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周期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

第1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 债务危机

一、引言

2008年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量银行面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随后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连爆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向欧盟请求援助,欧洲多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接连被下调。

面对这接踵而至的危机,我们需要再次去认识历次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特征及两者之问的关系。虽然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从历次危机中通常都表现出以下规律:债务危机是一个周期性发生的现象;银行危机常先于或者伴随债务危机发生;私人债务和短期债务比重会在银行危机前上升,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

二、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一种周期性发生的现象,历次危机本质上是相同的。Wynne(1951)通过对八个国家的研究,即指出这些国家的违约虽然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结论。Lindert和Morton(1989)从19世纪以来国家债务违约的历史数据中也同样发现了这种周而复始的违约现象并分析了国际借款行为的长期规律。Reinhart和Rogoff(2008)从70个国家两个世纪的债务违约历史中更加全面清晰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winkler(1933)关于外债的经典研究中就提到了隐藏债务的问题。Kletzer(1984)解释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三、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通胀和贬值)和银行危机,如何定义这两者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Cagan(1956)在其经典研究中将超级通胀定义为月通胀率高于50%的情况。Frankel和Rose(1996)只用(名义)汇率贬值来定义货币危机。Kaminsky和Reinhart(1999)则对货币危机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把外汇储备损失与实际汇率贬值也作为衡量货币危机的因素。Caprio和Klingebiel(2005)以事件的发生为标志对1970年后的银行危机进行了权威性的定义。Reinhart和Rogoff(2008)把银行危机具体的定义为发生银行挤兑或者重要金融机构倒闭、合并、被接管或受到政府的援助。

Karainsky和Reinhart(1998)指出银行危机通常会先于货币危机而发生,而货币危机会则进一步加深银行危机。

四、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关系的研究

银行危机通常先于或者伴随债务危机发生。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此Diaz Alejandro(1985)认为在拉美金融自由化之后,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政府大量依靠从私人银行借款削弱了其偿还能力,因此当银行危机发生时往往会伴随着发生债务危机。Velasco(1986)指出南方共同市场的国内银行部门是外资流入的中介,政府向这些银行大量借款导致了当外资撤离时银行危机与政府债务危机的先后发生。

在银行危机之前,通常可以发现私人债务激增的现象。Rodrik和Velasco(2000)通过外部借款期限与成本的联立模型指出,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预测银行危机。Calvo,Izquierdo和Loo-Kung(2006)对银行危机前资本流入陡增的现象进行了论证。

短期债务的比重会在银行危机前上升。Diamond和Dybvig(1983)构造了银行挤兑问题的一个经典模型,通过分析对银行挤兑有预防作用的存款合同指出了在银行危机发生之前,投资者因为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提高短期借款的比例。Kaminsky和Reinhart(1999)研究了银行危机(以及货币危机)前国内信贷总量的扩张和随后的收缩,认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与金融自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2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继2009年10月,希腊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以来,2010年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信用评级下调和出台财政紧缩计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2011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声明,美国联邦政府已达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公共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公共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2011年8月6日上午,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专家预计,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全球大崩溃,远甚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如果持续恶化的欧美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世界很可能被拖入新一轮金融危机之中。本文将以2008年开始的上一轮的金融危机为背景,将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以其能为企业应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影响分析

(一)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 虽然理论界对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2007年4月新世纪房产破产为开端,以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作为金融危机恶化的标志。本文将金融危机期间界定为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并以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作为危机前期、2009年7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作为危机后期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2008—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各个季度的现金流数据,剔除数据不完整、异常数据及金融类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957家上市公司。

(1)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平均值分析。由表1可以看到,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投资活动净现金流(绝对值)、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及现金净流量在2008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四季度不断上升,但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出现了大幅下降,随后又不断上升。即企业在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前半期现金流量不断增加,在金融危机后半期受影响较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均大幅下降,而金融危机后,现金流又开始上升,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恢复活力。金融危机前后企业经营性、投资性及筹资性现金流的趋势可以用下图1来表现,即三大类活动趋势均呈现斜N字形,其中的低点即是2009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后半期。

将现金流形式严峻的2009年第一季度与上一季度对比可以发现,样本的957家企业2009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240649058.63元,减少63.6%;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543459057.83元,减少84.1%;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290941042.69元,减少90.0%。

