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从总体看,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的比重持续升高。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GDP实现11579.1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同期GDP增速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4.2%。分盟市看,鄂尔多斯市总量最大,为2979.8亿元;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四个盟市的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分别为12%、11.5%、11.5%和10.4%;在比重上,鄂尔多斯市的比重超过了70%,乌海市等5个盟市的比重超过了60%,除兴安盟外,其余11个盟市的比重均超过了50%。
非公有制工业增速和比重提升较快。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67.7%。当年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9.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4.6%。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充分体现了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具有的经营负担相对较轻、方式灵活多变的优势。
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7837.11亿元,占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4%。从项目数看,全年在建施工非公有制项目数8188个,占施工项目总数的48.3%;其中全年新开工非公有制项目6141个,占新开工项目总数的48.4%;全年共有7005个非公有制项目投产,占投产项目总数的49.8%。民间资本投资优化了原有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格局,已成为投资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成为消费市场的“主阵地”。在消费领域中非公有制单位增长较快,成为了“主阵地”。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4.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3%,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8个百分点。全区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达396个,比上年增加13个;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综合市场44个,比上年增加4个。贸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的批发零售企业和综合市场数量继续增加,向规模化集中。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全区城镇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达536.4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75.7%。其中,在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68.09万人,占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的31.3%;个体户为248.24万人,占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的46.3%;在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20.13万人,占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的22.4%。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区税收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已成为全区税源的重要保障。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纳税额达1480.0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68.3%。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及自治区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及落实,较上年相比,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纳税额也在明显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比上年下降11.8%,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较上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
二、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国家和自治区各方重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国家层面,近几年,国家多次下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如被称为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旧36条”等,为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自治区层面,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成立了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情况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2013年,自治区出台了《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简称“70条”)。2016年7月,又对《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作了修订。国家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推动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多年积累所奠定的坚实基础。近几年,我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农畜产品加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推进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稳步推进,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各项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为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制度束缚,国家和自治区明显加快了各领域的改革步伐。在打破垄断、医疗卫生、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内部竞争机制的引进,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各项建设和运营之中。随着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已逐步被打破,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宽了领域。
三、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传统行业比重偏高,新兴服务业涉足不多,金融保险业、垄断行业比重低,流通服务型企业多而生产型企业少,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处在以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链下端。分区域看,呼包鄂地区集中了全区近一半的个体私营企业。如鄂尔多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程度最低的兴安盟与鄂尔多斯相比总量相差十几倍,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两地也相差近30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不高,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型非公企业数量不足。当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体量中的占比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也不低,但全区的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达到一定规模和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中型非公企业数量偏少且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层次较低。如由全国工商联编制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内蒙古仅有12家企业上榜,仅占2.4%;其中排名最高的我区企业在全国也仅排第80位,且是唯一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我区企业。另外,在这12家企业中,也呈现出以资源能源型企业为主的行业分布相对单一、涉足新型产业少的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阶段,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土地、信贷、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需求,生产要素供给紧张。
非公有制企业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集中表现为“两低一少”:整体发展水平低。非公有制企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以初级加工和服务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利润空间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非公有制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少。不少企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封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急迫。
非公企业普遍存在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不够,转型升级能力不强的问题。当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事传统资源能源开发、中低端加工制造、传统服务业等领域的居多。不少非公有制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创新升级的要求,表现得无所适从、疲于应对,不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尚不能很好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无法充分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甚至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四、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2013年2月,我区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各盟市、旗县(市区)也都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形势任务,明确工作思路,谋划专项规划,研究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从全局和宏观层面上进行总体把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微观指导。
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强化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的协调服务职能,把事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服务内容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全面落实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及时补充、完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增强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政务服务环境。党的十要求“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们应把服务非公有制经济、营造非公有制经济良好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评价、努力完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司法环境等。
