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技术;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我国早期建筑受技术水平及设计发展水平的限制,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发展的并不是很理想,建筑火灾曾多次发生,给人们的生命造成里极大威胁,使人们的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建筑防火技术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度。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术中几个关键部分加以论述,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如果能够将这些防火技术综合的加以运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通过对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火灾是由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修材料对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发的火灾危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修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摆在了设计工作的首位,忽视了对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虑,选用的材料由于燃点过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引发火灾。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后影响人员的撤离,同时也为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建筑设计人员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须把好建筑装饰材料关,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2 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防火技术
建筑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是比较容易处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防火墙不宜设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交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距离小于2h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二是,管道井应每隔两层或者三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每层分隔。井壁上的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三是,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消防电梯应每层停靠。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是考虑保护钢筋不被锈蚀,而没有考虑发生火灾后,高温对钢筋的影响,为了避免钢筋在火灾时变形过大,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设计时应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还小,这样耐火性能更差,必须采取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保护措施,提高耐火极限,达到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2.3 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及设置对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对防火所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建筑防火设计要严格的参照具体的建筑设计防火相关规定加以执行,并将建筑防火问题纳入到建筑设计考虑的范畴当中,从工程建设之初建筑设计开始加强建筑防火。设计当中的平面设计和布局要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具体规定。对建筑防火起关键作用的便是平面设计和布局。以商场和幼儿园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为例:商场作为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紧急撤离与疏散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商场营业挺通常情况下不应设在地下三层或是三层一下。幼儿园中主要是小朋友,一旦发生火灾小朋友在危险状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撤离能力是非常弱的,为此幼儿园不已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高楼层内,此外为保障儿童在火灾现场安全撤离,还要针对幼儿设计专门的单独出入口。
2.4 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的把握
疏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当中主要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和楼梯间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一疏散距离为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对疏散距离这一问题有着具体明确的规范,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对撤离距离的把握还应注意一下加点问题:
第一,在具体的设计当中,例如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动空间内部各点距离最近的疏散口的最短距离应维持在三十米以内,其它房间最远一点与疏散口的距离也应维持在十五米以内,上述两点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加以注意。
第二,房门与房间内部之间的距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要被控制在袋形走道两侧的最大间距之内,如果建筑内部装有自动喷水灭火器,此种情况下房门与房间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规定距离的四分之一。
第三,对于某些情况,像丁字形内走道的距离,可按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要求考虑,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长度应加倍计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经常混淆的问题,能否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当作安全出口许多时候会出现疑问。对于地下空间而言,规范中比较明确的规定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阐明,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时,可以设一个安全出口。由此推断,安全出口主要是指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外门,在某些条件下,通向邻近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可以当作安全出口。
2.5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和防烟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主要应该考虑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与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首先,一般情况下防烟分区仅限于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六米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其次,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0m2,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最后,多层建筑中,地下公共场所、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燃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等设防烟、排烟设施的房间内也应该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即每500m2设置防烟分区。
总结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引发建筑火灾的因素多种多样,为尽量较少和避免建筑火灾的发生,建筑设计工作者们要从建筑工程的总体上加以把握,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与部位都充分考虑考虑建筑防火问题,并将各种防火技术充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的民用建筑越来越多,建筑防火一直是人们不断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民用建筑火灾还是时有发生,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找到科学应用建筑防火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非常有必要。
1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
第一,民用建筑的人员众多,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将人员疏散开,而且,大多数人在面对火灾的时候比较容易恐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疏散难度。
