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第1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措施

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协调好这三大基本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何把高等学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高校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一、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 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物质文明建设。高等学校在为地方提供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办学质量的体现,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高等学校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物质文明建设。一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基础。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瓶颈”制约。二是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是核心。地方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科技的更新和进步。只有创新和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才能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三是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通道。高等学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四是物质资源服务。物质资源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高等学校的科研基地、科技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就能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 发展民主政治,服务政治文明建设。高等学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阵地,起到为党和政府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研究咨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加强政治文明研究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思想宣传的窗口、政治文明研究的基地,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3. 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学校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中心,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高等学校要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辐射,为推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是提升文化渗透力。高等学校要自觉承担起弘扬先进文化的任务,坚持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坚持民族传统与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不断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提升文化的辐射力。高等学校的文化传播不能封闭在象牙塔内,而应走出象牙塔,向外辐射。高等学校可以而且必须在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既是高等学校的优势所在,也是高等学校的时代责任。

二、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 以观念转变为突破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高等学校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快地方建设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要在服务范围、服务领域、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对象等方面通盘策划,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地方建设发展大潮中去。

2.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质量和特色兴校,夯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质量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要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变到重视质量提高上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经济发展为支点,考虑社会的多元需求,充分依托政府的宏观规划与产业结构,坚持“立足地方、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实施开放办学,培养国际性、开放型的高素质人才。要进一步树立面向国际开放办学、面向区内外开放办学、面向校内外开放办学的理念,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项目,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学生双向流动的联合战略、专业课程设置国际化战略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素质,提高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四要瞄准国际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要根据国际和经济开发区对人才、科技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人才资源状况,在实践中把特色培育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和专业整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三、以产学研为载体,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等学校要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紧密结合,使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完善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等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技术难题攻关,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科技公关、项目联姻、成果孵化等形式,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寻求政府支持、引入互动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等途径,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保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发展优势,这种机会和优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在高等学校,因此,高校要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高等学校的发展主动地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更大的发展,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 秦磊,高等教育必须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03:110-113

[2] 张剑伟,努力提升地方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社会主义,2007,1:117-119

[3] 杨建明,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02:43-45

第2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市场管理

房地产经济是一个国家向宏观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但近几年来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带来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土地资源浪费,投资房价飙升以及房地产暴利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公众关注和政府重视。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妥善调控、积极引导,保持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房地产投资波动大,投资效益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价值规律,住房价格应围绕其固有价值上下波动。而住房的交换价值则意味着住房具有投资性质,可作为资产而带来利润。只要人们对房价有上涨预期,或房租高于长期存款利息,就助长更多炒房者进入市场,为“卖”而“买”的投机性需求就会产生。当房价有上涨趋势时,富人和投机者对房价的上涨预期,使得他们对房地产投机需求不断增加,出现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峰阶段。由于过度投机,住房价格的“泡沫”越积越大。然而靠房价上涨(非理性炒作)支撑的房地产需求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购买力的瓶颈迟早会到来,从而加剧了房地产经济衰退的恶化,引起房地产经济剧烈的波动,房地产投资效益低,乘数效应小。进而也导致房地产经济效益低,使连续的投资扩张不能继续,投资扩张推动房地产行业增长的链条出现中断,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下降。

2、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幅度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康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空间非常大。从长远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将长期利好。但从当前看,从局部地区分析,房地产市场却有供应总量充足、结构失衡的现象,造成一部分中高端房地产商品积压,而有大量需求的普通商品房则供给不足,形成价格攀升的态势。同时,住房保障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实施对象难以区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价格高、不适用等现象,制约了公房、经济适用房及其他存量房的交易,资金沉淀在闲置房产上无法收回,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将受到影响,制约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3、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良性引导不足

一些城市政府的房地产经营管理部门只偏重对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而偏废对社会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的营造和管理,规范性地方性中介大市场难以形成,扰乱了市场秩序,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国家每年在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中,虽说也有指导性目标计划,也下达一些行业性政策,然而对一些内陆省份城市的执行情况却欠实质性的督察,以至一些省份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策略

