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不仅推动着社会向前进步,更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几年,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不断增加,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年均增长22.73%,7年累计2.4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4.37%[1]。2012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支出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高等院校逐渐为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和社会公益等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的增长,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财政“大平台”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经过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高校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加强了国家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提升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规定,高校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在这种财务改革背景下,成都市财政局展开了本级预算单位金财工程的启用工作,将政府采购、公务卡管理纳入国库支付系统。政府财政信息系统(简称财政“大平台”)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体现和深化,成都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几乎所有的财政、财务业务都要通过这个财政大平台办理,资金支付形成了以财政国库平台为支付中心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所有资金都必须通过财政平台开具支付凭证方能从银行账户中支出。
2.高校科研经费构成
随着科研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收入比重的提高,科研经费逐渐成为教育事业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纵向科研经费专项化、横向科研经费多元化”的新格局[3]。科研项目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纵向、横向、校资助科研项目。
2.1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国家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按照一定程序下达给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学校科研人员从各类科技基金组织中申报获得的科技项目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拨款,经费性质属于财政性资金。纵向科研项目开支以经费下达单位的任务书为依据,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
以成都学院为例,在财政“大平台”的支付管理下,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支付分为财政授权支付和自有资金支付:第一,通过财政平台下达用款额度的科研专项经费支出采用授权支付,这部分科研经费属于学校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按“统一管理,单独设账,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管理;第二,由合作单位直接转账到学校银行账户的科研经费支出采用自有资金支付方式。
2.2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高校与社会组织或企业等联合开展研究,由对方承担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横向科研经费性质属于社会资金,按照横向合同或协议管理。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在财政系统中采用自有资金支付方式。
2.3校资助科研项目经费
校资助科研项目经费实质是财政根据部门预算统一安排的项目经费,属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该类科研经费支出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成都学院的校资助科研项目分为科研工作专项和队伍建设工作专项,主要包括校青年基金、科研启动、科研平台、科技奖励及科研配套等资助项目。有的高校把校级项目也纳入到纵向项目的管理范畴[4]。
3.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财政平台对财政性科研专项资金预算控制力度不够
高校专项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科研人员以个人名义申请的社会基础研究、农业推广等财政专项资金获批后,上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平台以文件方式按年度下达经费指标。然而,该类科研项目经费在平台上只有总的用款额度,不能反映当年该科研项目投入的各项费用支出预算明细和开支范围,无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列支进行严格的比例控制和经费支出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不能做到从源头上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
3.2财政性科研专项经费支出经济分类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
学校财务上的会计核算科目是财务人员按照我国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的,而在授权支付下,国库平台对财政性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经济分类”只设置了“3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0499-其他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39999-其他支出”,这与财务人员账务核算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不一致。科研经费支出项目和类别众多,国库平台对科研项目经费设置的支出经济分类过于笼统,无法与科研经费支出匹配,不利于科研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关键词: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52-02
预算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是指通过预先确定的一系列财务指标,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并以预算目标为依据对结果进行评价。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因此考核科研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就要从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方面考虑。
随着《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的颁布,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日趋可控化,对预算执行不力的沉淀资金要予以收回。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开支都是以财政收入为基础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安排,如果有部分资金不能按照进度执行下去,势必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推进预算执行进度就成为重要课题。
一、科研机构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现状
科研机构项目经费按其来源分为横向科研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相对于纵向科研经费而言。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国家、省、部委等政府部门布置或受政府部门委托下达的项目,由上而下,承担项目研发的单位和课题的单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所以叫纵向。这部分资金一般都纳入国家年度资金预算安排。
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企业的课题,做课题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平等协商的合同关系,所以叫横向科研经费(已确认为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的项目除外)。
因此考核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以纵向科研经费为主。
如国家某研究机构下属单位2015年收到财政支付的科研经费共1.63亿元,结转上年度财政资金0.32亿元,当年可供使用财政额度1.95亿元,实际使用财政额度支出1.51亿元,当年财政拨款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率约77.44%,就是说要有0.44亿元的经费结转到下年度使用。虽然这些科研经费中有些项目执行周期在一年以上,但是财政科研经费拨款是指当年的预算,要求当年下达的预算当年完成。
另一方面,从该科研机构月度预算执行进度通报情况来看,2015年1―7月机构所属145个预算单位中,103个单位预算执行率高于50%,42个单位低于50%,其中13个单位预算执行率低于40%。与各单位2015年7月预算执行计划考核目标相比, 57个单位完成计划考核目标,88个单位未完成计划考核目标,其中60个单位实际执行率与考核目标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而在2015年1―11月该科研机构下属各科研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看出,截止2015年11月底预算执行进度达90%-100%的只有47所,占比32.41%,预算执行进度在80%以下的有52所,占比35.86%,可见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偏慢并不是个别现象。
二、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带来的影响
