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学 医学毕业生 高质量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31-02
1 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受到学生、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满意度影响,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国际劳工组织把它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生产性、可持续的工作机会,因此,可以理解为实现“满足生活,而且有乐趣的职业”就算高质量就业。
在国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都倾向于对人的智力因素研究,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将智力测验分数作为职业选择、安置或决策的一种依据。
在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使大学生获得职业成功,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科学合理地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关键。
2 对于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要进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必须先明确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可概括为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等方面,影响就业质量的外因包括社会、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用人单位,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才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生方面主要是就业观念、职业素养等,学校方面主要是办学水平、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就业工作的有效性等。另外,社会经济形势、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社会对高职生的态度等,也对高职就业质量的好坏有较大影响。
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理解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微观来看,就是帮助毕业生解决了什么问题,使他们从哪些方面体验到高质量的就业为他们的就业满意度。从宏观层面来讲,就是学校为了提高全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采取了哪些教学措施,创造了什么环境和条件。这样才能使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是学校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全体学生要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3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对象
在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临床、护理、影像、针灸、药学、中医等专业中2010年-2012年三年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如表1)。
调查数据显示,对学校的培养及就业满意方面,满意的基本满意的占了94%,说明我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及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认可,是卓有成效的。
3.2 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3.3 分析应用数理统计学进行比较,做出推论
从表2统计表明医学类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学生占88%,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但他们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仍然居高不下却不愿调整。在择业意向方面,医学类毕业生选择愿意到距家较近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仍高达59.6%,由此可看出医学专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其自立意识差、就业观念陈旧、能力较差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医学类毕业生的价值追求从主观上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从表2统计表明医学类毕业生靠自身能力就业62.3%,表明医学毕业生自身技能重要性,有自立自强信念。而60.8%毕业生靠社会关系,依赖心理严重,自身不思进取等现象。
总之,就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具体在职场上竞争时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反映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医学生竞争能力,得出的结论是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素质比以前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业质量较好。
4 建议
4.1 调整择业心态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
就业能力强的学生,其就业质量显著好于就业能力低的学生,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同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对就业意愿有着共同的期望,但就业能力低的学生显示就业信心不足。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从实践出发,同时要贯穿于大学的整个学习和教育过程,注意引导大学生树立提高就业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系统知识的教育。
4.2 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是提高就业质量的良机
转变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理念,医学专科毕业生应及时合理地调整就业观念,学会适应社会现实,真正应对就业难的局面,树立业,再择业的观念,提高就业质量的良机。学校应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并将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学校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比较少的专业可以适当减少招生规模,扩大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学校要积极展开市场调研,增设一些社会需求旺盛,前景较好的专业。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立足现实,准确定位,正确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有长远的眼光,学会科学、合理、灵活地为自己规划职业生涯。
4.3 要重视职业规划是明确高质量就业的培养方向
要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把握当下,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展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式”就业指导。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大开拓就业市场的关注和投入,大学生应该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要实事求是,全面评价,有的放矢,突出自己的闪光点,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从而取得高质量就业的成功。
4.4 因素间交叉影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就业数量无疑是就业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所以更多的把研究定在了各因素对就业数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就业质量的其他衡量指标,就业质量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的发生作用,而是多个因素同时发生作用,这里就存在一个交叉影响的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挖掘自身潜能,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中担负起自身发展责任,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美)斯蒂芬・P j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M].7版.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2-74.
[2] 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高质量
一、引言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哪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最重要的,是否应有先后顺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否需要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和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都在发生微妙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若干思考。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组成
国内外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大致相同,但在表述方式上略有差异。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给出了八条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国际上,2010年FASB发表第8号概念公告,IASB也发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两者都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归纳为基本质量特征和增强性的质量特征。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relevance)和如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相关性应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如实反映应具有客观性、无偏性和无误性。增强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一致性)、可稽核性、及时性、可理解性。
三、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
在构成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和可靠性(如实反映)是主要的两种,各国会计界对此似乎并无异议。但对比GAS和FASB/IASB给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笔者发现在表达顺序上我国将可靠性列于首位,而国际会计准则中将相关性列于首位。在实务中,相关性与可靠性总有冲突或不一致之处,究竟应优先考虑谁?这就要依据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讨论。会计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其反映和监督职能,帮助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加强经营管理,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1]这一目标反映了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似乎更强调了“相关性”,但这并不能挤压“可靠性”的重要性。因为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并非一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往往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作出判断。
基于以上矛盾,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梳理。一方面是指导性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制度的执行者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2]企业在制定指导性、纲领性的会计制度时,应当更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各个会计信息应包含哪些内容,能为决策者提供什么作用等,这些都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3]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者即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应当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加注重可靠性。
四、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补充思考
上世纪末期,美国SEC主席Levitt首次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应当增加“高质量”和“透明度”,当时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认为“高质量”是“凡当年反映的交易或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推后,不预提未来风险准备,不平滑收益”,[4]“透明度”是高质量信息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定义,但是他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中大量的财务造假案件的指责和反思,认为隐蔽的会计造假手段和晦涩难懂的会计语言给企业高管提供了舞弊的机会。他还曾预言一场由这类财务舞弊和造假行为引发的危机正在酝酿,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随后安然事件爆发,人们开始反思会计信息特征,而FASB认为“高质量”难以定义,并没有将其写入准则。[5]
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是引起了广泛争议,许多人将危机的爆发归责于会计人员提供了虚假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质疑。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已与Levitt时代不同,但我们认为定义“高质量”和“透明度”仍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我国,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公开度和可信度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会计和审计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资本市场不完善,市场有效程度较低,市场对金融危机的反应也略滞后于西方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和“高透明度”。将这两者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助于提高目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更有助于将会计这一专业语言“普及化”,让更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看懂会计语言,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2007.6:77-81
