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以共同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形成了大学社团,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网络。
一、社团活动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从高中相对比较封闭的自我管理向半社会化的开放的自我管理的过渡。因此就需要有相应的心理互动平台为其提供互动的关系和平台。这种平台提供是进行朋辈互助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重要途径。高校社团开放的心理互助平台具有发散性的特征。这种发散是从一个心理节点到关系复杂的心理网络的过程。这种发散性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提供相对开放的管理,不但可以从一个心理平衡转化为另一种心理的平衡,还有利于形成不断进行群体心理更新的和不断进行群体心理调适的自我更新机制。但是这种求助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因此就需要相关的高校社团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引导。
2.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高校大学生心理互动包括了群体心理互动和个体心理互动,因此,存在着群体心理行为和个体心理心理行为。群体心理行为需要相应的群体互动平台,而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刚好为大学生群体心理互动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是以相关的管理机制作为管理保障的,这种保障是由高校管理者作为社团中大学生心理互动的关键的引导者,并将高校社团的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的重要内容,保障了高校社团活动目标的正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社团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心理互动的救助,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朋辈互助机制形成的重要保障。
群体心理行为的互动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行为互动做了准备。个体心理行为互动需要相关的群体心理行为作为依据,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趋向中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高校社团活动中的人际互动和群体形成,有利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这种形成机制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导向。当然个体心理行为和群体心理行为之间相互的互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互动都可以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这个载体中实现。
3.高校社团学生活动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学生进行素质工程提升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对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的实践和继承,希望通过高校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向高校大学生进行传递。学生在这种传递和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我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在社团活动多维的关系和价值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具有较广泛的内涵,例如基本的技能、性格形成、价值取向、社交技能、专业技能等等都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除此之外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依托。专业技能或者价值取向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等进行相关的传授,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课程的教育,也需要有进行实践的平台和渠道来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同时通过实践来内化为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心理行为特征。这种可以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得到实现,同时由于这种互动是多方的关系互动,因此这种心理健康互动关系具有参照的特征。大学生可以在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通过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参照对自己的心理行为逻辑进行修正,得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特征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客观的心理价值和意义。
二、我国高校依托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
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内涵分离、高校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高校社团活动的表现形式产生反感等。首先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缺乏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导。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素质教育的表象,而忽视了内涵与活动之间的有效结合,以至于出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只是空头上谈的缺乏有效的实践,同时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内涵建设和素质内涵融合,使得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只是一味的表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行为,而忽视了其真正具有价值意义的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这种品牌和内涵建设需要有学生的心理的相心力,这种相心力的培养和维护需要有相关的心理教育作为基本保障的,而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管理者将心理健康作为单一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从学生社团活动中分离出来了,这种分离导致了学生社团中由于群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变得单一,学生之间的心理变成只是单一的工作交流,缺乏有效的心理互动和心理参照,以至于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动只是空谈。
2.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活动组织和举办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度和群体参与性,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缺乏科学的设计,这种设计也忽视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基本的功能要求。首先表现为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活动、组织活动和进行活动的效果反馈。社团活动往往会出现活动搞得很热烈,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有效的合理的内容融入。因此需要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融合问题。其次由于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群体的认知度,高校学生活动社团往往会选择学生普遍认为的价值理念和活动形式作为其进行活动的主要内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具有向上的积极的价值导向,而是一味的从众和趋同。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需要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的设计来具体完善。
3.高校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设计之间缺乏管理和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机制缺乏主要表现为内涵之间的缺乏融合,管理模式之间缺乏融和,运行实践之间缺乏协调。首先是两者之间的内涵之间的融合问题。高校管理者由于过分将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分,使得社团管理与心理教育进行的分工和职权分离,这种分离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内涵和价值导向的融合。同时由于分工和职权分离,出现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调问题。在管理的实践中由于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封闭,价值融合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价值的迎合忽视了各种功能之间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虽然进行了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但是在分工过程中缺乏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使得在实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高校需要根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模式选择,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心理健康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管理反馈的有效控制来提高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高校管理者需要认识两者之间融合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和融合。首先,需要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的相关性。因为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统一要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机的配合和共同价值的确定和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强化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管理过程中不断向教育的各个部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融合要求。形成相关的教育理念框架,在制定学生的教学素质培养计划和目标时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社团活动的导向过程中需要强化其心理教育的职能,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社团活动的目标和形式强化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
