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第2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试论课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具民主和谐和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问难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既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是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

三、以实践提高创新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文学社、广播台。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发挥他们自己是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他们体会成就感,为不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四、创设质疑情境,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有位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创新精神。

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并尽力与有创新性的人接触

第3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写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1 能端正态度,磨练意志

写字一开始就要学会规范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面要端正,颈脖要正直,微向前倾;身子坐端正,腰脊正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臂自然张开,小腿松弛,两脚平放在地。

良好的写字姿势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但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持之以恒的训练。王夫之说:“知之非艰,行之唯艰。”只有长期坚持,始终如一,才能养成习惯。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不断的练习、巩固,做到“姿势不对不动笔”,“提笔即是练字时”。把写字姿势的要求内化为自身写字的一种需要,并能在写字过程中不断自我告诫,自我提醒,这样才能在写字时做到精神贯注,力达笔端,才能使学生经受对毅力、耐力的考验。

姿势如此,练字也如此,古代钟鹞学书,划破被里;智永写字,退笔成冢。简单的一个横画,落笔要重,行笔畅,收笔顿。学生在刚开始写字时,对运笔的轻重没有体验,往往会有所偏差,于是便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生成和增强了对运笔的体验。学生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评价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是一个老师无法言传的。

2 写字能提高审美,了解汉字

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而且它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3 能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古人云:“字为人之衣冠”,“心正则笔正”。写字不仅仅是手下工夫,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在当今的独生子女群中,有不少孩子容易急躁、缺乏耐性、做事独断专行。而写字,因其是一个长期反复,耐力持久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约束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因而它对学生陶情养性,免除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有不小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写字教育一定要从基础教育现在抓起,从实抓起。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甚至还认为未来社会电脑可代替手写,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写字没必要。很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说人人都知道,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从一个人的字上可大体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数孩子写的字确实让人感到担忧。

其实,一个人写的字好坏非常重要,古语有“字是开门锤”之说;又有“字如其人”之论等等,足见写好字的重要。写好字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乃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奇葩。文字演变为艺术为汉字所独有,真正是汉字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义务有责任继承并发扬光大。不仅是老师,家长也应该教孩子写好字。

不仅如此,写好字的意义深远。要写好字,孩子就必须静下心,坐得稳,特别是认真负责的精神要到位,要一丝不苟、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又要一笔一画,笔笔到位,还要成竹在胸、意在笔先。更重要的是在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态度、习惯、性情、心灵等同时得到培养,写字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既然写字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字呢?

第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写字问题,深刻认识写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写字的目的,掌握写字的基本方法。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写字课,对每一个老师都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严格训练孩子的写字,让每一个老师认识到写好字也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或家庭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激发孩子的写字欲望,培养孩子写好字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写字的方法。

第二,我们的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写字育人环境。各种媒体都应该注意书写的规范。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尽可能的抽出一点时间指导孩子写字。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孩子写好字才有希望。

第4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84-01

交际性是英语语言的本质属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交际原则和方法,便于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英语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和质疑性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把握提问的“量”和“度”,突出艺术性,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正视教学现状,提高有效性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小学英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于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很不到位,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很急需提高和改善的教学环节。

1、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程度和学习能有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我们要注意师生间的融洽关系,让学生能够有着良好的心理效应,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

2、任务型教学展开灵活多样。我们英语教学大多采崩任务型活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设计大量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repeat,imimte以及practice等多个环节进行任务型操练,从而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f[1足我们的活动展开往律少了师生的对话沟通,使得任务达成,但是效果不佳。

二、重视问题突出,提高问题针对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教师要结合教学重难点思考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和已经具备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且我们的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预设学生通过回答提出的问题达到理解所参与的学习内容,并且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兴趣。如在 An English friend学习时, 出示Wang Bing写e―mail的图片,然后提问What is Wang Bing doing? T: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is EnIgUsh friend? What can we ask?等问题,通过问问题来学习新单词和运用新句型。同时,学生在回答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同是能够轻松过渡到整篇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提问,就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我们的问题提出还有要一定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地使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积极思索。

