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政治哲学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哲学难点

第1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思想;有效教学

何为“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给出的通俗解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所学内容懂了、会了,并且还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面对高中政治枯燥、乏味的哲学常识,我们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把哲学常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政治大都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之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的弊端,课程的准备、实施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为生活服务。高中哲学思想深奥、抽象、枯燥,单纯的理论记忆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哲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与学生相关的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相应的哲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感悟哲学常识的伟大内涵。

教师把哲学常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仅指用生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枯燥的哲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常识的本质就是对生活实践的体验,高中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因此,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哲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教师有效将深奥的哲学常识与学生普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仅仅让学生对哲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哲学常识的进一步认知,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理论深奥、抽象、复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除了讲述理论知识还是讲述理论知识,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压抑,无法保证哲学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在遇到抽象的哲学理论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动画等播放功能,把复杂的哲学理论用学生易懂的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缩短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各类场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哲学思想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哲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总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不仅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同时也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政治哲学理论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首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高中政治老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把学生从“听众”“观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并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方案的设置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而不是继续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完实践和真理的哲学理论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相关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的哲学理论分析材料。这样,学生自由谈论、分析,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讨论过程中巩固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如何实现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的有效性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丰富自己对哲学思想理论的认知,同时也要熟知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创造出一个适合本班学生的高效的高中政治哲学常识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一、关于高中政治成绩发生分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升入高中后,学生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环境、新教师、新集体、新课程等。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度期;有些学生因为经过了紧张的中考,入高中后有种要放松休息一下的思想;有的学生听说了高中的课程比较难,就有些畏难的情绪,实际上在高中政治里确有许多难点,如:政治经济学,哲学等概念就比较难理解。以上原因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

2.教材的变化

虽然近年初高中的教材难度都做了调整,但初中的教材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高中因面临着高考谁也不敢轻易地降低难度,所以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调整后的教材难度一个降另一个不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造成难度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拉大了。

3.内容上的变化

到了高中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增加和新工作时间的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加大,进度加快,对重点、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巩固。这也使一部分学生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4.学法的变化

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的应用形式、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典型的题,以落实对学生的“三基”的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政治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

二、搞好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第一做好对政治整个课程的认识,让学生清楚政治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教师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依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制定相应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分析他们的成绩,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找出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过度点。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做好知识的衔接。

a.立足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在高二教材中有许多难点,应采取小梯度、底起点,分层次、多训练的方法,适当放慢速度,在知识的导入上多以实例引入,在难点的讲解上要对教材做必要的分层和铺垫。对理解要点要进行总结并举例说明。

b.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联系网络。

c.重视知识的展示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仅靠课堂听懂是不够的,课后要消化、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单元结束时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反思步骤和思路。扩大知识的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第3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

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我认为,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要提高阅读速读。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结合实际来看,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中,论述题往往事同学们回答的难点。

其实,首先要做的关键工作是审清题目,包括审清材料和审清问题设问的角度,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利用文字表述的题型,在认真仔细全面的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要进行归纳和思考,要审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运用表格、图形(包括漫画)表述的题型,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给信息,包括阅读表格的标题、表格内的内容、下面所给的注解,都包含有效信息;其次,对所给信息要进行比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审清题目设问的角度也非常关键,尤其是以前见过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更要特别加以注意。题目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对有些类型题来说,审题非常重要。因为某些考题答案的要点,就隐藏在材料的表述中,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材料,体会其中的含义,就可能获取答案的基本要点;其次,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圈定一个范围,从现象上看考的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重热点问题,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考的知识是哪一个或哪几个;三是思考清楚是从哪个角度考的,填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要具体化,第四要灵活有创新,第五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的术语,调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予以表述。

第4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多元化 教学质量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鲜活的案例、典故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帮助教师和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文主要强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该从多元化素材的角度出发,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寻找知识的广泛性,增加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关注新闻、了解时政

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是《经济生活》、必修二是《政治生活》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撷取最新的时事新闻来拓展教学是公认的最有效且最必要的教学模式。[1]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所以具有共享程度高、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着讲述新闻报道,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更加的贴近生活的实际,而不会觉得学习内容其实没什么用,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的。

放眼当前的社会生活,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资源,可以进入高中政治的教学课堂,比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章节的学习的时候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去搜集资料,让学生探讨下我们国家现在货币的状况,寻找并且分析一下货币持续贬值的原因。另外,十的召开虽然对高中生而言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是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当前的时政,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新闻虽然具有时效性,但是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带着学生进行回顾,比如2008年的背景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或许当初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对于这样的大事件无法有较深切的体会。教师在课堂上的回顾性教学,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这一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虽然“灌输式”教学一直为外界所诟病,但是高中生仍然还未成年,对世界的看法,人生的看法和判断还是不成熟的,在目前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各种思潮、诱惑难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3]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明事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必修四我们学习的是《生活与哲学》主要介绍了我们国家思想的发展和变迁。儒学一直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思想的核心,换句话说儒学造就了封建主义社会。但是对于已经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又不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我学习儒学有何用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切切实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2]