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慢,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积压,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出台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财政结转结余资金,避免财政资金浪费。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0〕7号)第十八条的要求,“中央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对当年执行进度缓慢、预计年底可能形成较多结转或结余资金的项目,应及时提出调减当年预算或调整用于本部门执行中新增的重要支出的建议,报财政部审批。对经财政部审核调减的部门预算资金,全部收回中央总预算。”
《通知》第十九条指出“除特殊原因外,对当年结转和结余资金比上年增加较多,或常年累计结转和结余资金规模较大的中央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财政部将视其结转和结余资金情况,适当压缩部门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因此,必须充分挖掘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慢的原因,找出良好的对策来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三、科研项目经费执行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重视科学技术研究,轻视经费预算执行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忽视经费管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就是科研项目负责人重视科学研究,轻视预算执行,在项目验收过程出现通过技术验收,而财务验收环节被卡住的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项目负责人不但要费时费力重新梳理项目支出,而且还面临因项目支出混乱被取消争取后续项目资格的风险。
另一方面,很多科研单位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院所的研究水平和声誉,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定了相应宽松的政策,在项目预算经费使用上不规范,拖累预算的执行进度。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刻意变更相关项目支出
过去编制的预算尽量加大材料费、设备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的支出,刻意减少劳务、管理费、出版文献费支出,借此增加项目申报成功的可能性,但在实际研发过程劳务费及日常管理费支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亦逐渐摆脱了过去多年一成不变的预算编制模式,改为更加贴近实际和人性化。《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中指出,“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课题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课题组和课题负责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
(三)项目申报周期长,市场行情的变化影响预算执行效率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项目立项申报期的经费概算阶段,另一个是项目立项后上报详细支出的预算阶段。无论哪个阶段的预算都应当以项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为基础,符合相关的政策要求。
在项目立项概算阶段,项目预算申报时需提供所购设备的技术指标、价格,甚至供货商公司名称,但是等项目申报批复之后,市场行情很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等到了预算申报阶段时,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1年多,甚至2年。部分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会出现性能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价格也更高的情况,而原预算设备可能已找不到供货商,或不能满足科研要求,导致项目决算时要求所购买的设备名称与预算不一致。如此,使得项目预算难以执行。
(四)设备招标采购流程冗长,拖慢预算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价金额超过50万元的设备采购必须经过管理部门招投标统一采购,具体程序一般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设备购置申请、部门审批、公开招标、签订协议、预付货款、设备验收、资产入账、质保期(通常1年以上)结束付清尾款等。从购置论证到付清款项结束整个流程共花了约12个月时间。如果是进口设备会因报关等原因所需时间更长,从申请到最后付款长达16个月之久,如果再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有2~3年的支付期间,从时间上影响了预算的按期执行。
(五)拨付款机制亟待完善
实际拨付款过程随着科研经费管理日趋严格,相关主管经费的部门下达当年经费时并非一次下达,而是根据研究机构的科研需求及上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分次核拨经费,而每年度的申请经费过程不亚于项目重新申报立项。
在科研经费处于“僧多粥少”局面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在做项目预算时有意识加大前期预算支出,而实际执行时却只能按照科研进度安排支出。如果完全按照预算执行,就会出现科研项目前期吃的胀肚子,项目后期则是饿成瘪肚子局面,而对于一些重大项目为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不得不申请增加预算。
四、解决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对策
(一)强化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
项目申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经费以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并不代表项目经费到账后,经费使用就失去了监管。财政部、科技部明确规定,对科研项目中不合理支出坚决予以退回,并影响到后续项目的申请。科研部门在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时必须强调按预算进度完成项目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大力宣传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的相关管理办法,同时在新员工入职、新增项目负责人等的培训中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的邀请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专家开展有关经费管理规定的培训。
(二)加强对项目负责人预算编制的培训
规模大的科研机构其项目经费来源也比较复杂,完全靠科研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细化预算编制是不可能做好的。某些单位重大专项一般都配备专门的项目管理秘书,科研秘书的主要工作是对自己本部门各项目的研发进度、预算编制、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因此对本部门项目的支出情况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管理机构要加强对项目秘书的培训,使他们不但精通科研项目立项申报的流程,而且也要熟悉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预算编制,在审查申报资料的同时充分预计经费预算的执行进度,从而保证预算进度的顺利执行。
(三)建立内部协调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执行效率
科研经费支出中涉及到的设备购置申请、部门审批、公开招标、签订协议、预付货款、设备验收、资产入账等各个环节,涉及财务、资产、科研等部门,这需要这些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工作流程化、制度标准化的高效审批机制,提高办事效率,缩短科研经费支出时间。
(四)建立预算管理评价机制,启动预算执行警报制度
要把预算执行制度纳入到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期末验收,以及对科研人员的日常绩效评价体系中。对预算执行不力的项目负责人,要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其尽快执行。对预算执行得好的项目负责人予以适当奖励。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建立预算执行警报制度,警报可分为红色、橙色、黄色三种,具体情况如下:红色警报(预算执行率50%以下),橙色警报(预算执行率50%~69%之间),黄色警报(预算执行率70%~89%之间)等。
(五)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很多科研机构已经建立了融合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如中国科学院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ARP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从立项、申报、批复、执行、监督、验收等的全过程管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些项目负责人并没有及时查询经费到账情况而是等待相关部门通知,或者亲自去财务部门查询。因此在搭建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服务平台的使用效率,实现各个阶段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谋划、事中控制,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性,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
[2] 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0〕7号
[3] 崔炜,范毅.基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4(11)
[4] 马红红,陈冬秀.加快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对策浅析.商业会计,2013(10)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 100009)
关键词:科研单位 课题经费管理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科研经费投入,据报道,中国的科研经费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然而关于我国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的报道层出不穷,科研项目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科研经费监管不力、使用不透明、缺乏审计等问题相当突出。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先后出台了文件和规定,然而在各类科研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中,实际上的经费使用与管理规定或多或少相脱节,文件执行效力低下。
