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第1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1.1加强林产品质量体系的建立,以实现其经济效益我国自从加入WTO以来,也给林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林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首先需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民质量意识,以质量求效益的经营策略来保证林业生产的进行,树立品牌效应,注重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无形资产价值,从而占领国内外市场。

    1.2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需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所以各乡镇需要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产品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从而弱化林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1.3产、供、销一体化林产品生产出来后,面临着销售的环节,所以农民对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应该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加大市场营销和促销的国度,建立多种林农合作组织,形成林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网络,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2对农民减负,推动林业发展

    2.1加大“减负”力度对农民进行“减负”,不是单纯的政府承诺,这需要在法律上进行约束,建立公开、透明的税收征管体系,规范农民的合理税费,并从法律上严保其执行力度。对农民减轻税费,这对刺激林业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林农的负担轻了,必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林业生产当中,对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加大林业税收调控我国在林业税收调控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大林业税收的调控力度,从而增加林业的资金投入,在林业税收上,对于生产原材料的农民这部分税收要进行减负,在消费环节加收消费税,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者对森林的培育。

    3改进采伐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

    3.1按照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合理的采伐经营有利于提高林业的三大效益,我国森林资源十分缺乏,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我国政府通过保持相应的森林面积的方法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持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2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农户木材收入预期相结合目标实行的采伐管理,是以采伐蓄积尧木材生产计划等多环节的复杂管理性办法,不利于森林的合理经营,是消极的管理办法,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的投入。应加快改革步伐,实行以面积采伐管理为核心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控制森林采伐。使农户的木材收入预期目标与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结合起来。

    3.3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载体,与森林认证相结合,以动态管理为内容,强化源头管理和分类管理。实行采伐管理内容公开,批准条件和程序公开,加大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同时,强化造林更新监督,促进营林发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可首先对法人实体和乡村林场、合作林场,包括股份合作制林场、民间林业协会、林农协会等法人和组织采取这种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采伐管理,也有利于发育具有经济实质意义的林业经营主体。

    4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区农民放弃了木材、粮食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农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一是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政策倾斜,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办法,建立多种补偿渠道,使农民直接受益,调动他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二是要扶持发展替代产业,解决林业资源产地经济结构单一化的问题。三是国家要从制度上解决现有不合理的林业经济机制,即生态破坏者既不必承担责任又得利,而生态保护和发展者既不得利又要承担造林管护成本支出。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要逐渐形成使高收入向高资源消耗人群支付生态补偿费的制度。如国家用出卖碳权的收入来补助林业经营者造林和森林管护,就是建立在利益均衡机制上的生态补偿制度。

第2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经济;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早在上个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就凭借着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带来了变革,并且通过信息化的普及让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在效率及效益上有了质的飞跃。农村经济发展是立国之基,我国人口众多,如何解决吃饱吃好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对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全面部署,以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化同步”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的中心工作[1]。

一、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的内涵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的涵义一般认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狭义的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服务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广播、电视、报纸等把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发挥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受众面广的特点,及时、高效地传播给农村、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性指导和支持,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道路前进。

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发展农业产业的目标,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1.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产业扩展空间有限的问题

众所周知,农业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发展的空间相对不大。农产品的需求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小,波动范围也较小,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相对较稳定,在需求总量很难再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要受天气、土壤等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有限,风险较大,资本投入相对其它行业类比生产率低,回收周期较长,大部分农产品都在销售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质保鲜,而农产品本身受价值低,贮存难、收获与销售在时间的拖延等影响,缺乏应有的流通能力[2]。

2.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推动了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广大农业劳动者整体科学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对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利用困难(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由老、弱、病、妇女而组成),受知识、技能和体力等影响,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成果转化率不高,从而限制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状况,所以农业生产要在依赖工具性生产资料的传统基础上,更大程度上依靠遥控传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大幅提升生产力,着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是农业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方法

决策的失误就是最大的浪费,决策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抉择的过程,要经过信息收集、信息反馈等过程,从而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用科学的方法武装大脑,以科学的决策指导现代化农业生产,制定出合理、实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决策,从而为农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正确合理的方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三、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广泛宣传,加强重视