如何化解房地产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推动房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重点在于在剖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存问题的根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为国内房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节

①正确进行投资引导。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不稳定,投资效益过低,因此在房地产投资政策制定中政府应充分考虑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对未来房地产周期变化的影响。引导开发商应侧重于采取需求导向定位方法,即以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消费者的认知价值、需求强度及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为依据,以市场占有率和最终利润为目标,真正按照有效需求来策划房地产投资和价格。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变化,保证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完善和规范政府投资。②抑制投机。市场经济具有高效率的天然优点,同时,市场经济又具有引起收入差距拉大的天然不足。而过度投机的结果,必然是极少数人暴富,绝大多数人受损,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目前我国政府应着手考虑对以协议方式取得土地开发权的项目,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开征不动产税等等。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运行情况的监管,严格规定金融部门向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的比率,紧缩信贷总量。严格审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比率,加大对抵押物与信用担保方的核实力度,建立一套全面评估贷款方的风险监控体系。

2、调整市场供给结构

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所存在的结构性不合理和房价过高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鼓励扩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满足普通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房地产市场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渠道,对所有住宅项目的土地供应、上市情况、交易情况和售价指数等信息全部实行网上公示,实现对住宅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控,预测预报房地产经济运行趋势、波动趋势与波动特征,为社会提供房地产运行行情,适时调整住房租赁与销售之间的调比例关系,逐步完善各类住房销售、租赁的住房供应体系,以适应不同支付能力家庭需求。其次,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府必须通过科学规划、相关政策的引导,适度控制高档商业用房、高档公寓、别墅的开发建设,保证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供应,提高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比例,鼓励中低收入者租用房屋以解决居住问题。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在住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

应在降低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础上,将经济适用房卖给真正需要补助的低收入者。从而,减少空置房地产,完善产业资金周期,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应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调控土地的供应总量。对高档商品房的开发,应在土地供给总量上给予适度限制;对面向广大居民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用地开发应予适当放宽。

3、营造规范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

一方面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实行市场准入,保护诚信房屋中介机构的合法权益,对信誉好、实力强、诚信高、规模大、房源多的中介机构要优先扶持。淘汰一批违法违规操作和信誉差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同时,进一步明确房地产部门在房地产中介管理中的地位,由房管部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共同对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加强国家房地产行业行政领导机关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行业指导作用,以降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各级房地产及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工作领导的盲动性,使之把主要精力转化到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和规范上来,转化到搞好目标计划和政策研究上来,转化到搞好区域性宏观调控和相关行业经济的协调上来。

三、总结

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重点在于要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开发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投资,调整房地产供需结构,营造规范市场秩序来化解市场矛盾。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共同调控,房地产经济一定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3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经济环境;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

在2011年整个经济大环境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半年下来,随着有关政策的市场反应持续作用以及广大购房者越来越浓厚的观望情绪的影响,使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业绩直线下滑,售价也出现了不涨价或小幅跌价的情况,使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发生了严重的危险。而房地产贷款在政策影响下持续萎缩。在种种不利条件影响下,房地产企业如何能进一步发展?我认为,此时此刻更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抓好内部管理水平,想尽一切办法科学合理的做好成本控制的时候。经济效益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基础和前提,那么,利润最大化势必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主要目标,如何能使利润最大化?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按开发流程可划分为:土地成本、前后期费用、建安工程费用、市政建设费用、配套工程费用、销售费用、物业费用、项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不可预见费用、转入或转出成本等12 项。那么,成本控制就是对上述各项成本所占的比例、构成、弹性空间、可控性等进行分析,在投资决策时进行成本估算,在初步设计方案出来后进行成本预算,在开发过程中根据目标进行成本动态控制,从而实现项目利润指标的一个过程。

首先谈一下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一下常见弊病:

1 工程造价管理方面

首先,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办理工程结算价为目的,只注重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忽视工程开工前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其次,工程造价管理以被动的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和计算工程造价为主,忽视了在设计阶段用工程造价管理影响设计,优化设计有效的控制造价。第三, 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阶段相互脱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决算价,这六个阶段的造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各自管理,没有建立前者控制后者,后者影响前者的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另外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制度不完善。

