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农业风险中投资基金的建立农业风险的投资基金建立是极为关键的,其是由国家政府、各大企业、经融机构、福利基金和风险投资家等一起参与投资的基金。政府对独立建立的风险基金要注重参与与监督,对于需要提供实质风险资本的福利和养老基金,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家承担着力保农业风险资本正常运作和正常经营的重要责任。养老基金国家安全中农业的安全是最基本的,政府应把握好一定的“度”,使其成为确保农业风险基金独立性的有力保障。1.2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为风险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法律、财务、资金、人才、信息等专业。风险投资需很强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家涉及多方面专业知识的使用及对相关技术的了解和管理,然而,对法律、财务、企业战略等却不一定精通。因此,建立中介服务机构,解决出现在风险投资体系中不全面或不对称等问题,降低风险信息投资获取成本和交易的成本,这对于有效地管理风险投资体系、企业获利能力的增加、风险承担着或个人投资积极性的增加是非常有利的。1.3农业风险的法律支撑体系的建立关于农业技术投资风险的法律支撑体系的建立是最基本的,因为法律保障农业经济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的正常运转,激发农业经济中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所以,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是必须的。对《产权法》的完善,对保障风险投资体系的创新、企业专有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高技术成果的出资人入股也应出台政策性法规,在农业的风险投资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保障风险投资人的合法权利。还有就是风险投资企业的运作中要进行相关法律的规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1.4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的建立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是指农业项目中对风险投资机构、企业中核心员工及管理层的激励,除薪酬和企业分红等物质方面的表现之外,员工精神上的激励也是尤为重要,因为生活和工作环境等原因,员工精神方面的压力普遍较大。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风险投资中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其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1.5农业风险投资中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加快人才流动,针对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加强和完善是风险投资管理在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点。风险投资家和创新型企业家是风险投资中的交易主体,风险投资活动是以来其开展的,由此可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风险投资是首要的。风险管理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且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经济、保险,金融、科学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同时,创新意识、风险投资意识及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对其深一层次要求。
2结语
对农业行业比较熟悉的高素质风险投资家为风险投资带来高技术的同时,其创新精神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活动的成败。培养和吸收先进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将是促进农业风险投资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农业为主,具有生产性和投资性,加强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风险投资管理具有战略性意义,对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刘艳梅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
关键词:风险投资;现状;挑战
一、风险投资概述
1.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是由专门人员和机构向那些刚刚成立或增长迅速、潜力很大、风险也很大的未上市新兴企业长期股权融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典型的风险投资往往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Star-up)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10%-49%的股权,不要求取得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不参与被投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以外,一般也对被投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企业增值后,投资人会通过上市IPO、收购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6)风险性极高,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会获得超额回报。
2.分类及功能
对风险投资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投入方式,可分为“杠杆式”风险投资和“权益性”风险投资,后者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投资方式。按接受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可以将风投资本分为种子资本、导入资本、发展资本和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功能是为应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业提供其创业和发展所必须的股权资本,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司融到风险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培养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撒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主要有资金放大器、风险调节器、企业孵化器等几种功能。
3.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主要由项目评估和选择、谈判和签定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收益等环节构成。
(1)项目评估和选择。企业家(团队)管理能力、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产品市场大小构成了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创投决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决不选取超过两个以上风险的项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总的考核值,P代表产品市场大小,S代表产品、服务或技术的独特性,E代表管理团队(企业家)的素质。
第三定律:投资P值最大的项目。
(2)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风险企业所关心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运转,确保目标利润和企业经营权。双方通过对风险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测来确定风险投资所占股份,最后形成项目股权分配与投资额及对赌条款等全面细致的风险投资协议。
(3)培育风险企业。协议签订后,风司与风险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一般通过管理报告、企业定期访问、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来对企业实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风司一般还会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专长,向风险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等增值服务。
(4)实现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时机选择,取决于风司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风险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购风险企业,把风险企业转售给其它投资公司;执行偿付协议,风险企业向风司回购自身股份。
二、我国风投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1.投资概况
我国风投行业经历过2000、2001年的发展高峰,之后随国内创业板暂不开设和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破灭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于资本市场退出形势的预期好转以及网络潮的回暖,风投行业在总投资额上大幅攀升,据统计数据,中外风投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12.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案例数量较2003年增加43%,投资金额上升28%,风投业进人一个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的时期。
2.行业分布分析
风投机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通常会考虑该行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市场前景以及具体企业的管理团队。调查显示,传统制造业已经取代软件行业,成为创投项目最为集中的行业,表明风投资本规避风险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动机显著增强。风投资本通过参股方式,从稳定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那里获得股利,增加利润流量,满足了风司股东要求的一种策略选择。
3.区域分布分析
风投资本偏重高新技术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风投机构数目最多,但在资金总量上比深圳小,北京虽然机构数目较少,但管理的资金却较多。此外,风投出现很强的区域集点。京津冀地区的项目投资强度最高,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别不大,而东三省及其他地区的差别则较大。
4.阶段分布分析
针对创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发展期、成长期、扩张期以及成熟期。风投机构会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投资对策。
国外的风投资本一般集中在发展、成长和扩展阶段,向种子和成熟阶段投的比例比较小,特别是在种子阶段,大约只有5%。2003年以来,风投资本分布基本上是“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项目主要集中在成长阶段,而种子阶段所占比例最少,这种趋势与国外风投的阶段分布基本一致。
5.我国风投行业投资项目退出状况
自2003年以来,我国风投资本在退出上虽然取得可喜的进展,有多家风投机构实现了成功退出。但与国外相比,上市和被其他企业收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迟迟未开,多数风投机构投资“后撤”,即风投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得稳定的回报,多选择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传统性项目。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改的不断深入和登陆海外资本市场,通过IPO实现退出的较往年明显增多,多家风投支持的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市。