第二,民用建筑有很多是高层建筑,一旦火灾蔓延,波及的建筑面积比较广,火灾扑救的难度大。
第三,民用建筑外的电线、建筑内的电器和其他易着火的设施很多,一旦遇到火灾,火灾蔓延的途径多、速度快。
第四,很多民用建筑的装修材料防火性不好,有的装修材料甚至是木质的,这些都能加大火灾的蔓延,火灾在短时间内无法扑灭,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2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2.1装修材料
据调查,目前很多民用建筑出现火灾事故并蔓延迅速的原因之一就是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防火性能不好。因此,在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中,建筑装修材料质量的好坏是民用建筑防火性能高低的基本因素。评价装修材料的好坏,不仅要结合建筑装修材料自身的燃点和传播性,还要考虑材料在发生火灾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出的烟雾气体的毒性数值。由于有的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装修材料的时候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材料防火性能的考虑,选用的材料燃点过高,很容易在建筑工程中或投入使用后发生火灾;有些装修材料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燃烧释放的气体有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不利于群众的撤离,也为消防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障碍,加大了疏散难度。所以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但要考虑装修材料的经济性能,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安全性,保证装修材料的质量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2.2防火结构
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的环节虽然比较容易处理,但也比较容易被忽视,在进行建筑构造的环节,一定要注重防火墙的设置、管道井的设置、防烟楼梯电梯和钢筋保护层的设置。
(1)防火墙的设置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墙的设置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建筑的防火性能。在设置防火墙的时候,不宜设置在L型和U型建筑的转角处,如果要在转角附近设置防火墙,内转角两侧墙的门窗洞之间最近的距离不宜小于4米;如果在其相邻一侧进行乙级防火墙的固定,距离没有限制,而在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米。
(2)管道井的设置
民用建筑中管道井的设置应该每隔2―3层设置一个管道井,在楼板处使用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需要注意的是不燃烧体的耐火极限应与楼板的耐火极限相当;如果民用建筑的高度超过100米的时候,应该每隔1层就要设置一个防火分隔,井壁上的检查门应为耐火极限为0.6小时的丙级防火门。
(3)防烟和封闭楼梯、消防电梯的设置
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要设置在同一层开设通向公共走廊的疏散门外,不得在此处设置其他房间的门窗;消防电梯应该层层停靠,消防电梯的前室宜设置在与室外直接相通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米的通道。
(4)钢筋保护层的设置
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钢筋最小保护层的厚度只是考虑了钢筋不被腐蚀或者出现生锈,很少考虑钢筋保护层的防火功能,一旦出现火灾,大火产生的高温很容易对钢筋造成损害,降低钢筋的承载力,与混凝土的黏结力也将大大降低。因此,在设计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增加保护层的厚度。由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在规定中比一般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还要低,其耐火性能更差,所以,必须加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提高钢筋的耐火极限。
2.3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设置
为了尽量减少火灾以后或者是火灾在发生之后所造成的损失,科学、合理的对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来进行一个设置是十分的关键。为了增加民用建筑中的防火功能,降低甚至是避免民用建筑因火灾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以及各类建筑特殊的防火要求进行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必须结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建筑防火设计方案,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进行认真的考虑,注重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设置。
2.4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对于防火面积的确定,主要应该要考虑的是防火分区相关的防烟分区问题以及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这同时也是一个经常性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
首先,通常的情况之下,防烟分区仅仅是局限于地下车库与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中明确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其中净高不会超过6m的房间应该是要设置挡烟垂壁,明确的划分出来防烟的分区,其中每一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应该超过500m2且防烟的分区不应该是跨越防火分区。
其次,就是要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该地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该要超过2000m2,也不应该跨越防火分区。最后,就是在多层的建筑之中,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无窗房间或者是地下的公共场所,以及超过20m的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或者是没有自燃排烟的疏散走道,但是其中的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等设排烟、防烟设施的房间之内也应该完全的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引发建筑火灾的因素多种多样,为尽量较少和避免建筑火灾的发生,建筑设计工作者们要从建筑工程的总体上加以把握,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与部位都充分考虑建筑防火问题,并将各种防火技术充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
2.5安全疏散
疏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当中主要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和楼梯间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方面中有一疏散距离为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对疏散距离这一问题有着具体明确的规范,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对撤离距离的把握还应注意一下加点问题。
(1)在具体的设计当中,例如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动空间内部各点距离最近疏散口的最短距离应该要维持在30m之内,其它房间最远一点和疏散口的距离应该要维持在15m之内,上述两点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均有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务必要加以注意。
(2)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中,对于房门与房间内部之间的距离也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规定,其内容规定了距离应该被严格控制在袋形走道两侧的最大间距之内,而在建筑内部如果配设了自动喷水灭火器的消防设施,那么房门与房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规定距离的25%。
3结语
总之,在民用建筑中,引起火灾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人员要从总体把握,除了考虑建筑防火成本和经济效益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防火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将防火技术的各个环节都运用到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只有这样,火灾的发生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从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人民的居住空间更加舒适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宇丰.论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2):177
[2]李董林.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科技资讯,2010,8(17):94
[3]高蓉.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山西建筑.2006,32(13):31-32.
