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体系中定位培养目标———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四、在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

第2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1)企业单位的需求。作为专业人才的主要出口,企业单位也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从根本上说,该专业的人才只有进入相关的公共事业的单位工作才能算找到了对口的工作,纵观我国国情,与公共事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不是规模不够就是机构不太完善,这就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选择面变窄,参见智联、搜才等人力资源网络招聘信息可知,30%以上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走进企业管理、人资管理、文秘、助理等工作岗位,60%以上从事销售、策划、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可见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严重。

2)教育研究领域的需求。依然以节点2011年为例,这一年我国研究生招考人数超过了165万,远远超过了前些年,研究生录取比率远远高于公务员,无形中给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但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继续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数甚少,基本上都迫于压力跨专业考研,以某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考研情况来看,30%的报考生中,7%取得成功,随着考研大军的加剧,跨专业考研由于没有专业课的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跨专业考研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3)创业的需求。自主创业是国家目前对大学生的鼓励,并为此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在此种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智慧走上创业之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说,选择创业是具备自身优势的,有管理学识的基础,有财务知识的支撑,基本拥有创业的基础知识储备,自主创业可以创办工作室或进行个体经营,尽管只有3%左右的专业人才选择自主创业,但作为未来较好的专业就业出口,自主创业始终被提倡。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1)专业人才培养确定积极的就业理念。2013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低,毕业生因为自身不能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到普通企业就业时一种屈就,这种观念本身是不对的,在培养人才优化学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未来的工作导向做积极的引导,进入基层工作的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先工作几年,再尝试报考公务员或择业到其他事业单位,以此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增加就业对口率,以曲线对口的方式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

2)参考就业导向强化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除了正常的专业课程之外,也要适当增加适应基层工作需求的课程,这有利于学生未来进入基层工作单位实践,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一些民主与社区治理等课程,这在未来对学生参加城市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促进作用,又如在增加农村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城乡建设政策,对于未来进入该领域工作实施管理模式与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在我高校通常有实践课程,以专业课为基础,要求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进行专业实践。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的治安到下,走进基层,可以以调研小组的形势,也可以以实习生的形势找到切入点,这样既能提高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实践切实掌握,强化自身的社会调查能力,取得社会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资料,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建议

1)学校的支持。学校的支持对于专业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院校要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大力度,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比对其他专业而言较弱,毕竟才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时间,解决这一难题,势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学习国外,调剂优秀的高潘学礼的老师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来,并且结合现状适当聘请政府部门或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来学校兼职授课,以此增加教师队伍的力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收获更多;其次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各行业的人才都趋于饱和,学校有义务为学生获得就业机会提供帮助,以增加学生的抗压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有条件的院校要组织企业力量到校进行讲座或项目路演,以此使学生观摩到真正的工作和竞争,并在此期间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各种方式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再次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必要的。

第3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着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因此,要适时改造公共管理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即利用信息网络化,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

第4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公共事业管理很好理解,不就是公共事业加管理嘛,什么文化、医学、教育等都可以归在公共事业管理里面。话虽没错,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公共事业管理被称为公共行政。因为从本质上讲,公共事业的管理就是由政府行政部门来执行的。所以说,国家诞生的时候,早期的公共事业管理也出现了,历史可谓相当悠久。

虽然早期公共事业管理在诸多方面显得稚嫩,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大学者去关注。作为一门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适合在政府部门及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同时在培养中将有关的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公共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并使之达到最优化,以便能有效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行政职能得到进一步细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具体方向也得到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在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招生目录中,这个专业通常是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的,事实上,可以分出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等多个方向。有些晕了吧?别着急,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过来人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要说的。

文化事业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但是跟公共事业管理这样一门横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的交叉新兴学科比起来,这个专业方向更强调深刻的文化熏染。