三、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挑战
1.资金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风险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者等。我国目前的风投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政府参股为主体。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主体应该是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企业投入。在没有民间资本大量参与的情况下,风投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很难有大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达不到最佳投资组合的目的。
2.风险投资主体错位
风投机构是风险投资市场的真正主体。它是向风险企业提供风险资本的专业的资金管理人。风投机构从风险投资者募集风险资本开始,搜寻、调查、筛选投资项目,制定投资方案,对投资进行监督、管理和必要的辅助,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撤出投资,把本金及实现的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目前,我国风投主体的结构是不合理的,应逐步改变其政府主导的现状,形成由民营主导的风险投资格局。大力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企业,如有限合伙制、信托基金制和公司制的民营资本主体。
3.风投资本的利润实现与退出困难
高风险通常意味着高收益,而高收益的获取和高风险的转移,关键在于退出。风投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控制公司。因此,为促进风投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高新科技的推动作用,必须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风投资本变现回收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公开上市IPO、出售股份及因投资失败而进行的资产清算。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仍缺乏畅通的退出途径,主要表现在A股主板交易市场上市门槛高;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专门为风险企业提供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至今尚未建立。
4.法律制度不健全
风险投资在我国早已开始实践,但至今仍未对风投基金进行立法;由于法规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上非法集资活动屡禁不止;在税收上,国家虽然给高科技企业享受15%所得税税率的优惠政策,但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优惠,风险投资者在高科技企业所得的股息和红利要双重征税。这种滞后的立法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创业投资的运作和发展。
5.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风投是跨越科技与金融两大领域的特殊金融活动,涉及评估、投资、管理、审计和高科技专业知识等多方面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很强。风险投资家应该是既懂技术理论,又懂管理创新;既懂产业运作,又懂资本运营;既能深谙风险投资的职能奥妙,又能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这正是目前我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四、应对我国风投发展挑战的建议
1.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根据国外成功经验和我国发展趋势,可从从机构投资者、国内大型企业、私人资本和政府资金等方面拓宽风投资金的来源:
2.建立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
可以从投资多个阶段的企业并分批投入资金、组合投资、联合投资、合同制约、管理咨询和严格执行业务计划书等方面分散风险。
3.建立创新的组织制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与一般公司组织形态相比较,有限合伙制能够有效降低运作成本和成本,并通过适当的治理结构和各相关利益者之间一系列激励与约束的契约安排来有效地减少风险。应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4.建立畅通的风投资本退出渠道
风投资本的成功退出不仅意味着高额回报,而且也是风险投资不断循环的基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在探索中建立适合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退出模式。如国内买壳或借壳主板上市、进一步发挥二板市场的优势、设立和发展柜台交易和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尽快开设创业板、国外二板市场或香港创业板上市、企业并购与企业回购、清算退出等,没有退出渠道的创业投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要想实现创业投资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保证资本退出渠道的通畅。
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农业经济;影响;对策
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作为世界经济支柱和农业大国的中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如今,我们要重新审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二是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三是国际游资的威胁。
1.1国家的经济失衡比较严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陷入到经济失衡的漩涡中,为了应对这种失衡,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但是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体系下,影响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一个国家从短期看经济是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对于全球来说却不一定是。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引起的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在世界各国之间产生相应的变化。小国影响的是区域性经济变化,大国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变化。
1.2世界货币体系扭曲严重
美国是世界货币国际市场的霸主,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是按照美元作参照的。美元的霸主地位是依靠二战时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减弱,日元和欧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渐加强。这种国际货币储蓄的币种多元化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将矛盾分化了。货币储备国家会在世界经济发生问题时,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动荡。
1.3国际游资的威胁
当国际游资规模非常大时,就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极大的威胁。据调查,当大量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会在短时期内带动这个国家金融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游资所衍生出来的工具会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威胁。
2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回首金融危机问题,以当时的经验和现在的眼光审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值得参考。一是要及时稳定农产品价格,想办法协调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二是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五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1稳定农产品价格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稳定农产品价格,平衡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2.2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返乡劳动力就业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农村经济稳定和安全生产。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能用国外的理论简单套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解决城乡的二元结构,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要组织农村劳动力参与水利工程、道路和林业的就业,这样既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3促进农民增收
金融危机背景下,要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要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可凭借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手段,同时放宽对非公有制市场的准入政策,加大国家调控,扩大内部需求,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4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金融危机使农民不得不返乡重新进行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现出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出台的政策将要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以达到土地作用的弱化;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进一步发展起来。
2.5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要实现多元化发展,要以乡村为基础,向城市看齐。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要支持回乡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2.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对于大型的农业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进一步开放外商农产品市场,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争取世界银行联和全国粮食组织的贷款和援助等。
3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我们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减小城乡差距,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丰慧.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9,(02).
