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口腔健康教育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第1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口腔固定正畸知识状况;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省4个地区共计200名为实验对象,农村、城市各100名,男性、女性各100名。在探究其对牙齿健康知识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将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两组,每组100例,针对常规护理组给予其常规口腔护理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健康教育组调查员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常规组调查员年龄6~12岁,男65例,女35例;健康教育组调查员年龄7~14岁,男62例,女38例。两组调查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1.2.1知识理论宣传

设计一套口腔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对社区员的牙齿保健行为和认知进行了解。针对不同认识程度将其分为多个小组,给予其不同的健康教育,采用讲座宣传,广告宣传和家庭传授等多个方式开展。

1.2.2发放调查问卷

向被调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了实验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具体的问卷内容包括饮食行为(食用糖果、碳酸饮料、糖水等食物的频率)、刷牙行为(刷牙频率和应用含氟牙膏的概率)。

1.2.3健康宣教策略

针对常规护理组调查员应用常规护理方式,通过广告方式宣传口腔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健康教育组调查员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4预防工作

教育员能详细讲解具体的预防策略,并定期进行牙齿检查,掌握刷牙的要领,尽量使用含氟牙膏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并要戒除研究等不良嗜好[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饮食行为统计结果

农村食用糖果、碳酸饮料、糖水等食物的频率高于城市。

2.2自我管理分析

健康教育组调查员的口腔健康自我管理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调查员。

第2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龋齿;牙龈出血;牙石;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8+.1 R 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1008-02

为了解安徽省12岁年龄组儿童口腔的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实现《安徽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提出的目标,促进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范围内,城乡按照GDP水平(大中小城市)兼顾南北地理区划,在2市(合肥市、芜湖市)4县(蒙城县、枞阳县、颍上县、含山县)的36个居委会(村)调查点进行。在相关街道的居委会/村庄进行了随机抽样,选中的居委会/村庄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2岁儿童22名,男、女各半。共抽取794名,其中男生396名,女生398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是在同样光源、同样便携式牙椅及参加过专门培训的同一检查员的条件下,对12岁儿童按照同样的调查要求检查牙齿的冠部龋损和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记录员记录检查结果。按城乡和性别分别随机抽取55%的受检者433名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由学校教师和问卷调查员共同组织,在教室统一说明,集体自填答案的方式收集数据。内容重点是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否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自我感觉到的口腔健康问题等。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各流调目标市、县卫生局成立流调领导组,并确定1名有卫生行政及基层工作经验的专职联络员,协调相关街道、居委会、学校等单位,做好流调对象的具体安排、物资器械准备等工作。成立技术组织,由全国第3次口腔流调技术组统一培训技术人员,统一龋病、牙周疾病诊断标准[1],进行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值检验超过0.8者作为检查者,调查中期再由全国技术组专家进行一次标准一致性检验。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每天资料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收集、核查、验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恒牙龋患病情况 在受调查的12岁组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19.3%,男、女儿童分别为16.7%和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1,P=0.064)。人均恒牙龋(D)失(M)补(F)牙数(龋均DMF)为(0.3±0.7),男、女儿童分别为(0.2±0.6)和(0.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7,P=0.019)。

2.2 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 12岁组儿童口腔内的牙龈出血率为43.7%,人均牙龈出血牙数为1.2,人均牙石牙数为3.4,男、女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情况 12岁组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正确率较高,城、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城、乡儿童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

3 讨论

研究发现,12岁组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均有明显下降趋势[2]。要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完全依靠口腔专业人员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不够的,有研究表明,受试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淡忘所学知识, 并恢复到以前的行为习惯[3]。要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提倡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每年1次的口腔健康检查,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龋病、牙周病的防治关键是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学到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的意义[4]。要提供龋病的早期充填、洁治等保健服务,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非创伤性修复等防治适宜技术。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8.

[2] 韩晓兰,颜雨春,蒋勇,等.安徽省口腔健康状况及行为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17(6):553-554.

[3] FISHWICK MR, ASHLEY FP, WILSON RF. Can a workplace preventive programme affect periodontal health. British Dental J, 1998,184(6):290-293.