――Cindy(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我是那种比较文静的女生。报考专业的时候,就想学习文史哲之类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科。可是家里人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太文了不好找工作,他们非要我学管理不可。后来上网一查,立马相中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当然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也相当重要,其实这一点不用去刻意培养,身处对外经济贸易这个国际化的校园里,很容易就能潜移默化。

进入这个专业方向的同学要求掌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主要就业领域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公司、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报业、出版业、音像制品等)、文化旅游业、广告业、文博展演业、娱乐业、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和体育产业等。

主要课程:公共经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人力资源等。

开设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刚开始我对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解很肤浅。真正深入之后,我发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很多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毛毛(吉林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老实说,起初我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因为当时我一心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对这个卫生事业管理,还真是没有多大兴趣。虽然以前也没见过这个专业,顾名思义也该知道这个方向是做什么的了。被调剂进来之后,我想要不就凑合着,好歹也算个卫生战线的天使吧。于是就这样留了下来,慢慢地感受和体会。

我们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习卫生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学,这样我们毕业之后才能更大地为广大基层单位、为一线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现在看来,我们国家的基层卫生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起步阶段,像那些大量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都需要管理。这样,就业就有了保障。这个方向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现代化管理的医学管理人才。另外要提醒的是,通常来说,这个方向对学生的外语要求较高,最好能读懂国外医学文献。

主要课程: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政策与法规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等。

法学就法学吧,怎么还和医事扯在一块呢?我们专业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专业,综合法学和医学的培养目标。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将来都是法学和医学的双面手,文武兼备。

――大宇(湖北中医学院医事法学方向大三学生)

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来的。本来的理想是考取实力雄厚的武汉大学法学院,将来做一名大律师。结果被湖北中医学院录取了,就莫明其妙地来到了医事法学专业。

在这个专业学习了3年,我对它真的越来越有感情了。因为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社会对我们的需求日益加大。依法从事卫生事业的管理和运作是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分别培养医学和法学人才,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比不上我们的。相比之下,我们更能适应卫生法律工作的要求,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既能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又系统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方向的学生具备了从事法律实务、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以及进行医事诉讼和医事案例的法律裁决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公、检、法等机关,司法鉴定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也可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等单位从事人事管理和法律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法学、医事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等。

一个国家从政府到群众,都对体育相当关注。在公共管理大方向下的体育管理,主要是针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当然也包括环境。

――少鹏(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方向大四学生)

在北京奥组委服务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我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师兄师姐,所以心里也会多了一份亲切。

我们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很多都去了奥组委的大型活动事业部和市场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奥运会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准备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务工作。市场部则是去开发市场,包括产品的开发、产品的营销等。就算没有进入奥组委的,也会去到其他一些相关公共事业部门去工作,比如说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局等,成为一些部门的体育管理者和健康管理者。

有些同学会为我们担心,说奥运会过后我们体育管理的岂不是该失业了?呵呵,这一点就是多虑了。奥运建立起的那些非常重要的场馆,尤其像鸟巢、水立方等,也是需要有人管理的呀。即使在奥运过后,懂得体育场馆管理和经营的人才依然会受欢迎的。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还是相当光明的。

主要课程:除了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外,更多的是体育技能与实践课,比如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游泳,甚至还有高尔夫、保龄球等。

开设院校: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大小城市在规模上不断膨胀,在功能上也越加复杂。这样就有了我们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Tom (西南政法大学城市管理方向大三学生)

要我来谈谈城市管理,那我就从家乡――山城重庆谈起吧。你们在1997年直辖之前到过重庆没有?或者可以去网上找些当年的老照片来看看,再跟现在的重庆比较一下。你会非常吃惊,为这个城市在这些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惊叹。

重庆的城市发展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后10年里,我国每年需要3万名以上的专门人才充实到城市管理队伍中来。这其中已经有80%左右来自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每年的专业人才缺口依旧达到20%。而较之大的公共管理专业更为贴近需求的城市管理方向,其毕业生必将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人才的主力。虽然自2001年起,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陆续专门设置了城市管理这一专业方向,与广阔的社会需求相比,依然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人才的需要。实在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现代城市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及技术和工程方面专门知识扎实,富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素质高,能够从事现代管理实际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建/学、地理学、公共财政学、行政法、城市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等。