科研课题经费分为横向经费和纵向经费,纵向经费是指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按一定程序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课题组承接来自企业、学校等平行单位的科研项目经费,从管理经费的最终对象看,两种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均依托于课题依托单位。就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而言,尽管名义上课题依托单位应该在课题经费的使用中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私有化”观念严重,管理层对科研经费业务风险缺乏防范意识,课题经费管理往往存在职责缺位或不到位。财务部门对经费的审核也仅限于经费开支票据的合法性,至于课题经费实质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无从考究。
问题原因一方面来自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本身的矛盾。首先是制度本身的内容。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人员经费的限制过于严格。课题经费对劳务费、咨询费作了明确性的规定,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劳务性费用。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参与支撑计划及其项目、课题相关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劳务费还是专家咨询费,其所面向的对象都不是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人员费用中找不到为正式在编课题项目科研人员劳务开支的条款,劳动付出得不到应有报偿,影响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为违规违法套取科研资金留下制度性的隐患。其次是制度本身与课题项目的不适应性。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是配合课题制的实行而产生的,课题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性的项目式科技资源配置方式,2001年出台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采用全额预算制度,该制度试图使用一个统一规范的经费管理模式解决各科研计划的经费管理问题,其计划性与课题项目本身的市场竞争性相互矛盾。
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从全额预算逐步向课题制管理过渡
建立能够适应课题制的,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放宽各支出科目的限制,建立可行的成本补偿制度,加大人员费、管理费等间接费用的比例。可设置科研全成本项目,成本项目的设置应满足科研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通过对日常间接成本以及在职科研人员劳务成本的归集、分摊、核算,将综合管理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和在职科研人员的工资等难以直接计算的费用分摊计入科研项目成本,为科研经费支出提供依据,由此补偿科研经费实行开支的需求。
二、加强预算编制,完善经费管理制度
预算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控制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也是单位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依据。目前,科研经费预算往往是科研人员单方面制作,没有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申请者在编制预算时没有根据项目研究的进度和实际需要进行认真核算,而是根据个人的想法和经验确定,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细性、合理性值得商榷。加强科研预算编制工作,科研单位可成立由单位领导、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课题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小组,加强科研预算的编制管理,在科研经费立项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对科研预算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从而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有效,为合规使用科研经费打好基础。
三、 完善课题依托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各科研单位应根据国家的科研经管理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明确对挪用科研经费等行为的处罚规定。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课题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管理人、科研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健全完善课题依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反馈,使科研经费管理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要建立分级管理和责任追制度,明确单位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单位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将课题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明确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职责;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课题项目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指导项目负责人做好课题经费的预算和决算;项目负责人按规定使用课题经费,并做好课题经费预算和决算工作,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实行授权审批制度。在明确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的基础上,建立科研费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责任等内容,建立科研经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实行监督审计控制。采取日常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事前审核主要是经费来源合法性、合规性审核,事中审计主要审查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合理性、有效性,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反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使科研经费安全得以保证。
五、 加强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
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进行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检查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评价科研项目完成的进展;进行科研项目结题检查,评价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检查课题成果是否达标,同时对课题经费决算进行检查审核;其次要建立项目负责人信用档案,记录项目负责人学术信用、学术道德、项目的评价结果和项目责任实施情况记录,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进一步申报课题项目的依据;还要建立绩效奖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不同的考评结果给予不同的奖励。通过科研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形成课题负责人合规有效使用课题经费的调节机制,提高合法使用课题经费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兵,李正风,崔永华.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导报,2011,29(32)
[2]薛亚玲.课题制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分析、国外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4)
[3]贺胜军.我国政府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汤学军,刘婷,朱元洁.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6
[5]科技部财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Z].[2002]2号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现状 改进措施
1.前言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对高校的资金支持,高校成为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多,科研经费来源日益广泛。经费数额也日益增加。高校应该做好这些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1]。但是,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机制并没有跟上经费的增长步伐。两者矛盾日益锐化。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发展。为了使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加强高校财务部门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的管理意义重大。
2.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对高校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2]。现阶段,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化,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时,科研经费表中数据缺乏严肃性,只凭主观“经验”估算;高校也未认真对其进行审核;科研经费下来后,财务部门不清楚科研经费支出内容,无法全面控制项目经费使用范围;科研项目结束后,经费仍由主持人支配,常用于预算之外,导致经费流失。这些不规范现象造成领导不重视,财务人员管理难,支出混乱,预算准确性差,成本难以核算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有效地控制项目支出,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3]。因此,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现状急需改变。
