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第1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

在现今的教学领域中,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为各个科目的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相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创造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这一内容时,教师事先准备与黄山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这些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观看到黄山巍峨壮阔的景色,脑海中也逐渐形成了对黄山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课文内容想要表达的内涵与主旨。

二、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情境

对文章中任务角色进行扮演,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文章内容营造良好的文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文章思想变化的发展规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内容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孔乙已》这一课文时,教师先组织学生举办一个小型的舞台剧表演,让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角色,比如掌柜、孔乙已等。学生在扮演人物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指导学生如何与文章人物进行结合,让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根据人物的语气来说话,以此对每个人物角色性格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体会,这样的角色扮演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中角色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和单纯的背诵课文相比,角色扮演教学情境更加方便学生理解与认识。

三、运用情境实践教育

情境实践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已教学的经历和教学内容说出来与学生分享,让课文教学更加逼真,增强学生体验感。例如,在授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时,一开始上课,教师可以讲解自已到西双版纳旅游的经历。又如,在学到《石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组织学生到植物园观察石榴的成长过程,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以便学生长时间对其进行观察,了解石榴生长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并做好详细记录。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课文问题,保证问题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要求学生立自主的完成布置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例如教学《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查找与母亲有关的文章,并要求学生思考母亲给自已的关爱,然后写出自已的看法。同时,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开始上课后让学生说出自已的看法,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

四、利用音乐背景渲染教学情境

有位教育实践家说过:“不要让学生讨厌所要掌握的知识,也不要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枯燥乏味的情境教育中,而是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入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教学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在动听的音乐中去学习语文知识,细细品味内容带来的意境。例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首《明月几时有》的歌曲,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让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接受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学模式的完善逐渐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展示自身教育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因此,教师应掌握最佳时机,注重情境教学的实践与完善,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初中语文教材的情境教育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11).

第2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情境创设;直观情境;学习情境;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关键一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情境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初中生学习语文。

一、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直观情境

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直观情境,就是要求教师以情境教学特征为抓手,在语文教学中变抽象的课文内容为形象的艺术形式,通过创设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创设直观情境,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音乐辅助等,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如角色扮演情境、个人或小组答题比赛情境、游戏教学情境等。创设直观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时要结合课文内容,也就是说要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授古诗词时,课文短小精悍,形象鲜明,教师要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例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拿出彩笔画一画自己心中所想象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用画笔和语言尽力去描绘自己心中想象的画面。当学生们观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倾听同学描述着自己心中想象的美好画面时,也都在自己的心里勾勒着一幅幅奇妙的景象。这时,学生们就会对这首诗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投入到深层次的学习中。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绪,让学生的思绪飞出小小的教室,飞到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使学生进入忘我境界,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并被学生瞬间掌握。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可以积极互动,学生的灵感仿佛山泉溪流一般源源不断。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但享受着学习的轻松与愉悦,而且才思敏捷,灵感不断,在无形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总会有部分学生对其难以理解。如果教师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那么大部分学生都会无动于衷,对歌曲没有感觉,这是因为很多当代初中生对年代久远的邓丽君歌曲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所以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如果教师在配乐伴奏下亲自吟唱《明月几时有》这首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教师的演唱技能和生动的神情很重要),就会使学生首先关注教师的演唱,进而关注演唱的内容,并能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中。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下无眠及对月沉思的情绪的体会,能够理解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出的人生哲理。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并进行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创设出最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与情境互动和交融,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创设充满情感的情境