第5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 人才 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

在校期间任职情况 :

2000 . 9 —— 2001 . 6 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

2002 . 9 ——至今 担任班级组织委员

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

2000 . 6 —— 2000 . 9 在xx市电影公司实习,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从事人事和企业行政管理,在实习结束后,各领导给予我极高的评价并给予奖励。

2002 . 4 —— 2002 . 8 在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处实习。主办“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的成立,运用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起草及审查各种办公室文件;编排、打印档案;打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与其他各单位、部门做好协调,协助本部门领导做好管理工作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该协会被国家工商总局受予国家优秀信用组织协会。对于实习期间的工作,处长和科长们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和奖励。

在校期间获奖、成果情况;

2000 —— 2001 学年荣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2 学年荣获“实习积极分子”称号。

在实习工作中,主办了“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优秀信用组织协会。

在校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二名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 人才 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

获得证书情况:

大学 英语 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秘书中级技能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微软 Windows98 产品高手、微软 Word2000 产品高手、微软 Office2000 办公软件专家等等

主修专业课程:

社会学、逻辑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企业管理学、基础写作、公共关系学、公共计算机学、市政学、思想概论、信息管理概论、法学基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社会心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大学 英语 、行政领导和决策学、秘书学、行政生态学、应用写作、机关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人际关系学、谈判学、中国历代官制、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公共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学、行政哲学等

个人专长:

交际、组织、管理、写作、电脑、文学、分析研究、足球、音乐等。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 英语 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及 翻译 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对各种硬件安装及各种软件的运用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等。

求职 意向:

第6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姓名:XX

年龄:XX

身高:XX

体重:XX

在校期间任职情况:

1999.9——2000.6 在班级担任班长职务

2000.9——2001.6 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

2001.9——2002.6 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班级体育委员

2002.9——至今 担任班级组织委员

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

1999.11——2000.6 辅导某初三学生各门功课,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合作中,该学生的各门功课成绩均有提高,深受该生家长的好评。

2000.6——2000.9 在xx市电影公司实习,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从事人事和企业行政管理,在实习结束后,各领导给予我极高的评价并给予奖励。

2001.6——2001.9 在暑假期间,在当地的市政府部门里担任办公室助理职务、处理各项管理事务,协助领导做好管理工作,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2002.4——2002.8 在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处实习。主办“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的成立,运用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起草及审查各种办公室文件;编排、打印档案;打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与其他各单位、部门做好协调,协助本部门领导做好管理工作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该协会被国家工商总局受予国家优秀信用组织协会。对于实习期间的工作,处长和科长们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和奖励。

在校期间获奖、成果情况;

2000——2001学年荣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1——2002学年荣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2学年荣获“实习积极分子”称号。

在实习工作中,主办了“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优秀信用组织协会。

在校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二名

获得证书情况: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秘书中级技能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微软Windows98产品高手、微软Word2000产品高手、微软Office2000办公软件专家等等

主修专业课程:

社会学、逻辑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企业管理学、基础写作、公共关系学、公共计算机学、市政学、思想概论、信息管理概论、法学基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社会心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大学英语、行政领导和决策学、秘书学、行政生态学、应用写作、机关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人际关系学、谈判学、中国历代官制、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公共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学、行政哲学等

个人专长:

交际、组织、管理、写作、电脑、文学、分析研究、足球、音乐等。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对各种硬件安装及各种软件的运用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等。

求职意向:

愿到企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及军队中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行政助理等相关工作

第7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结构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1. 知识产权人才的界定