(2)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企业的个数分析。表2数据与表1数据大致相符,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首先,在金融危机前及危机前半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不断减少,但2009年第一季度(即金融危机后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企业的个数急剧增加,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208家增加到382家,增幅达到83.7%,而随后又不断减少。投资活动的变化中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半期,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个数有一定的减少,即继续进行投资活动的企业有所减少,转而进行了投资回收,固定资产处置等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为负数的企业个数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3)金融危机前后为负值的现金流量总和分析。表3数据显示,现金流量负数总和在金融危机后半期也大幅下降,相对于2008年第三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的经营性、投资性、筹资性净现金流量的降幅分别达到了39.5%,82.5%和10.5%。将表2与表3数据综合考虑,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后半期,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数量增加,而现金流负值总和下降,平均来看,现金流为负值的每家企业的现金流(绝对值)大幅下降,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均不活跃,受影响较大。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由表1、表2、表3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规律最为明显:金融危机前,现金流不断上升,甚至在金融危机前半期,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直到金融危机后半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急剧下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整体受损,许多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甚至由正转负,企业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其次,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在金融危机后半期急剧下降,企业收缩了权益投资和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最后,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达到90.0%,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更为谨慎,提高贷款标准、降低贷款额度等使得企业融资环境恶化,企业无法从外部获得资金以解决经营问题,外部融资受限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影响途径分析

(一)从现金流入角度分析 企业筹资活动及经营活动一般都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转变缓,企业现金流情况恶化。下面就从企业融资和经营角度来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查找金融危机对现金流的影响途径。

(1)导致企业融资能力下降。金融危机下,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受限,融资成本增加,现金流动变缓。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银行贷款条件更加严苛。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融资环境也受到影响,我国金融机构放贷更加谨慎,虽然政府为刺激经济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企业融资面临“宽货币、紧信贷”的问题。二是抵押物价值被低估,企业贷款能力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其风险,往往会低估抵押物价值,一般只评到70%,但是融资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贷款能力大幅下降,资金需求更加紧张,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三是担保公司受到很大冲击。在危机中,一些担保公司“自身难保”,受到很大冲击,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几率不高,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融资成本迅速上升,风险急剧放大。金融危机同样也影响民间资金对企业放贷的信心,对企业惜贷或提高放贷利率,降低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2)导致企业订单减少。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消费需求减少,使得企业订单减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减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转。目前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60%,在我国,GDP的40%左右是靠出口拉动的,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很大冲击。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月增加,我国出口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我国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12月份我国进出口1833.3亿美元,下降11.1%;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国外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行业都遭到了重创。国外市场连本国产品都无法消耗,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更是大幅减少。

(3)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另外一个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许多跨国企业倒闭或陷入困境,而我国很多出口企业与这些企业有业务往来,我国企业就存在很多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尤其以沿海地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为突出。由于我国劳动力比较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比较有优势,这些公司大多追寻国外广阔的市场,产品大量出口,但此次的金融危机,使得这些企业受到了重创。因为这些企业的主要客户大多数是国外公司或企业,很多企业未能预料到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广泛的影响,未能及时转变其经营方向,因此国外大多数客户和市场的断绝,使得这些企业难以生存。甚至有很多外国公司破产倒闭,使得很多货款无法收回,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我国出口商平均坏账率约为1%,而2008年同期坏账率已经高达3%。太多的坏账造成了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维持下去。我国有巨额账款损失在了这次金融危机中,而出口型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

(二)从现金流出角度分析 企业投资活动通常以负的现金流表示,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投资风险加大,投资成本增加,可能导致投资无法收回,这就更加剧了现金流状况的恶化。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金融危机对现金流出的影响。

(1)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国际原油、矿产资源及有色金属等基础性原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扬上涨,从而造成了我国基础性原料价格和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二是企业促销力度加强等造成的期间费用增加。金融危机造成我国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订单大幅削减,企业为了更多地销售产品,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出量随之增加。

(2)导致企业投资热情下降。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由于金融危机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人们对风险的厌恶普遍上涨,降低了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都下调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影响了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热情。受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的影响,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大及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的情况下,企业肯定会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大部分是自筹资金,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高的时候,投资就会快速上升,反之下降。金融危机使得企业投资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减弱了部分中国出口企业的投资能力,中国出口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身发展受到影响,投资能力也减弱了。

(三)从现金流流转周期角度分析 从现金流流转角度分析,库存增加,应收账款增加,银行催款,使得现金循环周期变长。现金循环周期计算公式如下:现金循环周期=存货转换期+应收账款转换期-应付账款递延期=生产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平均付款期。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需求减少,企业库存增加,存货周转期变长;国外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遥遥无期,应收账款转换周期增长;银行等贷款机构、供应单位抓紧催款,企业应付账款递延期却未见变长。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企业现金循环周期变长,企业资金流转不畅,容易导致企业现金不足,资金断链,甚至破产清算。