[2]陈劲松.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9,(02).
关键词:金融风险;完善;法律制度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后半期,金融创新活动就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开展。与此同时,金融需求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这一现象也加剧了各国的金融竞争。实际上,金融行业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因此无论引入哪种创新活动都将对金融或是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若其中的风险未得到控制将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作为一个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转型国家,已经进行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一跃成为世界前列的庞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必须考虑时刻存在的金融风险和不稳定因素问题。发生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正说明了这一情况的存在,虽然中国在这一事件中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损失,但是并不能证明中国已经具备了稳定的金融体系。因此,如何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金融行业以及金融监管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
二、目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类型与当前现状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有差异,因此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也不同。金融风险的产生与金融发展的历史有关。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金融风险:第一,逃废债券大量出现。这显然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而导致资金不稳定,此为当前阶段主要存在的金融风险,亦是最严重的风险之一。大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占有率太高,会导致资金的回收率以及机构获得的利益减少,是潜在的最严重的金融风险之一。其二,相关的网络案例的增加促进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在当前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流行电子商务、电子经济,由于网络虚拟化的特点,许多不法分子进行网络诈骗,相关的金融案例的增加,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环境出现了波动现象。其三,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缺乏效率。在大多数时候金融危机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内部或者金融机构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这直接扩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概率。比如内部管理没有做好、有关的资金监控以及运用不恰当,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程度的阻碍。最后,金融机构和管理人员等本身的牟利行为也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加大。目前的市场有这样的一种问题:一些企业通过内部交易、相互勾结来通过公布虚假信息获利。这使得金融氛围受到了严重影响,并且阻碍了市场上其他企业的沟通合作。此外,影响金融风险还存在着许多因素,比如货币贬值,要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必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孵化企业研发缺乏效率
孵化器对金融提供有关的中介服务,比如审计服务和法律服务,政府也出台各种政策进行支持,从而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尽管孵化器中有各种优势条件,享受各类优势服务,然而现实并不是如人们所预期那样提高了社会效率。因此,对于孵化器的有关政府支持和资金资助并未达到预期。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关的政府行为并没有从实际上起到正向作用或企业本身并未很好吸收。
(二)企业监管出现了真空现象
从我国现行的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内容看,要求金融机构包括证券、银行、保险等与国家监督部门进行协调机制的构建,这充分说明了在金融分业监管下较难执行金融市场规范和风险防范的作用,这已造成了监管真空状况,因此需要引入具体的协调机制,这种协调机制的构建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市场,而应是全方位的。
(三)金融机构违法乱象频发
这两年,涉嫌非法集资的互联网金融案件大量出现,但是基于这是新模式,法律和有关监管部门没有相应准确的惩罚措施,从而使得这一类现象愈发凸显。作为危害金融稳定的行为,非法集资是市场上的一个很典型的违法行为,对于这一类行为,政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很好地将政策理论监管落到实处,因此,伴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有新的非法集资形式出现。非法集资主要还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通过诱骗投资者,公布虚假信息吸引资金来达到预期的目的。不管金融创新如何进行,其本质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因此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市场,在进行创新的同时,也应该预期到它是一把“双刃剑”。不论是在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金融服务都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平台,因此,这些领域虽然能够丰富金融工具,但当这些工具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时,政府就必须要出台有力的措施进行整顿了。
三、防范金融风险
只要是金融活动就有潜在的风险存在,如果金融机构和政府不重视,不进行监管,将会给市场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构建都是一大威胁。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金融风险,并进行防范:
(一)建立风险提醒系统
一套完善的金融风险预测体系对于发现当前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威胁都有帮助,可以为风险化解奠定基础。这套系统必须包括财务信息网站,用于收集各类金融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整理和解释,在发现有关的风险和威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减少风险的产生。
(二)实施风险责任制
本质上来说,这一举措有利于落实相关责任,这一责任是工作人员必须担负的。各个部门都应当落实这种责任制,划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出现金融风险时可以找到有关的负责人,避免逃避责任,从而增强工作人员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
(三)建立风险监控系统
全面及时的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目前我国达到了阶段性的经济一体化目标,地区和国家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为此我国必须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和国际接轨,共同搭建金融风险防范墙,使得内部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这一过程离不开各级单位的共同作用。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加强机制建设,从立法的方式完善现有的金融风险监督工作。从各个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他们必须投入力量晚上金融风险监控体系的建设。总而言之,群策群力才会带来最高效的结果。
一、东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东丰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升“三大优势”产业(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县工业集中区和乡镇民营经济园区为发展平台,狠抓项目,培育龙头,强力招商,优质服务,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截止2006年底,全县民营企业达到260户。当年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44.4亿元,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完成43.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户,总资产19.4亿元,完成总产值2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4.5%,完成税收4897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95.7%。民营经济不仅占据了全县工业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全县的主要税源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具体做法是: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综合协调。在前几年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了全县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领导小组。层层分解指标,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月调度分析制度和协调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还组成督查组开展考核验收,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业绩突出的部门和完成目标的乡镇及重点企业、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和企业给予重奖。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推动下,全县的民营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截止今年6月末,全县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37.5%,营业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38.6%,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9.8%。
2、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速增效。县里规划了1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在税收、土地、规费、奖励和环境等方面制定了20条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县内外的投资者进入园区。截至2006年末,已有121户企业落户到大兴、三合、东丰镇工业园区,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34户,安置就业人员4753人,实现产值10.5亿元。为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他们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紧紧围绕制药、汽车配套、食品加工、冶金建材、产品包装等,实施项目建设上的新突破。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管理、质量、提速增效和“项目年”活动,开展“五个一批技术创新工作计划”项目6项。今年,重点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创立了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一批税源型、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增强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
3、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主要措施包括:在思想上发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鼓励创业的政策,大力倡导“创业者有功、创业者光荣”的理念,让全县人民都投入到全民创业活动中来。在政策上放活。进一步调整完善关于鼓励外来投资、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真正为民营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在领域上拓宽。本着“非禁即入”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配套型、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型企业,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在服务上创优。坚持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严格实行“一个会办公”、“企业宁静日”、服务承诺、首办负责、限时结办等制度规定,竭诚为企业和投资者搞好服务。在保护上从严。严格规范各类涉企检查行为,坚决整治吃拿卡要、刁难设障、乱罚乱收等违规违纪现象。
