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体经济如何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

第1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济发展;机遇;科技;生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11-02

引言

企业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运用依法获得的资源从事经济活动,在生产总值、生产规模、生产总量与效益、技术含量、营销手段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综合情况。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考虑到中国经济还未真正经历出清和去杠杆,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分子企业盈利可能会比2015年差,很多传统行业企业耗了这么多年可能熬不过去了。供给侧出清的压力越来越大,体制的刚性约束所能兜住的时间是有限的,政策的弹药也是有限的,“僵尸企业”把地方财力和多年积累的企业家底已经拖垮。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创新创业,新兴行业继续快速成长,但尚不足以填补传统行业衰退留下来的巨大的国民经济核算缺口。2016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收入自6月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以来,增幅持续扩大;利润同比降幅逐月收窄,本月首次实现同比增长;煤炭、钢铁等行业利润大幅增长;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

一、我国企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不明确

即使在目前科技生产与发展的大环境下,还是存在很多企业其现代化生产的程度不高,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思维现象仍然存在。很多企业对于质量的管理与运行缺乏认识,甚至在ISO标准化的过程中,都是要求第三方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缺乏自身的主动管理意识,对于质量管理持续改变的认识更是无从谈起。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不重视质量与服务的企业,并将被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所淹没,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无从谈起。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量和度的把握不到位

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一定预判风险的能力。很多企业在看到同类型的企业在开展某个项目的研究与生产,自己便会组织企业的力量进行相同或者相类似产品的生产,意图抢占先机。然后当推出产品后,l现市场上同类或者相类似的产品很多,厂家也是鱼龙混杂。这种盲目跟风的生产方式不仅仅存在于制造来的企业。农产品企业中也是一样,近年来大蒜、大葱等农产品价格被炒得离谱,农户或者企业看到这个暂时的商机后,盲目地扩大种植面积。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年的农产品价格暴跌。这似乎形成了一个规律式的发展模式,很多企业看穿了这个规律后,却不能正确地引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生产产品的过剩和产品质量的不达标、不合格,都严重地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量和度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探讨。

(三)部分企业缺乏一定的现代管理能力

部分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其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也相对较低。存在很多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家族企业,其发展规模还算不错,但是其内部的管理能力却相对较弱。任人唯亲、吃回扣、拿供应商的红包,这类乱象似乎成为了这些企业在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企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动力与潜力。

(四)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未能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及竞争力

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小微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往往自己开发出来的商品,在市场流通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其他厂商复制、销售。国内最出名的某强北,就是国内出名的OEM基地。据说在这里,只要能有外形和销售的许可,复制过程简单容易,而且甚至有些OEM的产品比原产品质量还要好。在某强北,靠OEM生产和发展的厂商很多,这也在“故意”地侵犯着那些产品设计、研发的企业,比如在某手机概念机之后,产品还未开始售卖,某强北就已经有了仿制后的样机了。

二、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企业运行模式

(一)“走出去”和“请进来”

“走出去”就是指企业的领导或者管理层,积极地走出企业,走到市场,去考察和研究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含量,以及市场对于企业产品的诉求和反应。这样的过程,可以避免很多企业管理者“坐井观天”式的生产,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请进来”就是聘请一些专业技术的人才,协助企业生产和发展。比如质量控制方面的人才,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或者损失,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质量度,推动企业ISO的过程,为企业在市场过程中提高份额和比例。又比如企业生产方面的人才,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协调生产行为。现如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产品能够有更多的价格空间赢得市场有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线上的销售

在2016年的天猫平台上,11月11日当天在线交易成交额达到了1 200多亿,这还仅仅是天猫这一家的成交额。据此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在线交易不论是从量还是金额来看,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发展的契机和机遇。所以,不论是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可以通过电商的平台构建自己的在线店铺,让企业的商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订单转向了电子商务,比如格力、小米、联想等都在天猫等形式的电商平台拥有自己的旗舰店或者专卖店,其成交额比任何一家线下的店铺都要强,作用可见一斑。相信在未来,电子商务必将为更多的企业赢得发展的红利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全面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