增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对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重要性的充分认识。特别是我省可以依托“万名干部到万村进万户”活动,由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到农村去,到农民家中去进行宣传,教育和动员。并且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能以拉家常、宣讲实例等方式来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学习信息化技能的热情[3]。

2.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宣传的力度

加快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对象对信息传播载体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利用程度,组织宣讲团送知识、送科技,开展讲座、图片展、科技电影下乡等措施,进行宣传,起到带动示范作用,把“要求农民参加”变成“农民要求参加”,把旧有思想变为新时代思潮,将信息化观念的种子植根于农村,发展壮大在农民心中,营造浓厚的“学知识、用科技、享信息”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对信息化、科技化的学习和利用热情。

3.加大投入、政府主导

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是以信息化为核心,包括高科技、多媒体、网络化等技术及传播手段等运用于农业生产中而产生的新型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农业信息一体化中的带头引领作用,要对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制订科学先进的整体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而又好又快的促进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传播。

4.统一标准、共享资源

(1)统一信息资源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跨区域、跨平台、跨系统共享。今后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方向主要有:一是制定要制订统一规范的信息资源收集标准,分类整合各类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逐步规范完善相应制度标准。科学选定有代表性的信息采集点,并在采集前注重嵌入性和兼容性,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整合及使用。二是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硬件、软件开发上有合理机制,避免各地资金重复利用、人力、物力的流失和浪费。

(2)不断充实更新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在已有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扩容和更新,不断提高数据库资源的质量。要对各类农业信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力,全方面挖掘农业信息资源,并把视野扩展到农业以外的其它领域。积极与国际接轨,把握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为农业生产各个方面提供必要信息。

参考文献:

[1]戚国强.国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J].农业专家在线网,2005(02).

第3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经济发展;促进

1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履行行政管理以及监督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向上级反映农村居民需求,传达农村居民意愿方面同样起到了桥梁作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管理安排劳动力,以及对农村集体资产和技术指导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受落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制约的主要表现

2.1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

许多农村对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阶段农村普遍为家庭生产制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忽视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在部分地区,甚至缺乏经营管理机构,经营管理工作不到位,桥梁作用得不到发挥,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2.2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

大部分农村因其自身特点,对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致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在宣传政策的方式方法上,较为粗暴,没有更好的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民心声,在指导农民对新型生产方式以及设备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农业生产科学化受到了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科学有序发展。

2.3农民经营管理观念的缺乏,农业产业化不足

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收入,与现阶段社会生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不足,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土地承包工作,养殖畜牧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无法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的收入维持在低水平,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

3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管理机构

在对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其性质,明确其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发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方针政策方面的作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注重组织筹集农业救助资金的方式方法,合理开展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供电设备以及输电线路、交通道路等。

3.2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作水平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因为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农村自身条件的因素,导致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因此,政府应当加强选取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才,针对现有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工作,全方面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人员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3发挥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以及方式的转变,需要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促进农村农业发展产业化的建设,利用土地承包等形式,拓宽农业经济发展形式,形成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综合性立体经济发展方式。针对现阶段农村人员大量外流现象,农业产业化建设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农村居民收入也可以得到一定提升。避免无人进行农业劳作、农村土地荒废、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发生。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从发展形式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结束语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党和政府以及农村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时,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足,从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等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党明.浅谈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39+42.

第4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土地流转制度 ;小康社会;科学合理

一、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经济得以发展的最基本先决条件,也是农村经济得以大发展的基本保障。