【关键词】 民用建筑;防火技术;应用;浅析
一、前言
建筑防火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建筑防火技术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目前全国范围的建筑火灾还是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能力,讨论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术中几个关键部分加以论述,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如果能够将这些防火技术综合并加以运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装修材料的选择
对于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好的装修材料的选取是基础和关键,这里对装修材料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装修材料本身的燃点以及传播性,同时还针对装修材料在燃烧中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数量进行评判。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通过对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火灾是由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修材料对防火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所引发的火灾危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修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摆在了设计工作的首位,忽视了对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虑,选用的材料由于燃点过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引发火灾。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后影响人员的撤离,同时也为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建筑设计人员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须把好建筑装饰材料关,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三、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防火技术
建筑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是比较容易处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防火墙不宜设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距离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2、管道井应每隔两层或者三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每层分隔。井壁上的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3、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消防电梯应每层停靠。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是考虑保护钢筋不被锈蚀,而没有考虑发生火灾后,高温对钢筋的影响,为了避免钢筋在火灾时变形过大,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设计时应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还小,这样耐火性能更差,必须采取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保护措施,提高耐火极限,达到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四、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及设置对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对防火所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建筑防火设计要严格的参照具体的建筑设计防火相关规定加以执行,并将建筑防火问题纳入到建筑设计考虑的范畴当中,从工程建设之初建筑设计开始加强建筑防火。设计当中的平面设计和布局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具体规定。对建筑防火起关键作用的便是平面设计和布局。以商场和幼儿园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为例:商场作为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紧急撤离与疏散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商场营业通常情况下不应设在地下三层或是三层一下。幼儿园中主要是小朋友,一旦发生火灾小朋友在危险状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撤离能力是非常弱的,为此幼儿园不宜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高楼层内,此外为保障儿童在火灾现场安全撤离,还要针对幼儿设计专门的单独出入口。
五、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的把握
疏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当中主要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和楼梯间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以疏散距离为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当中对疏散距离这一问题有着具体明确的规范,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对撤离距离的把握还应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第一,疏散路线设计要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习惯走平常熟悉的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楼梯间位置时,将其靠近经常使用的电梯间布置,使经常使用的路线与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则很有利于迅速而安全地疏散人员。此外,要利用明显的标志引导人们走向安全的疏散路线。
第二,对于某些情况,像丁字形内走道的距离,可按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要求考虑,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长度应加倍计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经常混淆的问题,能否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当作安全出口许多时候会出现疑问。对于地下空间而言,规范中比较明确的规定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阐明,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
六、防火和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主要应该考虑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与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首先,一般情况下防烟分区仅限于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O,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其次,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建筑面不应超过2000O,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最后,多层建筑中,地下公共场所、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燃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等设防烟、排烟设施的房间内也应该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即每500O设置防烟分区。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具体火灾所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全面。只有从每个角度都充分的做到对防火技术的合理运用,切实做好建筑设计中对火灾工作的预防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金霞:《浅谈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设计策略》,《科技风》,2010年04期
[2]潘阜成:《浅谈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关键词】防火设计 疏散设计 设计概念 设计要点
引言:
建筑防火是建筑本身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设计内容,在设计防火规范中规范的设计要求包括了对烟火的控制与高效的疏散人员,而人员疏散是防火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我国的防火设计起步很晚,在应用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体系,性能化的分析与设计思路还没有成型。虽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了相关规定与要求,但是其灵活性欠缺,从本质上还不能全面指导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在实际的设计中应在规范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并设计出适应建筑本身的防火体系。
一、防火设计相关概念
1、火灾荷载的充分考虑