第3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全口义齿修复 健康教育

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中的常见疾病,它影响患者的美观、发音、咀嚼功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全口义齿修复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诊疗和保健措施。但是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不仅与患者的口腔条件和医师、技师的制作技术有重要关系,还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医患之间的理解和配合有很大关系[1]。尤其是患者的心理因素与全口义齿的满意度有密切关系。

临床资料

我院口腔特诊室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全口义齿修复病人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9~76岁,实施口腔健康宣教,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患者初诊时与主管医师的交谈,了解患者修复的具体要求,对修复体的期望以及患者身体状况、口腔条件,对其做出全面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己拟定的治疗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包括:口腔内条件的准备,疗程及经济上的准备等。我们宣教的主要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修复治疗的大致过程及其必要性,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以最佳情绪接受治疗[2]。

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教会病人取印模时如何配合可以减轻不适感,比如指导病人在印模前练习用鼻深吸气、口哈气、头微低,减轻印模时会厌反射,预防呕吐;告知患者在印模过程中如有不适则举左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动头部,以免印模材料松动移位,影响印模精确度,导致二次咬模。

义齿戴入后要指导病人对全口义齿的使用和保养。⑴示范教育:初戴时病人往往不会装戴全口义齿,在讲解义齿如何装戴的同时还示范给病人看几次,直到病人熟练掌握为止。咬合、发音和咀嚼是全口义齿初戴病人健康教育的重内容,要详细讲解并示范。要反复指导病人做正确咬合练习,以纠正病人因牙列缺损而养成的不良咬合习惯。针对义齿的清洁保护问题,还向病人示范如何护理义齿,嘱病人晚上休息前取下义齿,用牙膏将义齿刷洗干净,在凉水中浸泡,切忌用热水或消毒水浸泡。在刷洗义齿时,必须使用软毛牙刷,切勿用力过重,以免过度磨损义齿。

⑵心理教育:通过耐心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全口义齿的性能和特点,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不要轻易放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向病人说明戴用全口义齿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居多,因此需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要维护老年人的尊严,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诉,充分理解他们的要求,义齿戴入后,详细询问患者感受,做好心理安慰。

复诊指导:初戴义齿时会有异物感、口水多、恶心、发音不清等现象,这是因为义齿的存在,改变了口内空间与舌活动的空间,以及患者对义齿的敏感所致[3]。通过坚持戴用,可以逐渐习惯,不需要做特别处理。义齿戴用后的复诊指征是局部黏膜压痛和义齿掉落。如果压痛明显甚至黏膜溃烂,应及时复诊,但就诊前义齿要坚持戴1~2天,这样医生可以通过口腔黏膜上的压痕来修改义齿的相应部位。并发放“全口义齿修复健康教育”给病人及家属,减少了复诊次数。

讨 论

通过对66例全口义齿修复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概念、修复过程、初戴义齿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等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咬合动作,义齿的清洁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机会,对自己的全口义齿能佩戴应用自如。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患者的评价是医疗质量的最终评定,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不但取决于患者的口腔条件和医师、技师的制作技术,还包括修复前的健康教育和修复后的指导,我们应主动有计划地系统全面地围绕患者修复过程及修复后可能产生的误解、缺乏信心等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全口义齿的认知有正确的态度,能够积极配合,尽快适应义齿,学会使用义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翁世勤,陈征,柯翔康.心理治疗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1,21(1):39-40.

第4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 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 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 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 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 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 “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参考文献

王庆武, 李晓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国强,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71-72

胡德渝.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 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07-609.

田亚光,廖天安,谢奇,等. 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8, 10(5): 327-330.

第5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1.2 方 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1.2.2 口腔科检查及诊断标准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1.2.3 指导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①

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地区及性别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女 大 学 生 龋 齿 检 出 率 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2.2 各年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2.3 对龋病的认识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2.4 对刷牙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与刷牙同等重要,仅有12.0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71.84%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2.5 刷牙的次数和方法

每天 刷 牙2次 以 上 的 学 生 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 min,用餐 后即刷牙仅 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 牙膏、牙刷的选择及牙刷使用时间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 讨 论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其他全身疾病。龋齿应以保健预防为主。目前大学生对其危害认识尚不足,缺乏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观念[4]。

第6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 口腔修复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90-02

1 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逐渐降低,器官功能也逐渐减退,口腔疾病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承受着各种牙齿疾病的困扰,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好老年口腔修复显得至关重要[1]。