1.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否科学直接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出更为合适科学的发展战略。这种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能够使我们根据事实情况制定最优化的发展策略,让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结构与模式发生转变,还能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意识从而也推进经济发展。2.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也需要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农村经济要想大发展就一定要有比较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农村在我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通过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引导这一模式目前是无法改变的。地方政府是农村经济战略制定的主体,这要求他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符合地方要求的经济发展策略,所以政府在管理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时就会客观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还比较落后。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开发最基本点物质保障,基础设施的相对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况。首先,农村的交通道路还不够完善。“要想富,先铺路”口号喊了很多年,可见道路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这也是农村通向外界的基本条件,可算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但是,我国农村的道路建设仍然非常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承载量低、质量差、路面窄,大型车辆无法通过,结构单一等,甚至还有的地方连基本的乡村交通网都没有实现。其次,水、电、网络通讯还不完善。这些可以说的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物质需要,也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当前我们很多的农村自来水还没有投入使用,水的质量也比较低,电力也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但是农村通讯还没有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比较单一。在现在这个年代,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的支撑,但这些物质的不足大大降低了农村的生活质量,也让农民的无法及时获得一些重要信息,这都大大的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生产和经营的模式还比较落后。农村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较落后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促进生产关系优化的保证。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很多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整体还是小作坊的小农经济。其次,农业的生产结构比较单调,土地是农民最近本的生产资料,现在还是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实现农、林、副、渔综合化的农业,也没有进行特色农业生产。第三,农村缺少一个比较规范的市场,农村市场的健全与繁荣是我们农村发展的标志。现在我国农村市场不健全,没有好的场所,交易也不规范,市场也较小。这就制约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另外,还存在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浪费严重、农村企业发展迟缓、农村经济发展没做到对外开放等问题。3.没有比较完整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完善能够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政策还存在很大的政策缺陷和漏洞。首先,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很多的农村地区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力度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弊端。这些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让农民仍有后顾之忧,这就让农民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其次,农村的底层干部管理不健全,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但是基层干部的素质不高,腐败严重都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缺少必要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不完善,让一些人的执行力下降,这大大的打击了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使得农村经济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就。除此之外,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针对不足提出必要的解决方法

要想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就必须对农村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首先,解决农村的道路问题,当前农村经济形势要求要有好的交通运输,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要加宽路面保障道路质量,建成农村与城市相连接的交通网络,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支持。其次,解决农民用水用电问题,保证农村用水的质量和价格,完成电力改造要让电力能够达到农村工程开发的标准;解决农村的通讯网络问题,让农民学会运用电脑网络获取信息。2.改变农村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模式。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改变其原有的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它向技术型转变,向现代化开发型农业转变。这首先,需要不断的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我们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领导技术。让机械化和信息进入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先进的生产模式,也能促进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其次,改变原有的农村经济结构,要改变我过农村相对单一的农业结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建成合理的科学的农业新布局。第三,对农村的市场进行规范,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对农村市场进行必要的管理,并且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要有固定的市场场所,规范的交易及市场秩序,这些都能够促进农村市场的繁荣。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个农村甚至是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够使农村的市场规模化。第四,要大力开发农村的原有资源,并且合理利用,农村的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对农村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的资源优势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当然农村的资源开发一定要科学,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让农村经济的开发发展与农村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第五,要加快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想加快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要求扩大其规模和范围,让产品更加多样。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装备,进行深加工,提品的产能与产值,建成比较科学的产业链。当然,我们还可以实行农村经济市场的小对外开发,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既要能引进来,也要能走出去。农村市场的相对狭隘与封闭也大大的约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实,打开农村市场有利于加强竞争,更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文化及先进的管理理念,这样就可以在交流中把农村的产业做强、做大,并能够慢慢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总之,只要大家群策群力,努力地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就一定能为农村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第5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与需求,全面开展管理活动,建立健全管控机制,遵循工作原则,逐渐增加农村经营管理中的经济来源,以此提高其社会效益。

一、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在对农村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面的政策,代替政府开展象征管理、监督等活动,可以全面反映农民的思想,将其传递给上级政府,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在农村经营管理期间,需要对农民日常生活、集体地、劳动力、集体服务资产与专业技术等进行管理。在良好的指导之下,能够根据农民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创建专业的管控机制,全面了解农村实际发展需求与经营现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完成当前各方面工作任务,逐渐提高农村区域的经济水平。由此可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营管理工作较为重要,相关机构应当予以足够重视,利用现代化工作方式,创建农村经营管理机制,明确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经营管理问题分析

