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1219例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分析,重点研究其人群分布、季节分布以及疾病症候群分布。
结果:经分析,收治的1219例患者在季节、人群和疾病症候群上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在临床诊治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诊断。
结论:要高度重视健康意识教育工作,促使各类人群特别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疾病侵蚀。
关键词:感染科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 临床分析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42-02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是感染科接诊的主要疾病类别之一,同时也是居民多发高发的常见疾病,在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和疾病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对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可以为环境卫生整治、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即以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自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前来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1219例。其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龄最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为79岁。这些患者均符合国家临床诊断标准关于发热伴随呼吸道症状的定义标准,即体温≥37.3℃,同时伴有呼吸道充血、咽痛、气短、哮喘、咳嗽、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肺炎、胸闷等鼻、咽、肺部感染症状。
1.2 方法。对以上1219例患者从季节分布、人群分布以及疾病症候群分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中门诊诊断需转入呼吸科住院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血液、尿液等方面的化验,并根据需要进行痰、胸腔积液、咽拭子涂片及培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病原学分析。
2 临床分析
2.1 人群分布。在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龄最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为79岁。其中72%为城镇居民,28%为农村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基层卫生室(所)的分流;其中学龄前(0-7岁)儿童443例,占36.13%,其中大部分病例在儿科门诊首诊;中小学生患者109例,占8.94%;18岁至60岁患者425例,占34.86%;60岁以上患者242例,占19.85%。
2.2 季节分布。在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中,冬春季发病患者964例,占患者总数的79.09%;夏秋季发病人数255例,占患者总数的20.91%。而在具体的疾病类型方面,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而在冬春季发病人群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于学龄前(0-7岁)儿童,而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则以18-60岁患者为主。
2.3 疾病分布。在疾病分布方面,共发现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94例,占患者总数的56.93%;支气管炎(肺炎)患者281例,占患者总数的23.05%;肺结核患者47例,占患者总数的3.86%;其他传染性疾病197例,占患者总数的16.16%,其中风疹66例、流腮57例;水痘38例,猩红热24例,麻疹12例。
2.4 住院患者情况。经感染科诊治后转入呼吸科住院治疗患者合计111例,经进一步的病理诊断和病原学检查,其中103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为结核杆菌感染,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例,肺结核3例。而在10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经病毒PCR、痰涂培养等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3例、细菌感染11例、病毒阳性9例,总阳性率为22.3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合并方面,其本身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阳性率要总体上要高于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3 讨论
从1219例发热合并呼吸道症状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可以发现,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情况由于天气、气候以及个人体质等原因,一直处于高发态势,需要通过环境卫生整治、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加以控制。就发病人群来看,虽然从接诊的情况来看城镇居民占了多数,但这主要是基层卫生院(室、所)等卫生机构网点对农村居民实现了有效分流;学龄前(0-7岁)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一类人群的免疫力、抵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季节变化和儿童的活动情况加强必要的疾病预防;18岁至60岁患者发热伴呼吸道疾病症状疾病也较为高发多发,反映出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这一人群生活的不规律性增加,缺少锻炼,由此带来免疫力和身体素质的下降;60岁以上患者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逐渐退化,对疾病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特别是经感染科诊治后转入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其中多为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其本身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等一些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在人体中的长久发展则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从疾病类型以及发病季节来看,冬春季发生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几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这主要是冬春季的气候变化较为激烈和无常,同时也有利于流感病毒以及致病菌繁殖传播;而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生以18-60岁患者为主要群体,肺结核则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对象,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还是相对落后,传染源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控制,人们的卫生意识和易感人群隔离防护意识也相对较弱。而风疹、流腮、水痘、猩红热、麻疹等其他传染病主要在学龄前(0-7岁)儿童中发生,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因此还是应当从缩小免疫空白的角度,加强儿童免疫接种的科学性、规律性。总之,从1219例发热合并呼吸道症状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分析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引导各类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面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春季到了,各类细菌和病毒随气温逐渐回升迅速繁殖,如预防不当,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 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产生相关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现笔者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情况进行浅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防治措施
1.2.2 市动员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墙报、校会、发放宣传单、报纸、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势,广泛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