比如在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哲学的时候,学生对于“致良知”三个字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简单的来说“致良知”就是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心里有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有些事在心里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而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但是依旧去错误的做一件事情,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旧强调“致良知”,强调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遵循自己的本心,从道德情感原则、是非判断以及感性的情感诉求等方面,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案例教学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鲜活的案例、典故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政治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运用案例教学法能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记住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理论只是一个抽象知识概念,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局限于理解,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材料、实例,将教材内容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深入浅出的了解并且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由《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介绍美食的视屏给学生讲解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并在时间的沉淀下,那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相信每个人对于美食的抵抗力都是很低的,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产生兴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获得的知识,会使得他们的记忆更加的牢固。其实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生活的了解,可以当做是学生对于文化地理常识的一种积累,将会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另外,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案例教学法虽然是好处多多,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与知识点相结合,具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时对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这样可以增强现实感,更容易让学生信服由案例引出的理论依据,反之,则会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过于形式,从而对于学习产生怀疑。

参考文献:

[1] 王迎春.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 教学与管理.2009(01):67-68

[2] 谯志敏.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J], 消费导刊.2009(05):159

第5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时政;高中学生;政治;分析能力

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有重大意义的、引人注目的新闻,在政治学中都被称为时事政治。时政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考试中是一大考察要点,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延伸。时事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是提高学生政治分析能力的主渠道。有效地利用时政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政治时政教育的重要性

时政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桥梁,是学生知识面拓宽的工具,是学生把握政治教材理论观点的实验基地,是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分析提高的结合点。本文主要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谈如何通过时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以供同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参考。高中政治的内容,是对高中生进行政治、经济、哲学的常识教育,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教给学生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结合时代主题,依托国内外时政新闻热点,开拓学生视野,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时政教学是当前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前时事讲评5分钟,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

当代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应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握时代脉搏,把思想品德课知识与关心国家大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一直坚持的一个教学策略,就是每次上政治课前,都要给学生布置任务,即对最近发生的、你所关心的时事发表评论。每次2-3个学生发言,百字描述事件,百字的评论,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在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过程中,我让学生主体进行主动质疑,活跃课堂气氛,开阔了思路,然后集体做点评。课下,班长将同学的材料整理成册,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按月份张贴在后黑板上,供学生翻阅。

如2010年3月,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丰田公司“客户至上、安全至上”为信念,三个椭圆标志,即为厂家与客户心心相印。如今,怎会如此怠慢?发言学生首先向全体同学陈述材料,然后发表自己见解,在座同学对此可做阐释,可对此问题进行争论,目的是大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便于他们对教材有关知识加深理解与对新知的探究。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综合,并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不是所有学生都对此感兴趣,但是这一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的过程,是主动参与政治学习的过程,长期的坚持,有利于学生政治分析能力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以时政为线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高考基础知识考察是一部分,另一主要部分就是时政内容的考察。但是这块内容的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日积月累。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来看,较多的学生,只重视课本上的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记忆和重复,很少有学生愿意对时事政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更没有几个能够拿着时事政治的案例来请教教师。我针对这一现象,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筛选出时事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带领学生运用经济、政治、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引导学生以时事材料为桥梁,对学过的政治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运用,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的时事新闻材料的选取上,抓典型,紧扣教材知识点,以当前形势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于学生课上不能找到切入点时,我及时启发和指导,鼓励学生立意上的创新。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这是自2011年12月5日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后第二次调整,也是2012年年内首次下调。我把此则新闻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分析,联系教材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投资的选择和消费等知识进行分析,即央行结束紧缩的货币政策渐渐放松转向中性,从防通胀为主的政策取向转为稳增长为主。通过利用经济、政治和哲学等知识分析,及时向学生传递社会中的最新动态,弥补教材案例的滞后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时事政治引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弥补教材文本中案例的滞后性。激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注时事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国内外时事政治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分析挖掘、洞察课本上的政治、经济哲学道理,将理论知识从感性内化为理性认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赵荣博,《发挥时政资料在政治课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03

