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在这一年,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我国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业也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将传统的农业转变成为休闲农业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以城镇所不具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吸引城镇旅游爱好者,通过满足他们休闲和回归自然的需求而获取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我国当前开发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市场依托型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是城镇人,所以他的目标市场就是大都市。利用都市郊区来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目前最普遍、发展最成熟、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从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这种乡村旅游的基本定位是给都市居民提供“后花园”式的休闲场所。借助与现代化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田园及村落景观,为观光者提供采摘、捕钓等各种农村特有的活动来吸引顾客的一种旅游产品。
2.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是指那些在著名景点附近的乡村,借助著名景点的名气和客源,来带动自身的住宿、餐饮、购物等等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土特产的销售。
3.资源依托型
部分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可以依托其独具特色的生态、建筑、人文等资源来吸引游客的一种旅游模式。这些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一般都远离都市,现代化程度较低,与外界接触较少。可能正是由于交通的不便,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才使得他们能够保持自己本身的特色而未被外界同化。
根据上面总结的我国当前乡村旅游所具备的开发类型,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乡村旅游项目:
(1)“农家乐”:一些农民利用自家的农家庭院以及房舍周围的特色风光,吸引城镇游客前来吃、住、观光的一种旅游形式。农家乐也开发出了许多了相关产品,如农家旅馆、农家菜、观光园等等,这种旅游模式投入少、收益快、风险低,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2)度假村:在一些气候舒适,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带,建设一些比较高档的乡村旅游场所来满足有需求的旅游者休闲、度假,这种旅游模式称之为度假村。
(3)民族民俗风情园:一些乡村或者少数民族的建筑、生活方式、举办的各种活动等等具有其独特的风情特色,也可以做为一种吸引外地游客的一种旅游方式。
(4)观光购物农园:对于绝大多数在城镇生活的人来说,一些观赏、食用植物的种植以及动物的饲养都是新奇的,于是就有一些现代的种植生产园或者实验和科技示范基地等利用自身的特色,将自身同时开发成为度假休闲型的乡村旅游景点。其服务内容包括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各个方面,利用其高科技与高附加值的农业示范、科普教育、提供新奇的农特产品品尝等吸引游客。
(5)租赁农园:一些市民为了体验家禽家畜的养殖或者蔬菜等植物的种植,去向一些农民租赁土地或家畜。于是一些农民便将这种租赁方式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他们通过收取一定的租金,将自家的家畜或者土地出租给市民,由市民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体验家畜的养殖以及一些植物的种植,平时则由农民负责管理,最终的种养殖成果则属于租赁者所有。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让广大的农民朋友从中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但是同时,我国的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解决。未来将会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带来一定的困扰。
(1)建设盲目,没有规划性
从上面总结的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的项目可以看出,多数项目都是由个人或者小集体开发。在开发之前没有进行过专项的旅游规划,发展过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由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政府部门还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立法也还不健全,乡村旅游的管理单位形同虚设,经营者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总的来说,乡村旅游虽然发展很快,经营者很多,但仍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品牌,也没有什么营销战略,仍处于很原始的水平。其主要的营销手段就是靠回头客以及朋友关系等。
(2)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品种比较单一,如经营农家乐的就单纯经营农家乐,经营度假村的就单纯经营度假村。而且同一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大多比较类似。尤其是在同一区域内,各经营者的经营方式更是具有极大的相似甚至雷同。这种雷同的经营模式,很难吸引客户。从而加大了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市场风险,降低了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同时,当前的乡村旅游,主要的项目还停留在住宿,观赏,餐饮等低级层次上,并没有对民俗文化本身所存在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游客文化程度的提高,他们在旅游的同时,也会考虑到游玩背后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3)季节性强
旅游的季节性非常明显,普遍存在着冬往南,夏往北的特点。这也就导致了在旺季的时候,各个景点客源集中,人满为患。许多乡村旅游都是由个体或者小公司经营,资金不够雄厚,旅游相关的服务和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而在淡季的时候,由于游客量少,又会导致大量的旅游资源闲置,甚至部分旅游景点由于入不敷出而停业,造成了“淡季时没东西吃、旺季时没地方吃”的局面。而且由于一般淡季时间都不短,一年中最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处于淡季。这种情况使得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不能有效的吸引投资进行后续的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经营水平不高
由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户,受到文化素质及旅游专业素养的限制,他们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档次偏低,经济效益不高。但是,一些经过培训的农户或者由企业经营的旅游景点,从规模、档次、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都要强于没经过培训的农户。由此可见,对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分析当前客源市场、政府政策等因素,综合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1)政府将加大干预力度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加大了对其扶持、培育以及管控的力度。
(2)投资趋势逐步多元化
许多有远见的人都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纷纷对其进行投资。有部分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个体经营的,也有合伙经营的,还有一些是村集体投资的,一些有实力的公司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的开发。
(3)逐步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第一批经营者要么投资失败,改做他行。要么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准备扩大规模。但是现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想要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要在新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就必须采取错位竞争,也就是要发展自己的特色,扩大经营规模,经营自己的品牌。
(4)自助游将成为一种趋势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喜欢乡村旅游。但是同时,他们也不满足于一些已经发展成熟的、老套的旅游项目。他们喜欢自己开辟新的旅游点,自主提出一些新的旅游要求。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和旅游的项目越来越广泛,旅游者在参加乡村旅游时越来越希望采取自助的形式。
(5)旅客来源区域越来越广
在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的时候,由于对其不了解,以及经营者宣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游客多数为附近城市居民。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经营者对于宣传以及品牌建设的日益重视。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已经形成了较为响亮的品牌,吸引了国内其他地方甚至国际上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四、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欧洲,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兴盛。由于欧洲的乡村旅游发展较早,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来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欧洲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进行品质认证
德国农业协会在1972年就制定了乡村旅游的品质认证制度,有效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该制度经过多次修订,一直沿用至今。该制度对度假农场进行品质认证,对于经过检验合格的农场进行登记,并颁发度假农场认证徽章。而认证的后续工作由经济部和财政部负责实行。
(2)成立组织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政府的监管还有待完善,此时需要成立一些组织来监管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预定系统
随着自助乡村游越来越受到欢迎,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不明确,突发性很强。只有有着完善的预定系统,如网络、电话、旅行社等等,才能让游客及时了解目的地的情况,以便及时安排未来行程。
(4)政府拨款支持促销
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是一些农户,他们普遍受到资金的限制,旅游项目的促销一直做的不够好。如果政府能够在促销上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将会极大的提高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如2003年,英、法、德三国对本国乡村旅游促销方面的拨款分别是500万英镑、600万欧元和360万欧元,这一数值在近年来还在持续提高。
与欧洲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前景非常好。但是也需要取长补短,借鉴欧洲的一些好多的经验,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1)加强政府监管