另外,我们问题的提出要精情境化、动态化。关注提问的课堂时机并能够耐心等待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如该教学内容课文前四段对话后提出问题:If you are GaoShan,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om?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思考,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加强指导,耐心等待并适时启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主动踊跃发言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应享有更多的表达主动权和话语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歌曲,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他们带着激情和兴趣参与课程学习。这样的提问能更好体验语言的交际性和互动化,使得学生在争先恐后的踊跃发言中不断深化感知。

教师不妨换位思考,多鼓励学生来质疑教师,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感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给他们搭建平等提问的平台。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以协商探讨的形式与教师对话。通过适时追问、诘问质疑、探讨询问等形式来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与教师探讨,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教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中,可多尝试追问,让学生能够在被追问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例如,可建议学生向教师提问“Which fruit do you like best?”和“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以缓和课堂的紧张教学环境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予以反问,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情境。

四、注重点拨引导。突出提问有效性

我们课堂提问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我们老师的关注和期待,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竞争意识。我们高年级的英语重在阅读,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的提问要有梯度,可以设计一般问题,能所有学生能够较准确地回答,也要注意提出一些启发性、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解决问题,更让他们形成问题意识,提高自我发现和提高的能力。

第5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文化传承;人文教育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故而有人说职业教育的成功度就是市场的满意度,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就是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由此出发,职业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从市场需要出发设置和改造专业,调整和改革课程;要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重点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建立一条无障碍的通道。为实现这一目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必须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保证实践教学占全部教学课时一半以上;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大部分必须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教师等等。

其实职业教育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术训练没有错,看重就业率也是应该的,以市场为出发点来办学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许多学校为了强化学生技能,不惜大量压缩文化课课时,为组织参加全国各地各类技术大赛,牺牲学生太多学习时间去做技能训练;以课程改革为名,实行2+1模式不说,个别学校甚至实行1+1+1模式,把学校教学时间一压再压,这就不让人不感到此中所存在的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即高度重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却严重忽视或放弃了学生的人文教育。

一、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的“高素质”的人

国家明文规定,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成为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同时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除了大家高度认同的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外,对学生坚持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职业院校学生是要掌握技术,培养能力,学会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获得文化,成为有文化的人,从而学会做人。由于文化(其实技能也是一种文化)是学生接受全部教育的载体,接受文化教育是学生陶冶人情、纯粹人性、完整人格的基本方式。而人性的获得、淳化、提升是人一辈子的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文化将与人的生命相伴始终,文化对人的一生都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但由于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割教学,造成学生相当严重的知识,乃至文化的不完整,而上中职的初中生大多为初中阶段文化课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这种生源实际造成的学生知识、文化的不完整程度相当严重,如果到了职业院校,这种情况不能得以改变,那么必然会因为学生文化的不完整而导致学生最后做人的不完整。所以,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有“文化”,从而为自己将来作为人所需要的全部素质奠定基础。而且,笔者认为一个人要想成长为有文化的人,往往不是单靠刻苦学习,会做作业,能考高分,或者具备某种能力,掌握专门技术就可以的事,它需要除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外,至少还得三个要素方可成就:其一是悟得,即在独立思考下生发体悟,升为觉悟;其二是习得,即能把所学为人的道理与做连为整体,通过实践,固化行为,走向习惯;其三是濡得,即需要外在创造一种氛围和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浸润和陶冶,从而修习成为人的一种功夫。人正是靠这种文化的持续获得和不断修习,使自己成为人,也使自己成为人的传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任何文化都是人把自己一步一步地变得更像人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文化追求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一个‘人’字上。”所以,当职业院校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创造整个学校技能至上的环境时,千万不可削弱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和忽视学校育人文化氛围的建设。