我国的供应链思维是近年发展而来的,传统的企业在生产中,往往把更多的原材料或者配套产品通过采购部门去落实,这样的供应弊端是给了采购人员更多的权力和滋生腐败的机会。而现在,通过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供应厂商,通过透明的价格和一流的服务能够杜绝这一类现象,并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过多的原材料或者配套产品占用了企业过多的资金流。所以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到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和发展,用现代化的发展思维和模式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四)强化科技思维,推动产业升级和调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够带动企业产品的升级和产业链条的高效率发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赢得发展的机遇和份额,必须重视到科技发展在企业中的应用,摒弃传统发展思维中粗放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案,把更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行业或者产业向优质、高效、排放少、污染轻的产业过度,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的进一步协调和引导,对于一些过度发展的企业要予以关停和限制生产规模;对于一些新兴产业或者朝阳产业,要给予更多的发展扶持。比如在内蒙古,国家进一步关停了很多产量低、污染中的煤炭企业;而在中东部,对于光伏、石墨烯等产业,政府给与了更多税收、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这些都说明了,科技和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如果企业不重视科技的应用、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必将被社会发展所淘汰。

(五)优化融资渠道,紧密联系政府

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企业融资难,银行贷款难,成为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合作的多样化。比如一些需要资金购买设备的企业,可以联合银行或者设备生产商进行融资租赁的融资形式,确保企业生产不会停滞。比如一些企业在发展中,融资额度巨大,可以协调政府和投资企业,让出一部分股份,让更多额度资金流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融Y渠道的优化和丰富,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气息,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结语

总之,未来的企业竞争将会越来越白热化,企业只有重视自身的发展条件和机遇,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调整,转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思维,把产品质量与服务突出在产品出库之前,未来才能赢得更多的订单和客户的青睐。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与知识的时代,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深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塑造,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推动企业经济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明小波,彭岚.电子商务服务业类型及其在西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地位――基于成都市电子商务服务业调查研究[J].电子商务,

2010,(12).

[2] 张安霞,张红岩,陈彦召,陈焕江.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物流技术,2011,(9).

[3]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陈德慧.模糊随机环境下B2C电子商务自营配送系统CLRIP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5] 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11).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赵亚鹏.论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的完善与创新―计算机软件、域名的确认与计量[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

[8] 葛家澍,胡振超,林浩.会计作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害――美国证交会对上市公司玩弄数字的关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财务与会计,2000,(5).

第2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金融界中开始逐渐出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经济现象,这个经济现象在以往很少发生,其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与实体经济发生了分离。其实关于这个理论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只是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才被人们逐渐所关注。深入研究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表现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现象,只是伴随着和经济危机的加重,其所带来的效应被逐渐的放大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表现极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出现的严重不平衡性。在这种分离的局面下,实体经济部门的数量远远少于金融经济部门,并且在规模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落后性。在这种分离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原先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金融经济的地位则明显上升。而明显反应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经济指标例如,金融资产比率、金融交易比率等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表现指标。