2.朱熙宁,《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

3.陈哲恒,《高中政治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2

4.朱闽平,《联系一探索一研究问题》[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

5.刘文容,《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J],《剑南文学》,2009

第6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 兴趣 常规流程 引导讨论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实现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协奏者”的角色转变,要善于创设开放、合作的课堂氛围,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定位,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体验探究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们对高中政治的课程产生学习动力,重点是要使学生自己能够对高中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生动的、适应学生心里特征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是学生学好高中政治这门课的前提和保证。高中政治老师需要在生活里做个有心的人,经常采集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生活里的小故事或者新闻等等,让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感觉到浓厚的学习乐趣。例如我们在上《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小节时,我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小故事里包含了让人深思的道理,就在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的时候,我恰当时机的进入课程的正题,引导学生去研究自己在生活里遇到过什么令人深思的事情?经过学生们自己交流与探讨,老师并不需要多讲解,学生们就可以掌握了生活中的一些哲学与智慧,还可以从中看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只是要领和课程内容,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一举两得。教师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们自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真正激发出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其沉浸于自主摸索的境地之中,无疑是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精心备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学的基础

高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1.按课程标准,备好教材,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原理、观点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角度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研究教材还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按课程标准,备好时政热点。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却是开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报刊,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新素材、新资源。

3.按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

三、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常规流程

1.情境创设,诱发学习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导入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的材料。通过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问题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

2.指导阅读,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自己的阅读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验情感。它既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又是学生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养成的过程。

学生提出问题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难点。教师一方面要对课堂提问提出明确要求,既不能为提问而提问,使提问流于形式,又不能不加思考一疑就问,使提问过于肤浅和表面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展开小组竞赛,激励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提高问题的质量。

3.引导讨论,问题解决。

第7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开发与应用

微课,是一种小型的课堂教学,有短小精悍、可供反复学习的优点,信息呈现“碎片化”特点,这使得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有了现实的可能。下面谈谈《微课资源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在政治学科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做法。

一、准备工作

在高中政治学科引入微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整个教研组教师参与进来,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首先,要在全组教师中学习微课的含义、意义及发展趋势。如通过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组内交流,使教师们产生研究和应用微课的兴趣,创新教学理念。其次,要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从学校层面争取研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吸纳年轻有科研能力、信息技术素养高的教师提供学科专业支持。再次,要有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如通畅的网络,丰富内容的学科资源库,便于沟通、交流、共享的网络平台。最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制作软件的学习和培训,熟练使用制作软件来录制、编辑出质量较好的微课。

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具体制作

1.确定微课制作范围。微课在高中政治必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法指导方面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教材中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部分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学习方法、试题类型和答题规范等要求,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精细讲解、集中学习。确定好制作内容后,把全组教师进行分工,分解微课制作的任务,详细分解好四本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与学法指导的学习方法、题型分类、答题规范等任务。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中,其中文化传播的途径、传播的手段和交流的要求可以分成三段内容制作成微课。可以由一个教师制作三节微课,体现这一知识框的延续性,也可以分配给三位教师共同分担制作任务,体现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

2.微课应用的类型和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法要求,把微课分成以下几种:一是知识点讲解类,如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二是题型分解类,对选择题、主观题,意义类、措施类、图表类、体现类主观题分别结合相关例题进行讲述;三是体系类,可以按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线索进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不是所有内容和知识都适合于微课的制作。如试卷的讲评,简单知识的学习,制作成微课反而浪费时间、影响效果。所以微课的应用应该遵循适用性、短小性、碎片化的原则,不可凡知识就微课、一微到底。

3.具体制作、应用教学。购买设备,下载软件。组员配备电脑及相关制作软件。形成制度,规范应用。每周一课,课题组成员每周按照课时量写好本周内的教案,制作好微课。并规定在每周三上午组织课题组成员听课,听课的内容和目的是:①评价和交流微课的制作质量、使用效果;②评价和交流师生理念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要求;③评价和交流教学目的的达到程度、效果的提升高度。每月一会,交流落实。每月召开一次有关微课教学的教研组会议,组员交流各自制作微课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实践过程,检查好本阶段中的微课制作任务,并把下一阶段的制作应用任务落实下去。

三、资源共享与交流反馈

在制作微课资源的同时,把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师生互动,运用微课。把前期制作好的微课资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学习。组织全组教师开展讨论,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备创设适合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的软件、硬件环境,微课资源的使用和运用对于改革传统课堂具有怎样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分类排序,检查成果。把前期已经制作和应用的微课资源进行分类排序,编好目录。在逐一检查好每人所完成的成果后,整理出教材和学法的微课校本教材,形成一整套的高中政治学科微课资源。上传网络,资源共享。利用欧阳荣明老师的平川高中信息技术工作站、徐雪梅老师的平川高中政治名师工作站和平川校园网教学资源库,上传微课资源,构建出政治微课校本资源库,开展网络交流和评价。及时反馈,修改完善。由信息素养较高的政治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对网络交流和评价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对微课资源进行修改,使其趋于完善。调查访谈,检查成效。通过前期教学一线的微课教学使用实践,对实施的试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进行微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实践思考

