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第1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作用更为突出。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表明,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 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净出口,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并间接增加国内就业与税收。同时, 一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与出口结构上的不同,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又具有资源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即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投资品的进口,实现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间接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1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

1.1对外贸易与企业竞争力

区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地区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纳人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对区内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来自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进口的角度分析,对区内生产质次价高商品的企业来说,通过开放进口市场,面对来自国外产品的激烈竞争,为保持其市场份额,将刺激这类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即使是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甚至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进口产品在区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是促进区内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的重要动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而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经济的动态增长即经济发展。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拓展,一方面使出口企业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出口企业不得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国际竞争。为了保持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使出口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经营管理,并不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1.2对外贸易与资本积累

李嘉图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指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而对外贸易由于可以增加用收入购买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且由于使商品丰富和价格低廉而为储蓄和资本积累了刺激力。因此,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促进资本积累机制实现。对外贸易对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对外贸易具有资本积累和创造投资的功能。首先,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由于要素察赋的差异,使各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闲置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通过对外贸易出口这些丰裕要素或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可以获得外汇收人,积累外汇资金。其次,从出口角度分析,出口部门的要素收益一般高于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收益。出口部门的这种较高的收益水平必然会引致一部分区内资金流入出口部门,导致出口部门的投资增加。这部分投资部分来自效率比较低的进口竞争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来的额外资金,从而产生新增投资。出口贸易除了带动区内投资的增加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部门的迅速发展还将吸引部分国外的投资者进入该地区的出口部门,这部分国外投资可以形成纯粹的投资增加。另外,外资的流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区内投资(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再次,从进口角度分析,通过进口相对稀缺要素或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特别是资本品,相当于国民收入流入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投资。

第二,对外贸易具有引资的功能。对外贸易往往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担保。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偿债能力,最终由其出口能力决定。出口规模越大,外汇收入越多,外汇储备就越充裕,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而增强该国或地区吸引外资和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表明该国或地区的出口产业或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说明出口国的产品或产业已达到一定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外国企业更有信心以独资或合资方式主动进入;再次,进口特别是资本品的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资本流入,又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从而提升产业结构。

1.3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的获得不外乎有三:区域内自身的研究和开发即技术创新;国内其他区域的引入和国外引入即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则是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为技术进步创造条件。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主要表现为:

从进口的角度分析,贸易是一个地区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首先,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或情报资料,可以提高区内总体的技术水平,增强区域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进而提高区内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对进口产品的研究,可以获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或信息,即通过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获得进步,实现模仿创新。第三,通过技术进口,提高区内传统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强区内的总体技术能力,推进区内产业结构的深化和高层次化。第四,对外贸易通过国际竞争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对外贸易是国际竞争所形成的各种刺激与压力的原因,而国际竞争又被视为实际掌握技术和赶上国外竞争者的主要动力,……同样,进口竞争也能有利地促进产品性能的改进”。因此,对外贸易在一个地区技术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的扩大可以刺激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另外,通过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可以把在一个地区己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产业输出到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不仅能获得那些国家的相对成本优势,延长产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比较优势的再造,而且还有助于输出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2政策建议

基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从宏观上来说,应该积极推进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紧缺资源和关键装备的进口培育更多外贸主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改善投资环境合理利用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总规模。从微观上来说要想扩大对外贸易规模,重点在于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

[2] 黄卫平,彭刚.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第2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园区经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40-02

目前,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在全球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当地的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已经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高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哺园区经济,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而互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交互主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共同利益及各自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Simmel,1908;Coser,1956)。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园区与区域系统内各动力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这种动力来源于两者生存、发展、盈利等共同目标的驱使。

一、要素集聚与扩散

要素集聚与扩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聚集经济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各种要素资源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集聚,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等效益的吸引;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扩散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的促进作用,也由于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外部不经济的推动作用。

