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进入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撑。新的教学理念可以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更顺利地实施。笔者认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言堂”,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免会觉得疲惫。传统观念也往往横亘在师生情感交流之间,使得师生难以平等对话,教师不了解学生,就难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一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理念展开工作,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设置教学内容,营造一种平等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2.树立大语文意识

语文教育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此。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树立“大语文”的意识。笔者认为要践行“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开展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学习语文知识,更要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将丰富的情感和对文章的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审美知识以及文化背景都可以向学生展现出来。

当然,情感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要真正践行“大语文”观,还要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每天留意观察晚霞,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3.注重差异性教学

(1)学生的差异性教学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个人能力的不同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安排教学。应该注意设身处地地和学生交流,在注重学生间差异性的同时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教材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应灵活按照不同文章的风格设计教学方案。例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虽然是同一课的课文,但是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方式与内容都有很大差异。《独坐敬亭山》出自生性旷达的李白之手,连写孤独都带着几分豪迈,适合课堂上由学生模仿朗诵;《望洞庭》凸显平静阔大的洞庭湖面,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壮美的洞庭湖以及洞庭月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忆江南》在讲述江南美景的同时也带着深深的思念之情,需要学生细读并加以品味。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方法正确,教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试从备课、课堂实践以及练习等环节论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精心备课,储备材料充足

有人把教案比作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则是导演。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熟悉剧本,又怎么能导演好这部戏呢?备课对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教学作出指导,有利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根据教材进行相关材料搜集,以备扩充课堂知识之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2.理性把握课堂

精心备课是为了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理性控制课堂,笔者认为理性把握课堂应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处理好各种知识点的关系

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应注意时间的分配,用在重点知识教学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一般知识点。例如《母鸡》一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他教学环节如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梳理等常常是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清主次。

(2)认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教师要理性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课不单是知识的普及,更是让学生了解探索世界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进行有效练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切实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时要把握重点难点,落实知识点的强化巩固,使课堂知识得到升华。例如《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智慧的女儿让三个青年人说出自己向往的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诠释不同,对小学生来说空谈幸福较为抽象,因此,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要求小学生描述自己的幸福以及自己心中的幸福,在对本文理解更深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自己身边的幸福,热爱并珍惜自己的生活。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要求还课堂于学生,因此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采用多种方式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是尤为重要的。

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打造交流性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能使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以后各小组交流总结。交流性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自然也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微笑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上文中笔者曾论述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心学生并与学生平等交流。一个常常板起面孔教学的教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难以融入学生当中。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既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也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接受课堂知识。

3.以教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永远不能演好教学这部戏,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参与到课堂当中。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让游戏更加吸引人,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综合复习语文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芝麻开门”的方式,由教师给出关键词,学生做出回答,在游戏中开动脑筋,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第2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参与型教学

生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这也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使生本理念贯彻到课堂上,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很好的互动交流,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更能够吸引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或者是引入方式,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虽然说,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都还很不成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是很需要得到外界认可的。在一种鼓励氛围中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会有很大帮助。所以说,教师不能够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注重师德的提升,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当与学生像朋友一样沟通,无论学生发生什么问题都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后顾之忧。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学生的引导,多进行鼓励,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课堂更加民主,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在互动中结束,而不是在灌输和强制中解决,要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参与型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更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多互动交流,使之在合作中产生思想碰撞,也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设置一些问题,小组集体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合作,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这些语文阅读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向,还有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学生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教师或集体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三、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将知识灵活掌握,而且,越是轻松的环境,越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挑起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也就越愿意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在《最大的“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大的书是哪一本,这里的“书”为什么加引号?这里所说的最大的书到底是实体的书本,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充分带动起来,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学生的热情被打开,也就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增强课堂融入度

其实,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以及教师更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教学过程,更关注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思考问题的过程。所以说,现在的很多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参与型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思考过后与他人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思维碰撞。教师应该为学生创立思考的空间可能性,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全身心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思考的过程,及时纠正其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打下基础。

五、 结语

总之,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参与型教学是对当前教育理念的一种丰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其不仅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样可以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参与教学的动力。而且,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小学生是很容易被调动积极性的群体,让他们在年幼的心理层面就存在是课堂主人的认知,这为他们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能更好地、更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提供可能,在高效率、频互动的课堂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建芬.生本让我们享受简单――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6).

