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强朝着现代化、开放化的方向进行探索,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和观念独特的特点,要激发和培养这些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能量,就要通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介于学校人和社会人之间,特别是新生,他们刚刚离开家,渴望得到自由,得到认可。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好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懂得社会的规范性。特别是90后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以及中学以前的教育都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某些方面过于自我,因此,针对这些90后的大学生而言,创造性地构建心理模式是工作的重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为这些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方面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但目前各高校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咨询治疗,忽略了对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在各高校中对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基本都是通过个体咨询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个体咨询的情况通常是在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才会出现,针对这些个体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会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防御机制以及实施的方案,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但是这种个体心理咨询的对象范围比较窄,并没有针对全体学生展开。(2)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目前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人员主要由心理人员、心理学教师以及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通过在高校的学工部挂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思政工作展开,这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辅导人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然也就不是很理想。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离不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配合,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具体而言,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主要包括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其中在积极体验方面的满足、善良、乐观、自信、上进等因素都对大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情况的有效开发和培养可以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对于自我认可、满足感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在积极的人格中通过积极的利己意识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之间的协调,达到自我满足与服务他人之间的平衡。因此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激发学生积极能量,学校可以增设一些关于学生积极能力开发的课程,在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选择性地以大学生沟通、大学生指导以及大学生未来规划等课程作为辅导性的补充。与此同时,高校通过开展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他们人际交往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不仅能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能够培养积极的情绪。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高校要着力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人才,为其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他们前来就职。另一方面,高校学工部或者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为员工授课,夯实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这些辅导人员提高在困难面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通过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展开,通过激发教学团员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及时、自主地学习心理学专业最新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教学。与此同时,通过教师团员之间互相学习、竞争,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地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支优秀且专业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下培养良好的积极心理,也需要高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熠.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时空,2012(03). 

第2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确保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必备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如何让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良好应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让心理咨询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齐头并进开展

我们在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之时,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实际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分批次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积极打造心理咨询平台,获取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情况。我们在将心理咨询活动介入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之时,还要注意互动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容,体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维护其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工作,是让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面对面交流,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最能够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印象深刻的活动。大学生毕竟涉世不深,他们对心理健康往往了解不够深刻,通过大学生亲自与心理健康师共同探讨种种困扰,深刻交流,打开心理郁结[1]。所以,让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肩并肩,直接深入到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对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将是十分奏效的,也是我们值得推广的。

二、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信息

对于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因为他们刚刚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

心理咨询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例如,在心理咨询之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测试,例如,让大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看其心理承受能力。当他们在面对一些意想不到冲突的时候,需要考验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若心理素质好,他们就会用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化险为夷,化困境为有利优势,完成特定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适时地开展开来。重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信息,我们在开展实际的心理健康教学之中,对症下药,增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升,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为胜任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地心理素质准备。

三、做好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倾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馈

对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要达成工作目标,就要强化与心理咨询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演讲比赛。心理咨询在准备演讲内容的时候,大量地搜索着相关资料,有意识地增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理解,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己以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碎片化”“只言片语”式的理解,一下子立体起来。不仅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精彩、富有趣味的一面,让大学生切身体味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效果。对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绝不是教师天天宣传说教就能够实现的,要听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通过其参加心理咨询的平台,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对他们的一些不当理解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加以引导和修正,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增强了师生的全面互动,让本来凝重的交流环境,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咨询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良好地开展起来。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毋庸置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之中,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多组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娱活动,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心理健康影响,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强化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起着助推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有效开展,也将相得益彰。例如,开展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小品演出活动。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自娱自乐中,获得深刻地健康心理引导,增强心理健康素养程度,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深造等打好良好的心理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干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佳利. 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34).