4、完善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打造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在两个平台建设中,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确保其发挥作用。同时经济部门配合工商、技术监督部门抓好企业创品牌服务和信誉服务。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争取专项补贴资金,今年计划为4户企业申请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技改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还利用各种科技成果转化会、交流会、产品展销会的契机,促进生产技术成果的交流转化,展示和销售企业品牌产品,不断拓宽企业销售市场。
东丰县的民营经济近两年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调查中也清楚地看到,其发展速度和效益与省内一些发展更快的县相比还有差距,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的数量不多、总量不大、规模偏小、层次不高、后劲不足。特别是知名企业和品牌十分匮乏,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管理落后等问题也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观念制约发展。政府和企业去除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非朝夕之功,民众的创业意识也普遍较低;二是环境制约发展。在政策环境、行政环境、融资环境和市场准入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民营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三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制约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民企大多由原国有或集体企业转制而来,原生态的民营经济成份少,胜任激烈市场竞争的管理
和技术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的决策能力不强,劳资关系不够和谐,管理制度不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
二、加快吉林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吉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概括起来有两个,一个是体制性矛盾,一个是结构性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历史包袱沉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过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吉林省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关键症结,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应当看到,在县域范围内,原有的国企及集体经济由于经营不善、体制不适等原因,目前大多数已退出或改制转为股份制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民营经济已经逐渐取代原有的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国有或集体经济,从过去的补充地位演变到重要组成部分。解剖东丰县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吉林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职能转变,切实发挥政府的强势推动作用。东丰县的实践证明,无论改革和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前提取决于县政府如何作为。这就要求政府及各部门改变原有的一些行政模式和行政习惯,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进一步扫除观念障碍。对于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要从大的体制环境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促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职能部门的干部转变观念,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歧视。其次,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规范部门行为。明确一个对民营经济实行统一管理的权威部门,杜绝只收费不服务和相互扯皮的现象,严厉监督整治对民营经济执罚执收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三是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不能搞违规应允许愿,后任不认前任,更不能为维护本部门、本系统的局部既得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为制造中梗阻。
2、放宽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民营经济的“非禁即入”原则,但在县域如何落实,还需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营资本理性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特别是那些市场化程度不高、长期由国有企业垄断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为把“非禁即入”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应制定《行业准入目录》,公开禁止民间资本投资的行业和领域,提出在相关市场领域开放的政策措施;要结合吉林省实际,加快制定完善特许经营制度,适当降低资质要求,制定电力、电信、地方铁路、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平等进入的实施细则。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宏观上及时向民营经济提供行业和地域分布方面的指导信息,防止其盲目发展而导致的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等问题。
3、培育创业主体,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扩大民营经济总量的目标,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协调力度,做到“四个突破”:一是区域突破,坚持非均衡发展,在一些重点区域率先实现腾飞;二是产业突破,在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的农产品加工、医药及保健品、旅游、现代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率先突破;三是重点企业突破,引导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培育各行业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四是品牌突破,着力培育和推介民营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名牌,实现名牌发展战略,打造品牌集聚优势。要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项目建设,以创建县级工业集中区为突破口,发展壮大“一地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要加快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以产业集群区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培育企业研发中心、科研机构等创造载体,推进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4、推动县域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民营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形成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提升企业发展水平,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还可发挥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鼓励其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挥民营经济分工协作、聚集效应强、资源共享程度高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培育民营经济产业示范区,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集中度,加快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进程。要选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试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循环经济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5、推动金融创新,拓展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据调查,2006年,吉林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满足率不到50%,全省民营企业全年资金需求量为500多亿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贷款不足30亿元,有近3/4的企业没有得到银行贷款,其中仅东丰县民营企业今年的资金缺口就达2亿元左右。融资难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要把金融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发挥民间资本效应与畅通融资渠道上,加强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方向、途径、方式的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出台试点方案,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的前提下,着手培育若干民间投资组织,促进民间资本的投资组合及效应发挥。对有实力、效益好、讲信用的县域民营企业,应实行授信额度管理,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要充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由政府牵头,财政和企业出资,组织联合担保共同体,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丰台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业;建议
1引言
丰台区是北京市六城区之一,作为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处聚集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和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区。伴随着市场的好转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丰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从丰台区知识产权行业的环境、现状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2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本节试从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政策等几个方面对丰台区知识产权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2.1知识产权创新
通过多方机构的共同努力,丰台区知识产权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成,在促进创新、实现专利技术实施方面卓有成效。
鼓励创新方面,北京市和丰台区积极开展专利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的审定工作,专利优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丰台2013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373件和32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9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829件和755件,增长29.2%和0.5%,2009~2012年专利申请数量复合增占率约为232%,专利授权数量复合增长率为237%(表1)。
促进技术转化方面,丰台区科委下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以贷款担保、技术合同登记、科技培训等业务为重点、在区科委的直接指导下,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区内组建有丰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构建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2013年,丰台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479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29.5亿元,增长28.4%,居北京各县市第2位。目前,丰台区知识产权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活跃,丰台区科委等有关部门的相关管理举措,有利地促进了丰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与进步。
2.2知识产权保护