[3]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评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J].会计研究,2006.3:3-6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充分了解市场各参与者的情况,从而更好的进入市场。本文从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对公司造成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可靠性 会计信息
目前,国家资本市场的运作活跃,很多投资者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闲余资金,都希望通过投资优质企业等方式参与资本市场,从而实现资本收益。而这些投资者对于充分了解市场的信息就具有很强的需求,其中会计信息作为最直观的反映是被很多投资者所看重的。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本土化经营,这就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确保企业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状况,从而确定是否进行投资建设或股本收购,获得收益。
一、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及其特征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可靠性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公司在投资上的影响,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公司扩张规模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公司资金的融通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公司规模扩张下的股权收购或重置成本,还是资金融通的成本,都能或多或少有信息质量决定。
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中,由于公司作为市场参与者并不能充分了解市场信息,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来了解其他公司或产业的发展情况。能否最大程度上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是决定企业能否通过其对外投资获取收益的关键,而这就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程度产生了要求。公司能够编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报告,表面上公司能够将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反映给股民,给股民能掌握公司发展状况的机会,从而使股民了解参股能为自己带来收益。而且从侧面来说,公司能编制真实的会计信息,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不需要隐瞒任何经营信息,这无疑会增强投资者对这公司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的资金。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对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反应公司经营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市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传播信息的媒介,能够将真实信息传递给需要了解信息的机构和个人。会计信息作为市场参与者进入市场的重要参考信息,会对市场中的各项资源,尤其是资本的流向,造成很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层面来介绍,资金作为公司生产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影响公司能否扩大再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作为反映市场运作真实情况的重要参考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在参与市场时,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而真实的会计信息就为市场参与者能够通过投资时自己满足利益诉求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使市场能够自由发挥机制效用得到实现。
从微观层面来介绍,就是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市场上每一个公司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公司需要支付的风险补偿,减少出现的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通过高质量的会计报告,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督促管理者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员工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公司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资金运用的各方面来反映公司在现阶段的发展现实,能够在短期预见公司的发展能力。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如实表现出公司目前的发展现实,为接下来的公司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主要是实行委托人制度来运营公司,而这一制度中,由于公司经营者与所有人所追求的愿望差,导致雇佣者不能正确履行管理公司的职能。这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能够作为影响企业员工的薪资报酬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约束力,而会计信息的编制作为一种商业行为,通过加强有关会计信息编制的立法,是推动会计信息编制程序化的重要力量,从而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国家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及时的更新会计信息的有关法律,使其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护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性的培训
在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中,整理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要求企业在对会计信息编制人员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看待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及其特征时,要明白真实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生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树立诚信意识,诚信为人,诚实为学,而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建设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管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现今的财务状况,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至关重要。如果会计信息质量不过关,对企业发展来说将是严重的漏洞。因此,想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了解会计信息的基本情况,找出如今会计信息管理中心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出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才能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需要管理者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也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况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含义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运转状况的数据信息,同时也是提供给企业决策者的重要参考。会计信息质量是否过关,其实就是指会计信息是否满足管理者的要求、是否满足经济秩序维护者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司做出投资、扩张等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不实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真实、权威地反映出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会给企业的决策提供错误的参考数据。因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只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帮助,还在不同的方面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首先,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提供的数据,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进行调整。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策略指导。另外,会计信息也可以作为企业外部投资者的参考数据,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给投资者良好的印象,这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融资过程,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提高品牌效应。
(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首先体现在管理的疏忽上。一些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上较为混乱,没有形成良好的体系建设,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财务人员,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工作人员的懈怠和懒散。另外,会计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但在人员的实际招聘过程中,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导致企业中会计的素质水平不够,这也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另一角度来说,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督力度不够,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度不够,导致公众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这种行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会计人员由于贪图钱财而做出失职的行为,通过做假账来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另一种情况则是受到了企业管理者或领导的非法干预,即一些领导利用手中的职权来谋取私利,指使会计人员在账目上做手脚,致使公司财务表面上的虚假繁荣。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的体系建设
想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要的措施就是完善企业内部的体系建设。首先,要完善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评级诚信体系的建设,从制度上为企业的财务安全提供保障。其次,要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约束,从而防止伪造虚假账目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明确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用严格的奖惩制度来约束财务人员,从而避免其在财务方面发生错误。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保证在错误发生时可以找到明确的责任人,这从一方面有利于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员工起到警示作用。最后,还要严抓纪律,坚决杜绝腐败、造假等不正之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健康的财务环境。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增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从员工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可以为企业的会计人员组织一定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既帮助员工提供财务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又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帮助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正直的品质,消除员工的懈怠情绪,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另外,还要引导会计人员适应新型的市场环境和科技环境,鼓励员工主动学习新时代环境下的新技能,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在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吸收国外新型财务管理方法的精华,并运用到自身的运营中,从而保证自身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三)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从企业外部来看,加强外部监督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首先,相关审计部门要加强风险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严格审查相关的财务报告数据,从而保证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问题,将企业的财务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另外,政府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对企业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及时纠正企业的财务失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并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防止由于沟通不善造成的财务损失。同时,要完善相关经济的法律法规,不给企业任何利用法律漏洞谋利的机会。
三、总结
总的来说,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想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先认识到我国会计信息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从企业管理本身、员工素质以及企业外部的监督等方面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改进,努力弥补管理方面的漏洞,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正常运转。只有努力解决企业会计信息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健康,才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大计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J].会计审计,2016.