第3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一、解决思路

“润泽教育”是我校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特色等方面所提炼出来的教育理念。它倡导的是在轻松、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中,塑造孩子的心灵,开启儿童的心智。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基于对生命成长本质的理解,是尊重人性、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自然与本质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协助学生成长,发展在语文课堂里,“润”是教学的路径、手段与策略――让教师教有所依。“泽”是教学的方向、目的与原则――让学生学有所获。因此,把“润泽教育”的办学理念融入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并借助教师的教学语言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滋润学生的心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导入语、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等,把其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剂”,学生就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和学习有关的信息,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解决策略

1. 导入语,精辟―― 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导入语也可谓是一节课的眼睛。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它应该是精辟而又不会喧宾夺主的,是能把“教”的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的目标的;也应该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渲染课堂的气氛,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

人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为了使学生在学文前对“女娲”这一神话形象有初步的认识,我巧妙地把故事的内容整合成一首小诗,以配乐朗诵诗歌作为导入:“是谁?创造了人类?是谁?恳求雨神熄灭熊熊的大火?是谁?救出挣扎在水火中的人们?是谁?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是谁呀?”学生齐声回答:“女娲”。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糅合在一起,用一连串的问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根据教师的导入语进行质疑:为什么女娲要恳求雨神下雨?她是如何拯救人类的?又是怎样冒险补天的……就这样,我不留痕迹地帮助学生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对下文的学习――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娲”,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导入环节,我边配乐播放和祖国大好河山有关的风光图片,边深情旁述:“我们伟大的祖国风光秀丽。看,她有绵亘不绝的高山峻岭,有壮美宏丽的江河湖海,还有广阔无垠的良田沃野。桂林――祖国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桂林,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悦耳的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深情的旁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打动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文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学生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铺垫,打好了感悟的基础。

2. 过渡语,精简―― 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出一节既出彩又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就要精心设计和运用精简优美的过渡语,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长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我用这样的过渡语引出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面对长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起读――(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接着,我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用上这样的句式‘因为( ),所以说( ),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有的说因为长城长;有的说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有的说因为修筑长城不容易……此时,我并没有结束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顺势把学生的回答,当作是我引读第四自然段“的一个过渡语:“ 因为长城长,所以说,女同学读――;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所以说,男同学读――;因为长城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所以说,全班齐读――”这种运用学生回答作为过渡语的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把学生之前感悟到的零星的不系统的知识整合起来,将长城的特点与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朗读文中的句子,走进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将长城的特点凸显得愈加地鲜明,更将课堂学习的情感推向。

3. 提问语,精炼――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4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指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全校领导和教师应重点思考的课题。这种现象在大城市中好一些,在农村表现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量大于质,不太注重学生的理解消化程度,对语文的素质教育没有建立正确的理念,教学模式陈旧,在教学效果上难以突破。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领悟不透彻,没有对语文教学进行正确的定位,由于并未针对性的教学,所以导致效果不明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课堂氛围不活跃。

小学语文教师在毕业后就投入了教学工作,后续教学经验虽然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一部分教师本身的国学功底较差,这对语文的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新课程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文化素养水平偏低的状况,更需要解决,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拓宽了不少,不仅在课堂获取到课本知识,而且在网上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关系,还可以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转变传统的传授教学理念,加强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多进行互动,在指导小学生的同时强化自我知识,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2.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是素质教育一直强调的话题,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以为上完课就完事,并没有对课堂的效果进行关注,也没有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需要良师益友,加强与他们的交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当然需要教师对度进行把握,不能过于放纵。另外,在课堂后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外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更加亲切。