2.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设计首先要考虑社团活动的活动计划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专业研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形成统一的相关的管理目标,并将其从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实践。通过对高校中课程设计和活动模式的选择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计划的实践要求,并通过教师和管理层的实践来强化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其次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社团和教学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制度需要在高校总的制度框架下对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将社团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中脱离出来并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实际。这种制度需要在各个部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使其更具有实施的基础。
3.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
这种依据高校社团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能对高校的心理健康进行时时的监控和效果评估。因此,在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发挥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两个职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关键问题在于健康指标的设定和健康指标的有效测评。这种指标的设定需要在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管理实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控,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选择符合测评要求的监控指标,同时需要在测评过程中分析其测评的信度和效度,保证测评的有效性。其次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其包括了社团管理前的目标的控制,社团实践过程中的偏向控制和社团实践过程后的效果控制。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管理与目标之间的偏向,同时也要及时将控制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管理,以利于在第二轮的社团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目标的改进和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2]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生涯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美国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了生涯教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师培养和教育模式规范等方面借鉴美国生涯教育经验,改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
美国高校;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迅速变化,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要直面日趋复杂化的成长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伴有课业压力、交际压力、就业压力,由此而产生负面效应。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堪忧,心理调适能力明显不足。对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其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强其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的。[1]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仅采取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个人或者团体的心理辅导及咨询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还处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例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生反映课程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对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增强作用并不明显。另外,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大多放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方面,属于心理矫正,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如何能够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功用及效果最大化,生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思路。美国是生涯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在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一、生涯教育内涵的嬗变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最初生涯教育是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由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转变而来。随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职业决策社会学模式的提出,职业指导理论强调个人特征和社会、家庭、工作、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在职业指导理论的影响下,生涯教育最早出现于1971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的一项教育运动。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作出了如下的定义:生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应该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当中,即从幼儿园开始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逐一按照生涯规划的五个步骤来实施,即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通过生涯教育使学生获得各自的谋生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个人生活状态。从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的重点已经开始面向人的全部生涯教育发展历程。进入到21世纪,美国生涯教育更进一步形成了从“学校到工作”(STW)到“学校到生涯”(STC)工作思路的转变。[2]生涯教育内涵的转变反映了其关注的重点从追求社会就业率转移到提升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幸福感。这种内涵的嬗变秉承了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理念。首先,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包涵了适用于当代生涯辅导理论发展的合理因素;其次,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可以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的观念,使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成为可能。[3]这种内涵的嬗变也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发展是整个人生的主题,强调“终身性”而非“阶段性”、“综合性”而非“单一职业性”的生涯教育,对于引导个体全面协调发展和破解毕业生就业问题都是很有裨益的。而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有共通之处。当前的心理健康不再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层面,而是动态的、综合的,包括心理、身体、精神、生活态度以及环境统一协调的健康。[4]由此可以看出,生涯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唯有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适应整个社会,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当代大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想解决时,往往离不开对自身生涯发展的总体认识。总之,生涯教育已成为研究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课题、途径和方法。这正如俞国良等学者所言,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及其发展历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生涯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步被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当中,同时生涯教育概念的演变与心理健康概念的形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5]