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放权,放松管制,承认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重点是让利,简化办事程序,减轻各类税费负担;第三阶段的重点是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开展信息提供、创业指导、技术咨询、法律支持、维权帮助等方面的服务,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良性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加强平台与载体建设,拓宽平台的服务范围,提高平台的服务功效。继续清理阻碍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行政性审批事项,开放民间投资领域,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以及金融服务、保险、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和国有大项目建设,营造促进非公有制企业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政务环境。
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发展截止2011年底,青海登记注册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6个,外商投资企业81个,从业人员1.63万人,注册资本47.19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32.85亿元。在青海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地区,经过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最强劲、最稳定的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有益的补充”升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非有公制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国有经济战线势必相对收缩,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最强劲、最稳定的发展动力。非公有制经济有充分利用各种公有制经济以外的生产要素的优势,形成强大的生产力,提供了许多公有制经济不能提供的产品,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市场主体相互竞争,充满活力的体制环境。在经济运行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公有制经济认识到再不能端着“铁饭碗”,稳吃“大锅饭”,企业高成本、低产出,长期亏损经营,必须认真改革,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的直接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资产重组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培育和增强青海自身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对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特别强调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由于我们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以政策允许的程度为根据的。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真正实现公平竞争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政策。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担保难、期限短,除了短期信贷外,其他融资渠道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开放度很低,因此,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税收支持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和强化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监管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非公制经济;问题;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前进,并且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占据了大半 GDP,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其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而伴随其发展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社会需要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首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期间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生产力结构呈现出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长期的任务,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单靠公有制经济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次,在现阶段,我国社会需求复杂多样,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千差万别,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包揽一切,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能够繁荣城乡市场,满足各类消费层次需要。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而以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很难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即便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只有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之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有了现实意义。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所产生的”所有者缺位”的难题,导致社会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公有制经济本身还要兼顾许多非市场的社会目标,即允”政策性亏损”,这很可能会被用来掩盖一些实质性的亏损。所以,在现阶段这种”所有者缺位”的公有制经济占社会经济主体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难以达到理想水平的。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因为不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且目标相对单一,所以单纯就资源配置效率而言,非公有制经济要比公有制经济高很多。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管理制度落后
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般是固守业主制度,不能适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另外,非公有制经济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虽然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公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供给上,总会倾向于公有制经济,而对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非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从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不被重视甚至受到歧视。此外,我国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主要是一些单项的法规,这些法规只是规范某类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和活动,仅仅是对一些具体行为活动加以局部调整,而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高度对非公有制经济加以规范和立法。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通
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境的主要表现是:在官方金融方面,产出与支持不对称;在民间金融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而难以发展壮大;在其他金融服务方面也很欠缺。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律制度实施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首先,在法律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其财产和正当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其次,在政策制度上,要放宽市场准入,在投融资、税收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权利,实现平等公民待遇。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对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投资等各个环节的审批限制,实现行政审批的法制化、公开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加快推进非公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工作,为非公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为非公有制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创造条件。
(三)加强企业体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非公有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要想向更高层次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创新产权制度。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将企业体制从家族式逐渐转向现代企业制度。做到权责明晰,科学管理。对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在家族式企业中适当引入职业经理人,通过职业经理人规范企业运作,避免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加大企业品牌建设,增强人才培养力度
非公有制企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引进紧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保证他们的贡献和收入相适应,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国防科工委颁布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科工法[*]17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是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组织开展《指导意见》宣传贯彻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掌握和领会《指导意见》的政策内容及各项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开放,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地方国防科工委(办)负责做好本地区的宣传贯彻工作,重点做好面向社会、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渠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相关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了解、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创造有利条件。
