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1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 增长理论;区域;发展

一、增长极理论研究综述

(一)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F.Perroux(1955)提出。Perroux在研究经济非均衡增长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磁极”的中心,这个中心会吸收周围的资源维持自身增长,而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Perroux将这种中心抽象为“增长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具有创新优势,又存在规模经济,会不断吸收周围的资源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此时区域差距不断加大;第二个阶段是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的优势会不断扩散到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此时区域差距不断缩小。

Boudeville(1966)将主导产业和地理空间引入增长级理论,提出主导产业所在城市即为增长极,增长极的等级由城市规模决定。Myrdal(1957)利用循环积累因果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认为,市场一般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发展较慢的地区则会不断处于劣势。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对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同时存在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Hirschman利用“联系效应”来解释产业间互动关系,并提出,政府可以利用“联系效应”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在短期内发挥较大的极化效应。J.Friedmann(1966)的中心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会通过与地区的不平等交换来维持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在中心与之间,存在过渡区域,过渡区域兼有两者特征,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

总结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增长极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区域内主导产业;(2)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地理空间;(4)政府政策。

(二)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有所设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京津冀地区发展以北京市为中心,建设当中政府政策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而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过程中市场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奕(2005)以上海地区为例,收集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从历史沿革、产业链、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徐溯,郁俊莉(2013)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结合参数检验,分析了深圳的增长极效应。龙茂乾,孟晓晨(2014)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京津冀城镇群中北京地区的极化―扩散效应。龙茂乾和孟晓晨结合Friedmann的中心理论,选取就业规模、交通成本、行政因素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中心―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一大批城市群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存在部分问题。

(一)尚未建立成熟的区域互动机制

在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过程中,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如何互动、地区之间如何互动、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如何互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这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不能有效地扩散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要大范围地进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往往需要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而各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较强,主导产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这又给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以钢铁行业为例,众多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在短期内固然可以维持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但长期内却有可能形成囚徒困境,造成生产过剩、债务危机、经济发展转型困难等问题。

(二)发展阶段难以衡量

根据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但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增长极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确定之后,会面临诸多问题:(1)极化效应要持续多久;(2)U散效应何时出现;(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靠自发进行还是靠外部干预(4)政府如何干预才能有效发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功能,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也给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决策带来了挑战。

(三)极化效应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现实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通常会有更多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这会吸引周边地区资金、劳动力、技术向中心城市大量转移。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的大量资源,会进一步增强极化效应。周边地区由于缺少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心地区,这又会导致周边地区的资源进一步流向中心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四)扩散效应尚未占据主导作用

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效应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现实中,很多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并且极化效应没有减弱的迹象。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为例,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的渠道十分单一。虽然我国在道路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总体来看,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资源十分有限。农村地区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农民增收大多靠进城务工,而城镇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的数量极其有限。

三、增长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增长极理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未来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决策则依赖于收益和成本。增长极之所以会出现极化效应,是因为中心地区收益较高、交易成本较低,而地区由于制度不完善、设施不健全,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企业收益较低。

制度方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引导企业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缩小区域内的中心地区和区域之间的硬件设施差距。金融方面,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金融行业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方面,地区要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中心区域的人才流出。

(二)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

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快速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进行行业分析,实行差异化的策略,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在确认主导产业之后,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聚,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

中心地区与地区不会出现跳跃式的剧变,而是通过一定的中间过渡地带来传导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过渡地带既有中心地区扩散的资源,也有地区流向中心地区的资源,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发挥过渡地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及时调整^域发展政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统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指标数据,保持对经济数据的敏感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确定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程度,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如果区域内极化效应非常严重,极少部分地区和行业吸收了区域内较多的资源,就会出现部分行业发展过热的现象。而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过于依赖于某个中心或单一行业,一旦遇到外部冲击,就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风险。此时就应该通过稳健的政策,适当调整区域内的产业政策,培养新兴产业,降低区域经济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roux F.A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y,1&2:307-320

[2]Boude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3]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M].London:Duckworth,1957

[4]Hirschman,A.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5]Friedma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66

