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农村中学长期以来受家长文化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提升农村素质教育的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是:

(一)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在学校教育中不能开设专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评价。

(二)农村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重视程度低,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往往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三)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薄弱。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①以这样的师资力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结果就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中学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学生中出现太多的人际关系不协调,以自我为中心,孤独自卑、狂妄自负,或意志消沉、或感情脆弱、或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在农村中学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②

二、构建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课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从学校领导到老师、家长乃至学生自己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健全的人格。根据对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战略高度的位置。

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符合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目标和内容。

(二)学校是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环境。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都是环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和反映,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存在着客观的原因。③因此一个和谐的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使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减少到最小程度。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板报、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三)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当前,农村中学极度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几乎为零。据调查,当前农村中学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班主任、政治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规律和要求,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障碍。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必要保障。④

(四)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惑,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五)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及时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主动地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中,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语文课中优美隽永的散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愫。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和谐统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六)家长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并形成教育台力。

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应经常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取得联系,通过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其心理原因,同时帮助家长熟悉青少年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⑤了解这段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提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但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且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同步,形成合力,从而实施有效的家庭心理辅导。

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既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国民的精神面貌和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要求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解决中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能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品德培养和知识传授,还应关注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并予以主动积极的辅导,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而教育者才能真正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⑥

注释:

①张世富. 心理学[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②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③王道俊. 教育学[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④丁志强. 教育管理心理学[ M] .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⑤汤有国,李林红.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⑥张万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 M] . 北京:中央民族大出版社, 2001.

参考文献:

[1] 张世富. 心理学[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丁志强. 教育管理心理学[ M] .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4] 王道俊. 教育学[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5] 汤有国,李林红.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第2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尽管寄宿制学校对于促进农村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保证农村学校适度规模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寄宿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寄宿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发育和性格形成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全面发展产生影响。对此,我校认真研究和实施了寄宿生管理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 强化食宿管理工作,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底气

(1)强化食堂和宿舍工作人员管理。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高度重视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除聘任专职职工外,在教师工作分工时首先考虑配足、配齐、配强食堂和宿舍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这两支队伍的特殊作用,学校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对寄宿生的管理放在学校管理工作之首位。

(2)打造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家”的感觉。我校为寄宿生提供创设适合中学生“两休”的铁架床,统一物品摆放要求,宿舍管理员、守夜教师每天检查学生寝室设施的安全状况,并给寝室开窗通风;每晚检查和巡视学生的就寝情况,提醒学生及时入睡和帮助学生盖好被子等。及时消除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每天两次不定时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内务,帮助指导寄宿生整理寝室物品摆放和美化工作。

(3)配好供给。学校为学生打造了专用的碗筷橱,二十四小时冷、热水无常供应。

2. 实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依靠

(1)管“穿”。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为此,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生活、值班老师每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提醒他们更换添加衣服、鞋袜。同时,帮助或指导学生学会洗涤小件衣物,确保寄宿生穿戴干净、整洁。

(2)管“吃”。孩子们虽然离开了父母,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学校缺了父母般细致的指导和关怀。为此,我们安排专人(每周的值周教师,主要以班主任为主)教育、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安全有秩序打菜饭,培养他们良好、卫生、文明的就餐习惯。丰富学校进餐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礼貌、珍惜粮食等教育。

(3)管“住”。科学制订作息时间表,让寄宿生能有充裕的时间休息,这段时间主要是由值班教师负责。我们制订了适合本校学生个性特点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可随时通过校讯通、教师手机、学校电话与家长联系,缩短了学生和家的距离。对于寄宿生就医我们也开通了乡卫生院与我校的直接通道,学生可以不出校门直接到卫生院就医,情况严重的,医生到校诊治。

(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来自边远村,一般离校较远,交通不便,近则4、5公里,远则10公里,他们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长很不放心。为了确保学生放学回家的人身安全,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班的学生在放学回家都要履行家长接送签收手续,并要求每个班级要做好记录。