2 工程成本管理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的运动变化更快、更复杂。首先成本管理意识上的误区,没有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其次我国的成本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忽视成本目标,强调经验数据造成决策不当。目前的房地产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借助于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编制适合本公司的企业定额充分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接下来具体谈一下个人对于成本控制的一些见解:

2.1 成本控制的关键在设计

成本控制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从国内外的实践数据来看,影响开发成本的是约占开发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设计前期阶段;而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构成来看,几乎每一项都与设计相关,有的甚至全部由设计所决定,因此开发企业一定要抓好设计。首先开发商要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在各个设计阶段的审查中严格把关。其次,抓好设计中的新技术应用以满足和创造需求。在设计过程中研究、掌握并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以满足市场需要、创造新的需要和创造新的市场,唯其如此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第三,应严格控制设计中装饰性设计。如一些施工难度大,且对工期容易造成影响的设计,应进行严格控制,对确有必要的也应有一个投入与效益的分析和预测。第四,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优选设计单位。同一个项目,同样的设计要求,同样的设计规范,不同的设计单位来设计,其砼标号、配筋情况及开间几何尺寸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建安成本和建筑功能布局,所以,在设计委托时要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不能因节约设计费用或其他原因而选择一些小的设计单位。

2.2 成本控制的重点在采购

所谓采购是指从开发商外部来获取货物或服务所需的过程以完成项目开发意图,它包括开发项目建安工程、材料设备、各类中介服务及咨询等业务的发包或委托。很多项目都不是开发商直接去控制成本,而是由开发商委托中介、承包商、供应商的方式进行控制,开发商实现开发意图或者成本控制重点就是如何去组织这些社会资源。显然,成本控制的重点就是采购,如何做好采购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2.2.1 要做好招标工作

无论是工程发包还是材料设备采购,甚至各种服务咨询业务的委托,对于我们这种国有控股企业来说,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基本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虽然企业有专门的招投标部门,招投标工作的目标是降低成本,但其重点和关键应该是专业条件(要约邀请)的设定,房地产各阶段的专业种类繁多,招投标部门的人员很难对各专业都掌握,而且对各个阶段的专业工作必然没有专业部门熟悉,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和积极性,这样就要求专业主管部门必须设有专业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直接起到管理的作用,而不是有个岗位随便放个人即可,如果这样,就只能起到一个传话筒的作用。

2.2.2 组织好合同签订工作

合同又称契约,是合作双方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人们只有通过签订各类合同,将参加工程建设合同的各方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参加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得到法律上的合同签订好坏直接决定开发项目的进展与效益。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少则二、三十个合同,多则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因此,合同签订的数量宜少不宜多,尤其是建筑工程分包采购合同不宜太多。而采购的价格是用一种资金时间换取来的,时间价值会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损失。总之,不赞同专业分包或材料采购太多,开发商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两个方面,要有一个大成本的概念,更要有一个时间价值的概念。

3 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

项目设计好了,目标成本有了,采购也完成了,成本控制那就是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目标成本的实现问题,主要是一个跟踪分析、动态管理,这里主要以施工过程中较多发生的工程变更管理为例说说动态管理工作。工程变更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完善设计中的不足而形成的变更,第二类是开发商领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原有设想、看法的变化而形成的变更,第三类是属于现场施工管理协调而形成的变更。分清了这三类工程变更的来源,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对于这三类洽商的管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私企与国企有极大的差别,但目前的普遍结果是国企开发商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控作用,结算往往超出预算很大。现在看来,光有成本目标,没有动态控制是起不了成本控制的作用的。

以上部分是我个人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一些见解。工程成本的控制关键在设计,重点在采购,手段是动态管理,所以在设计阶段应该采取限额设计和设计优化等手段,做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追求总成本最低,而不是分部分项工程最低,着实做到工程成本有效的动态管理。重要的是应根据项目需求资金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融资方案,要适当维持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确定比较恰当的融资规模,争取把成本控制到最低。只有如此,房地产企业才能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凤辉,张思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刘黎虹.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第4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平台

