策上重新尊重资本(民间资本),给资本以应有的和合理的生产要素地位,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以使中国真正的民族资本迅速壮大起来,而能与市场上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相应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宋春艳. 关于经济全球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02)

第4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超越国界的世界经济活动。世界经济活动具体是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它是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和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发展生产。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程度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进入到了世界的舞台中。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客观规律,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进入90年代,现代技术革命在更深的层次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演进。世界经济活动主要由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组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源泉。

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这种分工方式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构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这种现代的分工方式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其次是产品国际化,也就是出口生产所占生产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形式是现本文由收集整理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几乎所有国家的众多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国际商品交换。最后是投资金融国际化,随着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不断发展,使国际间资金的流动日益频繁,从而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了适应于国际化的大浪潮,各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还提出许多鼓励措施,促进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流观点。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说,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快。但是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三、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不断的会有问题发生,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如下:

(1)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在经过很多次的转变之后还是不完善,尚未完全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

(2)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法适应行政法制建设。长久以来,对管理经济的手段主要是运用于行政手段,这就容易使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

(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行政部门的层级过多,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协调能力差。对于行政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解决对策

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中,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1)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社会和经济的有序运行,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地调控经济,做好市场监督,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2)设置适当的规模,明确责任,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度规模的政府。

第5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一、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审计的侧重点将随之逐步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这是其呈现的首要的基本特征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主,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大、最根本的变革是发生了资本革命,资本让位于知识,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消耗知识资本为主。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资本的竞争。知识资本就是无形资产的总和。所以,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而不是主要依赖于土地、石油、矿产等资源。一切高新技术实际上都是高新知识的凝结。一切发展都以知识为基础,一切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的结晶,知识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性也将引起价值的变化。

(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即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将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资本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知识超过了传统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要素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的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商标、专利权、版权、机软件等,还包括许多不可辨认的难以确定的无形资产,如公司声誉、管理能力等,而且后者在快速增长。知识经济使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

近30年来,第三产业革命浪潮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知识经济的贡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进而要求审计监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扩大审计的范围,逐步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为国家宏观调控及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也促使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审计监督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其技术含量,尽快完成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通过审计监督的重点转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促进其迅速成长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审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大特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着国家的强弱和企业的成败。人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对它的投入最为合算。据西方有关机构表明,员工投资1元所获得的效益高于投资2元新设备。知识经济的内涵,就是人力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许多新,如:企业家资源如何计价,人力资源如何参与利润分配等,都是摆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审计面前的新课题,特别是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经济监督骨干力量的审计,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计价、参与分配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以保证人力资源核算与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公允性,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审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新特征。

三、知识,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必将被先进的机审计技术所代替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是网络经济。网络化的,使人类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通信的能力显著提高。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其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出现了各种虚拟实体,如:虚拟公司、虚拟商店以及远距离的多主体的虚拟合作等。国际互联网将推倒横在供应商、顾客、姻亲集团和竞争者之间的高墙,将使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内中层层次作用弱化等。这就要求审计方式向网上转化,使就地审计的范围逐渐缩小。网上审计使主体和客体只需在约定的时间见面,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网上审计可变事后审计而为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审计方式,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否则将事过境迁,无案可查。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点必将由原来对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对系统的、设计过程等。

四、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审计将跨越国界,实现审计的国际化,组建审计的跨国公司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股超级强大的国际经营力量。根据联合国发表的有关资料,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1976年为6700亿美元(不包括公司内部销售额),相当于同年世界出口总额9180亿美元的73%,到1992年已高达5.5万亿美元,翻了8.2番,相当于当年世界出口总额4万亿美元的137.5%。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产业有着深远的。跨国公司的经营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6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大部分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已经把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空间扩大到了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规划投资、配置资源,并以此来带动贸易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统计,1990年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6.2%到2000年上升为20%,全球年平均贸易增长速度达到5.86%。在贸易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经济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也大量进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除了出口高科技产品,工业制成品外、钢铁、化工等生产原材料外,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垂直型分工逐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增加利润为目的,综合全球各地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力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全球化。