二、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分析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分离其有很多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体经济明显早于金融经济产生,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始终推动着金融经济的同步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金融经济才能得到相当的充实和进步,从商业贸易方面来看也是这样的。因为只有当实际的产品数量变多的时候,商品交易才会应运而生。而在这个交易产生的过程中,金融的资产比率也随之提高了。其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也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另外一大主要原因。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脱离了其对于实体经济的依赖,进而产生了所谓的“分离”。同时,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经济也变得越发的全球化,在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金融的领域也不断的被拓展着,这些拓展也使得金融经济的交易量急速提升,因此也使得金融资产比率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再次,很多的经济学家在探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现象的时候,往往喜欢对一些非制度性的因素进行过分的考虑,而忽略了其与制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其实这些非制度性的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而产生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源与制度,这点却往往很受忽视。再次,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即为资本结构所发生的相应转变。在具体的运作中,很多企业的经营资金所占的比例逐年遐想,而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数量正在不断提升;而从单个的家庭经济中去看,贷款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都意识到金融资本的重要性,纷纷加入进来;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也债务也不断增加。这些显著的变化都是使得资产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逐渐分离的原因。第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所以会面临现如今的一个分离的局面,其关于金融的相关制度的越来越趋于自由化也是一个显著的原因。其关于金融的制度日趋自由化的表现主要如下,首先,由于各个国家和经济实体都相继解除了对于金融经济的诸多限制,因此,在各个国家内,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流动变得更加的高效便利。同时,金融资本的不断涌入,也让国内国际贸易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的增加同时也更能吸引更多的外国资金的进入。这本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是金融经济不断繁荣的一个循环圈。其次,国家层面上对于金融相关制度的“松绑”以后,国内各个金融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老越白热化。在竞争的白热化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价格优势,大打价格战,在这样的价格战背景下,金融的贸易量顺势不断提升。再次,在对金融相关政策放松管制的时候,关于汇率的相关要求也相继得到了解除。一些原本固定的利率政策变成了可以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的政策。利率政策的改变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交易中交易数量的不断上升。

三、如何有效地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过分分离

纵观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局面,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经济体的经济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其本质,金融经济的实体经济二者互为依存,其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因此,金融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明确自身的定位,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肆虐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表面上看好像仅仅存在于金融领域,其实追究其根源其仍然与实体经济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换句话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大一份的原因是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分发展而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失去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经济变成了一触就破的经济泡沫。因此,要想复苏世界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仍是一条不能更改的坚定之路。在实体经济的带动下,金融经济的发展才会健康稳定。很显然,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

四、结束语

不管金融经济如何的繁盛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其不变的根基。因此,各国各经济体在大力发展金融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实体经济,避免将其二者分离。只有这样,经济的发展才是健康持续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余谦.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15:168.

[2]张旭.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时代金融,2012,15:148+152.

[3]张博.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14+34.

第3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 虚拟经济;研究综述;实体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069.9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虚拟经济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只不过三十几年的时间。而在1998年以前,经济学中还很少使用“虚拟经济”这一概念。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来,我国掀起了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浪潮。国内学者以成思危、刘骏民、王爱俭等为代表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特点、作用、发展阶段、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合到我国发展的实际研究的较少。目前学者都是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的,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帮助。

一、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

1.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在西方虚拟经济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在我国,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2.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小,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品发展程度更低,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各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存在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也使计算每年我国虚拟经济的总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虚拟经济成交额占GDP比重结果不统一。

3.从内部结构和发展质量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但规模小,而且实力弱。表现在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为主,融资结构不合理,而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已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银行存在大量呆坏账,资本市场不成熟;股市、债市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场有效性较低,严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也不均衡,金融体系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金融市场不规范,交易的透明度较差,市场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

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决定虚拟经济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也不是被动地决定于实体经济。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

1.理论方面。不少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匹配,虚拟经济制约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王千(2006)提出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叶馨蔚(2009)认为我国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低,只占6%左右,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远未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在我国不存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双向促进机制。

2.实证方面。学者们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构造模型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

冷奇(201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虚拟经济在中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贺晓波等(2010)通过构建我国“虚拟经济指数”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动态比例,认为二者的动态不一致性,可以用“分离”来描述。刘思峰等(2011)采用Logistic模型发现1996-2008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大部分时间处于非完全协调发展状态,反映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背离的特征。王洪波(2012)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1992—20lO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离程度在逐渐扩大,二者之间并未实现均衡发展。程广琪(2012)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严重的背离关系。

靳峰(2010)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虚拟经济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莹莹等(2010)利用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中国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存在协整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灰色综合关联度高,没有出现实质性分离情况。董俊华(2011)应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虚拟经济的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虚拟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研究