军工集团公司负责做好本集团所属单位的宣传贯彻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把国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积极做好《指导意见》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工作
机关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抓紧开展《指导意见》相关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的研究制定,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工作由政策法规司牵头,各有关司局各负其责,要按照《指导意见》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要求,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承担军品任务、参与改组改制,以及推进国防科技资源共享、开展信息与交流、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等各有关方面,尽快研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编制指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有关目录,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程序。对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中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要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公开相应制度、条件和程序。同时,要进一步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军品市场准入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地方国防科工委(办)要按照国防科工委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指导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具体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顺利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创造条件。
军工集团公司要结合实际研究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促进本集团的发展,在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积极吸纳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军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职能,进一步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机关各部门、地方国防科工委(办)要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树立大国防观念,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切实履行我委行业管理职能,把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活动纳入我委行业管理范畴。
机关各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内部职能,要以加强行业管理为目标,及时调整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法规、行业标准和行业监督的管理范围,把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地方国防科工委(办)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在军品市场准入、保密资格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的指导工作。要在继续做好对已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备案管理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和完善登记备案管理的具体程序,落实并公布具体受理部门和责任人,逐步规范登记备案工作。要根据本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积极建立军民互动信息沟通渠道,搭建信息平台,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与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信息沟通。
四、加强监管,促进军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和有序
下面,我再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奔小康,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区调整所有制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就业岗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大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在“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可靠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乘着这个强劲的“东风”,“放胆、放手、放心、放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充分就业,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的必由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移民安稳致富问题非常突出。上个月,总理视察万州时,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发展,核心在就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最初的“拾遗补阙”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生活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目前,万州的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很小,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与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后劲的问题十分迫切。大家对现有的财政状况是清楚的,要靠一个吃饭财政拿多少钱来投资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活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万州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万州的经济就没有活力和后劲。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届三中全会给予了明确回答,关键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政策不落实、环境不宽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环境
首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广开融资渠道,切实落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快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更优的硬环境。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打造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致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三是要积极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保护企业的合法行为、合法权益,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欺行霸市、欺生排外、敲诈勒索等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对万州的发展环境造成任何冲击和不利影响,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要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尊重个体私营业主的劳动与创造,用正确的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正位”,引导人们树立“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光荣”、“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光荣”、“到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扶持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绝不允许打“白条”,要坚决兑现。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开发区、乡镇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有“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大力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搞好“六个结合”,选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商贸繁荣相结合、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培育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羊”。采取能人带动、典型推动、政策驱动的办法,对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我区万多失业人员中,能人志士不少,要鼓励他们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等;宁愿苦创,不愿苦熬”的精神,自谋发展,大胆创业,争当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羊”。通过抓龙头,带龙身,促群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涌流出来,使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一池活水”中突破性发展。
(三)做好服务
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你得利我受益,你投资我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二是坚决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从严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超标准的坚决降下来。三是按照“多支持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的要求,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全区上下都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奔小康、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部门有任务,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都要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涉及到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区级各部门、开发区、各乡镇(街道)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
三是转变作风。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者最担心的是政策不落实,最害怕的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私心严重,不秉公执法。我们一定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扎扎实实地做好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
