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强朝着现代化、开放化的方向进行探索,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和观念独特的特点,要激发和培养这些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能量,就要通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介于学校人和社会人之间,特别是新生,他们刚刚离开家,渴望得到自由,得到认可。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好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懂得社会的规范性。特别是90后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以及中学以前的教育都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某些方面过于自我,因此,针对这些90后的大学生而言,创造性地构建心理模式是工作的重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为这些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方面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但目前各高校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仍然主要采用的是咨询治疗,忽略了对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在各高校中对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基本都是通过个体咨询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个体咨询的情况通常是在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才会出现,针对这些个体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会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防御机制以及实施的方案,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但是这种个体心理咨询的对象范围比较窄,并没有针对全体学生展开。(2)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目前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人员主要由心理人员、心理学教师以及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通过在高校的学工部挂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思政工作展开,这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辅导人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然也就不是很理想。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离不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配合,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具体而言,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主要包括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其中在积极体验方面的满足、善良、乐观、自信、上进等因素都对大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情况的有效开发和培养可以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对于自我认可、满足感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在积极的人格中通过积极的利己意识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之间的协调,达到自我满足与服务他人之间的平衡。因此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激发学生积极能量,学校可以增设一些关于学生积极能力开发的课程,在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选择性地以大学生沟通、大学生指导以及大学生未来规划等课程作为辅导性的补充。与此同时,高校通过开展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他们人际交往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不仅能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能够培养积极的情绪。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高校要着力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人才,为其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他们前来就职。另一方面,高校学工部或者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为员工授课,夯实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这些辅导人员提高在困难面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通过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展开,通过激发教学团员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及时、自主地学习心理学专业最新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教学。与此同时,通过教师团员之间互相学习、竞争,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地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支优秀且专业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下培养良好的积极心理,也需要高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熠.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时空,2012(03).
【关键词】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确保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必备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如何让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良好应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让心理咨询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齐头并进开展
我们在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之时,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实际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分批次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积极打造心理咨询平台,获取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情况。我们在将心理咨询活动介入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之时,还要注意互动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容,体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维护其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工作,是让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面对面交流,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最能够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印象深刻的活动。大学生毕竟涉世不深,他们对心理健康往往了解不够深刻,通过大学生亲自与心理健康师共同探讨种种困扰,深刻交流,打开心理郁结[1]。所以,让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肩并肩,直接深入到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对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将是十分奏效的,也是我们值得推广的。
二、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信息
对于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因为他们刚刚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
心理咨询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例如,在心理咨询之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测试,例如,让大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看其心理承受能力。当他们在面对一些意想不到冲突的时候,需要考验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若心理素质好,他们就会用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化险为夷,化困境为有利优势,完成特定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适时地开展开来。重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信息,我们在开展实际的心理健康教学之中,对症下药,增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升,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为胜任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地心理素质准备。
三、做好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倾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馈
对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要达成工作目标,就要强化与心理咨询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演讲比赛。心理咨询在准备演讲内容的时候,大量地搜索着相关资料,有意识地增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理解,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己以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碎片化”“只言片语”式的理解,一下子立体起来。不仅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精彩、富有趣味的一面,让大学生切身体味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效果。对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绝不是教师天天宣传说教就能够实现的,要听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通过其参加心理咨询的平台,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对他们的一些不当理解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加以引导和修正,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增强了师生的全面互动,让本来凝重的交流环境,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咨询活动的推波助澜下,良好地开展起来。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毋庸置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之中,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多组织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娱活动,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心理健康影响,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强化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实,起着助推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有效开展,也将相得益彰。例如,开展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小品演出活动。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自娱自乐中,获得深刻地健康心理引导,增强心理健康素养程度,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深造等打好良好的心理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干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佳利. 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34).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大学生想象大学是“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展开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便回避参与,妨碍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肤浅,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还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3.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都生病或不敢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
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除了学习外,其他事情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虽然上了大学,但生活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水平。这样当大学生面对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出现大学生轻生现象。
2.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大学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得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大学生来说,极不习惯,因此,每逢节假日都会想家、想同学,产生孤独感。
3.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大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在经济上,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相对其他的大学生更加容易忧心忡忡,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徘徊在欲学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边缘。一方面他们远离家人精神上没有依托感,另一方面他们社交能力不强、心理闭锁、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等,常常不易寻找到能倾吐心声的知己,心中的郁闷不满和不安得不到宣泄,思想得不到交流,长期下去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4.恋爱失败。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事例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我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挖掘身心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又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以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我校规定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做到课前10分钟教育,规定班主任、辅导员每周对全班做一次全面的思想教育。
(四)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培养和自我调适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挖掘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就会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要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五)努力学习。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行的。大学生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自己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大学生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芳.关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85.