任何行业在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行业自律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国家的监管也不可放松。欧洲国家多属于发达国家,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但是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实施有效的监管。如法国政府部门对于农场旅游的管理,德国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实行质量认证等。当前,海南省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要规范化乡村旅游的发展,除了靠行业协会的自律之外,应该借鉴欧洲经验,尽快加强完善政府的监管。
(2)确定发展重点与优势
欧洲的国家多数都不大,一个国家总与多个国家接壤。一些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总是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各个国家都尽量发挥自己的特色,找出创新点,以有别于别的国家。特色的优势使他们能最大程度上吸引不同爱好的游客。海南的乡村旅游点众多,经营同一旅游项目的不同商家之间的雷同之处也较多。应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特色,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
(3)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何斯路村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地处城区西北方向15公里,人均耕地0.38亩,全村共有442户,常住人口983人。2009年起该村与浙江大学、台湾精致农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建立薰衣草组织培养基地,致力于薰衣草精致种植和产品开发,目前已通过大棚培育成活薰衣草20余万株,建有120亩薰衣草主题花园,并对“龙溪香谷”薰衣草品牌的类191种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开发香包、枕头、香皂等20余种薰衣草产品。2011年成立股份制的草根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资金募集和生态资源作为原始股权,分别占比75%和25%,其中生态环境资源股为全体村民所有,资金募集由村民入股、社会募集两部分组成。目前由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斯路何庄”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之中。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浪漫的薰衣草基地、独特的建设格局、深厚的乡村文化等优势资源,这座大山深处的古村落逐步被打造成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普罗旺斯”,旺季每日吸引数千游客,年承载客流达12万多人次,2014年直接营业收入约500万元,实现村民就业81人,回村就业大学生17人,为村民增加工资性年收入100万以上,同时极大带动了何氏家酿等农副产品销售,为周边黄山坞口等村发展农家乐提供了产业基础,有力推动他们实现就地创业、就业。
2.何斯路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
何斯路村创新了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将村内生态资源资本化作为全体村民所有的资源股占合作社总股本的25%,并规定永不稀释,这一模式相对于其他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1)有利于改变低小散的发展格局要打破“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首先须转变单户经营的发展模式。何斯路村通过股份制模式有效整合了生态资源、集体资产和村民手中的闲散资金,使得村里有能力开展斯路何庄、薰衣花园等大型旅游设施建设,统一品牌营销,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链条的完善。
(2)有利于争取各项优惠政策扶持相较于纯粹的工商资本投资项目,何斯路村发展模式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等作用,带来诸多社会效益,因此更能取得政府部门认同,争取到相关扶持政策。2008—2013年期间,何斯路共计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约900万元。
(3)有利于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何斯路村将美丽乡村作为其休闲旅游产品的最大卖点,将薰衣草等旅游元素融入乡村这一空间环境,以乡村自然性作为旅游吸引物。美丽乡村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产业发展又为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发展局面。
(4)有利于充分调动当地旅游资源许多大型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商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陷入与所在村利益纠葛的漩涡之中,导致开发受阻甚至成为烂尾工程。何斯路模式使每个村民成为产业业主,最大程度争取到村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支持和拥护,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促成村民与游客的和谐互动,使产业区别于单纯的酒店、景点服务,让游客置身其中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山村生活。
(5)有利于村民共享产业开发红利相对于一般的招商引资项目,何斯路村民能从产业开发中获得更大收益。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壮大了该村集体资产,推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民的就业、创业,促进了农家乐经营、农产品销售、工资等多项增收,而且使村民成为股民,从项目盈余中直接获得分红收益,极大拓宽了山区农民的增收途径。
3.存在问题
(1)缺乏前瞻性的开发经营理念由于缺乏大型旅游项目的开发经验,旅游项目开发仍停留在村庄建设的一贯做法中,对规划设计环节不够注重,制定的规划缺乏前瞻性。一方面农房建设缺少统一规划,整村没有进行有效的功能分区与合理布局,既破坏了婉约清丽的山村韵味,又不利于村内古民居的后续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内容不丰富、特色不突出,如薰衣花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过多、人造痕迹明显,园区内缺少参与互动的游乐项目,没有合理配置花卉种类可长期供游客观赏、摄影,导致项目缺乏持久的吸引力,仅能在薰衣草不到两月的花期内正常营业,严重影响了持续盈利能力。
(2)农户切身参与程度不高虽然该村绝大多数农户入股参加合作社,但真正参与到项目建设、产业经营活动中的村民却很少,大多数人不清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状况,进而造成极个别村民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村民对开办农家乐是否有稳定客源存在顾虑,对经营乡村酒吧、民宿等缺乏兴趣,而现有接待能力无法满足大型会议和旅游团队的需求,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
(3)运营团队缺乏企业化管理村里的创业能人在村庄建设和产业开发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薰衣花园、斯路何庄等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产业管理人才缺少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对村干部的过度依赖,造成乡村旅游产业至今未能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导致在园区建设、活动策划、游客接待等方面力量薄弱。以接待考察团队为例,由于考察团队多,又缺乏程序化的接待流程,使得村书记的接待任务和村庄事务已相当繁重,还要主抓各产业项目建设细节和整体运行等方面的事务,难免出现应接不暇的情况。
(4)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何斯路村虽然对酒文化、名人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呈现,但只停留在墙体绘画、图片或实物的简单展示,没有与当地民俗风情深度结合,教育价值和文化品位不高,未能将文化切实渗透到游览过程中去给游客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5)孤村经营未形成规模效应何斯路村所在的城西街道何里工作片内就拥有望道森林公园、圣寿寺、望道故里等诸多旅游资源,但目前的开发均各自为政,项目之间缺少呼应,没有将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来吸引游客。
4.对策建议
(1)明晰定位,规划引导,迎合多元旅游需求要改变村庄建设的老思路,以打造舒适的旅游消费环境的思路来开展建设。对村庄布局、民居外立面、游乐项目等开展全方位整体规划,从游客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丰富项目内容,利用山村宁静的居住环境打造健康养生区,利用薰衣花园打造科普游乐区,利用村后山林打造康乐健身区,利用名人故居打造爱国教育区,利用曲酒、农耕文化打造民俗体验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
(2)示范带动,全民参与,凝心聚力谋发展一是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利用自家房屋发展农家餐和民宿,以实际行动来鼓励其他村民积极投身农家乐产业经营。二是鼓励村民义务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管理工作,力所能及地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将功绩登记在册,以此来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三是经营行为特别是财务管理要公开、透明,产业有稳定盈利后要及时进行分红,让广大村民明晰项目的收支状况,避免产生误解。
(3)完善制度,明确分工,建立优秀管理团队要及早转变之前家族企业式管理,真正建立公司化运营制度,聘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可借鉴台湾十鼓文化村的管理模式,将人员分若干个部门实行专业管理,如设立行政部负责行政人事管理、环境保洁及设施维护;设立游览部负责游客参观、接待及对外宣传;设立教学部负责特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教学科普等。鉴于考察团队较多这一情况,可将接待考察团作为村庄的重要产业来开发,根据不同主题制定完善的考察套餐,将参观线路、现场解说、视频演示、餐饮标准等考察流程进行明确,形成标准化操作,不仅有助于打响何斯路的品牌形象,也增加村庄的集体收入。
(4)深入挖掘,突显特色,充分彰显文化韵味何斯路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幽静的山村环境和薰衣草带来的浪漫意境,要着力抓好这两点的特色培育工作。在山村环境提升上,一方面要走生态、环保道路,加快新能源利用和垃圾分类推广进度,村内做到见缝插花,统一在道路两测及农房窗台上装点花卉,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另一方面要彰显乡土文化韵味,在继续办好何氏家酿曲酒文化节基础上,加强酒文化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场所建设,除物品陈列外,在场馆内添置红曲酒酿造等参与性项目,出售相关文化产品,增强乡土文化的渲染力。在浪漫意境营造上,斯路何庄的客房可以借鉴一些主题酒店的做法,将部分房间装修成不同风格来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薰衣花园内也需要增加游乐项目和薰衣精油制作等科普项目,逐步完善园区的游乐和教育功能。
关键词:扬州 乡村旅游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65-02