孙宝文等(2005)提出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应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虚冷实慢、虚热实伤、虚过实祸。“实为核心、虚实并重、双向治理”应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缪匡华(2006)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王健(2007)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对宏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证券化率高与间接融资率高并存、虚拟经济发展吸引国际流动性进入、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股市与楼市出现“跷跷板”关系、流动性过剩与资金流出并存等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为了实现宏现经济稳健发展,我们要采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徐京平(2008)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存在“虚拟不足”的现象,即虚拟经济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总量和规模上达到平衡,实现虚拟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四、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研究

1.优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结构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重视外汇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业务;逐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2.保持虚拟经济适度、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如何发展才算得上适度发展?李薇辉(2009)认为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符合本国市场环境,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要与产业结构提升相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时要注意以信用制度为前提,以实体经济作支撑,不断规范金融市场,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及加强金融监管。

在产业选择上,虚拟经济要以高新产业、高增长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对象,重视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并为之提供虚拟化支持;在区域产业调整上,虚拟经济发展要有助于部分资本从传统产业和高成本地区撤出,转入新兴产业和低成本地区(王斌等,2008),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3.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成熟,在监管方面仍然需要重视。马桂婵(2006)针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现状,提出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找准市场监管的重点,不断加强监管的手段。卢仁远(2010)还认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科研院所进行监管理论体系创新与建设,统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其相关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为防止政府监管权力泛滥,还要完善以社会舆论为代表的监管者再监管体制。

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王光泰等(2009)提出要想制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最佳比例,必须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已有的预警指标体系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结构的特点。为使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预警、指示的功效,可以证券、房地产、银行等几个主要的虚拟经济板块为对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并设立各项指标的警戒点,当接近警戒点时发出警报,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同时向决策层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李薇辉(2009)认为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最后贷款人应进行全面综合的风险分析和监控。中央银行应强化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组织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专家及时综合分析金融市场发出的各种信号,特别是要加强对跨行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分析,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可承受虚拟程度系数为主要标准的虚拟经济预警系统。

4.完善金融创新。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缓慢。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应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金融避险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相关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缪匡华,2006)。

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体制;正确认识虚拟经济,认真研究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等观点。

五、总结

虚拟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虚拟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规范和发展虚拟经济变得十分迫切。因此必须将虚拟经济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综合以上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足:

1.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发达。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问题,更好地结合国情找到发展对策。

2.有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但由于研究角度、方法和数据选取上不同,最后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悖。还有是在数据选择上学者大多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而且采用的研究数据如股票市场总值和GDP的比重,股票筹资额等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以资本市场来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缺乏说服力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囊括的范围在逐渐增大,因此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综合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涉及的各类指标。

3.多数学者谈到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但具体到怎样才算适度,如何适度发展研究的甚少。

4.目前文献对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研究也很不够,未具体测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泡沫膨胀率。还有学者提出为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应建立虚拟经济预警体系,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研究的不够深入。由于应用不同的模型、方法构建的预警系统不同,实际应用效果及对背离情况的解释不同,所以还需寻找更好的预警系统研究方法。

5.总结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研究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促进机制的建立、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系统各层面造成的影响、虚拟经济泡沫膨胀率测算、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预警分析等应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内容。

[参 考 文 献]

[1]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15、22-24

[2]叶馨蔚.浅谈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J].中国商贸,2009(4):209

[3]冷奇.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4):124-128

[4]贺晓波,许晓帆.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离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2-14

[5]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4):53-57

[6]王洪波.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2(6):25-28,88

[7]程广琪.简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2(5):18-20

[8]靳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性问题研究[J].大众商务,2010(1):76

[9]周莹莹,刘传哲.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0):79-86

[10]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1-144

[11]孙宝文,马衍伟,朱军.双向治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治本之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40-44

[12]缪匡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40-41

[13]王健.与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相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4-9

[14]徐京平.虚拟经济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9-81

[15]李薇辉.论我国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2-67

[16]王斌,朱丽红.虚拟经济积极效应分析与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8(20):15-16,85