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与中央部委属高校相比,地方所属院校的数目庞大,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张皓2007)。近几年,由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也已在地方所属高校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所以,关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方兴未艾,有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这些大方面来研究的,也有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专业优势等单方面具体论述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已然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其重要任务,而且把社会服务功能视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功能中,社会服务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延伸和拓展,返过来又促进教学和科研功能的提升。要想搭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平台,必须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能力。那如何统筹规划,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功能?本文拟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社会服务实践,探析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专业资源优势,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从技能型人才培养、知识推广、和技术研发及转化等方面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平台搭建得更好。

1.依托专业资源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服务

1.1 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培养量身定做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发展非常迅猛,合作双方共同商讨和制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引入行业标准和职场素养,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而且《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2]6号)也明确要求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一直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关注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我院地处无锡市宜兴,电线电缆行业是宜兴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我院主动调研电线电缆行业、企业的需求,先后与远东、江峰、江苏上上等四大电缆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调整课程、实习时间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订单培养,我院为电线电缆行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很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2 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我院积结合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展了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已有的师资、实训场所等专业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进修服务,为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促进再就业。如,我院依托机电专业资源优势,与江苏共昌轧辊有限公司合作,已连续开展了两届成人大专班,为该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如,我院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资源优势,获批成立了宜兴市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基地,为打造宜兴的创意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宜兴服务外包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外,到目前为止,我院依托陶瓷工艺这一传统优势专业,与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协办,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宜兴市陶艺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三期陶艺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提高了陶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创作能力。

2.依托专业资源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知识传播服务

高职院校应该依托已有的专业资源优势,着眼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瞄准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商务管理、技术性知识的咨询和文化宣传服务。近年来,我院依托专业资源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商务管理、技术性知识等传播服务。我院依托陶瓷工艺系的专业资源优势,赴浙江省长兴新华陶器有限公司现场进行“100米辊道窑热工测定”。依托经济管理系的专业资源优势,为企业宣讲了薪酬体系的建立;受宜兴市园林管理局委托,为全面提升宜兴各景点地接导游的职业素质,举办了地接导游社会培训班。又如,我院依托环境艺术系和数字艺术系的专业资源优势,受宜兴市政府和体育局委托,为宜兴市第七届运动会设计会场内外的环境布置方案。我院与与江苏融达集团校企共建“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集文化推广、产品购销、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等内容于一体的紫砂陶瓷行业领域内的紫砂行业网站,同时也为陶瓷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资讯服务和发展策略、为网友及消费者提供最全最新的陶瓷文化、陶瓷资讯和购物平台。由此可见,依托专业资源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知识传播服务,可以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在打造行业教育培训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依托专业资源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开展技术转化和支持服务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所以,技术研发长期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是,这些科研人员并不在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导致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合(周继春2009)。我国高职院校虽然科研成果登记数量多,但转化率低,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更少(方美君2011)。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呢?笔者认为,只有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通过校企合作、通过调研,高职院校要及时捕捉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并且,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下厂实践,积极从行业、企事业单位中找课题,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第一线的需要,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难题,加强科研的针对性,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3.1 校企合作机制出新,加强技术支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校企合作机制要想长效运行,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要推陈出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主动调研并服务企业生产第一线,这样才能加强高职院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我院一直探索校企合作、产研结合的道路,从单纯申请成立江苏省线缆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到成立教师工作流动站,再到成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进而发展到成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学校。每一次的推陈出新,都使得我院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又得到了拓展,为技术的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提升了我院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针对性和转化率。

3.2 支持专业教师创业,结合产、教、研,直接投身经济领域。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另外一个直接途径,就是鼓励专业教师创业,在创业教育盛行的今天,教师创业不仅具有示范作用,而且能发挥教师的知识和技术优势,直接转化科研成果。此外,教师创业不仅能产生经济效应,而且能产生社会效应,帮助地方社会吸纳和接收一部分人员的就业。我院也在探索和尝试,目前,我院陶艺系教师依托自身条件,在校内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公司,边教学,边科研,边产出。如我院高级工艺美术师谢强在校内创办了宜兴常青藤陶瓷艺品有限公司,主打学院派陶艺创作品牌,目前该公司运作良好,不仅提供了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还产生了经济效益,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想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必须定位明确,着眼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依托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主动联系政府和行业、企业,促进校政企对接,加强校地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推陈出新,搭建更大更好的社会服务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皓,唐加军,陈冲.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原则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周继春.高职院校融合地方经济的服务社会模式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5).