(5)管“导”。学校安排了专门的宿舍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作为学生的生活、思想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6)管“育”。即教育,重点是自理能力的培育。我们立足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群体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强自律、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学校从寄宿生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做到生活在哪里,安全课堂到哪里。

3. 建立心理健康校本培训课题总结模式,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理论

在我校,树立了“人人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意识和职责:

(1)我校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每两周进行一次全员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包括:参训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结果等并放入培训档案。对教师的自学提供资料,并定期检查督促。

(2)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研究会议,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汇总交流。

(3)对中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应重视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实践反思。此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是:①由培训教师收集或组织撰写心理教育案例或请专家提供已有的案例;②将案例先交给教师自主思考;③组织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什么是案例,为什么要进行案例开发,怎样进行案例开发;④对提供的案例组织讨论⑤培训者指导教师分析案例并形成共识再概括总结;⑥再布置教师写案例分析,体会并按照案例开发的方法学会关注心理教育案例,为下一轮案例分析培训作准备。

(4)每位教师都要写出个人的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方案 。

4. 采取多种渠道,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途径

(1)认真上好、上足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把教师讲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全部形式,只能是集体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

(2)完善健全心理咨询室,建立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值班制度。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

(3)建立寄宿生心理档案,利用晚自习,值班教师与个别寄宿生进行心理畅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做好记录与反思。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校园的乐趣。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第3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自私、虚荣、软弱、易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青少年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时,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有了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退缩心理,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另一方面初中独生子女偏多,他们从小到大的家庭生活优越感,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容易使其产生依赖和自私的心理,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别人的进步;再者,初中学生生理上的急速发育也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他们容易急躁、发脾气,不能够换位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应该共同承负的责任,而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的主阵地,承载着更多的教育导向功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会自我调节,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败得失,着眼于未来,以正确的方式去展现自我,提升自我。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即学生对自己的理性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评价。体育活动大多是运动技能的训练,而不少学生因为自身原因(身体肥胖、动作不协调等)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喜欢体育,甚至对体育活动有抵触情绪。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鼓励,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指导练习技巧,并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长期下去学生的耐挫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且鲜明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坚强、拼搏、自觉、自制等方面的内涵。实践证明,越是在困难的情境下,学生的意志品质也表现得越明显。体育活动有着一定的运动量,尤其在对抗性和竞争性体育活动中,学生容易疲劳、紧张,有丰富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主导了学生的意志行为。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设置有一定困难的运动项目,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力锻炼,有助于其培养勇敢顽强、坚持不懈、不怕吃苦、团结互助等方面的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

交往能力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养。体育活动要求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尤其是集体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样的过程离不开学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良好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了信息交流,懂得了宽容热情,改善了学生的情绪障碍,促进了活动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班内自由组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比赛,学生在活动中渐渐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为了赢得比赛,每队的成员都要适时沟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的交往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加强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从而便于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导功能,引领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营造愉快的体育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

3.因材施教,展示学生才能

第4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当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国内的部分学者专家研究显示,在我国初中生中,心理异常的学生比例为14%,处于严重心理行为的学生比例为2.9%。这个结果让不少老师和家长为孩子的成长问题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在初中生群体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1. 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

学生经常会存有一些异类的心理问题,由于初中学习的紧张程度,还会出现学习焦虑和过度焦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压力较大,甚至达到了不能有效承受的地步,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对集体住宿条件的不适应,上课坐立不安,对父母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依赖性。

2. 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

相关调查显示,有22%的中学生都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家长、同学、老师等周围的人存在排斥感,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其中有3%的学生人际能力表现的极差,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缺乏一定的热情,甚至表现出冷漠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等情况,给别人以难以相处的感受。

