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南歌会范文

云南歌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南歌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云南歌会范文

1、云南省会:昆明市。

2、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3个自治县,总面积214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5.0万人,城镇人口499.02万人,城镇化率72.85%,常住外来人口达219万人。

3、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云南歌会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116-06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不同省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调查研究――以云南、内蒙古、吉林为例”(14YJC880097)。

作者简介:杨倩(1984- ),女,山东肥城人,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一、问题缘起

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不同族群之间在获取教育机会时可能会受到社会阶层和族群身份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同一族群内部也可能因社会阶层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查尔斯(Camille Z. Charles)[1]等人的研究显示,族群之间在家庭背景上的结构性差异导致了学业成绩的族群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通过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等的中介作用加以影响的;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族群,如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与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如白人,其父母较少谈论大学计划,较少为子女的高中学业做计划,较少送子女去私立高中,并且为子女大学入学的经济准备也不足,这些对子女的高中学业成绩以及进入大学的机会都有不利影响。奥尔(Amy J. Orr)[2]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财富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财富主要是通过影响子女可接触到的文化资本的多少从而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黑人学生成绩之所以比白人学生要低,是因为其拥有的财富实质上比白人少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族群与阶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两者并不总是重合,如奥尔在控制了阶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族群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发挥了显著的消极作用,与白人学生相比,黑人学生成绩较低。这说明族群身份是影响人们获取教育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获得教育机会的过程中,一些族群的成员所遭遇的困难是另一些族群的成员所不用面对的。

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问题的研究基本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从一般性的理论阐释入手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的低学业成就问题,如祖力亚提?司马义[3]等人的研究;一是通过实践性的田野调查对某一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如钱民辉[4]、马茜[5]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的学业成就问题,而对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各个少数民族间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少数民族学业成就和教育机会的影响关注较少。谢作栩、谭敏曾以少数民族整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家庭背景、族群因素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6] [7]。那么,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在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少数民族各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是否有所不同?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以云南省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为对象,分析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边疆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13所高校在读少数民族大学生(共涉及34个少数民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 450份,回收6 115份,回收率达82.1%,有效问卷5 608份,有效率达91.7%。其中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的有效样本(共3 511份)分别有1 590份、371份、879份、445份、226份,分别占总有效样本的28.4%、6.6%、15.7%、7.9%、4.0%。该问卷“家庭背景”6个项目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0,说明“家庭背景”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文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8]课题组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划分法调查了学生父母的职业类型,并将十个阶层合并为优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三大阶层类型①。然后根据这三大阶层划分对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大学生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行统计。这5个少数民族的阶层构成比例来源于《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全省各民族分性别、职业的人口”的推算[9](P1338-1340)。本文在统计了样本中大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构成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的阶层构成比例的基础上,采用“辈出率”[10]②这个指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各个少数民族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从入学机会的数量上来看,表1分别对所抽样的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上述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样本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8.4%、6.6%、15.7%、8.0%、4.0%。辈出率测算结果显示,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和哈尼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辈出率分别为1.98、1.54、1.00、0.86、0.62,其中,纳西族和白族的辈出率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明显差异,纳西族和白族子女的入学机会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

就入学机会的质量而言,表2统计了三类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结合各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辈出率测算,得出了不同少数民族子女就读各类型高校的差异情况:第一,重点本科院校中,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8、1.67、1.14、0.71、0.43,说明纳西族、白族子女进入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傣族、彝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60倍。第二,一般本科院校中,白族、纳西族、彝族、傣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6、1.73、1.08、0.83、0.43,说明白族、纳西族子女进入一般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彝族、傣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56倍。第三,高职高专院校中,纳西族、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2.23、1.19、0.99、0.90、0.85,说明纳西族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大,远高于其余四族,呈蒜型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2.62倍。第四,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五个少数民族在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0.57、0.63、0.66。这说明在不同类型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在一般本科院校中,此差异相对较大;在重点本科院校中,此差异最大。

