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油化工通用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石油化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以石油化工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石油化工的自动化技术要求
(1)安全控制要求。应对关键设备、关键部位进行定期专业化故障诊断、检测、维修,认真保证其安全。(2)效率控制要求。对于效率的控制要求主要通过先进的科学理论、合理的计划调度和相应的模拟流程技术来提高设备和有关装置的生产效率,这样也能够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3)成本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就是要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的最小化使用,尽可能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通过建模、控制以及优化等技术来提高相关产品的利用率和合格率,进而降低相应的成本。
二、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配电自动化技术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集成的系统,这项技术主要是用在配电网上面的多种设备,通过远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协调工作。配电自动化是近几年来我们发现的新技术领域,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配电网络监控方面很好相结合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使用的典型案例。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和大力推广。就发达国家来说,欧美等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并且通过大量实践证明了这项技术的优越性,表明了这项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并且能够进一步保证效率的最大化。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业作业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电能供应的高质量,从而减少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充分利用和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各种先进设备的优势前提下,为石油化工企业工程以及电力公司双方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在配电技术方面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 3 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即柱上自动化、依靠遥控控制检测自动化及靠计算机辅助的自动化,截至目前,国内的自动化配电网技术都是依靠这 3 种方式来实现的。
2.1 柱上设备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在这方面的运用主要是考虑到了要使自动化配电的开关设备之间能够有效的配合,其中主要的设备就是重和器分段以及对故障进行检测的故障检测器。通过多种设备的配合使得故障得到隔离,从而进一步恢复区域的供电。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量相对较小,工程的投资较小,不需要为了工程的需要配备相关通讯网络,同时现有的配电网中也能够进行方便的改造而不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但是这种技术也有其缺点,那就是重和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多次地进行重组操作,并且必须通过正确的判断后才能对发生故障的区域进行清除解决,然而这样频繁的操作会严重冲击电网,有可能导致停电现象,同时,用电设备也可能损坏。
2.2 遥控遥测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取决于 FTU 和相应的通信网络,需要的设备主要是 FTU、通讯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这 3 个方面技术的配合使用来进一步实现远程的、实时实效的监控。遥控遥测自动化技术是柱上设备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升级,这项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来实施遥控、遥调以及遥信,这样就能及时地对电网的负荷进行切换。但是遥控遥测设备自动化技术工程量相对较大,同时投资的金额也相对较大,所以在改造现有的配电网上面有很大的难度,可行度比较小。
2.3 计算机辅助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辅助设备自动化技术可以说是比较高级的自动化应用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使用设备是 FTU、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讯网络系统以及高级的应用型软件等技术。通过这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配电方面的管理系统以及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技术的混合应用,这种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进行远程的检测遥控,同时还对原有的配电管等进行管理系统的完善,使得配电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相对自动化的运行,而不影响其他工作。但是这种自动化技术相对于上面两种自动化技术来说,需要的投资和工程量都是空前巨大的。
三、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化工方面为了能够相对可靠地提供电力,相关的电力部门先后经过了大幅度的检查维修,对以前存在的线路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大大提高了化工企业的供电质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在利用配电的供电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拿 21 世纪前 7 年来说,故障出现次数仍较为频繁。表 1是这几年由于这方面问题而出现的故障次数。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故障出现次数正逐年下降,这说明供电可靠性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因为石油化工企业以及相关工作的特殊性,配电需要大量的线路,且线路距离非常长。加之石油化工工作的环境相对较差,另有自然因素带来的大风、大雨等,就使得该趋势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就像表 1 中所示,2004 年以后故障减少的幅度相对前几年有所降低,减少次数也逐年降低,所以降低相应故障出现次数也是很有难度的。
四、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实际运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配电网自动化供电技术的应用上。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在工作时,油田的工作能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网在进行工作时,发生故障的区间实现相应的隔离,从而在某些区间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区间还能正常工作,不影响其他环节的工作进程。配电设备自动化主要通过两个方式进行工作的:
4.1 就地进行控制
就地控制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不需要通信方式就能够将故障进行隔离,这是因为,配电设备自动化只要能够检测到电压的加时限,经过多次重合后就可以将故障进行隔离。配电设备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当馈线出现了无法挽回的故障时,重和器会合不上闸,一旦重和器合不上闸,就会发生跳闸现象,这样的话,发生故障的两头就会因为两端的负荷开关断开、没有电压的支持,从而分开,无法工作。分开之后,重和器会再次进行合闸,而此时负荷开关在进行设定后就会自动地关上,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之后,故障就会被轻松隔离,之后可以再将重和器进行调度,重新连接上开关之后就可以恢复电力,正常地输送电力了。
4.2 远程进行遥控
配电设备自动化在远程遥控上的应用主要是,灵活应用一定的通讯手段,进而实现远程遥控。包括可以进行电动操作的负荷开关、远程通讯的馈线远程终端技术 FTU 以及馈线的自动化控制中心部位这 3 个主要部分。这种远程控制技术相对已经比较先进,控制技术的核心部位主要是 FTU,FTU 可以通过对相关情况的分析,采集到一些相关联开关的运行状况,然后对这些采集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分析结果作为对故障区域定位的依据,从而准确找出故障位置,然后通过远程遥控控制线路开关,最后使得正常区域的供电得到恢复。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很好地保障生产活动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这项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普及应用也应该考虑到实际环境、作业情况等,从设备的起始阶段到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尽可能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经第14次市长办公会议批准,现将市房地局《关于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若干意见》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执行。
关于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若干意见(市房地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国有企业改革中企业原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合作制改组,以及企业实行兼并、合并、出售、破产、租赁等改革时,涉及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均须按本意见执行。
二、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地局)是本市国有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县房屋土地管理局(土地管理局)按土地出让管理审批权限,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工作。
三、国有企业持有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依法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根据企业改革的不同形式和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和保留划拨用地方式予以处置。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作为企业资产,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它经济活动。
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土地使用者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一定年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土地租赁合同经出租方同意后可以转让。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可以依法抵押,抵押权实现时,土地租赁合同同时转让。经规划部门同意,改变原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条件,应当重新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和转让土地租赁合同应当办理土地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年租金标准采取土地出让金标准折算的方法计算。土地租赁期限不超过同类用途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