3. 思想方面的表现

经常对老师同学表现出对抗,或许这其中是由于处于叛逆时期的原因,这类学生能够占到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太多的学生心理存在健康问题,思想绝对化,有些话说出来会显得太绝对,过分自信,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喜欢唱反调,故意跟老师同学作对,对长辈没有礼貌,见面不打招呼,甚至与自己的父母争吵,顶撞父母,更有甚者还会拿出走来威胁家长就范。对其他同学有捣乱行为,喜欢捉弄人,或者主动挑起事端。

4. 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现

相关调查也显示了这方面的内容,品行问题发生最多的一个年龄段是处于13岁左右,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常见问题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就是喜欢打架,对他人物件造成破坏,还会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通过讲授课本相关内容进行相关心理教育

我们讲述课文就是对作者作品的介绍,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对学生进行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所讲的初中语文课本里大多数是名家大作,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健康我们的心理都是很有益处的。我们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身心的健全。课本中的这些名家都是值得后辈学习和敬仰的楷模,我们所敬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文笔,还有他们的内心世界,能够让我们的内心焕然一新。如编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读懂了他,就会发现他处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依然坚持创作的梦想,还有张海迪的故事,这是当代的榜样,身残志不残,忍受着病魔多年来的折磨,整日活在痛苦的煎熬中仍然乐观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自信。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榜样都有着无穷的力量,对我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针对学生的现状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考虑依靠课本上知识的魅力来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逐渐改变自己,接受名家的教育和熏陶。我们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2.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有义务在讲授课本内容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教育,初中学生都是刚从小学出来的,思想言行等各方面还不成熟,还有待塑造,心理也尚未发育完全,语文教师就应该把握好学生发展的方向,向健康完善的方向引导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我们还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寻找学生身上的光亮点,使学生学会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当然,让学生写日记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心理培养,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高兴的事情和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学会用心思考,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初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会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用自己对教学事业的满腔热情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灌溉学生的心田。

3.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第5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初中生心理健康育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结合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怎样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粗浅地探讨。

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编排了丰富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何利用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1.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资源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该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出适合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正确认识困境、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个性;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品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等。这些内容无疑是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辩论、典型事例评析和榜样人物故事等,结合初中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导向,以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2.教师应以自己健康的心态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人格和健康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尤其在课堂上,教师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不应该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更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课堂和工作中。作为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渊博的知识和宽容之心,让学生佩服你并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并且不断地把教育教学引入到学生们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既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情景。微笑着面对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和感化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信任与尊重。言谈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坚强自制、幽默睿智等良好的精神品质如春风化雨般沐浴着自己的心灵。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巧妙运用典型事例铸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巧妙地运用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典型事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独到的铸造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上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节有关“自信走向未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挑战自我”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下面几个事例:小巨人姚明自强不息终成为一代篮球巨星;国家体操队员桑兰在比赛中不慎受伤,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坚强健康的心态迎接困难,磨砺坚强意志,自立自强,勇敢自信地面对挑战,书写了感人的篇章;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战胜重重困难,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学生们听后无不为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魅力所感动,进而把内心的感动升华为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4.教师要学会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