要素集聚与扩散既是园区经济产生的根源,又是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园区是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的聚集高地,能够产生强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吸引各类企业及相关机构聚集在一起。园区内产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在园区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促使周边地区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发展;当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和拥挤效应,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夕阳产业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此时,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等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和扩张,构筑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以及扩散了园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加工体系等优势,从而确立园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直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与扩散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和劳务生产中所积累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而技术创新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因有效的技术变化而提高技术系统在经济生产中的总体效能的动态过程(从林,2002)。20世纪50年代,瑞典著名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从空间角度对技术创新的扩散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一项创新的优势,使在创新者与周围的地理空间中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会自动促使创新活动向外传播和扩散。

在社会生产网络化的环境下,园区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被周边地区共享和仿效。知识和信息迅速而大规模的流动,会产生一种技术的自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形成后,随着其不断的成熟,就要开始向周围地区传播扩散。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技术关联,即由上游企业的创新技术向下游企业扩散;另一种是水平技术关联,即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相互模仿形成的联系。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成为知识流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由于这种技术关联性,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出现后,会在不同企业甚至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扩散,导致其他企业利用或模仿这项新技术进行相关的创新,那么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这项特定的创新技术就会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知识链,从而产生强大的关联创新效应。技术创新与扩散不仅带来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有效地推动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社会生产各产业部门及产业细分内部依一定的生产技术联系互为供给和需求,从而构筑了既定的产业联系链条即产业结构(杨万钟,1994)。同样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决定着经济活动主体参与产业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程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各不相同,进而制约和影响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能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是促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可以使各个产业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增强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增强,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因此,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容和形式。

四、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

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指的是使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园区与区域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园区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进而推动产业功能布局的调整,促使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经济空间结构由初期的地区低水平平衡阶段,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核心―”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地区差异拉大;进而随着园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加强,核心和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经济空间表现为“核心―城乡边缘区―”三元结构;最后,随着扩散作用的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空间将逐步实现一体化,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又反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

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建立在产业联系的基础上,产业联系从内容上不仅包括各主体之间的物质联系,而且还包括非实体的信息和知识联系。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的过程(吕拉昌,2004)。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产业纵向整合是指处在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与重组。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改变了产业的区域布局,同时,产业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产业集聚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产业空间分布与区域关系的改变,加强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因为产业整合有利于加强区域分工深度,在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区域之间,通过市场配置形成垂直和水平分工的产业整合,可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网络化的复合分工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密切园区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强化,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六、制度变迁与创新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它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这种框架制约着人们的选择集合,从而构成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罗纳德・H.科斯(Ronald. H. Coase)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为代表的西方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它对经济行为的相关行为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发展。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则不能形成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财税、教育、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制度创新也就是指在这些方面的改革。在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人口、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园区与区域之间流动和重组,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七、结论

通过分析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园区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产业竞争力。而伴随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园区能够吸引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动力机制的作用,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有助于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世聪.园区经济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培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李敦瑞.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作用[J].经济导刊,2007,(10).

[4] 吕拉昌.关于产业整合的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4,(8).

第3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一)顺应区域经济结构化转型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增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而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迫切需要从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中来推进科技的导向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在构建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中,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此,加大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上来优化高职教育改革方向,着力从人才供应上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技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转化是推动区域生产力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高职院校要从校企联盟上凸显学科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尤其是从校企合作中发挥高职教育科技研发优势,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技术人才的集散地,在明确科技发展重要导向上,积极从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来实现成果转化,推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从与区域经济关系对接中来深化合作,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自身学科建设与优化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作,特别是从校企合作发展中来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从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方向,着力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院校转型上,强化对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产业结构的对接,促进信息、知识、技能、思想等双向流动。由此可见,区域产业在高职教育科研优势资源的补充下获得师资、技术的保障,而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宽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从高职师资与企业实践衔接中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高职办学方向。师资上的交流与互助促进了企业人才的稳定,也增强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高职院校研究方向及教学内容的转变。因此,从区域经济服务上,从高职教育转型上,建立两者的有效对接是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方向转型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的问题

强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对接,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来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但在面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带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积极性不强

从当前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看,尽管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人才培养关系梳理中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然而,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上,作为技术创新为主的区域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高职教育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对于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动力不足,意识不强。