[3]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陶永诚.对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

[5]孙云志,何玉宏.试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J].成人教育,2011(5).

第5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地方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管理人才的基地,是以服务地方社会需求为宗旨培养一走出校门就能直接服务于地方的技能人才的场所;它应以“毕业就业有优势、市场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持续发展有空间”为衡量办学标准,满足日益发展的地方经济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协调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地方经济 协调发展 建议

近几年来,普通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起到了缓解地方经济建设中急需大批专门高级技术人才的压力,在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地区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处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职教类专业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地方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以江西省为例对其进行相关论述。

江西省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 江西省高职院校概况

江西省高职院校概况见表1所示。承接良好的经济形势,自2005年以来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成绩斐然,并已成为江西省高等教育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表1显示,2005年底,江西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6所,另有8所本科院校和9所成人高等学院开办了高等职业教育。从学校数量上看,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数已占全省高等院校数的46%。高职高专招生12.8万人,在校学生38.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59.3%。到了2006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30.4万人,在校生人数已达到70.43万人。面临如此快速的发展态势,江西高职院校应如何适应高速发展江西的区域经济,服务地区,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大跨越,实现中部崛起是多年来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江西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5-2007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看好,多数学院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资助创业的意识,加强了学院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拓宽了就业渠道。另外,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灵活设置专业,并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就业形势看好的一大原因(见表2)。

2005年,江西省高校本科生就业率87.46%,中专生就业率85.95%,高职生就业率81.49%;2007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保持不变,许多职业学校毕业生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江西省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周边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据统计,2006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4670.53亿元,占全国的2.02%。2007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5500.25亿元,在31个省级区域中位列19,占全国的1.99%,经济总量不到广东省的六分之一。这与周边的广东、浙江、福建等省都有相当的差距(见表3)。

由此可见,将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企业产业转型和发展与地方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是一条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一,按照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调整布局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由于江西属于欠发达省份,在穷省办大教育需要胆识和魄力,立足省情,做好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才能真正得到较大发展。

第二,拓宽办学方式,多途径服务地方。高职院校不仅要有以高职学生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还应该成为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充电”的再培训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有全日制教学,还可与业余教学相结合,开展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培训,拓宽服务地方的渠道。

第三,明确自己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场所,是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应本着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就培养什么样人才,培养的人才必须针对性强,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第四,专业设置要彰显特色。主动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遵循地方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使地方高校职教类专业朝多样性、多规格、分层次和有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第五,广辟投入渠道,鼓励联合办学。地方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鼓励企业与职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特别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以及地方经济相互之间产生互动的观念,把人才培养置于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第六,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优先对口招收中职院校职教类专业毕业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培养出优秀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模式;实现途径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已成全世界的共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服务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实际完成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此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也同样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站,其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面。而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实现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来突出和强化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服务模式定位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进行探讨。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学工业园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公园和科学城。是一种以加速新高技术研制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现代化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大都设在大学和研究所周围。其实质就是知识密集区和技术密集区。园内企业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属科学工业园的性质。从其兴建的形式分析,该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企业组建型,如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组建型,如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RTP);高校组建型,如硅谷。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该模式因行业、地方和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合作方式,如“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岗位培训型”、“订单融入型”、“继续教育型”、“双师指导性”和“借船出海型”等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3、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政府为“舵手”、行业、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的综合性的“四驱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韩国、澳大利亚较为典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通过采取学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订行业岗位标准,密切双证融通教育;学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该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地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创新了校企人才培养的模式。