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是指国家以一定年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改组后新设企业的行为。以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后,该土地使用权由新设企业持有,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
保留划拨用地,是指经市政府批准,国有企业继续采取无偿方式使用国有土地。以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处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继续按原用途使用。转让、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报市房地局审批,依法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手续或交纳土地收益。
四、下列企业用地,经市房地局审核,可暂按划拨用地方式处置和管理:
(一)继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但改造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除外;
(二)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合并,兼并或合并的企业是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
(三)在国有企业兼并、合并中,被兼并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合并中的一方属于濒临破产企业的;
(四)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的,或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改制为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集团,且国有股权占50%以上,其使用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未作价入股且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
(五)国有企业分立后,土地使用性质不发生改变的;
(六)国有企业为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利用原厂房在企业内部兴办第三产业,原厂房占用的土地,但原厂房出租、转让的除外;
(七)企业的职工住宅、学校、托儿所、医院等福利性设施用地;
(八)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的国有土地,未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且不宜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租赁的。
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项保留划拨用地方式的期限不超过5年。
五、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凡不能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处置的,均须分别以如下方式处置:
(一)根据国家及北京市产业政策,须由国家控股的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企业或大中型骨干企业,改造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组建企业集团的,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按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或市房地局报经市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形成的国家股股权,由审批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经营管理并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二)国有企业破产或出售的,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应以出让方式处置。具备条件的,应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
(三)国有企业利用原划拨土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应以出让方式处置。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以选择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国有土地使用权:
1.不符合作价入股方式处置条件的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组建企业集团的;
2.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
3.国有企业租赁、承包或委托给企业(个人)经营的;
4.非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的;
5.国有企业利用原划拨用地改变使用性质,从事经营活动的,但本意见第四条第六款及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6.符合保留划拨用地或作价入股方式处置的条件,经企业自身申请的。
六、在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过程中,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可给予以下优惠政策:
(一)破产企业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用于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破产企业将房地产连同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抵押权实现时,土地使用权处置所得也首先用于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破产企业没有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或者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不足的,也可从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中支付。剩余部分作为破产企业财产处置;
(二)市政府批准的重点国有工业企业及市政府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以出让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的,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的40%,其余作为国家对企业(原土地使用者)的投入;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有困难的,可经市政府批准后,缓至2年内交齐。如属市政府确立的重点项目,经市政府批准,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比例可进一步降低;
(三)按照国务院规定,属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经市政府批准,其土地收益可全额留给企业,用于安置企业职工以及偿还企业债务;
(四)以租赁方式处置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国有企业,经市政府批准,可在3年内免交租金;
(五)以作价入股方式处置土地的企业,经市政府批准,国家可在3年内免分红利;
(六)市政府批准实施搬迁的污染扰民企业,继续执行《北京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
七、土地使用权除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外,采取其他方式处置的,应进行地价评估。地价评估,由企业委托具有相应土地估价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费用按国家规定标准减半收取。
八、国有企业改革须根据本意见,拟订企业土地处置方案提交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或市房地局批准后实施。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一)企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确权登记。国有企业改革中被处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权属合法、无争议。尚未办理登记的,企业应向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审核,取得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
(二)企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审批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和确认地价评估结果。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拟订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并报请土地管理部门审批。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改革的形式和内容、企业现使用土地的状况和拟处置土地的状况、拟处置方式和处置价格(保留划拨用地方式的除外)及理由等。
土地使用权除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外,采取其他方式处置的,均需将地价评估报告报土地管理部门确认。报批时,应同时提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企业改革的批准文件、企业改革方案、地价评估报告、土地使用权证书或土地权属证明和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改组或组建企业集团,属于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境外上市公司的,土地估价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由企业主管部门先报市房地局初审,再报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审批;属于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公司和企业集团,土地估价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报市房地局确认、审批。
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组、租赁经营和出售、兼并、合并、破产的,土地估价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属于中央单位的,报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审批;其他企业报市房地局确认、审批。
(三)土地管理部门拟文确认地价评估结果并审批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市房地局根据批准权限对地价评估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进行确认或初审,并签发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准文件和地价评估结果确认文件。