二、职业教育是“教育”,绝不可把其沦落为一种技能培训

无论何种教育,它可能培养的目标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能不同,“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或者说它以‘使人向善’为内涵”。而现在当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的高水平就是它的就业率,学生的高质量就是他的高技能等这样被过分强调时,其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可能产生错误引导,它也许会存在把堂堂的学校教育沦为简单的技能培训的危险。“我们的教育实质上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这其实只能算是教育的一个层面,而且是初级层面”,“‘教’是技术层面的,‘育’则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当把‘育’从教育中抽掉之后,‘教育’也就不折不扣地沦落为训练与操作了”。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会产生极其不良后果。因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所以所谓完整的教育,必然是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甚至是科学人文化的过程,“估计技术产生的后果同提升其性能同样重要。重要的是使用科学与技术的人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的教育。其目标是人性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核心是涵育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人的一生能够始终走在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从完整的人到完美的人的进步的台阶上。职业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由于学校因应试教育和文、理分割而造成的这种“先天”不足已经产生的严重后果。从马加爵到药家鑫的残忍,从刘海洋到黄小小的冷血,再到毛苒的糊涂,桩桩件件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一定要教育引导我们的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必要的补课,以完成紧迫的人性堵漏任务。在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时,注意课程的各类模块的合理搭配,应该保证基本素质模块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在拓展模块课程设置时,要重视素质拓展,而非只强调技能拓展。杜威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让“科学人文化”,所以一定教导学生学会让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融会贯通,以道德律令去要求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人文情怀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

三、职业教育要正确面对市场

职业教育究竟如何面对市场才是恰当的?职业教育必须高度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发展,必须具备主动适应市场的内存机制。学生就业事关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事关学生家庭的幸福生活和学生的个人尊严问题,学校必须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各种条件。但市场毕竟具有趋利性和盲目性,其对人才的需求毕竟具有多变性和暂时性,它对人才的要求更多表现为当下你会干什么而非将来你一生能干什么。更何况市场也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场需要不等于社会需要,人才结构更不是就业结构,所以职业教育不可完全迎合市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育人首先强调立人,并以此提升做事、做学问的境界。应用型人才切忌理解成实用型人才。教育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把人全面发展好,通过全面发展人,让世界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是追求“人”化的过程[N].解放日报,2011.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6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低年级英语;文本教学;再认识;英语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7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主张学生在情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本人有幸参加了苏州市姑苏区低年级AB板块教学的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在主线引入、文本学习、学习资源、综合实践、板书设计等方面给予了我很多的新认识和新探索。

一、主线引入趣味化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常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一堂组织有效的英语课,同样离不开一条精心设计的“教学主线”。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主线,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有目的地设计任务,并串接任务,从而达到课堂结构的完整和步骤的连贯。

[案例1]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A Unit7 “Here you are”

一位授课老师把这节课设计成Game, Story, Action, Surprise四个部分(见图1)。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Game部分活跃了上课的气氛,巩固了旧知。(见图2)随后,教师进入了Story部分,主要是进行故事的学习。(见图3)。Action部分主要是学习进行语言操练和展示(见图4)。Surprise部分在学生给自己评价完后给出学生惊喜的内容(见图5)。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对surprise十分感兴趣,很乐于跟着老师设计的主线完成一个个任务,所以课堂很热闹,学生参与度很高。

〖JZ〗〖XCSL5.TIF〗

课堂教学主线可以是一个整体情景,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不同教学环节多个情景的有机组合,呈现内在的逻辑性,它能使一堂课显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还能够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和探究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文本学习细致化

1.结合文本的听力活动要注重细节的处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育部,2012)。Rivers(1981)指出,日常生活中听的技能比其他的单项语言技能使用得更多。例如,低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听。例如授课老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A Unit7 “Here you are”时,对话如下:

T: Can you guess what Wang Bing would like?

S1: A pie.

S2: A cake.

T: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out what Wang Bing would like.

2.结合文本渗透文化知识和情感教育。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语言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林立,2012)。小学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爱护环境、健康饮食、关爱家人、交通规则,教师需要将情感教育贯穿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例如授课老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A Unit7 “Here you are”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ang Bing 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吗?请找出Wang Bing有礼貌的句子。学生就纷纷告诉老师Wang Bing使用了“please”和 “thank you” 。 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无处不在,教师需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通过渗透、融合的方法,将情感教育融于知识学习中。

3.结合文本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言学习分为语言呈现阶段、语言操练阶段、语言运用阶段和语言扩展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建构新知识,教师通常会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操练句型,以此复习巩固相关的词汇句型。在语言运用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教师会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围绕某一话题,在模拟交际中理解词汇和句型在文本中的含义。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程度,教师通常会采用小组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扩张性学习。例如授课老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A Unit7 “Here you are”时,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表演课文中的售货员和王兵,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四人一组,大胆想象妈妈要买什么,有感情地去表演,此活动帮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在进行小组活动学习时,教师注重给出明确的任务,每次进行活动时,她都会给出学生一个tips,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情境应是寓生活于教学情境中,生活情境即在生活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课堂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联系,用生活化的方式而创设的的情境。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能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周育芬,2008)。