关键词:工程建筑;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策略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行业总体评价。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就要不断加强工程建筑监理工作,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是目前,随着建筑行业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新的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因此,要加强工程监督监理工作,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 工程建筑监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行业的质量监督体系对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与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建筑工程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和功能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美观和实用性,甚至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建筑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完善质量监督体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建筑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得到提升,但是有些建筑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忽视建筑工程质量,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功能缺陷和质量问题。所以,现代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工程建筑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以后工程质量的改进提供借鉴和指导。据笔者了解,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多为施工单位质量监督与管理不到位,同时也受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所以现代建筑企业要通过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这将关系到建筑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2 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具体策略
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要求监理人员采用动态的质量控制措施,不仅要对事后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还要加强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功能缺陷的出现。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通过现场监理来检验工程质量,一旦发现工程质量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需按照安全生产制度与细则来对工作进行充分分配,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漏洞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式能够促进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重视事前的计划与指导,还要加强事中的质量检查和事后的质量验收。以下是笔者对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几点建议:
(1)预防与指导相结合
现代建筑企业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计划。在质量监理过程中,工程建筑监理人员首要要审核施工方案和计划,保障工程所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能够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廉价、质量差的材料。其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督与控制施工进度及方案的执行情况,针对工程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界定不同的管理内容,实现对技术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具体工序的检查与监督,以避免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实现动态的质量监理
所谓工程建筑监理,就是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以及施工质量,避免建筑工程在具体实施阶段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监理人员要事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以及动态的质量监理。首先,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循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采用符合监理合同要求的工作方式,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与控制。其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及时采集并分析各类有效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质量缺陷问题,只有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实质性的质量问题,才能保障质量监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工程建筑的总体质量。
(3)加强质量验收管理
如果工程建筑监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则事后质量验收工作将决定质量问题能否被解决,因此,事后质量验收管理工作要符合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还需要监理人员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质量验收。
总之,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还要注意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技术的指导以及特殊工艺的监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仔细审核施工图纸,加强与施工单位、业主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排除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监理人员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熟悉安全知识和质量控制知识,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有些建筑工程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监理人员要全方位、全过程对特殊工艺进行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立刻提出并要求整改,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 结语
工程建筑监理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及相关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前工程建筑监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工程的使用埋下了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制约了建筑行业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建立经验,充分利用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华军.赵泉镇SMA的施工控制与监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
一、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必然性
(一)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由于档案管理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也就是将档案管理工作委托给管理机构,这样即可降低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这也是档案管理外包的重要原因。同时,专业管理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因此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
(二)优化资源配置
档案管理社会化可以加强档案管理中的分工与细化,通过外界人员和专业管理技术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推动中介管理企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共同进步。再者,通过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并且可以融入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宏观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见,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仅是企业、组织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表现
(一)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档案集中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相比企业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过去的档案管理中,档案通常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根据档案级别、内容重要性、种类进行划分,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档案信息混乱问题。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能够实现企业档案集中化管理。由于档案管理机构具备专门的设备、人才队伍技术强,因此在管理中也更加科学,并且能够避免出现档案管理混乱问题。