二、生涯教育视域下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由于生涯教育的发展是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个体生涯发展问题的突出和生涯教育对个体人格心理发展作用的凸显,生涯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效能。在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生涯教育已影响到心理健康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能力素养和实施模式。
1.在心理健康理念上重视生涯教育
在后工业时代,心理健康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健康并非简单的生理健康,也要包括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的实质及内涵重点应该在健康上,要考虑到将各方面的多种因素有机结合集合起来,以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突出生涯发展的状态,强调个体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让自己过上健康并且有效率的生活。相较我国而言,美国心理协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较为全面。其中关于生涯的模块更具关注力度,具体表现为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能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能自我思索、自我抉择;能全力投入工作,能寻求乐趣几方面。美国的这种心理健康理念一直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课程的开展,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到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以及磋商等几个放面。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美国成立了国家学校心理学学者协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在其官网上可以找到关于生涯教育的专题模块,供每一位公民参考。前者通过网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寻找工作咨询、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和已工作者的生涯咨询几个方面的服务和指导。[6]后者也专门为美国当代大学生提供个体生涯发展方面的专业指南、生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和帮助。[7]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涵盖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进行相关的辅助。美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上遵循严格的准入制度,体现在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方面。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州强制性的资格认证方式,第二类是符合国家水平的自愿的资格认证方式。[8]由于州际标准差异很大,这里只对国家层面标准的生涯教育特点进行阐述。美国全国优秀教师委员会(NBPTS)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中规定了优秀教师对学生升学、生涯发展、社会生存能力有深入和广泛的理解。[9]对于如何指导学生,教师应通过小组和个别辅导相统一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制定学生学业计划,并教授一些实用的技巧;对于学生生涯发展,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其了解各种职业的具体要求及工作状态,并以此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于社会生存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与同学、同伴的交往,提高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融合了生涯教育内容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提出了一套全国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以指导毕业指导、证书发放、专业的教育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从此实施模式分成的两大方面,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实施原则来看,生涯教育都融合在其中。[10]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面,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特别提出了要提供关于发展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整合学生行为发展、心理健康、学业三大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健康行为,用发展的系统思维方法来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上出现的行为困难的原因。总之,将生涯教育的理念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当中,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有裨益,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心理需求,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明显。模式的实施原则提出了在组织、环境、专业交流等六个方面的行为价值取向,都体现有生涯教育。如在环境原则中就提出学校应该缩小学校和工作的环境差异,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生活。
三、美国生涯教育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美国生涯教育对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完善的操作体系。掌握生涯教育的理论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生涯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面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职业性”的规划和生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向要进行转变,应从社会本位走向人本位,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协调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逐渐促进自身达到一种自觉的道德境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困境。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存在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取向也应转变,从单一走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知识不是单一,知识应用应是具体、动态的。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应从“说教”走向“对话”,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2.生涯教育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美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要求十分严格,例如在学历要求上就要求获得心理学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并获得执照,生涯教育内容是其培训必有的课程和环节。我国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虽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心理咨询师的等级证书,但专职老师比例较少。由于教师培训课时较短,且培训课程仅限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素养明显不足,尤其在生涯发展指导方面非常薄弱,更谈不上系统掌握生涯教育知识和技巧。总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拓展生涯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学校和社会。
3.生涯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要秉持“系统化”的原则,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是躯体、心理、生活乃至工作多样需求的统一。而生涯教育实施的特点恰能符合其需求。首先,就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而言,其系统性较强,包括自我评估、环境分析、设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评估与反馈等几方面内容。其次,生涯教育以学校为基点,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其中,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第三,由于生涯规划是分阶段进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
作者:肖汉 邬强 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
[2]付雪凌.从STW到STC:实际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72-75.
[3]张姝.杜威教育思想对"生涯辅导"的影响与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2):105-107.
