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计算的主流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计算已成为IT业界公认的核心科技和发展方向。
Gartner将云计算列为2011年10大战略科技之首,认为云计算将在2〜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而美国IDG也预测,到2013年,云计算将发展成为一个440亿美元的全球大市场,中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亿元;而作为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有效结合,移动云计算产业也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巨头逐鹿移动云
“云的魔力将改写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真正腾飞将更多地基于云的应用,当终端、应用、平台、技术及网络速度提升之后,将有更多具有魔力的应用和内容出现,世界IT产业格局将彻底改变,迎来‘移动云计算’新盛宴。”在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非常看好移动云计算。
正如刘允所言,包括微软、谷歌及中国移动等在内的业界巨头正纷纷转向云计算,而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结合也是被几乎所有人看好的“未来方向”。
6月6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乔布斯把苹果带到了“云端”,了手机在线云存储服务“iCloud”,该解决方案可让iPhone或iPad 如PC一样轻松处理电子邮件、记事本项目、相片等,用户所做的一切都会自动更新至iPad、iPhone等苹果终端设备。
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谷歌在2010年底推出了包括整合移动搜索、语音搜索、定点搜索及手机地图、Android上的谷歌街景等基于移动终端和云计算的新应用。
微软也推出了“LiveMesh”,将智能手机、Xbox、PC,甚至使用Mac系统的苹果电脑等终端整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连接,让用户的不同设备和网络内容同步,并将数据存储在“云”中。而全新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也是主打云概念。
此外,RIM公司面向众多商业用户提供的黑莓企业应用服务器方案,也是具有云计算特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该方案将企业应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连接在一起,让用户通过黑莓终端远程接入服务器访问自己的邮件账户,在线访问邮件、日历,查看附件和地址本、书写文档等。
而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正在加入移动云计算的竞争。中国移动联合中科院推出了“大云计划”,中国电信了“星云计划”;而手机厂商宇龙酷派也推出了“酷云计划”,成为国内首个手机云计算服务平台。移动云计算时代正在到来。
IT时代的新高峰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曾说过:“云计算的价值在于利用公共网络设施,将计算能力、海量信息、数据存储与带宽资源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租用信息化,而移动云计算将使信息‘更会飞’。”
最近几年,GSM、WaveLAN、Wi-Fi等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以及无线终端设备的发展,为实现更高端的移动应用做好了充分的基础准备。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服务器资源做支撑。而在云计算平台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开发人员从大型服务商如谷歌、微软和中国电信等提供的公共云中就可以获取必要的计算资源。从运营角度来说,这也节省了中小企业的软硬件搭建成本和维护成本,可以让它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开发和服务上。
而对于终端来说,云储存、云应用不需要过多消耗终端的计算能力,终端制造商、运营商只需要协调需求与搭配应用,用户也可以方便地获得需要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三大“金刚”已经具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了理想的终端;移动多媒体和应用提供了用户迫切需要的内容;而云计算提供了支持内容生产和展示的技术平台――移动互联网终于可以站在云端之上。
目前,国内一些主流OA、CRM及ERP等领域的企业正在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组合,使无线办公、移动管理、无线电子商务成为主流应用,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利润新增长点。
挑战与风险尚存
当然,作为新兴技术,移动云计算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需要IT厂商改进和突破,并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首先,业内对云计算的一大担忧就是安全问题。随着企业业务拓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移动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将日益凸显。云计算基础架构具有多租户的特性,厂商们目前还无法确保A用户数据与B用户数据实现物理分隔,而数据在无线传输中也存着被截取、破译的可能。
其次,无线商务应用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作为移动云计算之下最有“钱景”的应用,支持其业务的运行模式、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等细节仍缺乏标准和规范。