2、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传统出口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寻找海外市场压力较小,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比较容易,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向了由一般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国际竞争激烈,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3、产业内分工已成为对外贸易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产业内分工。过去分工主要是由要素禀赋所制约,现在科技足以减轻甚至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至于同一行业内各部门或同一企业内各个分工车间和工艺流程,都可以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实现最优配置。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国际分工不再简单地和主要地表现为初级产品、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参与现代制造业的分工之中,甚至发展出一批新兴产业来。

4、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各国为在新的竞争中确立领先的发展地位,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调整带有越来越强的全球色彩。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很好把握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而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国内经济高增长,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面临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如何适时制定合适的对外贸易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国内环境变化

1、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面临全新的形势。一方面我国可以在WTO确定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下,享受WTO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便利,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和进入别国市场的权利,促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合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也必须履行我国的对外承诺,必须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划,中国将进一步放开市场,逐年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等。大部分的措施将在五年兑现。

2、整体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经济也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资源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我国经济出现相对过剩,既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过剩,也有生产能力的闲置。人多数企业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约在70%以下,而一些附加值高、商品性能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工业发展出现新的特征:一是速度下降,亏损增加;二是结构失衡;三是资源型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1993年原煤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30%―40%。这与二十年前经济发展时面临短缺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以前的发展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完成,而现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乏短缺经济时期对资源性产品开放的投资拉动力。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必须从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出发,要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升级。

三、全球对外贸易战略的提出

全球化战略是从全球化的高度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带动更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实现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生产层面的对外开放。这一战略是更深层的对外贸易战略。

一是跨国公司投资成为生产出口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下,出口能力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比较优势和要素优势的发挥。在全球化外贸战略下,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优势要素的利用,另一方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市场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是要素的充分调动使国际分工深化。在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中,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决定了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更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产业内分工已愈来愈成为对外贸易基础,充分利用本国优势要素不是惟一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要素的国际流动,发展非本国优势要素密集型产业出现了新的可能。

三是全方位经济分工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扩大使分工不再只限于工业、农业领域,而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扩大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从作为简单劳动力密集型的劳务承包工程到作为高级复杂知识的研究咨询服务都成为国际分工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际分工地位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上,也不能仅仅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而应当广泛地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参与。

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将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大发展,具体来说:

1、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传统的进口替代和平衡型贸易战略以国内市场取代对外贸易,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出口导向型注重国外市场但忽略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广阔毕竟是发展中大国的重要优势。新环境下实行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全球战略则是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

2、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但与此同时,采取种种方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如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产品越来越成为国际反倾销目标,2001年9月止,对中国反倾销案件达452起。严重阻碍出口进一步不扩大,实行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可以变国内征税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绕过国外诸多壁垒。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限制。

第7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跨国公司,发展,全球化,对策

0引言

全球性公司作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正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这种多国经营有利于相互合作,采用新技术;其次,有利于突破贸易限制,进入市场;再次也为各自进入地方市场提供了便利,从而节约了市场调查和建立市场网络的费用。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全球性公司的兴起,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健康现象,并预言这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必将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对于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讲,应当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号召,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从企业自身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主要策略。

1本世纪初全球跨国公司发展情况

毋庸置疑,在本世纪末以前的130多年里,跨国公司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一些走势:

第一,企业兼并,强强联合仍将成为跨国公司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形式;

第二,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合作更趋国际化;

第三,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进一步加强;

第四,跨国联盟将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第五,全球性公司正在兴起。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跨国界、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的全球性公司已经悄然兴起。

2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在我国,相当长时间里把跨国公司看作是剥削第三世界和各国劳动人民的“吸血鬼”,因而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用外资的逐年增多,国际跨国公司的触角日益伸入到我国,我国企业也逐步走向世界,逐步国际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但仅有的几家跨国企业同全球性的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很悬殊。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大量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

2003年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多,但投资规模小。据统计,1999年我国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金额只有220万美元,而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0万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600万美元。其次,跨国经营的企业多,但形成跨国公司的企业少。目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已达3万家,相当于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近1/2,但还没有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这反映出我国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不高。再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贸易加工类企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是贸易型企业,占61%;其次是资源开发型企业,占19%;生产加工型企业,占12%;交通业占2%;其它为6%。

(2)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总态势良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

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由1996年的3家企业,增长到2001的11家。从营业收益率来看,2000年到2001年分别已经超过了世界500强的平均收益率0.25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均超过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总数仍然很少;进入500强的11家企业仍不具有世界优强跨国公司实力;进入500强的我国企业基本属国家垄断企业,市场竞争力差,这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着本质的不同。