1.2.3 加强协作,做好疫情防控 各医疗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与卫生部门协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做好因病缺勤统计上报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活场所环境通风、换气、消毒等防范措施;配合区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和技术指导;要配合区卫生局监督所加强开展对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监督执法检查。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建立有防控领导小组,开展了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发热门诊,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集中处置;但个别社区服务站还存在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无独立发热门诊、布局不符合消毒隔离规范和医疗废物移交登记不及时或有遗漏项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监督意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逐级开展培训,扩大冬春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和范围;强免期间各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巡回督导各服苗点,并对流动人口、农民工聚集地区进行重点督导,力求强免工作不出现疏漏。
2 结果
3 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容易频繁暴发,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易造成流行。因此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对于远离传染病、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而所谓的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很大,流感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2003年爆发的SARS就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关键词:幼儿贫血患病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4623例在园幼儿中,男2218人,女2405人,3岁组男650人,女891人;4岁组男864人,女677人;5~6岁组男715人,女826人。
1.2采取幼儿静脉全血,用SF3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由专职检验师操作,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诊断为中度贫血[1]。并对每个贫血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3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X2检验。
2结果
2.1 3~6岁在园幼儿贫血患病率见表1。
表1显示,3岁组患病率为3.3%,4岁组为2.2%,5岁组为1.0%,经X2检验,P〈0.005,3个年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男女之比,P〉0.05,无显著差异。贫血患儿中轻度贫血占2.06%,中度占0.3%。
2.2贫血相关因素见表2。
表2显示,引起贫血的4大主要因素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胃纳差、偏食挑食(或不吃绿色蔬菜),由这4大因素引起的贫血95人,占贫血发生率的94.05%,与其他因素相比,有显著差异。
3讨论
3.1贫血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也是危害幼儿健康的世界性营养性疾病。结果显示,3岁组幼儿患病率为3.3%,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5。轻度贫血占87.13%,中度占12.87%,无重度贫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强,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降低了幼儿贫血患病率。
3.2注重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表2显示,幼儿贫血主要由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胃纳差、偏食挑食这4大因素引起。贫血幼儿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胃纳差等,引起恶性循环。在冬季要注意幼儿的防寒保暖,减少呼吸道疾病、夏秋季防暑降温,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减少腹泻。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是预防和降低贫血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3.3合理膳食和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是预防幼儿贫血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师及保健医必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膳食要注意荤、素、干、湿搭配,科学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合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区干预措施;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本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并与未实施社区干预措施的患者进行比较,具体的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的是31岁,最大的是76岁,平均年龄是(48.7±1.7)岁;病程最短的是1年,最长的是19年,平均病程是(5.3±1.2)年;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患者2例,专科学历的患者的患者5例,高中学历的患者10例,初中学历的患者13例,小学学历的患者17例,文盲患者3例;其中并发呼吸道疾病的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8例,其他疾病的患者4例。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最小的是32岁,最大的是75岁,平均年龄是(47.9±1.6)岁;病程最短的是1年,最长的是18年,平均病程是(5.2±1.3)年;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患者3例,专科学历的患者的患者4例,高中学历的患者9例,初中学历的患者14例,小学学历的患者16例,文盲患者4例;其中并发呼吸道疾病的患者4例,糖尿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的患者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学历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制定调查问卷,以掌握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其问卷的内容有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用药方法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测量血糖的方法等。调查问卷的满分是100分,超过60分的患者为知晓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来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以P
2 结 果
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一所示:
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心理干预 社区医生要充分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果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有任何的问题以及顾虑,要及时给予解答与心理疏导。每各月,安排专门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使得患者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3.2 运动与饮食干预 为糖尿病患者设定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方案,在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指导,督促患者要保持每周的运动次数超过5次,每次的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另外,还需要知道当发生低血糖的时候,正确的应急措施。在患者的饮食方面,如果患者有不恰当的行为或者是错误的认识,社区医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针对不同患者的热量级别以及体重,尤其是那些肥胖,或者是糖尿病的患者,社区医生要对其制定高纤维素、低脂肪以及低饱和脂肪酸的饮食食谱。[2]
3.3 健康教育 社区医生要向患者介绍有关于糖尿病疾病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临床症状、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预防方法、保健知识等,而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书面指导、家庭访谈、专题讲座、观看教育影片、电话随访、发放相关资料等。社区医生要告知患者要正确进行血糖的自我检测,以及时掌握自己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饮食结构。叮嘱患者要定期进行餐后2小时或者是空腹的血糖监测。[3]
总的说来,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进而有效的控制病情。因此,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社区干预护理工作,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水仙,叶子,汪丽春.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12):1054-1056.