(二)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档案信息包括企业知识资产、信息资源等信息,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经济活动所积累的信息结晶。所以企业档案信息与企业资产有着很大联系,这就需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统一性、精准性、安全性。企业档案管理通常是采用一台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实现管理工作,信息管理模式较为表面,无法适应当今网络发展要求。管理手法滞后性强,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在加上企业日常经营核心是经济效益,难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无法指定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而档案管理社会化能够改善着一系列问题,管理机构为了能够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全程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且,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可以为企业各个部门提供更加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如果企业需要寻找档案信息,只需要将需求反馈给档案管理部门,即可在几分钟内将电子档案传输到指定邮箱中,非常方便,大大简化了档案信息查询流程。
(三)避免自带档案现象
此类问题主要是针对人事档案。自带档案就是工作人员将档案带离档案室,从而造成档案流失,并且会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很多企业在录用职工时不注重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留存在工作人员手中。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在保险业务、社会福利办理,还是在职位晋升中都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档案丢失问题,后果非常严重。而档案管理社会化由于是统一、集中管理模式,档案存在档案管理机构中而不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自带档案等问题,如果需要调取档案内容,需要经过第三方管理机构,并对所带出的档案进行记录,限定时间要求带回。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就业 试点学院 软件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15-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要求,就是不仅要解决毕业生的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这就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内涵式发展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供需双方存在的“两难”现象。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15%,2011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26.9%,今后这一数字还会提高。随着入学率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现在社会岗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广泛存在“两难”现象,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人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
第二,“高质”与“高量”之间的矛盾问题。现在高等院校普遍关注于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而往往忽视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即仅仅实现了“高量”,而没有足够的重视“高质”,导致毕业生就业之后,也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有部分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
为了实现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部和各个高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进一步明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坚持内涵式发展”。[2]二、以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以育人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教育资源、挖掘可利用的教育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3]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的世界结构调整日益明显,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也必须顺应改革的要求,加快“两个转变”,即从原来的主要以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效率为主要特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件指标的显性增长向提升内部软实力的隐性增长转变,在加快转变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相互协调,统筹安排,科学发展。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成立了校教学督导办公室,独立于教务处,由校长办公室直接领导,监管全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状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各个教学单位又外聘有自己的教学督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督导和专项检查;我校近期又出台了“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办法”,对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听课、教学次序、考风考纪等都做了的明确处理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规章制度,引入评价机制,保障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机制,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基于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才能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4]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引入软件企业普遍采用的CMM思想,对教学过程实施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对本科教学实施定量管理和定量评价,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完善教师考评制度,采用督导考评、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教的“三位一体”评价制度;对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为增强教学的效果,以制度规定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倡学生实行“面向工作的学习”;定期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交流会以及学习沙龙、兴趣小组等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这些措施都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制定下来,有效地保障教学次序,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工程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全面推行CDIO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现代工程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复杂的工程产品、过程及系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倡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做中学”等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实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涵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把实现高质量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各级政府机构和高校管理部门,要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各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者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在推进就业工作中实现“高质”和“高量”,实现“量”“质”协调发展。在就业工作中以贯彻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主,自主创业为辅的就业政策,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落实政策保证就业,继续做好就业指导、实习见习、就业援助的“三支一扶”工作,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全程提供学生就业的质量保证,让大学成为学生学习深造的场所。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软件学院为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学院和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有关事宜。学院设置了“实训中心”,在模拟企业环境下,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蓝本进行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工程化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文化认知、软件开发规范等各方面得到系统的锻炼,以期达到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实际上岗培训时间的目的,从而迅速适应未来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