2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保医保不健全、老年人口素质较低,并且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超过10%。几乎每个老年人都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其中牙体结构的破坏,特别是牙列的残缺给了很多老年人带来了正常生活的不便。步入老年之后,年纪越大,导致牙结构出现破损的情况也越加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对牙体进行修复。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从小缺乏较好的口腔知识,平时口腔护理做的不到位,所以年老时各种口腔问题都不约而至,但在进行口腔治疗时又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牙齿问题没得到很好的治疗,造成我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低于外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的现象。可见,我国老年人的牙齿修复状况不容乐观。

3 造成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的因素

3.1 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较为明显的退行性变化[2]。

3.1.1 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的釉板组织会出现裂痕,同时其裂痕间隙内的水分丧失,最终会导致牙齿的裂开。与此同时,牙釉质的颜色会改变,且渗透性降低。

3.1.2 牙本质的变化。牙本质在老年时期容易变成硬化牙本质,且牙体脆性系数变大。同时,随着牙体的髓腔空间变小,会造成拔牙的难度增大,使根管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1.3 牙周组织的变化。老年后,牙周组织的细胞活性降低,会出现牙周组织的萎缩的现象。同时,牙周膜腔变窄,血管的形态出现异常。有些甚至出现牙的颈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压根暴露在外面,使牙体出现松动。

3.1.4 颞下颌关节的改变 颞下颌关节盘及髁状突关节区的各种纤维在老年时会出现分布紊乱的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变少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导致皮质骨的吸收增大,从而改变关节的正常面的结构。

3.1.5 口腔粘膜的变化 代谢功能的衰退容易导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组织的变化。如:黏膜细胞萎缩。而黏膜组织脱水会降低组织张力和弹性,引起黏膜组织逐渐变薄及缺乏水分。同时,血管分布的降低,会导致损伤的组织修复时间长,从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

3.2 行为习惯因素

3.2.1 龋病多好发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口腔卫生及护理较差及机体营养不良等的人群,而龋病中发生率最高要数根面龋和颈部龋。

3.2.2 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时口腔卫生观念较差、饮食时食物嵌塞、及伤及牙周组织的创伤等因素引起。

3.2.3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较多、过度饮酒、习惯进食较烫的食物等,会导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现白斑。当然,牙颌组织的改变及口腔修复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导致白斑的发生。

3.3 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很多老年人尽管知道自己存在很严重的口腔疾病却无法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从而导致生活质量日趋下降;老年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口腔卫生宣教不普及,使得很多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相对短缺,自我保健意识缺乏,从而导致个人口腔卫生较差;某些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而不愿及早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从而导致了我国老年人整体上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

4 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临床观察经验总结

4.1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类型和特点

4.1.1 固定修复 活动修复是以前较常用的修复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口腔修复多以固定修复为主。固定修复能有效利用残根残冠,增强口腔的咀嚼功能。

4.1.2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当牙齿缺失量较多时,活动性修复是主要修复方法。在进行活动性修复设计时,应从修复对老年人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考虑。如:复杂义齿的设计要使用弹性较好的钢丝卡环,同时,也可使用联合卡及延伸卡,以成分利用口腔内剩余牙齿支持其稳定的作用。在设计活动义齿时要保持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即为方便以后的义齿修复维护,应在设计时多设计便于以后使用的备用卡环。

4.1.3 种植义齿 种植义齿被誉为人类的第三付牙齿,近年来,由于各种牙齿材料及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种植义齿得以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问题的修复治疗。以前种植义齿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复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来,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从修复的目的进行分类,口腔修复又可以分为美学修复、功能性修复和治疗性修复。其中,功能修复的内容为牙体、牙列方面的修复以及缺损颌面部的修复;而治疗性修复册则对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正治疗。

4.2 老年人口腔修复特点

作为医务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应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点,采用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适应水平的修复方案,使该方案遵循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原则。并做好对老年人口腔修复前及修复后的的相关健康教育,使其重视口腔卫生,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4.3 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方案的制订