(四)签订合同与变更土地登记。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得到批准后,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处置的,企业应持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准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按出让审批权限与市或区、县房地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按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租赁合同审批权限原则上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审批权限相同,区、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租赁,可经市房地局授权后,由区、县房地局具体办理。采取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的,企业应持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或市房地局签署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准文件以及作价出资(入股)决定书,按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采取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处置的,企业应持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准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按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九、对土地权属不合法或有争议、未办理土地登记或未能提供土地权属证明,不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意见进行地价评估的,地价评估结果不予确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不予批准。
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并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或改变土地用途的,属于非法转让土地或非法占地行为,应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处罚。
土地管理部门违反本意见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无效,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应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十、市政府根据需要,可以一定年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后授权给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控股公司,作为市政府授权投资机构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由市房地局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被授权的上述公司凭授权书,可以向其直属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以作价出资(入股)或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企业应持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和有关文件,按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被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国家控股公司、国有独资公司、集团公司须接受市房地局的监督管理。被授权的企业必须对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提供年度报告;对企业土地股权的年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土地资产处置的文件及时送市房地局备案;市房地局每年要对企业经营土地资产的情况和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超越授权经营的权限和范围使用土地或处置土地资产的,市房地局有权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中央在京企业用地,其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作价授权经营的,按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同时,企业应将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年度报告、土地股权年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土地资产处置的文件及时送市房地局备案。
十一、国有企业改革涉及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其集体所有制性质可维持不变;确需改变的,经市政府批准征为国有土地后,再依据本意见有关条款办理。
1.项目选取缺乏适应性
专业核心课程项目的选取大多来源于大型石化公司生产岗位,校内的生产实训装置与大型石化公司生产一线装置相比较,差距太大。导致工作任务项目化在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有很多任务根本无法实施,最终导致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又回到了传统的授课模式。
2.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并不是拿到了“高级工证”或“技师证”就属于“双师”型教师。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师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业生产经验,但教育理念过于传统。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功底较扎实,但由于从教时间短,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和实践技能。绝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了解不深,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把握不准,对教育教学技艺应用不够熟练。
3.企业参与度不足
对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基于企业,而企业本身并没有较好地参加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来。目前的校企合作只局限于把企业的生产能手、技能专家等召集到一起讨论课程的开发,往往忽略了课程的实施环节。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去。另外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伙伴,对项目化教学的支持也不够。有些任务的实施是需要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的,但往往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学生进不了工厂。
4.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多需要倒班,有些工厂离市区还很远。一些毕业生下不去、扎不深、留不住、难干好,跳槽现象较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职业岗位分析
从近几年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6类:一是生产一线的操作岗位。从事化工生产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30%。二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化工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控制等,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40%。三是生产管理岗位。从事生产组织、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如,工作在企业或公司的计划科、生产科、企管办等,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15%。四是产品的销售、售后的技术服务等岗位。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5%。五是产品的开发、科研、制图等工作岗位。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5%。六是行政管理和个体、其他等岗位。这类人员占调查人数的5%。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学生主要从事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相关工作。如,操作与维修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从学院对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可以看做是社会对高职高专化工专门人才规格要求的直接反应。
2.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是学生未来做好所从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不可能做好职业工作。化工行业对高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包含: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及其他的相关能力。(1)操作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动手能力。包括: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如,化工仪表、仪器的操作及使用和计算机的操作等。基本的实验能力及设计能力,要求理解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程序,掌握应知应会的职业技术规范,具有处理生产中出现的事故,一定的维修化工设备的能力等。具体的项目是:化工现场的操作、工艺流程编制实施、工艺参数的调整规范、紧急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技术改进等。(2)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判断临场应变的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技术革新和设计的创新能力等。(3)表达能力是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数理计算及图表展示的能力。(4)其他相关能力主要指,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业务交往能力及社交能力。能将工程设计转变为工艺流程,将管理规范转化为管理实效。具有学习小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本领,并能自觉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处理好业务关系和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并能沟通、协调横向关系与纵向领属关系。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新疆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构建出适合化工生产特点,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校企共育、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1)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炼油化工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见图1)。(2)教学环节安排。第一学年进行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培养,在学校主要进行英语、计算机等职业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通用技术知识的学习。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开展模拟训练和实训,并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教学、实习、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化工专门技能。(3)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做到“四合一”,即理论与实践融合,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结合,教室与实训室整合,以及教师与师傅配合等。从而强化学生石油化工生产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现企业与学校在石油化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度融合。