[2]华利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1):77.
[3]朱美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6,(8).
[4]韦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8).
[5]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8).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22-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方法;学生保健服务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动力心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恋爱心理和择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合格的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1 明确心理健康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国际上有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众多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首先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已,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自弃。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特色,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确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因此在任何情形之下要珍视自已;其次在自尊、自爱、自知的前提下把握自已、激励自已、监督和控制自已,永远支持自己,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已,争取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再次是在人生的不断追求、选择中,难免要承受焦虑、痛苦,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应付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人会选择合理有效的应付方法,缓解或消除痛苦,保持开朗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方向,将自已的需要、理想、目标和行动联系起来,并形成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健康的含义是: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人格健全,关系和谐,情绪健康,意志坚定,适应性强,适当效能,良好品德。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确定心理发展的正确方向 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并由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指导。要使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心理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并为之不断提供动力。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主流是好的,他们的绝大多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向上,讲究实效,注重质量,有风险意识,追求平等竞争等。但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也使他们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见利忘义,互相利用,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应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牢固树立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彻底抛弃人性自私论,树立努力进取的理想和信念,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激发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培养良好的兴趣,合理调节个人需要,激励健康的动机。
2.2 树立自信 自信是个体对自我的肯定,并相信凭借自已的能力,充分利用自身和外部条件来克服各种困难,通过自已的各种努力作为,必定会取得成功的信念。自信是自知和自尊的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信和自知水平,学会客观准确地了解自已;通过社会实践、社会比较、自我实现和自我反醒来充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主观条件,能够对自己以往和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给予合理解释,培养自我发展信念的可控性;激励大学生丰富自信的客观条件,不断培养自已的各种能力,取得同学、教师和社会的更多支持,强化把理想、信念付诸行动,赢得更大更多的成果,从而建立更真实的自信。
2.3 健全个体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为宗旨。弗洛姆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发生功能,即使个人的人格变得更接近社会人格,使个人的欲望符合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交流不断扩大,各种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的社会人格由以往的含蓄内向、拘谨克制、喜静厌动向张扬外向、自我表现、动静结合的方向转变,这是社会的进步。个体人格只有适合或顺应社会人格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要教会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注意个体人格的发展与社会人格的和谐,避免脱离现实的人格修养。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选择优良的人格,总体上形成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使需要和动机、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兴趣与爱好、智慧和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增进与他人的合作与友谊,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完善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的品质,减轻或消除可能存在的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依赖型、型等人格倾向或障碍。
2.4 从学习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 大学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探索性、职业定向性、创造性和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信息量及难度比中学都大大增加,要求有更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只是埋头学习,而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更多、更快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要教会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克服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干扰,集中精力学习,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摸索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思维想象能力,会运用科学的辨证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养成深入思考的个性,发展全面思维的习惯,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学习。
2.5 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兴趣广泛、目标专一的品格;丰富想象能力,能够洞察深刻;勇于探索,敢于独创和标新立异,善于变通,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对于既定目标,有着百折不挠的气概,完善各种创造能力的基本素质。不断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2.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宿感,有利于心身健康,带给人们精神愉快和满足;相反就会损害心身健康,使人压抑、紧张和焦虑。当代大学生为了健康和事业成功,为了自己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学会与他人相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把握人际交往的准则。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不因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另眼相看;为人真诚,讲求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轻许诺言,但一定努力兑现诺言;保持自已的人格尊严,同样也尊重别人的人格;适度而真诚地赞美他人,把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表达出来,彼此鼓励,互相提高;学会有耐心和宽容心,适度地容纳他人的缺点和个性,发生矛盾,要,才能长期正常交往;广泛交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掌握分寸和保持适当距离;尊师爱友,孝敬父母;削弱自我中心观念,开放自我,不要把自已的思想强加于人,更不要想控制他人;不应一味地讨好他人,消除偏见,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不刚愎自用,也不自卑,杜绝欺骗行为。
