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第1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会议指出,在当前经济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认识不足。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形势,如何趋利避害、转化不利因素、减少负面影响,缺乏必要的、积极的前瞻性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经济增长后劲趋弱。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增幅比一季度回落49.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8.5个百分点。②外贸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今年以来,我市受禽肉封关的影响,造成出口受阻,创汇下降,至今周边国家还未对我市外贸的冻品开关。出口产品缺少高创汇、高附加值、高退税率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出口市场主要局限于日韩等地,制约性较大。③企业资金不足。一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占用持续升高,资金风险压力加大。三是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重罚款收费轻服务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有不规范、不文明、吃拿卡要等行为;“三乱”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个别地方社会治安秩序不理想,存在欺生排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现象。四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富而思进的敬业进取精神不强;有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对人才认识不足,临时工、技工用的多,大中专毕业生用的少;有的民营企业任人唯亲,产权封闭,没有走出家族化的桎梏;人才市场发育滞后,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和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科技人员难招、难留;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少数中青年,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给农业“三化”战略实施带来困难。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抓住机遇,强化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面对宏观调控形势,谁能扬长避短,防范、化解不利因素,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实现大跨越。要积极组织力量,针对当前市场变化,不断开拓信息渠道,对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趋向、宏观经济发展、外部企业动态、生产资料市场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超前分析,科学论证,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宏观调控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第二,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布局合理、活力强劲的经济框架。一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市、强市”战略,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大范围、大跨度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和核心企业群。二是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借助半岛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加快推进我市与半岛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我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是以推进农业“三化”为着力点,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扶持大企业,培育小企业,快上新企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农业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全面增强龙头辐射能力,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四是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科学规划布局、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市场管理等方法,加快三产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创新开放局面。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统领经济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围绕招商引资任务分配,逐级落实责任,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将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客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要继续加大外贸工作力度,大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保持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要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形成一批产品结构好、创汇能力强的企业群体。

第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一要切实解决好 行政管理和执法服务过程中政令不畅的问题。市政府要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及时修订完善各项措施,并将监督、实施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和人员,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保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二要切实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继续抓好政策性融资的同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广泛参与,激活民间资本。争取各类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区域资金实力。加快企业股改和上市融资,做好得利斯、新郎、化工的上市准备工作,为成功上市奠定基础。三要切实解决好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土地利用效益,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调整已批未用土地,分轻重缓急,优先满足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符合我市实际的项目和骨干企业建设用地的需要。

第2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工学;经济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701

作为专业化的知识系统,每个学科都蕴含着各自领域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动力,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知识领域当中,包括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交叉学科发展中,每种学科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学科之间的矛盾点,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决定是否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面彰显出来。

2 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1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 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已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应对庞大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各种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将工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以真正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第3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

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动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区各行各业正在为之努力奋斗。作为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工作,责任十分重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向党委和政府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建议,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需要重视统计分析。从宏观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管理重在宏观调控。调控方向的确定、调控力度的把握,特别是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对宏观经济状况和社情民意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从微观上讲,包括企业经营决策所需的大量市场信息,也来自统计部门。因此,经济越发达,市场越健全,统计工作就越重要。

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需要掌握统计。领导干部要利用好统计这个工具,不断增强驾驭大局的能力。特别是主要领导,都要遇到拍板决策之事。千万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拍板,而应该做到情况明,心中有数。包叙定在重庆任市长期间,曾要求领导干部有重点、有选择地记住50个左右的数据。记数不是目的,是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的工作需要。看似静止、枯燥的统计数据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只要稍加分析,就能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是非常熟悉的,对统计成果的应用是非常有水平的,正是由于他们有水平,才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月统计数据出来之后,政隆区长就会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全面分析,找出经济运行中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温度计”,是宏观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号脉”。在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可通过统计先行、中性和后期指标所反映出的现象来考察宏观经济运行的好坏,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统计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是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成分、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生活、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统计调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但被调查者心甘情愿地参加统计调查、提供统计数据的比率却在下降。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的难度很大。二是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要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统计入世,它对统计数据和统计制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区委、区政府为了准确把握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等指标会更加关注,也要求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的咨询建议。三是统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统计数据源于基层,源头数据不准,直接影响汇总指标核算的准确性。近年来,全区统计数据质量已有明显的提高,但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街道、乡镇、企业统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统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有些乡镇、街道上报统计资料时靠拍脑袋,做数字游戏,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

统计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跟上和掌握区级领导的思路和脉搏,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提供有理有据的分析建议。