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应对策略

(一)严格企业现金流预算控制 通过编制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和估算,确定现金的余缺,并合理安排现金的流入与流出,适度预留现金余额,引导各项现金平稳有序地发生,从而实现对现金流缺口的事前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避免发生现金流危机。特别在金融危机下,现金流转紧张,企业更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预算表,合理安排现金流入与流出,可预防现金流危机的发生。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现金流转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采用赊销的方式,然而赊销是一把双刃剑,赊销虽然能够提供企业销量,但与此同时也占用了企业本可以利用的资金,如果大量赊销可能会造成资金无法回笼。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个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国际环境的恶化企业被迫给予产品的下游买家更多、更长的采购账期,形成了企业更多更长的应收账款。因此,企业有必要在赊销和维护经营性现金流良性循环之间作出合理抉择。本文认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做到: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必须是财会部门与销售部门的有效配合,即明确双方的责任,严格奖惩;限制赊销额,避免盲目赊销:对于新、老客户及信用好、信用差的客户采用不同销售方式;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制定归还应收账款的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政策等内容。

(三)加强存货库存管理,减少现金流出 存货的增加意味着现金流净额的减少,存货的减少意味着现金流净额的增加,存货与现金流净额呈现反比例关系,因此控制存货对维护和改善企业现金流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存货额度要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原则。即根据预期销售量倒推确定产品生产量,然后按照产品生产量倒推确定原辅料的采购量。供、产、销环环相扣,可以有效改善存货积压,促进资金有效循环,改善企业现金流状况。信息化给企业存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根据订单的多少,方便快捷地对存货供给进行指导和调度。

(四)控制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抑制现金流出源头 一是控制生产经营规模,避免过度扩张。一般来说,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应贯彻“稳字当头”的策略。根据市场动向,精炼主业,暂放副业,回避高风险领域,以免过度扩张,保证企业财务正常运作。二是企业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维护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五)积极拓展对外融资渠道,弥补现金流缺口 对外融资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担保融资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便利有选择性地运用。同时,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政府政策积极地开展对外融资,弥补现金流缺口。

第3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2005年,关于报业市场曾经有一场“冰河期”、“报业拐点”的讨论。当时某些报人的论调,现在看来是经不起检验的。这些报人的悲观心态,可能是因为两方面的刺激所致:一是2004年,报纸广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增幅为-5%(一说为9%,即便按这个数字,也是一个低潮),而2003年报纸广告的增幅还高达28.93%;二是首家内地赴港上市的报业股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利润暴跌99.7%,成为当时轰动报界的一件新闻。

综合这两个“导火索”和新媒体竞争等市场变化因素,“拐点论”出炉。有意思的是,就在“拐点论”、“冰河期”等悲观情绪笼罩的2005年和2006年,全国报纸广告增幅分别达到了11%和22.1%。

看来,中国报人的心态还是比较脆弱的,在市场的波动面前,心理素质还不过关。当然,这种脆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世纪的最后20年,报纸广告以平均33%的速度递增,远超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好日子过惯了,遇上青黄不接的年份,自然有点不适应。

不管怎么说,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的这场讨论,对我们理性分析报业广告市场的周期发展还是很有益处的。它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报业广告出现“低谷”是正常的,但低谷不等于“冰河期”,而恰恰预示着新的上升阶段;第二,报业广告的阶段性底部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研究,我们有可能发现报纸广告的发展趋势。

2008年对报纸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事多、新闻多、机遇多,但有些机遇给广告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北京奥运。2005年的“拐点争论”中,就有专家预言,受奥运拉动效应,2008年、2009年会是报纸广告“回暖”的年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报纸广告增幅在2006年就“迅速回暖”,2007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低点。因为2007年的“低点”,虽然2008年还没有结束,但这一年的广告增幅会超去年,几乎不用怀疑。

只是变数实在太多,专家们的眼光再犀利,也无法预测到2008年的新闻纸大涨价和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这让2009年能否“继续回暖”充满了变数。

甚至,倘若不考虑金融危机等因素,纯粹从报纸广告增幅的“周期图”来看,这种增幅已经存在“出现下一个低点”的内在需求,问题只在于这个“低点”是出现在2009年还是2010年。

新世纪报纸广告增幅出现明显的“短周期”

资料所限,笔者无法完全掌握改革开放30年来报纸广告每年的增长幅度(且报纸广告增幅的资料经常出现说法不一的情况)。好在2000年以前20年报纸广告增长的路线图是比较清晰的。其特点是增幅大,平均每年增幅在33%左右。但这种大增幅却是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的,比如有资料显示,1993年的增幅达到了130%多,明显是当时明确“市场经济”概念之后的一种“政策反应”,而不是市场内在机制的作用。这些时段的周期波动,对我们研究市场规律没有很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尤其在2001年以后,国内报业市场进入了竞争相对充分时期,出现了“短周期波动”特征,更适合作为市场研究的样本;因此,本文把对报业市场周期波动的研究侧重在1999年之后。

观察一下1999年以来的报纸广告增幅波动图(见图一),不难发现:

1.10年来报纸广告增幅平均3年左右就出现一个发展低点,分别是: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低点过后,市场逐步回暖。