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得到重视,北京市及丰台区政府从多层面改善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为科技、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司法方面,北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布局更加完善,各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规条例,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更加系统。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庭2013年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2464件,共审结一审案件12238件,受理案件数量较之2012年上升10.2%。机构设置方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下属单位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及其工作站;丰台区人民法院设立基层知识产权庭,审理除专利、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以外的各类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宣传方面,北京12330同丰台区知识产权局积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对于郊县地区和社区居民,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进乡村”“身边的知识产权”等活动,增强居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3知识产权政策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除《纲要》外,我国陆续出台多项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整体架构已经基本完善,框架涵盖了战略目标和近期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专项任务及其战略措施多个方面。
北京市政府积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了《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北京知识产权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和重点任务;还制定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北京市专利商用化促进办法》等一系列具体行政法规,从鼓励发明创造、鼓励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及服务平台等多方面对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进行规范指导。
丰台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中介服务组织培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创新服务体系。为此,丰台区科委制定《丰台区专利支持办法》,区政府每年设立专利支持资金1200万元,对专利奖励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用于支持专利授权、专利转化及专利服务。
总体来看,北京政府长期以来坚持鼓励并支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鼓励知识产权转换和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各项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为北京科技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3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特点
综合丰台区知识产权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得出丰台区知识产权特点,包括知识产权企业集群分布、军工科技资源密集、高技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专利技术市场活跃、知识产权持续快速发展、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3.1知识产权企业集群分布
丰台区的知识产权研发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与中关村丰台科技园等地,集群现象明显。园区拥有企业共计约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2900余家,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0家,拥有上市公司24家。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丰台区进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投资者。
3.2军工科技资源密集
丰台区军工科技资源密集,促进以军民融合为特征的产学研结合,是发挥资源禀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点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名下大约有近50家企业入驻丰台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卫星应用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有着较大优势,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利用军工科技资源密集的特点,丰台区采用“军民融合”模式以促进本地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
3.3高技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丰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工程服务、轨道交通和航天军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已初步形成创新活跃、要素集中、经济发达、区域和谐的总部经济区。
3.4专利技术市场活跃
2012年丰台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仍稳居全市区县第二位位,合同成交额为490.3亿元和382.2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9.9%,输出现代交通技术合同成交额332.0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全市现代交通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3.7%。
3.5知识产权持续快速发展
2013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373件和32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9.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829件和755件,增长292%和05%;商标申请9893件,获得注册5439件,累计有效商标32080件,2010年至2013年,商标注册申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为21%。
3.6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
截止2013年,丰台区拥有商标机构149家,占北京总量的9%左右;至2014年4月,北京市共有专利服务机构291家,其中海淀机构数量约占总数45%左右,朝阳约占20%,西城约占17%,丰台区只有数家专利机构。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对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有一定的影响。
4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发展建议
结合丰台区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特点,本文试从工作重心、外部
4.1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培育知识产权转化平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丰台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提高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能力。探索设立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产权投资基金,吸引产业资本、风险投资采取多种商业创新模式,共同参与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
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行业组织、产业联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依托专业服务资源,积极建设知识产权诉前调解机制,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提供高效服务。
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立足科技园、服务北京的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网络。以促进知识产权交易为目的的配套服务体系,以及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核心的集成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系。
4.2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对现有法规政策进行整理和修订完善,将工作重心转变到为国内科技文化创新服务、国民经济转型服务上来,制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鼓励性政策。
制定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支持政策,对搭建专利技术交易平台、专利转化实施项目、专业服务支持、金融服务等予以支持。支持专利运营机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运营领域。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规,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效率和处罚力度,减低专利企业和个人通过法律等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的成本。
4.3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多渠道、多方式共同作用,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受众范围,利用知识产权人员培训、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展示、知识产权教育等形式,对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
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通过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展各项宣传活动,面对社会居民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加强居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使居民能够,自觉自律地提升知识产权修养,不再使用盗版软件、不购买盗版书籍和音像资料,提升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4.4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
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积极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鼓励丰台区现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更加丰富全面的服务活动。在知识产权战略咨询服务、知识产权评估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现有机构的薄弱环节,加强人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组建专业化、满足特定客户群体(如大学等)需求的专门化服务机构,丰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质量。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职业培训工作,组织好对专利人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引进人才,要着力引进服务丰台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
4.5以企业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
关注并重点鼓励以丰台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性活动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
充分利用丰台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有利优势,鼓励其创新能力的建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群。
4.6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积极开展国际多层次交流合作,包括如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间的国家机构层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了解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实业发展。
鼓励国内外知识产权机构、企业双向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大型知识产权机构设立国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鼓励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企业到过国内开展业务。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在新形势下,只有从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增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促进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转化,才能使知识产权持续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装变、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涛,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十年反思[J].知识产权,2014(3).