在这里,我也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包括今天在座的企业代表和优秀企业家提几点希望:第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做到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万州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第二,要倍加珍惜发展机遇,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倍加珍惜己经取得的成绩,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艰苦创业,再创辉煌。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正视差距,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
一﹑加入WTO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市场准入方面,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有许多限制,虽然逐渐放开,但至今仍有许多限制。这给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带来了一些不同于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在产业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在国有企业垄断的产业和部门以外的产业和部门存在和发展。这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完整的畸形的产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分布。1998年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约占四分之一,其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1.32﹪﹑第二产业47.8﹪﹑第三产业50.84﹪。在这些产业和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分布与国有经济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没有了非关税保护﹑大大降低了关税税率﹑给予外国企业以国民待遇,在我国处于弱势的部门,例如,农业﹑汽车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电信业等,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国企业的强大竞争。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很低,所以它受的冲击可以不计。(关于农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一般都认为农业是集体所有制的,实际上,除土地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是农民自己所有的,究竟如何认定农业经济的所有制这里不谈)。而在我国居弱势的其他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受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冲击比国有企业小得多,而在那些由国有企业垄断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则完全不受冲击,这自然是指直接冲击,间接冲击多少还是有的。在我国处于强势的部门,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部门﹑家用电器制造业部门﹑商业和餐饮业部门﹑建筑业﹑各种非金融服务业部门等等,正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多的部门,它们受到的冲击较小。相反,在加入WTO后,外国的市场对我国的产品也更加开放了,那些我国具有强势的部门将可扩大出口,获得进一步发展,由此非公有制经济也将获益。而且,在与有些国家的协议中就明确规定在从该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中我国国有进口企业的进口额将逐渐降至50﹪,也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不仅可从事农产品进口,而且其进口额应占到一半。因此,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使得它受到加入WTO的不利影响较小,而得到的好处则更多。这只是概括而言。实际上,当然还得按部门仔细地分析。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方面,在非金融服务业的有些中介服务业,如独立的律师﹑会计师服务业,在部分涉外业务上非公有制经济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在规模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很小,大企业很少,规模大有利于经营的一些部门,在与国外大企业有竞争的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处在不利地位,例如,在零售业方面,外国的一些很有实力的大型商店﹑超级市场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商业,包括非公有制商业,构成了威胁,我国的非公有制商业规模很小,直接与其抗衡是很困难的。但是,非公有制商业正因为其规模小,可以广泛分布,灵活经营,外国大型商业企业不可能取代它们。
在技术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低是其很大的弱点,在那些技术水平有决定影响的部门,如制造业部门﹑新经济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往往也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如果说我国加入WTO,在利弊权衡上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的话,那么,与国有经济相比,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利更大,弊更小。
二﹑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面临的形势﹖
那么,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呢﹖这里提出几点。
第一,扬长避短,有进有退
不同的非公有制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机动性强,决策快,利益的激励和约束强,短处是许多企业的规模太小﹑实力弱﹑技术落后﹑管理差﹑信息不灵。如上所述。而在不同产业和部门,它又有其强势和弱势。在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时必须扬长避短,有进有退,主动地进行结构调整。
在产业结构方面,应主动退出没有竞争力的部门,或者调整经营的方向。如果是生产汽车的话,在加入WTO后,那些不具经济规模的众多小的汽车厂继续生产汽车必定会遭淘汰,它们不应存侥幸心理,继续生产,而应及早退出,或转产其他产品。在那些具有优势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应乘机发展,有能力的企业应努力扩大国外市场,目前国有经济正在对其布局从战略上进行调整,将要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机会。在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相比具有优势,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也比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原则上,在国有企业退出中非公有制企业应以不同方式进入。这对我国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与外国企业竞争的形势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弱,即使在国有经济将退出的领域,在短期内非公有制经济也难以替代国有经济,有些非公有制企业也难以具备能与外国大企业竞争的实力。但总的说来,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这些领域将更有利于应对,而且早让其逐渐替代比晚让其替代更有利。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应向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应对加入WTO后在这方面的激烈竞争的需要,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经营机制比公有制经济更适合于从事风险大﹑发展快﹑企业淘汰率高﹑创业成功后回报也高的新高技术产业。
在技术结构方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已刻不容缓。
在规模结构方面,在有些部门需要发展一批规模大的有雄厚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固然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小有其具有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长处,但要与庞然大物的国外大公司竞争还是困难的。无论是占领国内市场还是扩大国外市场需要有一批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去竞争,单靠国有大企业去应对是不够的。
第二,学习规范,改革提高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将进一步与国际经济接轨。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学习WTO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结构﹑贸易政策审议和贸易争端解决的机制,其基本协定和附加协定﹑协议,与我国签定的双边协议,承诺清单等。这些协定﹑协议和承诺清单就是各会员单位之间经贸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了解和学习一方面使我们知道如何按这些规则行动,不致违规,另一方面使我们知道如何用这些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需要按照这些规则来对照自己以往的行为,对那些不符合的地方,应切实纠正。自然,在任何经贸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得有假冒行为。
为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需要加快改革。不谈那些中小企业,不少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也需要改革其产权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已经长的很大了。但是至今它们的产权归属仍是一笔糊涂帐。许多企业戴着「国有﹑「集体的红帽子,但国家﹑集体从来没有投资。由于产权错归,民事主体错位,经常发生法律纠纷,并造成误判,引起许多损失,障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加入WTO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带来的危害更大。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来改进管理,这样才便于发展并便于与外国企业交往。
第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为应对加入WTO后的形势,固然要靠各个企业自身的努力,但单凭一个一个非公有制企业的实力要对付国际庞大的企业是困难的。非公有制经济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应该发挥协会和商会的作用。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商会。为此,全国工商联应能给非公有制企业以必要的帮助。例如,对非公有制企业人士提供关于WTO的培训。提供有关的法律谘询,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利益受到外国的损害时,以各种方式维护其利益。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力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522户,个体工商户1.09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亿元,较上年增长15%,是“十五”末的1.25倍;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3.8%,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8%。今年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7.7%,高于GDP增速。二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其中50%以上是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3.7%,不仅有效缓解了下岗失业职工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而且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推动了国企改革,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先后有上百户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参股、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四是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增强了县域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60%,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了50%,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力量。