随着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球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乡村旅游在国内旅游开发市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是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有效形式。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产品特色和民风民俗,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具有十分广阔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扬州乡村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近年来发展迅猛,出现了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扬州市乡村旅游的真正发展始于2006年在仪征召开的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背靠资源、面向市场、打造特色、唱响品牌”的发展思路和“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途径,在此会议的推动下扬州乡村旅游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7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的总体目标,乡村旅游是把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等结合起来,具有进一步拓展传统旅游的功能,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几个小长假,扬州乡村游人气十分旺盛,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扬州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7月,扬州市政府第二次召开乡村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扬州市乡村旅游2010-2014年的“三级跳”发展目标:2010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总量要达到600万人次,2012年年接待游客总量要达到800万人次,到2014年,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总量要突破千万人次。
一、扬州乡村旅游开展现状
1.乡村旅游主题特色逐步显现。有主题有特色才能有发展,扬州各地在挖掘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且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如以江鲜、湖鲜、花鲜为主题的江都沿古运河水乡旅游区,以登月湖的生态风貌、果蔬种植和农家饭菜为主题的仪征登月湖农家乐旅游线,以野鸭、麻鸭养殖、原始生态岛的野外食宿游为主题的高邮鸭岛生态旅游区;另外,宝应以荷花、莲藕、果园、螃蟹自然资源为主题,维扬以蜀冈文化为主题,湾头古镇以玉器为主题,瓜洲古镇以时尚旅游为主题等等。扬州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以山林野味、湖鲜江鲜为特色的品牌餐饮模式,如邵伯龙虾、双黄鸭蛋、全鱼宴、全鹅宴、全牛宴等;以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为特色的都市农业模式,如登月湖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小纪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农庄模式,如临泽生态度假村等;以乡村自然生态、丘陵风貌为特色的生态养生模式,如白羊山森林度假山庄等;以及乡村酒店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等。
2.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在众多的旅游项目中突出重点项目。宝应正润生态园已投资上千万人民币对旅游区进行改造完善,增加游客参与项目,改善接待条件与基础设施,正在积极申报国家AAA级景区。渌洋湖生态度假村项目围绕“水上森林、农渔风情、人间仙境、有机食品”等特色,开发建设集生产、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八区一带二十四景”乡村旅游,游客中心、荷花池、龙虾垂钓等已建成。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累计投入2亿多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后吸引了国内外100多批次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已有20多个总投资亿元以上的生态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以红山体育森林公园、康大枣林湾生态农庄、云鹭农业科技、青春园林为代表的10多个康体娱乐、高效种植、观光旅游项目建成开放。高邮东湖湿地公园、瓜洲国际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临泽生态度假村、宝应荷园经过加大投入、认真整改,已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扬州市已拥有全国农业示范点7家,近百家乡村旅游接待点。
3.乡村旅游的外部环境明显好转。乡村旅游主要面向广大城市居民,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安全卫生就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为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对乡村旅游示范点、集中点进行改造、完善、提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经营户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农户庭院美化、绿化、洁化工作。三是加强重点乡村旅游点和自然生态景区建设,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设更多更富特色的生态景点,通过环境整治和设施建设,使游客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
4.乡村旅游渐渐成为市区主板块旅游的有力补充。为吸引更多的扬州市民及外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分流市区旅游接待的压力,延伸市区旅游线路,各地主动对接,积极采取措施承接市内外游客。宝应的“中国宝应荷藕节”和仪征的“绿杨春早茶文化节”、江都的“邵伯龙虾节”、高邮的“鸭蛋节”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与包装,面向市内外进行了宣传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2009年5月首届中国芍药节隆重开幕,仪征先后在扬州、南京邀请数十家新闻单位、近百家旅行社和各界朋友到会并踩线,并举行了乡村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新产品。在芍药节期间还开通了为时一个月的旅游直通车,在市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2009年“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以“农家乐”、乡村休闲游、田园风光游和农业生态游为主题的度假休闲之旅多姿多彩,游客和市民感受农家乐,吃农家土菜,在入乡随俗中轻松度假。小长假期间,许多外地游客第一日游玩市区后,第二日便开赴周边地区放松身心,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接待量成倍上升,已经成为市区主板块的有力补充。
二、扬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扬州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
1.布局规划不统一,思想认识尚有待提高。从扬州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已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基本上是自发组织,乡村旅游景点主要由当地农民或外来投资者自发建设,政府部门缺乏规划和有力的引导。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只把乡村旅游看作是旅游业的补充和点缀,没有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认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新事物所具有的极广的市场需求,没有认识到其发展的广阔前景。政府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不同旅游地之间信息不畅、缺乏地方互动,农业项目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农业项目自身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多数地区缺少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设计,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既不具备观光、参与性旅游的基本要求,也没有深入挖掘传统的乡土文化,尚未达到乡村旅游所应有的氛围与标准。
2.经营分散,产品形式亟待多元化。扬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营分散。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只是依托就近的水面等自然风光,简单摆放建筑等设施,建筑的风格、内部装璜装饰也缺乏协调性,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内部的装饰与物品的配置也存在冲突,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较差,整体布局多显凌乱。分散的经营使乡村旅游景区重复投资,形成恶性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扬州乡村旅游没有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加上资源整合程度低,不能充分体现出旅游产品的特性。大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家乐”的方式存在,向客人提品基本上都是:钓鱼、打麻将、打扑克、吃饭,旅游内容十分单调、乏味,与本地域文化结合较少,缺乏对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的发掘。乡村旅游产品缺乏耀眼的亮点和特别的吸引力,产品整体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
3.行业管理力度不够,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个体小农经营方式,许多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概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许多景点由个人或村委会管理,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根本谈不上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基本没有新的投入,也基本没有对经营秩序的有力管理。另外,由于扬州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且主要形式又多为农家乐,而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当地农民开发建设的农家乐,他们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服务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从管理上、服务上都比较粗放,个别景点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另外,很多“农家乐”不提供住宿,一些旅游接待点居住条件较差,人工造景过多,经营管理水平低,特色服务不明显,这使得乡村游很难被更多的城市居民所喜爱。
4.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扬州农村旅游资源均分散在郊区县,数量众多,星罗棋布,但“拳头”旅游产品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较少,且投资比重偏小,许多乡村旅游点还没有意识到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进行配套,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和配套的旅游功能,仅仅在简单再生产上徘徊。农业项目的旅游功能难以得到进一步开发,导致乡村旅游景点总体规模偏小,最终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其旅游产品的促销工作自然就跟不上发展要求,因而所能吸引到的游客仅限于周边城镇地区,对外地游客未能形成应有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村旅游中的必要因素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与游客需求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大部分游客来扬游览的主要去向还是传统的旅游景点,真正参观乡村旅游项目的游客很少。
5.产品开发定位不清,营销理念及品牌意识尚需增强。目前,扬州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要业态,而这些项目相对来说起步早,大都缺乏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市场定位,发展思路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发展潜力不足、发展态势不理想。部分乡村游产品打造中还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即乡村旅游产品景区化,乡村旅游线路观光化,乡村旅游接待宾馆化,失去了“农、俗、情、趣、真”这样的“灵魂”。