[2] 姚泓冰,冯晓青.我国知识产权商业机构现状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1).
[3] 徐棣枫.专业化与体系化结合的美国知识产权服务业[J].求索,2013(1).
[4] 何耀琴.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3).
[5] 王勉青.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述评[J].探索与争鸣,2010(10).
[6] 赵弘.关注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1).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rends
Yang Yingyao Liu Bin
The Baoding city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office, Hebei Baoding 07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on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e landscape will not stay on the surface of the beautiful form, but in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value and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leading to form, functio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higher level of unity. The article also talked about trend of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al, people-oriented;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landscape and also can product" mix"; landscape soft;" phase" layout, borrowed scenery appreciation; control force, executive force in both hands.
Key words: modern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1、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追求自然为主体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从过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一员。与此相适应的是,风景园林师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则倾向于将自然作为设计的主体。
传统园林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是人与自然的作用在相互竞争,而城市中出现的荒地则被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当人们认识到,植物同人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迁徙,自然会运用各种方式将荒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地之后,荒地就成为风景园林展示的热点景观类型之一。
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要以生态为核心
生态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将各种生物联系起来的各种依存方式的重要性。
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景观元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样,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选择不当,嫁接就很难成功。同样,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了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在许多层面上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连接的景观格局。如前所述,这类设计手法对于非自然环境而言,造成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原有景观类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对于那些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来说,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获得成功,强行实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价昂贵。
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应以地域为特征
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就是要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某个地区中,各个景观元素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与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相结合,构成人们所观察到的景观类型。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4、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以场地为基础
任何场地都具有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风景园林师不仅要具备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尤其还要具备对景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景观变化机理的洞察能力。风景园林师首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并理解场地,努力把场地含有的各种信息都收集、归纳并联系起来,将场所的重要特征加以提炼并运用于设计之中。同时,他应该能够预见场地整治的变化方向,始终明确场地的改变过程。实际上,与发现一样,风景园林师的眼光本身就是设计过程。此外,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人们起初认为有问题需要整治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问题很可能出在别处。两块场地之间的转换之处,通常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优秀的风景园林师往往从场地的周边环境整治着手,而不是马上进入场地本身的整治。遗憾的是,中国风景园林师已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理方式,总是从场地本身的整治出发,在场地中心布置大量的景物,而将各种低劣的景物放在场地。
5、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以空间为骨架
景观是由实体和空间两部分组成的,空间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属于某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空间体系,并以此把景观空间与实体区分开来。
空间的特性来自该空间与其他空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空间内部,如果继续以该空间的边界为参照的话,还应存在着一些亚空间,又与其亚边界相联系。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能轻易地破坏各种景观边界在空间中存在的形态。景观空间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它们以某种方式与邻里空间共同存在、同被欣赏,形成某种空间联合体。地平线是景观空间的边界,随着观察者的运动,它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关注空间本身,更要关注该空间与周边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即一个空间以何种方式转换到邻里空间?然后再以何种方式转换到下一个邻里空间?如此由近至远,逐渐抵达遥远的地平线,从而形成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性景观。
6、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以简约为手法
简约的设计手法就是要求用简要概括的手法,突出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特征,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拖泥带水的表达方式。
简约应该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简约手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场地的认真研究,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现最主要的景观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所谓最优秀的设计作品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简约的方法去整治空间,正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并没有一无是处的空间,它同样在演变,同样拥有某种吸引力。最低劣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具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中国风景园林师更应注重简约的设计风格,不要轻易地去改变空间,而应充分认识并展示空间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庐山风景区 发展现状 对策
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展开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促使着我国旅游业的极大进步。由于人们对于旅游业的相关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视心理感受。近些年在庐山风景区旅游业就是在这样发展的大背景下,也迎来的发展的高峰期,庐山自古以来便被归类于我国名山大川之列,随着近些年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庐山旅游事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的基础上,加之庐山风景区自身的旅游优势,使得庐山旅游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取向,风景区特色对于庐山旅游业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本文就在庐山风景区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主要首先阐述庐山风景区发展现状,并针对庐山风景区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庐山风景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庐山风景区发展现状
(一)思想观念落后