三、实施效果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改革,在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机构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其监督职能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使用备案的管理机制代替核验体系来检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对于工程项目开展水平的高低,项目监督负责人应按照国标给出正确的评价;另一方面,从重点监督工作实体质量逐步转变成重点的监督行为,使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行为、资格与施工程序上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石化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内容
1.监督和控制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工程质量
石油化工领域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因素是在设计阶段的质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监督和管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过程中,应从项目工程的开始实行监督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其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强化对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的审查力度,提高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监督和管理石化工程中重点的项目,保障石油化工项目重点结构的科学性;(3)监督石化工程中体系连接部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而保障在建设后能正常投放使用。
2.实现监督控制程序的规范化
由于石化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监管该项目工程过程中,要规范化处理监督程序。实际操作中,首先,应明确规范化监督工作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对石化工程项目的监督;其次,丰富检测方式和方法,提升检测的力度,将数据作为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的依据,并保障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最后,在开展实际工作中,按照实际状况与当下新型的科学技术,改进和创新以往陈旧的检测方式,进而保证检测和监督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工程质量监督在石化工程中发展趋势
1.注重对石化主体工程项目的监督
在现今工程项目领域中,大部分工程中出现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石化工程项目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提升石化工程项目中的监督质量势在必行。另外,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内容,质量监督组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注重监督各个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责任主体与业主所建设质保体系的改进程度,在确定其达到相应标准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计划;(2)集中监督力度检查各个工程项目主体的资格,进而保障后续建设工作的安全性;(3)强化对工程从业人员资历的检测,检查石化项目工程中各个单位从业人员的上岗证,同时合理科学地检验主体单位投标文件;(4)重点对进场设备与施工材料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测;(5)检验项目工程中交接程序和验收程序的实体质量与资料实时性和完整性。监督石化工程主体项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设后的水平,进而为石油化工企业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保障。
2.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工作
在以往的监督工作中,对整个项目监管主要是采用通用的方法。虽然这样的方式为监督和检查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性,但不能准确核算相关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对石化项目工程进行检测更具有针对性。由于检测石化工程项目对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对项目监督的针对性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首先,应尊重工程建设主体单位组织的地位,保障各个施工单位组织在开展实际工作中能行使自身应有的权利,并承担项目工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责任主体主要包含勘察设计单位组织、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其次,质量监督和管理单位要宏观监督与管理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各方建设的资历合格上,并引导其能建立起有效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监督单位组织质量行为的责任性与合理性。最后,质量监督单位组织应维护监督单位与监理人的地位,根据石化项目工程具体状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检测的方式,这样能提升监督和检测的准确性,保障石化工程项目在投放使用后为石化企业生产运输能源提供重要的保障。
3.监督单位实行全面的管理
石化工程项目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建设该项目工程的过程中,对建设方面的管理尤为重要。为了提升检查和监督水平,应管理监督单位。注重提升监督人员个人的素质是工程质量监督在石化工程的发展趋势。在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下,要求监督人员应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专业技术规范,并能科学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在石化工程项目建设法制不断升级的状况下,能充分利用现行的规章制度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进而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能力,通过举办各种交流会和技术研讨会,强化其专业技能。同时对其开展职业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能在其意识上增强对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监督单位在未来发展中,使用先进技术将成为监管石化项目工程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现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物物连接的技术目标,在检查工程项目质量的环节中,将该种技术应用其中,能代替人为监督的工作,这样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还能提升检查和监督的真实性。
四、结语
石化工程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的质量对其后续投放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石化企业在生产和运输油气能源各个环节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监管石化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质量势在必行。希望本文能为石化工程项目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进而提升监督单位的工作效率,保障石化企业稳定的经营和长远的发展。
作者:王向峰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质量监督渤海中心站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设备资源;实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92-03
在高等教育中,开放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技能、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验室的开放既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过程。自1990年代以来国家对高校教学和科研投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因招生人数也迅速增加,所以增加的教学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来看,教学资源仍然显得非常有限。相比之下,高校科研经费的增加则较大幅度地提升了科研设备数量、质量和类型。高校一直在鼓励教学、科研设备的共享,以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设备资源整合和实验室开放。本文介绍我校化工综合实验室近年来在加强实验室管理、整合实验室资源、推进实验室开放方面的工作成效及其改进设想。
一、我校化工开放实验室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选题与指导教师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开放实验选题是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选题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学生选题中,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对实验设备仪器的种类了解不全面、实验费用估计不准等原因,容易出现学生选择的课题,难以找到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老师拥有科研课题和经费,但课题贴近基础理论研究,而学生期望所研究的课题贴近应用性研究,以适应目前全国范围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如节能减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同时学生期望通过开放实验为就业提供锻炼机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同时向本专业教师和二年级以上学生征集开放实验课题,将征集到的所有课题整理后划分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再返回给所有老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从试行结果看,准备考研的学生多数选择基础研究类课题,准备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大多选择应用类课题。这样,基本满足了多数学生的兴趣方向,同时老师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学生。