[4]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29-3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时代、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拥有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长中的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日益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复杂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然而,面对21世纪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更高需要,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还显得比较落后,地区差异较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推进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国外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广泛,提出了多种教育模式,其中发展性模式、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影响最广。基于我国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和国内外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以及十多年来我国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积累,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最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发展性模式:提出辅导即是发展性的过程,促进个人成长,学习、发展是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三大重要目标。强调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所有领域提供帮助,促进个人成长。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曾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在1984年曾指出,“心理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所谓发展的模式,是指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发展性模式强调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辅导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辅导对象学会应对的策略和有效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原已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发展性心理辅导主张辅导的核心是成长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它把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看成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心理上的变态与疾病。因此,发展性模式的建构,是以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是顺应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用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培养当代大学生,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预防心理疾患,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必须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刻而又具体的内涵。
1.坚持以生为本,全面的教育引导
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长期家庭的过度关爱,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我们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健康的生活模式,成熟的处理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增强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等方面。
2.强化全员参与的原则
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为骨干、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军、学生骨干和心理健康社团为依托的全员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是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骨干和专家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许多发达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培养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面临着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每一所高校都应有一定的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编制。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加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新的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专职队伍的专业水平,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建设学生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学生工作队伍由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学生心理状况排查、危机预防和干预等工作。学校以强化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为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既当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辅导员,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三是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朋辈学生导师队伍、班级心理信息员等学生骨干队伍,积极搭建学生自我教育、互助成长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3.深化全程辅导的原则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包括:生活和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情感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学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人生目标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压力来源及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主要发展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1)结合不同年级学生面对的主要发展问题,设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而培养不同的技能。如,一年级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增强自信心,重点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技巧,时间管理的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始思考生涯发展的问题等。
(2)分层次开发多种形式的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心理健康标准的普及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二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课程,如《咨询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三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心智潜能,培养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4.营造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高校良好校园文化和环境是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用有时比显性的正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还大。校园文化和环境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在新的世纪更应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产生实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大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的表率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Raymond J.Corsini,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M].New York:Wiler & Sons.Inc,1984.
[3]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
[4]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5]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得探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
[6]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一、 整合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合理组合各种教学因素
体育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合理组合教学诸因素,使之发挥最佳整体效应,并通过整合促进和发展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整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体育教学作为整合的主体和核心,涉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综合性教学改革,衡量整合好坏的主要标准是教学的质量。只有站在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先进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使之贯穿于整合教学的始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精心研究,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然后运用系统原理合理组合上述诸因素,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整合的教学改革才能成功。
2、有利于拓宽体育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受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影响,迫于时展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虽进行了多年教学改革,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种身体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模式。就是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转变过程中,给体育教学也留下了很多难以信服的理论问题,如“学生学习和练习运动技术的时间越来越少,课的运动负荷也越来越小,有些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学与认知内容和目标相关性较大的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必将拓宽体育教学设计思路,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3、 有利于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
“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共同追求,正确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目标一致性、功能效应的互补性问题,是整合的主要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为主线,以运动技能、锻炼方法的学习为核心,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根本变革,使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化发展、健康教育向体育化发展,真正为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尤其强调的是运动技能的特定内涵已不仅仅是指竞技运动中的特定技能,而是指健身技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技能学习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及一般性锻炼的关键的学科要素,是体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新体育课程模式区别于传统课程模式的核心要素。
二、整合的形式
在探索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实践中,许多体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探寻结合点,把人体健康及其知识体系较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促进了学生体育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起来,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整合形式。
1、健康教育内容渗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
关键词:江西省 高校 体育与健康 课程
前言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根据高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要求,笔者对江西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江西省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地理分布选择了江西省五所高校:赣南师范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共计500人。
1.2研究方法