(二)高职人才定位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

尽管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于高职教育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难以从社会需求上进行开发,也难以从满足企业生产方式上来调整教育方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高职教育与现实人才需求上的差距是难以均衡协调的。再加上校园形态与高校具有相似性,教学方式还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知识结构与多学科知识融入中难以真正促进就业导向。最后是教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特色不明显,当前的“2+1”将“1”作为放羊式顶岗实习,不利于学生从岗位上增强职业技能,导致学生思维逻辑不足,创新精神欠缺。

(三)高职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一致

对于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改革来说,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从满足社会发展人才上来优化专业结构,才是顺应时展,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学科设置多存在同质同构现象,与区域经济不对接的专业还较多,学生从中并不能获得既有的能力。如电子商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不仅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也较低;而相对的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短缺,如新材料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等专业,在高职院校又缺乏相应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机制不完善

从各省及地方高校发展政策来看,尽管从宏观机制上颁布了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同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过于框架性,难以实现对接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于高校自身调整办学方向上,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脱节现象较多,在学科组织结构上、在师资队伍能力上、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科技成果转化上等方面显得薄弱,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良性互动。还有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体制建设不完善,高职毕业生在实训、实习工作中难以凸显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性及实践能力上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胜任力,导致毕业生总体水平欠佳。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对接,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区域产业经济、企业等方面的协同。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接路径。

(一)高职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及教育观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上来融入区域经济,特别是从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上面向企业,凸显区域经济在高职教育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高职教育不能封闭教学,更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校企合作更要从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上深化合作方向,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从合作中来育人,从合作中来推进就业,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平衡产业、行业、企业、院校间的关系。一方面从相互协作上来树立发展理念,凸显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及高职教育方面的优惠措施,强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化,调动区域产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从企业参与中来深化办学体制,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从高职教育改革上,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思想,从构建高职教育体系上深化自身改革,积极探索与区域企业协作共建的路子。

(二)注重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学科的协同与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来说,要凸显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从就业导向上优化课程组织、学科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岗位的对接。如加大对区域产业岗位的调研和预测,积极从现有学科结构中进行调整。如针对区域工业发展需要来凸显相应学科的设置,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学科专业性。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培养上,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结合”、“一个配套”上来落实好“产业、岗位、能力、课程”的全面融合,并从“基地、师资”相配套上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如开放办学体制,主动与区域企业建立关联,从校企产业联盟、校企人才培养上发挥区域人才培养优势,着力从高职院校自身学科结构与设置上,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课程资源、优化师资上的交流,拓宽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发挥高职育人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稳步就业。

(三)强化高职院校“立地式”科研服务范围

第4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闫乔华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凌,谢宝剑.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5,6

第5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中国先后实行了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之初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的区域重点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中国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均衡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数量少,为了配合区域均衡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设中等技术学校。

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的分权管理,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有了自,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开始出现并逐渐拉大。

和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地区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

1.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发展中地区职业教育采用“以特色求发展”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构建适应农村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需要的职教模式。

2.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具体模式

技术导向型模式、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技术导向型模式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具有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施型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3.确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初等和中等职教的发展。

职业教育类别。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更多地为农业服务,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政府主导和统筹硬件建设,在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二、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围绕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坚持扶贫与促强相结合;加速推进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加快以电、煤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南昆铁路的扶贫效应,加速推进南昆产业带建设,巩固壮大“电、烟、酒”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矿产(煤、金)、建筑建材、重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医药工业、旅游业、草地畜牧业”等新的增长点。

2.充分利用两条通道。利用集资源、电力、通道为一体的组合优势;利用南宁至昆明铁路、“两江一河”航运、兴义机场、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

3.切实加强四项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道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

4.加快开发四大资源。以水能为主的能源资源;以煤、金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中草药林为主的生态资源;建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中药品牌企业。

5.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把教育放到首位,下大力解决好第一生产力问题;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黔西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学校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职业学校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学校2007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

2.重视对失业人员及离地农民的转移培训

针对农民及下岗工人文化基础差、职业技能低的情况,分批分年龄地进行组织,灵活地开展各类各层次的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从而让很多人重新找到的工作岗位。

3.职业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所增强,六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政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自身的培养、人才的引进,有的学校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趋于合理。