此外,在云计算中,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也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服务器运维工程师需要负责客户产品的应急、售后,解答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帮助客户排除故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服务器运维工程师工作岗位职责,欢迎查阅。
01
职责:
1、 负责服务器VPC网络的规划、可用性维护,以及混合云环境下的VPN网络的配置;
2、 负责本地服务器上架、本地服务器资源和云服务器资源的管理,负责备份策略的制定及执行。有zstack和云服务商(阿里云、腾讯云等)的使用经验优先;
3、 负责服务器的脚本管理、基础监控、磁盘管理、容量规划、应急响应等;
4、负责Linux环境下常用软件的搭建和维护,比如时钟、DNS、SLB、TOMCAT、JENKINS等。
5、 探索、研究自动化运维技术方向,有编程兴趣者优先(可培养)。
任职要求:
1、3-5年运维从业经验,熟悉常见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100台以上服务器运维经验者优先;
2、精通Linux系统基本操作及配置,熟悉至少一款主流Linux服务器发行版。有红帽认证者优先;
3、熟悉zabbix,falcon等主流监控系统的部署和配置;
4、熟悉shell和python,可以独立完成常用的脚本编写;
5、熟悉Tomcat、Nginx、DNS、时钟、JENKINS等常见软件的配置、以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6、 熟悉网络基础知识、熟悉TCP/IP的工作原理,会配交换机或路由器,能熟练的对网络情况进行分析
7、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良好组织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02
职责:
1、负责公司客户站点的上线与维护,能够与国外机房进行有效沟通;
2、负责linux和windows下大型网络服务的部署与维护;
3、负责各个系统网站的规划,对服务器构架进行优化和改进;
4、负责服务器系统的日常维护、数据库备份,服务监控和常规系统健康检查、突发事故处理;
5、编写相关系统环境部署文档和培训文档;
6、对服务器及安全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并解决。
任职资格:
1、5年以上web服务器的管理维护经验;
2、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具有一定的Shell等脚本编程能力,熟悉常用开源项目;
3、精通Apache, Nginx和Tomcat等主流 Web 服务器配置,熟练使用各种网络维护相关的指令与熟练使用服务器管理分析工具,能独立配置与维护管理;
4、精通数据库服务器的维护和优化,包括:备份恢复,数据库调优,数据迁移,异地同步,安全防护,熟悉使用相关操作的指令;
5、熟悉通过LVS/Keepalived/Hearbeat等技术实现负载均衡;
6、精通Cacti/nagios/Zabbix等至少一种开源的服务器监控方案。
7、具备良好跨部门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03
职责:
1. 负责App、公众号服务平台的服务器日常运维,包括:App产品后台、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的部署、迁移,及运行异常状况排除;
2. 新产品/服务、功能模块的部署上线,日常运维状况监控、优化工作;
3. 执行服务器系统的例行检查测试,并分析运行数据,提供系统使用、维护的建议;
4. 配合产品研发部门,参与整体系统的架构规划、性能优化。
任职说明:
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熟练使用Linux/windows等常见操作系统,熟悉zabbix、nagios、cacti等开源监控工具,熟练使用shell、python其中一种脚本语言,熟悉虚拟化技术xen、kvm;
熟悉JAVA环境及nginx、tomcat、jboss、redis、memcached等常见常见应用服务,熟悉MySql及Oracle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灾备等;
熟悉各种云架构服务(例如阿里云、腾讯云、AWS等云部署环境)
04
1、对服务器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各项服务连续正常运行。
2、负责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平台的技术维护和问题处理 ;
3、负责执行大客户服务项目的定制化服务配置和硬件安装等处理工作;
4、了解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5、具备一定的网络相关故障解决能力;
6、熟悉主流厂商PC服务器硬件安装与配置;
7、Windows、Linux、VMware等日常管理、维护;
8、负责服务器异常或故障的受理、跟踪、解决以及统计分析;
05
职责:
1、负责公司各生产服务器、测试系统服务器系统部署及日常运维;
2、负责公司虚拟化平台及云平台专用网络,数据库,云存储等日常运维工作;
3、使用主流监控软件,监控生产/测试系统的硬件、系统、网络、数据库运行情况,分析并排除相关故障;
4、制定生产、测试系统的运维规范及流程并进行优化,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建立和完善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运维工具,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协助公司的日常IT事务。
任职要求:
1、 精通TCP/IP、HTTP/https,DNS,VPN等协议,具备较好的网络知识及运维能力;
2、熟悉LinuxServer的运维,熟悉shell/Python中的至少一种主流脚本语言;
3、精通WindowsServer的运维,擅长分析系统日志,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并处理;
关键词:云计算;多媒体;教学平台
基金项目:项目标示(2015年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ZC15XJ053)
G434