第3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第4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5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26-02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调整自我的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等,都是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出走、暴力、突然死亡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和自身素质等方面实际着手,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关心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弊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界定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用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正常,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堪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至少有四种特质: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能恰当地认同别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随着高校心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心理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内容和挑战。

1.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心理基础,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通过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形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为其较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备的心理条件。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成功的与人交往,恰当的表露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高校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抑郁、轻生、自卑等心理状态如何调解、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只有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业,它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诸方面的培养,而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对于高校的大学生,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也包括心理健康,具备健康的人格。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学会认识自己、学会积极适应社会等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升,所以说,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去处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大学生诸多问题的出现,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更多是表现在心理方面。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心理问题的存在,忽略大学生的真实感受,采取说服、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些方法往往流于形式,令人感到单调、枯燥,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高校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来发掘大学思心理的潜意识,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教育环节缺失。目前,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许多高校只重视教育学生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改造世界,而没有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能力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予与重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典型的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人员相对薄弱。在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由辅导员组成,而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大学毕业就踏上了这个岗位,大多缺乏社会阅历、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和内容单一,不能有效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的问题。

3.高校心理教育存在表面化、短期化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有一定的自我情绪的反省能力,但他们往往学到的只是情绪调解的方法,只是用于逃避问题的,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表面化的一种表现。然而,要真正解决情绪问题,要依赖于解决其认知。而认知问题的解决,其实正是一个辩证思维方法加心理学技巧的问题。

三、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体系

1.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互相交叉、重叠,在方法上互相补充。如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某些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解决。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健康心理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范畴,如形势政策、方针政策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涉及。另一方面,诸如社会障碍、考试焦虑、求职、抑郁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而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却在这些地方有用武之地,可以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彼此分离的,而是互相促进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集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与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一些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提到日程。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研究,因此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得不到维护,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辅导。为了预防和控制学生障碍的高发率,增强心理调适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等,使学生在集体、社会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在定期向学生宣讲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个别咨询辅导则着重学生个人,发展自我,促进其人格发展。

4.增强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优良心理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又能客观评价自我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傲自大。他能审时度势,脚踏实地、坦然地面对挑战,对自己的能力、才智、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既不能用恰当方式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又不能很好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只是一味归因于自己的无能。

5.加大培养力度,拓宽师资队伍。心理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教师、管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让更多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有能力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特别要对那些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教工要进行心理辅导和调整。因为学生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与老师接触,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者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语言、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等 [3]。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着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但反过来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消极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实现,将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2.

第6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杨竟楠(1968-),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89-02

近年来,高校中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传授给他们心理健康知识及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自伤和他伤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入学适应问题。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可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会遇到角色转换困难,并由此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困扰着整个大学生活,严重的学生可能还会因此休学或退学。导致新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来到大学会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会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等,这些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失衡。再次是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许多同学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因而也会产生心理落差。

第二,学习心理问题。2009年4月赤峰学院曾采用《内蒙古教育厅关工委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期间的考试及学业负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很多同学所学专业并非自己选择,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在校期间多考取一些证件或考上研究生,将来可能才有出路。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他们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和释放,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极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人际交往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庇护,导致一些大学生不会独立生活,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存在嫉妒心理,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成绩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产生了一种不如别人又不甘心的痛苦体验。这种体验很容易转化为对比较对象的不满和怨恨,因而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不惜采取不道德行为,通过打击对方达到自我心理上的暂时平衡,最终导致人际冲突和出现交往障碍。有的学生对自己过于苛求,或对自己估计太低,感觉自己相貌缺乏魅力,或能力欠缺,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存在羞怯心理,表现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声音小,严重者怯于社交,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无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第四,情绪情感问题。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情绪丰富多变,波动较大,相对不稳定,情感体验复杂而丰富,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大量的个案表明,部分大学生的自制力较弱,一旦出现某种外部强烈的刺激,情绪便会爆发,在冲动力量的驱使下,往往不计后果,导致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失去理智的控制,可能会出现破坏性的行为与后果。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可能因友谊、恋爱造成,有的人因此走向极端,自伤或伤人,造成悲剧;另外由父母离异、亲人伤亡等突然发生的不幸或挫折,使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上难以承受,导致心理问题。