(二)制约黔西南州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

2.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行业分属不同的部门等多头领导。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3.经费投入渠道不畅,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的微乎其微,经费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就业准入制度贯彻不够理想

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准入制度在实施执行中还存在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从州情出发,确立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全州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黔西南州农业突出问题是“四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抗灾能力低;农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科技的载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2.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经调查,造成这些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3.黔西南州工业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工业呈现出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4.州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黔西南州区域经济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兴义、安龙和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应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步发展

黔西南州目前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家,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0家。

1.与经济联动发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三类人才为区域内紧缺人才:一是面向煤化工和精细化工高级技能人才;二是面向金矿的高级金属冶炼技术人才;三是面向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级农技人才。

2.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提高硬件水平;引进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发挥品牌优势。

(三)着眼长远,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将职业教育体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该使所有人在一生工作的各个时期都能与继续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交替、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贯通,改变成才道路单一化现象。

2.实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要尽可能满足所有人千差万别的学习需要。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对已经选择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使之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承办的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增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

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专门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确定和实施近期和远期的职教发展规则,总体安排设点布局,使各部门信息通畅,配合密切,并组织督导评估。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和整体合力。

3.加强人才需求的调研,使职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准确把握我现有的各类人才的人数,正确预测我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各类人才的人数,根据两者的差额,制定周密的职业教育未来几年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4.加强执法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能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加强监督、管理,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反映最多的经费问题。认真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如就业准入制度问题。“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用人单位应当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征书的人员中录用。国家未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从经过相应职业培训的人员中录用。”这一规定也未得到认真贯彻。

5.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职业教育中,要克服重技能轻文化素质或重文化轻技能的倾向,鼓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坚持技能培训与学历培训并重,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01.

第6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省;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陕西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职业教育得有序发展能够快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任生产和服务的实用一线人才。因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与陕西省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必然要求。高银桥(2009)认为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素质以及脱贫致富。[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地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二者有着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张献召,2006),《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欧阳育良、戴春桃,2006),《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王佳媛、李慧民,2006),《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陶晋如,2006),《就业收人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沈超,2006)等文都做了相关的论证。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能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杨梅(2009)结合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3]解芳,姚波,杜琦(2009)通过调查了解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速度、质量、规模不能协调发展,并且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4]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调查研究侧重在了某一个省或者某个区域进行。如《以就业为导向的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阮小葵,2009),《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孙先富,2011),《重庆市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研究》(潘自立,2012)。但是,对于我省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只有零星的少许文章,特别是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桥头堡,只有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技能人才的新需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陕西省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发挥区域经济中的优势,打破瓶颈。

二、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陕西省位于我国中西结合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启动的地区。其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拥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制造业基础,科教实力和人才资源雄厚。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7.63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360.30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第三产业增加值7213.93亿元,增长9.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5]全省的三大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快速转变,目前陕西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陕西省人均GDP达48023元。从1978年至2005年27年间,陕西省人均GDP从291元起步发展到突破一万元大关,达到10674元,又经过10年的发展实现了37349元的提升。陕西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三大区域资源不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陕西省三大区域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路子愈加明晰。陕西现已基本形成了“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提出后,我国沿线省区立即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力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古老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并且通过“一高地六中心”,“一高地”,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即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6],努力建设成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三、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它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世界发达国家兴办职业教育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以政府力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有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应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及时做好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专业规划,以及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所以,陕西省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使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紧迫要求,看到职业教育发展对陕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才能使其在人员培训和专业设置的方面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应该立足陕西产业结构的基础,根据陕西省的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再次,政府必须加强统筹,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职教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陕西省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地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发展扫除障碍;稳定职教发展规模,促进职教招生,提高职教学生人数;出面引导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协调校企之间关系的维系。

参考文献:

[1]高银桥.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关系[J].成人教育,2009(12)39-4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杨梅.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人学,2009.