[17]马桂婵.略论我国虚拟经济的监管[J].求实,2006(z4):164

第4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虚拟企业;虚拟经济

【本文来源】:经济论坛2004.18

【本文作者】:薛芳锦

一、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聚集资本功能。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2.循环流通功能。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3.引导资金功能。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4.扩张经济功能。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5.增值价值功能。一般而言,就价值增值来谈,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甲急需从事一项经营活动,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量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另一种情况是:某甲将借来的钱投资于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从事经营,当该项经营活动结束之后,他获得了比原来投资时大若干数量的收益。这时,某甲从事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其前提仍然是虚拟经济的作用。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会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那么,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下面分别论述。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2.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表现为三点:第一,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第二,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发展。否则,虚拟经济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本。第三,实体经济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样,实体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综合上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谁也离不开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是这样的。

四、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第5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聚集资本功能。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2.循环流通功能。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3.引导资金功能。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4.扩张经济功能。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5.增值价值功能。一般而言,就价值增值来谈,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甲急需从事一项经营活动,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量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另一种情况是:某甲将借来的钱投资于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从事经营,当该项经营活动结束之后,他获得了比原来投资时大若干数量的收益。这时,某甲从事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其前提仍然是虚拟经济的作用。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会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那么,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下面分别论述。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第6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提供的是服务,在风险可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场运动,而是如何落到实处。

针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可通过产品的创新、制度的设计、流程的优化等方面来为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1、产品方面:针对地区的特色行业、园区产业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方案,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弱化反担保措施,扩大客户服务群体。

2、制度方面:提倡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简政放权、充分信任。服务小微将现行500万以下小微企业一定要从源头抓起,从地区出发,从基层发展,信息的对称性是辨别小微企业风险的重点,企业审批担保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方向由上级部门把握,责任由分子公司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时、快捷的服务小微企业。

3、流程方面:服务小微要体现一个“快”字,流程冗长就没有服务的意义。在保前阶段,按行业划分实现标准化的操作模板,如资料清单、报告模板、尽调重点等;保中阶段,精简审批流程与路径,提高审批效率;保后阶段,以保后管理的有效性为主,抓住检点,而非保后管理的程式化。

4、风险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及时高效对风险项目进行化解处置,一方面有利于保持担保机构资产的流动性,实现优质的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实现担保业务的稳步发展;同时争取各项财政补贴来弥补风险损失与资金补充。

第7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而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实体经济,既是国家的命脉和根基,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实体经济的应有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2012年12月9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强调指出:“实体经济既需要回归,更需要转型升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实体经济在不断的升级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发展方式的粗放性、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实体经济的跨越发展。要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必须从实体经济自身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邵宁提出了五大举措: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邵宁认为,要实现这一跃升,一方面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围绕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设计、改造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创造知名品牌,把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到新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经济危机中的机遇,加大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突破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的先机。谁能首先抢占产业制高点,谁就具有了市场话语权、行动先行权、规则制订权、竞争主动权。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努力提升产业集中度

优良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有效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不少产业存在市场布局散乱差、产业集中度不高、盲目扩张、投资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邵宁明确指出,大企业是行业的龙头和系统集成商,是产业调整的领头羊,通过推进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协作,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带动产业链乃至全行业经济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努力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层次和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持续提升发展动力

模仿与学习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沿用的基本方式,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技术差距很大,只能靠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追赶,这从某种意义上制约了我国的创新意愿与潜力。如今,我国的不少产业已经走过了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如果再依靠模仿和西方技术转让就不再具有后发优势。因此,自主创新摆到了各行各业的面前。中国的实体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从而实现从技术跟踪者、竞争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邵宁分析道:“我们可能不缺资金、可能不缺人才,关键是要寻找创新的动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营造努力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只有这些创新的要素完美地结合,才能够做到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只有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国的创新成果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开花。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

我国打开国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带动设备出口、劳动力输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不得不看到,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对国际市场还缺乏深度的认知和全面把握,国际化运营能力还欠缺水平,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发达国家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实施境外投资并购,开展大规模的国际化经营,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加大“走出去”步伐力度,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努力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研发人才和能源资源,增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能力。