笔者通过实地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差异。比如纳西族、白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多(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分别为1.07%、0.81%,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49%、5.83%),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1.47%、7.46%),而哈尼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少(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仅有0.40%,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58%),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低(2.93%)[9](P1338-1340,397-399)。优势阶层往往占有较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其子女“不仅从其出身的环境中得到了习惯、训练、能力这些直接为他们学业服务的东西,而且也从那里继承了知识、技术和爱好”[11],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利于学业的成功。而基础阶层子女所能从家庭继承的有利于其学业成功的资源比较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成员中积累并共享的态度经验和性情倾向等家庭的惯习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影响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所提供支持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所营造的子女成长的环境差异,进而作用于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选择,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和升学机会。对一个族群而言,其所拥有的优势阶层越多,高学历的成员越多,族群作为一个整体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也就越多。另一方面,族群文化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从访谈结果来看,白族和纳西族普遍具有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和观念意识,即使是处于较低阶层家庭的父母也能重视子女学校教育,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这非常有利于子女克服学校和社会中遭遇的文化语言障碍,克服家庭社会阶层位置较低、经济收入较少、文化背景弱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积极推动子女获得较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白族和纳西族的情形恰好相反,哈尼族由于多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很多家长倾向于保守的传统思维,缺少吸纳主流文化的意识,往往不重视子女教育,这些都制约了哈尼族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哈尼族子女受家庭不利因素的制约更大,他们往往较难获得层次更高、质量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傣族的情形又不同,傣族多聚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支柱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经济收益较高,但大多为粗放型产业,从业人员无需较高学历,仅靠家传技术便可以从事,这促使傣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较低;同时,由于傣族深受宗教文化影响,主流文化的发展相对薄弱,大多成员讲求凡事随性,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影响了傣族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和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傣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二)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总量差异

表3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口的构成比例以及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的阶层结构,通过测算辈出率来分析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状况。统计结果显示:第一,无论何种少数民族,其优势阶层辈出率都远高于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比如哈尼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6.50,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3.2倍、18.3倍;傣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8.75,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9.95倍、20.16倍,这表明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总量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第二,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傣族、哈尼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三大阶层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10.29、8.91、5.42、4.17、1.96,说明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存在很大差别,傣族和哈尼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白族和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

2.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质量差异

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状况如表4所示。该表的数据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优势阶层的辈出率均最高,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这两类院校的机会最高。第二,高职高专院校中,彝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仍然是优势阶层辈出率最高,说明这四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该类院校的机会最高;而白族基础阶层的辈出率最高,说明白族基础阶层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白族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已经逐渐转向追逐具有更高文凭价值、象征更高身份地位文化的本科高校的入学机会,而让渡了部分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第三,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显示,重点本科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傣族次之,纳西族最小;一般本科院校中,傣族和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高职高专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远大于其他四个少数民族。

综上可以发现,一方面,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五个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哈尼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纳西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少数民族的内部分层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哈尼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更为突出,纳西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较小。

四、主要结论与分析

1. 不同少数民族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差异。无论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还是在获取代表较高质量的本科入学机会上,纳西族和白族都占有很强的优势,而傣族、彝族、哈尼族则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尤以哈尼族最甚。并且,院校层次越高,这种差异越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另一方面在于族群文化的差异。这二者相互交织地影响着其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呈现多样性。

2. 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

第3篇:云南歌会范文

一、以人衬景,浓墨重彩绘对歌。

山野对歌,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因此,作者交代了对歌方式的多样性和对歌内容后,重点描绘了对歌人。对那位年轻妇女的出场,作者采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在这里“站、理、拍”的动作和“笑”的神态,表现了那位年轻女子对歌获胜后心里的轻松欢快。不仅如此,作者还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肖像:“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在这一段中,写面容黑中透红,写牙齿白白的,写衣饰突出了色彩、样式、特色,写辫子形色具备,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这种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不仅是为了赋予人物惟妙惟肖的形体状貌,为人物形象造型画像,更重要的目的是以“形”传“神”,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妇女的形象仿佛映入我们眼中。在这里,作者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方式对唱歌人进行描绘,烘托出了欢快的场面,描绘出了朴素动人的情景,我们可称之为“以人衬景”。