[4]解芳,姚波,杜琦.陕西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学参考,89.37—39

第7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区域政策

京津冀地区,指的就是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当前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和天津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以河北省为广阔区域的特殊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指的是发挥区域内各个经济成员的优势,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实力。但是在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相关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合理,这也就造成了该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进展的并不顺利。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加强区域内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协同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保障,只用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将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更加稳步的推进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从而取得更加巨大的经济发展。

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能够充分发挥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保障作用,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北京市的核心经济体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014年。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2015年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等内容,表明了国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视【1】。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使得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更加深化,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发挥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最大潜力。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的概述

(一)机制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机制”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机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制”一词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引申义。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在经济发展中,机制指的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对于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性作用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机制创新,指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各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从而对各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相关活动。

机制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制度性。机制创新是政府部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管理所做出的制度性设计【2】。机制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首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其根本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能够激发出产业的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对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发展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产业的潜力。最后吗,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依靠在于人的操作性,机制的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有互惠互利C制、合作共赢的机制、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协调机制,以及分配机制,是整个机制创新最重要的工作。

(二)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特点

区域政策,指的是由政府指导,为了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合理的配置区域经济资源,从而实行的一些政策。区域政策,顾名思义它的实行范围一定是整个经济发展区域,相关的制度也只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作用【3】。要实行区域政策前提在于区域经济在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之间的差异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个基础之上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之下,政府制定出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源分布不均,产业之间分工不明确、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区域政策所关注的内容也并不相同。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关注的问题在于产业的布局,产业的发展应该具体落实到什么地方;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此时所关注的问题则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生了较大的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怎样来发展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政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4】。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区域政策的特点在于区域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区域政策的实行,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之内,而且具有特定的发展时期,同时能够系统全面的解决在特定的发展时期的相关问题。

区域政策采用的划分依据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区域政策的的作用,可以分为支持发展政策和限制发展政策;根据政策的干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干预政策;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区域政策和微观区域政策。有多重的划分标准,对于区域政策的划分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区域政策,有可能既属于支持发展政策,还可以是宏观区域政策。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基本状况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进展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时就已经展开。根据其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对于京津唐这个区域的研究。结合当时对土地的相关规划,对于该区域发展的研究主要在于产业建立和产业分工方面。并针对具体的规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5】。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了201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首先在地域上进行了很大的扩充,已经包含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区域。在这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要促进者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缩小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各项资源的共享。

第三个阶段,从2011年到现在。在地域上,已经扩展到这三个省市的所有区域。主要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产业协同发展,转而更加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等问题。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没有具体的执行细则;其次,相关政策的指导性不强,关键在于对于区域特征的研究不够深入,制定的政策没有针对性;最后,相关的发展机制和区域政策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对于协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限【6】。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

京津冀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对于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对下面表1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人民的收入水平,还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三个省市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差距【7】。为了减小这种差距,要积极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将协同发展的各种机制和区域政策相结合,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事业有更大的关注和经济投入,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表1 2014年河北省各项指标发展状况

项目 发展状况

人均财政收入 北京的1/6,天津的1/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北京的55%,天津的77%

农村人均纯收入 北京的50%,天津的60%

城镇化率 比北京低37.1%,比天津低33%

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疗床位 北京的1/3,天津的2/3

平均受教育年限 落后京津地区2-3年

第二,提高经济效率。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的最根本的目标。通过对于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看到这三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实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产业优化,保证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8】。

表2 2014年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人均GDP 99995元 105231元 39984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 0.7%,21.4%,

77.9% 1.3%,49.4%,49.3% 11.7%,51.1%,37.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78% 53.5% 30.8%

全员劳动生产率 32.43万元/人 18.65万元/人 7.07万元/人

第三,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告诉发展,还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之前的经济发展,资源的过度开采,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9】。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导向

根据上文中论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区域政策的制定时,应该更加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分布。具体分析这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特点,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站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通过相互的合作和调整,弥补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合理【10】。北京市可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高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构建起精尖产业结构;天津市可以优化发展制造业以及金融业和其他的一些新兴产业;河北省要加强与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商贸物流基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小区域间经济的竞争,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合作的状态。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该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展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出台与之相应的保障政策。

第二,公共服务建设。河北省与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相比较,公共服务设施的差距巨大。公共服务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三个省市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水平达到基本相同的程度。包括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等各个方面。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发展,有关注的就是首先就是要缩小三个省市的差异,通过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得以实现;其次促进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最后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对于三个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建立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11】。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这个阶段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在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强制有效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大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机制创新方面,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双管齐下,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