很多旅游发展部门对于涉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意识不强,庐山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仅仅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在旅游区后续发展方面的建设问题,对旅游区建设缺乏文明管理的重视,导致了很多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其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旅游优惠政策没有沟通渠道进行了解,产生了消息闭塞,这种情况限制了涉外旅游开发,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步伐,导致江西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落后,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旅游商品和周边产品得不到大力推广,限制了销售额,影响了庐山旅游的文化发展,思想观念传统,对相关的进步理念研究不够深度,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具有庐山发展特色的旅游文化内容。
(二)旅游促销不到位品牌意识不强
庐山景区相关部门和政府机关对于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到位,起不到良好的促销效果,对不了解本地文化的外地人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促销手段不丰富,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各个地方的促销活动不统一,没有根据地域情况合理有效的利用旅游设施,浪费了大量的旅游资源,大大减弱了促销应起到的宣传作用,其次,对于重点的旅游产品包装不到位,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文化衔接不准确,导致了人们对旅游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对游览的目的地没有深刻的印象,除了拍了几张照片看了沿途的风景,对游客来说也没有其他的记忆点,阻碍了民众参加景区建设的积极性,导致旅游发展和民众之间联系不紧密,全民齐心合力发展旅游的意识和观念不强,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庐山整体经济水平不够高
我国大多的中国游客在参加旅游时经常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旅游风景区的景色,还关心的是旅游的吃住行等条件的好坏,这就要求了游客在参加报名旅游时的心态和消费意识,而要想玩的好就不能嫌钱花的少,旅游的整体性价比也要高,很多游客想在旅游过程中享受高服务高质量的服务,睡得舒服,吃得香,但是近几年来,旅游运行的吃住行娱乐六大要素都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庐山当地政府在相关的旅游建设中资金投入较少,没有强有力的发展物质基础作为后盾,普遍的整体经济水平偏低,很多景点出现了破损,政府也无力修补,造成旅游业在当地成为不了发展经济的核心支柱,很多当地民众在旅游方面获取的收入较低,当地宾馆和饭馆也大多数被外地人所承包,仅有小部分是当地居民经营的,大多数是农民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庐山风景区的发展。
二、庐山风景区发展对策
(一)加大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力度
加大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力度,应该先从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开始,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作弊、关系户的现象发生,确保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优良。其次,在旅游从业人员入职前,一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熟练性以及旅游服务的专业性,其次,要经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于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奖励或者鼓励,对于表现不好的素质差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养甚至是开除,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游客对庐山风景区的好感,并且进行“再光顾”,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庐山旅游行业能够稳步的向前发展,进而带动江西省的整体经济发展。
(二)制定特色风景区发展战略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逐渐奔入小康社会,人民内心中渴望回归自然。针对于庐山来说,存在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是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区、国家卫生城区以及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同时也为江西生态海湾可持续发展龙头之地。拥有着“海棠香国”的美誉,面积大概越1436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办事处,24个乡镇,是驰名中外的“五金之乡”、“石刻之乡”、“鲤鱼灯舞之乡”和“鱼米之乡”。庐山拥有着大量的有待发展的经济体系,例如比较出名的小吃业、特色旅游业以及能源方面的产业等都是拥有着一定竞争能力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建设庐山区域特色经济,将庐山产业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成为庐山的优势产业,并且将这些产业的优势转化成为庐山风景区区域的经济优势对于江西省经济体系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完成产业优势化的经济体系建设,对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拥有着一定的促进影响,并且有效地调整江西省的经济结构,进而使得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范围拓广。
(三)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对目的地形象传播与策划
现今的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单纯的销售与生产已经不再是项目发展的目标,目前更多的在于对项目的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项目产业本身与其对应的受众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增加彼此的互相信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项目产业树立更加完美的公众形象。所以,品牌的重要性就逐渐的凸显了出来。庐山风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要在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实施特色旅游品牌战略对目的地形象传播与策划,对采取高度重视品牌,充分的了解到品牌战略在庐山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CI策略,这也是能够营造庐山风景区良好发展的重要策略,CI策略指的是一种对庐山风景区形象的完整和理想进行有效的传达和建立的方法,使庐山景区的特色项目经营能够在各职能部门中进行高效的运行,进而对庐山景区产业项目的独特特色形象进行构建和宣传。对于创造庐山风景区产品的名牌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特色旅游品牌战略对目的地形象传播与策划应该从兴建产业项目的实际情况着手,对庐山产业项目品牌战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定位,让庐山风景区的特色产业项目能够通过品牌形象获取更多的市场效应。
(四)加大景区保护力度保持持久吸引力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产业,而庐山是更是具有可挖掘深度的旅游资源,由于其风俗的独特魅力具有着别的地方所不能及的留客性,是集聚性经济注意力经济的完美结合的呈现,不仅能够能引起人们的审美观赏,又能把将人们的旅游欲望提升起来,因此,加大景区保护力度保持持久吸引力就非常具有必要性。针对于庐山景区保护力度保持方面,可以采取群众和旅游部门的互动性管理,这就需要旅游环境及设施要满足当地群众的收益性。只有在当地群众的参与下,才能把破坏景区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景区资源的力量,并且也实现了旅游业与群众的互利性,大大提高了景区保护力度保持持久吸引力,保证了行将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区开发作为研究环境与人关系的一门学科,包含了对地质和园林以及相关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这些因素进行整体的设计,旅游风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产业也都迅猛发展起来,具有各自的特色,就现今社会来说,风景区发展情况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相关工作人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采取相应对策使风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时展必然趋势也是必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孙克勤.集安市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
[2]金涛.河南省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经济,2012.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19-02
“十二五”时期是丰台区深入贯彻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落实北京市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丰台区经济和信息化加快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是丰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落实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空间、创新创业创意的新引擎等丰台区功能定位的现实需要、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丰台区快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一、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电子信息产业通常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两大部类,共计四大类产业:一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二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三是计算机服务业;四是软件业。以科技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的丰台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以上所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和环节。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高。丰台区现有电子信息企业8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3家,从业人数18517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从2004年的24.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2.3亿元,年均增长14.5%,占GDP的比重从7.4%增加到8.3%(图1)。按照8%的国际通用标准,丰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丰台区的支柱产业。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37.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1.0亿元,年均增长30.9%;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1.6亿元,年均增长64.1%;销售利润率整体上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4.2%提高到2008年的10.5%。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008年丰台电子信息产业111.0亿元营业收入中,电子信息制造业18.8亿元,占16.9%;软件及信息服务业92.2亿元,占83.1%。在四大类产业中,计算机服务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软件业所占比重从高到低依次为47.9%、20.3%、16.9%和14.9%。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61.7%提高到2008年的83.1%。