在初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充当“心理辅导员”的角色,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营造热情、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姿态亲近学生,关爱学生,赞赏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知己,让学生打开心扉,倾吐心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决不能一味指责,甚至讽刺歧视,而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倾听,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特征、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学中的疏导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挫折与压力。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面对日益突出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应引起高度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尽的绵薄之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这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重要作用,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耐心地教育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采用有效的课堂学习评价方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自信、乐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由于教师过分担心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不深刻,往往是45分钟一节课,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要占用40分钟,留给学生的只有5分钟,根本没时间提问、思考,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在厌恶中学会了忍受、盲目接受,厌学的情绪大有蔓延之势,究其原因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使生物课堂富有情趣,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如在讲“动物运动的方式”一节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新课的,第一步采用激趣导入新课:在这个广袤的蓝色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千姿百态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他们世界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动物们是怎样取食、逃避敌害、长途迁徙,以求生存和繁衍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及意义。第二步,开展“动物成语接龙”游戏:关于动物,同学一定会说很熟悉呀!那好,今天咱们就来一场成语挑战赛,男女同学各一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说出的有关动物运动的成语最多,并板书。结果男生写出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莺歌燕舞、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女生写出了:螳螂捕蝉、飞禽走兽、鸡飞狗跳、龟兔赛跑、大雁南飞等词语。两队难分高下。请从刚才的词语中找出相关的动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击、翔、歌、腾、跃、奔、捕、飞、跳、跑等一系列动词。第三步:“即兴表演”活动。“赛成语”说明大家嘴上功夫不错,现在进行另一场“即兴表演”比赛。四大组派代表比划某种动物的运动,其余同学来猜,看看哪一组获最佳表演奖?生1组同学旁白:空气清新的西双版纳密林深处,有一只美丽的鸟在翩翩起舞。另一位同学跳了“雀之灵”的几个动作。大家取名“孔雀开屏”。生2组同学旁白:人们都怕它,因为它横着走路。另一位同学表演。大家取名“螃蟹漫步”。生3组旁白:一位同学两手做V字状,放在头顶上方,两膝弯曲快速跳跃。后面一位发出狼的阵阵嚎叫并狂追前面的动物。大家取名“灰狼追兔”。生4组同学旁白:秋天到了,他们整装待发,准备到遥远的地方过冬。四人排一队,两手呈一字型伸展,手臂一起上下波动。大家取名“大雁南飞”。经评比,大家一致认为“螃蟹漫步”的表演神到、形到,获最佳表演奖。表演后,请学生回答:这些动物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第四步:观看课件,自己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课件内容为书中涉及到的十几种动物的生活情景。看完后,阅读课文,填写“动物运动方式比较”表。整节课在同学意犹未尽、快乐参与中结束了。

可见,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开展各种趣味盎然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枯燥的学习变为生动活泼的全程参与,通过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愉悦、参与、分享的氛围中学习,厌学情绪自然就会远离学生,课堂才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实施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以往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教师通过纸笔检测得到一系列冰冷分数,再经过简单加减,得出某位学生生物成绩好或坏的结论,并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序,所谓的高分学生毕竟是少数,简单相加减的评价方式会使大部分学生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等公正地评价学生。为此,我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1.施展计分计划的魅力

如何对学生成绩进行打分,可以制定对学生有长远好处的计分计划。做法如下:(1)做到考试最少化。(2)制定目标协议:如学生在开展“探究、课外实践、调查、模拟制作、实验”等活动时,询问学生存在的困难,是否能独立完成。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对活动提出个人期望的目标,并进行记分。如果学生活动目标达成,那么计分就容易友善地开展。(3)增分选择: 当学生不满自己的得分时,允许他们可以用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的方式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获取额外的学分。(4)补作业:给出一定的时间期限,允许学生补上空缺的作业。补上错过的作业,如同额外作业的得分,这种做法与不交作业的惩罚相比,显得更加尊重学生,用鼓舞和期望的方式比批评、指责、惩罚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想效应。