虽然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滞后,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从量上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是“三少一慢”:经济总量少,企业数量少,骨干企业少,发展速度慢。20**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高达71.5%,**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96%,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仅有37.4%,排在全省第8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企业数量不足**的一半、仅有**的1/3、**的1/38。规模以上企业不足90户。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从发展水平上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是“三低一弱”:产品层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矿产资源开发、商贸餐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达到90%以上,产业集群度和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注册资本过亿元的仅有2户,户均注册资本81万元,分别较全国、全省低89万元和32万元,缺乏像**美的、*、**等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区县、部门在观念和行动上对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还没有一视同仁,在精力投入、工作推进上没有像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那样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不力,致使政策够用不管用,流于形式;有的甚至不顾大局、设置障碍,干扰政策落实。三是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大多数人缺乏敢想、敢干、敢闯的魄力,重农轻商观念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时有所见,普遍存在着求安稳怕风险的保守思想,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小营生看不上、大营生做不来,勇于吃苦、敢于创业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四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五是人才缺乏。有的私营企业主不懂财务报表,不懂微机,有的业主不读书、不看报、不熟悉管理理论,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知之不深,多数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六是发展环境不尽人意。一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创业的积极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以“继续解放思想、谋求更大发展”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迅速掀起重视、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热潮,为推动铜川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打造新亮点。
首先,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经济发达、市场经济活跃的地区,都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是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短腿,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就不会有铜川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办法,奋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处在全省落后水平,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省末位,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610元,与其他市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排在全省第七位,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3,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91元。要改变目前这种窘迫局面,必须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谋求更大的突破。
第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以民为本的经济。铜川是老工业城市,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较多。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是利用民资、民智和民力来增强经济活力,增加社会财富,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国家有关部委又先后出台了市场准入、金融财税、公共服务、改进监管等方面的配套文件,《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为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项目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和扩散,为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承接东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市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今后五年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企业总量、扩大企业规模、创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以推进全民创业、催生中小企业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区和工业园区,打造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到2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
二、推进全民创业,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
一是动员全民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小平同志曾讲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创业之路就在脚下,要动员全体劳动者,转变思想观念,坚决摒弃凭工资、吃低保、靠救济过日子,怕担风险、不思进取的思想,要放开手脚、不怕失败,不争论、多实践,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要坚持富民优先方针,实行创业富民、就业恵民、社保安民,从服务业起步,靠经营积累资本,靠产业致富,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二是用政策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坚持非禁即入,削平门槛,坚决废止限制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让一切创业活动都得到尊重、得到扶持、得到保护。鼓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离职、辞职创办、领办企业,辞职的按有关工资标准规定发放一次性补偿。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干部、城镇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收费,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5年内免费求职登记、推荐就业、进入人才库。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铜创办企业的,按招商引资对待,享受各项有关优惠扶持政策。从今年9月1日起,全面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三是着力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创业的前提是要提高创业者的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说:“贫困不是因为缺乏金钱,而是因为贫困者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要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投入,用好培训资金,扩大培训规模,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培训机会。要大胆尝试职业培训的项目化运作模式,将补贴资金与项目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机构对创业培训合格者,要积极提供就业指导、项目开发、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
三、着眼做大做强,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实施非公有制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领导联系、部门包扶的办法,逐级落实责任,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帮扶,促其尽快做大做强。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扩张战略,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努力打造一批年经营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实行集群化推进和园区化承载。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要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大工业配套、优势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好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中拓宽空间,促进涉农非公有制经济向集团化发展。要结合建设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小非公有制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配套协作关系,特别是围绕建材、铝业、煤炭、陶瓷等传统产业和食品、医药、电力电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配套,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和新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我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产业。要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上适当给予补助,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以产业集群带动园区发展,以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三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要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抓,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对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的非公有制企业,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予以重点扶持;对取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以及填补省内空白产品的予以重奖,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出5—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抓住国家支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新材料生产企业。要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清洁生产、兴办循环利用资源项目,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