在病毒猖獗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越显重要。而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专业人员欠缺的学校特别突出。云计算能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云计算的出现,为学校的实验室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当前云计算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云计算作为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热点,其投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是存在巨大优势的,也是未来教学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云计算架构与传统架构的优势对比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虚拟机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这一特点决定了云计算将会在学校大受欢迎。云计算能把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机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
与传统架构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相比,云计算架构模式下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有更突出的优势:
1.降低运维成本
教学资料以及常用教学软件都存储在“云”端,用户只需要通过客户端登陆云服务平台即可使用这些资源。不需要使用本地资源,只消耗云上服务器的资源,对于多媒体教室客户端的硬件要求很低,只需要一网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也能轻松管理云上资源。
2.硬件使用率高
资源的消耗集中在云端的服务器集群,对服务器的硬件使用率高,云计算的自动调度策略以将资源占用在集中的服务器上,对未使用的服务器下电,减少能源消耗。
3.资源共享
云计算的多媒体平台可以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可以明显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避免重复建设,更好的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4.安全可控
各种专业的团队管理教育资源集中存储在云服务器上,采用专业安全防控措施冗余存储、容灾机制等服务器技术。在云服务器后端存在统一的入口,在入口服务器采用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软件,可以避免木马、病毒等入侵造成数据丢失、破坏。
二、云计算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相关技术分析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可分为三类: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平台作为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软件作为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1.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各种计算及存储资源的关键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单个CPU模拟成多个CPU,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互相运行而互不影响。虚拟化技术分为两类,即Type-I型和Type-II型,架构分别如图2-1。
当前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有4个:Microsoft的Hyper-V、Citrix的XenServer、VMWare的ESX以及开源Linux的KVM。它均需要硬件的支持,以发挥软件分配硬件的资源特性。
2. Cloud OS开源软件OpenStack
OpenStack是一个旨在为公有云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的开源项目。从2012年推出到如今2016年,OpenStack已经吸引了超过190家公司和超过15000名开发者,已经14个版本,当前最新版本代号为Newton。
Openstack是一个松耦合的架构,由一系列离散的服务组成。主要服务如表2-2:
3.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环境系统架构
本文中,在模型环境搭建研究中,采用KVM作为Hypervisor,使用Ubuntu14.04作为宿主机操作系统。云OS采用了主流的开源openstack,作为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对于多节点的OpenStack部署,一个个节点的部署显然耗时耗力,所以选用openstack开源社区的Fuel安装部署工具进行自动化宿主系统的安装和openstack的部署与配置。整个多媒体平台的云计算逻辑架构如图2-3:
三、云计算在多媒体教学平台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1.面临的问题
(1)网络速度问题。
云计算环境下,对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访问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因此对带宽以及操作响应速度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同步在线观看视频,网络速度过低导致卡顿,则用户体验非常差。因此整个网络布局需要更高要求的考虑和规划,网络设备和网络通道载体需要重新建设。
(2)现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切换到云计算平台。
在采用云计算架构系统后,原有传统架构上的业务资源数据如何平滑的迁移到新的云计算系统。这是当前影响多媒体教学平台迁往云计算架构系统的障碍之一。
OpenStack企业就绪