2.开放实验室经费来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因为开放实验没有专项经费,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开放课题与教师科研工作结合的方式;二是对于某些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课题,试剂耗材从实验室维持费中支出,分析测试则由指导教师负责筹集,其研究成果(论文、获奖)由老师和学生协商和共享。从运行结果看,因为绝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有科研课题,经费来源还不是开放实验最突出的问题。
3.实验室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室开放以后,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几乎是全天候的,个别实验需要昼夜持续进行,同时使用实验室的人员在经验、技能、安全意识上参差不齐,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更大。我们采取三条措施来保证实验室安全,一是岗前的安全培训,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由实验室专职人员先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用一周的时间熟悉实验室;二是实行值班制,正常上班时间由实验室专职人员负责值班,业余时间按值班表由教师轮班巡查;三是实行二人操作制,在业余时间进行实验工作的,必须有2人以上在工作现场,以便互相救应。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安全管理问题。
4.设备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设备管理是开放实验室最突出的问题,如管理不当,不但容易发生设备故障,还能引发实验人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我们摸索出的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资料,编纂实用操作手册,严格操作程序;二是在设备上挂牌或标注警示标记或安全操作要点,杜绝错误操作;三是实行设备使用登记和交接制度。设备使用前由前一次使用设备的人员或专职实验人员现场交接和开机操作,如设备有故障,使用方可拒绝接受,也可进行协商,明确责任并在使用记录上书面记录责任后,可以接受该设备,维修由造成损失的一方负责协调解决,在交接期间由不可抗力引起的设备损坏则双方均无责任,由公用设备维修费支出。通过这些办法,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率,杜绝了使用人员之间的矛盾。
二、整合实验设备资源以适应开放性实验
我们将化工教学实验室所属的分实验室(石油化学、化工综合、化工工艺、化工原理等)的教学设备与海南省石油化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设备进行过一次试探性整合,取得了较好效果。最近,进一步将这些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实验场地进行整合,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实施化工开放实验。一是依据专业特色确定整合内容。旅游业是海南的特色产业,石油化工是海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我校化工专业按照精细化工方向和石油化工方向设立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设备整合按照精细化工模块和石油化工模块进行;二是着眼地方经济特色选取实验内容。海南炼油化工基地是我国自1990年以来唯一整体新建的特大型石化项目,配套有国家战略油储备基地与深水港口,是东南亚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的重要基地;下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是精细化工,根据这一产业特色,在具体实验项目选材中,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线展开,鼓励学生和指导教师选取与本地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相关的实验课题;三是贴近科研方向选编实验内容,教学与科研设备之间形成互补。教学设备的通用性、易操作性、耐用性较好,但专用性和系统性不强;科研设备的专用性强、精度高、操作难度高、台套数少,两者可形成互补。
三、已经取得的效果,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化工综合实验室的开放实验已经取得较好效果
1.学风明显转好。由于在研究生入学、就业面试等方面,参与开放实验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学生从大二的第二学期就开始主动联系,积极参与开放实验,由于化工综合实验室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剩余部分学生只能安排在教师研究室,与研究生一起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工作。节假日和寒暑假是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研究的高峰时段,各个实验室几乎都是灯火通明,都有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这是非常难得和令人感动的学风转变。
2.在国内举办的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中频频获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化工节能减排大赛、和氏璧杯化工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化工是我校获奖最多的专业,大部分作品是在开放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的,仅2010年获得的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达到8项以上。
3.学生的实验技能明显提高。据我们调查,实验技能是研究生入学面试的重要内容,2007年以前,我校化工专业推免生和报考生中,被重点院校和中科院系统面试的淘汰率很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实验技能缺乏。但近3年来,凡参与开放实验的学生,面试阶段都能熟练回答从实验室安全、基本操作到设计研究思路等方面的问题,没有一个被招生单位淘汰,被中科院系统录取的研究生人数明显增加。
4.学生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验室锻炼,学生明显变得自信、成熟起来,在考研面试、就业面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为培养学风好能力强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是提高教育科技投入效益的主要途径。总之,开放实验室为实现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中的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更为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一手段和平台不仅对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所裨益。应用好这一手段和平台则需要教师、管理者及其学生都共献智慧、共担责任,进而共享利益。
参考文献:
[1]丁北生,黄玉玺,王洁,等.适用于综合能力培养的开放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科学,2009,12(2):132-135.
[2]许辉,魏莹,侯海鸽,等.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4(2):148-150.
[3]邓辉,王冲.开放式实验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1,14(2):8-10.
[4]林卉,胡召玲,赵长胜,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7(3):152-155.
[5]段丽君,余桂莲,王运.农林高校化学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5):145-147
[6]陈虹.试论高校教学实验设备管理工作的改革[J].经济导刊,2011,(23):229-230
[7]刘彦臣,李静,建立一种有效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管理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99-101.
[8]王静.完善实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J].实验室科学,2008,(5):174-175
[9]卿大咏,严思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开放?摇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实验室科学,2010,13(3):125-127
关键词 物资供应 生产经营 “源头”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1抓好生产物资需求计划“源头”
为准确把握生产物资需求计划,提前介入需求计划的形成过程,近年来,物资供应部门经过在西部不断的保供实践,逐步建立起项目设计引导采购模式。所谓项目设计引导采购模式,就是提前介入项目施工设计方案,根据施工设计对所需生产物资要素进行分析汇总,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在施工前,供应人员深入一线,结合施工区地貌、工作量、设备使用及项目成本预算,准确捕捉需求信息,梳理物资供应种类与数量,及时锁定火工产品、油料等大宗物资需求计划,尽快理顺计划审批与资金结算渠道,避免物资供应市场因受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牢牢把握物资供应工作主动权。火工产品既是公司生产的重点物资,又是国家监控物资,特别是在新疆地区,采购、运输属地许可和每次运量等均受限制,供应部门采取了“早介入、早预警”措施,保证了生产物资安全、及时供应和经济供应。在成1井东三维施工前,根据施工设计,原计划按照单深井进行施工。经过前期试生产,单深井打井效率低,且成井率极低,也容易造成生产所用物资如膨润土、油料等无谓的浪费。成1井东钻井费用最初预计占到了项目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成1井东项目组改用了多井面积组合激发。施工方法的改变,意味着生产物资要素需求的改变。物资供应人员组积极配合项目组参与成本预算,为施工方法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成本决策依据。
2抓好物资采购“源头”
2.1利用集中采购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近年来,按照中石化和油田加强物资集中管理的要求,在分公司层面,供应部门明确了大宗物资如炸药、膨润土、油料、汽配件等近多项生产物资的统一集中权限。随后又对野外生产所需帐篷、炉具及劳保服实行“归口管理、集中采购”,使过去分散的资金得到统一使用,充分利用集中采购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在采购过程中,依照“性价比最优”原则,对劳保服和帐篷进行了“询比价”,做到采购价格在全油田最低,性价比在历年采购中最优。
2.2着力培育主力供应商,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
近年来,分公司供应部门把培育主力供应商,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而达到安全、及时、经济供应的目的。特别是在遇到保供难题的时候,注重发挥主力供应商作用,让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北项目是公司西部主战场之一。由于受地域管制限制,在火工产品采购上,当初准备就地采购。在青海,火工产品生产厂家只有一家,厂方提供的产品和运输费用报价,已经远远超出采购价格预期,采购人员寻找与青海相邻的甘肃一个生产厂家,该厂家是分公司物资供应主力供应商,由于与我们有多年的合作经历,答应进入青海市场,解决了火工产品采购成本高的难题。经对比,使用甘肃厂家提供的产品,每吨炸药(含运费)就节约资金3000元,按预定的800吨采购计划来算,节约资金240万元。在油料采购上,借助中石化加油站刚进入青海当地市场有力时机,积极争取优惠,柴油价格由8960元/吨降至8830元/吨,每吨柴油节约130元,并免费使用加油站落地油罐,节省了落地油罐的租用费用。