加强各级医师的培训
有效防控哮喘的主题是各级医院的呼吸科及内科医师。但有许多资料表明,即使呼吸内科医师对全球哮喘防治指南以及我国的哮喘防治指南的基本内容缺少最基本的了解,对于其中许多具体要求不熟悉,不清楚。因此不断强化这方面的学习,才能提高哮喘诊断的及时性及正确性,才能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更多的呼吸科以及内科医师认识哮喘的本质、特点。熟悉阶梯疗法,落实到医疗实践中,落实到每个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实现哮喘患者治疗方案个体化。包括3个方面:①对初治患者在作出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哮喘患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判断,并据此与患者共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②在制定哮喘防治方案,注意特殊类型哮喘,如职业性哮喘、运动性哮喘、阿司匹林哮喘、老年性哮喘等。并强调根据不同患者诱发(加重)哮喘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可行有效预防措施;③要对患者定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根据病情演变情况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直至达到完全控制水平。
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和院外治疗
对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可使患者了解哮喘诱因、预防知识、用药方法、自我监测及紧急自我处理等知识,并使患者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和预防,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哮喘完全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是:①最少(没有)哮喘症状,包括夜间症状;②最少哮喘急性加重;③不看急诊;④最少或无使用短效β2激动剂;⑤日常活动(包括运动)不受限制;⑥呼气流速峰值(PEF)变异率
院外治疗的具体做法如下:①避免诱因因素:a.忌接触过敏原;b.忌着凉感冒;c.忌烟雾和异味刺激;d.忌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e.忌自作主张随意用药。目前社会上流传治疗哮喘的药物及预防方法很多,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单纯根据广告宣传自行用药。②改善居住环境:控制和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③病情监测:有一个简单的哮喘控制测试可以帮助哮喘患者评估他们的哮喘控制程度。共5个问题不同答案得分不同,最后总分相加了解控制情况:a.在过去4周内,在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所有时间:-1分;大多数时候:-2分;有些时候:-3分;很少时候:-4分;没有:-5分。b.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每天不止1次:-1分;1天1次:-2分;每周3~6次:-3分;每周1~2次:-4分;完全没有:-5分。c.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每周4次或更多:-1分;每天1~2次:-2分;每周2~3次:-3分;每周1次或更少:-4分;完全控制:-5分。得分:25分-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20~24分-哮喘良好控制;低于20分-未达到目标哮喘没有得到控制。④教会患者服药方法及气雾剂的使用。⑤加强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是:a.制定教育计划:因人而异,个体化。b.实施教育计划:因人而异选择教育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变化、习惯、病情、病程选择讲解、示范、看册子、专题讲座等教育方式,并适时选择教育内容。c.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d.注重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重视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教育。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哮喘的控制取决于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持续依从,再好的防治方案不能取得患者的良好依从性也是纸上谈兵。依从性是治疗与效果的基本连接点。应予以足够重视。
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哮喘患者对哮喘认知水平和配合医生治疗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大量事实表明:哮喘患者由于缺乏哮喘常识,有病乱求医,错误使用控制急性症状药物,不仅使疗效下降,反而延误治疗时机。内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师对哮喘诊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哮喘诊治存在诊断错误、治疗不足或不当。哮喘控制目标过于理想化,分级治疗方案复杂,缺乏时间概念和具体的量化指标,临床实践难以掌握。
【关键词】 老年人; 开胸术后呼吸衰竭;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1.0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74-03
开胸术后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会受到影响,呼吸道感染是开胸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而老年人心肺功能衰退,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在开胸手术影响下,呼吸道疾病更为多发,严重者会发展成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质量[1]。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开胸手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开胸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有45例开胸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1~78岁,平均(68.34±2.47)岁。病情状况:食管癌20例,肺癌17例,纵隔肿瘤2例,胸部创伤3例,胸腺瘤3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条件下进行开胸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备皮、消毒。手术中由医师采用电凝切开患者胸部,进入胸腔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手术结束后关闭胸腔,缝合切口。
1.2.2 护理方法
1.2.2.1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退化,对护理水平的要求更高;因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极为必要。首先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素质水平及理解能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理解自己的病情,并详细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会患者科学的呼吸和咳嗽方法,主要引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此外要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1.2.2.2 心理护理 首先手术后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安抚,告诉患者治疗很成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另外老年开胸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易怒、敏感,自卑感强,随着病情加重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十分孤僻、偏激,不配合治疗[2]。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安抚患者,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原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相应的举出治疗成功的例子。这样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的不安、紧张。
