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语文教育一向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徐特立先生曾说,语文教育的问题,近百年未能很好地解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育的问题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仅建国60多年来,就已有四次大讨论。从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60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到1997年以《北京文学》第11期上发表的三篇文章(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为标志,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尤其是第四次大讨论,从规模、影响来看,空前浩大。语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复杂,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原因之一是人们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厘清语文教育的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语文教育内涵的争论,建国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情感教育说。有研究者认为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所以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据此,进一步得出:“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⑴,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说。张孝纯先生可谓是国内此说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素质教育说。认为语文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特性,“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智育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项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⑵。审美教育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⑶,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不能将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段或政治概念。

上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语文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具有两重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情感一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将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但其偏颇在于只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一般性作用,没有看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不能等同于日常情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中的情感表现为在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从学理来看,情感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审美心理结构本身。日常情感不等于审美情感,“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像、理解),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⑷很明显,审美情感渗透着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若将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失之偏颇的。

把语文教育界定为生活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语文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对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概念的内涵入手,而不能等同于概念的外延。生活之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还是学不好语文的。这种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认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识到了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此种观点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犯了逻辑上不周延的错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宽泛的,虽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语文教育也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

把语文教育说成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看到了语文学科具有审美特性,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审美教育。但这种观点容易把丰富的语文教育狭窄化。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可见,审美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语文教育除此以外,还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呢?语文教育内涵的生成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具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性质

反思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旧的语文观和新的语文观两个时期。旧的语文观以语文“工具”论观点为支撑,把语文学科看作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教育“工具”论观点的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继而,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提出了语文教育“工具”论的观点。由于语文“工具”性质的片面提出以及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和追求,了语文教育的审美特性,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生命力,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末路。从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的发飙始,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9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乃至于90年代后期发生了由《北京文学》首先发起,并很快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加盟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大批判。从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到洪禹平的《误尽苍生》,这些文章针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式的片面追求科学价值,把语文仅作为“工具”,而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置美学价值于边缘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催发了对新的语文观的构建。面对片面追求科学价值而带来的严重恶果,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两个《语文教学大纲》,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立足于传播知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进而掌握语言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能力;“人文性”立足于文学熏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人的精神,着眼于人形成健全人格。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把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目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技术主义的阴影。2008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80后写作与语文教育——昌切访谈录》一文中,昌切教授说: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程式化,公式化,丧失了人文性,使语文课变得鸡零狗碎而令人索然寡味,导致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需要。昌教授大力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第2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在此重新审视新课程语文教材的价值,是以对语文教材特质的界定为出发点,以语文教材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为中心,以语文教育对基础学科教育的意义为终点的。显然,这里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审视,已完全超越了其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关注其对整个(包括人文的和自然的)基础教育的影响价值。在认识其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引导价值,在学生学习认知中的指导价值,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思辨价值,在基础教育促进中的应用价值的同时,更关注和探究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存疑价值、自主价值、研究价值和迁移价值。

一、学科教育:确定与存疑

语文教材在学科教育中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这是由语文教材的性质和目标内容特质所决定的,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还是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均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依据课程目标要求,借助具体教材内容,产生规定性效应。语文教材所规定的知识系统的内容学习与能力系统的功能训练,既为教师传授知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供明确范围指向和目标要求,也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明确内容指向和目标要求。教师以教材提供的信息为范例和依据,实现语文教育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引导;教材因其信息内涵和教师的实际操作,体现其教育引导的价值,作为受体的学生,则以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和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体现其引导的结果。

对语文教材的这一引导价值的确定性的充分认识和肯定,是建立在对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上,它对于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却不能因此认为:语文教材在学科教育中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的引导功能的确定性。事实上,它的更大价值在于它的引导功能的存疑性。

所谓引导功能的存疑性,指的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引导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存疑、质疑的功能。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信息,语文教师对教材有关信息内容的把握处理,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品德教育的过程,所赋予学生的不仅是懂得、了解、涉猎、知晓、理解等要求,还有疑惑、不解、质疑、发问、反思、询问等要求;语文教材及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不仅有已知的,也有可知的和未知的。教材及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知识和能力引导不仅具有直接的特质,会对学生产生即时效果;也具有间接的特质,逾时也会对学生产生效果:或许学生当时并不认可教师的引导,但在所接受的教育累积到一定阶段后,认识产生了飞跃,对有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明确认可了;更有些是具有曲折的、特质的,它所产生的效果则是或循环、或交错、或牵连、或成因果的:学生须依赖对教师提供的和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梳理把握,方能接受和理解相关的引导。语文教材引导功能的这一存疑特质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更重要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价值的。