火灾荷载就是指在火灾中建筑结构本身对火灾影响的反应情况,建筑的大小、形式、安全性等都与火灾荷载有关,其直接影响到疏散的效率,并且关系到防火分区和耐火、灭火设备的布置。火灾荷载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建筑防火结构的功能和用途,所以在设计中应先考虑建筑的火灾荷载。
2、设计规范的要求分析
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立在现有国情和外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尤其是设计防火规范,经过多年的使用和调整,但是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使得规范尤其局限性。因此在适用中应注意对规范的灵活应用。虽然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已经不能适应规范的要求,而超出了防火设计规范的范围,但是其根本的安全性要求是不变的,所以应按照规范的基础性要求进行提高与完善,从而保证在火灾中提高疏散的效率。
3、建筑耐火极限
建筑防火设计中相关疏散的要求是以时间作为标准的,即单位时间内人员疏散的越多其效果也就越好。但是不能忽视对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考虑,只有建筑结构在火灾中保持完好的时间越长,疏散的情况也就越好。因此建筑的耐火等级也将影响建筑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等问题,这些都将与火灾中人员逃生的时间相结合、因此计算人员从火灾中逃生的时间是防火设计的关键。同时在设计中还应配置完整的喷淋和阻隔系统,如果火灾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阻隔与有效扑灭,这样也可提高疏散的效率、
4、防火与灭火措施的结合
建筑内如果发生火灾,其防火疏散设计仅仅是从疏散人员的角度出发,降低火灾对人身的伤害、所以在火灾中应充分考虑多种火灾隐患的出现,不能仅仅针对一种火灾形势而设计,同时也应考虑灭火措施的准备,将火灾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才是防火的硬道理。同时也应考虑设置不同灭火措施,配合应急方案来加大灭的效果。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疏散设计的要点
1、注意对商业建筑疏散距离的控制
大型商业建筑不断增加,其建筑的规模增加就意味着疏散距离的延长。这也成为商业建筑设计的敏感问题,多数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选择执行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的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就是疏散距离的要求,即40m的标准。如果在设置自动化的喷淋防火系统,其疏散的距离则可以增加四分之一的长度,可以实现50m的距离。但是这个概念是一个误导性概念,执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是,如规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能超过走道两侧或者端口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者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其实际长度为22m,如果增加喷淋系统作为辅助,其长度延长则也仅为27m左右。如果在商业建筑中使用这一规定,如果商业建筑中卖场中没见店铺都设置防火阻隔墙,并设置安全通道,则疏散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小于一小时,房间整体耐火极限应小于30分钟,房间门口到疏散通道的距离可以为40m,袋形走道设计为20m,但是卖场中可燃物的数量较大且集中,同时卖场中缺乏对其进行有效阻隔的设施,因此其单位面积的火灾荷载被人为的增加,所以火灾中其耐火极限也就缩短,同时空间增加导致火灾热量和烟雾蔓延的路径不易控制,喷淋系统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疏散距离适应性调整,尽量缩短安全出口与卖场中心的距离,同时拓宽疏散通道的宽度。
2、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
1)高层建筑的设计:高层建筑主要是指高度已经达到并超过24m的公用建筑,当然不能能包括超过的体育馆、剧场等。同时民居如果超过10层则也应划定为高层建筑。此时防火疏散应考虑高层设计规范的内容。此时容易引发防火设计误区的就是裙房的定义,高层建筑规范中裙房就是指与高层建筑相连,不超过24m的建筑、而设计人员往往将没有超过24m的建筑主体作为裙房来设计,此时就容易导致裙房防火设计重视程度减弱,而造成防火隐患,因此设计中应细致划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2)高层民用建筑的中庭设计:设计中应将贯通的中庭的各层设计为一个防火分区,如果面积大于一个防火分区是应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火灾防控与疏散措施,满足。首先,房间和中庭应设计通道和安全门,按照乙级防火标准设计门窗等;其次,与中庭相通的厅室、过道等也应按照乙级标准设置防火门,其极限应在3小时以上,控制火灾通过中庭发生扩散。最后,中庭同向每层的回廊应设置喷淋设施,且在中庭回廊上设置报警器以及烟雾排除装置。
3)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在高层或者商用建筑中娱乐的进入也给防火和疏散带来了困难,在设计中应控制娱乐设置的位置,同时保证其通道和出入口的安全。通常设计时应考虑娱乐设施应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不宜设置的过高、同时应开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以及尽头,其容纳的人数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面积按照厅室建筑面积进行分摊,保证人数限制以及疏散标志的实现,同时娱乐场所应设置耐火极限高于2小时的隔墙以及高于1小时的楼板,使之与其他场所隔离。必要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标准的防火门。
还应注意的是,如果娱乐设施在其他楼层时应注意一下要求,首先不能设置在地下两层,如果设置在地下一层则应保证出口的高度与地坪之间落差小于10m。如果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应控制在200以内;满足一个厅室的出口大于2个,如果厅室面积小于50则可以考虑设置一个门。同时空间内必须设计有自动报警已经自动喷淋系统,以便控制火势。最后应设置必要排烟和放烟雾的设施,并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并在主要的疏散路径上设置逃生图,在地面设置发光的疏散指示标记。
三、结束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在不断的改善,但是其不能包含所有的实际情况,建筑的形式和用途的复杂性导致其所要求的规范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建筑设计要求。因此应从建筑功能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避免经济利益对防火设计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火灾荷载、耐火极限、通道设置等合理配合,利用规范的基础性作用,合理设计建筑的防火结构,并充分考虑疏散效率的影响,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火灾疏散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孙科源,毕永丽.保证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与疏散要求的方法与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25).
[2]刘志英.论高层住宅设计中的安全疏散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25).
[3]贾江美.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1,37(28).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1 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各防火安全系统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对建筑的防火规划、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内部装修、消防设施、人员安全疏散及避难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缺点是各类防火措施之间缺乏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统一标准,从而导致防火综合功效和整体经济性低下,这也是现行建筑防火技术体系适应性较差的原因。要实现各建筑防火措施的有机协调,同时又不降低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等级,必须要求消防技术标准体系对具体的建筑防火安全等级做出有针对性的、可供选择的指导性意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主动防火技术体系和被动防火技术体系之间的相互弥补。现行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限制可燃装修材料的应用,保证安全疏散出口宽度及数量等为主要内容的建筑物被动防火系统是放在首位的,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适合所有建筑物。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以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防排烟系统、安全疏散诱导和应急照明系统为主的建筑主动防火体系已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防火,并且随着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性能日趋完善进步,价格也已被大部分建设投资方所能接受,因此提高主动防火系统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实现主、被动防火系统的相互协调和有机互补,是非常现实和必要的。
2 完善规范新型建筑结构材料
及时更新、完善、规范对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装修材料防火安全性能和新型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在遴选装修材料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原材料的成本,还应考虑建筑装修材料的在火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与毒气数量。确保建筑装修材料的质量,才能确保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3 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