3.园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占丰台区所有电子信息企业数量的近70%,汇聚了电子信息企业575家。四大类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分别有79.2%、76.6%和64.9%的企业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布局相对分散,仅有36.1%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
4.产业融合特征进一步显现。与轨道交通、电力能源和金融通信等行业的融合成为丰台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特色。2008年丰台区轨道交通等工程应用类电子产业营业收入达43.1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的38.8%。其中,工程应用类电子设备制造、工程应用类软件服务、工程应用类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类信息服务分别占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的9.3%、6.8%、19.1%和3.6%(表1)。涌现了以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其中,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是目前国内电源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专注于电力电子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该公司现已经成长为龙头企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
5.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已获得初步发展。尤其是与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的企业获得很快发展,代表性企业有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融鑫科技有限公司等。另外,2003年以来宽带产业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大规模的用户市场,用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丰台区宽带产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科技园区已经着手规划宽带产业基地,推进宽带产业的集群发展。
二、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和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与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东城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仅是海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4.2%,是朝阳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18.7%;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仅为朝阳区24.5%,海淀区的4.4%。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不高。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为8.3%,与海淀区、北京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海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7.6%,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北京市GDP的比重为32.3%。另外,丰台区电子信息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仅61家,占全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的7.4%;营业收入过3亿元的大型企业仅有5家,仅占全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的0.6%;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仅有2家;尚没有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上市公司仅3家。
2.产业竞争优势不强,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通过计算北京市各区电子信息产业区位商可以发现,丰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商仅为24.7,居第5位,远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这说明丰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的竞争优势不强,参见图2。
3.产业布局相对集中,但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丰台电子信息产业虽然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在总体上有一定程度的集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有60%以上的企业集中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但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形成。
三、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立足丰台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完整、结构特色鲜明的发展基础,紧紧抓住当前面临的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科技北京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机遇,按照“资源统筹、产业集群、特色鲜明、项目带动”的原则,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优先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快速壮大轨道交通、文化创意等工程应用类电子产业,加快市场、物流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培育物联网、宽带应用等新兴产业。
2.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要搭建国际水准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完善宽带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包括数据中心和数据出口、双机热备份网络核心接入、1000M高速园区光纤网络等网络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丰台的示范应用,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覆盖、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等。要放宽行业协会的审批标准,引导企业自发的组成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要通过财税政策上给予优惠等方式引导行业协会增强服务职能,真正成为政府和产业发展的桥梁,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要出台财政优惠政策吸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商务中介机构入驻。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要为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完善高水平的生产和生活娱乐基础设施,包括大面积公共绿地、高档社区、高标准购物休闲中心等;建立公共交流平台,如网络交流平台、咖啡馆和体育馆等;组建专业社团、俱乐部和专业人才联盟等。另外,要积极与北京市相关部门沟通,寻求解决企业重点科研骨干人才在丰台落户的“绿色通道”。另外,要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技术类国际高端人才:一是要创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电子信息相关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二是聘请国内外高级电子信息技术类专家来丰台服务;三是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重点解决高端人才的户口、教育和医疗等问题。
4.加大产业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应建立一套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覆盖政府担保融资、资本融资以及改制上市等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从而实现财政投入放大作用,带动银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进入电子信息产业。政府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政府担保贷款融资平台,帮助电子信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并建立企业贷款周转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应牵头设立一定数额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通过参股创业投资企业、跟进投资等方式,围绕中小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实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放大效益,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要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进行跟踪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对申请改制上市的企业,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跨国公司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100470108)]
参考文献:
1.李燕,曹永峰.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7)
2.张忠德.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
3.曾建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4)
4.康灿华,阮飞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5.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