创设充满情感的情境,必须有情感的真实投入,没有真切的情感就创设不了精彩的教学情境。作为纽带的语文情境教学中的感情性,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果。学生只有深切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感,感受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的情感,才能被感染,被打动,带着真情更好地学习。例如,学习《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时,学生虽然对下雨并不陌生,但是对下雨的细节却不甚清楚,对于春夏秋冬的雨有什么区别就更不了解了。因此,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投入情感,并创设充满情感的情境,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倾听有关雨的乐曲。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或者能够引起丰富联想的部分,以及它们让自己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接着,学生放松情绪,倾听乐曲伴奏下的教师的朗读,并在倾听过程中展开对四季的雨的联想。教师朗读春雨时语速适中,温柔、希望和憧憬并存,让学生体会春雷隆隆唤醒大地万物的春雨情境;教师朗读夏雨时语速稍快,热烈、粗犷和激昂并存,让学生体会暴风骤雨后的彩虹当空;教师朗读秋雨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含情脉脉,并带着沉静和深思,让学生体会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教师通过创设充满情感的情境,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第3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情境教学 特征创设 实践与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情景教学可以利用一种相对熟悉的参考物,较好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形象与抽象、实践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各类矛盾,能够从中赢得身临其境、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角度,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阐述。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主要特点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情境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一是生活性特点。社会生活是有效教学情境赖以生成的物质性前提和条件,离开这一前提条件,它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并善于挖掘和利用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切实增强其实际感悟,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如果形影相吊的话,必然是劳而无功。二是针对性特点。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存在自己思维认知的发展区域,在创设语文教学的有效情境时,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一方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不能远离教学内容和目标。换言之,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否则,极易形成“曲高和寡”的现象。三是形象性特点。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要注重其感性、可见和摸得着,又要强调生动、具体、形象性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形象与抽象思维、感性与理性认识的互动关系。四是情感性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情感艺术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情感因素的内在驱动下,往往能够促使学生超常发挥,从中收获“激中生智”的意外之效。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当认真握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注重以下“五个必须”:一是必须明确一定的目的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既有效防止哗众取宠,又努力避免流于形式。二是必须渗透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可抓住学生们的兴奋点,有效选取讲故事、做游戏、课堂比赛、多媒体演示和模拟表演的方法创设良好情境;在此基础之上,更应凸显问题情境的独特魅力,促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能够充分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张力。三是必须讲求一定的时代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觉性。四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青少年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强,如果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挑战性过强,会打击其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如果缺乏相应的挑战性,既无法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不利于对知识的认知、体验和理解。

三、对初中语文有效情境教学的初步实践

笔者认为,创设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导入式情景。教学导入犹如作品之索引和旋律之前奏,应当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从而发挥引人入胜和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父母的心》时,有教师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程序,而是首先播放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那震颤心灵的歌词、那激越跌宕的旋律、那深入人心的唱腔,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有效地激活了课堂学习氛围,为教学活动作出了良好铺垫。

2.生活性情境。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善于把知识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链接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形象化语言与学生感知充分融合起来,以努力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贴切性和可感性。如小说《社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尤其是一大帮顽皮活泼、友好无私的农村儿童在一起煮豆的生活情境,读起来非常生动有趣,令人余香绕肠、回味无穷。为了帮助一些没有水乡生活经历的学生更好地体验“那豆香般”的童年,我们可以一边通过多媒体观赏江浙地方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一边引导和启发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述说自己童年时的趣闻轶事,把思维的触角再次伸向逝去不久的童年生活。这样,在激发课堂学趣的同时,让教材内容能够更加生动传神。

第4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操作策略

所谓情境教学,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特定的、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并感悟语文,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情境教学的实践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因为教师们对情境教学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现今的情境教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一、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初中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不具备足够的相关性,许多时候都是空有热闹而与实际教学没有任何意义;其二,创设的教学情境过于形式化,教师仅仅为了体现情境教学的理念,在一些毫无必要的地方创设情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其三,创设的情境太过随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过易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过难的问题,学生又无法获得实际的成果,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的操作策略

1.问题启发型教学策略

问题启发型教学策略就是把教学的内容转变为问题的形式,让教师或是学生抛出,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答这些问题,进而掌握教学的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初中语文中《散步》一文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抛出问题,如“想必在座的同学们都有过散步的经历,那你们散步时,通常是一个人,还是和别人一起?而且,散步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呢?”以这一类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接下来就需要老师准确把握时机,提升问题的难度,切入教学的主题,如抛出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名字便叫做《散步》,大家觉得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标题,表达什么意思呢?”引起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完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2.探究学习型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型教学策略的实施包括问题的提出、确定问题的探究方向、组织资料的收集、获得结论及采取行动等。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应该注意这样几点问题:其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时,要多关注参与度较差的学生,尽量避免出现较优秀学生主导探究活动的局面;其二,在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时,教师要注意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其三,情境的创设要贴合实际的生活,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以便教学主题和过程的设计。