高质量就业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高质量就业是充分的就业、优质的就业、稳定的就业、符合自己意愿的就业,劳动关系相对和谐,基本能够满足劳动者的工作要求,最终体现为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满意度上。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首先要拓宽就业面,扩大就业方式。在国家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高校层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在学校的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基本的职业规划,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一些基本的“智力测试”“个性测试”“兴趣测试”“心理测试”等,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学生一入校就明白毕业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能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三)面向企业、联合培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了让毕业生尽快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融入企业、投入实际的工作当中,我校形成面向企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式。积极进行校企协同,形成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将校企合作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院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工程能力;建立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业化素质。通过“定制式”和“两段式”的人才培养,达到了专业建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三赢局面,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和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结束语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年我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就是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肯定。但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后继的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会坚持内涵式发展,寻找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突破口。
[ 注 释 ]
[1] 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9.
[2] 刘善堂,成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J].江苏高教,2014(1):133-134.
关键词:巴塞尔;流动性;框架;修订;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1-0030-06
一、引言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讨论稿”)。经过两年的讨论和修订,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1月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是流动性监管框架修订的最新阶段性成果。与讨论稿相比,本次修订稿仅公布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及5个流动性监测工具,暂时未公布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正式监管规定,并将流动性规则的过渡期调整为2015年至2019年,LCR标准以每年提高10%的速度,从60%提高至100%。整体上看,此次巴塞尔流动性监管规则的修订稿突出反映了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主要关切问题,体现了放松流动性监管要求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的指导思想,是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形势不明朗的一种妥协和现实选择。修订稿在原框架下添加了危机时期的流动性监管应对方案,并改进了二级资产上限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流动性监管框架。本文将对此次修订稿进行重要修订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探索修订稿新框架下我国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启示。
二、巴塞尔流动性框架研究综述
自2009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以来,在国内外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由于第三版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仍在修订过程中,其在全球范围内也仍处于过渡期,尚未真正执行,因此业界对此的研究多集中于流动性监管框架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银行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
国际上科研组织和学者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施米茨(Stefan W Schmitz,2011)分析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对欧元区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欧元区的研究报告均低估了流动性监管框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原因在于负网络动态和反馈环节加重了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和无担保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套利影响了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执行。宾德塞尔(Ulrich Bindsel,2011)认为,由于央行在正常时期和危机时期都扮演着流动性供给者的角色,因此流动性监管条款中涉及中央银行操作的内容非常重要,其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抵押品框架与流动性监管条款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值得研究。焦尔达纳(Gaston Giordana,2011)以卢森堡为例定量描述了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框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借贷渠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银行通常为流动性供给者,因此仍能够在紧缩货币政策冲击时增加借贷,但长期稳定资金量较低的中小银行受影响很大。此外,银行一旦接受流动性监管标准,则借贷传导渠道可能不再有效,其中净稳定资金比例的影响作用将比流动性覆盖比率更大。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介绍以及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对金融稳定、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在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的解读和引入方面,周良(2009)认为,巴塞尔流动性监管框架反映了监管理念的变化,如强调良好监管治理的重要性、明确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等;王周伟(2011)介绍了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主要国家流动性监管改革的情况;彭建刚(2012)分析了流动性监管的新特点,如更加重视流动性监管、强调压力测试在流动性风险监管中的作用等;费方域、江鹏、陈笛霏(2012)认为,实现流动性监管的手段有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其中数量角度的流动性监管可以通过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实现。在巴塞尔流动性框架的影响方面,巴曙松(2011、2012)认为,流动性监管框架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在于筹资方式的结构性转变和更高的发行成本,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于银行利润的下降,此外还具有冲击金融稳定、冲击宏观经济、道德风险等诸多负面影响。戈建国(2011)认为,巴塞尔流动性框架具有集中度风险,不利于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融资,压力测试场景根据不足,以及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和对私营部门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认为我国需要扩大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范围、降低对公司债和企业债市场发展的冲击、鼓励银行开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评级法、明确央行的介入方式和明确披露方式等。陈道富(2011)认为我国流动性监管的问题在于对系统流动性风险重视不足,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仍为补充。统一的微观流动性监管指标缺少差异性以及监管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此外,余珊萍(2010)在考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基础上,认为银行业有能力执行新的巴塞尔流动性标准,并就压力测试探讨了我国执行巴塞尔压力测试的可行性。
三、修订稿的重要变动
修订稿公布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5个监测工具的基本流动性管理框架。流动性覆盖比率(LCR)用公式表示为“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储备(HQLA)/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主要是确保银行在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这体现了监管的前瞻性和动态性。其中,分子上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一级资产可以无限制地纳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级资产则必须接受价值扣减后再纳入高质量流动资产,且不能超过HQLA总规模的40%。分母方的净现金流出可用公式表示为:未来30日内的净现金流出 = 现金流出量 - 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75%}。其中,现金流出量等于各类负债科目和表外承诺的余额与其流失率或提取率的乘积。现金流入总量是各类契约性应收款项的余额与其在压力情景下现金流入率的乘积。此外,修订稿还了5项流动性监测工具,分别为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重要货币计价的流动性覆盖率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由于监测工具仅供监管者参考使用,并不作为监管指标,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讨论稿,修订稿有以下几项重要变动:
(一)扩展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范围
讨论稿指出,符合优质流动性资产特征及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分为两类,即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其中,一级资产包括现金、压力情景下能够提取的央行准备金、第二版巴塞尔协议标准法下风险权重为0的实体、中央银行等发行的可交易证券、风险权重不为0的实体或中央银行以本外币发行的证券或中央银行债务型证券。二级资产包括由风险权重为20%的实体、央行、非中央政府公共部门实体、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并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评级至少为AA-级的,不是由金融机构或其任何附属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和担保债券。