2.7 培养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已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以及所产生的心身激动状态,即人们对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种主观体验,是衡量一个人积极性的特征性指标,能反映人的胸怀和度量。要培养良好的情绪,就必须控制情绪制约因素。当代大学生的情绪与其整个心理过程一样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逐渐走上成熟阶段,且情绪的成熟比认知的成熟要晚一些,具有情绪体验丰富多样、情绪容易波动、情绪体验强烈并易冲动、情绪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并存的特点。应教会学生树立真实的自信,确定适当的抱负,采用适当补偿来增强自信心;养成豁达大度的心态,坚持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有适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培养良好的情绪;帮助他们掌握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和宣泄法等情绪调控方法,以调整和维护良好的情绪。
2.8 增强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当遭受挫折时,常伴随产生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攻击、冷漠、退化、幻想、固执和自杀等情绪反应,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有磨炼意志、增强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要意识到人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生活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以打击和痛苦,也激发人努力奋起、坚强和成熟,并走向成功;其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功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情绪波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沉着坚定,保持清醒理智、客观地分析和判断,充满勇气和力量;再次是正视失败,不懈追求或及时调整目标;最后是坚定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是完成挫折转化的根本保证,学会有效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预防心理抑郁和自杀。
2.9 学会相爱的艺术 调查显示,恋爱学生已占在校学生的35%~50%。在恋爱以前,必须做好相爱的心理准备,了解爱情心理,认识恋爱对心理的双重影响,学会恋爱心理调适,并具有接受失恋的能力。要使学生明白,青年的性冲动必须得到合理的控制和宣泄,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恋爱双方在加深交往中,必然会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必须学会处理感情纠葛;注意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交友的关系;在恋爱前根据自已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特点权衡利弊,慎重地进行取舍;学会恋爱心理的调适,克服猜疑和试图控制对方的心理;确立正确的失恋心态;学会环境迁移和正视恋爱挫折,学习爱的选择、表达和升华。
2.10 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已 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已、接纳自己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要使自己成才,就应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了解心理评估、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运用一些心理量表对自我进行初步的心理测量和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消除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做好心理保健,保障心身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复杂,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情绪病已经成为了困扰越来越多人的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除了具有以上问题外,还有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问题。有些人可能只有一种问题,但有些学生可能会同时产生几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后,很多学生会产生消极、迷茫等情绪,如何帮助他们降低由上述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适应当前环境,预防情绪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在各高校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较为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高校录取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于专业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专业调剂原因被调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及时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地域差异,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上难以适应,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的不适应;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青春期,由于恋爱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这些也都是需要关注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重视,应当在学校树立起“全员育人”的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不单单是由某些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形成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班级内学生心理健康观察员组成的全方位、多梯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梯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与各门学科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教师队伍的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真正形成全校参加、系部动员、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2.建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所谓发展性教育模式,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所有学生,以最普遍学生群体中的共同问题作为教育突破点,对于其他少数特殊学生予以兼顾,给予个别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时时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整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也应由传统意义上的心理问题的防治进一步延伸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3.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具有沟通优势。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许多辅导员都是应届毕业生,作为刚走出校园的工作者在很多方面与在校大学生很接近,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另一个角度,年龄大的辅导员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面对过的情况多样,在突发问题前能更冷静的处理好问题,同时根据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与学生沟通的独特方法。在高校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可以提高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以及互动性,当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从而避免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体验模式 性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以简明形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结构关系和方法程序的描绘。模式建构能够改变当前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零散和随意的现状,实现教育的系统化和经常化,从而减少大学生群体层出不穷的为情所困、失恋自杀等危机事件。
一、体验模式的演绎建构
模式建构包括基于实践的归纳法和基于理论的演绎法两种。国内教育建模专家查有梁教授指出:“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也可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鉴于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拓荒”阶段,故本文采用演绎法进行模式建构。