3努力提升“源头”效益
3.1重点对大宗物资成本构成和供应渠道进行分析
据统计,地震勘探项目施工,生产物资消耗约占生产成本12%左右。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地震勘探项目盈利水平不高,为此,在生产主要物资成本构成分析和供应渠道上精打细算是降本增效的一项重要手段。火工产品是属地管理物资,采购、运输有严格的地域管理条例,在新疆地区,火工产品的采购、运输困难重重,并且采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先后收集了新疆地区火工产品主要成本构成要素,通过对比分析附加在产品成本之外的非成本因素就占采购成本20%左右,原因是火工产品都是通过当地民爆部门供应,需加20%左右管理费用。为净化采购渠道,规范市场行为,形成以主渠道为主的采购方式,供应人员通过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最终赢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支持,实现了生产所需火工产品由当地化工厂直供,据统计,一吨炸药就节约25.6%的采购资金。
3.2通用料采购标准化,提高物资使用通用度
目前分公司生产物资存在用料型号不统一,通用料“万国牌”的现象,物资供应部门对通用料采购需求进行归纳、分析,逐步做到通用料采购标准化,提高物资使用通用度。这样做的好处:(1)增加采购价格透明度和集中采购规模效益,从去年对野外生产所需帐篷、炉具及劳保服采购上,成效比较明显。(2)利于修旧利废,便于制定统一使用年限,提高物资利用效率,让员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物资供应工作作为生产经营源头,供应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把握市场、需求和产品成本构成,才能更好地发挥物资采购降本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82
电气学科在19世纪就已经产生,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之后,电气学科越来越成熟。在进入20世纪之后,其发展更为迅速,并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工程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当前,电气工程正不断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应用[1]。在建筑行业与电力行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各行业的生产中,通过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为行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从当前各行业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情况来看,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电气工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行业的发展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其应用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2]。
1.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开放化发展
为了能让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参照,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通过这一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的统一设备发展的性能,提高电气工程的可利用率,使设备之间可以通用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电气工程得到开放式的发展。此外,利用统一的标准,还可以方便电气设备的后期维护。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局限性
在不同行业的生产作业中,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要求也存在差异。这就造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一些关键技术不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在相关设备与技术投入生产前,需要做相应的调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而对于一些无法调试的设备与技术,企业无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注重设备后期的维护,这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使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解决企业生产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只能依靠现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成果来解决问题,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只能依靠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实际的生产效率。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1.2.2 数据传输安全性低
在上世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本上是应用在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现代化。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规模在不断扩大,电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越来越频繁[4]。然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高,人们的数据传输安全意识不强,容易让不法分子将数据被拦截,造成企业生产信息泄露。此外,由于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这就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难度,对生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2.1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平台
要突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局限性,就需要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性,扩大电气工程的适用范围,从而降低企业的技术成本,满足企业多种的需求。此外,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平台可以集中技术、资金与人才等资源,加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工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平台的目标以及发展的方向,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平台的设计。(2)对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统一平台的成本进行预估,并核算平台运行的费用,对平台建立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需要及时解决。(3)针对不同行业的需要,建立与完善平台的服务机制,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从而降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平台的运行成本。
2.2 构建通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标准化接口
企业在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传输,而当前的数据传输基本上还是双向传输,而没有形成网络化传输,无法形成信息共享,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建立通用的数据传输网络,给企业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参考。在更高一层的层面上,建立通用数据传输网络,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统筹优化,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5]。在通用数据传输网络的构建中,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1)网络的构架。(2)网络的安全性。(3)网络的适用范围。重点需要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通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企业生产信息泄露,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这一通用网络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高行业内部的交流效率,方便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的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推动了许多行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数据接口的标准化,方便其内部的信息传输。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将会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2.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教学较少,而当前在业的人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方面的知识相对短缺,而单纯的依靠知识或技能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项目,因此,就需要更新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级工程师的培养。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吸收国外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选择人才培养的方向。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同步。
3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相应标准的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呈现出开放化发展的趋势。但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并且该技术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就需要打破该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平台,并构建通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标准化接口,解决数据传输安全性低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美,禹柳飞,王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02):25-27.