例如授课老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2A Unit7 “Here you are”时,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shopping list,一个购物袋和几家配有售货员的小店。首先学生在shopping list上勾选出自己要买的东西,提醒学生“Please wait in a queue”。于是学生井然有序地开始了开心的购物。学生买好了一件东西,高兴地又去另一家小店排队买东西,回到座位后还高兴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买到的东西。教师创设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激活自己生活经历和经验,学生便有话可说了,乐于去说了。

四、学习资源丰富化

1.利用视频资源,学习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2012)。例如授课老师在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1A Unit8“What can you do?”时,老师在上课开始就引出了熊猫这一主要人物,熊猫先说了“I can sing.”和“I can dance.”学习了sing和dance后,学生已有些疲倦,这时教师播放了一段熊猫又是跑又是跳的视频,熊猫还在视频里说“I can run.”和“I can jump”,由视频引出了新单词run和jump的学习。这样的形式连听课老师都被吸引了,更何况小朋友们,他们的注意力再次高度集中,投入下一段学习。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资源不容忽视,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改编歌曲、歌谣,巩固知识。

歌曲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丰富的内容,和谐的旋律,听起来悦耳,唱起来使人振奋。课前一唱,活跃气氛,课中一唱,调节情绪,巩固记忆。例如授课老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1A Unit8“What can you do?”时,教师将英语儿歌“Hocky pocky”旋律配上了自己改编过的歌词:oh~ What can you do?I can sing, sing sing. What can you do? I can dance, dance, dance. I can sing and dance.她带着学生演唱,由于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简明,再配上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接下来的jump, run,教师请孩子们自己表演出歌曲,就这样他们轻松松松地巩固了所学的四个动作单词。〖HJ5.3p〗

3.利用网络资源,扩展知识。

网络提供了大量与学生直接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背景知识,加大课堂容量,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授课老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1A Unit8 “What can you do?”时,她选择了巧虎里面的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Qiaohu: I can swim. I can jump. Qiqi: I can sing and hop. Panda: I can sing, dance, run and jump.通过这一段视频,教师学生看视频,勾选出小动物能做的事情(见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填写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了:Qiiaohu can sing and dance. Qiqi can run and jump. Panda can run, jump, sing and dance. 由于这个网络资源应用得当,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如学会了用第三人称表达能做的事情,用and 连接两个动词,以及hop跳swim游泳这个生词,而且学生还学会了如何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内容这一学习策略。〖KH3D〗

〖HT6〗〖BG(!XD〗

〖BHDFG22,FK6ZQ12,K44。5,KF〗

〖〗sing〖〗dance〖〗run〖〗jump〖〗swim〖〗hop〖BHDG2*4〗

Qiaohu〖〗〖〗〖〗〖〗√〖〗√〖〗〖BH〗

Qiqi〖〗√〖〗〖〗〖〗〖〗〖〗√〖BH〗

Panda〖〗√〖〗√〖〗√〖〗√〖〗〖〗〖BHDFG3,WKW〗〖BG)W〗

教学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因而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总结。教师要经常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利用好这些资源,更好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服务。

五、板书设计主题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师的艺术创造。在低年级英语课堂里,个性化的板书作为评价学生的方法之一,深受学生喜爱。在本次苏州市姑苏区低年级AB板块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授课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利用板书,结合所教内容的主题,给予了学生创造性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方式。第一位老师教授的主题是food,她在黑板上贴了6个餐盘,哪组表现好就摘黑板上的一种食物贴在这一小组的餐盘内;第二位授课老师上课时就引出主人公小熊猫,她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熊猫爬竹子的评价方式,4小组都拥有一个小熊猫,哪组表现好,哪组的小熊猫就能上一层竹子。教授低年级的英语老师可以多多尝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它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又很好的控制了课堂的纪律,及时给学生的表现作出了客观评价。

第7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44-02

一、前言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较多,要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但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同时还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和预习,同时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基于这一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应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实际难度,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以此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基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小学生无论是在识字能力还是语言运用能力上都需要老师进行重点培养,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只有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围绕小学生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取得实效,进而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应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和预习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练习,课后巩固提高,同时还应在课前预习时进行。让学生在课前独立自主地预习课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并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最有效的锻炼。