“扩大对外投资,将国内部分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要大的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向境外延伸,扩大国外工程承包,带动国内设备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有效发挥和提升现有的生产能力。”为企业“走出去”支招儿,邵宁独具慧眼。

“走出去”的背后免不了有风险,为了防范不测,邵宁特别强调:“要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完善境外投资的决策制度,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提升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在“走出去”中要站稳脚跟,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诚信经营,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好当地的环境,保护好员工的权利,积极参与所在国的公益事业,用好国际组织的舞台,努力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邵宁的告诫尤其中肯管用。

——不断强化企业管理 努力增强发展内功

第8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创新创业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如何融入资本市场,正是创新创业活动亟待思考的问题。

资本市场的几点思考

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创新创业,目前受关注比较多、需要思考和厘清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是债权经济和股权经济的区别。国内主要发展模式是债权经济发展模式,G20组织成员国中,其他国家直接融资占比都在65%-75%,美国最高,占了80%,而我们国家目前通过债权融资占比在11.7%左右,和整个国际上目前通行的一种模式差距非常大。

所以当前推出所有金融改革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但实际上,这两种经济模式各有优点。债权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候,是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包括当年的四万亿元就是以债权经济来刺激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就会断崖式下滑,说明了债权经济弹性不够。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为什么美国现在复苏比全球快呢?因为股权经济占比非常高,尽管拉动速度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整个经济下滑的时候,它的韧性非常强,复苏非常陕。

第二个问题,就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是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也必须依托于金融,目前实体经济实际正好回归到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真正要做的就是实体经济,而所有的实体经济都包含一个人性价值的体验。

第三个问题,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目前也是炒得比较火。目前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传统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因为互联网金融大的脉络主要是六大方向:一是P2P网站,目前也处在洗牌中。第二个趋向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是众筹,第四是大数据金融,第五个方向就是信息化金融机构,第六个方向就是金融的门户。通过这六个方向推进的情况来看,体现了传统金融跟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但其中唯一涉及股权经济的就是众筹,其他方向体现的还是债券经济。

主要国家和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

美国的资本市场分了五级,其整个资本市场按照教育体系比喻比较好理解,上面相当于大学,下面的相当于高中,再下面相当于初小,美国是这样的布局,主板就是纳斯达克,下面有很多的区域易,与主板结合。

美国的资本市场特点,最早起源于1602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了17世纪,欧洲某一个胡同的咖啡馆里出现了伦敦交易所的雏形。到了19世纪年,也是在美国的梧桐树下和之前的费城交易所,是典型的区域交易。美国的资本市场运作匹配三个需求,一个是融资需求,就是企业方需求,就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来匹配不同的层级,再从投资者的角度,也就是投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投资者分层。再从市场组织的角度,主办选择精品地位,次级市场主要以培育为目的。这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由多个不同上市标准的市场构成的。

英国资本市场形成早于美国,到了18世纪,英国政府才正式确定伦敦交易所,还有伦敦交易所创立的二板AIM板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为更初级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未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场――OFFExchange,简称OFEX。

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也分了四个层级,一个是公司制集中的交易市场,一个是财团法人制,第三是兴柜市场,第四是盘商市场。所有要上第一级和第二级的企业,必须要上兴柜市场。中国台湾的面积相当于3个青岛,相当于山东的1/4。这么大一个面积,它也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因为企业的层级是不一样的。

其他国家和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也都是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美国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场外交易占到75%,这是股票方面的。在期货方面,场外交易都能占到80%,所以几方面对咱国内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都带来很好的启发和很好的经验分享。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从也值得回味,早期,在山东有两个比较大的标志性事件,一个是青啤上市,一个是淄博基金的上市,这在1993年为两个交易所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基本8年一个台阶,包括主板,三板,沪港通也是一年4"台阶。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从整个资本市场发展的脉络来看,有起有伏,但主要的特点是多层次、多层级,融资多样化,以后,还会出现更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如何看待企业挂牌