2.2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目前,世界6万多家跨国公司拥有85万个子公司,足迹遍及全球各地,它们中间不仅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也有新兴后起、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这些国外子公司雇佣了5400万员工,控制着世界贸易额的65%以上,技术转让的80%以上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全球最重要的工业、服务业都已经进入了跨国公司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服务的网络中。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低估的力量。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35亿美元,从事跨国经营企业达3万多家。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这些巨大的变化使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亮点。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有效利用外资,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3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正在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经济战略,将直接影响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上。因此,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与控制,应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借鉴跨国公司的有效做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企业特点的跨国经营战略和控制体系。

(1)走出去是企业扩张的需要。低成本扩张,境外收购、合资、独资建厂,进行境外加工贸易是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盛行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方式,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产地为销地,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

海尔从1998年开始重点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前海尔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司,在南非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合资工厂,此外还在印度尼西亚投资100万美元,合资建设电视机生产厂。深圳康佳集团在印度投资900万美元组建合资企业,生产彩电、冰箱、视听和通讯产品,此外还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广东TCL集团已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彩电生产工厂,有50万台年生产能力,已占越南10%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在印度合资建厂,占当地7%的市场份额。广东科龙集团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立生产企业。

(2)以大型国企为依托,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中小跨国公司,建构我国市场经济跨国公司框架体系。我国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已具备了3个条件。一是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三年脱困目标如期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子。二是近10年来在发展企业集团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三是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好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2001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货值及利税总额等均有提高。我国民营工业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经济效益,它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批民营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跨国经营中取得了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如:联想、TCL、远大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在跨国经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加快解决国有资产产权单一的问题,使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只有这样,“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规模重组”才会真正有效。

第一,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第二,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境外上市能够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融资能力。第三,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优势企业应积极开展跨国并购,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加速跨国化进程。

3结论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巨大作用都将会给世界经济及人类的生活质量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且处于上升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需要,趋利避害,充分把握和利用经济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不断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段先胜,杨秋梅.外国直接投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8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出口贸易 影响和对策

引言:

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影响到各国贸易的出口,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种趋势。我国目前的贸易出口大多以能源消耗为主,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自身特点,因此,加速转型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一、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加大我国高碳企业产品出口成本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快速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拟定“碳关税”计划,例如:法国自2010年初宣布对没有建立同欧盟等发达国家一样的环境立法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美国也将从2020年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因此,中国从保护自身贸易出口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形成了一种贸易壁垒,如果这一计划在欧美及所有发达国家中实施,将不利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中国大量的高碳企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等等能源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成本必将上升,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济利润。

(二)增加我国贸易出口难度

目前世界提倡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贸易出口产生直接的影响,催生出如碳关税壁垒、碳标签壁垒、碳排放技术壁垒等等一系列碳壁垒,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增加我国贸易出口壁垒,加大了我国出口贸易的难度。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出口产品的特点主要是以“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为主。据以往的数据显示,我国能源的消耗量是美国的,但我国一吨煤所产出的效率仅仅是美国的28.6%。由于我国大量投入能源的建设,加剧了本国的环境污染,再加上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壮大,GDP总值不断上升,贸易顺差也持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顺应低碳经济无疑会加大我国出口贸易的难度。

(三)改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模式

我国以往的对外贸易出口模式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然而这种出口导向型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一旦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有以下几种改变。

1.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就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企业来看,主要是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这些全都是对环境污染高的行业。由于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密集程度较低,工业出口商品结构水平不高,无法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加大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来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2.出口份额的改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必然会朝着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出口,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建材、钢铁、化工等高碳产品必定会因为受到各种碳壁垒的阻碍而无法进入到国外市场。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出口也是一种资源的出口,从前我国各项指标来看,我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如果通过以消耗能源的方式进行贸易出口,长此以往下去我国资源将会不堪重负。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二、根据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采取的措施