[6]何奕.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7]徐溯,郁俊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域增长极效应研究――以深圳特区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9-114

[8]龙茂乾,孟晓晨.基于京津冀城镇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76-81

第2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第3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

第4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第5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坏境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通常都是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角度展开,有牛盼强,谢富纪(2008)用灰色关联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显著正相关性,吴玉鸣,张燕(2008)认为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郭胜利(2011)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的研究,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

二、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不协调是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的,强调在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来改善要素不均的状况,从而实现缩小经济差距,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区位、分工、资金、知识、技术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引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2.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追求的目标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大贡献之处。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生产要素,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扩大边际生产效率,并强调建立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区域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实际就是研究几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主要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要素或相关要素,如基础设施、科学技术、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从而凸显区域在吸引外界技术、资金和资源等差异性,看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优与劣,所以,可以说区域竞争力理论实质上研究的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将以郑州市为例来具体研究,检验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若存在,则建立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分别用GDP和ENV来表示经济增长指标和经济发展环境指标。对GDP和ENV进行自然对数(ln)变换,以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分别用LGDP和LENV来表示GDP和ENV的自然对数。

时间序列数据很多都是非平稳的,为避免直接使用原数据产生的伪回归问题,在回归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最常用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ADF检验法(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做出LGDP和LENR的水平序列趋势图以及一阶差分序列图。

从表中可看出,LGDP和LENV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序列有单位根的假设,说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LGDP)和(LENV)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证明LENVD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本文使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对LURI、LPGDP和LR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协整分析。首先令Xt=(LURI,LPGDP,LR),建立基准VAR模型,通过对残差项进行自相关检验,利用软件输出的结果为下表: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认为三者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根据经济理论,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估计结果为:

其中括号内是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由上可知经济意义:郑州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每改善1单位,将会带来2.65单位的经济增长。

3.误差修正模型。用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和误差修正项两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对模型进行修正,令,建立LURI、LPGDP和LR的误差修正模型,其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从估计结果看出,短期内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负交替的,但这些影响都存在多期滞后,最终的长期影响实际上是多期的短期影响的综合结果。也就是说,虽然理论上可以承认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但不能期望这种关系一直能够保持,短期的偏离不影响长期的结果。

最后我们通过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会优化环境,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工作应该致力于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金风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14卷第4期

[2]牛盼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第6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龙头企业;经济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某一县(市)生产力的总量。它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和生态经济。

(二)龙头企业的涵义

龙头企业一般是指在某一县域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产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一般来说,龙头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其他企业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强势发展,能有力地带动产业集群建设,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二是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三是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竞争有优势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实体。

(三)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它们不论是在市场份额、制造能力、还是名牌优势上都有排头兵的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对一个县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能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对一个县的税收、财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龙头企业是区域中重要的行为主体,它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其他行为主体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二、龙头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增长

1、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前提下,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

Yi=aiKi+(1-ai)Li+Tt

上式中,Yi、Ki、Li、Ti分别是指一定时期i区域内的区域产出率、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率,ai为资本对收入的弹性系数。通过上面的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看到,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的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而龙头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主要行为主体,是这些要素的具体承载者,要素优化的实现者。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竞争力的提高,必然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方面发展自己,创造财富,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除了考虑有素的供给外,还考虑了需求、规模收益递减、集聚经济、区域空间结构等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其数学表示公式如下:

Y=[aK+(1-a)L]a+T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把周边企业吸引到为自己配套的产业链条上来,将本地资源整合到产业链条中,集聚成产业群,形成相互需求的合作网络。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聚经济刺激了区域内的需求、优化了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根据上面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很容易看出龙头企业的发展自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龙头企业的溢出效应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溢出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罗默(Romer)建立了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Lucas)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溢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是,在某一经济活动中,“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充分利用积极溢出,及时消除消极溢出,对于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溢出效应特指积极溢出。在县域经济中,带来溢出效应的主体主要是县域内的龙头企业,因此,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第7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差异与极化 时空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析。但不同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究其原因,除了采用的分析方法、统计指标和考察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的时空间尺度不同。