2.低点过后,广告增幅会有反弹,但反弹的“高点”存在着逐步降低的趋势。这也是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比如,2001年的低点过后,在2003年达到一个制高点,增幅达28.93%;2004年的低点过后,在2006年出现了22.1%的增幅高点,但这个点位已经低于2003年的数字;2007年的低点过后,在2008年受到奥运拉动,会出现一个相对高点,但2008年的数字一般不会再高于2006年。

其中2008年的数值为估算,这种估算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虽然北京奥运期间没有给多数报纸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但奥运之前的大半年,其拉动效果还是明显的;在考虑这个拉动效果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捐款导致不少部门压缩经费,宣传费用首当其冲)以及10月份以后全球金融危机对报纸广告增幅的消减作用。

奥运拉动与这些不利因素相抵消,可以预见,2008年的报纸广告增幅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高于2007的6%没有什么问题,但也不会太高。

还应看到,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这些因素,对报纸广告的不利作用会有一定的滞后期,因而很可能成为2009年报纸广告增长的不利因素。

对于报纸广告的增长周期,除了要考虑这些因素,还要考虑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也就是这一周期发展的内在规律。因为报纸广告出现“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周期的年限还很短,还很难对这个内在规律有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即便认识十分浅显,进行规律性探讨对报纸广告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笔者以为,探讨2009年、2010年报纸广告的发展形势,可以两种周期作为参照物,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周期,一个是建筑业总产值的发展周期。

探讨一:“报纸广告短周期”与“平稳GDP周期”有无对应关系

梳理一下晚报市场兴起(大致在1988年)以后,报纸广告增幅的波动周期,和GDP增幅的波动周期作一个对比,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GDP增幅波动相对频繁的(短周期)时代,正是报纸广告增幅相对稳定(长周期)的时代;而GDP波动相对稳定的时代,正是报纸广告波动相对频繁的时代。

报纸广告增幅的波动周期变短,在新世纪表现得十分明显(见图一),如果按照每出现一次低谷为一个周期,那么,平均3年就出现一次。

而这一时期,正是GDP增幅比较稳定的时期(见图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出现了五个经济增长周期。第一个周期为1977年~1981年,第二个周期为1982~1986年,第三个周期为1987~1990年,这三个周期持续长度均为4~5年,且波动幅度比较大。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GDP增幅进入了比较稳定的增长期:1991年~2001年为第四个周期,时间跨度为11年,波动幅度在经历了1992年的14.2%后稳定回落,没有出现剧烈动荡。2002年至今为第五个周期,从第五个周期的波动图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经济增幅更为稳定,波动更小(见图三)。

这一经济周期内的多数年份,GDP增幅徘徊在8%到10%的黄金区域,比较理想。

从4~5年的短周期,到10年左右的长周期,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点: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强,调控手段日趋成熟,经验越来越丰富。这也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第五个周期变得更加成熟。

但恰恰就是在第五个GDP周期内,报纸广告增幅出现了波动比较剧烈的“短周期”。这只能说明报纸应对市场的能力是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习惯了因为市场准入门槛高导致的20年“黄金时代”后,报业出现了市场不适症。这是内因。而新媒体的外来竞争则是外因。毫无疑问,出生在市场经济浪潮下的新媒体,其应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要强于报业。

报业需要做的是苦练内功,不能一味抱怨因素。报纸广告的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的“不适应”,说明报业虽然已经进入了“相对充分竞争”的时代,但竞争依然不够充分,落后于整个市场。对不少报纸来说,出生不容易,死去更困难。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灵活、缺乏市场手段,是造成这一现状的罪魁。

探讨二:建筑业周期与报纸广告周期是否存在对应关系

考虑建筑业周期与报纸广告的对应关系,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房地产广告在报纸广告中占的比重较高,对很多报社甚至举足轻重;第二个考虑是借鉴库兹涅兹的周期理论。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提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在库兹涅茨看来,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为楼市广告在报纸广告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建筑业周期对报纸广告周期的影响也是可行的。

乍一看,看不出建筑业周期和报纸广告周期有什么联系。从建筑业的发展周期看,如果排除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打压(这种政策导致图四中1999年至2001年的剧烈振幅),建筑业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与GDP的稳定周期基本吻合。比如在GDP比较稳定的2001年到2007年,建筑业的波动幅度也比较稳定,并不剧烈。

倘若我们对图四中建筑业周期的几个低点,和报纸广告发展的几个低点相对照,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建筑业在图四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低点,分别出现在1999年、2002年和2005年。

报纸广告增幅在图一中一共出现了四个低点,分别出现在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

报纸广告的低点比建筑业的低点少一个,说明报纸广告波动更为剧烈。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在建筑业增幅出现一个低点的两年之后,报纸广告必然出现一个低点!