OpenStack是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的开源项目,以其架构可靠性、可伸缩性而倍受市场关注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促进OpenStack越来越成熟,OpenStack如同移动互联网,以其技术的革命性,带给企业后发先至的机会。大中华区形象大使叶璐表示,“去哪儿网在2012年就开始使用OpenStack,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批用户,到现在OpenStack规模在从一个Region到5个region,现在很多后端支持跑在了上面。”
企业就绪要求简化云的部署过程并为其带来良好的可扩展性。
对比于传统企业,互联网公司的IT技术实力相对较强,有的东西可以自己完成,并且IT也是互联网公司的重点。“互联网企业更快更早地采纳OpenStack,这对OpenStack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以更大的能力来支持交付服务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我们正在OpenStack基础层做大量的工作,使OpenStack日益达到企业就绪的状态,增强其稳定性。”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开源技术中心云计算战略规划总监David Brown说。
但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IT只是支持,需要其他厂商帮助其实现云化。红帽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认为,“企业实现云化的捷径就是OpenStack,因为OpenStack是一个云的操作系统,有很多企业向使用类似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但是他们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因此就会采用OpenStack。”
集聚创新与亲和力
“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更多的是创新的概念,开源已经成为IT的主流,而开源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降低,还有众多的创新。张先民表示,“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OpenStack主要的贡献者有红帽、HP、IBM、华为、英特尔,还有很多很多的力量。在未来五年之内,开源在云操作系统会一枝独秀。”
实践证明,科技的进步使信息传播渠道和终端不断发展和变化。它既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也让信息消费者的消费惰性不断滋长,它以传统媒介形态为发端,并以此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上无限放大、无限丰富,使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信息消费个性化的自媒体时代提早到来。同时又呈现出传统媒体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完美性,权威与大众化结合的高度统一性,海量信息与求真求证的互补性等特点。在传统媒体下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在新媒体中转变成信息的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流者甚至传播者。
传统媒体既要考虑信息消费习惯的深刻变化,努力打造适合受众多变、多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一些渠道和形态,又要从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角度出发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围观心态”下的全媒体,我们该做些什么?新媒体传播繁荣景象的背后,应该如何规制媒体的管理模式?如何与时俱进?传统媒体如何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做到传统媒体不局限于传统?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利用好新媒体的同时,管理好新媒体,使之健康发展。
作为传统媒体,我们在清醒认识自身优势、明确对策与思路的同时,也必须坚持对形势的研判,理清我们的发展理念,那就是:融合、集优、人本、经营。
融合是媒体传播的大趋势。新媒体恰恰是集合了传统媒体的特点——音频也好、视频也好、文字也好、图片也好,新媒体最初的传播都是从以上几种形态出发,只是越走越融合,越走界限越模糊,所以说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集优是媒体传播的鲜明特色。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使了云状态下的理念创新和变化,整合、集优成为其显著特点。电台在发挥声音魅力的同时,集合各类媒体的优势,在全媒体传播上下足工夫,在新媒体打造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细化成本、突出特色,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无论你是云媒体,还是库媒体,都是构建一个集各种信息与技术于一体,以求为更多用户服务的平台。广播要顺应大势,集各种媒介之优势,整合自己,发展自己。
人本是媒体传播的根本。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无论何种传播手段、技术、终端和平台的打造,最终都是为受众服务的。因此,以人为本是媒体传播者的发展之要和生存之本。新技术推动了信息的快速和多元传播,也推动了传播方式的人本与个性化的无限可能。媒体只有更加以人为本,更加从人性和人本出发,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受众,主流媒体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并主导舆论。