[2]杨武.试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162-163.
[3]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改革;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3-),女,河北唐山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蔡晓君(1963-),女,北京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26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88-02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也超过1400多万,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题。[1]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4]“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作为高等学校机类和近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卓越计划”的号召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应作相应改革。
一、教学理念要更新
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经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是今后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现状,应迅速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特长与技能,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贴合机械工程师行业标准要求,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重点依赖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高校进行机械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高校教师在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的前提下,要深刻了解机械工程师的行业标准,以及“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在机械工程师标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度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校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些就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材料学习方面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材料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在工艺运用方面的授课比重,让学生尽可能了解现今国内各种热加工工艺生产状况,掌握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定过程。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授课比例。
三、大力发展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计划”目标实现的突破口。面对“卓越计划”的最终目标,各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试等方面做出成绩。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材料理论及不同工艺过程的加工及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引进实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已有的教学录像,也可以联合企业制作最新的生产影像资料,由于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学习兴趣都很高,观看完录像后,再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训,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出不同工艺的特点、应用范围,最后让学生再回顾一下相关的理论基础。这样既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又为学生今后社会实践铺路。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渗入教学当中,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当然,由于教学实际情况不同,在学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尽管效果不错,但教学进程缓慢,教师只能适当采用。另外,教师在采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学生人数,对于人数较少的小班教学,采用上述教学方式才会更好。对于人数多的大班,若采用问题教学,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可以将学生分组,将课堂讨论部分放到课后,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在课上由各组学生代表进行整理发言,教师给出简评,为了保证讨论过程能够在课下实施完成,要求学生做好讨论记录,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课上对上述教学过程进行书面总结。问题教学方式的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的实施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也适合采用项目教学,可以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解决的同时,学会全面考虑问题,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分析实验,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能力。例如,热处理工艺讲解完毕,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具体材料及材料的相关性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热处理工艺及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并进行实验。
在学生考核方式上,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试卷性考核,切实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并且要改变以往以分数来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传统思路,变分数考核为过程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比重,将期末考核转变为章节考核
传统的情况是学生平时成绩占20%或30%,期末成绩占80%或70%,所以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不足。为改变现状,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50%或60%,将期末考试变成章节考试。由于“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具有概念、术语多,教学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的特点,通过上述考核形式改革,可以让学生将知识点各个击破,便于牢固掌握,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2.实践考核应与理论考核应相互结合,做到有机统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部门的不断细化,很多高校都有独立的工程实训教育中心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部门则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细化当然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促进,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又多有不便。在“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中,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在分散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应做到一定统一,在考核形式上应做到相互渗透。例如,在学生理论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工程实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环节,设计一定的综合分析题目,并且可视题目的大小采用试卷考核或论文写作等不同形式进行学生评价。
3.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并采用适当形式进行考核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光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国际形势下,若不及时吸收新知识,就达不到机械工程师的要求。教师在“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介绍的同时,要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做点的概述,关于具体内容可以就某一材料或工艺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也可以就当今科研前沿领域或大众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可以围绕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设定一个与材料或工艺相关的写作范围要求学生写作,这样看似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偏离的教学设计,却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最新的科学前沿。
总之,在围绕“卓越计划”提升学生工程能力这一核心的引领下,面向机械工程师的行业标准,教师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培养标准,并多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能达到工程上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建勋,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5(9-10):4-7.
[2]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8):14-16.
关键词:泵和压缩机;教学改革;CAD;CFD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05-03
泵和压缩机是将原动机所做的功转换成被输送流体压力能和动能的流体机械,其中输送液体介质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称为泵;输送气体介质并提高其能头的机械按输出压力的大小又可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1]。泵和压缩机的用途广泛,几乎遍及工业和农业各个生产领域,如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国防、水利等,所以说泵和压缩机又是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流体,因此泵和压缩机在其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泵和压缩机课程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设置在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讲解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选用原则等知识内容。该课程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同时,课程内容抽象,因此,出现了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不会等诸多问题。