3.加强自身的国学知识

现在小学生的教育比较繁杂,很多辅导班,有英语的、奥数的、唱歌的、跳舞的,但是系统的国学教育却比较缺乏,所以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社会上对国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小学教育是基础,只有语文教师具有对应的国学知识,才能担任教授小学生国学的重任。

现在一些小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国学课程,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必要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加强国学学习,还要与小学生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集体荣誉感。

4.加强阅读和写作的教学

素质教育更强调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必修课程,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小学语文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学习,基础一定要打牢,才能应对更加全面、系统的初高中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就要强化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要丰富自己的写作水平,对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太小,无法对文章进行比较深刻的理解,此时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尽量用简单、诙谐的语言把中心思想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也要培养他们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在课外,语文教师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有些老师觉得没有必要专门进行写作的教学,其实不然,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要加强小学生的文化底蕴,首先就要强化语文教师的写作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

现阶段,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根除,素质教育的理念在逐步渗透,就更加要求教师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促进自主学习,在与小学生的良好互动中,改进教学方式,形成主动、协调的课堂秩序。只有教师能够不断完善,加强文化素养,就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人本理念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8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如何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是社会进步的又一大标志。相比于城市,农村小学生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比较少,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本理念”的提出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显著成效。现如今农村孩子如果想在长大以后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竞争机会,学习成绩是重要途径之一,这就导致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重视学习成绩,死板授课。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最强的阶段,而语文课是发展孩子天性的地方,老师的作用是发现学生的长处并鼓励引导其发展,因材施教,而不是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人本理念”的进步思想对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督促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保证每个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 现行农村小学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气氛沉闷

小学阶段的孩子充满好奇心,鼓励孩子发言会使老师和其他同学获得很多奇思妙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老师在授课时照本教、照本念,课后的家庭作业只是抄抄写写,课上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无疑泯灭孩子的天性,与我们的“人本理念”相形甚远。

1.2 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设施不过硬,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没有像样的阅读室或者写作室,语文课堂无法开展各种类型的科目,比如阅读课、写作课和故事课等,没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老师就无法观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仅仅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之,在统一标准之下,学生万一做得不好,无法达到老师的标准,就会被老师斥责,做得好的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校的教学成果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1.3 农村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这门课程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某些农村老师仅仅视自己作“老师”,高高在上,严肃古板,不能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应当只是严厉与恐惧的气氛,而应成为良师益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农村语文课堂应采取何种措施响应“人本理念”

2.1 注重课堂合作教学

一个人的想法只是一个人的,交流以后就变成大家的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们热烈讨论,在交流与合作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更多的想法。由于农村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采用分组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正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例如,在进行教课时,老师可以经常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中,弯下腰一起与学生探索、交流、合作,以此创建和谐的授课环境。另外,分组合作还可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

2.2 整合课内外资源

农村语文老师更要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讲解给学生或者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语文课堂可以说无处不在,不是只背背唐诗宋词就可以解决的,单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根本不足以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在讲解《曹冲称象》一文时,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课文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这种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2.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思考和怀疑态度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思维最是活跃,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引导学生自己编故事、鼓励学生记日记等的学习方法。学生们觉得有兴趣就会学得更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

2.4 教师增强人本教学理念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该严格审核教师质量,加强教师质量考核,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工作,宣传教学过程中人本理念,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

3 结语

“人本理念”之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农村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学生主导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推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10).

[2]程仁新.以人为本 树立语文教师的科学人文观[J].文教资料,2005,(2).

第6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生本教育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强调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自愿参与,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自觉学习、超越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感悟学习的真谛,抓住学习的本质,探索并拓展其思维。在当前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与应试教育如何接轨?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体现?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从以下方面来论述:

一、探究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

我们深入课堂,研究梳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问题一,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的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多。

问题二,教学面面俱到,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及习惯得不到培养。

问题三,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对于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学习收获少。

问题四,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泛泛的预习活动多,研究学生预习,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的预习活动少,课内教学活动与预习紧密联系的更少。

问题五,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问题六,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而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当今课堂是以教师为本的课堂,这样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的是课本局部的资源,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好教,学生得不到发展。