1.2.2.3 呼吸道护理 老年患者肺泡管道扩张、肺泡数量增加,呼吸功能退化严重,本身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就很高,开胸手术对患者机体及组织造成极大损伤,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进一步提升。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术后24 h内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治疗。引导患者每小时排痰、咳嗽1次以保C呼吸道顺畅。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协助定期翻身揉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予以吸痰处理。发现痰液黏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药物,以稀释痰液和舒张气道,从而促进痰液排出。
1.2.2.4 呼吸机护理 呼吸衰竭护理重点在于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因此使用呼吸机对其进行呼吸支持极为必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吸氧,同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脸型、皮肤及嘴型为其选取适合的面罩,并进行妥善固定,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且佩带舒适。同时使用无创呼吸机面罩易造成患者面部及下颌生疮及发生口干舌燥等现象,对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间歇性使用无创呼吸机[3]。
1.2.2.5 治疗护理 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种器官功能性疾病,开胸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心理状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予以处理。另外,开胸手术后患者仍需要进行输液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体质较差,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都会对患者身体心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引发呼吸系统感染。如果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就会使患者发生肺水肿,从而增加呼吸衰竭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输液速度。此外,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避免呼吸道感染,但是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直接影响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抗生素的效果及抗生素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1.2.2.6 饮食及生活护理 术后患者对饮食要求很高,饮食不当就会加重呼吸道疾病,因此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缓慢进食,同时禁止使用刺激性强、硬度大的食物,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要以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软食为主。均衡搭配食物。另外要指导患者做简单的康复训练,有能力的患者可以引导其下床活动,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按摩护理。
1.2.2.7 雾化吸入的指导和呼吸功能训练 遵医嘱按时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护士指导下,将口含嘴置于口中,吸气时保持口唇紧闭,并且进行深吸气,在用鼻吐气。治疗过程药液量与气压影响治疗时间,时间通常控制在15~20 min [4]。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如果使用口含嘴,应急行漱口操作,若使用面罩,则需要擦拭口鼻部,保持清洁。遵医嘱治疗完成后,雾化吸入器交给护理人员妥善保管,不可随意丢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肺通气功能参数[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弹性阻力(X5)、周边气道阻力(R5-R2O),比较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经过护理43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发生肺不张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护理成功率为95.34%。
2.2 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护理后所有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弹性阻力(X5)、周边气道阻力(R5-R2O)均比护理前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开胸手术是对患者重要生命器官行使手术,手术过程中麻醉剂的使用及手术创伤都会对患者各生理机能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呼吸功能所受影响最大。开胸后患者肺功能发生改变,胸腔内压力增强,增加了胸壁的不稳定因素,而且心率不稳,极易引发呼吸衰竭[6]。而呼吸衰竭一方面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另一反面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水平,因此加强对开胸手术后呼吸衰竭的研究,对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极为必要。本次研究分析发现,对开胸术后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95.34%患者经过护理后病情痊愈出院。
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极高,30%以上的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都会发生呼吸衰竭。首先,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是呼吸衰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人各项生理技能严重退化对于这种高轻度手术已经很难承受,因此必然会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7]。手术过程中破坏了患者胸壁的完整性,胸部肌肉力量减弱,相应的患者的咳嗽力量也变弱,这直接导致患者体内的有害分泌物不能排出体外,长期滞留在体内的分泌物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污染,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另外手术作用下,患者肺部发生萎缩,术后也很难恢复,正常的肺功能无法保证,这也增加了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此外手术操作的不规范、外部环境均会增加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8]。因此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进行细致分析,在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对开胸术后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高玲.老年人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1960-1961.
[2]张红岩.20例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成因探究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0):120-121.
[3]刘莉.开胸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5):166-167.
[4]吴婷.呼吸衰竭的床边监护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72-73.
[5]刘艳.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87-188.
[6]廖燕农,吴日凤.开胸手术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指导[J].现代护理,2008,14(1):82-83.
[7]曹玉芝.36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通庵瘟屏俅捕员妊芯[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57-58.