第五,经济压力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15%~20%为贫困生,其中5%~7%为特困生。家庭经济的贫困,导致他们无法轻松地完成学业。因为经济困难,给自己的衣食住行造成很大影响,贫困对学业的影响也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他们必须为获得经济收入而奔波,常常兼职赚取生活费或学费,不可避免地对学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贫困生或特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的学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第六,网络依恋问题。大学生的思想处于理想主义阶段,对现实,他们不仅感觉敏锐、反应强烈,有时甚至愤怒、绝望;而网络是他们尽情抒发、营造美好、逃避现实的地方。网络的虚拟世界可以让他们获得心理满足,继而被网络的精彩所吸引,依赖性越来越强,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对学习也逐渐产生厌烦感,而对于上网的渴望却逐渐加深,沉湎于虚拟世界,封闭自我,不与人面对面交往,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第七,就业心理压力问题。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同时世界金融危机又冲击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大学生找工作或者找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高年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躁、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充分研究和理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体的特殊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健康工作。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与异性建立密切关系的阶段,用种种手段反对、限制他们发展正常的两性恋爱关系并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一定有利于他们的学业发展。另外,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鼓励、支持和指导他们个性的发展。社会要求每一个成员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社会需要每一个成员发展其个性,只有在一定范围内鼓励个性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不能将学生在接受咨询、指导和治疗过程中暴露的隐私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

第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意识。在大学教育阶段,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

第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四级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及宿舍学生心理小组的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和辅导员及班主任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疏导;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团体,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会员、各班级心理委员为同学服务,发现班级中存在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关注,并上报到院系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宿舍学生心理小组成员系本宿舍成员,心理小组长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关心与帮助,并能将身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班级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四,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坚持发展性咨询为主、障碍性咨询为辅的方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中心要严格遵循尊重、保密、自助和发展等基本工作原则,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心理网站在线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用爱心、关怀和责任心去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挫折、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节失衡、经济困难压力等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大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开发潜能,健康发展。

第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入校适应一段大学生活以后,学校要认真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对在心理测查中发现的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其进行预约面谈,跟踪辅导,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对于确实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学生要高度重视,及时帮助他们转介到有关的机构进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

第六,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于在普测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学生,或各院系的心理委员观察到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各院系要密切关注,防止因心理问题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建立宿舍心理小组长—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和院系领导—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及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校医院心理门诊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家庭的心理问题反应机制,开辟从“院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生家庭—社会精神卫生机构”的心理问题干预通道。

三、结语

总之,在这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今天,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特殊的知识群体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传授给他们心理健康知识及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水源.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第7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1.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比较低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教育,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仅停留在表面。所谓的健康教育工作多是举办相关讲座,让学生了解常规性知识,导致学生对如何调整自身心态了解性不足。其次部分院校设置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健康中心多隶属于其他部门的管理范畴内,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咨询,进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无人负责。

2.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比较复杂,很多健康教育老师多是代课教师,对心理疏导工作相关内容缺乏了解,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成为当前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实证性心理健康知识给予解答。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仅是经过短暂的训练和教育后就上岗,对相关心理方面的知识没有确切的了解,同时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进行。

3.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在实践中缺乏全面的教学系统,部分学校尽管设置了教学课程,但是将其作为选修类科目,多数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度不足,尽管自身有相关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及时寻求帮助。其次在实践中存在理论性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不平衡的特点,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证性内容,导致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上课效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顺利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该课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以下将对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提升学校的重视度

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要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认识到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领导和管理,积极给予相关支持。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性科目之一,纳入到学生整体教育规划中,在实践中设置相关机构,根据实际要求,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进而保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升教职人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差的现状,学校要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担任教职工作,其次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让教职人员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有确切的了解。同时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监视的任职资格,只有具备和心理学相关学历或者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方可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第8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体验模式 性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以简明形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结构关系和方法程序的描绘。模式建构能够改变当前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零散和随意的现状,实现教育的系统化和经常化,从而减少大学生群体层出不穷的为情所困、失恋自杀等危机事件。

一、体验模式的演绎建构

模式建构包括基于实践的归纳法和基于理论的演绎法两种。国内教育建模专家查有梁教授指出:“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也可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鉴于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拓荒”阶段,故本文采用演绎法进行模式建构。