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或者尽量减少火灾以后造成的损失,合理的对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进行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建筑防火相关规定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根据,必须依照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同时要把这一问题纳入建筑设计中进行考虑,以此来加强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对建筑防火进行实施,《建筑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中平面设计与布局的依据。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与布局是建筑防火的关键,以酒吧、KTV这一类娱乐场所的建筑设计平面布局为例,娱乐场所是一个人员比较乱且人员比较多的公共场所,且其中人员都会饮酒,其饮酒之后人员的意识会下降,所以在发生火灾后人员的撤离与疏散就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这一类娱乐场所在建设选址时,不适于选择高层建设,一旦发生火灾其人员撤离工作会非常不便。而且为了便于疏通撤离,其应该设置比较开阔的走道和出口易及楼梯。
4 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防火技术的运用
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其建筑构造常常容易被忽视,虽然其建筑构造比较便于处理,但是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C型或者L型高层建筑内转角处设计不方便设置防火墙。而且,如果防火墙设置在转角处附近时,应该以4m作为最小要求值来设置两墙之间门窗洞口的最近边缘水平距离。如果有固定的乙级防火窗设置与任何一侧墙面时可以不考虑水平距离。而紧临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最边缘距离则应该在2m以上,如果其水平距离小于2m时,就应该以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作为弥补。(2)应该使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对管道每隔2~3层的楼板处进行防火隔离,如果建筑物总高度超过了100m,则应该分为每层进行分隔,且井壁检修门应该为丙级防火门。(3)除了在同层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设置便于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不应该设置其他房间门窗。而消防电梯则应该在每层都应该设置停靠,其电梯前室应该靠近墙外进行设置。通往直通室外的出口时,应该在首层设置,且长度最多为30m。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考虑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时,只考虑了钢筋锈蚀,而没有考虑到发生火灾后的情况。其实火灾产生的高温是对钢筋有影响的。受到火灾高温的影响,钢筋会发生变形,其与混凝土的粘结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要远远小于普通混凝土构件,所以其耐火性会大大降低。那么就必须增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或者采取在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措施对其耐火性进行提高。
5 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的把握
疏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当中主要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和楼梯间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一疏散距离为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对疏散距离这一问题有着具体明确的规范,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对撤离距离的把握还应注意一下加点问题:
(1)在具体的设计当中,例如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动空间内部各点距离最近的疏散口的最短距离应维持在三十米以内,其它房间最远一点与疏散口的距离也应维持在十五米以内,上述两点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加以注意。(2)房门与房间内部之间的距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要被控制在袋形走道两侧的最大间距之内,如果建筑内部装有自动喷水灭火器,此种情况下房门与房间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规定距离的四分之一。(3)对于某些情况,像丁字形内走道的距离,可按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要求考虑, 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长度应加倍计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经常混淆的问题,能否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当作安全出口许多时候会出现疑问。对于地下空间而言,规范中比较明确的规定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阐明,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 1.4 倍时, 可以设一个安全出口。由此推断,安全出口主要是指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外门,在某些条件下,通向邻近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可以当作安全出口。
6 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的界定
界定防火分区,首先要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考虑防火分区的最大限定值,通常情况下,防烟分区仅限于高层建筑与地下车库。根据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烟分区是指设有排烟设施的走道且在高度不高于六米的房间设置挡烟垂壁为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总面积不得高于五百平方米,且不跨越防火分区。
7 结语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建筑空间特点灵活利用各种方法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将火灾控制在局部空间内,从而为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有效的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防;人防;细节设计;安全
一.消防、人防设计综述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消防设计要体现工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文中通过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消防设计的具体实例,概述了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要点,其设计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供广大设计者参考。
人防规划:在中国,指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必不可少的地下设施及其防空通道及安全出入口等的布置,与地面以上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网的协调。这些构筑物平时可用作餐室,尤其是电影院、剧院建筑物的自然冷却系统的冷风源。
消防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城市消防规划,实际上是城市消防建设计划,它是一项方针、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
本次设计涉及的建筑使用类型包括:地下车库、商场及超市、银行、饮食行业、休闲娱乐场所、宾馆、写字楼等。
通用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制图的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相关专业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定》、《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二.消防、人防设计具体解析
在建筑的消防设计的行业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2001版)》。
(一)判断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从而确定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
(二)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因为给出的图纸资料未涉及到周围建筑,故不必进行防火间距的设计,只需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在一层平面图上标示出消防车道。已经提供了总平面布置图的可不进行此项设计。
对于建筑的平面布置,可根据建筑物的各层的使用性质,采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中关于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来考虑平面布置。
细节注意:人员密集场所的设计要求;消防控制室的平面布置及设计要求;歌舞娱乐放映场所的设计要求;儿童活动场所的平面布置;