二、学习认知:指导与自主

语文教材引导功能的确定性与存疑性,充分反映出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指导与学习自主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这一关系,对于摆正教材、教师与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教材与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的最佳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

语文教材在学习认知活动中的指导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材料、范例,为学习过程奠定基础。作为范例的教材具有支点效应、累积效应、迁移效应,学生由教材提供的这一基点出发,随着所接触和掌握的文本范例的增多,便又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地累积和扩展,并产生迁移,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框架。但在这个形成知识能力系统框架的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只能算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外因,其内因则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对案例学习产生的扩展学习,所产生的累积效应,所产生的类属化的认知体系,所产生的系统化的知识框架等更多决定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指学生以自觉的态度对待学习,也不仅仅是指学生对广义的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而且是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脑子来想,用自己的心来读、来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它建立在学生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存疑、思索、发问、探讨、深究的基础上,检验其成效本着已了解什么、懂得了什么为标准,更以发现了什么为标准。离开了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和研究考证,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就无从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认知中自主价值的认可,不仅对学生极为重要,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从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的角度出发,就不会以教导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唯我是从,唯教材是从;也不会将学习指导的过程仅仅当作灌输知识的过程,把能力培养的过程变成完全是机械操作的过程;更不会因为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而全然否定,甚至勃然大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这不仅对语文学科学习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认知的自主价值便体现于此。

三、个体发展:思辨和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是存疑、发问、思索、辩驳。作为教学案例、信息载体、智能范例的教材,在这个思辨的行为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给学生的思辨添加研究成分,在学生思索、存疑、发问的自主学习中发挥其有效地引导和激发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这是对语文教材的又一要求,也是语文教材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又一价值表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由少至多、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命题研究,综合研究,拓展研究,迁移研究等,这一研究要求对教材进行举一反三的、由浅入深的、由因到果的、由具体到抽象的、由分散到综合的分析研究。这样的研究一般是由联想想象、比较鉴别、质疑发问、或顺或逆、或发散或聚合的思维联系迁移而展开的。教材相关内容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研究的点,对这个点的研究,可以构成知识系统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知识间的关系和结构聚合成知识和认知的框架。

这种由点到类、由零散到系统的过程特性应该首先是语文教材本身赋予的,教材的编写者以独具匠心的定义、选择、编排显示和体现这一特性。教师依据教材显示的特性,引导和要求学生感知和认识教材的这一特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比较和思辨活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和知识结构。教材设计在体现系统性的同时注重问题性、思辨性和研究性,做到让学生有问题可发现、有内容可思索、有兴趣来探讨、有价值做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去推动认知的发展。教材为学生设置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接受、感知、认识、理解、迁移的过程,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系统知识。现行的分科和合科教材无论是以阅读为体系,或者是以写作为体系的都已经注意到这一规律。

总之,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还是从现代语文教育的背景来看,现代语文教育更需要,也更有条件编排愈加重视类属化、系统化的教材,重视思辨性和研究性的教材,这样才更能体现时代与社会对语文学科的素养要求。

四、教育促进:应用与迁移

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要素和研究要素对学生思辨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语文教材中的实践要素、应用要素和迁移要素是判断学生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志。因此,语文教材对语文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促进教育、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教育的结果不仅是获取、占有,还是付出、支出;不仅是实践、应用,还是援引、迁移。学生通过教材获取并占有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学生依据教材付出和支出现有的知识,寻求问题和作出比较,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充实知识框架,形成能力系统;学生将由教材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实践,寻找新的研究点,扩大比较范围,获得新的证明,提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思维的升华和深化,形成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研究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括语言的基础、思维的基础和能力的基础。语文教材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由此可见。

第3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同时,还有许多新鲜的思想,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过去的那些经典之中,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那些所谓的经典,这是不是有点背道而驰、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呢?就语文教育来说,这样的诵读经典活动,究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多大的作用呢?这也还是个问题。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根本是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这种闭着眼睛,诵读经典的活动鲁迅早就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现在我们还要拿来作为我们的法宝使用。社会生活是发展的,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还守在传统经典之中,走不出经典的阴影,我们又如何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呢?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继承,但是,这种继承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是要我们的学生放出眼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吸纳,进行消化吸收。绝不是躺在经典之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背诵一通,就算完事。