建筑业1999年出现低点,报纸广告2001年出现低点,相差两年;建筑业2002年出现低点,报纸广告2004年出现低点;建筑业2005年出现低点,报纸广告2007年出现低点。

而从建筑商开始投资到楼盘建成,需要的时间正是两年左右。所不同的只是在于报纸广告作为产业链的末端,受到建筑业之外各行业的影响更为剧烈,因此波动幅度要比建筑业明显得多。

如果这个规律不只是一个巧合,那么,我们分析一下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就可能得出两年后的结论。当然,结论未必准确,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我们能从这种比较中知道,只要综合建筑业以及其他对报纸广告影响较大的市场因素,报业广告市场发展存在预测的可能。

2008年无疑是房地产市场比较难受的一年,不少地方楼价暴跌,虽然10月份之后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救市措施,但恐怕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受银根紧缩影响(2008年下半年央行的降息行为也不会立即起到效果),不少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倘若2008年成为建筑业增幅的又一个低点,那么,报纸广告增幅的下一个低点有可能在2010年出现。

应对之策:还是练内功

对于报纸广告发展趋势的探讨,绝不能陷入到2005年的那场“冰河期讨论”怪圈。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要研究出报纸广告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看看报纸的内在发展出路到底在哪儿,而不是一味盯着外部环境,搞逃跑主义。

从趋势上看,报纸广告必然进入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周期循环。有周期就必然有低谷,有低谷自然就会有反弹和。报纸广告依然会在这个周期中稳定发展,所不同的是,报纸广告每一次经历低谷后的“”会越来越低。以前的周期最高点动辄将近30%,今后这个高位会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左右逐步回到略高于GDP增幅的水平。

这是报纸广告发展的内在趋势,必须认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报纸广告只是报纸经营的一部分。随着报业在文化产业大潮中的多业并举,报纸广告在经营中的比例必须逐步降低,而新媒体广告以及其他经营收入的比例必须提高。这是一个战略抉择,不认清这一点,风险会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从现状来看,即便报业广告在2009或者2010年出现一个低点,只要从容应对、练好内功,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可能对第二年的报纸广告产生影响,但任何因素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比如持续上涨的新闻纸价格在2008年给报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而金融危机却造成了国内纸业的出口困难。2008年10月,据齐鲁晚报报道,济南等地废旧报纸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价格暴跌一半。对国内新闻纸价格影响很大的美国废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开始回落。国内新闻纸的涨价趋势会因此告一段落。这对报业无疑是个好消息。

第4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第5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新晨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5]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7,(18).

[6]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第6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西方国家 财经危机 制度困境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经济发展稳定前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不断的加剧着局部动荡。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既是金融危机的内容,也是金融危机的作用的结果,纵观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财经危机并不是偶发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充分显现。随着连番发作的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也越来越看清资本主义国家的财经危机泛滥、金融资本主义的失控,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制度弊端,再加上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等因素,让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前景更显困境。

一、从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探析其中的制度弊端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回顾与展望都呈现着一派忧虑和迷茫,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引发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此次财经危机既凸显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深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变化的集中体现。西方世界持续的经济低迷、金融动荡等情况,加剧了社会失业率的上升,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尽快的摆脱经济和财政金融困境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发生财经危机的西方国家存在 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内储蓄水平较低,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依托欧元区以及社会福利还比较容易筹集资金,一旦经济状况不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这些国家就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双赤字与偿还到期债务的需求,从而出现债务危机。

有一些学者从这些国家的政策方面寻找原因,普遍认为当前的财经危机 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由主义,由于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引发社会经济危机;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劳工关系的不平等加剧了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辩护都是从多个层面展开的,当然,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发生不仅仅是源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制度原因,更重要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原因。

二、对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制度困境分析

(一)国家资本主义泛滥

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世纪末的西欧,就有学者已将其提出。资本主义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和扩张,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作用下,剩余价值和生产量难以均衡时,就会导致社会不同阶层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很多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弊端和制度原因,也有国家政府相继对经济运行和财富分配的直接干预,以50、6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制度实施为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获得广泛发展。这种依赖政府解除危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使得国家债务急剧上升,从原有的社会私有企业破产转变成国家公有破产。

(二)金融资本主义失控

资本主义经济在利益的驱动下,金融资本的运作越来越独立化,让西方国家金融资本主义的特征日益凸显。为了实现金融资本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对各种金融资本进行限制,试图削弱其他各国对资本项目的控制权力。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鼓噪和极力推行的私有化、松弛市场管制、弱化金融监管的恶果,美国制造业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占国内总利润率从1975年的约50%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5%,这也意味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彻底破产,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三)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加剧了财经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资源配置和分配结果看似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但实则不然。近几年的经济社会现实也越来越验证了这个猜想。西方国家发生财经危机以后,社会失业率明显增多,且社会失业率显示了社会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被视为中产阶级社会中坚力量也在明显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决定了财富必然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加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用劳动价值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欧盟国家脱离实体的经济政策衍生出养懒汉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国民不愿意劳动乃至不懂得如何劳动。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或者支持哪个政党给出20%最富有人群拥有大约60%财富的猜测,明显不符合财经危机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这个比例也将会不断扩大。