经营有两层含义。广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营活动,经过筹划、控制、组织、实施,使其达到期望目标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狭义上讲是企业根据资源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制订企业的远景目标和方针的战略层次活动。当今媒体的发展需要经营——产业需要经营,事业更需要经营。经营需要媒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关注投入产出比;经营要求主流媒体必须明确自身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优势还是内容和品牌,是权威与公信力,其他商业运作模式主流媒体可以借鉴,可以拿来。只要以经营的理念科学谋划、着力打造、发挥优势,主流媒体的事业和产业就能协调发展。
迎来新商用 开启后4G时代
作为LTE的后续演进技术,LTE-A利用载波聚合、上下行多天线增强等技术实现网络速率翻上几番,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三大运营商纷纷明确LTE-A部署时间表,可以预计,2016年,LTE-A将迎来建设热潮。另外作为设备商提出的一种在4G向5G演进窗口期的承上启下技术,4.5G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业界质疑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3GPP在PCG第35次会议上将4.5G标准正式命名为LTE-Advanced Pro,意味着4.5G已经被整个行业认可。随着标准的命名落定,2016年,各大电信设备商将聚焦4.5G展开新一轮的技术标准争夺和方案现网试点。2016年也被认为是4.5G网络的商用元年。总之,LTE-A与4.5G的新商用,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后4G时代。
5G:
标准进程加速 启动系统性仿真
5G在2015年迎来重要里程碑,先是ITU确定了IMT-2020(5G)的名称、愿景和时间表等关键内容,后是3GPP确定了5G的场景和标准计划。5G路线图确定,意味着5G标准制定工作也即将从混乱无序的局面走向正轨,标准进程加速。2016年,伴随标准的逐步制定,产业链将进一步遴选出5G系列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的仿真工作,从而从整体把握5G系统的效率,并根据仿真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攻克技术难关。作为未来万物互联世界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5G受到全球瞩目,其标准制定也将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
超宽带网络:
百兆成基础 千兆已呼出
视频、云服务等应用规模兴起对固定宽带网络提出旺盛需求。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00家以移动业务为主的运营商已宣布将加大对固定宽带业务的投资、超过60多家运营商将视频定位为基础业务。“百兆成为基础,千兆快速普及”已经成为共识,2016年,运营商将持续推动100M光纤到户或者100G G.FAST的建设,同时关注千兆宽带接入网络的发展。
SDN/NFV:规模商用有待时日
控制器之争或见分晓
SDN/NFV:规模商用有待时日
控制器之争或见分晓尽管SDN/NFV已经被运营商认为是未来网络架构重塑的不二选择,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热议SDN/NFV的背后,是运营商对其大规模部署的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平滑演进的可行性的犹豫,导致运营商始终徘徊在测试和试点之间,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实质性的部署步伐。2015年,运营商对SDN/NFV进行了小规模试点,这种状态将持续到2016年。不过,从技术层面来说,随着标准的逐步推进,SDN/NFV技术体系日渐完善,也为后续规模商a用打下基础。ONOS和ODL控制器之争或在2016年愈演愈烈,运营商究竟采用哪种控制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设备商市场格局的走向。
云服务:
混合云+微服务架构赋予IT新能力
2016年企业和服务提供商为了获得创新和竞争优势,将加速IT架构向云平台迁移,云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部署。以微服务与容器技术为传统 IT 架构向混合云架构转型提供了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更加有效地解决转型过程中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引导应用架构由大而全的整体架构向灵活的微服务架构转变;二是加速计算资源由专用计算资源向分布式架构转变。混合云+微服务将赋予IT架构全新交付与运维能力。
大数据:
机器学习改变大数据世界
机器学习因其算法在容量、速度和类型中变得日益高效,成为最可能改变大数据世界的技术之一。2016年,多种技术的应用将真正打破数据中具有不同特点的组成成分之间的隔阂,深刻改变消费电子和云服务等重要领域。
网络安全:
虚拟化与安全设备深度结合
网络安全永远是企业永续运营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云服务模式日益成为主流部署方式的今天,传统安全设备显然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为顺应这种潮流,安全设备将与虚拟化技术深度结合,对传统安全的硬件化进行必要的创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传统的安全软件与硬件剥离开来。2016年,利用各种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借助云平台上标准的计算单元创造出的新安全设备与安全服务将登上网络安全的大舞台。
NB-IoT:获通信业拥趸
终结物联网“碎片化”时代
NB-IoT(Narrow Band-IoT)作为一种窄带蜂窝物联网标准,具有强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受到通信业的支持。中国移动、沃达丰、西班牙电信等主流运营商、华为、爱立信等主流设备商以及Intel、高通等芯片提供商明确表态大力支持NB-IoT的发展。3GPP给出时间表,NB-IoT标准在2016年尘埃落定,届时NB-IoT迎来商用元年。
16nm FinFet:性能与功耗同步优化
将迎规模装机