3.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观念不强
我国经济由旧的计划经济迈向新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国家加大力度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高,但高校对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的观念转变速度很慢,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子,这就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很多障碍,最终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
(2)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不严
由于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意识不强,从申报项目至项目结束,科研经费由始至终均做不到严格管理。由于成本效益意识淡薄,大多数高校没有进行科研项目的全成本核算,偏重于科研经费的总量,对科研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的考量重视不够,或者造成科研成果的高成本,降低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管理不严格,科研经费支出预算达不到预期效果。出现预算不准确,支出范围过大,报销失真等问题久久不能解决。
(3)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科研经费在支出后,虽然财务部门对支出做好记录管理,但由于缺乏监督部门,有些支出只是账面上的事,甚至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用在科研工作上,这大大改变了科研项目的初衷。对于此类问题,增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十分必要,但目前高校普遍缺乏科研经费支出预算内部管理制度,科研经费预算各环节的内控制度尚不健全,无法真正保障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的科学管理。
4.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改进建议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关系到高校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改进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有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对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的认识
任何单位及个人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其观念要正确。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也是如此。加强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学校各级领导首先要真正认识到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的重要性。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宣传《预算法》,健全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内控制度,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确实发挥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职能作用,抓好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保证科研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2)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管理
高校应以本校发展为中心,加大力度加强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财会人员在科研经费支出时严格审核,拒绝假发票、不正规发票、不符合科研经费支出范围的发票、假的招待费、虚假劳务费、项目结束时科研人员上报的经费支出明细与真实的支出情况不符时要真实监管,严把科研经费支出门槛,使科研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3)科研经费支出要严把“提取”关
国家科研项目管理规定,科研单位“提取”科研经费必须按预算进行,且提取部分需作为学校预算统筹使用。因此,在经费下来时,对于提取部分经费,必须严格把关,防止将提取作为掩饰来鼓励科研人员和加大对经费的管理费的支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加强科研经费的作用,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
(4)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协调管理
高校在进行科研经费支出时,必须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的经费支出预算范围之内。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协调管理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的执行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同样也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因此,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要共同努力,合理的使用科研经费,加强项目科研质量。
(5)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的监督
为了充分保证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预算执行的公开、透明,高校不但要定期在内部进行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的严格审核,还要按规定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本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可以让上级主管部门如实掌握本校的科研经费的支出预算情况,认真做好审查监督工作,使科研经费真正用在科研项目上。
5.总结
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规定,精准掌握本校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对本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积极作用,为本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刘艳玲.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探讨[EB OL]./guanliqita/
100331/11002543.html .2010.3.31/2011.1.7
【关键词】 科研课题 经费管理对策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科研经费收入主要包括:一是纵向科研经费,指列入国家计划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地市计划项目和各类科学基金,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经费;二是横向科研经费,指在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科技有偿服务过程中,各类企业及社会其他单位、自然人支付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经费。科研经费收入占学校总经费收入比重的高低,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同时也是高校社会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就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目前科研经费分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纵向科研主要有国家各部委、省级主管部门及地市的专项拨款。经费种类多种多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三项费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等等。来源渠道不同导致文件下发到学校相关部门也不同,有的直接将文件转发到高校计财处,有的文件转发到高校的科技处等部门,文件下发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科研经费管理带来困难,有的科研人员到财务询问资金到账情况,财务未收到款,有时收到科研专款,未见到拨款文件,不知是哪个渠道来的资金,使财务人员无法判断收入到哪一级科目,年终与财政对账受到影响。横向科研主要是学校教师为企事业单位研究相关课题和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要求不同,经费管理办法也各异,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
第二,科研经费支出范围不明确。高校科研经费普遍没有进行预算管理,不同渠道来得经费主要是设项目号,在代管科目使用,报销内容不明确,票据种类繁多,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内容很多,但真正属科研项目使用的不多,如日用品、招待费、礼品等等居多,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科研人员工资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第三,科研经费日常核算任务繁重。部分高校为使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给各学院下达科研任务,鼓励个人联系科研课题,许多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从企业转进科研经费,但很快又用票据将可支配的部分报销,现在财务报账主要就是科研经费报账,主要体现在下半年,进账同时又开始报账,账上只留少许资金,这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影响了事业财务预算经费的核算;显而易见,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地使用在科研项目上,有的课题几年不结题,使剩余经费长期挂账,未发挥作用,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率低。部分科研人员认为利用自己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只能自己课题组使用,导致有些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又长期闲置,造成浪费。课题组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也不严格,常常归个人使用,结题后也不上交。同时,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又伸手找学校要维修经费。