1、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增长是与工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现象相伴发生的。由于我国第二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使得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具有正的弹性系数,从而导致非农产业在空间上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规模报酬递增通过循环累积机制使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发生极化效应,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与人均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由于历史、地理和政策的原因,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技术创新活动和工业化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省市,从而扩大了地区间不平衡的工业化进程。反过来,工业生产活动的集聚推动了思想和技术知识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集聚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

2、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差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生产实践均表明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居于中心地位。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研究开发投入、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强调技术进步重要性的学者普遍认为,技术进步能够改善投入产出的关系,并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推动经济增长,而非依靠增加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和能源消耗使产出增加。中国尽管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这样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劳动、能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而非更有效率的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并且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生产率的差异是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在地区劳动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在75%左右,是中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

3、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再配置是生产率进步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该地区在全国经济联系中的区际分工和相对地位,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重大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使一个地区形成较少的专业化部门,容易建立相对分工优势,如果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的部门为主,则会对该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向劳动力比较优势产业的转移推动了要素资源配置的改善,制度变革带来的劳动力再配置进一步导致了资本要素的再配置,从而放大对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投入要素结构的变动明显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提高了产出和效率。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贡献。结构变动促进了整个工业的生产率增长。

4、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区域经济差异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表明FDI对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一国的资本存量,提高了人均资本水平,进而会提高本国的人均投资率,而投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水平效应必然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单纯的资本积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短期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主要集中体现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方面,主要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一是FDI加快了东道国采用新技术的速度;二是FDI本身包含东道国所没有的新技术和专业技术;三是FDI给东道国带来了新的竞争,迫使东道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吸引FDI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国内外学者对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IMF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FDI平均每年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提高3%,其中约有80%来自于FDI的技术外溢所导致的东

道国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是导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外商投资分布密切相关。

5、贸易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新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度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贸易开放还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促进资本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开放国家有更强的吸收先进国家技术进步的能力,贸易的开展促进了国内资源在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度、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显著原因。非均衡区域开放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6、比较优势、自生能力与区域发展差距

由于建国以来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与各省市的比较优势相违背,导致大量的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为了实现赶超战略目标,政府就要扶持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各种各样的扶持措施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使这些省区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会使各种寻租、腐败行为盛行,进而使得这些地区的人均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受到制约,其经济增长绩效就很差。

7、地区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差距

地区优惠政策主要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而地理要素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乡镇企业两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外商直接投资会倾向于海运较为便利的地区,而以出口为主的乡镇企业也会在沿海省份立足发展,这些企业产生的聚集效应以及上游产业联系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到同一地区发展,从而使沿海地区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带。

参考文献:

第8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发展;金融聚集;经济增长收敛性

一、空间计量的概念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在由J.Paelinck提出后,通过Cliff和Anselin等学者的进一步的拓展后,使得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在构建中更加有效。打破了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中认定的地理空间的均质性的假设,认为各地区间的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不是均衡分布的,所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开拓性发展,发现并解决了原来忽略空间因素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判定而存在的与实际经济不相符的问题。区域之间的距离和发展的差异会影响地区间的贸易活动,因此,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将地理空间效应考虑在内是必不可少的,对空间因素的关注使我们不再局限于时间经济学,使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得到发展和更好的应用。

二、空间计量方法应用前景

从各国发展格局来看,经济聚集会在少数地区出现,在产生经济聚集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正是因为规模效应的作用使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地区间差距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那些影响区域经济聚集的因素还会产生溢出效应间接地对地区间发展有显著影响。

但是,我国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仍只有少数研究将地理空间效应考虑在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空间外部性与经济集聚实证研究;第二,空间关联与经济增长的地理溢出效应研究;第三,地区财政支出的空间外部效应研究;第四,地理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因此,对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具有切实意义。

三、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研究空间地理分布对经济现象的影响的理论,把空间理论引入到经济理论的研究中,空间计量理论经过不断发展,通过空间加权矩阵将空间因素引入模型内,迅速成为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分支,并发展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模型估计和检验中引入空间因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新问题。目前,我国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应用在区域经济增长,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空间计量方法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等等。