口腔医生在制定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案时,要做好对病人的全方位检查。即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时,除了常规检查外,还要对老年人牙齿的其他情况做全面检查,如:老年人旧义齿使用的基本情况、口腔余留牙的健康状况、牙槽嵴的变化情况、牙周组织及黏膜组织的损伤状况、上下牙槽嵴间跟颌间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及相关的口腔肌肉的使用情况等。在充分了解病人的口腔疾病状况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制定好修复方案后,要做出适合老年人不同口腔特点的修复设计,还需要从其全身的健康情况及经济条件等方面考虑,采用与这些方面相对应的修复设计。其中最常使用的修复是固定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当然,修复也要因人而异,如病人牙齿缺失较多、牙间隙过大,就应该考虑可摘义齿联合修复或可摘局部义齿等。同时,口腔医生应结合老年人口腔修复前牙齿检查、详细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的询问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与口腔疾病相关的行为习惯,结合老人现阶段生理、心理状态因地制宜为每一位老人制订口腔修复方案。同样,根据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人造冠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种植义齿修复等不同修复类型确定具体修复方案。此外,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其生理各方面的功能都在不断地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使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也越高。所以,口腔医生在进行口腔疾病的诊疗和修复时,除了要具备口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的相关临床及营养等各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在对病人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的同时,充分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作出全面的口腔诊治及教育病人做好口腔的防治工作。最后,考虑到老年患者在经济及心理上的条件限制,应对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及适当的心理辅导,以达到有效治疗病人的目的。

4.4 修复过程

由于老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某个特殊阶段,其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医生及护士应让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接受治疗。许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是可是治疗很多种疾病的,因此,让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生信任,对医疗环境满意,对医疗技术满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4.5 老年人口腔修复效果的维护

为保证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应对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培养其正确的口腔护理意识,并及时发生口腔问题,积极配合口腔牙齿的修复治疗[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不断提高,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也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健康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系数的主要因素。而口腔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健康问题中的一大问题,对此,我们要给老年人在口腔的修复上提供帮助和支持,研究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口腔修复的方法。在宣传上,要采用广播、电视、报纸及及宣传册等形式对其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口腔护理行为,以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在医疗方面,为其制订个性化治疗和修复方案;经济上采取某些优惠措施,以保证某些存在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及时获得口腔修复治疗。这些方面的努力,将有效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状况。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2]李建虎,孙诛逸,张圃等.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J].现代肿瘤学,2007,15(2):163-165.

第7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血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190-02

妊娠糖尿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性并发症,不但引发羊水过多、自然流产发生率,还可引发巨大儿、胎儿窘迫、死亡等不良事件,危害母婴生命健康。因此,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该院将综合护理管理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1]。为了进一步的探究该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该文将该院收治者作为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患者意愿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常规组30例,年龄段22~38岁,平均(30.2±1.2)岁;孕周23~27周,平均(25.4±0.4)周;其中,初次生产者20例,高龄产妇6例,经产妇4例;文化水平:大专以上学历者5例,高中学历者10例,初中学历者12例,小学学历者3例;干预组30例,年龄段23~39岁,平均(30.3±1.3)岁;孕周23~28周,平均(25.5±0.5)周;其中,初次生产者19例,高龄产妇6例,经产妇5例;文化水平:大专以上学历者4例,高中学历者11例,初中学历者13例,小学学历者2例。2组患者年龄段、文化水平、孕周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如: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干预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管理。

1.2.1 设立产检门诊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科室领导需安排专职护士负责,且该护士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根据患者情况建立保健档案,内容:患者的年龄、孕周、体质量、血糖、血脂等,向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饮食方法等,由负责人员进行整理。

1.2.2 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 资料显示,健康教育、饮食方案的制定是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措施,这就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及饮食方案,以提高预后效果[2]。健康教育: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措施,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主要内容为:糖尿病病发内容、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病发后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还可借助宣传栏、讲座、发放教育手册等途径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借助通俗易懂语言提问,反复讲解,直到满意为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营养现状制定饮食方案:多摄入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以谷类食物为主,提高每日蔬菜、水果等食物摄入总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提高每日牛奶、鸡蛋类食物量;限制每日油脂类食物摄入量,禁止食用油炸类食物[4];叮嘱患者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止暴饮暴食,从而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还需将所制定的饮食方案、健康教育计划等记录在案,以及时监督、复诊,每周按时电话随访,进而了解患者执行情况。

1.2.3 血糖监测 护理人员按时监测患者血糖指标,并教会患者血糖监测的正确方法,直到合格为止。每周2次监督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一旦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以适当调整血糖指标及饮食方案,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4 心理护理 一旦妊娠孕妇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将致使其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再加上担心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间接加大心理负担,危害母婴生命健康。