二、寻找生本课堂教学实施中主要教学行为研究

将突出探索“以生为本”理念与课堂有效教学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为了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行为达到有效,我们把教师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显性教学行为进行列举,并对每一个行为采取行动研究。

(一)充分深入“先学小研究”的设计是基础

设计先学小研究本着“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就要求教师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先学小研究”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从而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有效的交流。

1. 先学小研究的设计策略

(1)目标定位要准确。在布置小研究前,教师一定要花大量时间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如果设计研究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就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也就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

(2)内容一定要适中,考虑学生才接触小研究,顾及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和家庭情况,同时有难度也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3)小研究的素材要灵活。该活动要求我们灵活地选取教材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课后的习题提到预习阶段,充作课前小研究;根据文章的题材,推荐阅读书籍,补充阅读文章等。

学生在这样的小研究的引领下,自己阅读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拓展,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 先学小研究的布置检查

(1)小研究的成果要尽量展示。布置完前置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有所用,学生完成小研究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自信心。

(2)小研究的质量要及时评价。对认真完成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好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对不能认真完成的小组要耐心引导,积极扶持。安排前置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帮扶这些同学,逐渐达到人人养成认真完成前置作业的习惯。

(3)小研究的结果要予以指导,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对学生的小研究结果作个检查,学生的小研究完成的结论还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订正,确保学生的交流有深度和实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抽查、小组长检查或小组交换检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完成小研究的情况。学习交流后,教师给予评分并累计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中。

(二)细致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指导是关键

我认为,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学生今后已经养成了习惯,形成了能力,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而,小组活动应该是教师指导参与下的活动,不然,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我经过亲自尝试,初步总结出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做的七件事情:1.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2.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3. 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4.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5.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6.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7. 指导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评价。

(三)多向互动的全班交流是提高理解文本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是生本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学习收获得到验证,学习信心得到加强,学习兴趣更是得到了提高。只要我们根据学习需要营造不同层次、多种资源的“多向互动”课堂交流氛围,使小组汇报成为全班的学习经历,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交流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观潮》时,有学生在读完课文后马上就不满意了,“课文里介绍的潮水类型就是一线潮”;而有的孩子经过上网查阅后,又有自己的见解:“潮的类型有交叉潮。一线潮还有回头潮,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在生生互动中,我们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精彩的“思维碰撞”。

三、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思行为的研究

我们研究范围限定在“有效课堂”行为,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实现程度。如语文课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有没有推进大阅读,数学课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自己会不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书本中的例子。小组交流中学生是否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所有的学生是否都在参与、思考、分享、收获、创新……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吗?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生本教育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种尝试的可能性。就像过去的“情境教学”“读写结合”等很多教育实验一样,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仍然能经常看到老师们在自如地运用它们,但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要不拘泥于生本教材,不必局限于生本的模式。这样,我们的课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才是符合师生发展需求的,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7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因素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效益”。对于学生,有效教学即通过教师的教学要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对于教师自我,有效教学也要能让教师感到拥有教学的成功感与幸福感。所以,教学效益产生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师如果忽视自身的一些对教学不利的因素而盲目开展教学就会使得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当然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效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对自身因素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效率不高,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开展。那么,哪些教师因素会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呢?通过过笔者前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以下教师因素会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全面正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路线并把它实施到教学行为中;他是否树立了主体性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身教育理念和创新性教育理念;他是否具备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等;他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他是否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比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尽管已经融入到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培训,但他们的很多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依然不能把主体性教育观念实施到行动中,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对于国家的一些教育方针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十分清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仅有教师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不深入的原因,还有跟理念与落实存在差距有一定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些教育理念才能为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保证。