知识产权人才的特质是由知识产权的工作特性以及知识产权工作对从业者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概念应建立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功能、职责等作出清晰判定的基础上,对从业者的专门素质提出类型和水平界定。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其理论和实践尚属开拓阶段,加上知识产权工作涉及的主体较多,对于不同主体的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知识产权人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和界定。广义上,知识产权人才是指系统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从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或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各类人才;狭义上,知识产权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本文的研究对象属于狭义的知识产权人才范畴。

2. 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类型的划分,目前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纵观不同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类路径。广义的分类把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纳入到知识产权人才体系之中,将之粗分为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和工作队伍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源于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2004年1月13日在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此为基础,田文英等人依据知识产权人才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其细分为五类,即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实务人才[1]。狭义分类路径从知识产权研究与实务等知识产权工作实践出发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该分类路径以北京大学郑胜利教授的观点代表。他也把知识产权人才分为五类,即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社会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或服务的专业人员、大学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和研究所(中心)中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研究人员[2]。

显然,广义分类路径比狭义分类路径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有利于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全方位认识与把握,但缺陷是由于过于宽泛的外延淡化了知识产权人才的个异性特质,不能凸显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心和特点。狭义分类路径关注于知识产权工作本身,强调从知识产权工作性质或职责分工的视角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路径有利于突出知识产权人才特质,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教育与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是法律人才的一种还是不同于传统法律人才的新型专门人才;二是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总体是相似的还是存在类型差异。实际上,从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看,知识产权工作不限于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管理、应用也同样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不能涵盖知识产权人才的全部;另外,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工作性质差异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结构

宏观上,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指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都应掌握的专门知识,可以称之为一般知识结构。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从事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具备的、对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专门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对有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发挥基础和铺垫作用的各类知识;相关知识是指对所从事的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发挥积极影响的背景知识。

2. 分类结构

显然,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由于其从事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差异,虽然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但这三类知识的类别、掌握程度和侧重存在差异。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中的领导干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其中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类专门知识,企业和中介机构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类专门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包括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深厚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广博的一般法学知识(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包括政府部门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业务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一般知识;相关知识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主要是指大专院校、研究或培训机构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或研究的工作人员。众所周知,这类人才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存在于高校、研究所或社会培训机构中,他们通常对于知识产权各类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都有所涉及,但精于某些特定方向或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因此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像其他知识产权人才那样进行作出明确划分。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往往精于知识产权规划、保护、运用、管理、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某些专门领域,甚至主要是集中于某个领域中的某些特定方向;对于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而言,其基础知识是指对他们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产权知识或法学知识;相关知识则是对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知识产权人才存在类型上的差异,社会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可能仅靠某种单一的模式来实现,而是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相结合,多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才能够较快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1. 机构设置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商标法》、《专利法》的颁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此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设置相应的专业、中心、基地等[3]。据统计,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近两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些大型城市中还出现了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这些机构虽然还不能成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流力量,但由于其运行机制灵活,善于整合师资力量,紧跟市场需求,因而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经历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仅从知识产权的机构设置上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是在各高校法学院(系)或专业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学院并未从法学院中真正独立出来。这样的机构设置培养出来的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或者说这种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长主要是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难于胜任知识产权管理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新近创建的一大批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起步较晚,基本沿袭了高校封闭式传统办学模式,还未能同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本区域重要企事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缺乏稳定的实习、实践和研究基地,致使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十分迫切,这种体制上的再设计是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迈向通用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实务性相结合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首先,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社会办学力量为辅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制。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办好学历教育,兼顾普及教育,并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主要从事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其次,高等院校以法学院(系)为基础创办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形成同管理类学院和理工类学院联办知识产权教育的格局,为突破以法学为单一主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体制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整合达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实际上,在美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除了一部分设置在法学院,还有一部分就直接设置在管理学院和工学院[4],说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能仅由传统的法学院独立完成。第三,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尽快形成开放办学的整体格局。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型、实务型特征,在完善和加强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突出抓好实验、实践以及实务教学环节,建立起与所在区域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赢机制,设置足够的教学研究、实习实践基地等,加强办学的开放性。第四,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加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对于知识产权社会办学机构一方面要在政策、资金和人员上给予适当支持;另一方面要在资质认证、培训质量、软硬件配备等方面进行必要规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专业设置