从营销情况来看,大部分开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营销手段单一,缺少包装策划,主要靠客传客宣传,靠自然散客、回头客经营,基本没有发挥网络信息在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销售不成体系,农户和旅游协会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委会,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解决扬州乡村旅游问题的对策
1.加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具体的规划工作可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区域规划。各旅游主管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打破行政壁垒,按照市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好规划对接,做好项目定位,挑选出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点列入全市旅游总规的项目储备库,并与农林规划及相关规划相衔接。突出重点,有序开发,指导他们发挥特色、制造差异、显出优势,避免仿效跟风,恶性竞争。其次是项目规划。乡村旅游开发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应该请专业公司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规划、策划,以保证项目的生命力。维扬、广陵、邗江可根据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意见,按照“一江”、“三线”、“五片”的总体布局,打造蜀冈生态休闲区、槐泗、甘泉生态休闲区、湾头古镇和茱萸湾、凤凰岛生态度假区,并形成特色发展的格局。
2.挖掘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与新农村建设环境相协调、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控制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以及自然农业景观、原始森林、水域面貌。因为乡村地区特色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所在,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有别于城市景观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
3.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乡村旅游作为近几年形成的新型旅游业态,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但江苏省去年推行了乡村旅游等级划分的试行标准,市政府旅游部门可根据省里的标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应该把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服务理念和要求向乡村旅游延伸,各旅游主管部门做好对乡村旅游的跟踪管理工作。除了服务质量以外,还应加强乡村旅游的统计工作,真正全面、客观地反映接待情况。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投资的方式主要是调动各方面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制定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企业的资金扶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用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集团、乡镇、村集体及农户投资参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信贷投入,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扩大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对于已有良好发展基础的乡村旅游项目,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开展社会融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农户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努力使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同时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游客,扩大客源。
5.加强宣传和促销力度。重视乡村旅游点的营销工作,增强营销的针对性,以附近的城市居民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如仪征面对南京、江都面对泰州,宝应面对淮安,邗江面对镇江的市民,打造不同特色的产品来满足游客需求。在县(市)域层面的营销上,充分利用旅游网络和旅游宣传品引导市场消费,在乡村旅游点营销上,不断策划旅游产品,丰富游客参与性项目,发掘传统习俗文化,举办专题节庆活动。已有的节庆活动应继续完善,作出品牌。各乡村旅游点应该用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餐饮、特色商品来增加市场吸引力。旅游部门应加强宣传、整合、引导的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开辟至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班车,努力提高散客的可进入性。同时,与旅行社、大企业、学校、车友俱乐部和其他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客源渠道。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建设,指导乡村旅游景区、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定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一、重庆市北碚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想落后,难成规模
首先,北碚乡村旅游分散性强,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地位,缺乏行业或协会的统一管理与组织,散兵游勇,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其次,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结构不健全。再次,我国乡村旅游一般以村、户为单位,没有做长远、有效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故步自封。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原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而作为旅游盛地后,游客的“井喷式”涌入,致使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设施严重不足,不仅助推了环境脏、乱、差,更无法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体验,无法吸引并留住游客,直接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民俗旅游经营者安于现状,不舍得投入资金提升自家软硬件接待环境。首先是在营销宣传方面,总认为宣传方面花的都是冤枉钱,马上要看到效果,万一不来人,钱就打水漂了。 另一方面北碚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 旅游开发资金不足,使得已有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如停车场地、道路、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等都在一定程度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和管理缺失
北碚乡村旅游普遍缺乏懂得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产品创新开发、市场调研等方面的人才。目前北碚地区从事乡村旅游的主要人员是当地人,他们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先进经营管理不懂,信息更新滞后,文化水平有限,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市场前景分析、营销方式等思想陈旧。
(五)乡村旅游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产品消耗严重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行为也缺乏规范,在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等垃圾。旅游者的随意采摘与践踏,使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减少,游客和经营者遗留的生活垃圾、开发商丢弃的建筑垃圾造成了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恶化,原本清新自然的空气与绿色环境被污染,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二、构建适应北碚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元化旅游体系
乡村旅游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过度开发,少走弯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乡村旅游沿着科学、有序、高效、可持续的道路健康发展。
北碚中心城区、蔡家半岛综合开发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区、澄江新技术产业区、金刀峡都市农业发展区;还规划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带、中梁山生态修复带、龙王洞山生态涵养带、金刀峡生态涵养带,来保护好北碚的资源优势。打造一定数量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形成以古镇古村文化、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特色庄园旅游等为主题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全面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框架。
三、保障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举措
(一)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政府,抑或乡村旅游经营者,应该全面提高对乡村旅游的思想认识。提高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避免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
(二)制定整体规划布局,优化产业持续发展
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突出资源互补,相互补充的局面。以古镇古村为依托的偏岩古镇突出古文化、民俗风情、民俗节庆等主题的乡村旅游;而以金刀峡、缙云山为景区景点依托的乡村旅游充分景区景点配套的优势,打造适合本地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政府主导宏观调控,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各个民俗村特点,对沿街房屋墙体外立面改造、提升,切记不要雷同化设计,对公路沿线及村庄街道进行绿化、美化。利用当地瓜、果、粮、菜等干鲜农产品及其艺术制品装饰院落、客房及餐饮场所。在服务风格上突出亲情和乡情,为游客提供周边景区、?摘、娱乐等资源信息,促使密云农产品及其深加工艺术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销售,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提高美誉度与知名度,增加经营收入。
(四)拓宽融资渠道,利用有限资金完善发展