在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加大经营管理力度、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是全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然而,当前一些农村区域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无法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具体为以下几点:1、缺乏专业的经营机构。当前,在农村实际建设期间,经营管理方面的机构较少,经济匮乏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一些贫困区域,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点,无法有效的对上级政府相关政策进行落实或贯彻,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上级政府与农村之间的联系,难以全面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且一些上级政府对于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较为忽视,还没有树立正确观念,不能通过先进的工作方式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例如:一些农村在农业发展中,缺乏基础灌溉设备,乡村的道路较为陈旧,无法更好的对农作物进行运输;在用电设施方面,存在严重匮乏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民在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能更好的开展文化教育工作,难以全面调动农民生产工作积极性,导致其整体收入水平受到抑制性影响。2、缺乏产业化指导。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产业化指导工作,不能根据农村农业或是牧业实际发展情况配置专门的指导人员,也无法设置先进的投资方案吸引更多企业到农村投资,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区域的产业化建设较少,在地区发展中,无法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难以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在缺乏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农民的个人收入与整体收入难以提升,在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出现劳动力流失的现象,不利于当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3、缺乏优秀管理人才。全国农村区域在经营管理期间,还没有意识到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不能根据相关需求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首先,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没有引进专业的人才,难以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命令,也不能将农村发展情况反馈给上级领导,导致经营管理失去原有的意义。其次,在农村生产中,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不能予以一定的生产指导与技术指导,导致无法全面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难以从根本上优化自身工作机制。最后,在管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缺乏自主学习精神,相关管理机构也不能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导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抑制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经营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分析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的保证。农村相关经济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全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依据农村经济现状,合理开展相关管理活动,以此提高经济管理效果,做出良好的制度保障。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规范,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能符合经济建设的需求,取得良好的成就,充分体现当前的发展水平。2、理论指导相关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经营管理可以为其指明方向,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的,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水平。同时,经营管理机构能够明确农村经济建设地位,引导政府与其他产业投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3、解决现存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制约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开展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分析各类问题,采取有效手段,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在制定经营管理方案之后,能够合理的建设经济规划体系,针对农村区域的发展现状,建立健全管控机制,为农村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意见,可以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同时,经营管理机构可以充分整合与利用农村各类资源,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中经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1、加大教育工作力度。相关机构应当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进行改善,投入足够的教育资金,在农村区域中建设较为正规的学校。在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工作的情况下,在农村中开展宣传工作,保证适龄儿童可以得到就学的机会,以此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同时,还要针对大学生投入资金,支持其就读高校,以此提升农村教育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2、城乡统筹发展措施。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应当注重“三农”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健全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科学引进先进技术,将农村经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在保证农业发展增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活动。同时,要积极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使得农作物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价格售出。如:发展城乡合作工作,使得农村快速进入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建设工作速度。3、产业化发展方式。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将现金技术引入农村产业链条中,以此改善产业生产现状,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如:在农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方面,都要引进先进技术,以此提升工作效果。同时,要促进农村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大力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节省劳动力,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农业发展期间,为了提高当地的生产水平,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使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投入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升其工作成效[1]。5、建立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在农村区域经营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其实际发展需求,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充分落实上级政府下达的命令。一方面,应当注重经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根据其实际发展需求,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在贫困农村区域,应当加大机构建设力度,投入足够自资金,以此提高工作成效[2]。6、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相关机构应该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阶段性的对其进行农村产业技术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各方面技能,有利于在农业发展中做出正确指导。同时,要在恶劣工作环境中,提高经营管理人才薪资水平,以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影响其长远发展[3]。

五、结语

在全国农村区域发展的过程中,经营管理工作较为重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可靠途径。相关机构应当予以足够重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拓宽投资渠道,加大产业化建设力度,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查华彬.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南农业,2016(23):10.

[2]唐德祥,岳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担的金融组织创新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6):430-433.

第6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影响;发展目标;生产规模

加强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逐渐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对农业产业化的相关内容有着必要的了解,正确地看待其对农村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寻找出合理的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相关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扩大农业产业化影响范围,也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更多要求。

一、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对各地区农村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及发展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当前我国对农业产业化予以了更多的重视,主要在于:(1)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优化各种农业资源配置;(2)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占有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促使其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各种发展要求;(3)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保持现代农业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水平,为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这些方面的内容,客观地说明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同时,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资源整合效果,保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良好性。