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一点是学界的共识,但是这类人才究竟属于法学大类还是属于某种新兴交叉学科,抑或是属于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这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主流观点强调其法学性质,将其列为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例如北京大学陈美章和郑胜利教授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专门人才[5]。大多数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应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有扎实的法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知识(如无形资产评估、许可证贸易等)的法律专业人才[6]。但也有人暗示知识产权人才分属于法学和管理学,如同济大学王珍愚、单晓光等人在论及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时主张,“……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7]美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分布于法学院、管理学院和工学院的现实也表明,知识产权人才并非属于某种新兴学科,而是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

厘清知识产权人才的学科性质对于高校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1986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法列为法学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知识产权双学士学位班以来,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提升,一些有条件的高校早已开始了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和培养,不过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一直定位于法学专业。经历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这种法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显露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呈现出了专业性、实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已不再是社会对知识产权需求的全部,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人才的需求显得日益急迫,因此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必须从专业设置上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配置。

根据郑胜利等知名专家的分析和预测,我国未来10年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需求量占知识产权人才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不仅不能满足人才总量上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职业适应性需求,因此设置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十分必要。原则上,知管理专业应首先在一些较早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并建有管理学一级学科或相关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中进行试点,经过3~5年的探索再逐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应隶属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在前期可以参照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模式采取双学位教育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选拔,一是理工科学生,二是法学或管理学学生。前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培养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知识产权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后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自然科学基础和科技管理实务等课程,培养政府、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业务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考虑到学习成本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可以在有攻读双学位意向和能力的在校本科生中进行择优选拔后采用“五年制两阶段”培养方式,即在校工科、法学或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修满第一学位规定的主要学位课程后,再在第二阶段用两年时间修满第二学位(即管理学学位)规定的学位课程,考核合格后授予工学与管理学或法学与管理学学位。

优化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必须考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无论是知识产权法学专业还是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都需要在根据社会需求和宏观环境的改变不断凝炼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也就是说,各办学单位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形成专业方向的区位和校际差异,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打造相同或相近方向的区位和校际特色或服务领域特色。通过专业方向的凝练和特色的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3. 学科设置

尽管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学科的性质、地位和归属还很不明晰。实际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其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提出要“提升知识产权的学科地位”,但实际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学科定位;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但至今仍未对其学科性质和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学科设置工作仍未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在部分从事知识产权教育的高校中已经在硕士、博士层面展开了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但是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个别高校之外,没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或博士点,有些学校只能在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等学科下面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学历和学位教育,各个人才培养单位普遍感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名不正、言不顺[8]。基于此,许多业内学者强烈呼吁要尽快设置知识产权学科,有学者甚至建议应将知识产权定位为一级学科,下设技术性知识产权和非技术性知识产权两个二级学科[9]。

纵观有关知识产权学科设置的各种研究和论点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未能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之一与学界对于其学科性质的认知分歧有关——知识产权究竟应归属于法学,还是分属于法学、管理学和工学,抑或是属于一种独立的新兴学科?国内对此颇有争议,尚无定论,因此学科设置的条件尚不成熟。当然,因为存在争议而将学科设置问题搁置显然不利于人才培养,甚至会影响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但是在学科定位尚未明晰的情况下仓促设科,势必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上出现偏颇;当然由于很难将其归属与某个现存学科而将其直接设置为一级学科也是一种冒进之举,有违学科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原则。据此看来,根据目前国内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状况,率先在法学一级学科和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置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两个二

级学科不失为适当选择。其理由主要是,如果仅设知识产权法学二级学科虽然有利于满足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部分知识产权业务(如)人才的社会需求,但不能有效满足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从法学和管理学中分别下设知识产权相关二级学科有利于强化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人才专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动员更多优势资源和师资力量投入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和质量。

当然,一个新兴学科的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上,需要经过深入论证并逐步推进。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现实情况,可行的方式是先选择10所左右办学条件好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试办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参照MBA、MPA以及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选择20所左右办学条件较好的大学开展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相关在职人员招收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种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路径,不仅有利于探索和解决学科设置中的分歧和问题,也有利于较快缓解知识产权各类中高层知识产权人才短缺的局面。预计经过五年左右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存在的知识产权学科设置难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田文英, 纪梦然.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及其结构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4): 37.