宏观区域政策,指的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和长久性的指导作用的经济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13】。

第一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分布和产业发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较低。要对东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就要做好产业转移的对接工作。不仅要对三个区域的产业分布做好全面的规划,健全相关的疏导机制,强力推动相关转移和疏导政策的实施,还要对于三个省市的经济利益做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其次,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三个省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要做出合理的分配,利用好当地的优势产业。最后,加强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工【14】。京津冀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逐步呈现出合理化的趋势,完成产业转移之后,一定要加强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明确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同的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种,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可以有限的带动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对于推动公共服务建设有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推动区域间教育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搭建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区域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在课程内容上实现区域内统一化。第二,加强医疗卫生事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建立起医疗事业的联动机制,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第三,推动区域社会服务的发展。建立起更加方便的保障体系,实现三个省市的医疗保险可以跨区结算,建立起新型的跨区养老模式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实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15】。

第三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在先进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处在最关键的地位。首先,要全面落实生态保障机制,是推动生态经济区的关键一步。在生态保障中所采用的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补偿的对象以及补偿的原则,还要建立起相关的保障政策,促进生态保障机制的顺利推进。其次,对于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在政策上要做出具体的规范,包括对于生态服务系统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激励与补偿。最后,对于生态补偿的模式,最常用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它是最基本、也是最稳定的生态补偿模式。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更加合理的生态补偿模式【16】。

总结:

通过上述文章,对于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研究,我们发现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机制创新促进了区域政策的不断发展,同时区域政策保证了创新机制的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不能够一蹴而就,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考察,通过对实际状况的分析,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三个省市的共同努力。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坐车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师波,王书华,叶小梅.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7),63-68.

[2]崔和瑞.经济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5),76-78.

[3]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163-168

[4]樊杰.我给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的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4);1-12.

[5]王贺,白庆华.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8(05);26-28.

[6]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56-59

[7]冯海波,王伟,万宝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5(05);19-24.

[8]高树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持与探讨[J].国土绿化.2016(06);12-17.

[9]何树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取得横向生态补偿途径.[J].国土绿化.2016(4);48-50

[10]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燕山大学学报,2010(03);128-131.

[11]陈晓水.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6)51-54.

[12]胡之光,陈勇军.经济技术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与工程.2016.(05);92-102

[13]郑芳梅,方超,齐雄.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区域经济,2009(40)48-50.

[14]李慧茹,杨丽辉.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和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6(01);66-71.

第8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能级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制及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改变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趋势。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到协同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内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其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如何顺应这个大趋势,破除地方行政壁垒,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利益进一步强化,要求各级政府拥有经济调控职能。在集权体制下,地方利益问题并不明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因素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格局也进人了一个调整时期。同时,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也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为,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一方面调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区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协调、稳定地发展。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差异将长期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各级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地域广阔,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都存在着地理条件、原材料及矿物资源、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是市场本身可以消除的,而且这些差异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和公共服务缺乏也要求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设施投入,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因此,无论是克服市场失灵,还是增加公共产品提供,都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间接的、辅的,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但在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辖区经济指标的关注,因而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宏观的经济效益。

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统一市场分割严重。近年来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地方政府问的原料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现象时有发生,国内市场被严重分割。从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因地方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危害是极大的。

3.政府间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市场无界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原属各地方政府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关系不协调的原因

1.行政性分权带来的利益分化。1978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大包干制,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以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为核心的行政性分权,大幅度地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从而在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利益主体方面形成了两个独特的层面——企业主体和地方政府。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刚刚发育、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了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以形成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政府的经济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辅助以法律和行政手段。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资源在市场的配置下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大市场的形成,从而让地方政府从相互之间的不协调中解脱出来。

3.利益分配不平等。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加强,使得各地方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通过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区域合作从而得到额外的比较利益。在现实的区域经济中,不同地区间的不平等交换和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导致这种因分工形成的经济利益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