二、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1.农业产业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将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保持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加快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各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表现在:(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三农”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依然是国家战略部署的工作重点,而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将会拓宽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思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优化既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强化其创新意识,为现代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达到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2)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农业经济将会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提高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增强产品质量可靠性,促使农村经济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出新型发展模式,实现传统农业产业格局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民主动参加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3)在农业产业化影响下,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的经营方式,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性2.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各种专业性指导,使其生产计划实施更有针对性,逐渐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将会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可靠的保障。具体表现在:(1)在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下,将会使农业与其它产业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地结合,让更多的专业性强、竞争水平良好的企业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以产业链的形式带领农民参加各种生产活动,间接保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农村生产效率将会逐渐提高,以股份制合作制的方式指导农业开展生产活动,逐渐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3)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各种农业自然灾害能够得到有效地预防,降低了农业生产各种风险的发生率,为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3.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有利于提高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实现农村经济与市场体制的相互融合,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性,间接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形成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将会与工商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间接地促进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各种途径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拥有专业的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化生产,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充分地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概况,增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良好性。同时,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的各种农产品,提高这些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结合相关农业资源的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2.提高创新生产技术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性。作为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逐渐地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农业产业化。因此,需要注重创新生产计划的合理使用,像精加工技术、降低能耗技术等,加快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保持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性,促使各种创新生产技术能够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保持农业生产的良好性。同时,需要指导农民掌握各种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份额。3.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现代农业进程,需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实际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专业性指导,加快传统生产理念的转变,实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构建,逐渐增加各项农业生产活动开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地考虑农业产业化形成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加大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扶持力度,确保农业生产计划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确保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逐渐实现农业产业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渐形成农业产业化,有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确保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保持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性的同时满足农民的各种农业生产需求,增强和谐社会的发展稳定性。因此,未来农业发展中应重视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影响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促使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涤非.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06).

[2]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03).

[3]薛永刚.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10).

[4]陈德梅.农业产业化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03).

第7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一、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经济统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农村各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行业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而提供能直观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经济统计资料,为各级政府机关制定农村经济政策、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1]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农村经济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能够真实直观地反映农村当前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县乡(镇)村各级行政组织机构的绩效考评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并且这些依据以统计数据的形式呈现,为不同地区干部间的工作成果与绩效比较提供了可能,进而通过比较找出差距,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

(二)农村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预测了农村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乡镇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依据,避免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管理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农村经济计划编制的可靠依据

经济计划的制定需要真实可靠的经济数据为支撑,脱离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经济计划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农村经济计划的制定需要以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并制定出符合农村当前经济环境和发展规律的中短期经济计划,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统计机构力量薄弱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地域广阔而分散,乡镇、村落的数量极为庞大,致使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繁重的任务量,而目前农村统计机构普遍人员不足、力量薄弱,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农业生产活动周期长,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鲜明,农户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生产资料使用、收入分配等方面也都有着自身的特点。[2]因此,农业经济统计工作要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就必须对经营分散的广大农户的生产、收入、消费及累计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统计,期间涉及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多样的统计方法,工作难度较大,而目前乡镇机构统计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应对繁重的统计任务,导致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足。

(二)农村统计工作经费不足

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目前统计项目还没有独立的财政预算支持,导致农村统计工作缺乏充足的经费支持,统计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支出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经费不足,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也难以开展,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统计人员技能水平有限,不利于统计结果的质量提升。

(三)行政管理工作的干扰

农民人均收入是农村经济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地方行政干部政绩情况的重要体现,与行政干部的晋升相挂钩。[3]因此,很多行政干部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市场变动影响下农民收入的真实情况,随意篡改、虚报业绩,这种片面化的绩效考核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四)统计制度混乱,统计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干部并没有真正认识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应的统计制度也没有切实落实执行,导致统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权限不明晰,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此外,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致使统计项目不断增加,而当前落后的统计方式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经济形势,很多项目的统计方式和评测体系都存在问题,不能真实反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4]

三、改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制度

完善的农村经济统计制度是统计工作规范开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统计部门应该严格依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行为,不断完善并落实农村经济统计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经济统计系统,同时加强对数据的考核和评估,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此外,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伪造、虚报行为要予以严肃地处罚,坚决杜绝这种不良之风的滋生。

(二)改革农村经济统计方法

农村经济统计的项目多样,内容庞杂,需要对统计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类与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标准和相关指标,并对其具体的含义和统计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抽样调查体制,在具体的调查工作中综合考虑调查对象特点和调查方法适用条件,选择最佳的调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统计结果的质量。