第8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高中政治 ;教学气氛

一、教师要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

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上的知识(概念、观点和原理)往往来说比较抽象、深奥;课本中列举的材料也容易陈旧、过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误区。而实际上作为政治课来讲,教学信息量是比较大,时政性也是很强的,很多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是很密切的,而且现在的高考题也是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千变万化,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来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以“不变”来揣测“万变”的高考,那么不但会与时代脱节,也将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资源大爆发的今天,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下,一不留神就会被层出不穷的知识海洋所淹没。为此,老师们一定要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认识到当前信息资源的纷繁复杂与更替速度,从政治教材出发,结合课堂实际,围绕相关知识点来不断融入新的知识,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知行合一。

二、营造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政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多媒体操作能力

广大教师要立足于现代教育,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主动地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软环境,将政治专业知识融入到信息整合的课堂结构中去。为此要求教师学习好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知识,逐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软件的应用水平、课件的制作水平等多媒体教学所必须的各项技能。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及时通过课堂反思或学生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避免因夸大学生“兴趣”而导致与政治教学目标的“本末倒置”。

三、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积极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放开”并不等于“放纵”,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体现在对课堂精心设计和构思上,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组织上,对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对本次课堂所需要展开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的融合和总结,最终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深刻理解本节课堂教学的意义。

四、注意多媒体教学易存在的问题

1.容易忽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我们知道,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在课前充分地专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状况、本节课内容的性质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安排安知识点的讲授时间。而多数年轻教师和实习生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搜集精美的图片、新颖的资料、有趣的视频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认真专研教材,了解学生,重难点知识不突出。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按着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课件讲授,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观看有趣的图片和视频上,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较少,整节课看起来内容充实,气氛活跃,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效果。尤其对于《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来说,相关的哲学观点与方法论更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如果忽视了讲解部分,学生则很难明白其中的哲学原理。

2.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高中政治课中多为抽象、复杂的理论性知识,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改变传统政治课堂中“知识灌输”的模式,用生动、形象的材料代替枯燥的知识理论,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成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一些年轻教师和实习生由于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中无法灵活调控讲解与多媒体展示的时间,使得一节课中大部分时间在展示课件,多媒体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和学生成为了配合多媒体的助理。还有一些年轻教师唯恐不能把知识全面的教授给学生,设计的课件数量太多,混淆了主次,这样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忙于播放课件资料,这些资料还没有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就立刻换成了下一张,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组谈论的时间很少,学生基本没有时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9篇:高中政治哲学难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自主合作 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4

1 前言

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消极学习。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采用现代新型的教学技术,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政治自主学习。现代政治教学必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观念上的转换,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提高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高中政治学习的特点着手,阐述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 高中政治自主性学习的特点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高中政治自主性学习的保证。考虑到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政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散发,对政治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中的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增强对知识的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改变思想观念。自主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记牢知识要点,且让学生印象深刻。其次,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其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再次,探究性学习突破书本的限制,促进学生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内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对知识进行学习。最后,探究性学习有其独有的挑战性,科学调查是一项重要学习措施。

3 如何做好高中政治自主探究性学习

3.1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

首先,加强指导,为学生自主探究型学习提供条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自身角色,在探究型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探究型学习是全新的学习模式,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容易导致思维受限,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疑问。因此,老师必须做好指导者,引导学生渐渐进入自身的角色。同时,老师也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视觉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学生提高自主研究性学习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以往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研究性学习意识。新课改的推进,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学生必须做好成为课堂主体的准备。老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应该自行做好科学调查,搜集调查资料,以提高自主研究学习的科学性。另外,老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必须尽可能地对学生所提出的方案提出改进方案,了解学生研究的动态,并且对学生进行动态性指导。

最后,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只有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才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师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才是最有效的,老师才能够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更高。在交往条件平等的情况下,老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机会,善于把机会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能够使学习效率提高。

3.2 以问题教学带动政治教学

问题教学是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科学调查活动,促进学生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更包括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问题教学则是将师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后进行解决的教学过程。问题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的实例进行探讨,这样更加容易贴近学生,多注重实例的内在价值,选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更有教育价值,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3 了解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基础才能够促进科学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教师应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学习整合起来,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材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工具,能够促进学生加强对学习的研究和探讨,更能促进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经验研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保障。

4 小结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力手段,能够改变学生知识为本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指导者辅助学生继续科学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化.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探讨[J].林区教学,2011,4(5):2-3.

[2]戴书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教研版),2011,4(1):11-12.

[3]蒙丽梅.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5(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