(一)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美好的情感体验教育
心理学认为,性本能和“爱”具有相同的含义,性的本质在于快乐,体现为亲昵、美好的感受。“性冲动被视为包括所有那些只是亲昵的、友好的冲动,即通常由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可见心理学视野中的“性”就其本质,远远超越了生殖或的含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高度融合所体验到的关心、爱护、支持、信任等积极美好的情感。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应当囿于传授性卫生知识;而应当促成他们体验关系中的美好情感。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而深刻,情绪的两极性明显,情绪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进行性情感体验教育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也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广泛的人际交往教育
性冲动与人的其他基本需求,如摄食冲动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性冲动的正常满足需要涉及另一个人。因此拥有健康的性,必先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缺乏与异往技能的大学生往往在其整个人际交往中欠缺成功经验。这说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呈“金字塔”形状的人际关系教育体系。塔的底部,是积极、广泛、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塔的中部,是良好、主动的两往;塔的顶部,是恰当地向亲密异性表达爱的言语和行为能力。人际交往教育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首先要成为一个乐群的人、善于表达和交流的人、懂得关心和互助的人,才有机会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
(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冲动的自我调节教育
性本能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对于那些不能完全满足的性本能,可以升华的方式转化为创造性的成果。 “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不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他方面呢?”。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本能活动旺盛;但个性成熟的滞后、社会文化的规范、客观环境的局限等现实因素,注定其性冲动将大部分处于压抑状态。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迫切需要教育给予疏导和应对。大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宣泄、转化性本能,升华、调节性冲动,培养他们对性冲动的自我转化和调节能力。
(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教育
文化和心理因素建构起男女性别角色的身份与差异。“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了我们的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与满足的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这种叙事建构起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逻辑性较差、情绪化明显,认为男性必须是阳刚而拒绝柔情的等。大学生在发展性别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这些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其负面效应在于把自己闭锁于固定的性别形象中束缚、困顿,难有自我超越。因此应当引导他们理解性别角色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要深刻理解自身这一性和他性如何在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层面建构起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找到束缚自身这一性的藩篱所在,从而突破限制,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实现对异性世界的尊重。
(五)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既不同于国外“安全”模式易造成性自由与性泛滥;又有别于“谈性色变”或单纯注重道德说教模式的乏力与低效;更区别于简单粗暴的“堵、瞒、退”等模式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性影响。它主张大学生应当在对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之基础上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建构价值。其理论向度表现为体验的、交往的、创造性的、领悟的理念。其本质内涵是在对人际情感、性情感的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中实现个性化的意义建构,将意义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和亲密行为。
二、体验模式的实施程序
(一)设计活动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设计活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把握;更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即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喜好、审美和需要。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特点与需求差异。如大一以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为主;大二以亲密关系的学习为主;大三以价值观的学习为主;大四以性活动的社会适应为主。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人际交往技能的内容可设计为心理剧、交换体验等形式;价值观的内容可设计为两难故事讨论会、爱情电影赏析等形式。
(二)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体验两性情感,首先要鼓励大学生体验两性关系中多种多样的情感,其中既包括愉快、支持、依恋、幸福等带来积极体验的情感,也包括矛盾、冲突、悲伤、失望等带来消极体验的情感,以多样的内容让他们获得全面、丰富的感受。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脑)进行感受,以多种刺激渠道让他们获得真实、具体、鲜活、深刻的感受。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和深刻,越有助于意义的领悟与内化。
(三)交流经验
这是将直接经验以联想、归纳等方法进行深加工后,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对感性经验的进一步内化。其间既包括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反馈、引导。在交流互动中,引导他们观察他人言行的情绪意义,正确解读对方的感受;培养他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行可能带给他人的情绪影响;鼓励他们恰当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同时,交流互动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既有口头语言的对话,也有书面语言的表达;既有眼神、态势语等非言语形式的传递,也有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沟通。
(四)建构意义
深刻的情感体验孕育出个性化的意义。引导大学生理解在活动中反复发生的事件和经验所特有的意义,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将外在经验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引导他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建构意义,理解自身性观念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从而使自身的性态度和价值观符合社会的性伦理、性道德,提高性适应水平。另外,要注意创设民主、人本的人际氛围,使每一种意义被理解和尊重,以鼓励大学生主动建构与表达意义。
上述程序用模式图表示如下。
三、体验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教师观念态度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师资,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体验模式认为性与爱是“不可教”的,必须在大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转变——减少对于性知识的灌输和教导,让大学生在体验和领悟中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体验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提倡对于情感的表达、交流,教师的性观念和性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性观念上有所转变——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问题,要对、、、、分娩等敏感词汇不回避、不躲闪。总之,教师越是以积极、开放、尊重的态度看待人类的亲密关系,越有助于体验模式的实施。
(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