[关键词] 流行病学;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7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最常见、症状比较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病情迁移者或治愈不及时,可演变成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可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导致肺功能障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对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2006年5月~2009年5月本社区居民服务点收治的80名老年COPD患者,随机选取其中40例COP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治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60~8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气促、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排除标准[1]:①长期卧床;②语言沟通障碍;③患有特殊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④心肺功能严重衰竭者;⑤肺功能康复锻炼反对者。
1.2方法
1.2.1分组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干预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1~80岁,平均68岁。对照组维持一般治疗,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60~82岁,平均66岁。
1.2.2防治措施观察组:①宣传工作。通过开展讲座、咨询及单独交谈沟通等方法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②氧疗干预。对低氧血症者行家庭氧疗并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③生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反应给予饮食及营养支持方面的指导,还尽可能动员其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无烟雾、粉尘刺激,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指导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劳逸结合,注意锻炼尺度。对照组:不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沿袭以往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评测治疗后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生活分、抑郁分及焦虑分。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施行2年综合干预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肺功能康复锻炼相结合,及早发现,及早施行综合干预治疗,早期阻止疾病进展。
本文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生命质量测定表评分,对40例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消除抑郁、焦虑、绝望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对提高患者的认识并配合疾病治疗,加强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患者病情的反复,提高生活质量[2-4]。
吸烟是引发COPD发生的重要诱因,戒烟则显得至关重要。给予营养支持,根据疾病的发展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治疗期间给予优质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宜脂肪饮食,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向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消除消极思想,以培养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葛云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1):28.
[3]褚姣芙.论COPD老年患者缓解期“通下为补”[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20):82.
目前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引起了众多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关于儿童专科医院的文献报道尚不多见。武汉市儿童医院是一所规模较大、设施较现代化的儿童综合性专科医院,日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年均门、急诊量约计130万人次,年均出住院患儿近5万人次。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所医院,如何根据综合性专科医院发展和患者需求,寻求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是我们近期的主要任务。现将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讨报道如下。
1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由于领导的重视,该院建立了院科两级健康教育管理网络。
1.1医院明确由一名副院长负责,健康教育科牵头,承担对医院内外健康教育的任务,结合专科特点和病人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对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和指导,并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1.2医院在各病区设兼职健康教育辅导员一名,按照要求落实本科室的健康教育具体工作。包括定期编辑宣传刊,参与培训,定期组织门诊、病房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收集、反馈家长和患儿的意见和建议,归档、保存健康教育资料。
通过院科两级管理网络,全院各临床科室广泛参与,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职责分明、通力协作,有力地保证了医院在计划、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这一系列过程的和谐运作。
2 目标管理,落实责任
自2003年医院实行临床、医技科室健康教育考核以来,医院着力抓好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2.1结合医院门诊就医患儿中有40%左右需要输液的特点,定期为其播放健康知识录像片,让患儿在候诊中接受宣教,将门诊健康教育任务落实到输液室。
2.2针对不同专科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通过责任制护士零距离的交流与传播,将在院专科病人的健康教育送至患儿床边,融入病区责任制护理的工作之中。
2.3扩大健康教育信息量,在门诊、病区醒目位置放置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制作专题宣传展牌,为患儿拟订《专科护理手册》,将健康教育责任落实到门诊、病区。
2.4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义诊咨询活动,为省内外及贫困边远山区群众送去医疗信息与医疗保健知识,将送医下基层的目标任务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
3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几年来,该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不断增多,按传播方式来分,有语言、文字、形象化、摄影、电化、广播电视、报刊等;按场所来分,有门诊(候诊、随诊、咨询、讲座)健康教育,住院(病房、出院)健康教育,社区(地段保健、计划免疫、居委。会、上街宣传)健康教育。日常工作中该院较多见的文字、形象化教育及电视教育,在内容上结合各科专业特点,向群众宣传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急救常识、儿童心理、预防传染病等健康教育知识。该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专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健康学校
医院成立健康学校,利用双休日,选派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免费为患儿家长传授健康知识,发放讲稿,并将健康学校搬到社区,为更多的群众传播健康教育知识。
3.2校医俱乐部
为幼儿园和小学校医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校医俱乐部”,在城区内已有54名成员,医院定期组织校医集中授课,无偿向俱乐部成员提供健康教育资料,疾病流行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校医的职业水平,并为校园意外伤害提供急救绿色通道。
3.3患儿之家活动
每年“六一”“元旦”等节日,医院都要举办不同专科的“患儿之家”活动,在讲授专科知识的同时与患儿及家长互动,医务人员在轻松的氛围里与病人交流沟通。2006年1至9月,共举办讲座15场。同时,医院围绕儿童的健康问题开展了“为孩子健康加油”“儿童保健,有我关爱”等义诊咨询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3.4设立互联网站