(三)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根据规范要求设计防火、防烟分区。建筑构造包括:防火墙、隔墙、楼板、电梯井、管道井、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等。这些建筑构造都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其防火要求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划分防火分区的依据:一般应根据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结合建筑的平面形状、使用功能、便于平时管理、人员交通和疏散要求、层间联系情况等,综合确定其分隔的具体部位。
1. 按照规范规定的建筑面积设置;
2. 根据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使用功能区域,设置防火分区或防火单元;
3. 根据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否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是否有明火或高温生产工艺等划分防火分区;
4. 按照使用灭火剂的种类而加以分隔;
5. 对于设置贵重设备,贮存贵重物品的房间,或者一些特殊功能的房间,也要分隔成防火单元;对于设在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细节注意:防火分区的面积,根据一类建筑、二类建筑、地下室、裙房确定,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如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的要求。另外要注意上下联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中庭的防火分区的设置
6.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疏散出口的设置(包括数量和宽度设计)以及疏散门的设计,疏散走道宽度设计,可根据《高规》中“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一般规定来确定。
6.1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的设计,针对具体情况设计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以及楼梯的宽度,必要的时候设置辅助的疏散设施。
6.2 针对建筑物的情况看是否设置消防电梯。
6.3 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6.4 平面设计时,建筑中心核的布置,确定了疏散的方向性、多方向疏散的可能性以及疏散路线的明快性等。在中心核内,一般包含了建筑的疏散楼梯间、电梯间、竖向系统的设备空间、卫生间、开水间等公用设施。其中,疏散楼梯间应防止烟气侵入,确保多方向的疏散,所以应尽可能分散布置。当中心核在平面上偏于一侧布置时,最好能在另一侧也设置疏散楼梯间;若设置有困难时,至少应设有疏散阳台、凹廊等疏散设施。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端断加深,建筑物越来越庞大复杂,同时人防要求与防止火灾隐患的要求不断加强,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人防、消防要求不断提高,他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达到规范优秀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GD50098-98 人民防控工程设计防获规范[S]
依据《消防法》要求,结合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与验收发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在建筑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准确地进行建筑防火工作。
关键词:
防火设备;消火栓;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井
合适的建筑消防设计,是表现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一个重要步骤,同时是遏制建筑火灾,降低火灾损害的本质措施。合理科学的建筑消防设计,建筑防火设备应当对扑救火灾有利,同时要满足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同时将火灾影响控制在有限的区域内,体现“主动工作”和“应急防火”相结合的理念[1]。《消防法》要求,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2]。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建筑防火设计的本质是安全、规范和功能三者关系的协调。建筑消防设计在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时,不但要达到使用功能,更要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为单位投入运行后的消防安全管理创造稳定的有利于管理的工作环境。在满足消防规范时,不能单一地运行规范,而是要通过全面分析建筑的整体布局、防火距离、防火分区、通风排烟、安全疏散、灭火设施等各方面的运行条件,摸索合情合理的策略,达到建筑防火在规范要求、消防安全和建筑功能的统一。在现实消防设计中,由于各标准和规范编写方面的不同和设计者对标准的理解差异,相近或相同情形会出现迥异的设计结果,造成不小的争议。本课题对现实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与同行们进行学习交流,以期达到统一。
1消火栓设置位置
新修订的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第7.4.7条规定,建筑室内消火栓的设置位置应满足火灾扑救要求,应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前室和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同时便于火灾扑救的位置,住宅的室内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和其休息平台[3]。笔者认为,室内消火栓设置在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在火灾扑救取用时受到常闭防火门的影响,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休息平台设置消火栓,消火栓箱对楼梯疏散宽度造成影响,这跟规范对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的规定存在矛盾,如果暗装,存在对楼梯间防火隔墙耐火极限的影响。对于室内消火栓若设置在楼梯间的平台等位置,由于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时,需要穿过常闭式防火门而导致楼梯间的防烟性能下降,特别是余压和门洞处的风速均无法达到规范要求,建筑内人员因吸入大量烟气造成群死群伤。
2防烟楼梯间前室不设防烟的要求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4.3条规定,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以上前室或合用前室应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方可满足楼梯间不设防烟系统的条件之一,但对建筑外立面的整体设计中很难满足可开启外窗的不同朝向,只满足一个朝向的多扇可开启外窗,也成为了不设防烟系统的条件之一,这种情况造成了前室或合用前室内风压不够,影响防烟效果。此外,不同方向的开口面积都要符合规范,还是不同方向的总开口面积达到即可,从自然排烟和安全的烟气流动知识来分析,应不同方向的开口面积均要符合方可。
3单、多层商店建筑与商业服务网点防火设计的区别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11条规定,对于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每一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选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h且无门和无窗洞口的防火隔墙进行隔段,他们疏散距离任意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应该大于本规范5.5.17条有关多层其他建筑位于袋性走道两侧或尽端得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1]。而单、多层商店建筑的使用性质定性为商店建筑,其疏散距离应按照商场进行考虑,但对于类似于商业服务网点这种类型的建筑,其安全出口设置是否可以参考《建规》第5.5.8条规定的要求设置,规范对此未进行明确。笔者认为如果各间商店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楼梯等符合商业服务网点的情形,可参照单、多层住宅建筑商业服务网点进行防火设计,尤其是一些三线、四线城市临街的类似商业服务网点的小商店,如果按照商店建筑设计,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则应该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增加了这类场所的建设成本。对这类场所的防火设计应区别对待,尽量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4消防电梯井设置送风和耐火等级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标准对消防电梯井的防烟、排烟并未做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消防电梯井顶部设置正压送风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火灾救援时既增加消防电梯前室的风压,又可增加消防电梯内的氧含量,对进一步保护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作用明显[4]。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要求普通电梯设置电梯前室,但对于楼梯间前室合用的情形,对电梯井壁的耐火极限无要求,只对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进行了规定,这样导致楼层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对于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来讲,低于楼板1.50h的耐火极限的要求。笔者认为普通电梯也应按照消防电梯前室的要求设置前室,走道通往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该前室还可兼做避难间使用。
5管道耐火等级