(一)提高数据质量,辅助科学决策

一是把握准确性。准确是统计的生命,统计工作的关键就是不搞假数,要反对虚报,也要反对漏报瞒报。统计数据只有真实可靠,才能正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帮助领导把握大局。因此,统计部门一定要在数据准确性上多下功夫,必须真实、无误地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数据资料。二是增强时效性。各行各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时限,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就是为了避免工作被动。目前,月度主要经济数据大部分都要到10日以后才能出来,还是慢了一些。统计部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及重要分析资料,必须及时提供给领导参阅。三是注重全面性。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信息部门,要根据万州经济发展和区委、区府工作需要研究指标体系,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统计体系,不能过分依赖统计制度上的几个指标,要多研究掌握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所涉及的指标。要创新统计方法,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需要,应用统计学原理,结合万州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分析。如果只依据自己的统计指标来分析,不对周边环境、周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对决策造成一些误导。要加强对全国、全市、周边区县、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比较,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四是提高科学性。统计对象的内容变化了,统计工作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混合多元所有制,究竟统计为外资,还是统计为国有经济,或者统计为其他的类型,目前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见。统计部门就应当在这方面探索科学的方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及统计管理制度,确保统计数出有据。

(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监控和分析

统计部门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咨询部门,虽然不行使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但要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监测,撰写一批有份量的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好统计部门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要重点监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状况,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一些重大事件,及时提供监测预警分析论证报告。统计部门不能作为一个只出数据、报表的部门,要主动参与全区各项工作,在服务和监督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如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等等,开展深入的专题调研,及时捕捉新情况、新信息,形成调研成果。要树立“精品”意识,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力争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统计分析精品,为领导提供有深度、有份量的对策建议。要调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表现特点和根源,找出其中的规律,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号脉”,并开出“药方”。

(四)加强统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统计部门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与重庆市、周边区县及沿江城市统计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不断提高我区的统计工作水平。要多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以尽快建立起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多请重庆市及发达地区统计系统的领导、专家来讲授统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全区统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让万州的统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区统计局要加强与市统计局的工作衔接,主动寻求市局的帮助和支持,根本改变不请不到、不问不答的状况,改变目前只有线上往来、没有见面商谈的工作局面。

(五)加强统计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统计部门在不违反《统计法》等有关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在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积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外来投资者、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迫切需要了解统计数据,比如外来投资者,统计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决定是要在万州投资,投资后如何发展。今后,凡是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统计数据,都要向社会公开,为需求者服务;政府应该无偿提供的,要通过党政网和正在拟建的统计网向社会;其余的,也可根据需求采取有偿形式提供服务。

三、加大统计法的宣传执法力度

统计法制建设虽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一些单位和部门为追名逐利,往往置《统计法》和党纪政纪于不顾,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统计法》的宣传必须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要特别强调的是,统计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不是为个人仕途服务的。

一要加强统计普法教育。要把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四五”普法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依法统计意识。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要向社会公开曝光。建立健全统计监督检查制度,对各开发区、各部门、各乡镇的统计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个别地方、部门和单位滥用统计数据、调整统计规则等行为,一定要坚决抵制。对违反统计法的,造成恶劣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强统计调查管理,确保数出一门。统计部门是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区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要与统计部门协商,按统计部门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数据都必须以同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凡是各部门向公众公布的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考核数据,应经统计部门的审核认可。

四、提高统计队伍素质,加强统计组织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批精通统计科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将系统学习经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做到“勤学、守法、报真数”。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留住人才,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统计人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学习、作风正、守纪律、能战斗、保廉洁、做表率”和“会指标、会调查、会管理、会执法、会微机、会算数、会分析、会服务”的“八要八会”统计工作队伍,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各开发区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保持必要的人员编制,稳定统计队伍;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统计组织建设,要在党政办公室设立综合统计岗位,安排专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做好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建设工作。各部门要建立综合统计科室或在有关科室中配备综合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做到队伍不散、渠道不乱、信息不断。基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正其书记、政隆区长那样重视统计工作,关心支持统计工作,帮助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

第4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召集全市垂直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座谈,今天。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解各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措施和办法;二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大家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三是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更好地为各垂直管理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各垂直管理机构分别做了发言,刚才。汇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讲得都很好。下面,就垂直管理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服务地方发展,谈3点意见。

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职能作用。

全市各垂直管理部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主动融入,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工作,依法行政、支持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履行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方,几家通信公司业务的不时发展,对群众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科学、务实的统计测算,为我市工作争取了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气象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抗旱浇麦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准确的气象预报为农民群众节约了投入、减少了本钱。食品药品监管、供热、供电、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烟草等部门也都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各垂直管理机构积极沟通,共同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优化了建设环境,支持了经济发展。此,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驻许各垂直管理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工作和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再接再厉。