(四)周期性财经危机加深危机矛盾

西方经济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是普遍共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多地是由世界经济内在因素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每一次激化,由此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严重打击和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与发展,如何判断世界经济的某次波动是否周期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金融变动也必然会引起表现其波动规律的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改变,很多西方国家政府干预已难以改变危机矛盾,西方经济出现了繁荣期拉长、衰退期缩短、波动幅度减小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发展中国家为西方国家的产品提供了新市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物品进入西方国家,全力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为西方国家政府对财经危机后经济调控提供新空间。

三、结束语

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周期性出现,给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显示出全球纵横联系这一世界经济走向,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经济全球化这一现状,分析西方国家财经危机,认识引起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现实原因,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洪流中,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第7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06-02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资本论》中有这样的叙述:“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1]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便是资本的本性,认识和理解经济危机及其理论是我们应对当代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1.《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直接诱因分析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那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正如我们所知,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能够生产钱的工具。资本家对于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就意味着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由此推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的,留在劳动者手里的资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减少,劳动者的购买力会随之变弱,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就无法运转,随之而来企业就会闲置生产力,这样便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次,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资本所有者卖不出去产品就不能给员工发工资,这样购买力就会更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很快就超过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2]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却没有购买力,就是说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的一种绝对意义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者的无支付能力的一种过剩。

2.《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根源说明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这对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长期并存的规律,这两大规律作用的结果便是生产力的盲目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它内在地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整个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良性运转所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尖锐的矛盾就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人的统一指导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结果,也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所有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其结果是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从而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3.《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危机常爆发于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极其尖锐。危机首先会在某一环节或者部门出现,然后蔓延开来。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这一阶段矛盾有所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问题也有所减少,但社会购买能力还是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停滞状态。这一阶段过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开始复苏,在复苏阶段,市场开始扩大,经济开始回升,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会逐步加快,进入周期高涨阶段,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短暂的,随着社会生产的扩大,各种矛盾会再次尖锐,下一周期的危机就会随时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二、对于《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现实意义的分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当今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当今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当今世界,生产过剩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后席卷全球的这次经济危机破坏力极其强大,究其本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较之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只不过是把问题从供给方转给了需求方,从表面上看表现为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但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看则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为了缓解房地产业出现的生产过剩,通过“透支”来刺激消费者以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使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或者信用低的人通过透支来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这样一来,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张,消费也进一步膨胀,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危及理论对于时下这场经济危机的解释。

2.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依然存在,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随之而存在的。美国盛行借贷消费,这种消费实质上是社会大众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而导致的社会购买力的日趋萎缩,而资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就会生产出远远超过大众购买能力的消费品,为了将这些“剩余产品”转化成利润,他们又会再生产出许多金融衍生品,以销售给那些购买力日渐萎缩的民众。这恰恰是《资本论》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大众购买力萎缩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可以这么讲,只要这种“透支消费”不停止,经济危机就随时可能会爆发。

3.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会周期性的爆发,虽然政府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包括对经济危机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使得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动,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各个阶段也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危机仍然是周期性爆发的。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需要研究周期性的原因和周期长短的原因。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矛盾以波浪式的状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经济危机,然后再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一次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被激化起来,另一次危机便不可避免。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二战前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时主要是由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决定的,因为它的更新是周期的物质基础,这样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大增,生产资料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由此一来就会增加就业以提高劳动者的购买能力和扩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需要的物质条件就由固定资本的更新为其做好了。同时,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也会因为它引起新的一轮的生产过剩的贮备待续。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为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如何消除危机我们就有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要破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而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按照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调节社会各生产部门,统一地组织与管理全社会的生产,校正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对产品实行按劳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第8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有被动型失业和等待型失业两种。前者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后者源于大学生的工作期望值过高。金融危机对这两类失业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

1.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需求量

劳动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金融危机会通过产出下降来压缩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已回落至9%,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更是跌落至6.1%。经济加速下滑给就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项目组认为,2009年中国调整后的失业率可能会攀升至9.3%的历史高点。形势的变化会对各类劳动力产生影响,但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增就业范畴,而周期性失业所冲击的主要对象就是新增就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出于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首先考虑减少新雇员的招聘量,然后再考虑解雇现有雇员。因此新增劳动力是周期性失业的第一波冲击对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冻结了招聘计划,就大致说明了这一点。