二、以景衬人,艳丽淡雅绣漫歌。

山路漫歌“,漫”者,漫不经心也。它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这样的闲情雅致,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秀山丽水中才会有。因此,作者着力描绘出了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山坡树林,写花,写鸟,写人,绣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如写花:“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艳丽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写鸟,如云雀,这样写道:“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起飞、扶摇、盘旋、唱、钻去”等动词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更添几分淡雅的气氛。这幅山野风光图,有天空、报春花艳丽的蓝色和具有淡雅色彩的悠悠鸟鸣,山花烂漫,山鸟齐鸣,这是何等的生机勃勃!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这种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与优美的歌的写法,我们姑且称之为“以景衬人”吧。

第4篇:云南歌会范文

比如说,教师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教学中,可以把歌会的具体场景展现出来,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云南的主要风俗以及关于歌会的具体内容,强化学生对云南歌会的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与幻想。这时,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歌会的一员,使其充分感受到云南歌会的氛围,这样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也可以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观察作为认识各种事物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学生开展观察训练,这样学生在观察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使自身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珍珠鸟》一文的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资源把珍珠鸟的叫声及其在窗前飞来飞去的情境展现出来,同时还要提出学生进行观察的重点,鼓励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珍珠鸟的行为进行思考等。在学生观察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观察到的珍珠鸟的行为进行描述,在学生描述完成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来体会作者的语言,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认识到作者观察事物的准确性以及描述的传神、恰当。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大大提升,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进而使其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克隆的图片以及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克隆的原理以及相关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可以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在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时,其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动画以及图形为主,同时还可以把图形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大变小、从小变大、从快变慢以及从慢变快等,学生在观察以及欣赏这些图形、动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接收到丰富的语文教学信息,同时还能够得到比较明快及清晰的感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文、图以及声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大大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够集中其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就会使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说,教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首先要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群众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以及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未被世俗污染等。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将皇帝游街时的场景再现出来,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进行提问:世界上真的存在只有称职的人才能够看得见的衣服吗?为什么人们明明看到皇帝没有穿衣服,却还夸奖说皇帝的衣服是漂亮、合身的衣服呢?为什么到最后只有一个小孩子说出了实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来提出这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与观察的过程中就会积极踊跃发言,把自己的认识以及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本节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以及反映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思考,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结语

第5篇:云南歌会范文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有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还应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自觉接受这种教育。还应教会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本质之中,从不同的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三、教学方法不能定于一尊

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胡同文化》,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

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跟一般老师上法不一样,其实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一点而已。她的这种上法可能不对有的领导和老师的口味。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她的课堂气氛并不冷清,相反,倒是“热烈”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不错。

第6篇:云南歌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2―0101―01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学生观、发展观与课程观,给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挑战。当前的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想跟上新课标的改革步伐,就必须转变当前效率低下的课堂现状,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也成为摆在众多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执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对教案的制定、实施及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如当前是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潮流趋势,因此语文老师也应加强多媒体的理论、技术方面的学习。此外,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等,通过老师良好的组织、指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对于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听课效率差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可通过提问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开展课堂小游戏等,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对教学课堂有良好的掌控能力,提高老师课堂能动性,能帮助老师引导语文课堂的走向,从而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自主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遇到的问题都习惯依赖老师的指导,会造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低下,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拥有自学的能力,使能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不用占有过多的课堂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在《芦花荡》的学习中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第一步,了解作者孙犁的基本信息;第二步,在阅读过程中将“提防”、“吆喝”等重点字词划出来,如碰到读音或者意思不明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网上查询等方式自行解决并尝试性地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第三步,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此外,老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拥有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老师要给学生一个解决思路,从旁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解题过程、答案一股脑地交给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通常较为单一,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因此,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强,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因此,在实际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云南的歌会》的学习,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可通过图片展示其它民族的传统节目,最后放出云南歌会的相关图片,从而引出该课时的学习内容《云南的歌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山歌对唱的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将文中的成语“引经据典”、“若无其事”找出来,分组默写,比比看哪个组默写得又多又准确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采用激励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氛围推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此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均可应用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能优化教学环节,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