然而,由于部分国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匮乏,可能导致其银行无法满足流动性覆盖比率监管标准,因此客观上确实存在着扩大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范围的需要。此外,由于规则制定者中发达国家居多,为适应其二级资产规模大且种类丰富的现实,修订稿将二级资产的标准放宽,允许各国当局自由裁定是否在接受更为严格的价值扣减后纳入更多的二级资产。修订稿中,原来的二级资产被定义为二级A资产,各国监管当局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纳入新的二级B资产,其中,二级B资产包括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RMBS),接受25%的价值扣减;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长期信用评级为BBB-到A+的企业债券(包括商业票据),接受50%的价值扣减;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由非金融机构及附属机构发行的普通股股权,接受50%的价值扣减。
(二)进一步完善二级资产上限的计算方法
为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持有二级资产来满足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要求,从而产生资产集中和流动性资产质量下降的现象,讨论稿规定:“经调整的二级资产不得超过经调整一级资产的2/3”。而所谓的经调整的一级资产是指“所有短期担保资金、担保借贷和抵押品互换交易将任何可能的一级资产都交换成非一级资产后,剩余未受影响的一级资产的数量。”而上述条款提到的将“任何可能的一级资产都交换成非一级资产”的交易即被称为平仓(unwind)。平仓机制设置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符合要求的短期回购和逆回购交易对观察期第1天的一级资产初始值进行调整,以真实反映整个时间窗口(30天)内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均为真实且能够动用的流动性资产。然而,平仓机制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讨论稿规定平仓机制可以应用于任何证券融资交易,同时又将很多满足或不满足操作性标准的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中扣除,这可能导致银行通过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来操纵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从而高估或低估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由于考虑了平仓机制,所有与非流动性资产相关的现金流都在分母上进行了调整,但与这些非流动性资产相关的短期回购交易事实上已经在分母上接受了100%的流出率,因此存在着重复计算的问题,不符合讨论稿第53段确立的“银行不能对各科目进行重复计算”的原则,即如果某项资产已被纳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分子)中,则在计算现金流入量(分母)时就不能再考虑该资产。
为解决讨论稿存在的几个问题,修订稿采用在附录中列举案例的形式对平仓机制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与讨论稿相比,修订稿附录做出以下调整:一是“任何非一级资产置换为一级资产”的表述修改为“将任何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置换为一级资产”,这意味着任何不属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金融资产交易都无法再使用平仓机制,以确保能够准确反映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真实数量。二是明确涉及那些虽然是合格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但是不满足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融资交易也无法应用平仓机制,以确保银行不会面临“双重惩罚”,即一方面由于不满足操作性要求而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池中扣除,另一方面分子上还要接受100%的现金流出率。三是由于在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中添加了二级B资产,相应地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
(三)放宽部分项目现金流出率要求
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分母上为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分母的大小。从此次修订情况来看,巴塞尔委员会放松(下调)现金流出率的意图非常突出,这一方面反映出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流动性紧张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业界对于银行流动性要求过严,对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担心。综合来看,此次修订稿对于现金流出率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 降低“稳定存款”流失率突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作用。第一,修订稿继续下调稳定存款流失率。讨论稿规定零售存款中的稳定存款流失率为5%,所谓的稳定存款是指被有效存款保险计划完全覆盖的存款,或者由公开保证提供同等保护的存款。而在修订稿中,则不仅对“有效存款保险计划”做了详细说明,还规定符合“有效存款保险计划”标准的国家稳定存款可以采用3%的流失率。该条款的修订对于拥有多年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发达国家而言是极为有利的,也反映出发达国家对放松流动性监管的强烈诉求。此外,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如果银行从单个小企业客户吸收的全部资金(并表基础,包括存款及向小企业出售的债券)少于100万欧元,则可以认为该小企业具有与零售存款账户类似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因此讨论稿与修订稿均令小企业无担保批发融资与零售存款的处理方式一致,即同样区分“稳定”和“欠稳定”存款,并可根据是否有存款保险覆盖而选择更低的现金流出率。
第二,降低有存款保险制度覆盖的非金融企业等部门无担保批发融资的流失率。讨论稿规定来自非金融企业、中央银行、实体、公共实体部门的无担保批发融资统一设定为75%。考虑到75%的现金流出率过高,可能导致银行从非金融企业等部门获取融资来源的积极性下降,并进而可能减少对非金融企业提供的融资规模,影响实体经济活力,修订稿将此类机构无担保批发融资的现金流失率从75%下调至40%。此外,还特别规定此类存款中受有效存款保险制度覆盖的那部分存款的流失率可进一步降低至20%,更加凸显了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2. 放松已承诺信用和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所谓已承诺信用便利是指为公司客户提供的已承诺、当前未提取的日常运营资金便利;流动性便利是指向客户提供的在无法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满足日常业务需求情况下进行债务再融资的备用便利。讨论稿根据不同的交易对手设定了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出率,交易对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零售客户及小企业客户;第二类是非金融公司、实体和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及多边开发银行;第三类是其他法人客户。修订稿虽然延续了上述思路,但更加细化了上述交易对手的分类,并根据不同交易对手的融资行为对交易对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5类:(1)零售客户及小企业客户;(2)非金融企业、和中央银行、公共实体部门和多边发展银行;(3)同样接受审慎监管的银行;(4)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托人①、受益人②的其他金融机构;(5)其他法律实体,包括公共实体部门、管道、特殊目的实体和其他不包含在上述类别中的实体。
对于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修订稿的流失率与讨论稿保持一致,仍为5%;对于非金融企业、和中央银行、公共实体部门和多边发展银行,其信用便利的流失率为10%,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为30%;对于同样接受审慎监管的银行,其信用便利与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均为40%;对于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托人、受益人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分别为40%和100%;对于其他法律实体,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的流失率均为100%。相比于讨论稿中第三类机构流失率统一设定为100%的规定,修订稿既根据交易对手的行为特点细化了交易对手的分类,还体现了对于各类交易对手流失率的放松,确保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避免对实体经济的干扰。
(四)允许危机时期提取使用流动性资产
讨论稿第16段明确要求银行“应持续满足这一要求(即流动性覆盖比率高于100%),并持有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用来抵御可能发生的严重流动性压力”,这意味着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保持在100%以上,也意味着银行在压力时期或危机时期无法提取和使用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该条款很有可能导致银行在危机时期更加倾向于储藏流动性以应对不时之需而不愿意出售流动性以帮助其他机构度过危机,从而造成加重危机而不是减轻危机的影响。
针对该条款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修订稿花大量篇幅对此进行了修订。比如修订稿第11段和第17段明确表示,“在压力时期,银行使用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储备并进而导致其LCR低于最低标准是完全合适的”,“……在危机时期,银行可使用其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并进而使其LCR低于100%,因为在此情况下仍保持LCR大于100%可能对银行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修订稿还明确,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在压力时期动用其流动性储备,但监管当局仍应对此有所反应并做出合适的监管处理。比如监管当局需要考虑其监管处理可能对银行产生的顺周期影响,即银行在压力时期流动性覆盖率降至100%以下,如果监管当局此时对银行仍采取公开信息披露和严厉的惩罚措施的话,可能会加重市场对银行的压力,从而更加重了银行的流动性恶化程度。因此,这要求监管当局制定一整套与银行流动性覆盖比率下降的原因、下降的程度、持续期间、影响范围及频率成比例的监管处理方案,以降低监管对市场的影响。
四、新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主要集中于一级资产,二级资产种类及规模有限