充分利用媒体和公众互联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挥媒体的高覆盖率和高效性作用。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同时,医院于2004年4月建立了网站,设置了20多个健康教育栏目和咨询信箱,利用现代化工具向社会广泛传播健康知识。
4效果评价,持续改进
评价是考核成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健康教育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是否满足了患儿需求,是否为疾病的诊治与康复提供了有效帮助。通过回顾总结,评价该院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4.1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使住院患儿在疾病的治疗期与康复期正确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健康教育内容,主动与医护人员默契配合,从而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4.2由于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宣教,告知病人疾病预防的注意事项,避免了疾病的复发,减轻了患儿痛苦。
4.3通过对门诊患儿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其家长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过程,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和时间,取得了较好疗效。
4.4宣传预防保健知识,对健康、亚健康人群提供疾病的预防保健医疗信息,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2006年1至9月份,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综合服务满意度评价达95.89%。
但是,医院在实践中发现,患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患儿家长的年龄越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期望值也越高。当前,随着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健康教育在方式上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缺乏通俗化,不易于被患儿家长所接受;②健康教育在内容上细化、深化不够,缺乏深度;③健康教育在模式上过于简单化、程式化,仍存在“见病不见人”的现象,对患儿的心理、生理、社会需求给予全面指导、满足不够。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急需解决。医院必须根据患儿需求和疾病诊治需要,持续不断改进。可通过定期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收集患儿及家长意见,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和方式,尤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实施人性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健康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患儿,易于接受。
5思考和探讨
5.1随着医学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工作模式从单纯医疗型服务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综合型发展。在对病人和社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将临床与预防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纠正病人和保健对象的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行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医院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项工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队伍建设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素质,仅依靠少数兼职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让广大医护人员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并将健康教育纳入每位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定期实施业务培训与考核,使他们掌握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价,成为医院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
【关键词】老年人 坠积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疫苗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61-01由于医学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年延长,全球老龄化是一种趋势。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已进入老龄社会。与年龄有关的疾病逐年增加,并以心血管、脑血管、呼吸道、肿瘤等慢性疾病为主。这些疾病造成长期卧床引发坠积性肺炎发生,是导致老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复杂,在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肺炎造成的医疗成本及死亡率仍然很高。本文对坠积性肺炎的分类、诊断、危险因素、抗生素治疗、护理及肺炎链球菌疫苗的应用等加以阐述。
1 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增加老年人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罹患的慢性疾病,如果在托老机构中,因为群居的关系,也可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且好发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及使用口服镇静剂。临床常以发病场所将不同肺炎分为小区性肺炎、院内感染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病原学分为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和其它病原微生物肺炎。
2 诊断及治疗
肺炎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X线胸片等可做出诊断。部分患者因为免疫力低下而表现不明显。治疗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一般使用二三代头孢类。免疫力低下、病情较重、反复感染、抗药菌株感染加用免疫增强剂如:丙种球蛋白等。无并发症的病毒性肺炎通常在3-7天缓解,大部分使用中药抗病毒药。对于真菌性肺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加上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可加强治疗效果。
3 预防
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使用肺炎链球菌疫苗是最经济的方法。使用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明显减少老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世界各国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先进国家均已推动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接种工作。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展接种工作。尤其同时注射流感疫苗,并不增加疫苗的副作用。并明显降低住院率及病死率。肺炎链球菌疫苗对于慢有性病患者相当的保护效果。注射一次,疫苗效力可维持5年,可明显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病率,减少住院天数,也可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产生耐药菌株。
4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坠积性肺炎主要是因为长期卧床,排这与老龄化的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理出呼吸道,随重力流向肺底所致痰功能差造成。
4.1 保持运动的习惯,每天做适量的运动,如无法下床的老年人,可以做简单的全关节运动。运动每次15分钟,或坐于床边、坐轮椅活动,以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肌肉萎缩或无力。
4.2 胸腔保健运动 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运动来防止肺部组织及肺功能的退化。例如,使用腹式呼吸,手放于肚脐上方,吸气时将位于腹部的手抬起,呼气时下压,这样的过程要深吸气才能使肺部完全扩张,呼气时时间尽量拉长,或做扩胸运动,可以避免坠积性肺炎。
4.3 加强营养:适当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物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