2.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供给压力

这主要源自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非就业通道的挤压。在往年,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部分会选择出国或考研,尤其是选择出国发展的人数连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供给压力。然而,在本轮危机中欧美国家也伤痕累累。大凡经济不景气时,欧美大学生也会回炉充电,读研比例大升,这对申请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构成激烈竞争。另外,由于经费减少,欧美大学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会减少,这又会遏制中国大学生申请留学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学生出国可能会遭遇寒流,更多的会选择在国内发展。他们要么加入读研大军,要么加入求职大军;考虑到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读研人数的增加有限。从出国通道上退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会涌入求职通道,从而加剧供给压力。

(二)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1.金融危机使大学生的工资预期下调

斯蒂格勒在他的开创性论文中曾指出,职业搜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求职者的工资预期,不切实际的工资预期,通常会导致漫长的搜寻过程和等待性失业。世界各国都存在这类问题。比如,美国大学生的工资预期通常比实际高10%。中国似乎更严重,据称,在2002年之前大学生工资预期比实际工资至少高30%,这通常被概括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人们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工资预期而绞尽脑汁。殊不知,工资预期来自于市场,劳动市场的内生变化是驱使工资预期做出更现实调整的一剂自然药方。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会自动矫正工资预期。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低迷,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工资预期不断降低,最低已逼近1500元,就说明了这一点。

2.工资预期下调有利于减缓等待型失业

发展经济学中的哈里斯一托塔罗模型曾指出,当就业形势转坏时,对工作前景预期的下降,会使农民更加务实,并放弃寻找高收入工作的幻想,更安心于务农工作,结果城乡失业率反而会下降。这个看似奇怪的命题,为人们理解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如果说过去大学生工资预期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症结,那么,今天工资预期的下调恰恰会成为消缓这一问题的剂。最近有媒体报道,面对就业市场的低迷,一些大学生已经主动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去应聘一些过去根本不屑一顾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洗脚工。大量的过去处于沉淀状态的就业岗位会被激活,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既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也会减缓等待型失业,它对大学生失业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失业的比重。一直以来,有人坚称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学生不是就业弱势群体,只要想,他们总能就业。其潜台词是,在大学生的失业中,等待型失业占多数,而被动型失业占少数。按这种逻辑,金融危机反而会减少大学生失业的程度,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局势可能不会这么乐观,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确实存在的,尽管等待型失业会减少,但不一定能弥补被动型失业的增加,因此,大学生失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不过加剧的程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二、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专业错位的矛盾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等教育是应产业发展需要而生的,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相对应。在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则违背了这一规律。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金融、贸易、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专业,仅法律专业就有在校生近40万名。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格局要求高校输出大量的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高校提供得更多的是服务领域的管理型人才。这种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中“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金融危机中将会进一步加剧。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对金融、房地产、贸易等产业的创击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产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会急速下滑。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率先精简管理类岗位。总之,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是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长线专业。面对就业形势的恶化,很多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很可能要面临改行的无奈选择。

(二)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素质错位的矛盾

目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只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输出的大学生很难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实现“惊险的一跳”。素质结构失衡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来加以矫正,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途径可能被堵塞。因为企业迫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会大幅度减少员工培训的投入。相应地,在人力资源的招募程序中,也会增加对应聘者经验和技能的要求。这样,求职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求职者已有经验和技能状况。这对于经验欠缺、技能匮乏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以来,很多企业减少校园招聘计划,除用人需求减少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用社会招聘来代替校园招聘,以减少应届生的雇佣比例。

(三)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二元分割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两类去向:一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内部门;另一个则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部门。近年来,政府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国有企业也凭借行政型垄断和政策倾斜,大幅提高职工待遇。与此相反,民营企业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就业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德尔林格等人所描述的二元分割的情形:体制内部门成为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首要部门;体制外部门则沦为鸡肋般的次级部门。根据明瑟·格莱姆里奇-韦尔奇模型,基于市场力量的二元分割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劳动者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当就业形势差时,求职者可先委身于次级部门,等就业形势好转时再转入首要部门。但在中国现有的用人制度下,毕业生如果毕业后不能立即进入体制内部门,今后再进入这些部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因此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都很看重,为找到一份体制内工作,往往错失体制外部门的就业机会。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已普遍感到压力,裁员、降薪行动已经拉开序幕。而体制内部门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可以预见,二元分割所造成的差距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强化,这将进一步扭曲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并使体制外部门的自愿性失业增加。