正确处置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有关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国家防止区划分割,保证政令疏通、协同一体的重要手段。垂直管理机构工作上尽管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地方也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垂直管理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政策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十二五”发展各项目标,需要包括各垂直管理部门在内的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垂直管理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融入,积极服务,把对上级部门负责与对发展负责有机统一起来,一切围绕服务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人民造福,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要提高服务能力。强化硬件能力建设,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二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时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作队伍。三要健全服务机制。靠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真正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强化社会责任,以优质的服务保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5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是检察机关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实践。找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的着力点,就是立足廉洁公正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认真调整检察工作服务发展思路

检察工作只有置于大局之下,才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要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融入大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着力点。

一是服务大局的思想要统一。要把服务大局与履行检察职能结合起来。当前,检察工作要以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为大局,强化检察工作与服务大局相结合的责任意识。把执法办案与服务发展作为一项工作责任,把法律监督和服务发展作为一项执法责任,把依法行使检察权和服务发展作为一项社会责任。从中央和地方党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实际出发,服务发展既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具有检察工作的特点和特色。着力清理检察工作服务发展偏窄和偏差的思想。要树立检察机关整体、检察干警人人,执法办案环节、法律监督项项服务发展的观念,使检察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服务大局的思路要一致。检察工作要积极主动地服务发展,承担起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政治任务,着力解决认识提高,服务下去的问题。力求全面。认真总结已经采取的一些措施和见到一定的服务效果,形成检察工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服务发展新思路。力求落实。在扩展视野中探索服务途径,在把握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中采取服务措施,形成检察工作重点突出、任务具体,近期见成效、长期有计划的服务发展新思路。力求积累。要把检察机关实施的各项执法行动,作为服务发展的一项举动,争取政府各部门联动,与企业、项目形成互动,既要产生直接或轰动的效果,更要推动长期、长效的法律服务。把一点一滴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逐步转化为服务发展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服务大局的行动要自觉。要以司法保障为着力点。保障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保护经济发展成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惩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依法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犯罪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要以保障稳定为着力点。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把矛盾化解在执法办案全过程。克服只顾办案或只管办案的单纯办案问题,加强犯罪动向、倾向的分析研究,为党委和政府,以及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社会进行广泛的警示宣传。要以保障民生为着力点。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发生在经济领域里的案件、事件和事故,及时、准确地提供罪与非罪的法律依据;对容易引发“民转刑”的经济利益和民生问题,主动参与协调、调解;对查处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以检察建议、整章建制和案件回访等方式跟踪服务,减少经济、社会风险。

二、采取检察工作服务发展有效措施

检察机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履行司法、执法的法律监督职责,按“三个至上”、“三个统一”和检察工作主题,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应做到“三个符合”:

一要符合党委中心。以保障经济发展目标为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切入点。紧紧围绕保增长自觉服务、全力保障,发挥检察工作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查办和预防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依法严查司法领域中的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二要符合群众民心。以保障人权民生为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增强为民意识,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加大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的力度。从自身做起,同步加强法律监督和加强自我监督,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从程序做起,切实保障羁押和在押人员的人权。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做起,下大力气查办涉及民生问题的职务犯罪案件。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做起,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犯罪,依法提前介入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坚决查办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依法铲除社会毒疾做起,对贩毒和暴力犯,坚持严打与广泛社会警示宣传并举,严厉打击“黄赌毒”犯罪。同时,要积极探索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是符合企业重心。以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为切入点。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肩负重要的使命,要以企业为服务重点,进一步提高为企业的司法保障能力和法律服务水平。坚持平等的执法理念,维护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利益,对侵吞企业和盗抢企业资财的犯罪,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要一律严惩。坚持有利的执法原则,坚持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维护企业职工员工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出发,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规范执法,文明办案。坚持进企服务的执法方针,以发案服务和预防职务犯罪服务为基础,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需求,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了解企业受到不法侵害困扰情况,依法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支持,为企业守法经营、科学发展当好法律服务“后盾”。