仍旧以《散步》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呢?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同学通过对文章的精读,进行小组探究,而因为时间的限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一些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进而开展探究学习,以促进教学成果的体现。

3.合作学习型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型教学策略相对于探究学习型教学策略,更加偏重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而且强化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因素。在创设这种情境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细致的设计,既要注意单节课的备课,又要注重整个单元的备课,以便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其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定要均衡合理,保证每个小组的内部异质以及组间同质。

依旧以《散步》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提出学习任务,如“请通过精读课文,对文中各人物的性情特点进行描述。”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时间限定,既起到控制教学进度的作用,又可以激起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角色”当中,亲身感受并进行体会与理解。而本文就现今初中语文情境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启发、探究学习、小组合作这三种可行的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黄金仙.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第5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概念,是自新课改以来才逐渐走入广大师生视野之中的。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之中,学习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能力的锻炼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借用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一、实物演示情境

针对初中语文课本,有些入选文章,是以实物来进行抒情或者说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教师的情境教学带去了很大的便利。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上一堂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看云层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状况,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还可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成具象的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音乐渲染的教学情境

语文这门学科,更多的人会把它当做一门抒情学科,事实上也恰是如此。就初中语文课本而言,入选的课文更多的是抒情意味较为厚重的文章,单纯的实物情境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教师不妨借用音乐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本身就是抒感的一种方式,如同文字一样,不同的是,音乐是可感的,而文字很多时候却只是可视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更偏爱可感的事物,如此一来,教师不妨把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媒介。如,《秋天》这篇诗歌,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和秋天相关的音乐,用音乐的感染力促使学生沉浸于秋日的氛围之中,之后再进行授课,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真切地进入文本之中,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文本形式,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入选课文是很难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但仍有一部分课文是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的。如《智取生辰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文本中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1.有效情境的基本特征

1.1生活特征

有效情境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创设有效情境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与科学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要创设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就要紧密联系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实际,更要在他们鲜活的日常生活及环境中发现、挖掘和应用学习情境的有效资源。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几乎都是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见,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知识的价值。此外,任何一种有效情境,都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充分发现、挖掘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发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

1.2形象特征

有效情境的创设具有形象生动的基本特征。因为创设有效情境,需要解决好知识与理论、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是学生可见的、感性和摸得着的。有效情境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促进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与升华。此外,有效情境不仅应当是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而且必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超越经验、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范围与局限。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与创新。

1.3情感特征

情感特征是有效情境的重要特点之一,其具体为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情感认识的功能与作用。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所传授的能力和本领,而主要在于激励学生的意志。一般情况下,没有兴奋的情境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而没有积极主动的思想也不可能唤醒学生的认识与觉悟。同样,没有生机活力的情境也是鼓舞不了学生的。如果学生对作者产生不了共鸣,其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深入与透彻。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有效情境的探讨

2.1设置情境导入

设置情境导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这是因为,要上好一节初中语文课,往往同许多环境及因素紧密相关。而在这些环境与因素中,设置情境导入是最为重要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融知识、艺术和趣味于一体,尽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架起一座桥梁。如果这座桥架得稳了,架得宽了,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和愉快,也能够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比如,在《父母的心》一文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当那饱含深情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时,学生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一些学生的眼角还闪着泪花。这时,我充分利用这个气氛,引导学生跟着唱起来。这样,课堂气氛就被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

2.2情境结合实践

情境结合实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出发,结合他们学习过的知识,认真把所学课文的有关内容导入进来,融情境于实践生活中。这样,学生一般都会产生比较亲切自然的感觉。比如,在《最后一课》教学时,我在课文的结尾教学中提出:“有人认为,小弗朗士的可贵,就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刻,他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但有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的认识、见解和体会。这样,学生的爱国热情就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2.3情境联系语言

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往往能够促使听者在脑海中呈现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可见,这种把抽象了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学生听起来一定兴致盎然,趣味浓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积极应用有效的情境教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犹如欣赏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在《社戏》一文教学时,我就紧紧抓住了课文所描述的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特征,利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如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优美动听的笛声等,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让他们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学生的生活经历各有不同,因而他们对于课文里所描述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物的感知程度必然不同。所以,在课堂具体教学时,我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他们纷纷从自己的童年趣事说起,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以及鲁迅的童年生活趣事,等等。这样,学生不仅说得有味,听得入神,而且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2.4深化情境感悟