政府部门可以有条件的设置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投资资金项目。主要通过三条渠道筹集资金:第一,由政府部门统筹、批拨扶贫资金开发乡村旅游,政府投资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迅速发展。第二,引进外资,给乡村旅游开发注入新鲜“血液”,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第三,鼓励村民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完善旅游设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 拉萨市城关区 财政收入 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等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拉萨市城关区乡村旅游资源特点与优势
(一)资源优势
(1)娘热沟。娘热乡拥有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其地势比较陡峭,海拔较高,登临其上,自有一番居高临下,心旷神怡之感;人文旅游资源。错落有致的藏式村落,传统的藏民族生活习惯和民俗,具有独特内容、艺术格式以及很高文化价值的藏戏表演;宗教旅游资源。色拉寺、曲贡文化遗址、曲桑日追、格日寺等;娘热民俗风情园。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点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支沟、斜沟。支沟、斜沟所在的这两个村草地辽阔、空气清新,遍地野花,清澈透明的泉水是治疗溃疡病的天然良药,是开发“牧家园”休闲度假村的最佳之地。
(3)次角林沟。次角林沟位于拉萨市城关区次角林村,距离拉萨主城区只有2公里、位于布达拉宫的正对面。
(4)夺底沟。夺底沟在拉萨市城关区夺底村,位于区境东北部。该村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0.2万。
(二)区位优势
(1)航空方面。“两桥一洞”工程建成后,拉萨至贡嘎机场距离缩减为53公里。拉萨开通有国际及省际航线,共开通13条航线,每周60多个航班,旺季时80多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2)公路交通。现有干线公路15条,支线公路315条,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公里。
(3)铁路交通。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进藏旅游时间缩短近半,坐火车进藏旅游成为一大热点。从北京,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兰州,西宁可乘火车直达拉萨,游客来藏旅游很方便。
(三)政策优势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199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明确“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之一”1996年8月,自治区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2000年,自治区党委又做出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决定,把旅游业作为全区六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实施“特色追赶”战略,要求跨越式地加快发展,现在又把旅游业摆在了全区六大特色产业之首;进一步修改和充实1996年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制定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2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关于扶持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开展旅游服务的指导意见》,旅游部门坚持开展以“送政策,技术和资金物资下乡”为内容的旅游支农“三下乡”活动,引导农牧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拉萨市城关区政府对乡村旅游高度重视,专门调研聘请区外专家参与规划。
三、拉萨市城关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与旅游市场的接轨没有找到切合点
虽然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推向市场但宣传力度不够,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不够。而且乡村旅游形式单调死板,内容缺乏新意与特色。
(二)旅游产品与市场对接程度低
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层次低, 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娘热民俗风情园虽然突出了藏族风情的主题, 但旅游产品缺乏乡村性, 对本地城镇居民缺乏吸引力。
(三)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建设问题
拉萨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生态效益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正是拉萨乃至全区发展旅游业要考虑的首要效益。
(四)旅游接待能力有待提高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目前,当地居民主要表现为职业素质和组织纪律性较差。提高从业农民的素质需要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四、对策建议
(一)找准市场定位
次角林沟自然风景较好,且气候宜人,加上锅庄舞、寺庙景点等人文资源,建议定位为“生态旅游区”; 支沟、斜沟因其旅游资源状况相似且地理位置靠近,将其放在一起考虑,均可以定位为“假日休闲区”。
(二)完善政策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在完善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法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拉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详规,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步入科学、合理、有序的轨道。
(三)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拉萨市城关区乡村旅游资源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中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重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
(四)组建乡村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队伍
首先应加强高等旅游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其次是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培训机构;最后要加强政府旅游行政部门、乡村和高等院校或社会旅游培训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参考文献:
[1]罗许伍.拉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阻力问题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7-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farmers′ income,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utilities,farmers′ quality,etc.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for the″Three Rural Issues″.In recent years,Shanxi Province further promotes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rur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anx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Shanxi Province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市场化水平[1]。现如今,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俨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渗透到社会变革的各方面,其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结构调整,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挑战。
1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虽使其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孕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是全国知名的小杂粮生产大省,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农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山西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折期。如何使山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是信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其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源动力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农村经济逐步面向市场化和知识化,农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和机会、规避市场风险、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效益有直接积极的影响[2]。
2 国家“金农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状况
1994年12月,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家“金农工程”。此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始谋划,“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期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二期延伸工程。
截至目前,山西省“金农工程”一期已经竣工通过验收,依托此工程,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应用平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本框架。“一个数据中心”即山西省农业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即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12316”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视频指挥平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延伸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农业应急指挥平台,启动全省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依托“金农工程”,山西省目前农业信息化基设础施建设卓有成效。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末,山西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1.24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0.39部,分别比上年增加10.35部和11.92部;拥有计算机31.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22.66台,分别比上年增加5.76台和4.17台。但不难看出,鉴于使用门槛低的原因,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高于计算机,农村网民对网络科技信息使用相对较浅,这与农村网民学历整体偏低有着密切联系。
4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现状
4.1 涉农网站