三、建立检察工作服务发展长效机制

检察工作在服务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探索服务途径措施,创新符合本地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服务发展长效机制,提高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打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基,执法更加公平。着力加强检察队伍自我监督,提高检察工作服务发展公信力。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总纲。要以坚持检察工作主题为核心,坚持内外监督同时并举,坚持从完善内部监督做起,树立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形象。改进检务督察工作,整合法警、纪检工作力量,对检务督察监督、检查,防范违法职能重新定位,使检务督察成为检察机关内部名副其实的监督机构。改进涉检内部监督工作,依照法定程序,明确内部监督,包括责任追究在内的各项具体规定,增强内部监督的严肃性、实效性。改进自侦案件内部监督工作,在“两个同步”,即在自侦案件提前介入、立案同步监督和同步录音录像的基础上,再同步采取检务督察监督措施。同时,积极探索扩展人民监督员对涉检民主监督渠道,使检察机关执法更加公正,提高检察工作司法保障、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6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

宁波市设立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策思路研究

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宁波市总部经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港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以宁波市为例

宁波呼应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的对策研究

《宁波经济丛刊》2011年选题参考

对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探析和建议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融合共享是智慧城市的生命线

宁波杭州湾新区:用智慧打造未来

建设食品智慧系统创建宁波智慧城市

江东区站点经济发展研究

利用外资推动宁波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加快培养宁波市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宁波城乡统筹

图片征集启事

宁波软件园区概况

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做好七个“继续”

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下阶段工作建议

上半年宁波市经济形势分析及趋势展望

下半年宁波市经济运行环境和趋势分析

上半年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和下半年工作建议

上半年宁波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宁波市对口援建青川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显著

轨道交通助推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促进消费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思考

深入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内外市场持续活跃服务业保持高位增长——2010年前5月宁波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大力推进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宁波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提升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品牌影响力的思考

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港口规模的关系研究——基于宁波1989-2009年的实证分析

下阶段宁波市经济工作重点

2009年十项改革任务

宁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与思考

金融危机下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形势分析

鄞州区“四招”破解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难题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江东经济持续增长

2009年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2009年1-4月宁波房地产市场呈现“小阳春”

宁波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增长动因及对策建议

2008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述评

宁波市大型社会公共设施运行机制的探索

发挥海洋文化作用,促进“海上浙江”建设

论政府在发展动漫产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金融危机对商品出口的影响——以宁波实证为例

关于降低民营企业发展成本的几点建议

《宁波经济丛刊》2009年征文选题参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市民生重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以创业创新精神建设宁波轨道交通若干问题的调查思考和对策建议

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的调查研究

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条件

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若干思考

2008年一季度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建议

第7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一、构建和谐的审计外部环境

构建和谐外部环境就是要增进审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增进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区划面积逐步扩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丹东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区划、新体制、新机制带来的新的生机的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也不断凸现。很多问题,审计机关及时发现,依法处理,提出建议,加强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越积累越多,矛盾激化,演化成突发事件、、恶性事件,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强化审计监督,就是要围绕谋求发展审计、围绕提高效益审计、围绕维护公正审计。最终达到了摸家底、揭隐患、保稳定、促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的目的,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纠正的能力,防止出现项目上去,干部到下的现象的发生。

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不仅仅要就审计而审计,就帐论帐。更重要的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把工作中心由监督为重点转变为以服务为重点,寓监督于服务。要牢牢把握公共财政这一审计主线,立足于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立足于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全面情况,从总体上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围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税监管,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围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的审计内部环境

要坚持内部严格管理和人性化关怀两手抓,致力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公开公正、奋发有为、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致力于建设一个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关;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进退有序、和谐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致力于打造一种以人为本、处处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温暖的审计文化,使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保持心情愉悦和舒畅。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先导,通过学习教育培训、领导定期不定期的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审计干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和活跃审计干部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之间的亲和力。

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制度规范行为,用会议决定审计处理处罚、人事问题、重大财务支出,从而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规范化,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重大决策的号召力。

三是要坚持资源互补,打破科室设置的专业界限,实行重大审计项目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各科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战斗集体,全面提高整个审计队伍的战斗力。

三、构建协调有序的审计工作秩序

第8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互助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被看成是缓解“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在“十二五”期间,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城乡资源要素,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呢?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在新修编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近期要完成县城东新区、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重点抓好县城毛斯河治理、东新街、经济路、毛斯路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合理确定强制性控制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快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中心村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重点做好区域内城镇用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模和扩展方向,正确处理好各产业、各乡镇的用地矛盾,提供必要的城镇发展空间。

        二、着力加强县城建设

        做大县城,既是客观需要,也切实可行,互助县城经过多年建设,拥有较好的设施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做大的条件。今后,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促进县城经济繁荣。