4、高校服务社区的多样式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根据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主要形式有:高校为政府或企业部门咨询,或者担任顾问,以及开展社区服务等。如:学校的体育馆、影视院、图书馆等一切设施免费或廉价对社会全面开放;向当地居民开设技术课程、扫盲等;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公共服务,以此作为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高校开展社区服务是促进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一种双赢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赢得其所在区域的尊重,获得相关研究和发展的有用信息,以及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相当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1]

第7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转贴于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8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电网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1-0070-01

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以寻求最佳电网投资决策、确保电力系统长期最优发展为目标电网布局规划建设,电网规划要使电网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的前提下,确保电网结构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和最优化,使得整个电网结构,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电力建设的需求大大提高,电网规划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电网结构不合理、发展相对滞后、电网投入不足、城市电网老化、农村电网建设不足、主干网架薄弱、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表现较差等,这些都阻碍了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发挥电力能源的保障性作用。因此,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电网规划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适应电力工业市场发展为要求,科学的完成电网规划工作,合理进行规划。此举必将有效推动电网的建设,解决当前电网发展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提高供电质量、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能降损,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结合我局实际,如何科学化的完成电网规划任务,践行电网规划科学发展观要求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做好电网规划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网规划既要满足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确保正常供电等社会责任需要,又要满足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立足电力企业改革的实际,充分运用市场需求、用户要素等市场要素和政策,使得电力企业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利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并确定电价标准,做好具体供电区域的规划,然后根据电力企业财务状况合理安排电网规划,实现差别定价。在参照和服务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上,如针对地方各用户不同时间用电差异性,按住宅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工农业生产用地等进行细分,进行负荷预测规划,确定各个时期的具体项目规划,并对用电区域和单位等不同类型的地区负荷特点有差别的作好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服务好喝利用好地方经济的发展,抓住市长这只有形的“手”,积极利用有效的政策推动电网的规划多元投资,大力促进电力项目的建设。供电企业在争取地方经济建设的投资项目上多做文章,既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投资,又要利用好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差别电价等其各项对电网规划投资有利的优惠政策,有效的促进电网规划的多元化投资建设。另外,电网规划是电力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必须立足地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要深入做好地方经济发展对电力需要的调查研究工作,紧紧联系和依靠地方政府,最科学、最有效地搞好电网规划。

2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动电网规划和城镇化战略发展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电力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规划建设已经是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规划必须适应城镇化战略发展的新形势,将电网规划纳入到城镇化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做到电网规划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总结起来,电网规划和城镇化战略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城镇化这一大市场为导向,以城镇化建设这一大客户为中心,即一要以城镇化战略总体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进行电网规划。要立足于城镇化建设中,城镇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土地利用、发展速度和人口信息等对电力实际需求,做好电网规划必要的变配电设施用地和线路走廊、电缆通道的规划;二要对城镇化用电电网的负荷水平、网络结构、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变电站(开关站或开闭所、配电室)建设、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等内容做好科学预算优化,在保证电力安全可靠地输送到负荷中心的前提下,使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费用最小。如电网规划优先考虑大片的工业区、大规模人口密集居区、尽量避开农林用地、结合城镇化建设规划确定的绿化带进行布置电网开闭所、开关站、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真正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充分利用。将电网规划纳入到城镇化建设规划中,达到既满足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满足电网可靠性、经济性要求的目的,真正实现电网规划和城镇化战略发展协调发展。

3 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合理规划城乡电网建设,调整和优化电网结构

在西部大开战略大背景下,“要以西电东送”为契机和发展机遇,做好电网规划工作,带动我局各电力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合理规划好城乡电网建设,调整和优化电网结构,要引进优质电源进入我市各区县,规划好城乡电网布局,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电网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如调整网架结构,适应特高压电网建设,调整、优化电网规划,与特高压规划相衔接,电网发展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河流、道路两侧的隔离带空间按照“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思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供输送变电能力。在电网规划中要特别特支持地处边远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重点扶持以西昌卫星发展中心等位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布点。依托国家大网和地方地网,大力支持和发展地方经济,更好地实现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辖区内电网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网结构布局。要在做好和发展城市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以新农村建设、电力扶贫工作建设为契机,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不断提高大电网的供电范围和供电比例。