二.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很大。教师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等。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重要关联,特别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相当重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语文学科知识可以说是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须条件,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基础;实践教学知识是必要条件,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相关学科知识是补充条件,是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纽带。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这些语文学科知识包括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材、语文教育思想史、修辞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很难想象一个对小学语文学科毫不了解,没有丝毫语文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把小学语文教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药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掌握深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才能使教学达到真、善、美的境界。除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外,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很重要,因为这些知识能够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性开展有效的教学行为。很多教师虽然经验丰富却不受学生的欢迎,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者具备了但不会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的“有效”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的普通原理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结果。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但都强调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体验、处理各种情境、困境等方面自我洞察与反思得出的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实践性的知识是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体验、洞察、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这样才能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现实教学中,单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处理课堂实践的教学智慧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自身的实践素养。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动手操作、评价与反馈、控制与调节理解交往等实际的本领和才智,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语文教师仅有深厚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而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如果一个教师具备高智力却没有钻研教学的能力,不具备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那他的教学要达到有效是会打折扣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处理、教学设计的适度与优化、教学目标预定与达成、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等,这些在课堂教学中都是需要教师用教学技能来解决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研读不到位,导致教学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之间存在差距,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所有这些都在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能力呢?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要有不断充电的勇气,努力更新自己的各种素养、能力和技能,同时积极主动与同行行、专家沟通,听取有利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开展的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关于效能感在心理学上是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的,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很多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学效能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能否教好学生的主观直觉与信念;一般教学效能感则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二是通过影响教学的策略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效能感越高的教师,他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运用的教学策略越具有挑战性,越能激发教师教学的动力。相反,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哪怕有效的策略也不愿去尝试,逃避改进教学,因而很难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总认为学生还小,设定太高的目标不仅学生达不到,自己也没必要。尽管新课程改革让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上都有一些改变,但由于教师本身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不充分,对自我和学生期望的设定不够准确,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偏低,极大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决定了教师个人的应激程度、焦虑反应等身心反应过程,进而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这些因素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积极主动避免或改进不利因素,真正从观念到行为的具体实施,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达到有效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 .中国冶金教育1998(2):85-88.

[2]周倩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实施[J].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1(21):8-11

[3]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59.

[4]党彩萍。教师自我效能感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6):135-137.

第8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是学好任何课程的前提,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如果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增强,就愿意主动去学,反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重视在新课改下注重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出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自身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因人制宜、因时、因地科学恰当地构建一些渗透着积极教育目的的充满和谐、生动活泼、蕴含智慧、充满学习情趣的人际交流情境、活动交流情境、生活交流情境等语文教学情境,从而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如临其境,借以来激发起小学生主动进行语言交流的欲望,让小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温馨的教学环境中乐于交流,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较差,教学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因为没有正确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重点,导致其无法对小学生开展语文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难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经常开展各种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工作和专家学者讲座以便更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一切从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小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根本,将教学重点放在小学生语文积极性的培养上,并重点传授小学生终身学习必需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使小学生们从小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和盲目训练为自觉的日常语文学习行为,这样方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录音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小学语文教师口头表述所不能够完美表达出来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加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课堂容量,进而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教师口头传授和文字表述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打破封闭式的常规语文教学状态,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和鲜明的形象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积极思维,进而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对语文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实际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开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生活即教育”大语文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开拓小学生的学科视野,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4.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观念创新,就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语文新课改,这样才可以在本质上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讲解教学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创新与发展教学方法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更深层次和多方面理解,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绘画、小组讨论以及做游戏等等形式来使得孩子能够在学习诗句的过程中,对文章中道理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就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激情。

5.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展高质量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重视提升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高质量的备课工作,一般情况下,备课都要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增加对小学语文教材深度、广度、语文教材体系以及语文教材知识层次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备教材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找到小学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语文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语文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小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6.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理念,我们要将新课改运用于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方能开创小学语文教学新局面,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40-41.

第9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范文

一、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1.要有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正确深入地理解单篇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课时切割的合理,一节课的密度容量的合理。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工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2.要有运用教学模式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有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要有总结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如果教师缺少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感染学生。要有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老师只有具备了这些,才可教好学生,才能在长期的学习中总结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3.要有设计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型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设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使教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学生。

二、课改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1.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等。这些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因此语文教师提高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十分重要。

2.加强教育理念的改进。因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强的“后效比”,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确立超前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重视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从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陈旧不当的教学理念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崭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