2.发挥优点卡的激励作用

在生物教学中常发现一些学生学习吃力,该记的内容记不住,该动手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动手,加上不是中考学科,有的学生甚至想放弃学习,课堂上做作业、看书……不一而足。为了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课堂上请学生在纸卡上写上自己的优点,回到家里请家长写上自己孩子的优点,教师再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再把这份“优点卡”发给这些学生。当学生意外收到礼物看到一条条自己的优点时,就会惊喜万分。这样,信心不足的学生们就会为自己鼓劲、加油,即使是学习不太成功的学生也能不断感受到来自他人认可的喜悦,从而强化其自信心,坚定成才的信念。创造积极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实施三维目标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价值取向,从单纯强调评价结果的准确,转向更强调对活动过程的反馈,强调平等、理解和互动,更加重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如在“关注生物技术”一课中,我是这样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方面的测评有:能否根据查阅的资料说出转基因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将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可用电子文档、手抄报等形式);方法与过程方面:个人承担的任务有无完整的记录(文字、录音和录像均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有无责任感,是否主动团结协作,组员关系是否协调。每节课结束之前的成果展示、反馈评价环节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先多讲优点,再补充谈缺点,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三维目标评价方式使学生不仅收获了学科知识,还获得了同伴、老师的肯定,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7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把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归纳为三个词:无奈、无望、无助。一年级刚进入职业学校时对现状感到无奈;二年级时想要改变自己,但觉得毫无希望;三年级就业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感到没有人能帮助他。多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使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时间等基本呈现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逐步下降的趋势。大部分学生“一学习就觉得疲劳或厌烦”、感觉“现在的学习对将来找工作没什么用”,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等不健康心理从中职生一入学开始就充满很多学生心间。心理活动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健康的心理能帮助人们走出精彩绚丽的人生,而不健康的心理却是暗淡灰色人生的开端。因此,不改变中职生这种“无奈、无望、无助”三无心理,教学管理的效果必然事倍功半,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仅就入学初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首先,入学之初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所要求。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在青春期,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个人要求与依赖关系,自我设计与师长要求,理想目标与现实可能,个人消费与经济能力,意识与社会行为,这种主观上欲求与客观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2、就读中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国人普遍认为中考高考是人生两大关键,中职生绝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失意落魄的心态最为强烈。特别是农村家长大多认为中职校就是淘汰者的聚居地。中职生自然而然地会觉得低人一等,自我肯定不足,认为自已一无是处,他的喜怒哀乐受别人的褒贬,缺乏自信心。

3、入学之初中职生所面临的心理环境的特殊性。来自四面八方的中考失利的中职生汇聚到中职学校,他们携带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多种不良心理的交错混杂,如果不能及时集中加以纠正,它们会迅速发展漫延,危害整个学生群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不可否认的规律,同理,坏的开端是失败的一半同样正确。中职生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在入学之初如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予以纠正,其结果可能真的导致中职生的“三无”心理,而抓住这一教育的关键期则可能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人生开端。

其次,抓住入学之初心理教育的关键内容。

自信心。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往一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高度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结果“嘣”地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显然有些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测试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杯上的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以后,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并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高度继续地跳。――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只玻璃杯了。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问题在于只是经过几次碰撞,它的心理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2、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3、进取心。进取之心,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犹如从一个人的灵魂里高竖在这个世界上的天线,通过它可以不断地接收和了解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充实更有力量。有了进取之心,我们生命的航船在未来的岁月里就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如今这世界容不得我们坐吃老本,只有不断上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看书的综合能力,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第8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竞争 适应能力 自信心 坚强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 十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缝康教育是指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排除心理扰、克眼心理障碍。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青春叛逆朗。南于外界的影响和个人自身的特殊性,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思想落后、意志薄弱、不服管教、我封闭、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和消极对抗、沉迷网吧等等。。在休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长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躯体的健康是外在的表现,而心灵的健康与否,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史加重视。

1.勇敢面对竞争,正确认识自我。

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学校注入竞争机制,这样人与人之间,胜利与失败之间,理想与能力之间,均会产生各种对立心理,胜利者自居,失败者悲观失望,甚至妒忌和不服气。在一次800米的考试中,老师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进行,可有一个学生提出想单独一个人跑,问他原因,他说和大家一起跑会害怕,大家一起跑出去的瞬间他会受不了。并得到了一些同学的共鸣。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学生归类为心理脆弱的一类,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一种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或身边的同学都比较优秀,使他们的心理变得紧张而脆弱,从而害怕竞争,没有正确认识自我,丧失自信,长此以往,必然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可以先满足其要求,然后再结合实际进行耐心诱导,帮助建立信心,先让他加入和其水平相当的或差一点的小组,找回自信,并体验竞争的乐趣,让其亲身去感受竞争带来的进步。