第五,无形资产管理管理意识淡薄。高校财务对无形资产基本没有账务处理,而由校科研部门掌握资料,主要有专利权、著作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目前有些高校对这部分的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比较弱化,自我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给学校带来的是经济损失。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第一,目前,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以及一些相关部委,上级部门对高校科研拨款除给学校相关部门下发文件,建议同时给学校财务部门发文,便于财务人员按正确会计科目入账。
第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文件规定,高校要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要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科研人员应合理测算科研成本,确定科研项目管理费、设备费、人员经费、业务费或科研合同明确的费用等支出的比例,根据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对各种费用额度进行控制,避免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内容报销,同时也保证了科研经费的确使用在科研上。科研经费的使用应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和管理机构审核相结合的制度。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课题负责人按照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课题负责人应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规定使用经费,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科研报账、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在科研经费不超支的前提下,对于2人以上的课题组,可由课题组成员作为经手人、课题负责人审核签字报销,当发票涉及课题负责人本人时,可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审核签字报销;当课题组由一人组成或由家庭成员组成时,所有发票的报销必须经过该课题负责人所在的教研室(或相关机构)负责人、学院分管科研的领导、学校科技管理部门逐级审核签字报销。科研经费转拨业务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课题组负责人应向学校科技管理、财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批复、项目合同和其他必要的资料,否则不予批准。财务部门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协作单位的合法有效财务凭据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款项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课题负责人不得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或转入与课题负责人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关联单位。违反规定者,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第三,加强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因此,学校资产部门应有权调配仪器设备,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购置,妥善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既满足科研需要又能满足教学需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过程中,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自行试制成新的设备或购买零配件完全自制设备,对这种自制设备要及时请专家评估,促使设备保值增值。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等支出应计入科研成本,而不应该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第四,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应协同科技等部门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无形资产,同时还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保密宣传和教育,使科研人员自觉地规范科研行为,多出人才培养效益、学术研究效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执行,未经学校允许,泄露学校的技术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科技成果的,应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成收入后,从中给予科研人员一定奖励,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潜力,更好地为高校服务。
第五,督促科研人员对完工项目结题,及时处理结余经费。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加强本课题管理,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或鉴定后,结余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补助学校的科研事业发展支出。根据这一规定,纵向科研项目完成后,结余经费按照国家、地方政府科技财政管理部门或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横向科研项目完成后,结余经费可作课题组的发展基金,也可作课题组人员工作的酬金。
第六,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是科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总之,财务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地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关键性,规范的、开拓创新的财务管理会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促进高校科研的良性发展。
(注:本文为武汉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科研经费 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35-02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质量、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一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尤其是财务管理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随着高校的科研工作迅速崛起,筹措的科研经费和承办的科研项目大幅增长,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与此同时,经费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科学、规范地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项目管理与经费财务管理出现脱节。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不同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对所投入的科研资金提出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课题负责人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在高校普遍推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的方式。科研经费的管理, 涉及高校科技处与财务处两个部门,如此一来,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于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财务部门则对科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财务部门与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在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缺乏沟通协作便极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
2.科研成本管理不到位。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是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中,只包含外购商品、服务的费用以及高校提取的少量管理费甚至不提管理费的做法,用于科研管理日常工作的项目管理费,不包含科研工作中耗费的本单位办公设施、水电能源费等。不计入项目支出的这部分费用,通常从学校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从而导致原本应计入科研经费的成本支出转嫁到教育事业费中,这便不能准确反映出科研项目真正的间接费用。因而,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确定不准确、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科研活动的真正经济效益,那么在科研成本核算中,此类间接费用核算也是不准确的。