(一)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美好的情感体验教育

心理学认为,性本能和“爱”具有相同的含义,性的本质在于快乐,体现为亲昵、美好的感受。“性冲动被视为包括所有那些只是亲昵的、友好的冲动,即通常由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可见心理学视野中的“性”就其本质,远远超越了生殖或的含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高度融合所体验到的关心、爱护、支持、信任等积极美好的情感。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应当囿于传授性卫生知识;而应当促成他们体验关系中的美好情感。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而深刻,情绪的两极性明显,情绪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进行性情感体验教育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也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广泛的人际交往教育

性冲动与人的其他基本需求,如摄食冲动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性冲动的正常满足需要涉及另一个人。因此拥有健康的性,必先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缺乏与异往技能的大学生往往在其整个人际交往中欠缺成功经验。这说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呈“金字塔”形状的人际关系教育体系。塔的底部,是积极、广泛、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塔的中部,是良好、主动的两往;塔的顶部,是恰当地向亲密异性表达爱的言语和行为能力。人际交往教育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首先要成为一个乐群的人、善于表达和交流的人、懂得关心和互助的人,才有机会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

(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冲动的自我调节教育

性本能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对于那些不能完全满足的性本能,可以升华的方式转化为创造性的成果。 “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不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他方面呢?”。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本能活动旺盛;但个性成熟的滞后、社会文化的规范、客观环境的局限等现实因素,注定其性冲动将大部分处于压抑状态。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迫切需要教育给予疏导和应对。大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宣泄、转化性本能,升华、调节性冲动,培养他们对性冲动的自我转化和调节能力。

(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教育

文化和心理因素建构起男女性别角色的身份与差异。“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了我们的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与满足的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这种叙事建构起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逻辑性较差、情绪化明显,认为男性必须是阳刚而拒绝柔情的等。大学生在发展性别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这些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其负面效应在于把自己闭锁于固定的性别形象中束缚、困顿,难有自我超越。因此应当引导他们理解性别角色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要深刻理解自身这一性和他性如何在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层面建构起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找到束缚自身这一性的藩篱所在,从而突破限制,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实现对异性世界的尊重。

(五)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既不同于国外“安全”模式易造成性自由与性泛滥;又有别于“谈性色变”或单纯注重道德说教模式的乏力与低效;更区别于简单粗暴的“堵、瞒、退”等模式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性影响。它主张大学生应当在对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之基础上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建构价值。其理论向度表现为体验的、交往的、创造性的、领悟的理念。其本质内涵是在对人际情感、性情感的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中实现个性化的意义建构,将意义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和亲密行为。

二、体验模式的实施程序

(一)设计活动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设计活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把握;更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即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喜好、审美和需要。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特点与需求差异。如大一以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为主;大二以亲密关系的学习为主;大三以价值观的学习为主;大四以性活动的社会适应为主。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人际交往技能的内容可设计为心理剧、交换体验等形式;价值观的内容可设计为两难故事讨论会、爱情电影赏析等形式。

(二)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体验两性情感,首先要鼓励大学生体验两性关系中多种多样的情感,其中既包括愉快、支持、依恋、幸福等带来积极体验的情感,也包括矛盾、冲突、悲伤、失望等带来消极体验的情感,以多样的内容让他们获得全面、丰富的感受。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脑)进行感受,以多种刺激渠道让他们获得真实、具体、鲜活、深刻的感受。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和深刻,越有助于意义的领悟与内化。

(三)交流经验

这是将直接经验以联想、归纳等方法进行深加工后,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对感性经验的进一步内化。其间既包括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反馈、引导。在交流互动中,引导他们观察他人言行的情绪意义,正确解读对方的感受;培养他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行可能带给他人的情绪影响;鼓励他们恰当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同时,交流互动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既有口头语言的对话,也有书面语言的表达;既有眼神、态势语等非言语形式的传递,也有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沟通。

(四)建构意义

深刻的情感体验孕育出个性化的意义。引导大学生理解在活动中反复发生的事件和经验所特有的意义,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将外在经验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引导他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建构意义,理解自身性观念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从而使自身的性态度和价值观符合社会的性伦理、性道德,提高性适应水平。另外,要注意创设民主、人本的人际氛围,使每一种意义被理解和尊重,以鼓励大学生主动建构与表达意义。