2.减缓心理压力,提高适应能力。

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是直接而真实的,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和态度在教学中会很快地表现出来。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和别的同学发生误会,或被老师批评、或高考临近的压力等等都可能使其心情压抑,上课时情绪不高,表现为垂头丧气,郁郁寡欢、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练习不认真,对竞技结果麻木,缺乏集体荣誉感,这时如果老师只看其表而武断地进行批评,即使学生表面上改善了,却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有时还对学生造成更深的心理伤害,师生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学生会对老师失去信任,甚至封闭心扉,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作为老师应留意观察学生在课中的表现,当学生表现异常时,要善于挖掘心理的因素,并利用体育运动进行治疗,实践证明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

3.创设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对他们的学习还是人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既保持不断的创造力,又保持健康心态。

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提高,自我效能会增强,内部动机会加强。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第9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自尊;知耻;自信;扬长避短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34

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下过定义指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我们平时所说的祝你身体健康就对应着其中的生理健康,指身体层面没有疾病的状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各种各样的养生讲座也扑面而来。但人们往往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除了身体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看似身体方面没有什么疾病,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显得格格不入,这很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存在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心理常识是我们思品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我们的思品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自尊的教育

自尊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它表现为自己格外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或者看不起自己。比如,徐悲鸿曾经在法国留学,期间有一个法国人就十分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华民族属于,中国人都是好吃懒做之辈,不会做出什么成就。徐悲鸿就十分不服,于是就和这个人进行打赌,说让我们各自代表各自的祖国,一年后看谁的成绩棒。这个人接受了这个挑战。经过一年的勤奋努力,徐悲鸿的画作在法国甚至欧洲都出了名,这个人不得不对当初的论断向徐悲鸿道歉,并表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就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人,不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

做一个自尊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自己。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具备应有的实力。刚才事例中谈到徐悲鸿赢得他人尊重的条件就是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得自己画作在法国甚至欧洲声名鹊起,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了尊重。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我们就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自尊的人,首先要做好自己。

做一个自尊的人,其次,要尊重他人。尊重都是相互的。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很难获得他人的尊重。刚才事例中谈到的这个法国人在一开始就抱有民族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将中国人看扁了。他的行为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这样就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在一年之后,这个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当初的不当言行向徐悲鸿道歉,这说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这样的行为就为他赢得了尊重。

做一个自尊的人,最后,还要知道耻辱。一个自尊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一个知耻的人,必定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并懂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去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和违法的事情。因此,自尊的人心中都有一把为人的标尺,时常用这把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是否符合一个自尊的人的标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自尊的人都是善于反思的人,总能在独处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一个慎独的人,即不管用没有其他人的监督,自己总是能用心中的是非善恶的标尺度量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自然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另外,自尊与虚荣是两码事。有的人十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唯恐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想出很多方法,试图抬高自己的地位,个别人甚至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赢得所谓的自尊。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虚荣心理。自尊和虚荣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最看重的不是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内在素养,而是自己外在的一些东西。因此,虚荣的人不会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二、对学生进行自信的教育

自信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重要动力。自信最主要的表现是相信我们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我能行”,敢于对自己发起挑战,从而赢得胜利。很难想象一个不自信的人,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因此,在初中思品教育教学中,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理品质的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呢?

一个自信的人,首先是一个正确看待自己的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一个自信的人,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取得自己的成功。如果连自己擅长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就很难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失去自信的基础。

一个自信的人,其次要不断积累成功的基础。自信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自信的人要敢于尝试一项一项的任务,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基础。每当我们成功一次,我们就更加自信,当我们在面对一项新的任务时,我们就会勇敢地去大胆地去做。积累的成功的基础多了,我们自信的能力就提升了。因此,做一个自信的人,要勇于尝试,并且不怕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失败,我们就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如果一个人连失败都不能经受得住,就无所谓信心的积累了。

一个自信的人,还要克服自卑和自负,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敌人,都不是真正的自信。自负表现为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自卑则恰恰相反,表现为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因此,要自信,不要自负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