[2][6][7][8]郑胜利. 论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思考. 中国发明与专利[J]. 2008(8):15-18.

[3][5]陈美章.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 知识产权, 2006(1):3,10.

[4]王珍愚, 单晓光. 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J]. 法学评论, 2009(4):119-124.

第8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作为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困境。需要改变目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的尴尬局面,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多渠道等途径的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高校恢复设立到今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政府管理实践的深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横向看,在办学规模上,从老牌高校到新建本科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纵向看,在人才培养上,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人才培养体系。1998年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的过程中,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门类划归为“管理学”门类,是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重新定位。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即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1]高等教育始终以培养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标。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和规格应当适应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教学改革的基本逻辑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怎样的?我们的专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具备这些素质的毕业生?秉承这样的逻辑,首先要明确目前社会及人才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程度如何。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2]作为专门性人才,其专业的对口性和独特性应该比较强。然而,实际上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先天优势。由于专业教育没有准确契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不能顺利将所学转换成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对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其就业能力不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和替代化,就业前景不乐观。一直以来,党政机关似乎被视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首选就业方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公务员队伍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对口的候选人,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公务员的角逐理应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许多院校这一专业毕业生的考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3]根据中山大学所做的调查,对于目前及以后几年“最需要”或“其次需要”哪些专业,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党政部门很少,而选择中文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律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党政部门则较多。可见,行政管理专业所适应的工作具有较大的被其他专业所取代的“可替代性”,很难成为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专业。然而从调查结果看,对于预计未来几年内是否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回答“需要”的比例又较高。[4]这说明党政机关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抱有一定期待的,随着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以至公共部门需要具备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毕业生。

二、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须明确的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和素质?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将导致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这势必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及学科的根基。[5]行政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可以单独处理一定具体行政管理事务,以胜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行政管理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学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一门集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思路,围绕着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这两个基本目标去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职业能力即具备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能力,了解政府及公共部门的运作程序和规律,懂得公共管理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者在处理公共事务时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用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行为,及熟练操作以计算机为主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力等。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教育来看,仍旧偏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而轻实务。改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的尴尬局面,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

三、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行政管理专业改革的出路是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如何更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使培养对象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已不是简单的学以致用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科的健康发展和生命力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决于实践教学的实际落实情况,实践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力。

1.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目前各大高校行政管理课程的开设主要包括了几大类,即政治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政策学类及一般技能类等,另外,一些高校会根据本校的办学优势和学科背景,自行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总体来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比较重视理论传输的综合性而忽视实际操作的应用性。虽然课程设置内容比较广泛却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这种广而全的局面,虽在部分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然弊端更明显,最显著的莫过于难以塑造专业化及职业化人才,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面前缺乏优势。培养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人才,必须首先从专业的课程设置着手。在西方,行政管理被视为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多学科的渗透,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6]以此为借鉴,可以通过在低年级阶段重基础性教育与在高年级阶段重职业化教育的结合,来实现综合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低年级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为主,使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高年级则通过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使学生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主要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考研、村官、社区、进入企业、自主创业等。为把握学生对能力掌握的实际需求,可以在入学时通过新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意向有个先期的了解,并注重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从而在课程设置时通过专业拓展课这一模块,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发展拓展课的“小众化”教学。“小众化”教学属于选修课环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职业取向去选择感兴趣或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只有实现特色上的创新,提倡个性张扬,而绝不是整齐划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2.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