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的学生也生活在当下,无论是其语言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与当下的文化生活有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识都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离开现实的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失去了我们学生赖以学习语文的根基。语言是生活的土壤中开出的最美的花朵,语言离开生活这个土壤,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可能性。我们中国文化传承五千多年,中国文脉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代作家都是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尽管他们的作品是用白话文写成的,但是,他们的骨子里还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痕。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认识,他们的情感等都具有民族文化的印痕,因此,无论是现当代作品的学习,还是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都具有民族文化学习的性质。而且,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更能够让学生学习接受。当然,我们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上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下的中国文化。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背诵《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的经典,而是对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是对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学习。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气候,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的。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后现代,我们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理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现代后现代的元素,但是作为普通的国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民族文化的根存在,他们的血管里还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民族文化不仅仅在经典诗文之中,更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包含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尽管我们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只是表象的东西。语言文字只是一套符号系统,符号下面的思想情感,认识事物感受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试,这是国人所特有的。因此,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背诵经典,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从经典中吸取力量,汲取营养,获得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他们从经典之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心灵的润泽,更可以开拓他们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眼界,使他们能够用国人所特有的眼观来看世界,来认识事物。而《三字经》这样的东西,既没有文学性而言,也没有思想性可言,刻意拿《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来进行道德训诫,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语言是发展的,作为活化石的语言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语言文字,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学习。汉语言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学习语文既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是对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深深植根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自觉。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了五千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民族文字又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民族文字之中饱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的信息。我国对语言可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国人起名字算命等都需要从文字解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对语言的解析,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感受民族文化心理,体验古代人民创造文字的智慧和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汉字的学习具有多重功能。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形的记忆,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字形,而应该从根本上,从文化上来理解识记字形。

汉语言文字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只有短短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现代汉语与古代语言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认识现代汉语言文字,就必须要结合古代语言文字,就要从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考查语言,从字形结构上体会语言的魅力之所在。许多古代的语言文字还活在现代文本之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语言文字的来历,透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既要体会文本的内在的思想感情,又要让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与历史的久远。汉语言有丰富的成语,这是语言的活化石,成语里面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丰富的智慧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扣住成语的这种特点,既可以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不仅仅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和使用,而是对包含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思维习惯,民族心理的学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交流和交际的工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记载了许多民族的东西;语言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的发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东西。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这种工具,而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从思想上、感情上认同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目的。因此,语言教育既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化教育,而且也只有进行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将语言学到手。

前一段时间,因为人文性的提出,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理论研究者只是在人文性上下功夫,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人文性,把学生人文性的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高声叫嚷要语文回归人文。其实,人文性不需要回归,人文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也是语文课的一种属性,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不需要回归人文的,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就离不开人文。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因为高扬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语言性。何以这样说呢?因为传统的所谓的语言学习,只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而不是对言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不是对语言的一些规则的学习,虽然这样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不是根本。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既有对文本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有对语言背后的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还有对作家的对生活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言语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从生活中来学习,既要观察生活,获取对所要描写的事物的感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深刻地理解生活,获取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只有这两者结合,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理解与把握语言。汉语的词语组合规律,文字的组合规律中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心理,都有着民族的思维习惯,都渗透着民族的东西。言语的实践活动,既是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民族思维的习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必然是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增长。

第4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 语文 教育学 高中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而语文教育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语文教育学观念的改变,现代的语文教育更偏向于对素质性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是由于考试压力的存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现今的教育学观点格格不入。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语文就是背诵,为的是记住没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却没有意识到,语文对一个人在思维的开拓、审美观的形成方面的意义。而在高中阶段,各学科学习的知识新、难度大,语文作为从小接触的学科,便被放在了最后。此外,老师讲课没激情,方法老套,甚至敷衍了事,所讲述的都是之前了解过的知识。

2. 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课堂的形式是:老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而语文知识零散的特性,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以高超的教学手段,新颖的讲课模式,来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语文知识方面的欠缺。显然一些老师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始终采用“灌输法”,对学生进行轰炸式地知识灌输,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二、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而要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致,创新语文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学方法具有关键作用。