3.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国家科研管理制度未制定专门针对科研管理监督的审计办法,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能科学管理,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主要在于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所以,这些科研经费能否真正高效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财务及审计管理人员无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监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工作在项目经费引进以后,经费的所有权便归课题组所有,课题组如何科学规范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学校无须过问,学校财务部门则更无权干涉。这种尚未建立在经费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控制体系,对综合科研项目技术水平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没有开展,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针对以上谈到的高校目前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强化科研经费管理意识,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各级领导与科研人员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教财[2005]11号)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科研经费的数额包括完成科研任务的费用和利润。在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上,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核算要切实可行、简单方便,努力降低科研成本。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以简化成本核算、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科研能力,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用好、管好科研项目经费。科研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应该将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益, 特别是项目组长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2.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按照科研经费的特点,依据灵活、规范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须做到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设立独立的科研经费收入账号,集中核算,专款专用。建立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建立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实行统一有效的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要全成本核算,应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以科研项目作为核算对象,以项目研究周期为成本计算期,将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消耗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坚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费用的承担期限、费用界限、受益对象,确定科研支出的合理水平。总之,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考核体系,在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区分不同类型的科研课题,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3.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为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增加资金使用效能,保证科研项目的高效高质完成,高校应建立一套由财务、审计、业务专家等部门组成的有效监督、评价机制和程序。第一,财务、科研、审计、人事部门应紧密合作,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检查,把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纳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范畴,审计部门应加强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定期监督检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课题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科研项目严格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科研经费预算、收入和使用的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财务处应严格执行科研财务报销制度, 积极推进财务管理的手段创新,做到事前审核、事后复核。科技处应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 进行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分析、结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效益分析等等;第二,对已结题项目的结余经费,尽早摸底调查,并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上级拨款单位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学校要制定符合校情的项目剩余经费管理办法, 以严肃财经纪律,堵住科研经费乱支乱花,规范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科研经费尽可能地用在科研工作上。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不仅要经常检查, 还要共同制订下一步的经费计划并在实践中合理使用。第三,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的结账管理办法,,课题结项时,首先应由审计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核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对国家重大的财政支出课题经费,还要引入第三方独立会计事务所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论向立项单位和经费投入单位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德辉.高校科研财务管理规范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2.姜晓玲.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创新[J].会计之友,2006(35)
3.岳隽茵,邵萍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天津教育财会,2008(1)
4.张斌华.略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8(9)
5.傅建雯.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与完善.财会通讯(理财),2007(2)
6.苏立恒.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关键词 医院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2014年3月,国务院了第11号文《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6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了18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并组织医疗卫生行业相关管理人员对该文件的专题进行学习培训,足以体现出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同时对医院科研项目人员使用科研经费和财务部门管理科研经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经费来源多渠道、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以及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提出应通过每个科研项目单独立项、加强预算管理、加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建立科研经费预算控制平台、细化财务核算科目、严格控制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完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等途径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纵向科研经费的范畴及其管理特点
医院科研经费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大类。纵向科研经费一般是指从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各部委司局、省市厅局级等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还包括一些由学校、医院及其他团体组织等转拨的属于纵向科研经费范畴的项目经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等经费均为医院常见的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医院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各界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取得的经费。纵向科研经费必须通过项目申报取得,横向科研经费主要以合同、协议的形式签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经费开支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以科研管理部门为组织主体、财务部门为核算和控制主体、审计部门为监督评价主体。
二、医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经费来源多渠道,导致经费管理杂乱
医院科研项目众多,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可能有上百项科研项目,来源渠道较多,有财政拨款的,上级单位拨入的,单位自筹的、为其他业务单位承担的。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可能负责不同的项目,多则十余项,很容易出现项目收支混淆的情况。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负责科研的财务人员容易将同一个人的不同经费混淆,出现下错账的情况,导致财务后期调账,账务不再清晰明了。