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以应用型为基本导向,因而强调实践环节的安排,但多数时候该环节往往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实践环节的操作各自为阵、互相割裂,成碎片化的状态。因此,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重在其系统性的打造。所谓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即是要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计划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执行及教学效果的监督等各环节的合理时空组合与严格落实为中心,以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的完善为保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整体优化的结构,并与理论教学形成二位一体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执行是重中之重,因而尤其需要加以丰富和拓展,来实现集中实践环节与分散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第一,在集中实践环节的设置上,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可以开放学校自身资源,创造学生实习的岗位。如山东农业大学行政管理系即确定了专业实践教学与校内管理资源整合的模式。另外,可以借助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热身。积极与政府部门、社会文化团体、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谋求合作,共建规范化的、制度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一旦有了真正接触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机会,感性认识就会极大提高,这是课堂教学所不能给予的。第二,在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专业基础课以理论传授和知识积累为主,专业方向课及拓展课则以实践环节为主。可以在课程总学时内设置一定比例实践环节,以研讨会、专业写作、社会调研等方式完成。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基层,通过调研、观摩、旁听、访谈等方式进行现场教学。第三,在实验室建设上,要打破“文科不需要实验”的传统观念。尤其是行政管理专业,具有涉及面广、动态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具备可操作性。虽然文科实验室建设没有理工科技术上的优势,仍可以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例如,打造案例分析实验室、公共政策分析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行政能力测试室、心理咨询室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接触实际工作的平台。第四,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有意识地进行弥补性学习。行政管理岗位的素质需求是非常综合的,通用能力和技能训练单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院系可以将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纳入成绩考核。当然,这种考核不能是简单地停留在依赖证书的评判,而是可以通过诸如,计算机操作大赛、英语阅读与口语交流测试、公文处理能力竞赛等实际操作的考核,让学生真正提升行政职业技能。

3.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行政管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应变处事、创新管理等方面具备较高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人才。但现在的教学活动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跳出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的陈旧模式,采取科学的、灵活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尽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摆正心态,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施教者,而是指导者,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则由“被动地接受”到“有意识地参与”甚至是“主动地设计”。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今后课堂或许会成为传输知识的最后营地。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其综合性与实践性本身就很强,相当多的课程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而初步了解,而这一点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需要对课程精心设计与安排,加大学生参与和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各类专门的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也体现在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演法、辩论赛、自我评估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不同的课程、同一门课程以至不同的章节或知识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操作的可能性采取不同的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最大可能地提升教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师资队伍建设的多渠道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严格意义上讲,任何教学改革不是对学生的要求,而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专业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对称,由于多数教师是“从高校到高校”,普遍缺少专业的实际锻炼,缺乏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需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所谓“内培”,主要是通过升造、进修、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注重专业教师的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一要以服务实践作为教学的目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二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的依托,研究教学规律,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三要以科研作为教学的辅助,无论是专业方向课或拓展课还是“小众化”教学,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将实践和科研引进课堂,及时为课堂教学更新内容。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创造教师“走出去”的平台。考虑到绝大部分任课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走向教学岗位,缺乏行政管理领域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有意识地选派他们到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学习交流、培训调研、挂职锻炼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加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所谓“外引”,即“请进来”,一是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尤其是获得博士学位或高职称的新教师。二是鉴于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可以请进更多的校外资源,开设“校外课堂”,聘任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作兼职教授,聘请政府官员、公务员来授课,邀请大公司大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作专项讲座。

四、结语

总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也不仅是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局部调整,涉及到对动力机制、控制体系、保障措施等多重方面。如何激发教师投身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加大实践教学的制度与经费的投入等等,成为实践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唯有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重要标准,落实于实践教育的系统改革,才能切实提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

作者:陈丽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23-24.

[2]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消解[J].南通大学学报,2007,(9):85-87.

[3]王凯.从公务员考录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46-147.