        1.加快新区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区战略性东扩和南伸,大力开拓城市新的发展空间。以行政服务中心东移和产业中心南移带动新区建设,以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结合道路建设,地下综合管线同时埋设,一步到位,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原则上不再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统一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同时,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山水治理”为载体,规划和建设好沿沙塘川河、毛斯河、安定河绿化景观带,恢复沿河湿地,加强小庄后山、安定山、小寺山绿化和县城公园、中心区绿地、住宅小区绿地建设,着力提高绿化品位,提高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和绿化率指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

        2.有序改造旧城

        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善人居环境,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加大拆迁力度,走整体改造、集中开发的路子,引导老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降低旧城区人口、建筑密度。

        3.加快路网建设

        新区以振兴大道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富民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工程。同时,积极争取并实施台子路、东和路等旧城区道路整治工程,切实将鼓楼周边“十”字形道路结构改变为“井”字形结构和“田”字形结构,加大交通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以政府出资租赁场所等方式推进停车场、洗车点等交通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畅通、便捷、高效的城市路网体系。

        4.完善设施配套

        按照以商建市、以市活城的思路,加快专业市场、商业街和休闲绿地及广场建设,搞活城市商业,积极争取实施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娱乐、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供水、排水、供气、供电及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增强城区生产生活保障能力。

第9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资料调查工作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资料调查工作,明确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有效服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的重大意义

县城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和灵魂,是对城市建设在时间、空间上的战略部署,是指导和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交通通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防灾减灾等,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综合协调城乡发展的各种功能,为广大的城乡居民谋求切身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环境得以保护。修编好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县现行的县城总体规划于1988年委托省城乡规划院编制完成,历经了1996年的第一次修编和20*年的局部调整。实践证明,该规划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城镇建设的集聚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全县累计投入的9055.9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1:5的拉动效应计算,拉动了全社会45279.5万元的社会投资;按对应进入GDP值为28%的比例计算,总计完成GDP值为12678.26万元。二是拉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认真执行县城总体规划,全县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50.5:9.9:39.6调整为2004年的45:12:43,第一产业下降了个5.5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4个百分点。三是个私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到2004年,全县有私营企业3522户,从业人员12387人,总产值16066万元,实现税收1205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9.4%。四是辐射带动了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金阳、维益、老字号、绿营、吉祥、万兴碧毫、旭日源、十里香等品牌的食品加工业问鼎市场,有力的拉动了全县种养业尤其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同时,文业石材、地板条、水泥、建筑石灰粉、石棉瓦等建筑建材业迅速崛起,使小城镇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是城镇格局向良性发展。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县城为中心,以施七公路为主线,辐射带动全县城镇建设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在我县已初具雏形。

规划指导实践,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规划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尽管我县县城和集镇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并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能动作用,但现行的县城总体规划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逐步暴露出其局限性和制约性。因此,对现行规划进行修编势在必行,经过修编制定的新规划,必将更加科学地指导我们的城镇建设,更加有利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县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建立“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最终目的。修编以后的规划,将统筹安排城镇与区域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进一步明确城镇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并实现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大通道战略的有机结合,这将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使我县城建建设步入有序轨道,不断加快其建设步伐。

(三)有利于解决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城镇建设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出现了城市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明确、产业支撑乏力、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管线综合性差、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等现象,究其深层次原因,都是由于规划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引起的。规划科学性、前瞻性不够,城市定位不准确,使规划的“龙头”作用无法充分体现,用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样长久下去,对城镇发展十分不利。新修编的规划,将着重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凝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竭力使各项规划更加科学,更富有前瞻性、指导性。

二、规划修编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本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共涉及城区建设、道路交通、供排水、电力、通信、消防、绿化、环保等多项内容,工作量巨大,业务要求精细。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拨出一定专款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委托全国著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完成。修编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进行现状调查和现场调研,其中有现场踏勘、专业部门调查、资料收集、座谈走访和分析研究等项内容。从即日起到8月初,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将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县级领导、各乡镇、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分组深入到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进行调查了解,在现场基本完成现状图绘制和基础资料编定工作。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抓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我县目前的发展速度,要实现省、市提出的“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意味着全县的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必须要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在今后不到16年的时间内全县至少要有13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从根本上解决现实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既是我们县、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事关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步的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要安排分管领导和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积极配合好规划修编专家组开展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认真履职,高标准、高质量地为规划修编工作服务。

(二)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修编原则和工作方针进行。各乡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超前调查研究工作,着重研究好本乡镇、本部门的初步规划意见。并安排专人陪同专家把现场调研工作做深、做细、做全、做实,做到准备充分、因地制宜,真正发挥积极的参谋作用,尽可能为专家组提供科学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编制人员吃透县情、乡情,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质量完成好此次规划编制工作。

(三)明确责任,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