(一)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

在研究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上,正因为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实际研究中的很多结果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的优化配置,和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金融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从而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增强经济行为向一个地区靠拢的力量,这也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研究的过程是,在理论依据基础上,首先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检验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建立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溢出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金融规模和金融资源流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并对两种途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建立时间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和时空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不同模型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出金融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溢出方式,然后对各个地区和各个年度的影响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结论。

(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国内关于交通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特定交通方式和具体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的影响、交通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等。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在进行变量的选择时,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使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就会受到限制,会使其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应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能有效地解决变量存在的空间相关性问题,把与地理位置及其空间交互作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纳入到了经典计量方法中,通过空间权重矩阵把地理位置与统计变量联系起来,从而来识别空间变动的规律与空间模式的决定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是交通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对于两者的内在关系仍存较多争议。鉴于此,也可将交通可达性不同概念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构建关于可达性与经济增长的二阶空间滞后模型,试图从空间计量视角探讨可达性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同时,注意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效益。

(三)经济增长收敛性与空间计量方法

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在:发展速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收敛的经济增长更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经济增长收敛主要是研究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论述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两种不同框架中的收敛理论,概括性地回归了其发展脉络,并总结出了两大收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的两大分析框架――基础MRW模型和内生化MRW模型,来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两大收敛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系统回答了这两大收敛机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分析了两大收敛机制能否起作用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增长收敛性进行了检验。

四、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目前的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首先,在变量的选取方面,在考虑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上可能存在误差和缺漏,使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在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立上,要考虑到经济权重的因素。最后,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上存在数据量的不足等问题。在空间计量的研究与应用上,仍然有广阔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完善和探索。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圆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基于空间经济计量[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第9篇: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概况

0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内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自确立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整体而言,研究方向定为三项,其一,作为生产要素,将人力资源向生产函数内引进,进而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其二,新经济学影响下,通过企业理论,解释企业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资源;其三,人力资源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而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都是经济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区域,利用互相协作的同时进行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签订经济条款,在经济层次形成一个整体,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即由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深化为经济政策的统一。经济学家于1950年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可理解为在多个经济区域内,消除或削弱参与体间的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动状态发展。自上世纪90年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和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多种管理形式有效运用组织内外具有关联性的人力资源,以此满足组织现阶段及其后期发展需求,确保达成组织目标及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招聘、培训、绩效等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协调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避免冲突、矛盾,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2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由理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理论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认为对收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个人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逐步引入宏观经济学领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经济增长理论背景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又迎来了新。为此,针对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进行分析,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化。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空间结构配置合理化、制度规范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自然资源,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且不得以牺牲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要求经济增长逐步由依赖物质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人力资源积累可实现相关生产要素如资本等收益递增。3)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选择路径。人力资本流动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区域经济的经济收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资源,优选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将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各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即有针对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必须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利用率,转变落后的发展扶持观念,实现人与物有机结合的开发利用目标。也就是为达到各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转变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改善当地社会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将教育投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增强农村扶持力度,为我国广大农民谋福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社会竞争愈加激励的今天,针对社会成员再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要求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将无形的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资源,通过提高人们的各项素质,为自身、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优化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是指按照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物质资本,以本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为根本,通过调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项政策,如人口、劳动力等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经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地区配置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及现状,适当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应严格按照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良好的待遇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增强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区人才流动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地区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才,减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合理引进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引进重点。2)优化人力资源部门配置。新部门、新行业的诞生及发展与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针对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配置应选取较高层次技术人员;对于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配置选取一般层次人员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际情况,要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及时调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优先发展行业、新型产业给予一定扶持及优惠,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必须及时、定期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确化。同时,根据各个地市人力资源要求,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各类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质。3)优化人力资源企业配置。人力资源企业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换言之,就是实现人与岗位最优化,将最适合的人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保证人力资源充分结合物质资本才能实现最大价值作用发挥,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经济效益,这也是人力资源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为此,针对当前高技术人才紧缺,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物质设备资源价值的现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规划、长远目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岗选人,人尽其才”,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岗位上,将人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进而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人才保证。

4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中国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问题。为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人”这一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地区发展现状,提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