1.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如果说,学习别的课程是为了升学考虑,那么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作用则要宽泛得多。语文是学生从小就学习的内容,不同时期,语文对学生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对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的内涵,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起着不小的作用。但是很多同学却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分离开来,看不到这种联系,甚至认为语文占据了大量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努力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使他们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其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耐心。语文的学习不是靠恶补可以取得好的承接的,许多学生不肯花费时间学习语文课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语文课不会像学习历史、政治课那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背诵,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语文知识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靠自己的勤奋取得真正地进步,许多学生对这种日积月累的学习方式没耐性,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从学习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对所学的每一门课都心怀压力、战战兢兢,生怕出现偏科情况,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总会伴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在学习语文课时,有些学生上课积极听讲,课下认真做笔记,成绩却始终得不到提高,于是便开始自暴自弃,对语文丧失了兴趣,甚至信心。殊不知,语文课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都应该是艺术性的,不像其他课程,学习只是为了得到新知识,掌握了内容就学到了全部。语文课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理解,现在的教育学上,主张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理解,解释所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这非常契合语文课的学习,每个人,对文章、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不同,所学习到的也应是千差万别的,需要学生放轻松心情,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学习状态下的效果,远比背负着沉重的心情,死记硬背考试点效果要好得多。

2. 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外,还有义务将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的学生乐于接受。这是现在的教育学观点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既要帮助学生克服因语文课无聊而产生的消极怠学的心态;又要防止学生因语文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同时很还要注意控制自满情绪,以为自己有十几年的学习积累,语文课不用学也可以取得好成绩。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是积累。

其次,采用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坛、组织诗词朗诵等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己的学习感悟,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天赋和知识储备,在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的同时,还可刺激其他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5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高中语文教育难,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着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自主、探究”这四个字,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好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老师们往往很难做到。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只要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优秀就可以了,往往却忽略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从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还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本来面目,高扬人文精神旗帜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语文必须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凭借作品以及多元资源,让学生受到文学、文化、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

第6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1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文史知识的传授,以及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的语文课堂还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能综合的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生的培养和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难以实现。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机会,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从语文本身实现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承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重视提高语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元化时展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能贴合时代进步的特征,转变教育的理念,加强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

1.2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对象

多元化文化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学者的思想,面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认为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能与自己的利益产生直接关系,使得语文的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时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的变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对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高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社会当中竞争的资本,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发展的前程,这时,大学生的心态就会产生变化,高校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派生出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课时比较轻松,学习任务也比较少,使学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信功能,学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懈,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就要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1.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显示出专业的师范性、高教性,通过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增加语文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语文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可以独立的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体系的健全目标,以教学生学好语文为基本任务,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实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基本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语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的应用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教育课程,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现,完善教育改革的体系。

二、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目非常多,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设计的专业文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设定合理的课程,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专门的专业训练,加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在课下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2.2高校忽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法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高校渐渐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国高校语文专业的教育模式始终没有改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保持消极的态度,对开设的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提供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典范,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高校的教学水平。2.3教材的选择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随着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我国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语文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材上体现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应用到今后的从业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结合现在时展的特点去选择。

三、多元化背景给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3.1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意识到了教学的误区

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比如: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语文专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的误区,都是导致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出发,探索最适合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3.2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大学的学习经历,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加快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学方法。事实验证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实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教育知识的效果,使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语

第7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有效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加强调了小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小学生语文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的劣势被不断的发现并修正,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且小学语文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改善。小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教育地位逐渐平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未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理念还未转变。面对新的教材与教学方案,教师们纷纷制订了全新的教学计划,但在这些教学计划中依旧存在过去语文教学的影子。虽然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已经与其他学科增强了联系性,但这种关联性并未得到实际的应用。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但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未实际应用在课堂中。语文学习的魅力在于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其丰富性的体现,当代语文教育过于单一化,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准备很充分,但是在充分的准备下,也将语文学习的内容死板化,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科之间的交流。

其次,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存在巨大的不平等。语文课堂是一门开放的教学环境,只有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的减小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表现自我。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处于主动地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最后,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死板的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讲述。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点科目,受到了家长与教师的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家长与教师纷纷做出了努力。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教育。小学生的人文能力主要来自于语文教育,因此,语文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分析,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