四、突破瓶颈制约,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难题
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是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力破解难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切实改变非公有制经济在融资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县财政都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制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在信贷准入门槛、审批决策等方面落实公平待遇原则,积极开发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市上每年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按照《**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市县都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扩大小额担保贷款人的范围,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借鉴外地经验,每个区县尝试设立一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构建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互信用担保机构相互补充的信用担保体系,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
二是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用地难问题。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建设创业基地,促进企业布局由分散转向集中。要对现有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收回闲置土地,并结合项目用地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要通过置换等手段,尽量盘活建设用地,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用地需求。
三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要抓紧制定完善创业人才培训规划,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的潜力,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组织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积极推广“订单式”培训,完善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企业培训为主体、培训基地为重点的培训网络。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每年分期分批对骨干民营企业负责人、优秀人才进行轮训,努力打造一支现代民营企业家团队,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强化服务意识,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要建立健全公开、便民、高效的服务机制,推行业务办理限时制、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展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法规定和治理“三乱”专项活动,坚决治理吃拿卡要、顶着不办、瞒着乱办、推诿扯皮等现象。设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举报投诉中心,公布举报电话,严肃查处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一个地方的无形财富。要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强化企业经济交往对象的资信管理,防范信用风险。要推进信用监督社会化,探索建立部门间联合的信用征集与信用评价体系,制定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估标准,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要完善地区信用环境评价制度,将地区信用环境考评结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和金融机构增加信用投入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政府要支持司法部门依法查处和纠正扰乱信用的行为,要让失信者承担成本,付出代价。
三是努力创造公平优越的创业环境。要完善和落实鼓励投资、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适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创业辅导站、创业培训基地等服务组织,对新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工商登记、市场策划、营销管理等创业辅导。加快创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市县信息平台实现联网运行。推行“宁静生产”制度,严禁干扰非公有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行“首查不罚”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掀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热潮
非公有制经济是铜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依托所在、希望所在、活力所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发展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拿出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劲头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每名市级领导要联系1至2户重点民营企业。所有党政部门都要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出力,每个市直部门要联系一个非公有制企业的重点项目。每位机关干部都要与创业人员结对子,亲历亲为,真正体验艰辛的创业过程。市中小企业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勤为非公有制经济解难,敢为非公有制经济撑腰。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及时研究、适时决策,解决好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密切配合的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力。
二是认真落实政策,确保政令畅通。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突出。各区县、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具体的项目做起,用足用好政策,坚决克服死守部门利益的狭隘思想。在政策引导、税费优惠、土地使用、资金支持等方面,凡是上级有政策规定的,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凡是外地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可以学习借鉴;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都要大胆实践。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对政策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科学发展之路;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鼓励、支持、引导它们健康发展。可见,非公有制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包括个体开业医生)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已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历程。
1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简介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包括个体开业医生),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构成主体已经由过去的主要以农民和城镇待业人员为主,发展到包括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分流出来的行政干部和中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庞大队伍。当前,这支队伍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大表现。
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作用
2.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同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2催生了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在行业分布上从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二是在结构规模上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已涌现出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四是在产业布局上由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现已在部分地区形成一批以大规模、专业化经营为特征的产业集群。一些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五是区域分布上,现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加速,比重在提高,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在缩小,均衡发展趋势明显。六是由基本上以国内市场为主,已开始逐步向国际市场迅速扩张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3为社会的稳定起着一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和发展经济的“金钥匙”。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人有活干是我国目前和今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是靠千百万人创造就业岗位,还是靠伸手向政府向社会要就业岗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4对建立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产生、发展、扩张,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社会实力的比重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所拥有的财富也不断增加,富有阶层增多,贫富差距拉大。同时,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队伍愈来愈庞大,如何科学地实施劳资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直接影响到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内部的和谐。
3 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
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3.1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爱祖国、报效国家:“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作为社会责任意识的升华,是公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基本道德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应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报国之志。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爱国报国作为最高的社会责任,切实把个人抱负与祖国前途联系起来,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振兴结合起来,以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最大光荣,努力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坚定实践者。