一、泵和压缩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涉及到离心泵、往复泵、螺杆泵、射流泵、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等多种机械类型,每种类型的泵和压缩机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能量转换理论等均不相同,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抽象。然而,随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理念的进行,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学时被不断压缩。如何将复杂、抽象的众多知识点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讲授给学生成为摆在泵和压缩机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姬忠礼[2]提出泵和压缩机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与时俱进,既要顺应我国石油天然气储运行业的工程发展需求,又要及时满足先修课程和后续工程专业课程的调整,以适应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趋势,同时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和强能力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姬忠礼[3]提出了面向工程实际需求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他认为泵和压缩机的教学要做到综合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王海瑛[4]提出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即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融为一体,建立宽基础复合型智力体系。建议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将讲解与设计设备演示操作相结合,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黄辉等[5]提出弱化公式和方程的推导,删减泵和压缩机的水力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与学生毕业后的应用相结合,突出泵和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选型和运行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以上教学措施之外,近年来普遍应用的CAD软件和CFD软件为泵和压缩机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泵和压缩机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及其零部件结构组成等知识点,仅仅依靠语言描述或投影图片等形式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理解。造成的后果就是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无精打采,教学效果一般。全部找到各种类型的泵和压缩机并进行拆装教学也不现实。如果能够结合SolidWorks、Pro/E等CAD软件制作各类泵和压缩机零部件及其装配图,在教学时展示各种零部件的三维结构,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旋转、缩放、剖分等操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图,看清零件的内部流道,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撑,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泵和压缩机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叶轮、导叶、活塞、螺杆等能量转换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还涉及到机械密封、迷宫密封等辅助部件的工作原理,这部分知识是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的重点。然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通过各种公式推导和应用、图文结合的理论讲解,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教学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理论多、公式推导多、难以理解和吸收。如果能结合Fluent、CFX等CFD软件数值模拟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流场特性,展示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流体的运动规律,全面展示流体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特点,再结合理论分析进行教学,就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各类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原理和规律,将抽象、晦涩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生动、翔实、对比鲜明的图片和动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二、CAD软件在泵和压缩机教学中的应用
叶轮是叶片式流体机械的能量转换部件,是叶片式泵和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在泵和压缩机的教学中,叶片式泵和压缩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泵和压缩机类型。然而,学生们对于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等三种形式的叶轮特点不好理解。为此,作者采用Ansys-BladeGen软件绘制了三种类型的叶轮及其轴面流道,辅助教学,如图1和图2所示。流体机械叶片表面一般是空间曲面,为了研究流体质点在叶轮中的运动规律,必须描述叶片。叶片在柱坐标下是一个曲面方程,工程上借助两个投影面来研究:平面投影和轴面投影。平面投影是将叶片按工程图的做法投影到与转轴垂直的面上,轴面投影是将叶片上每一点绕轴线旋转一定角度投影到同一轴面上的投影。学生对于平面投影还能理解,但是对于轴面投影大多数很难想象出来是怎么投影的,很难将轴面投影图与叶轮实体结构联系起来。通过三维模型,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旋转叶轮,从各个角度观察叶轮结构,并理解轴面投影的旋转投影过程。
三、CFD软件在泵和压缩机教学中的应用
叶片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入口冲击损失、有限叶片数时叶轮内部的速度滑移、轴向旋涡、空化与空蚀等知识点是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不好理解的部分。如果能够采用CFD软件进行叶片式泵和压缩机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就能够很直观地观察到这些抽象的现象,将抽象的文字和公式与CFD软件流场计算结果配合使用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分析这些抽象的知识点,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CFD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将原来在时间域或者空间域连续的物理量的场,用一系列离散点上的变量集合来代替,再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的代数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迭代获得离散点的场变量的近似值[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CFD软件,如PHOENICS、CFX、STAR-CD、FIDIP、FLUENT等,它们的功能较为全面,适用性也强,各有优缺点。其中以FLUENT功能最为全面,适用性最广。只要涉及流动、传热及化学反应等工程问题,都可以用FLUENT进行解算。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以及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石油天然气、涡轮机械水力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就包括井下分析、石油天然气输送与储存、管道流动规律、多相流动、相变等内容研究。
图3显示了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的一台离心泵内部流线图,该图中显示了离心叶轮前面防止了一个前置导叶,图中流线清晰地显示了流体经过前置导叶后产生了预旋,为后面的离心叶轮提供了有旋的入口条件,缓解了偏离设计工况下的入口冲击影响和冲击损失。图3还显示了离心叶片表面压力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显示了叶片的对流体的做功情况。
空化和空蚀是叶片泵内部的常见现象,空化是由于流场中压力的降低而产生的空泡发生、发展和溃灭过程,关于空化和空蚀的机理学生们比较好理解,但是对于空化现象及其危害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如果能够采用CFD软件模拟一个真实的叶轮流场空化,显示空化程度及其空泡位置,就能够更好地开展该部分知识的教学,便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图4显示了一个诱导轮内部的不同空化情况,结合CFD计算的结果,清晰地显示了空化现象、空化发生的程度,以及空泡在叶片表面的分布位置。
四、教学实践效果
泵和压缩机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采用CAD软件建立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三维模型,采用CFD软件进行内流场数值模拟,将这些科研成果引入到泵和压缩机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将空间的设备结构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装配,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由地进行装配、拆卸、旋转、剖分等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同时,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还对CAD和CFD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学习了SolidWorks、FLUENT等软件,制作了泵和压缩机课程相关的多个零部件和流场计算结果动画,培养了学生们的软件操作水平,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结束后与学生们开展了座谈,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将CAD和CFD软件引入到泵和压缩机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中出了较多的思考题,学生们大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期末考试的学生答题情况也说明了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泵和压缩机的各种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肯定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五、结论
泵和压缩机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电厂热能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必修课,该门课程理论知识多,设备结构复杂、抽象,常规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学生们普遍反映听不懂、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论文提出将CAD和CFD软件引入到泵和压缩机的课堂教学中,采用CAD软件制作各种叶轮、导叶、螺杆等零部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旋转、剖分、拆卸和组装,便于学生们理解抽象的空间三维结构;采用CFD软件数值模拟各种类型泵和压缩机的内部流场,将理论知识与CFD计算结果相结合,帮助学生们理解各种理论、机理的含义。通过课堂实践反映了这种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只得将这种教学方式推广。
参考文献:
[1]姬忠礼,邓志安,赵会军.泵和压缩机[M].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2]姬忠礼,张永学.国外相关专著和教材对《泵和压缩机》编写的启发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6):99-103.
[3]姬忠礼.面向工程实际需求改革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9,(6):36-39.
[4]王海瑛.《泵与风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