小学生语文教育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部分,对语文的学习保证了学生在生活中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素质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在这种素质的保障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才能变得和谐。语文教育的开展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文化,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素质修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小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文化的传承,面对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的心理情感逐渐开拓,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丰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进而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小学生的必备知识储备,也是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小学生语文素质教育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能力,只有在良好的小学语文教育环境中才能实现我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小学语文教育也在飞速前进,但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了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提出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代教师与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开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丰富化。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将美术与语文相结合,在课堂中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将美术与语文相结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不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铺垫。语文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将其他学科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其次,小学生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知识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要求教师进行讲述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出现了较多的弊端,学生的情感难以融入课文,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语文教学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利用情感教学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文本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程的开始以小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情绪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课程内容与其他参考资料的整合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阅读兴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人文教育。

最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应当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语文是一门使用最为广泛的学科,生活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语文,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出现在生活与校园的各个角落。局限于课堂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失败的,学生只会在表面上接受语文教育带来的素质教育,在行动上依旧处于认识阶段而不会真的付诸于行动。只语文教育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开展。仅在课堂中开展的小学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形式,在小学校园中设立语文教学任务点是较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就成了一件关乎中国民生的大事,我国的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灵气,变得刻板公式化。其次,在高中课堂,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富有活力,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但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读写,很难看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另外,教材陈旧,其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极少,加上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生活,使丰富的语文内容变得单一、狭隘,学生的阅读面极为狭窄,致使学生知识上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学生患了严重的贫血症。

二、浪漫的语文与功利的高考:语文戴上“镣铐”

语文天生浪漫,富有情味和含蓄韵致之美。究竟是什么让一门如此有内涵的学科成为现在的这种乏味的科目呢?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高考制度造成的。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起着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考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考的作用是伟大的。我们引用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一句话,“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是,任何考试制度都有其弊端。统一的高考模式让更多人的走上了独木桥,从而导致学校过多的看重高考给自己带来的声誉,以至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而进行。例如:学校放弃了更多学生兴趣的培养,选择了更多的文化课教育;老师在给学生授业的时候,更多地参考了高考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了高考压力;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都选择更适合高考的教材,致使教材的刻板化;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考在某一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语文教育当今局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使语文成为了一门应试教育学科,并且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功利思想及对语文教育评价产生了影响。

三、真语文、新高考: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突围

既然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困境,那我们就必须尽早找方法解决,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自身的蜕变

1.教育思想的更新。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所以,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的灌输给学生。通过接受式的语文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但是,这种接受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必须的,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每个学科教育都必须得这样。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索,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会自主质疑、自主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展现与发展。合作指的是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提问解答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等。探究指的就是拓展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困难,发现自我价值,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善、美的过程。”

再者,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要求,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机能的人。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形成与道德提升,回归到”人“。《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次根据”,这里也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最后,教育与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教人思维、思想、性情。因为思维可以让人明白思考的路数;思想可以构建体系,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情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人生态度。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它更应该贯彻这种理念。只有当学生同时拥有了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知识与熟练的运用知识,明白自身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对于语文得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要明白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与目的。

2.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教材的全面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也就是新课改下对老师在运用教材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能够明白作者的真实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丰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引向生活。

3.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实行,语文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营造氛围—构建模式—改革评价—培养习惯”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首先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想象,表扬学生的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这种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构建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学习理解而采取的“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形成性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再者,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表现学生相互评价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重视学法指导与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其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方法,如制订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常规。当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才能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除了上面的那种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新的教学手法。也可以在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优化。例如重塑串讲法、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背诵的改变等。

(二)语文高考制度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高考,那么就只能对高考进行改革,使它能更好地适应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高考制度,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改变。