从企业来讲,挂牌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规范的过程。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有的企业股权是不准别人染指,就像老婆一样的养法;还有的企业让渡小股份,小股份进来,就像当儿子养;如果把整个企业让渡出去,就是当猪养。但是无论当什么养,前提都要规范。你当老婆养的,不规范容易有绯闻,当儿子和女儿养的,不规范容易婚姻不幸福,当猪养不规范,就相当于注水猪。

企业挂牌也是企业阳光的过程,用魔鬼监督魔鬼,魔鬼也会变成天使。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有阳光以后,所有的股权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才会非常放心跟你的企业走得更长远。

同时,企业挂牌也是企业融资的过程,这个必然的,这个非常理解,既然要挂牌,必然要融资。

政府为什么扶持企业上市呢?首先这是一个税源,企业规范和阳光,税收也规范和阳光,第二是大的招商过程。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上市?我们简单梳理,有这么几大类,一个是无法满足内源型融资;第二是需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走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的企业;第三是需要获得公允的资产定价企业;四是留住关键性人才。今天在座的90后很多,随着90后自主意识的出现,单纯靠工资很难留人,尤其是核心的技术人员,一旦他学会了,他们都想当老板。怎么留住人才?就是要让他干着,就跟干自己的企业一样,给他股权。对一些需要寻找战略合作的企业和需要过渡交接的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定价,出让股份,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企业如何进入资本市场

挂牌上市的目的不仅仅是融资,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企业本身地所以无论上市还是挂牌,都要根据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在什么阶段上,选择哪个市场,要跟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匹配。

如何准备挂牌上市?简单来说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化意识得准备,包括诚信要求的准备,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创新意识。尤其是信息披露这一点,未来的注册制,一定是以信息披露为主导的,主管部门不审核,而是让全社会监督企业。

第9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范文

今年一季度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数据的背离明显,“金融空转”问题被提出并日益受到关注。6月底,银行间市场的“钱荒”再次将该问题摆上台面:银行业传统的信贷业务的资金流向本应是从金融业到实体制造业,而在当前异化的金融创新中,变为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同业资金业务。7月5日,国务院类金融“国十条”,其着力点之一就是解决金融空转问题。

在对“金融空转”问题的讨论中,金融业首当其冲成为被批评的靶子。

有的观点批评银行业过度逐利,增大了杠杆比率和金融风险。比如,有些银行在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失当。部分原因还来自于金融制度性因素,如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资金使用成本的提高成为可能,为部分金融创新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再如,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使得国际社会存在对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热钱假借出口贸易之名涌入中国,从而导致进口贸易虚增并成为金融空转的一大风险点。

我们并不能就此苛责金融机构。银行本来就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的营利机构,宏观金融安全不是也不会成为一个微观企业的重要目标;合法范围内盈利是任何微观企业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银行不应因此而受过度指责。并且,金融空转的根本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实体经济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失衡;二是政府职能的失当和错位使得市场并没有在资金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实体经济领域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实体经济的疲弱态势,及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失衡。从总体来看,实体经济领域的微观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恶劣的环境也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重挑战,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需求受到严重影响;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降低了外部需求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实体经济整体呈现疲态的情况下,金融业自然不愿将资金投入低效率和低盈利能力的企业。

在实体经济领域,和疲弱的制造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房地产业。由于土地财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的房价畸高,房地产业也畸形发展,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相对制造业而言,房地产业更容易吸引银行资金,这导致制造业获得贷款更加困难。大批资金投资和投机房地产,直接和间接影响了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及获取资金的能力。

两种看似矛盾的局面并存:一方面,银行资金很难找到常规去处,企业很难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和部分难以获得资金的制造业企业,在资金链出现问题并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对资金产生了非常迫切的需求,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从而对银行业变形的金融创新产生了需求。

金融空转的第二个深层原因是政府职能的失当和错位。政府仍存在对资金配置的行政性干预,即政府不仅通过财政、政策性银行配置资金,还对市场配置渠道(金融市场、非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干预,例如,地方融资平台占用了大量金融资源,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存在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