对于通风管道、消防水灭火系统管道等消防设施、设备的支架、吊架、建筑玻璃幕墙的金属支撑骨架在相关施工规范中,只是明确规定需要除锈、防腐,未明确要求防火措施保护。未做防火措施保护的支架、吊架、支撑骨架容易在火灾中首先失去稳定性,造成管道等设施、设备、幕墙脱落。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1.10条规定,消防用电线路明敷时,应该穿金属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笔者认为,规范对线路的防火保护未进行明确要求,应对不同场所的火灾类型进行统计得出人员在实际火场中疏散需要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线路的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提出耐火极限和材料类别的要求,从而保证在火灾情况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发挥作用。
6内走道排烟问题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5.2条规定,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1]。对于内走道一侧设有可开启外窗,另一侧封闭这种情形,在设计排烟系统时,按照规范要求,超过20m疏散走道应设置排烟系统,但在工程实践中,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解,在设置排烟口时,在可开启外窗的一侧未设置排烟口,以可开启外窗替代排烟口。但是根据火灾实验数据表明,在同一防烟分区内不应该同时采用机械排烟方式和自然排烟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工作状态会互相干扰,影响排烟效果。尤其是在排烟时,自然排烟口还可能在机械排烟系统运行后转换成进风口,使其降低或失去排烟效果。
7结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成为建筑设计规划的指导性规范,而不应被动地适应建筑设计规划,从根本上限制塔式住宅,剪刀楼梯等这类具有先天缺陷的设计,及时总结防火设计中的实践经验和火灾事故中的经验教训,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完善提供实验数据和事实依据。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3]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S].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管理;质量问题;对策
引言:建筑设计是在建造各种建筑物之前,设计人员按照需要完成的建设任务具体内容,把整个施工过程、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事先进行推测和设想,拟定好各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用图纸、文件、数据、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施工工作和各个工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互相配合、通力协作的依据和标准。这样的设计,便于整个工程对预算投入的控制和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够使整个工程按照部署完善细致的预定方案,有步骤、有目的、有层次的顺利进行,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建成的建筑物能够充分满足施工方、使用方以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员的期望和各种要求。
一、建筑设计需要遵守的原则
1建筑设计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规范同步。城市的整体规划涉及到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包含了总体规划及各种详细的细节规划。建筑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其设计必须要以城市整体规划的总体安排为根本依据。
2建筑设计要考虑综合效益。建筑设计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建筑设计人员要树立明确的综合效益的观点,避免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要对建筑物本身、建筑能够产生的社会贡献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考虑。
3建筑设计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用地面积日趋紧张,因此一定要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大力提倡综合性、紧凑型的建筑类型,更好地利用城市空间,较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并能带来较大的土地利用经济价值。
4建筑设计要本着节能的原则。为了有效的进行节能,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尽可能多的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及可再生的能源。例如,在进行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时,可以积极执行节能标准,利用节能型的技术、采用节能型工艺以及节能型的设备、材料、产品等,最大程度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制冷系统的整体效率。
二、建筑设计相关技术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目前,建筑设计相关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1)总体平面图缺失或者不合理。建筑设计的总平面图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对整个建筑工程至关重要。但实际情况却是,总平面图缺失或者与建设部所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不符合,同时由于建筑工程设计的总平面图过于简单,建筑单体之间的距离以及道路布置的详细数据等相关设计内容没有详细数据,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不能顺利进行。(2)建筑防火设计不合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都有专门的条款对相关建筑的防火设计做出了规定,对各种防火隔离办法也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对这一要求往往不能严格的贯彻执行,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隔离常常被省略,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3)对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不够重视。由于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理念了解不够深入,对节能观念重视程度低,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没有明确,从而导致不能很好达到节能目的。例如,窗墙比、体形系数不符合规定要求,没有对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进行调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墙体和热工要求进行相应的具体的热工计算,节能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施工图上实际内容与《节能备案表》中所填写的内容不一致等。(4)设计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要求。在对多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控制建筑面积,造成地下室的层高降低,最终造成地下室的楼梯平台下的净高度过低,或者楼梯段处净高度过低。
三、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责任心。影响建筑设计质量的根本因素就是相关从业人员,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包括技术、法律、法规、道德等,要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国家现行规范、法规、图集,并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
2、管理者要树立明确的管理、监督和指导意识。建筑设计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想要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尤其是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来说,一定要切实发挥两道作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3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持原则,绝对不能为了经济效益以为的迁就业主。而应该根据建筑设计工程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考虑,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只有保证了质量,才能为企业获得信誉与市场。一味迁业主,只是自寻死路。
4切实加强建筑设计的质量管理。首先,对设计单位进行体制改革,调动建筑设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应该为建筑设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设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建筑设计人员,最大程度的为专业人才发挥自身潜力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是要建立并加大企业自律、政府监督力度,多管齐下的创造良好设计市场环境。
四、总结:
只有加强对建筑设计的技术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从建筑设计的技术管理相关问题抓起,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通力合作,才能最终提高工程质量和相关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建筑设计队伍,积极选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汪英林,戴艳红.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120-121.