1.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基底,对深陷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可以借用高考来唤起社会对语文价值的重新认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革高考语文内容。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要让语文教学不背离语文的本质,那么语文高考就必须考出语文的真精神。例如,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完全掌握;知识考查不应局限于死的字词句等,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方面还比较欠缺,缺少能真正表现考生“真感情、真观念”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写作,目前的写作考查方式主要偏向于文学性作品考查而忽视了“生活中实用”的写作,例如影评、书评、颁奖词、主持词,等等,可以尝试增加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尝试在高考的语文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教材之外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考查,可以通过高考阅读、写作等考查学生宽视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独立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引向课外、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3.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高考考试应该具有相对的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证常变常新。例如,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口语交际的考试只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借鉴当前英语考试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场景,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灵活的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第9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03)01-0091-03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自古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数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古人重视“文以载道”,道为主,文为辅。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与道的兼容、排斥、孰轻孰重等方面。进而由此引起了语文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争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意见出现了靠拢靠近的发展趋向。1991年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上海《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作者对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思想的几点看法,仅供讨论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的性质方面,强调思想性和工具性并存,工具性为主,思想性为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两个大纲都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强调在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同时,应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上海《课程标准》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首先,《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材选编等各个环节,反映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并存这一教学思想。在总述“教学目标”时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材编选”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教材编选必须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则强调,必须“按文悟道,以道解文”,“忽视思想教育的语言文字教学和脱离语言文学教学的思想教育,都有碍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文道并存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是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既是对我国传统语言教育观的继承,也是对单一强调思想性(如“”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录”教学)或单一强调工具性的否定。

其次,《课程标准》在体现文道并存的同时,强调文为主,道为辅。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大语文教育”,即把文、史、哲、经合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经典哲学教育、政治历史教育等相融汇。且古人重“道”轻“文”,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都是说“道”是根本的,而“文”则是用来阐释及传播“道”,人们也必须通过“文”来理解“道”。这种重“道”轻“文”的教育观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随着学科门类的不断分支和细化,重“道”轻“文”则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障碍。毕竟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须以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只能是辅的,其主要渠道应依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纵观《课程标准》,虽然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着重强调的还是其“工具性”──即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目标”部分,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六项具体目标中则全部是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提出思想教育?根据我的理解,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目标,它只能在给学生进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这种对语文教学性质“文道并存,文为主、道为辅”的诠释,我认为比较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性,无论是和传统的重道轻文比较,还是和建国后曾出现的以道代文(纯“思想性”)、以文代道(纯“工具性”)比较,这种观点都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中,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目标”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泩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把握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倡导质疑探究,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防止出现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状况。”《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来提出,反映了现代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记忆、从启蒙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背诵记忆教材。而这种记忆又大多表现为被动的:“机械记忆”,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成为满腹经文的书呆子,只知背诵“赵、钱、孙、李”和撰写“八股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则知之甚少。从心理学角度讲,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一等并享受问题解决后的乐趣,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社会需要来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因此,《课程标准》所反映出的重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和西方教学模式比较,我国在这方面是强调的多,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实施得远远不够。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延续至今的应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得奖多,则诺贝尔奖一项也拿不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在教学进程方面,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依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现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手段低于年龄段要求,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超越年龄段要求,学生则感到“吃不了”。《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进程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小学生记忆力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的因素,将小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求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而在读、写、听、说方面仅作一般性的要求。针对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好,感知较精确,理解能力增强,观察较细微全面的特点,将学习的重点逐步由识字写字(在小学2500字的基础上增加到3500字)过渡到阅读、作文、听说话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这种因年龄不同特点安排教材内容的教学思想是对我国传统和近现代语文教育观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启蒙教育对语文的要求基本上是识字教育,以背诵记忆《千字文》、《三字经》及《百家姓》为主要教学目标;启蒙后教育则以“作文”为重,而忽视阅读、欣赏、听说等方面的教学,到了近现代,随着语文学科的细化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进程中比较强调年龄段的不同要求。但内地和香港比较,内地将语文和文学合为一科,融知识、趣味、情感于一体,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成长规律;香港将语文和文学分科设置,也许会使语文学教学出现枯燥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国近时期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亦有不完善之处。如小学语文课程任务过重,内容偏深;中学语文课统得过死,忽视青少年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基础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作法,将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小学阶段的教学以识字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点,中学阶段则可以给学生一个“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自由空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应用能力方面,这样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需要。

总之,从古至今,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语文教育理论在争论中不断走向成熟,语文教学实践在争论中不断走向完善。到了上世纪末,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趋于一致,语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选编等也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运用新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比较,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且在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的基本国情是相符合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理论还有待创新,我们的实践还有待改革。例如:在教育制度方面,应试发展和以高考为目的的办学导向如不改变,语文教学目标就无法全面实现。在教育思想方面,我们必须全面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敢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克服重视基础、忽视能力,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等错误倾向,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并重视图片、幻灯、录音,录像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当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条件下办好中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我们在企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更企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全面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