在五所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共计500份,每校100份,回收问卷467份,回收率为93.4%。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①对体育、体质、健康有明确认识的学生有194人,约占41.5%。②认为体育、健康的相关知识必须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来掌握的学生有298人,约占63.8%。③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但又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有293人,约占62.8%。④对体育只观赏不愿意参加的学生有173人,约占37.2%。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在体育教育中树立健康教育思想,更科学地组织体育教育过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密切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学习和掌握卫生保健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改善、维护并促进人的健康状况,使人们享受美满幸福的生活。
2.2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间短。
在对五所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五所高校都是开设两年的体育课。大部分学校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选项课,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高年级要开设选修课以增加体育教学的时间。但大部分高校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缺乏等原因,不能保证选修课的开设,造成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时间较短,影响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我国高校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两年的体育课时间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2.3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开展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①有63.25%的学生认为课外活动锻炼场地器材少。这种现象在阴雨天尤为明显。②有86.6%的学生课外活动没有教师指导。从调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地达不到教育部的场地配置要求,由于师资不足,教师要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其工作量太大,目前还无法做到。
2.4理论课教学内容缺乏性、生殖健康教育。
当今世界广泛关注青少年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青少年性观念日趋开放。受我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封建思想的束缚,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的开展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我们对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1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希望能通过学校正规的性健康教育途径来获取相关的知识。②有83%以上的学生希望在学校得到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及性伦理教育。③对学校开展性教育情况有64.7%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开展过性健康教育。
2.5实践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调查表明五所高校中开设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与中学教材重复内容占81.2%,拓展学生素质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内容少,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6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只注重学生运动技术掌握和完成达标情况,而缺乏对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使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知识的单向传递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健康行为养成的教育。学校健康强调“知、信、行”的统一,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改变,重点在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及提高学生健康技能,这给实施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从对江西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②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间短,课外活动开展困难;③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开展困难;④理论课教学内容缺乏性、生殖健康教育;⑤实践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⑥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3.2建议
3.2.1树立正确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衡量人的身体、精神和生活是否完美的一种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认识有了全新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是这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并认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这就十分清楚地把健康作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等指标相统一的现代观念呈现给人类。
3.2.2扩充体育资源
事实证明,大学生在停止体育必修课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能日益下降,因此,普通高校在现阶应按照《纲要》的要求开设三年级以上学生的体育选修课,对保证《标准》的实施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继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标准》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教学改革,转变观念,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教材、场馆、器材、师资队伍建设,为广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3.2.3学校――正规的性健康教育基地
促进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保持社会繁荣与稳定、促进家庭健康与幸福的重要保证。性健康教育既要在学校进行,也要在家庭和社会里进行,但学校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我国现阶段,社会上对性健康教育远未达成共识,家长大多又不具备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表达能力,因此,性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学校。
3.2.4合理设置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必须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需要,满足他们体育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只有当大学生的学习愿望与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参与体育学习锻炼才有动力,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兴趣与愿望,使体育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将是未来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同记.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模式的思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2):1-4.
[2]胡海燕.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108.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体现语文的心理关怀
语文是各学科之母,其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教学方向,关系着学生甚至是整个国民的素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人文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能够发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幸福的人。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其普遍存在着焦虑、厌学等等心理问题。此时作为人文性较强的语文学科理应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语文教学中体现心理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在要求教师不仅仅找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还应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人格发展的潜能。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关怀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要求就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教学效率的好坏是师生之间共同作用的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学习潜力及情感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适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及学习氛围的构建。应创设平等、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败。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若想成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首先就要在师生之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互动。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身段,充分的了解学生,以平等互信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的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关系,与学生真诚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需求,进而挖掘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在授课过程中逐渐的渗透对其进行教育开导。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应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起到榜样作用,真正的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以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存在着诸多的复杂性,因而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过程中面临的是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难题。语文教师应以高度的热情、耐心;富有朝气及运动精神的进取型人格,进而感染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向着健康阳光的方向成长。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收纳了诸多优秀的文章,文章内容丰富,蕴含着诸多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内容。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是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精心选择的,教材以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以极具教育内涵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及思想境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讲授小学四年级《鱼游到纸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课程的重心置于引领学生感悟聋哑青年身残志坚、勤奋专注的品质方面。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青年人专注看鱼、画鱼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画面的呈现,捕捉文章的细节,深刻感受文章内容及饱含的感情,使学生对青年由心底深处萌发出对青年的崇敬赞美之情。青年这种勤奋专注的品质以及身残志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善于情境创设深刻感悟教材内涵
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但故事性不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材内容的展示,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对教材聂荣进行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感悟教材的内涵,以及人物的情感。更易于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感受,使自身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例如:五年级上册的联系中有篇文章《浪花与礁石》,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浪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低于骄傲自大盲目讽刺他人的坏习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看哪一组能够将文章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同时邀请几名同学做评委,评委要根据表演的生动程度,人物动作、神态等进行评分,评委必须秉持公正的态度,打分要给出合理的理由。这样语文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角色表演他们对浪花及礁石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三、结语
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深入挖掘这些因素,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从而更加健康的成长。
作者:刘晓儒 单位:宁夏西吉县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慧颖.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27).