(一)调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产业结构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型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经济发展方向。中国要想追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脚步,就必须要调整其出口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含量、环保标准和附加值,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出新型的低碳产业体系,以碳关税为发展契机,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例如:在出口服装贸易时,减少高碳能和高排放的产品出口,政府积极鼓励国内各大出口企业引进低碳原料来进行产品生产,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从而占领贸易出口市场的优势。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建成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以此来应对发达国家已经实施和进行的碳关税政策,优化和调整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业机构。

(二)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低碳经济条规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中,我国要想提升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不仅要改变自身的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还要将本国的法律、制度、理念等方面逐渐向低碳经济所要求的方向靠拢。同时,我国也要积极参到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条规的的制定以及新技术的研发项目中去。

另外,我国在参与国际就低碳经济制定相应条规的讨论和制定条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国情出发,应与发达国家制定出“共同承担但有区别的责任”,争取主动权,维护自身的利益。在面对碳关税的问题上,我国应该保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在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加快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完善本国的低碳技术应用,加强与国外间就低碳经济的交流,最终确立一套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前提下对本国有利又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小的碳关税征收标准。

结论: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有在顺应低碳经济的条件下,积极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挑战,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以往的出口贸易结构,大力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谭丹.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 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38一4

第9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设计 有效性 四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52-02

在长期的课堂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历史教师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苏省实践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设计为起点,自主学习为基础,学生讨论为途径,自我展示为目标。其中教师点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自我展示的学生大于学生总人数的20%,从中可以看出课堂高效的关键是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是否高效。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注重有效性,应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的放矢 发轫之始

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在历史课堂中不能也不应该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来保证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依据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了解世界银行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来设计问题。明确课堂的重难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通过一个主导(美国),两大体系(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来理解此重点,更为清晰。

其中了解、知道型为基础知识,设计此类问题必须明确目标,例如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通过了以什么为基础的法律文件,可以让学生借助问题导学单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可以通过填空、判断、选择题的方式检测反馈。同时课堂上必须保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背诵和消化。重难点问题设计围绕理解探究类知识点展开。例如:如何理解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层层递进 条理清晰

怎样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重点在于问题设计应具有逻辑性与层次性。教师首先强调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来分层次、有梯度地设计问题。例如:本课线索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强调了第17课与第22课的内在逻辑,点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系化、制度化。

设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无序”的原因?(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人教版必修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引发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危机破坏了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不堪。”)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过程中,美国为何提出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企图建立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货币体系)该体系是怎样建立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如何体现美国为主导,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得特权和支配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即双挂钩,使美国取得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绝对控制权,总部设在华盛顿,关键职务由美国人担任,获最大投票权)突出美国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从其酝酿到诞生都有美国的意志。

三、不愤不启 渐入佳境

问题设计应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行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区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求助热线:以下国家纷纷打来国际求助热线,可以向哪个组织求救?他们组织的宗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1997年,韩国突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1/2以上,韩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来稳定货币。

材料二: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需要大笔资金用于震后重建。

材料三:金融危机之后,冰岛破产,冰岛克朗对欧元汇率缩小,冰岛人均负债曾达到25万美元!

材料四:2008年3月21日,某国际组织执董会昨天批准给中国384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缮保护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可持续旅游业。学生小组讨论可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贬值和收支失衡,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贷款。

历史课堂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达国家在外交上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面对此情此景,更应该团结合作,谋求双赢,在某些领域更应该掌握国际话语权。例如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它是政府间性质的组织,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你有哪些感悟?“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掌握国际规则制定权的国家”。――当代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学生对此自然感同身受。

四、不疾不徐 水到渠成

问题设计应注意适量与适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问题设计要适量,题量控制在10题以内,当堂练习,及时讲评。同时,问题设计也应适度,可以设计成基础题与能力提升题。基础题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为主,要求能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要素和发展过程;明确历史事件不同阶段的特征。能力提升题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概括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材料一,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已经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已经多次出现其成员国利用该弊端,无理地打击竞争对手,为本国谋取不当利益,直接导致许多国际贸易纠纷得不到真正公平、公正地解决。回答:归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有哪些?分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规则不严谨(贸易保护主义有可乘之机);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性。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在其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多次多边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下降到13%,发达国家平均关税降到4.7%。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回答: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分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平台,有利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至此,重难点理解水到渠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大经济支柱,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逐步导致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推动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只要有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并从历史整体上高屋建瓴,从历史细节处精雕细琢,同源共流,就一定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林川.关于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