第7篇:云南歌会范文

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21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会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的最佳使用问题。而且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 网络环境为教师拓展课堂空间,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互联网上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存,为广大教师从查阅教学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从网上选取名师课件和教案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的资源共享。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时,我从网络上搜索了其课件,该课件直观地展示了故宫的全貌。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免费旅游,岂不是双倍丰收吗?

二、 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合作探索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更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利用网络教学既能开拓师生的视野,又利于师生互动、合作探索;利用网络教学,使语文课中那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师生尽情地驰骋在网络世界里,大胆尝试、合作探索、共同求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时,对于从未见过苏州园林的同学来讲,不管怎样去欣赏阅读,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基于此,师生分组进行网上搜索,通过查找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内容,自主查询,对比阅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师生的视野,为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构建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网络提供“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的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内容于一体,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地避免了阅读教学的单调性、枯燥性。如“中学语文资源站(ht88.com)”教学资源网(ruiwen.com)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增强了语文教师教改的信心和勇气。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从网络上搜索了《星空》这一乐曲做背景音乐,这种恬静、美好、惬意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配乐朗诵,再现语言文字的本色。又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时,因其介绍的对象学生极为不熟悉,我们借助网络资源了解云南的当地风俗以及云南风光,通过视频欣赏云南歌会的盛大场面,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语之准确、生动。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的领悟和再创造。又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播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学生听着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语句,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转贴于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第8篇:云南歌会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1.读写结合要务求实效

新课标中的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竞教,一位老师教学《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对象是本班老师或学生,写完念给全班听,要让同学听了后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结果看,训练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达成,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内容和写的要求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点拨。

2.理解文本勿离开语境

文本理解离不开语境,了解和掌握语境是正确理解文本的重要前提。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意义的意义》这本书中给语境下了定义,并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语境(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背景)。他说如果没有语境,词什么也不能代表,只有在具体的语言语环境中才赋于词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日常词语理解和课文内容理解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切莫望文生义或牵强附意,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时,采取互动、点拨方法,很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体现了诗人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山居秋暝》本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既有环境美,也有人物活动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宁静的情景,展现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过着纯洁美好生活的画面。那位老师硬要说该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心、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但要因文而异,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本质之中,从不同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3.方法选择不能定于一尊

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决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而且教学规律和原则是发展的,方法也应是发展变化的。只有遵循它的教学方法才是可行的、合适的,反之,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都是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优劣之别,更不能厚此薄彼,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现行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为追求华丽的形式本末倒置,“舍质求新”,除了哗众取宠外,毫无实际意义。但也不能长期一种教法,定于一尊,别无创新,导致学生太熟悉会腻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云南歌会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36-01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当与不当。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模式化。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1.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3.情境教学,融情于境

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去,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时,就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我先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认真地看课本中的插图。之后,让学生闭上双眼,驰骋想像。同时,让学生双耳静听诗歌录音朗读。随着这声音,学生都进入了美妙境界,仿佛都回到了中古时代的渭水河边,看到了当年饯行的情景。这样一训练,学生自然理解了诗歌内容,体会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促使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具体来说,首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采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发挥诙谐语言的魅力,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其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文章或者图片,并且在课堂中展示以及和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调动学生学习知识以及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的热情,同时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学步骤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再者,在课堂提问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恰当的结合课本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闪光点,在充满乐趣又极具思考性的提问中大大的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综合素质的提升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总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