[4]李业兴,郭小聪.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2):41-43

第9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刚才,同志全面总结了年的工作,并对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郭毅同志宣读了有关表彰的通知,稍候勇林书记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区人事和机构编制战线的同志们大力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努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加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事编制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感谢和慰问!

今天,我们对全区第三届“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先进个人、第二批区级农村优秀人才、首批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2004至年度人事编制系统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为加快推进“三区建设”贡献力量!

下面,我就今年全区人事编制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大局

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区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的总体要求,区政府提出了紧紧围绕服务城市主题,深入推进“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城市建管、新农村建设”四大重点,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强区、文明新区、人民富区”建设步伐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实现我区发展新跨越,关键在人,难点也在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人才立区”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区。大家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省、市人事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人才人事工作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人才人事工作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的转变。

二、统筹兼顾,认真做好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重点工作

做好年的工作,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人事和编制部门要把握机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力争在以下几个重要工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首先,要扎实做好实施《公务员法》的有关工作。根据中央的部署,今年要重点做好公务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参照管理报批等入轨运行工作。各部门要根据全区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加强学习、宣传和培训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稳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其次,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工资福利与退休政策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敏感度高。要通过改革,建立制度、形成机制、规范秩序、缩小差距。改革的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三,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本次乡镇机构改革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进行的,也是中央和省委的决定。我们一定要高质量地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日常工作由区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顺利完成。二是要突出重点,理顺体制。此次改革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结合乡镇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调整,重新核定乡镇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推进乡镇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创新乡镇事业机构运行机制;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和特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经费预算及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监督管理,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强力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要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分配实现形式,逐步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分配制度。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在改革中,要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要严把“进口”关,坚守两条“底线”不能突破:一是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二是妥善处理好人员分流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力量。要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省、市级优秀专家推荐工作,加大培养选拔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力度,拓宽优秀专家的选拔视野和服务领域,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要紧紧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符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业和干成事业的政策环境,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环境,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上来。三是要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管理工作,巩固和完善事业单位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四是要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对我区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五是要围绕产业、工业和科教,积极探索建立传统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体系,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育专业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储备。

(四)抓好农村人才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整合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农村人才开发机制。人事和编制部门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完善农村人才评价办法,做好市、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表彰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新格局。各乡镇要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抓好乡土人才中的拔尖人才、外出务工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才和农村特色人才的培养,注重发挥好典型的辐射示范效应。

(五)大力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强化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人才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建设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是人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人才市场的关系,实现管办分离。二是要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机制改革,积极拓宽服务领域,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坚持资源共享、政策协调、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合作办法,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和利用。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努力消除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的人才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六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符合我区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六)认真完成安置任务,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今年是落实中央关于裁减军队员额20万战略决策的最后一年。干部安置的数量较大,任务很重。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安置工作作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折不扣地完成安置任务。要建立健全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和就业指导的力度,促进干部自主择业。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部分企业干部解困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五包”责任制,大力做好部分企业干部的解困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三、加强自身建设,开创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今年的人才人事工作“重头戏”多、任务重,要切实加强对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人事和编制部门自身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以过硬的能力和扎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开创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人事和编制部门是从事人才开发工作的,我们的干部必须首先是人才。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的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政策素养,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掌握人才人事理论、法律法规、公共管理、现代科技等基础知识,努力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当前,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都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工作的突破力,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思想观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要善于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推动人才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加强。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人事和编制部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主动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把机关建设成服务型机关,把干部队伍建设成公仆型队伍。

(四)要强化纪律意识。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制性很强,直接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行政纪律、组织纪律,坚决维护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要认真贯彻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关于进一步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确保公务员法顺利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在公务员登记工作完成前,除中央和省委有明文规定的外,一律不准增设新的机构(含内设机构),不准增加编制,不准提高机构规格,不准增加领导职数;要严把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的“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原则,严禁超编进人,超编招考(聘),超编配备领导干部。要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公务员法和各项政策规定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