深化情境感悟,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学生的心理世界。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教学情境的感悟。实际上,初中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理性思维,而且具有好胜的个性特征。如在《变色龙》一文教学时,我就运用了表演的艺术形式,把课文中的一些精彩情节再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表演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进而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7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无限地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很多的教师都在认真地进行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创设情境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如何巧用情境创设,引领初中语文教学。

一、和谐相处,奠定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新的诠释,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和谐,和谐相处,奠定基础,就是教师要在平时就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的一个前提。

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这就像是催眠一样,首先必须是学生愿意接受,才能完成情境创设的过程。巧用情境创设,引领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放弃权威地位,融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谈心,交朋友,让学生亲近教师;其次,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及时地给予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情境教学的情境不仅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只有教师融入其中,与学生形成互动,才能发挥出情境教学最大的作用。总之,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情境教学法走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为情境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模拟场景,激感

单纯的读课文、学课文对于初中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他们渴望新奇,渴望变化,教师不妨顺应着他们的要求,把我文学习变换一种学法,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平台,便于学生打开思路,自主探究,挖掘课文中的各种场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这也是情境创设的一个策略。那么,如何去利用课文模拟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学生通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笔者创设了一个旅游的场景,假设大家跟随着导游来到了苏州,观赏园林,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你如何利用书本上我们学过的知识给大家做一次导游呢?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上评出了最佳导游奖,学生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模拟场景,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学以致用,何乐不为呢。

三、音乐渲染,引起共鸣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方法了,但是在很多的课文中音乐渲染又不失为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这也是利用音乐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音乐是借助于听觉启发人们想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把听者带入特定的意境中,音乐的感染最有力度,而且是最具感染力的,所以,音乐渲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把利器。例如,在教学《,你在哪里》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学生所处的时代距离去世的时代相去太远,所以,学生无法想象那个时代人们失去总理时的那种悲伤的心情,这时,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就要借助于音乐的渲染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如泣如诉的悲伤的音乐中,感受人们失去爱戴的总理的那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悲伤、不舍,在这样的渲染下,学生一起呼喊,啊,你在哪里啊,在哪里?明显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眼中已经噙满泪水,可以试想,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怎能不好。

四、角色扮演,融入情境

初中有很多的课文稍加改编,就适合于表演课堂情景剧,而且这种表演式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是初中语文情境创设的一种策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相应的情境,让课本中难以理解的片段形象化地再现于学生的脑海里,并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8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51-01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的引入和运用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并且在课堂效率的提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充满更多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与此同时,还能够调动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应用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恰当结合文意,营造良好学习情境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各个方面学习环境的创立。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其全心投入学习中,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意义重大。教师若能善于利用文本的旨意,把各种不同的观点展示在学生面前,就能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考平台,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的计划安排,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互动。例:学习《孔乙己》时,根据孔乙己的“死”这一出发点,教师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文章内容,在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的同时,引导独立思考以促进学生散开去把握全文的目的。问题一,孔乙己究竟会不会死?会如何死?等多个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最终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也正是因为问得“自由”,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二,孔乙己为什么必死无疑?证据是什么?问题三,写的是孔乙己的悲剧,却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在别人的笑声中呢?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问得“自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的答案各种各样、精彩纷呈,师生间、生生见将学生思维彻底打开。

二、模拟角色,创设体验情境

学生分角色模拟表演课文内容,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参与、表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增添教学情趣。表演和扮演是理解和表达语文内容的实践活动,表演的越成功,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范进中举》时,学生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动作,大家都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课文中惟妙惟肖的刻画更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把课本里的文字变成了具体可见的情境,营造了体验氛围,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以直观认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加深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了可见的情境,使学生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直观能使情境再现,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观察、去感知、去体验,促使思维快速运转,丰富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情”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情绪容易波动,容易被外界事物感染。因此,课堂上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等媒体调动学生的情,感受、拥抱教师创设的境,可获得良好的课堂效应。如上《安塞腰鼓》一课,对黄土高原“腰鼓文化”的理解,教师不管用文字描述得怎样动情,也不管描述得怎样精确、生动,许多学生还是有糊涂的感觉,因为他们从未到过这些地方,未曾见过所谓的腰鼓表演,对西北黄土高原的民情风俗知之甚少。此时,只有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播放一些有关腰鼓和黄土高原民情风俗的影片或制作有关的幻灯片,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的腰鼓声中,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学习安塞腰鼓的内在涵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理解,最后把安塞腰鼓放到江南水乡作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敲不得这样的腰鼓,才能真正体会安塞腰鼓的“忘情”、“狂野”,感受力量的奔腾和生命的升华。