3.2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好企业、做强企业: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越强大,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越需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注重企业发展质量,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企业做好做强做久,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3.3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诚信是德也是责,于己是一个品德问题,于人则是一种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诚信建设,增强诚信意识,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尤为重要。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遵循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弘扬诚信理念,加强企业行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形象,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的真诚促进者。
3.4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扶贫济困、服务社会:饮水思源、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传承这些美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回馈社会、造福人民。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公益当作一项事业,把共同富裕看作一种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光彩事业、“温暖工程”和社会慈善事业等,做到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努力成为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全社会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一、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意见年,我区新引办民营企业1410户,现有9904户非公有制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新创办注册资本金百万元以上企业396家(含千万元以上企业65家),同比增长56.5%,注册资本金22.2亿元,同比增长55%;新发展各类私营企业户,同比增长11%;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495户,同比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30%。引进内资15.5亿元,引进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8个。年初确定的51个经济大项目,年内竣工项目15个,动工在建项目17个。在数量、规模和效益上,增幅都很大。
(二)非公有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意见年,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效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经济总量的70%以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税收贡献不断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税收6.21亿元,占财政收入的92.7%。民营企业增加值达69亿元,同比增长65.87%;实现税金7.58亿元,同比增长26.33%;实现营业收入181.5亿元,同比增长38.97%;实际利用外资0.67亿美元,出口创汇0.3亿美元。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以软环境为重点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功能。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的注册、登记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各街道都建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探索了为民营企业降低服务成本的有效措施。意见年,我区在街道试点,由政府出资对新引入的企业实行注册“零费用”。目前,我区已投入47万元,新注册50万元以上企业124户,注册资金3.2亿元。拓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为解决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区政府在创业带头人协会成员中组织创建了互助式创业辅助资金,通过民间互助、民办公助、共建单位协助等方式筹集资金120万元,现已发放首批资金35万余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板块集群正在形成。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一个龙头、一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区”,为非公有制经济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以为龙头的金融、会展、旅游、商务、信息等生产业快速发展;期货、石油、证券、金融、信托、保险等大厦建设已经开工或正在筹建,为加快生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路为中心的消费业商圈人气旺、商气浓,业态齐全,诚信度高,被评为全国第六批“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已成为吸引人才、吸纳投资的热点。以海水热泵、船舶导航、高档数控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国际工控产品产权技术交易中心已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建安、君安大厦、东展集团、和平现代城等为代表的总部、楼宇经济初具规模。以长兴购物中心和西南路熟食品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以五一广场家居大世界和幸福家居世界为代表的高中低档家饰装修市场体系、以五金机电大市场为代表的为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市场体系已形成规模;以五个商业副中心为代表的区域商业服务体系已形成网络;以商务餐饮一条街、同泰健康美食街、浪漫之都婚庆广场为代表的特色街已形成品牌。功能完善、业态齐全的各类专业化市场为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提供了平台。我区还加快推进了各类创业园建设。意见年区政府投资394万元建设了4个创业园,其中,在辰熙大厦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投入无偿创业资金131万元,扶持了33个项目。各创业园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和无偿创业资金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体和大学生的创业难题,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年意见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打算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年,我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发展总部和楼宇经济。一是紧紧抓住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这一历史机遇,在积极引导房地产业重点开发公建和写字楼,整合辖区闲置楼宇资源,为企业入驻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和区域实际,完善出台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政策,为总部和楼宇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借助国际资本、产业和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之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销售和结算中心落户我区。二是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积极为今年开工建设的石油、金融、保险、证券、信托5个总部大厦提供跟踪服务,协助市有关部门解决好项目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加速推进项目开发进程。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大厦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大厦招商和扶持入驻企业两方面工作,确保特色大厦健康发展。
第二,加快推进路三期改造工程。一是加快实施路“南拓北进”计划。今年要在完善路二期改造基础上,启动三期改造工程,将路南拓到太原街,推动原区公安分局、轨线所、解放商场、太原街西侧等地块的改造,建设五星级酒店及商业配套设施,使路与和平广场、连成一线,形成意见区的“黄金走廊”;北进到意见火车站,科技企业入驻,不断壮大辖区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总量。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业企业,大力推进金融、旅游、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等行业发展,进一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审计、公证、监理、评估等中介机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发展创意经济,充分发掘辖区智力资源,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积极鼓励发展创意经济,加快广告、设计、动漫等创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基地建设,以国际工控产品产权技术交易中心为平台,完成其三期建设,进一步加快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提升我区民营企业的现代科技成果转换水平
第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要全面推进41个大项目建设,并做好项目推介工作,依托项目招商。在做好“珠三角”、“长三角”和香港等地客户跟踪回访的基础上,探索北部招商途径,重点加强对哈尔滨、长春等地的招商引资,提升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年内,计划引进50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项目6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项目2个。另一方面,加快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鼓励辖区民营企业走外向型、外包型服务的发展路线。今年,将对平安国际贸易顾问有限公司(意见年引办的外向型企业创业基地,目前已入住企业43户)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鼓励有实力、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五,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服务环境建设。健全和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体系,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完善和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投诉中心的窗口服务功能和办事效率;积极探索为企业服务的有效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加强市场环境建设。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和商家诚信守法经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加强安全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企业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