得益于鱼鳍式晶体管形态(FinFet)的贡献,芯片工艺制程技术将闸长缩减至25nm以内。16nm FinFet技术具有功耗低、面积小等优点,能够在20nm工艺的基础上,在内核性能和能效比分别提升11%和30%的同时,却将功耗降低了20%。正因如此,华为海思、高通均推出了基于16nm FinFet架构的芯片麒麟950、骁龙820,华为还进一步推出了搭载麒麟950的旗舰手机华为Mate 8,成为该产品最大的卖点之一。2016年,高通、展讯、联芯科技等厂商会快速跟进,更多厂商将推出使用该技术的新产品。
人工智能:
点燃互联网创新新革命
由于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曾经遥不可及、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提出了中国大脑的提案,而阿里云推出人工智能平台“DTPAI”。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聚焦的战略方向。与此同时,大量的诸如生物识别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这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技术正越来越真实。2016年,人工智能将成为产业链创新者的技术方向,人工智能的技术“智商”将有较大幅度提升,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环节。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中进化,同时也点燃互联网创新新革命。
屏幕创新:
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屏幕是智能终端与智能硬件人机交互的第一门户。围绕屏幕开发创新技术,能够最为有效地提升产品的使用黏性。因此在微创新时代,终端厂商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屏幕上做文章,通过优化人机交互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方式最为理想。nubia通过采用无边框设计的nubia Z9让滑动边框的操作模式改变了用户传统的点触式使用习惯,苹果、华为、中兴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压力感应屏幕丰富应用功能,三星借Galaxy S6 Edge+的双曲面屏幕拓展了用户的视觉空间。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压力感应,还是无边框,抑或是曲面屏和柔性屏,多重屏幕创新技术的出现,预示着2016年屏幕终将成为智能手机创新的焦点。
虚拟现实:
云计算安全挑战需要新技术。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53%的企业希望对内部IT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30%的企业选择与管理服务提供商合作;其次是利用软件解决方案(27%)或聘用专业人才(26%)。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作转移到云端,企业意识到传统安全工具并不适用于云计算(78%)。相反,我们需要并快速采用专门为云计算设计的安全管理和控制解决方案。
37%的受访者表示,云基础设施的透明度是安全管理的最大问题。这一点从2016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
关键词:云平台 云存储 云安全 云资源池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服务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其承担着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功能。对于云计算平台上的服务器,通常都是将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服务器组合在一起,作为资源分配的母体,即所谓的服务器资源池。在这个服务器资源池上,再通过安装虚拟化软件,使得其计算资源能以一种虚拟服务器的方式被不同的应用使用。这里所提到的虚拟服务器,是一种逻辑概念。对不同处理器架构的服务器以及不同的虚拟化平台软件,其实现的具体方式不同。在x86系列的芯片上,其主要是以常规意义上的VMware虚拟机或者其他厂商虚拟机的形式存在。云主机所采用的X86服务均为目前业界主流,高性能的PC服务器,所使用的虚拟化软件为业界商用最稳定、最可靠的VMware虚拟化软件,有效保障了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
在提供云平台服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例如计算资源租用、存储容量租用服务、网络带宽租用服务等),均有准确的计量的方法来自服务动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即资源的使用可被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即付即用的服务模式。政府部门可根据实际使用的资源服务情况,按需租用付费,同时可进行弹性扩展,减少了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建设时间去扩容硬件设备,以及不需要承担硬件设备维护、折损等后续运维服务的支出。对于云服务而言,各种底层资源(计算、储存、网络、资源逻辑等)的异构性(如果存在某种异构性)被屏蔽,边界被打破,所有的资源可以被统一管理和调度,成为所谓的“资源池”,从而提供按需服务;对用户而言,这些资源是透明的,无限大的,无须了解内部结构,只关心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即可。审批中心私有云平台部署在温州滨海的云计算中心,将通过光纤直接联入瓯江口新区核心网络。瓯江口新区是温州中心城市主拓展区和温州海洋经济示范区。在审批中心需部署业务系统,从系统建设、资金投入、设备维护等方面考虑,云计算是非常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充分研究本项目需求及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项目的可实施性及积累的云计算建设经验基础上,对整个云基础实施进行逻辑功能的模块化划分。
1 以数据交换为核心,构建云网络
包含核心的数据交换、数据的汇聚、存储交换机等。围绕云网络通过设置,构建云安全区,DMZ数据交换区、主机资源、存储资源、管理平台等。