尽管此次修订稿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范围扩大,事实上是国际规则对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高质量”特征的一种妥协,但从另一个侧面也确实反映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完善,金融产品、制度和机构创新力度较大,能够用以满足监管要求的金融资产也较多。例如,花旗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末花旗集团的总流动性来源为3538亿美元,其中无变现障碍的流动性证券共计2808亿美元,占总流动性来源的79.4%,且该比重较2011年末提高了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构成则仍然是以一级资产中的央行准备金为主。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2012年末,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1个月内的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分别为31749.43亿元和20061.11亿元,分别占其1个月内金融资产总额的62.72%和62.99%。
我国商业银行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主要由一级资产构成,这是由于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不足,符合第三版巴塞尔流动性框架中二级资产定义的资产种类和规模较小的国情决定的。尽管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长足进展,但发行主体仍主要集中于财政部、政策性银行、铁道部、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种类均相对有限。
二级资产相对匮乏虽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持有更多一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整体较高,但同时也表明银行资产较为集中,集中度风险较高。此外,由外汇占款较高导致的银行高存款准备金现象毕竟是不可持续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过度集中于一级资产也无助于银行分散资产风险。
(二)二级资产计算中未纳入平仓机制,无法科学准确反映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
尽管平仓机制的应用显得比较复杂,牵涉到各类短期回购和逆回购交易的计算,但由于其能够避免银行利用回购交易将那些无法在压力时期真实应对流动性压力的资产也纳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从而产生监管套利,平仓机制的正确运用对于我国计算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2011年公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对平仓机制并未提及。当然,由于我国目前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构成主体还主要是央行准备金,二级资产的规模有限,相应地通过回购和逆回购交易来置换一级资产的交易规模也较为有限。但是,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规模确实在逐年扩大,甚至已经成为债券交易的主要方式(见图1),不考虑平仓机制将会对我国银行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计算造成不小影响。
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和金融创新速度加快,各类市场层次逐渐完善,机构投资者类型也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深度必将提高,短期融资交易规模也将大幅扩大,未来平仓机制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我国的流动性管理办法中增添平仓机制,这样一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三)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导致现金流出率偏高
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增强中小存款人的信心,并通过改善存款合约的信息结构来增加其存款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范银行挤兑现象的发生和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负面溢出效应。修订稿提出的对有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存款应用较低的现金流出率具有合理性。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在实际计算时可能导致我国银行业对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无担保批发融资采用10%的现金流出率,也无法对非金融企业等部门无担保批发融资采用25%的较低流失率,从而加重商业银行持有更大规模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压力。
(四)小企业标准与修订稿不一致影响银行客户结构转型
小企业作为流动性监管条款特殊处理的部门,银行与其交易能够享受较低的现金流出率,比如前文提到的小企业存款可以与零售存款做同样处理。但修订稿的小企业界定是根据银行从其获取的资金规模(银行从单个小企业客户吸收的全部资金少于100万欧元)确定的,与我国的小企业标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我国工信部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根据不同行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及从业人员制定了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如果接受修订稿的小企业标准,则我国商业银行吸收中小企业存款无法享受较为优惠的现金流失率,从而间接提高银行融资成本,影响银行争取小企业客户的积极性,不符合我国支持小企业发展和银行客户结构转型的战略。
(五)我国流动性监管框架尚缺乏压力时期制度安排
我国的传统现实是国有银行是流动性输出部门,中小金融机构是流动性融入部门。尤其是在季末或月末监管考核时点,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尤其大,也相应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如果将流动性压力分为异质性压力和系统性压力的话,则系统性压力时期的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也最深。一旦进入系统性流动性压力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缩行为将更为明显地对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中允许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压力时期动用流动性资产,从而对流动性覆盖率相应低于100%,且不会接受更为严苛的监管惩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尚缺乏危机时期银行动用流动性资产的相关监管安排,可能导致压力时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贮藏行为,加速危机时期的流动性枯竭现象。此外,缺乏压力时期未满足流动性覆盖率要求的特殊监管处理,可能导致银行在压力时期面临同样严厉的监管处罚,从而向市场传递更为强烈的负面信号,造成监管的顺周期现象。
五、对完善我国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启示
一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出现可喜成就,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品种逐步增加,但与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建议继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鼓励金融创新,丰富债券品种,扩大非金融企业债券种类及规模,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在盘活银行存量资产的同时为金融体系提供更多的合格二级资产,改善银行过度向一级资产集中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结构。
二是纳入平仓机制,提高二级资产上限计算科学性。建议在我国商业银行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并借鉴修订稿思路,将不属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金融资产和不符合操作性要求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回购、逆回购交易从平仓机制中扣除,避免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
三是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只有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国一直在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也在《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抓紧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存款保险法的出台,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尽早建立。
四是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考虑到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动商业银行客户转型的战略安排,建议在过渡期内(2019年前)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中小企业批发融资流失率,并将中小企业存款与零售存款做同样处理,引导商业银行争取中小企业客户。
五是借鉴修订稿降低对实体经济扰动的思路。修订稿突出的特点在于分类降低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流失率,以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比如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便利产品的交易对手多为零售客户及非金融企业客户,形式以信用卡、“循环贷”为主。采用修订稿提出的较低现金流出率也有利于提高银行提供此类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在实现稳健流动性管理的同时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溢出效应。
六是完善压力时期的流动性监管框架。建议我国除参照修订稿允许银行在压力时期提取和使用流动性资产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管处理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教育问题,即让市场参与者能够充分了解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定量信息和定性内容,避免简单地将流动性覆盖比率低于100%理解为流动性危机,加剧市场的不当反应。此外,在系统性压力时期,中央银行会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稳定市场信心,这要求在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中纳入央行救助的相关内容。
注:
①经授权为第三方管理资产的法人实体,包括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其他集合投资工具等资产管理实体。
②享有或可能有资格享有遗嘱、保单、退休计划、年金、信托或其他合约的受益权的法人实体。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尚航飞,朱元倩.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研究[J].新金融,2012,(11).