(三)提高农村经济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农村经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阶段性的综合素质考核,加强统计人员的统计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树立职业道德优秀典型,强化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作风优良、结构优化的复合型统计人员,促进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考虑把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村经济统计队伍中,让他们挑大梁、负重担,以提高整体的业务素质。

(四)加快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基层统计网络对提高统计数据准确度的作用,把农村经济统计网络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建立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为大量数据的处理提供便利,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统计指标的分析与运算,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第8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的经济发展需要。

1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1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有着很大差异,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超出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的各项设施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使农村的经济管理粗放,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所以,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

1.2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

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帮助我国的农民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不断深化农业发展,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提高农民收入

现在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仍很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帮助农民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而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1.4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基本稳定,但是仍存在某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其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以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意识

现在相关人员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旧沿用之前的农村管理办法,无法实现农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法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很多农民在没有较高收入的情况下选择出去打工,造成农村的土地的浪费,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

2.2完善管理制度

在农村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管理制度,细化每一条制度,使农业、财务和内部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对各项的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积极的引导大家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使大家形成凝聚力,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共同为家乡的经济出一份力。在完善管理制度时,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如人口、当地的民俗文化、种植习惯等,根据这些发展相关的农业产业,促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改变为以种植为基础并且延伸出多种模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2.3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

第9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华夏大地,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目前为止,经济与市场体制也逐渐完善,同样,曾经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抓住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管理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现状,引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实际三资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管理效率,强调了三字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尽快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如何健康发展农村经济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字: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

所谓的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所指的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这三项,三资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物质保障和基础,三资管理问题切实关系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实际利益,从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加强三资管理对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和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有一定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遏制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速度,所以,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

1当前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转型,对农村经济的建设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从而三资管理的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也越来越高,虽然各地都立足于实际采取有效的方式管理着农村的三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出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1管理制度不完善众所周知,一个实际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降低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效率,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三资管理制度,造成三资管理十分混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而对于已经建立管理制度的地区,由于当时的环境因素导致管理制度多数都十分粗糙,对于资金,资产等的管理十分不完善,而随着国家经济体系逐渐健全,旧有的管理制度不足以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从而暴露出各种问题,再加上管理三资方面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如今农村的三资管理缺乏章法的主要原因。而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实际工作时,数据十分混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负责人对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难度,对整体的发展十分不利。

1.2重视度不够由于思想的束缚,导致农村相关的三资管理人员对工作内容不了解,从而导致多数人不能正确对待三资管理,没有认识到三资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仍旧停留在就有的思想,认为三资管理仅仅是算算账,管理一下集体公有的资产,没有注意到三资管理的深层次含义,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敷衍了事,账目时常错乱,而且对于土地资源归属权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发生,从而影响农村的整体和谐性,对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

2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现状

2.1完善管理制度为了能尽快的改善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现有的三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俗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当地地区的三资管理制度,扫除旧有制度的盲点,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并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清查工作,争取做到不漏,数据真实,并且建立相应的后续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具有预防某些人挪用公款私用,还要明确每一份集体资产的用途,规范每一笔三资交易,并且管理负责人应该定时的走访地区、抽查账簿等进行核对,最大程度做好“三资”民主化建设———是在农村集体经济各项事务中,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议事规则、民主管理权限等民主管理各项规定,最大程度的做到三资管理透明化。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更能加快建设农村的经济制度体系,保障农民的利益。

2.2提高重视度为了能更好的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标准,农村相关的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的认知度,并能提高对三资管理的重视度,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督促当地工作人员能认真的对待自己所属的工作,深度挖掘工作内容的含义,并且教育当地村民,使其明确三资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帮助。只有当地村民及相应的管理阶层能了解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最大程度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当前三资管理的现状,从而突破当前农村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瓶颈。

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三资管理不仅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物质保障和基础,更关系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和权力,为市场经济增添活力,也对农村的民主和谐气氛有一定的帮助,更是密切党群关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推动力量,所以说,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对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想要国家抓住机遇继续高速的发展经济,就必须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而这就需要农村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对与三资管理必需加大力度,虽然管理好三资是一件十分任重道远的任务,但是只要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提高重视度,就一定能实现目标,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促进农村集体的和谐,为构建和谐射虎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亚芬.浅谈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