4.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不完善。中央向地方放权,目的在于促成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格局,激发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科学、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使得原本美好的愿望转向了其有害的一面。

第9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1]。基于此,各个国家纷纷加强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力度,力求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本国经济的腾飞。宏观角度来看,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资金、资源、生产管理以及劳动力[2]。在当今的社会经济之下,劳动力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指高技能型人才。就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竞争更是科技水平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完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高技能人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高新技术的探索、实践以及完善的骨干力量。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在我国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中明确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的技术骨干人才,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能够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劳动工作,其劳动成果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我国职业大典也有相关描述:在职业概念范围内来看,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以及服务等一线岗位中,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与相关知识,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巧与工作能力,能够攻克生产中的高、精、尖技术工艺的专业人才[4]。在我国的技术行业划分中,也将技术人才按照等级不同划分为高级技工、高级技师以及技师等专业等级,并相应安排专门的职业技术的考核。

二、高技能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构成的重要部分,该技能人才在各个工作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承担了攻克行业生产的技术难题以及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实践等一系列重要责任。在经济发展中,高技能人才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行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5]。因此,在当前的创新型国家技术的发展中,应当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使其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1.高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技能人才是实现技术进步、科技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不断提升一线劳动工作者的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是实现管理创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保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式正从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形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过渡,这一转变的实现,首先就要依靠高技能人才对于技术的掌握和使用,通过高技能人才实现经济发展形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模式转变,最终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2.高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技能人才是将创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生产产品质量的提升、功能的优化,有赖于专业技能精湛、生产工艺先进的高技能生产团队的技术支持。所以说,高技能人才是实现企业生产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企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的首要保证,没有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支持,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团队的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3.高技能人才加快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中坚力量。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生产技术的研发能力,根据本地区实际生产的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做好充分的技术保证的基础上,培养一支生产技艺精湛、专业能力过硬的生产高技能生产团队,更有利于实现生产技术的创新,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方向的转化。生产技术的优化升级是企业成为行业翘楚的根本保证,区域内企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本地经济实力的构成提供有力支持[6]。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持续拥有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团队建设步伐,使其满足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4.高技能人才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各行业内部的竞争逐渐加强,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望在开放式的竞争环境中,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身拥有的高技能人才团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该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换言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在发展中是否能够持续拥有不竭动力,是否有能力在当前开放式的经济环境下抓住发展机遇,战胜各种挑战[7]。在经济发展中,只有充分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爱惜人才、合理地运用人才,才能为其提供技术以及智力支持,进而获得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扶持。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政府职能的发挥,政府可以利用政策的调整,使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关注如何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效用[8]。就政府而言,首先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巧妙地融合到本地的发展战略当中,使高技能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此外,还可以通过新的人才政策加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与此同时,还应根据地区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储备情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资金扶持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被落实。2.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在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中,首先应当为其提供全面的人才保障服务[9]。政府应在财政资金中设立专门的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款项,并根据本地高技能人才的储备情况,适当调整财政支持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鼓励企业发挥其实际效用,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各企业的生产要求,制定专门的高技能人才的审核标准。同时,不断完善业绩机制,使得该技能人才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保证,也可以利用这个办法,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为高技能人才搭建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台,这就要求企业、政府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开发新的路径。3.丰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形式,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的对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机地结合,使高技术人才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为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应当重视政府、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还能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使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够被充分任用。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学校直接的人才输入,可以适当减少其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进而使企业拥有更充足的运作资金,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地方发展而言,校企对接减轻了区域内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压力,同时,企业的稳定发展也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当前经济环境下,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的优势互补,保证两项重要任务的共同发展与完善。在确保区域经济高效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重视政府的职能的发挥,不断加大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承敏.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4):46-49.

[2]俞立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人才资源开发,2015,(4):31-32.

[3]刘颖.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5,(10):13-17.

[4]杨艳玲,邓其贵,唐述荣,等.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343”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6):31-34.

[5]李红侠,相玉红.适应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2):69-70.

[6]齐义山,田洪声.基于区域经济的高技能人才整合性开发系统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2):15-18.

[7]陆金英,陈林海,宫相荣,等.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4-17.

[8]冯晓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4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