农业信息网站被称作整个农业信息网络中间的“节点”,也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有农业政务网、特色农业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除了省农业厅这样的官方网站外,山西省农业科研部门、高校以及不同涉农行业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相继加入到网站建设中来,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有综合性的晋农网,还有山西养殖、山西种业等特色专业网站。科研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其面向全省提供农业资讯、成果技术、专家咨询等服务,并且打造了网上服务平台,同时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站的联网,成为省内农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的代表。2015年8月,山西省首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在太原上线,这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农业营销网,该商城以产地直供为主题,为全省11个地市开设网上主题展馆,展销各地特色农产品,将山西省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推向全国。
4.2 农业热线、短信
鉴于山西省农村手机普及率偏高,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省开通“12316”助农服务热线、“1259010”农科热线、“12582”农信通、“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养殖、种植、市场、农科、劳务等信息。省气象局开设覆盖全省的声讯服务平台与气象信息电话答讯系统,为致富信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
4.3 农业广播电视
鉴于山西省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农村并未大面积普及。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在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占据传播渠道的35%)。山西新闻联播面向全市农民传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山西农村广播FM(调频)100.9开播启动,播出覆盖全省11个地市,全天节目播出24 h,在太原、晋中的大部、吕梁、阳泉、忻州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双频覆盖。山西农村广播立足于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城乡听众提供农产品信息、科技知识、经济法律资讯、政策解释等节目,同时提供文艺节目,旨在以大众的视角体察“三农”,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根基,努力打造在山西、华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广播频率形象。
4.4 农业信息化装备
作为“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现代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与软件系统,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温室、智能养殖、自动化排灌)、农业GIS、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山西省逐步开展了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山西省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实现了联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4.5 农家书屋的建设
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局限,大部分地区发展比较封闭落后,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山西省从2007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山西的农家书屋信息填报使用率全国第一。“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榆次从2004年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点,构建一种新的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模式:县级图书馆直接服务于乡村的图书流动点,直接管理农家书屋的图书,解决农家书屋的流动问题。晋城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途径,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市县财政资金4∶3∶5进行足额配套,建立一季一检查的监督机制。目前,《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订的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启动实施农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
4.6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绛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大县,已有乡级专职管理员和信息员24名,通过农业部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到150人,另有1 000余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和遍及全县10个乡镇180个村庄400农户的服务网,构成了县、乡、村、户四级信息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4]。
5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是省农业厅下属职能部门,负责农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农业信息,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它承担着全省农业“三电一合”和“12306”“三农”热线建设工作,负责全省“金农工程”的网络推广与技术支持,承担农业厅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5.2 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站
目前,山西省11个市都建有市、县(市、区)信息级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包括农业信息、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工处理信息、推广信息技术、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90%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有乡镇信息综合服务站。截至2012年,全省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1种手段可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有917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
5.3 其他涉农信息机构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移动为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机制,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我爱我村”农村信息商务平台。以省、市、乡、县、村五级架构为基本框架,覆盖山西省全部行政网络门户,设定了信息员渠道、中介机构信息渠道、10086呼叫渠道、地方政府渠道、农村经纪人渠道。开设了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村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远程教育等栏目[5]。
6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网民规模小,农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省内涉农网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体系,但在农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基层乡镇农业网站并未普及;不少农业网站普遍存在缺乏实效性、信息更新缓慢的问题。农业热线、短息服务虽然很受农民欢迎,但现有用户规模并不大,其缺乏服务推广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示范阶段,由于设备集成体系的成熟度与农民自身的驾驭能力的局限性,大面积推广的难度很大。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部分书屋存在重建轻管,缺乏实用信息资源,借阅率低的问题。省内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非常不稳定且分布不均,高层信息人才紧缺。总体来看,由于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管理等局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足,不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内容难以实现共享,重复建设且依旧缺乏优质农业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建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率与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目前缺乏区域协调性发展,经济发达地区90%以上的乡镇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为40%[6-8]。
7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山西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建议今后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惠农补贴措施促进农民购买电脑等信息化终端,提高其普及率,电信运营商也可针对农村用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如降低上网等信息服务的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应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覆盖与利用。二是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阶段,还未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应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加强远程视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进程。这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和信息技能培训,加快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山西省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素养。三是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其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真实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改进农村信息供给服务。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型的农业信息平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政府应当根据山西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与资金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同时鼓励各级涉农机构积极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8 参考文献
[1] 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2.
[2] 黄晓斌.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7.
[3] 蔺建霞.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6):54.