体验模式不仅仅关注情绪、情感的主体性感受,更重要的是领悟经验对于个体的意义,实现体验的意义建构与内化。否则体验模式将流于热闹形式、徒有其表,甚至被曲解、异化为“纵容大学生性自由”。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限制。从主观条件分析,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具有主体意识,他们越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情感体验进行比较、选择、鉴别等深加工。从客观条件分析,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吸引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能引起他们选择性注意的活动内容、越是能触动他们心弦的情感体验,越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内化。
(三)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结合
人的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就性而言,性情感与性认知也是相辅相成的。体验模式站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强调性情感的体验学习,但绝不表示对大学生性活动抱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体验模式需要与强调性认知学习的性生理、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此二者提供性在卫生、伦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加深大学生性情感的体验、促进性态度的内化;反之,大学生对于性情感的有效内化,亦可增强性认知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调控。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有效结合,可整体优化大学生性教育的成效,促进他们在性的领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体验模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
[2][奥]弗洛伊德著,张霁明译.弗洛伊德自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49.
[3][英]哈夫洛克·埃利斯.陈维政,王作虹等译.性心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4).
[4][奥]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43.
[5][美]波利·扬-艾森卓著. 杨广学译.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6]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同,2007(5):48-52.
[7]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9(12):26-3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况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清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产生这些活动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的一门科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优秀品德、健康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深化和细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二者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往往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其根源和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心理问题也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导致违法乱纪甚至影响人生态度。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1、孤独、自卑心理
现在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求学,面对生疏的校园、老师、集体,部分学生内心易产生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其次,由于大学院校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相对自由,强调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与中学或高中有很大不同,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学习无信心、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等等,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我逃避,自我封闭。这些都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问题。
2、嫉妒、报复心理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多数学生入学之前,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一片赞扬声和羡慕的目光下跨入大学校门。然而到了新环境,人才云集,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诸多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不悦、自惭、怨恨的心理。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伤害。
3、焦虑心理
学习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学习内容的繁简,学习难度的大小,学习成绩的高低,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紧张、焦虑,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有的学生还会有身体上的不适感:头痛、失眠、精神疲倦、食欲不振、思维钝化。有的学生过于担心考试成绩,造成考试焦虑。
4、人际交往困惑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过:“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他人、获得友情和爱情,但受到社会文化、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缺少知心朋友或者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缺乏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社交恐惧等困惑、不适情况。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老师和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及规律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采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在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方便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直接的指导,排除心理困扰。在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时,也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带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成的团体,通过团体活动,做自我深入探索,接纳自我,肯定自我,促进教育、诊疗和预防。
2、灵活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开展思想教育谈心工作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多是一味地对学生说,而很少认真地去倾听学生的诉说。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能认真倾听,积极关注,真正“听”出学生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感受,就可能知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避免了主观臆断和推测。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有效运用鼓励、重复等参与性技术、适时进行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都是简单有效的面谈技巧,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很有帮助。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教育者能注意非语言传递的信息,通过表情和目光等非语言行为引导学生,传递给他们尊重、关心和理解,减少其焦虑、紧张和不安全的心理,工作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3、优化校园健康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校园人对校园产生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对那些不愿意咨询心理机构而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在校园网页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相关版块。一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设立在线心理咨询。这一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又跨越了时空限制,有利于大学生们自如地表达心中的忧愁与困扰。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调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教育辅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兆方.赵川林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