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身心素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1、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现代社会,犍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赢得竞争。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体育与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口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维护他们的健康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2、高校普及体育与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健康是财富,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当前,健康的内涵已经改变,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病态。还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及道德健康。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促进人的健康的一门科学。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相关的卫生知识及保健技能水平,而且还会辐射社会和家庭。所以,这是一项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为保障我国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加说明了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方法及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身体健康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潜力,拥有这种潜力的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而体育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健康意识。
4、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单纯是体育和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科学、德育的内容,是营造一种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向导的整体优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已有中学德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善与恶、美与丑等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青年期固有的心理矛盾,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社会消极面往往会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灵在烦恼、懊悔、绝望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走、轻生、犯罪等后果。因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体育健康教育,使科学的道德理论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分析社会道德现象的正确方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的文明素养,确立对社会、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具备抵制社会消极影响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5、开属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锻炼模式的转变,体育与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卫生策略。对于国家来说,体育与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国民保健对策。人们都知道防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只要人们具备基本的卫生
知识,许多疾病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体育与健康教育由单项传播信息向双项传播信息方式转变,形成课堂教学、科普录像、卫生咨询、心理咨询、个别交流、学生反馈信箱、体育网络新技术等多种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被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指导,据高教学效果。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未来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统计,世界各国有70%-80%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引发的疾病。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宣讲.建立健康意识,杜绝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约250万人死于由此引发的疾病。另外,调查表明,吸烟的起始年龄越早,其患病的危险性越高。吸烟还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减退,智力活动能力降低,思维能力衰退。某些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由此可见,吸烟确属公害。因此,不少国家都制定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法规。而酗酒是世界公认的又一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危险因素中居于第二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因酗酒而结束生命。众所周知,酒精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过量饮酒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心脏、肝脏,还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疾病。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要减少和消除其影响,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一、强化入院指导,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新入院病人由当班护士给病人先做入院指导,专业护士再次强化,最后由护士长来检查指导结果。强调管道维护、症状护理指导、输液指导、用药指导等等。
二、每周安排健康教育班次,并梳理了岗位职责,由责任组长承担 根据科室实际病员情况、住院时间长、各组责任组长对病人情况掌握全面等特点,每周排健康教育班次,由责任组长承担。先了解各组病人健康需求情况,根据所了解到的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常见的病情观察合作要点、饮食指导、指导、气管切开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做到因病而异,因人而异,为1周内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提供依据和帮助。
三、由于神经外科专业的特殊性,部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员由于疾病本身严重无法治愈(植物状态)、也有的因为经济原因带管出院,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体、优质护理,针对这类病员,健康教育岗位护士在病员出院登记时作特殊标识,除了常规的电话随访,另外在每周的“健康教育”班时加强一次电话指导,必要时进入社区、家庭进行指导。
四、常规健康教育具体到每个人头,落实到分管床位,不论年龄,职称高低各分管一个病室的健康教育。不但增强了每个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同时提升了护理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加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责任感。
五、温馨提示,丰富健康教育形式 制作气管切开警示卡,床头简短留言条,做到口头与书面并进,弥补因家属更换频繁,口头讲解不到位的不足,提高病员及家属的依从性。
通过神经外科独特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神经外科病人及家属的参与感,增强了依从性,保证了健康教育质量。(外四林建琼)
内分泌科护士工作总结
2012年临床护理工作总结
2012年实习护士护理工作总结
健康教育专职护士工作总结
肿瘤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2012年护理工作总结
五官科优质服务护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