[4] 郭恩臣.山西省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山西农经,2006(2):62.
[5] 李亮道.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
[6] 阮怀军,封文杰,唐研,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4(20):4117-4127.
水污染 立法现状 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1)农村水污染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农村水域包括:河流、溪流、水库、堰塘、渠、农田等具有排水、蓄水功能的载体。农村水域面积宽广,多为农业、家畜、生活用水,因此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牲畜以及农作物的情况。农村水污染,是指在发展城乡经济过程中向水体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水环境容量,使农村地域水体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况发生了变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和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中的水体系统造成的污染。
(2)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2012年,全国农村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89.5亿吨。有报道表明:量大而面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加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有50%~70%随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进入水体,农药的流失率则达到80%~90%。畜禽养殖场大量废弃物、食物残渣以及清洁饲养圈所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池塘、农田、溪流中。再通过农业灌溉排到农田,导致污染面不断扩大,而且很难监测,以至于昔日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发臭。许多农村地区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开办养殖场,但由于没有政府的指导和干预,为了方便取水将养殖场建在河流的上游或者临近水库地势较高的地方,导致牲畜粪便直接排到河流和水库中,造成水质严重污染。除了企业排污、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以外,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如塑料袋、包装盒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回收及处理,随处乱扔。有的直接扔在河里顺水而流,还有的扔在野外,由于大雨导致山洪带到河流,以至于现在随处可见漂满生活垃圾的河流。这些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农村水污染的特点
第一,面源污染。由于农村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因此,排放面宽广难以有效控制。相对于城市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城市建筑规划合理,环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较高。因此相比农村的环境问题治理效果明显。
第二,环保意识低。农民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在追求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重视科学生产就容易忽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确保粮食增收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污染的恶化。虽然有的村民意识到了农药和化肥的危害,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农业用水来源于水库等蓄水区,利用污染水源进行农业灌溉同样无法避免农田水污染。
我国水污染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只针对点源污染的控制作用,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的排放口,例如城市对于污水的排放实行统一排放,能够控制排放点。但是我国农村呈面源排放,没有固定的排放口。因此对农村污染问题的解决用处不大,有的学者认为面对大部分水型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农村的小型作坊污染的监督和控制太高,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在农村的具体情况,因为笔者认为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牲畜粪便的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才是导致难以监督和控制,成本太高,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因为我国农村农民居住分散,排放面广,环保意识不高导致各种困难,反而对于乡镇企业等来说控制和监测相对较为容易。
针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可以降低以往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传统农药、化肥对身体的伤害,还可以保证生产出来有安全保障的粮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是以科学的方法发展农业,在治理农村水污染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根据调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地区,水环境的质量较好,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笔者的家乡当地政府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还成立里专门的农业生产指导办公室,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执法联动机制
我国的环境立法较晚,法律还不完善,环保部门成立时间不长,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专业性非常强,但环境执法人员是通过普通考试进入的,专业知识不够,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污染事件,需要我们的环境执法人员不断增强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分辨能力,迅速依法作出判断,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同时,我们还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严肃执法纪律,将工作业绩和考核挂钩,对执法不严、怠于执法、滥用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执法人员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后果严重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关键词:乡村超市;商品结构;双向物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40-02
1 乡村发展超市的优势分析
1.1 良好的经济环境
2006年我国乡村总人口约7.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6%,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在逐年增高,2004-2006年,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连续三年增长达6%以上。2007年前三个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高于2006年同期3.4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支出,为乡村开办以销售生活消费品为主的超市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下面图1是2004-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额。
1.2 种类齐全,明码标价,迎合农村消费者消费习惯
超市一词原于国外,英文名SUPERMARKET,即超级大市场的意思。它把原先分散在多个专卖店的商品集中起来,统一按不同用途分类放置在货物架上,便于消费者一次性购买或选择性购买。再者超市物价合理,采取明码标价,农村消费者也买得放心。
1.3 对市场反应快,灵活性强,目标受众近
由于乡村超市经营规模小,经营者经常直接面对顾客,所以他们对顾客的需求变化能较早地发现与了解,对顾客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能很快接受或采纳,以增加或改变商品结构和自己的服务水平,灵活控制经营范围和种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农民走出家门几步就可以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
1.4 投资少,风险小
乡村超市或是连锁经营或是单店经营,由于超市经营面积有限,一般是100到300平方米。货品数量比乡村传统商业店可选择性强,比大型超市少。超市服务人员约5到20人。对于农村人来说,这是一种新颖而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力很大。竞争性比较小,风险低,利润空间大。
下面简单地列出了两份调查表,以便于我们对乡村超市有个量化的印象。
乡村超市占地面积不大,货品种类少,所以投资小,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超市的日营业额是相当可观的事实。由此,我们认为投资小、收益快、收入多是乡村超市发展迅猛的最主要原因。从表2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价格,服务、质量、种类多个标准满意和基本满意度较高。相比较看来,消费者对超市物品的价格满意度最高,这也是乡村超市吸引广大消费者的亮点之处。同时我们看到,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种类的不满意程度相对增大,依次为10%、16%、8%。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如果乡村超市的经营者不采取改进措施的话,这种不满意度就会不断增加。
2 目前乡村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乡村超市的发展还处于起步的过程中,就必然存在某些前进的阻力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分析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经营规模小,商品品种少,进货渠道不正规,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
由于农村超市是由传统的零售商店或者家庭店发展超来,所以面积有限,一般是100到300平方米,有点类似于大城市的便利商店。店面有限,就直接造成货架拥挤,摆放凌乱,甚至有些蔬菜类经营采取地摊摆放。由于超市多是个体自主经营,企业主的随意性就很大,尤其是副食品的批发多是当地小工厂小作坊的产品,其质量很难达到标准,虽然便宜但不卫生不健康。日化用品也存在这些问题,虽然价格比县市里的大超市便宜很多,但其质量不能保证。贪图便宜的人去暂时购买这些产品,但是从主流发展来看,人们将会更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保障。
(2)商品数量少,库存不足。
由于超市经营面积有限直接导致商品数量少,超市经营者大部分属于个体经营,资金不足或对于市场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心以及传统的稳扎稳打的心理也是导致商品数量少的原因,再加上农村物流系统不完善,存货不足,很容易造成某种或某些商品的供给不足甚至断货。
(3)缺乏科学管理,服务有待提高。
超市经营仍沿袭传统零售店的管理模式,没有规章制度,随意性很大,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变化无常,没有统一的售后服务系统。
3 解决乡村超市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为了建设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需要,政府在完善农村市场环境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制定针对农村消费品消费市场的法规与措施,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并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顺畅的渠道。