上述程序用模式图表示如下。

三、体验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教师观念态度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师资,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体验模式认为性与爱是“不可教”的,必须在大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转变——减少对于性知识的灌输和教导,让大学生在体验和领悟中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体验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提倡对于情感的表达、交流,教师的性观念和性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性观念上有所转变——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问题,要对、、、、分娩等敏感词汇不回避、不躲闪。总之,教师越是以积极、开放、尊重的态度看待人类的亲密关系,越有助于体验模式的实施。

(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

体验模式不仅仅关注情绪、情感的主体性感受,更重要的是领悟经验对于个体的意义,实现体验的意义建构与内化。否则体验模式将流于热闹形式、徒有其表,甚至被曲解、异化为“纵容大学生性自由”。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限制。从主观条件分析,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具有主体意识,他们越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情感体验进行比较、选择、鉴别等深加工。从客观条件分析,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吸引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能引起他们选择性注意的活动内容、越是能触动他们心弦的情感体验,越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内化。

(三)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结合

人的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就性而言,性情感与性认知也是相辅相成的。体验模式站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强调性情感的体验学习,但绝不表示对大学生性活动抱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体验模式需要与强调性认知学习的性生理、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此二者提供性在卫生、伦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加深大学生性情感的体验、促进性态度的内化;反之,大学生对于性情感的有效内化,亦可增强性认知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调控。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有效结合,可整体优化大学生性教育的成效,促进他们在性的领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体验模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

[2][奥]弗洛伊德著,张霁明译.弗洛伊德自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49.

[3][英]哈夫洛克·埃利斯.陈维政,王作虹等译.性心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4).

[4][奥]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43.

[5][美]波利·扬-艾森卓著. 杨广学译.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6]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同,2007(5):48-52.

[7]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9(12):26-30.

第9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况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清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产生这些活动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的一门科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优秀品德、健康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深化和细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二者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往往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其根源和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心理问题也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导致违法乱纪甚至影响人生态度。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1、孤独、自卑心理

现在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求学,面对生疏的校园、老师、集体,部分学生内心易产生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其次,由于大学院校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相对自由,强调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与中学或高中有很大不同,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学习无信心、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等等,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我逃避,自我封闭。这些都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问题。

2、嫉妒、报复心理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多数学生入学之前,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一片赞扬声和羡慕的目光下跨入大学校门。然而到了新环境,人才云集,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诸多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不悦、自惭、怨恨的心理。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伤害。

3、焦虑心理

学习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学习内容的繁简,学习难度的大小,学习成绩的高低,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紧张、焦虑,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有的学生还会有身体上的不适感:头痛、失眠、精神疲倦、食欲不振、思维钝化。有的学生过于担心考试成绩,造成考试焦虑。

4、人际交往困惑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过:“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他人、获得友情和爱情,但受到社会文化、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缺少知心朋友或者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缺乏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社交恐惧等困惑、不适情况。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老师和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及规律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采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在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方便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直接的指导,排除心理困扰。在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时,也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带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成的团体,通过团体活动,做自我深入探索,接纳自我,肯定自我,促进教育、诊疗和预防。

2、灵活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开展思想教育谈心工作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多是一味地对学生说,而很少认真地去倾听学生的诉说。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能认真倾听,积极关注,真正“听”出学生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感受,就可能知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避免了主观臆断和推测。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有效运用鼓励、重复等参与性技术、适时进行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都是简单有效的面谈技巧,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很有帮助。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教育者能注意非语言传递的信息,通过表情和目光等非语言行为引导学生,传递给他们尊重、关心和理解,减少其焦虑、紧张和不安全的心理,工作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3、优化校园健康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校园人对校园产生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对那些不愿意咨询心理机构而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在校园网页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相关版块。一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设立在线心理咨询。这一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又跨越了时空限制,有利于大学生们自如地表达心中的忧愁与困扰。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调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教育辅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兆方.赵川林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