(二)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足,导致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分工如下: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合同及预算的备案;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建卡、入账、经费报账及决算审核。这样的分工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管理上的脱节。
首先,是项目立项后的经费预算,该预算是经费使用的依据,经批复后一般不作调整。目前医院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预算由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成员自行编制,财务部门很少参与其中。项目组的科研人员虽能掌握项目所需的经费开支,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容易对经费预算中一些概念和制度的理解产生偏差,使得预算难以作为实际支出的标准来约束,反而导致支出偏离预算。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主要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科研部门的重点则是项目申报和命中率,在完成项目申报、立项后,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基本不了解,也没有进行监督;而财务管理只停留在基本的财经法规和制度上,仅仅是对经费的支出进行账务处理,无法真正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起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到了项目财务验收阶段,为了使经费决算中的支出数与预算接近,往往会进行大规模调账,一方面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会降低医院财务核算和监督的质量。
(三)财务核算科目没有细化,导致支出项目不清晰
仅设置“科研项目支出”总账科目,没有按支出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当需要根据支出内容统计项目支出执行情况时,财务人员只能手工分析,一方面增大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仅仅根据账表分析,增大了不准确的可能性。财务核算科目没有与项目预算支出保持一致,不能从账务上掌握科研经费的分项执行情况。
(四)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益难以准确衡量
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核算通过“科研项目支出”的会计科目来反映,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对各项费用的分类,又分别下设明细会计科目。而在成本核算中往往只注意到科研项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如设备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间接费用,如从事科研活动所占用医院的房屋、水电气费、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等几乎都没有在所在项目中分摊。同时,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无法在项目中开支津贴补贴等收入,只能从医院的事业经费中安排这部分支出,客观上也使科研研究成本没有得到真实反映。尽管医院对大多数纵向科研项目均按合同预算提取了科研管理费,但并没有准确地计算出项目所需的间接费用。因此,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
三、完善医院纵向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每个科研项目单独立项,避免混收混支
为了使科研经费的执行与预算相符,科研经费下达后,财务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课题实行分类管理,按项目单独立账,确保专款专用。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严格区分不同项目,尤其是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以防止随意混用和挪用。
(二)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
(1)财务人员参与经费预算编制。对医院承担的大中型科研项目,财务部门应参与经费预算的编制,审核其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对小型科研项目以及协作的科研项目,在经费下达时,科研部门需向财务部门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科研经费预算,以确保在执行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预算控制。
(2)优化财务软件,建立预算额度控制平台。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财务软件资源,建立预算模块以及预算额度控制系统的平台,实现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对接。以我院为例,目前,财务部门使用用友HRP系统,并在HRP系统中建立了预算管理的模块,对科研项目进行分项管理。但对该模块的运用还不成熟,仅财务人员可查询经费使用情况,而且由于系统仍在初期探索阶段,以前的科研项目并未实现预算额度的控制管理,仅为科研上账和经费下账的工具。因此,建议财务部门充分利用财务软件资源,在软件中实现对经费预算额度的控制。首先科研部门将批复的科研项目预算明细数据传递给财务部门,然后,财务部门根据各分项数据在预算管理模块中对该科研项目进行设置。同时,为项目负责人开通预算管理模块查询的功能,既可以帮助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实现实时监控,以防在项目结题时才发现与预算不符而进行大量调账,影响经费核算的准确性,又可以减轻财务部门大量科研经费查询的工作负担。
(3)定期收集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合理调整预算。根据2014年国发第11号文明确的规定: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监管,不得随意调账变动支出、随意修改记账凭证、以表代账应付财务审计和检查。负责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人员应定期对各科研项目支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向项目负责人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一方面以便于负责人及时了解其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其各项支出是否存在偏离预算的可能,并分析其偏离原因,若属正常偏离需调整项目预算的,应协同项目负责人进行预算调整审批流程;若为非正常偏离的,应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在后期对项目支出进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进度的控制,防止出现项目截止时间前科研经费未合理使用而集中突击开支的情况。
(三)细化财务核算科目,明确各项经费开支
科研经费直接费用开支范围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化验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知识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其他支出等11项,财务部门可以根据支出范围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并进行科研项目的辅助核算。按支出范围设置明细科目,便于与预算进行对比,能更直观地从账务上了解科研经费的分项执行情况,也有利于后期项目验收时财务明细账的提供。
(四)严格控制各项经费的开支范围
国发11号文明确提出五项明令禁止行为,其中包括不得擅自调整外拨资金;不得利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不得通过编造虚假合同、虚构人员名单等方式虚报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不得通过虚构测试化验内容、提高测试化验支出标准等方式开支测试化验加工费。因此,为了确保科研经费开支范围与预算口径一致,财务部门依据预算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应进行严格审核,不仅要审核合同以及票据的真假,更要进一步审核费用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在预算范围内,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不予报销。各项经费的开支必须符合科研经费使用的办法,如科研经费购买设备必须有完整的设备验收入库入账手续,不得购买生产线设备以及基建设备,设备购置必须在预算内,不得开支预算外的设备购置费。
(五)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
医院作为科研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在项目申请、实施、验收及资金使用各环节的管理职责,加强支撑条件服务建设,提高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并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间接费用管理办法、预算调整审批程序、财务报销审批制度、票据管理、预算执行对账、内部审计监管制度等。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纵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在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又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性的作用。随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医院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同时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作为医院的财务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办法,探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促进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使科研工作能真正有所成果。
(作者单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财务处)
[作者简介:付敏,女,硕士,201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S].
[2] 国卫科教函〔2014〕18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S].