3.2 超市经营者方面
(1)调整商品结构,增加经营品种。
农村市场居民的消费特征与城市市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企业简单照搬城市模式是行不通的。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大多处于温饱或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在消费开支上仍以吃、穿为主。同时随着外出打工人数在增加,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农村居民对家电,化妆品及家用日杂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十分看重子女的婚嫁、喜事消费有向城市看齐的趋势,成为农民新的消费重点。因此,乡村超市经营者应主动顺应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特点,积极调整商品结构
(2)建立双向物流,使连锁经营者和农民双赢。
完善的农村配送网络体系,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建立双向物流,可以分担农村超市配送成本。这样,农村超市不仅可以利用同一个物流系统,通过双向物流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作为城乡贸易的桥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让农民更尽情地在超市消费。
(3)实行规范化管理。
农村超市虽然面对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消费群体,但是他们仍然偏好优良的服务。农村超市经营者为了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需要加强管理,规范服务。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实行共同的经营理念;规范操作,企业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然后上岗,使他们达到一定的水平符合其岗位的要求;规范配送渠道,超市经营者保持与正规的厂家合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在售后服务上,提供调试、维修和配件供应项目,完善服务体系。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现状;良性发展;对策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边缘和乡村交界地带的城乡结合部逐渐走在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
一、研究课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1、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进程发展中所出现的特定产物,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它是城市发展的延伸地带,工业开发区、房地产等产业活动正迅速兴起。同时又由于它的活跃性,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交叉性,使得它成为各种社会利益及矛盾的聚集地。因此对这一区域居民生活状况的研究势在必行。
2、掌握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存现状与区域发展实际水平,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深入研究和探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全局性促进作用。
(二)重要性
1、城乡结合部是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进程;是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前沿地带,同时也是乡村城市化最先变质的“形成层”。掌握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计组合规律后,既可以对城乡结合部居民生计向城乡结合部生计组合进行提前预热,使其提前适应,又可以对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生计组合引导,向城镇生活转变。由于部分居民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较难放弃城区的优势区位土地,且忧虑迁移后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因此只有积极引导占地居民向新的城乡结合部迁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城市扩张对城乡结合部居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城市扩张在城乡结合部的阻力,推动城市发展与建设。
2、城乡高密度的人口与产业释放了大量的“三废”,却在短时间内无法处理这些废弃物,于是城乡结合部就成为污染物的接收场所。但这种环境的调节能力与城区一样具有一个“门槛效应”,突破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容纳能力后,其调节能力便会大大降低,严重污染了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当前城乡结合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比如就业问题、土地问题、生态问题等。而城乡结合部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现状
1、公共治安工作尚未完全到位,社会丑恶现象泛滥。城乡结合部人员复杂,治安不到位。这一是因为城乡结合部民警长期处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之中,警力配置没有体现城乡结合部的特点,有限的警力没有按工作需要“沉到基层”,而是“浮在上面”各警种之间缺乏协调。二是因为派出所一年到头忙于“搞突击”、“打战役”,而其关键的社区管理工作几近“荒废”,因而造成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窘境。
2、未成年人、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目前在多数城乡结合部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峻:一方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成为违法犯罪的重要主体之一。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在未成年人犯罪中14-16岁人员已占相当大的比例。与过去16-18岁居多的状况有很大改变。从犯罪主体来看,城乡结合部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外来人员犯罪问题突出。随着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在推动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犯罪也逐步成为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之一。
(二)城乡结合部居民的土地流转问题
1、农用地过度非农占用,耕地流失严重。城乡结合部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激增。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生活保障。
2、土地产权界定范围模糊,土地征用范围过宽,“公共利益”不适当扩张,导致责、权、利的边界不清。这就为各级政府借土地所有者的名义来随意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农民在现实中缺乏充分享有自己土地权利的能力。现行的法律极大的滥用了农民的土地征用权,对农民的土地损失越来越大。
(三)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和文化问题
1、城市中小学的门槛过高往往超出城乡结合部村民承受能力。作为城乡结合部农民的子女户口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因此城乡结合部居民的子女想要进入当地学校上学,需缴纳较高的旁听、赞助等额外费用。
2、现有的中小学条件难以容纳新增加的大量生源。虽然小学新生入学人数有缩减趋势,具有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公办学校通常是分散在各个城区的,而打工人员却聚集在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内的公办学校资源紧张,造成公办学校无法接收全部打工人员子女来借读。
三、实现城乡结合部良性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力
尽管我国目前不可能完全取消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但是可以在城乡结合部率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那些尚未完全具备城市化要求的城乡结合部村镇,可以导入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并作为管理体制的主体,特别是要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把这些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构成、产业布局等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之中。
2、实行群防群治
充分发动群众,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贯穿始终。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防群治工作深入人心。二是要建立群防群治工作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三是普及群防群治知识,提高群防群治技能,规范化培训相关社会治安从业人员。
(二)严格规范土地征用与管理政策
1、国家要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保护农民的合法财产。国家权力要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界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平衡各方的利益分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社会公平。
2、进一步明确征地目的,限制和缩小农业用地的征用范围。通过法制的方式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征地和一般经营性项目用地,严格约束政府滥用公共权力侵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搞活土地流转市场,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采用协议转让、入股、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流转为中心的城乡结合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三)实现城乡规划及文化教育一体化
1、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过程中,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发展理念,统筹安排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资源和城市功能,促进城乡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优化,按照城乡结合、功能合理和方便生活的原则,做到城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发展。
2、实现城乡文化教育的一体化。打破学校按照“属地原则”入学的界限,只要是适龄儿童,按照学校的条件能够进入城市学校的,学校不应该加以限制。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居民融入到城市文化环境中;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来适应城市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等,消除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心理,促进城乡居民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聂仲秋:《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以西安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