2 云安全区,在该逻辑区域首要是解决所构建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使用IPS/IDS对病毒扫描,及入侵进行检测;同样可以选择对网络DDOS攻击进行防御和分流的设备,保障系统能够正常访问。对于用户的认证及访问可以通过用户认证服务器和VPN设备实现安全的接入和访问。
3 DMZ区
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 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从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小网络区域内。在DMZ区域中通常包括堡垒主机、内部防火墙,以及所有需要同外部交换数据的公共服务应用。通过这样一个DMZ区域,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审批中心对外平台应用服务器可部署相关应用至DMZ区,做到内外网数据有效隔离,保障内网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 主机资源区
包含审批中心云平台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及网络资源。该区域所使用的物理服务器均采用业界主流的X86PC服务器,结合主流商用虚拟化软件Vmware,实现高性能、高可靠的虚拟主机。虚拟主机所采用的均为高性能的块存储,有效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存取速度。虚拟机所共享的网络均为千兆网络,上联核心设备均采用万兆网络,以扁平的大二层,保障了整个云网络的高带宽及可靠性。
5 云存储区
使用中国电信VPN专线与云备份打通,可为审批中心云平台提供包括虚拟机备份、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等多项备份服务。审批中心可根据实际应用安全需求,使用云备份产品,自助选择备份策略,系统将定期自动为重要数据提供多节点的异地备份服务。
6 以数据交换为核心,构建云网络
包含核心的数据交换、数据的汇聚、存储交换机等。围绕云网络通过设置,构建云安全区,DMZ数据交换区、主机资源、存储资源、管理平台等。
7 云安全区
在该逻辑区域首要是解决所构建系统的安全性。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使用IPS/IDS对病毒扫描,及入侵进行检测;同样可以选择对网络DDOS攻击进行防御和分流的设备,保障系统能够正常访问。对于用户的认证及访问可以通过用户认证服务器和VPN设备实现安全的接入和访问。
8 DMZ区
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 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从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小网络区域内。在DMZ区域中通常包括堡垒主机、内部防火墙,以及所有需要同外部交换数据的公共服务应用。通过这样一个DMZ区域,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审批中心对外平台应用服务器可部署相关应用至DMZ区,做到内外网数据有效隔离,保障内网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很多IT企业都会想到用“节省成本、缩减开支”来抵御金融危机这个寒冬,甚至不惜裁员,但这只能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需要秉承“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谁拥有了“IT新技术”这个武器,谁就能主动应对这次危机,甚至变危机为商机。
虚拟化技术由于本身所独具的“节省成本、缩减开支、提升企业竞争力”特点,2009年,全球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将会把虚拟化应用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战略投资之一。可以预见,虚拟化也将会与云计算、云服务、云安全、云管理等“IT新技术”一起,成为企业未来的主流运营模式。
在众多的虚拟化应用中,服务器的虚拟化应用是基础也是关键。这在中国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根据IDC调查,中国很多客户的服务器利用率大约是在低于20%的水平上,这个数字也和全球的服务器的使用率的数据应该是基本上一致的。
由此,虚拟化在中国的推广是发展的必然,但以目前中国95%以上中小企业的市场情况来看,实施虚拟化也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和国外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相比,更容易遇见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其次,云计算是虚拟化应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云计算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IT基础设施和资源是可以非常灵活地调配,不仅包括软硬件资源,就连整个IT基础架构,如:服务器、存储、网络都可以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调配。
云计算的道理其实像利用ATM柜台机进行银行操作,第一个突破就是本身云计算能在企业内部以更好的方式给客户提供资源,你不需要再到柜台来提钱,你可以在各地方根据你的需要完成交易。第二,企业跟企业之间,当建设了公信机制后,彼此可以共享资源。比如工行就不需要在每一个点布ATM,仍然可以服务所有工行的客户。只要是银联卡,在任何一个AMT机上都可以提款。
第三,为业务连续性保障提供更加经济、安全、灵活的方法。
虽然企业机构日益认识到为IT环境制订高效的灾难恢复计划很重要,但大多数企业机构的灾难恢复计划未能满足它们的要求,如无法满足企业机构设定的恢复时间目标(RTO)、不可靠性、高昂成本等等。
现在,许多企业机构开始借助虚拟化软件,帮助应对上述挑战,并且有可能以低得多的成本实施灾难恢复计划。虚拟化技术还有可能把工作负荷整合到数量较少的服务器上,企业机构就能通过减少主站点所需的服务器数量,然后将额外服务器改而用于恢复站点,从而大幅降低灾难恢复的硬件成本。另外,由于使恢复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企业机构就能大幅缩短用于实施、登记、测试及更新恢复计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