(四)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内部的就业差异和不公平

社会资本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威望、社会层次和经济收入,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薪酬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府官员和高收入阶层子女的就业状况就要明显好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如果把人力资本视作一种后致性因素的话,那么,社会资本则代表了先决性因素,是一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自从1974年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来,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寻租行为都被披上了一层“资本”的外衣,粉饰了其背后不公平的实质。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所谓的社会资本所带来的,只能是不公平的加剧及其在代际间的传递。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资源尤其是高质量就业资源的匮乏,面对汹涌如潮的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又会上演,对公务员等炙手可热的就业资源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稀缺是催生寻租行为的温床,所以竞争的公平性会遭遇强力瓶颈。强势阶层在这场竞争中,可以继续凭借社会资本的优势来分割优质就业资源,但对于来自社会底层的毕业生来说,没有社会资本的强力支撑,就只能接受市场风潮的荡涤,他们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难点。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战略性调控政策

1.加强并优化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与保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要从根本上缓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通过调控政策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通过保增长来保就业。目前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对保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投资方式上,似乎仍在延续1998年的财政投资模式,投资重点仍是以铁路、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甚至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的就业弹性小,也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太多岗位。目前,调控政策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民营企业的减压相脱节,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2007年吸纳了34.2%的大学生就业。民营企业困境必然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度。当前宏观调控除了要保增长外,更重要地是要发挥对民营经济的扶持作用。

2.反思高等教育扩张模式,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

按马丁·特罗的总结,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高等教育扩张也应渐进推进。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高等教育扩张才能获得社会经济支撑,才不会生产出过剩的“产品”。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扩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而我国只用了四年。这种忽视客观规律的扩张模式必然会招致惩罚。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足25%,大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渐进的扩张模式下,大学生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环节上沿袭传统的计划模式,而在就业环节上又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这种体制上的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中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以专业设置为例,可以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企业界意见来进行。

3.打破二元分割,减少行政力量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会产生非均衡力量,扭曲大学生对体制外部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的评价,降低就业供给的有效性。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结构繁杂。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多渠道疏散压力,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体制内部门、中心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引向体制外部门、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而要矫正他们的择业行为,就必须打破二元分割,缩小部门间的收益差距。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制约,就必须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对体制内部门的保护以及对体制外部门的压制。减少政府干预的另一个议题就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户籍对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束缚。毕竟,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是缓解就业难题一剂药方。

(二)大学生就业的临时性促进政策

1.调整劳动管制政策,降低大学生雇佣成本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管制,特别是新《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成本产生了明显压力。雇佣成本高企不仅危及企业生存,也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文,要求各地暂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有利于遏制雇佣成本过快上涨的,但实践中,还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一些专门的政策。比如,可以参照美国经验,对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实行豁免条款,允许企业对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

2.实行灵活的毕业管理制度,平衡大学生供给压力

就业的实现,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匹配,而我国现行的大学生毕业管理制度是不利于这种匹配的,它很容易造成供求双方在时间上的错位。按现有制度的规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在7月份统一毕业,因此,毕业生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抛向社会的,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但企业的劳动需求不一定呈周期性变化,即便有周期性,也不一定与大学生的供给周期相吻合,因此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灵活的基于学分的毕业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修够学分,大学生可以随时毕业,这样供给压力可以得到稀释。

3.增加公共岗位的供给,并扩大非就业通道

以公务员招考为例,目前一半左右都要求报考者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把大学生排除在外。政府应根据形势变化,适当放宽限制,增加大学生的报考机会。当前增加公共岗位供给还应注重挖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潜力。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逐年增加,但相对于近600万的毕业生基数,还有很大空间。为提高这些岗位的吸引力,政府应动用财力,加大对这些岗位的补贴力度。美国政府为了增加特殊教育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以豁免贷款的方式来增加实际的岗位补贴,就可以为我国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除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外,还可以考虑扩大非就业岗位的供给,以分散就业通道的压力,比如,加大研究生的扩招力度。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做好毕业生培训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减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根据国外经验,有效的就业指导应当是全程式的。它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纵向的维度,它要求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启动就业指导程序,并随着学业推进,有步骤地实施就业规划和辅导。从横向的维度,它要求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内容,比如,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分析、应聘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见习机会等。除就业指导外,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在日本,对那些一年内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政府会提供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援助方案。就业援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大学生培训,在金融危机中,很多长线专业的学生将面临改行的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做好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三)大学生就业治理的保护性政策

1.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平等权利,杜绝就业不公平

为防止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性的扩大,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贵家庭大学生对稀缺就业资源的掠夺,为弱势大学生群体提供庇护机制。保护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在用人信息的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公告牌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公布,防止信息截留。在招聘环节,则需要规范招聘程序,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

2.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避免就业质量恶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使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雇主逐渐居于强势地位,而大学生趋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格局下,容易滋生侵害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行为,比如,聘用中的欺诈行为、恶意解雇行为就时有发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顾全大学生就业的大局,可以适当调整劳动管制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雇主的侵权行为。相反,从维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的角度讲,仍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

第9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