[2]陈道富.提高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J].浙江金融,2011,(8).
[3]戈建国.流动性监管新指标的影响与银行对策研究[J].新金融,2011,(12).
[关键词]农机培训,知识储备,工作质量,多种措施
中图分类号:F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89-01
一、前言
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各方面农机化的投入,使得农机培训工作成为农村农机化、科技化推广的基础性工程。农民作为农业领域的主力军,是农机化推广的主要人群,也是农技培训的主要对象。但农民因为自小获得知识的途径少而知识储备差,对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农机培训者也由于前途考虑等导致师资力量少,农技培训工作陷入尴尬境地。由于其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农技培训工作质量便成为当务之急。
二、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
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村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大力发展和普及科技化的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下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新时期下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性科技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便成了农机广泛使用的标志;国家也在大力推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无论是下达专项科技导入的官方文件,还是督促下级有关部门农村工作的推进,都表示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在此项工作的推进中也采取了有用的措施:在当地开展农机培训的指导会,将农机的相关内容和基础知识公布于农民知晓;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给农民提供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相关部门针对农机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利用各种农机工作会议机会,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相关活动;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契机,指导人员进行相关的证件考取,促进安全意识等的提高;政府给的补贴也极大的激发了公众购买农机的热情,使得农民能真正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将知识吸纳使用。
三、农机培训工作的问题
通过对农机培训工作特点的研究分析,以及一些生活中经历的观察理解,笔者发现了现今农机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对象的先天不足
农民是农机培训工作的主要对象,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都是知识储备低的人群,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经历。文化程度和素质程度低变成了严重制约农机化工作推进的因素。农民通常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具有排斥性,也因基础薄弱而倍感艰难,学习的效率差。没有深入研究的热情,导致学习的成果半熟不透,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制约因素。
2,培训力量的后天不足
农机讲师为代表的专业人士较少,使得农机培训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缺乏师资力量的推动力。师资力量薄弱,培训便缺乏推进的动力。很多挂名农机培训师的技术人员还缺少从事教学技术素质和业务经验。并且大多数教师专业知识甚少,掌握的知识也满足不了快速更新的新时期下的知识需求。有关部门也没能及时有效的组织沟通交流机会,教学水平缺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3,培训内容的有待提高
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农技培训工作中所依据的培训知识,大都落后于时代要求。农机培训业务基本停留在普通机械上,对农村建设各类新进先进的技术培训保留在技术指导性上,缺乏系统全面培训,时代农机推广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且部分教学组织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缺乏办学的相关支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官方投入的资金支持有所差异,周而复始,差距拉大,制约了农技培训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农机培训工作的对策
对农机培训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领域的教学质量。有关教育机构要能对现有的教师力量进行考核培训,促使农机教师不仅要对现掌握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要尽可能应对社会及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学习新型农机知识。农机教师不仅应该懂得各种农机的熟练操作,还应知道如何更好的与学员沟通,毕竟培训对象具有特殊性。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强化安全意识的培育,才能以身作则,以更好的方式感染学员,提高培训质量。也可以选择引进资深的农机培训师,把稳师资团队的先进性。
2,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技培训工作的成本高,想要高质量的培训的成本更高。国家在此方面的支持力度应该尽可能的增加,加大经费的投入,使得有关部门能及时开展各项措施;扩大教学的培训规模和质量,建设专门的培训基地,使得农机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上升;加大教育设施的改造,创新教学的模式,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高质量推进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配置农机培训的工作岗位,将农机培训工作更加细化,更加质化,将学习更加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3,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
农机培训知识复杂多样,实际操作性强,教育模式应该更加创新,运用媒体教学,实际操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营造出强烈的学习氛围,让学员真正愿意去学,愿意去真正学深。优化农机培训的工作模式,健全相关的制度支持,优化教学的思路,及时提供现今的新型农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避免教育的空泛化,也避免教育的学院式,尽力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间取得平衡,真正培训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彰显出农技培训工作的高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新时期下的时展,农技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提高质量便是其不断推进的内在动力。文章点明了时代对其高质量的需求,以及其在推进中做出的各方面的措施;也说明了培训对象及培训者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望农机培训工作能在质量推进的路上获得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莉.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
[2] 孙继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11):80-81.
[3] 黄启杰.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科技风,2015(16):265-265.
[4] 邓志强.对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5(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