基于对小学语文课程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不但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准备,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掌握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准备和学习预习习惯的培养中,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学会主动思维,达到降低教师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和预习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实际需要,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进入识字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总结出 “预习三部曲”,即:读熟课文,圈出生字,认读字注音。读熟课文的最基本要求是读书三遍,然后读给家长听,家长签字,要求家长用四个层次评价:“优”、“良”、“中”、“可”。在检查时发现有的家长做得很好,在签字时还写出了哪些地方读得不好。这样学生上课就能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四、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而学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指点。基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做好教学指导,不但可以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可靠的帮助,同时还能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水平,达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法 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法指导进行适当调整,使学法指导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应制定具体的学法指导方案,变教师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例如识字教学,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时,可告诉学生“不正”为“歪”来认识这个字,“拍”可直接用手势动作演示,猜这个字怎么写;还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自学、讨论、交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双军;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探究[J];教育艺术;2014年06期

[2] 张志芳;;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22期

[3] 顾菁;;浅谈分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J];基础教育;2013年11期

[4] 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第8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构建 高效课堂

一、前言

经过了解发现,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对提高学生能力、满足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成型的教育系统来看,小学语文是关系到学生日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和整体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教育阶段,应对语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在语文教育阶段通过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重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满足小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保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取得积极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巧设导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已一段优美的导语开场: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片岛屿,它像朵朵星莲,又像一颗颗珍珠浮在碧波之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哪里吗? 这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然后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最后,设置“西沙群岛什么独特之处呢?”这一悬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毫无疑问,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三、小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认真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关键,只有认真开展阅读教学,才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目的。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了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点分析阅读片段,引导学生细读精读,把握阅读教学原则,全面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第二自然段时,可以采取让学生先浏览,作好圈画批注,重点引导学生精读品味烟台海的“凝重、壮丽”的教学方式。首先指导学生抓住“气势汹汹”“像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句,结合题头照片,感受烟台海巨浪汹涌的壮观景象。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对“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的品味,体会课文用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来衬托烟台海的壮观。如此教学之后,学生不但对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出来。

四、小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在小学教育阶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好奇心的特点,应在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设置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情境教学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2、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设置问题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实际能力,使问题设置更有针对性,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整体水平的目的。

3、利用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合理设置问题的目的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也是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使课堂问题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小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精神

从目前我国的教学体系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要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对学习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考虑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教学特点,不断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促进教学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此,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通过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及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小学语文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小学语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素昭;;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2]王璐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华章;2010年27期

[3]达新洁;;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神州;2011年14期

第9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问题;措施

小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自己的母语,并且在语文知识、文学素养等方面有所提升。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经常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展开造成影响。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观念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引导的作用,不同的教学观念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逐步地生成,我国绝大部分院校已经在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对学

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个人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就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小学院校忽视了对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因此,难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造成小学语文教学的迟缓与陈旧,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不足等,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2.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如何有效地迎合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学生的想法以及需求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对课堂的要求,造成学生学习

兴趣的下降,进而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3.忽视现代科技,教学发展受限

我国小学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校

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教育资金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小学语文

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方面出现缺失,妨碍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

完善。

二、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

1.丰富课堂教学,应用创新思维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小学语文课堂在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这些缺点进行积极的完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

的提升。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整合,结合现代新课标的新要求与新需要,丰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例

如,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次,小学教师应注重应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对于推动教育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地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推进。

2.调整教学语言,重视学生需要

教师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排斥,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院校不仅要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等进行管理与监督,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把握与引导,让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语言的应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激励教学,多用鼓励语言或者注重沟通教学,多与学生展开正向交流等。其次,教师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实践证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把握,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设定课程,以保障学生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关注,并积极地融入语文学习中去。

3.拓展教学内容,活化语文写作

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一直难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革新,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观念的诞生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开始有所改善。首先,小学院校应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次,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尤其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与作文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播放给学生进行观看,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最后,教师还应将作文写作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活化语文写作,提升学生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重视教育教

学的质量,但是由于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认知上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教学之间出现了不适应性,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此产生重视,积极地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完善教学不足等方法,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