(1)医院科研经费收入、支出核算的现状。由于科技项目不同,资金的来源渠道也不同,对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也不同。对于上级下拨的科研经费,有些单位放在专用基金科目核算,也有些单位放在往来款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对于一些企业赞助的科研经费,在其他收入、专用基金、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均有反映。除了以上收到款项时的核算外,各个医院对经费的使用的核算方法也不相同,有的医院严格按专款专用的原则将科研经费分配到相应的科研项目上,有的医院则项目与日常经费支出之间、项目之间等相互挪用,造成项目进度与经费使用严重脱节。(2)医院财务部门参与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力度不够。医院的科研部门通常是由一些在医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临床科室牵头,科主任或者职称高、业务能力强的医生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是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无论是科研项目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都没有统一的认识,他们事不关已,各自为政, 两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及时的信息沟通,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3)医院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管理过于松懈,缺乏监管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支出,没有明确的文件统一规定支出科目、支出标准。(4)医院对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缺乏规范核算和统筹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直接在科研经费中支出,没有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到财务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当科研项目验收结束后,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无人管理,造成资产闲置、浪费,最后变成国有资产流失。(5)医院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医院一些临床科室争取临床科研活动只是满足于、职称评审,还有的通过成果鉴定,不注重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使科研本身缺乏活力,造成科研项目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
二、规范医院科研经费财务核算和管理的建议
(1)规范医院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各种科研项目的经费应集中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科研经费拨入医院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建账。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科研项目收入,即医院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应在“科教项目收入”科目中核算,医院取得的属于财政补助收入,应在“其他应付款科”科目下设立一级明细“XX科研基金”科目进行核算;对于医院自筹的科研项目经费,应在“专用基金-其他专用基金”明细科目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还专门设立了“科教项目支出”,专门用于医院利用科教项目收入开展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支出。(2)医院应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科研经费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医院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本职能工作,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直到项目验收完成。科研部门要遵循统一核算、专款专用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使用效能。财务部门要做好科研经费专账核算,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深入科研部门了解情况,灵活掌握、合理运用科研经费,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3)医院应加强科研项目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科研用固定资产,应与其他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一样,专门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凡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购置前必须报相关部门批准,购置后必须经相关部门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财务部门记账后并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仪器设备等资产归医院所有,科研项目组使用,待项目验收结束后,科研设备移交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从而充分利用资产,杜绝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4)医院应重视科研工作,提高经费投入产出效益。相比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金的使用会更加考虑投入与产出比率。医院也一样,投资一个科研项目,既要注重科研经费投入,也要注重产出,更要注重科研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搞科研,要与临床紧密结合,多搞些技术、应用性研究,少一些学术性研究,真正让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让其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医院科技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做出贡献。
1.1从课题项目经费中违规提取各项费用和基金在对一些科研院所的审计实例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型科研机构都有违规提取“所长基金”,从科研经费中分摊管理费用和提取修购基金等问题。例如,有的单位将维修费、车辆燃修费、工程款、通信费等费用直接计入科研经费,或者从中提取管理费用于支付招待费、会议费、公用经费和日常开支等,违反了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
1.2结余课题项目经费挂往来账形成闲置资金在农业科研院所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随着国家财政对科研单位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少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盲目申请课题,虚报瞒报课题预算,申请到了大量的超额科研经费,由于时间限制或者其他因素的制约,在结题后仍结余了部分经费,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这些资金或者长期挂在往来账上,或者进行违规经济活动,给资金安全以及国家和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
2针对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问题的解决办法探讨
2.1建立健全科研资金管理制度农业科研院所要健全科研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严禁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挤占、挪用、节留、骗取和套取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的安全有效使用。
2.2加强预算管理并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科研课题项目经费合算,要求在科研人员申报课题计划时,必须有财务人员辅助其工作,设计实验内容要考虑细致、全面,预算要合理、细化、明晰并且要参考以往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严格控制会议费、差旅费、评审费和国际交流合作费等支出。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双方都要控管好三项支出费用的总额,确保不超出预算。
2.3推广应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配合国家建设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抓紧建设农业科研院所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数据库和经费数据库,按照国家统一的数据、结构、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规范,建立好本单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经费管理系统,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
2.4规范课题立项并加强项目力度避免一题多报或者多次申请、重复资助,浪费资金。及时查询重复立项,实现立项全过程的“可申诉、可、可追溯”。
2.5及时办理科研资金的拨付和收回在以往项目的资金拨付中,时常出现财政部门不能及时把科研经费送达科研院所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和项目进度,这种拖延拨付、资金滞后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强协作,及时、合理、合规办理科研资金的支付和结余资金的回收工作;建立惩罚制度,坚决杜绝滞留科研资金经费,正确处理好支付进度和支出管理的关系,防止突击花钱、违规支出等行为。
2.6加强财务制度培训积极开展对科研人员和单位领导干部财务制度的普及教育,要求财务人员学好、用好财务知识,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增进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有效配合,确保国家科研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