[2]刘瑞珍,龚健飞.建筑设计技术管理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08(5):46-47.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防火设计;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原则
1.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整体性设计原则是将建筑物从细小部分进行整理规划,通过明确发展规律和构成,在部分和整体中形成相互结合、依赖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正确展示建筑工程设讦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特征。高层建筑设计综合性原则,从建筑设计要素、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体考察,在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性综合分析; 将每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具体的反映到整体以及综合考虑过程中; 通过严格对照比较结果,从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分析修改、整合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建筑设计整体和部分的高度统一。
2.动态联系设计原则
联系设计原则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是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将考察对象具体的融入到建筑系统和建筑环境中。环境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外界条件,体系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维持、发展,它与建筑工程设计外界系统相互影响、作用; 通过体系从而增强建筑工程设计资源压力、系统功能。动态原则,主要是指探究内外联系、系统变化、系统发展方向以及活动方式、速度时,不断探索建筑体系发展应用、动力以及相关运作规律。
3.有序性以及结构性设计原则
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根据系统的层次性、有序性,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的系统关系。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正确区分环节使用功能,以及各个环节的关系特点,通过合理组织建筑工程设计空间序列、流线,保障设计合理性。另外,结构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结合万式,不仅广泛存在于建筑事物中,同时也是建筑性能的核心载体,系统形成过程直接关系建筑设计整合差异。
二、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
1.主体的设计
在二十一世纪,对高层建筑设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高层建筑设计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第一步是分析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裙房的建设在整个城市建筑中没有多大的影响。这些下部门裙房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在立面设计过程中是不一样的。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将下部裙房设计非常多样化。下部门裙房还需要不断的实现人性化处理,因为下部裙房对普通的群众的视觉的街道空间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群众主要接触的是高层建筑的下部裙房的部分。但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极具代表性的表现,所以,科学合理的将高层建筑的楼顶设计好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建筑设计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要将周围的环境和城市的规划相互的协调和相互的促进,也就是指将一栋建筑置入周围的环境中,也将周围的环境置入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去。在建筑师设计单体或者群体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充分的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以及建筑的大环境充分的考虑进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师在这个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没有对环境以及人文形成重要的关注,只是追求单调的特、奇、新,完全没有将建筑物的周围环境考虑进去。
3.巧妙运用处理手法
建筑设计实际工作中,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在设计上没有很明显的变化空间,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利用巧妙运用处理手法的方法来达到丰富空间形式的目的。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主要采取的处理方法包括入口缩进或者是底层架空两种。
三、现代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点的几个问题
1.建筑内防火分区的划分
为有效的阻止火灾在建筑物的水平、垂直方向蔓延,将火灾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建筑内划分防火分区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火灾发生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为了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划分防烟分区是最好的方法。高层民用建筑( 一级,二级耐火等级)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 1 500 m2; 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级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 500 m2; 耐火等级为三级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 200 m2; 耐火等级为四级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 600 m2; 地下室的防火分区允许面积为 500 m2,当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时,防火面积增加 1. 0 倍。防烟分区不宜大于 2 000 m2,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 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对于确保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层) 建筑防火建筑规范对疏散宽度、疏散距离做了具体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建筑没有具体规定疏散宽度,而是需要先计算人员密度,再计算疏散宽度,如: 办公建筑、商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餐饮建筑等。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1) 房间内最远点至疏散门的距离; 2) 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需要注意的,也是设计人员经常存在的问题是: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在首层设置扩大的封闭( 防烟) 楼梯间,当建筑层数不大于 4 层时,楼梯间离直通室外的出口的距离不大于 15 m。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的两端,为人们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 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可将常用疏散线路( 电梯)与紧急疏散线路相结合,有利于人员快速疏散; 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通畅,避免不同的人流线路相互交叉。
3.使用耐火等级高的建筑材料
建筑装修材料对于建筑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要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就必须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着手。对于室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避免使用燃烧性能好的装修装饰材料,一般使用轻钢龙骨作为装饰材料。所有装修装饰材料都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防火检测及审核。如果高层建筑为可燃性高的木结构或者耐火等级相对较低的钢结构,为保障消防安全,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增强其耐火等级。通常的防护方法包括:在高层建筑钢架与钢柱等支撑结构上涂刷防火涂料,或者铺设隔热防火层;使用不可燃材料作为高层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楼梯间等重要区域地面、墙面、吊顶的装修材料;使用具有阻燃性或者耐火等级高的纺织物作为高层建筑室内窗帘、沙发、地毯及床上物品的制作材料。设置防火门,设立防火分区,隔断火势蔓延。
4.消防通道的设置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很多沿街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忽略了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5 米、进深大于 4 米的裙房,导致发生火灾时消防车不能直接到达建筑物底部,影响了扑救作业。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50 米或总长度超过 220 米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5.管道井防火的设计
《高规》规定,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高规》还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 2~3 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 100 米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但是在《住宅建筑规范》中要求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在这点上,显然《住宅建筑规范》的要求更严格。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可采用水泥砂浆板、钢板等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一道城市特有的风景,高层建筑需要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搞好高层建筑设计,解决好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对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抱我,才能保证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质量和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娜. 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 山西建筑,2013,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