总之,电网规划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又复杂的任务,电力企业要应抓住供需矛盾趋缓的有利时机,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搞好电网建设之中,尽快扭转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的不合理局面。

参考文献

第9篇: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范文

一、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及其目前的发挥现状

任何一家档案馆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其存在与发展的立足之点。对高校档案馆莱说,同其他档案馆一样,具有诸多的功能。其功能体系具有一般档案馆功能的共性之处,也还有自己的个性化功能。

(一)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就高校档案馆来说,从不同视角分析,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新形势,其功能更加丰富多彩,具体情况如下:从档案信息与历史资料的储存来看,高校档案馆具有记忆历史、珍藏历史的功能,对学校历史发展、学校教学发展、科研发展、学生工作发展、基础建设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归档收录。从高校师生来看,高校档案馆具有文化知识学习与科研教学服务的功能,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知识、各门学科的教育机会与条件,提供教育信息,不断丰富与拓展高校师生的知识面;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科学研究的一手资料,比如历史档案、基础建设档案、民生档案、学生档案、教学档案等都能够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提供研究的素材,能够为师生的研究开展提供良好的资料保障。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高校档案馆能够为地方经济部门、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比如关于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档案资料能够为当前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凭证;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与接受教育的机会,能够积极投入地方社会的文化发展,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说,高校档案馆拥有一定的治国理政的资料,拥有一定的基层治理的历史材料,能够为地方政府如何治理好高校所在区域提供一定的资鉴。

(二)高校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现状。从上可以看出高校档案馆具有诸多的功能,比如学习与教育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科研教学服务功能、历史资料储存服务功能、社区思想政治服务功能、地方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功能等等。按理应该受到很好的重视与大力落实。但是环视现实的运行场景,高校档案馆往往是冰山一角,被冷落被边缘化,其功能作用没有很好地开发与拓展出来,具体的情况如下:

1.服务广大师生的功能开发较多。比如大学生论文写作与教师的科研很多依赖于高校档案馆,可以说高校档案馆的大部分服务功能集中在了为广大师生服务,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开发显得非常不均衡、不协调。

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开发利用不够,比如如何挖掘高校档案馆的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档案,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参考,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彰显了高校档案馆没有很好拓展自己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3.服务地方文化的功能也开发不够,比如高校档案馆没有主动与地方社区协作,探索社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服务问题,可以说在这方面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是处于缺位的状态,彰显了高校档案馆没有很好地主动挖掘自己的文化服务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视域。

4.服务地方治理的功能方面来看,高校档案馆这方面的功能开发利用一样不够。比如面对国家处于新常态的发展局面,地方政府如何治理好一个区域,可以从高校档案馆中挖掘历史上地方治理的素材与资料以供借鉴与参考,目前这样的功能没有开发出来,彰显了高校档案馆没有很好地主动挖掘自己的地方资政服务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与范围 。

二、主动适应发展需要,努力发挥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针对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现状,高校应该积极与地方、社会合作,努力为档案馆的各项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发挥做好诸多的工作。 不断开发与拓展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体系,以便更好地为高校档案馆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一)全力做好档案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努力为发挥档案馆功能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档案馆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务必要做好其自己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努力丰富完善覆盖师生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地方治理需要的档案资料,尽量做到档案信息全覆盖;二是建构好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对接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档案馆的网络服务能力,提高高校档案馆的办公自动化功能。三是健全好高校档案馆的服务窗口,努力开展个性化的档案服务。四是加大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工作执行力的提升、现代化办公能力的提高等等,为发挥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提供坚实的主体力量。

(二)根据广大师生需要,充分发挥与开拓档案馆的学习、科研与教育服务功能。师生的需要与诉求是拓展高校档案馆校内服务功能的基础,因此高校务必要重视档案馆的师生民生问题服务,好好分析广大师生的学习进修、教育教研、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功能,努力扩大对广大师生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尽量为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更多的方便。

(三)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诉求是拓展高校档案馆校外服务功能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在发挥与开发自身档案馆的经济文化服务功能时,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建构一种长期的服务纽带与桥梁,务必要针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及时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加大档案馆的对外开放工作力度与广度,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