四、结合生活实际,营造教学情境

文章是作者现实生活的反馈,所以在文章当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甚至能够了解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背景,但这毕竟不是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也不是学生所处的时代。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文章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与经历有了连接,才能够让学生在脑中产生画面,真实的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父母的心》这堂课中,教师便可以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出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讲述一段自己与父母间的故事,之后提问学生,你觉得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呢?平时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叙述一段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经历。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经历,所以这样的情感表达更加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与感悟,也使课程内容不再是抽象难懂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还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煽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情景效应”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好教学情境呢?对此,本文作了分析。

1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俗话说“触景生情”,所谓“触景”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往往都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等,通过还原尽可能逼真的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将学习内容融入相应的情景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如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等。初中语文课文本身具备很多的表演素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创设表演情境。如《皇帝的新装》中,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们让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学生们为了表演,自然对课文是认真的去研究。在《孔已己》教学中,我们以讲台桌作为酒店的柜台,请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在《范进中举》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范进发疯的情节。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在一些说明文的教学中,情境表演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教材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影响着其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中,除了通过模拟重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来增强教学效果外,还可以运用学生现有生活体验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在学习《烈日和暴风雨中的祥子》(片段)中,先让学生谈自己在烈日和暴风雨中有过的体验或所见所感,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深刻的领悟课文中祥子的悲惨命运。

2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媒体情景是指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媒体,通过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使用录像、电影、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的学习情景。初中语文课程中这方面可引用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七年级(下)《乡愁》有关本文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苏州园林》、《》、《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可以通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断来再现当时情景。

塞·罗杰斯说,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是极好的情景创设方式。音乐有着特殊的激发和感染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春》这一课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给学生放瓦格而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在音乐的旋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尽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诗词的教学中,更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本身与古典诗词密不可分,相互辉映。八年级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若要让从无离家体验的孩子去体会分别的那中滋味,用语言来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境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给学生放古曲《阳光三叠》,凭借音乐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了那种离愁别绪,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

3 注意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当然,无论是情景的创设还是课程资源的发掘,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课堂学习环境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景资源的效能,这就给课堂情景提出了有效性要求。因此,语文课堂中情景要素的运用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

首先,教师要致力构建一个师生平等自主、协作互动、活泼而有秩序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渴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参与和展示机会,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共同研讨。这里推荐一个“小组竞赛学习法”,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和相互帮助,也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情景的设计要建立在与教材相融合、与学生相适应的原则上。场景布置、情景素材选择、媒体运用等都要紧扣教学目的,或加深理解、或突出重点、或拓展创造,而不能仅仅贪图“热闹”、谋求气氛而随便选取。无论是什么情景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否则就会曲高和寡、事与愿违。

第三,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本中的情感资源。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感。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都蕴涵着丰厚的情感资源,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文字下蕴涵的深情,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有时候是难以奏效的。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在《人类的语言》这一课的教学中,针对“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让学生找生活中语言趣味变化的例子:如:“《中国电视报》,报中国电视”这条广告语把一个报名的一处词序加以变化,宣传了这张报纸的功能。又如:我成绩上升时回到家,爸爸大方地说“吃什么煮什么”,成绩下降时爸爸就不这么说了,而是“煮什么吃什么。”可见,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便是情感肥沃的土地。“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文本中词序、语调、情节的变化,文章情感也就变化了。所以,在情景创设中,要充分考虑课文情感因素,让学生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以情养情。

真实的情景和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所以,教学情景的创设和运用都要尽可能逼真,才能吸引学生对情景信息的注意和体验。当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语文教学也必将会有更加广阔的情景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