1.2.5 运动护理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任何产科禁忌证的情况下,需根据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制定运动方案,并按时电话回访,每周至少2次,了解运动情况[3]。该运动方案的强度、时间、频率等内容需根据患者年龄、孕周、血糖指标等情况制定,以饭后2 h运动为宜。当然,运动期间还需确保患者心率处于120次/min以内,一般以慢走为主,30 min/次,禁止运动力度过强,以避免子宫过度收缩。

1.2.6 生活护理 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按时更换内衣裤、相关物品,做好口腔、皮肤清洁工作,预防口腔、呼吸道感染[4]。

1.3 评定项目

预后评定患者营养保健认知程度、血糖指标及护理满意程度。营养保健认知程度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判定,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充分了解糖尿病病发因素、孕期每天需进食总量、每天需摄入水果量、每天需进餐的次数、体重控制范围等,总分100分,分为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护理满意程度亦借助调查问卷方式判定,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即:总分在90分以上表明满意护理,总分在70分以上表明比较满意护理,总分低于60分表明不满意护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营养保健认知程度判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保健认知了解度有区别: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

表1 临床营养保健认知程度判定[n(%)]

2.2 临床血糖指标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早饭后血糖、午饭后血糖、晚饭后血糖指标有区别: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

表2 临床血糖指标评定[mmol/L,(x±s)]

2.3 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程度有区别: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

表3 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评定[n(%)]

3 讨论

综合护理管理是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旨在帮助患者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对母婴的影响。该管理中所实施的心理疏导方案,不但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减轻心理负担,还可从根本上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其积极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饮食习惯、机体营养等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即可满足患者机体需求,帮助胎儿生长、发育,还可通过对营养物摄入总量的限制,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量运动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糖代谢异常现象,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以降低血糖指标;生活护理措施的实施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避免由各种因素引发的感染,保证母婴生命健康。将其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可获得显著效果。该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后血糖指标得以改善,且改善情况多于基础护理常规组(P

综上,临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作用显著,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 程根娣,平风娟,彭巧君,等.循证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68-70.

[2] 谭晓艳,谭玉玲,郑丽迁,等.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503-505.

[3] 吴凤会,钱雷,孙长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39-1941.

第8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手足口病是因为肠道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菌有20多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1],严重的影响了患儿学习、生活以及健康。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的幼儿居多,一般会伴有口痛、低热、厌食、手部、足部、口部会长小溃疡,一般一周之内可以自己痊愈,过于严重者则会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所以幼儿患上了手足口病时,家属应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如果患儿不能够及时就医,严重者会出现死亡。除了相应的治疗以外,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护理工作,有效的保持了患儿的健康,降低了幼儿并发症等的发生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是入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儿的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均自愿进行本研究;116例患儿中没有精神性疾病、传染病患儿,均可以完成本次研究,不会中途离院。入院后116例患儿进行了检查,患儿在临床上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发热、小溃疡、红疹、水泡等症状。116例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30例,女性28例,年龄平均(4.4±0.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29例,年龄平均(4.8±0.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太大差别,治疗结果可相互比较。

1.2方法 将11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为58例,对照组为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同时注重患儿的入院指导、疾病宣讲、饮食干预和生活指导等。

1.3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 为了让患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应向患儿以及家属讲解关于口腔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方法、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进展及治疗注意事项等,让家属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向患儿讲解口腔疾病的主要特点,强调饮食对治疗的影响,纠正患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患儿坚持治疗。

1.3.2健康教育 ①了让患儿和家属更加了解手足口病,向患儿已经家属发送健康宣教小册,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手足口病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方法。并且让患儿和家属对手足口病的了解,减少焦虑和担心。②卫生教育。医护人员对患儿以及家属进行生活健康指导,注意通风,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并需要做好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患儿的床铺保持干净,口腔清洁,饭前和饭后都需要进行漱口。幼儿家属需做好幼儿的保暖工作,预防幼儿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③用药教育。患儿的手、足、口部涂药之后,患儿家属需要注意,患儿此时不能立即饮水或进食,保障药效的正常发挥。④饮食干预,饮食需要既能保证热量和营养充足,又需要对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一定的限制。制定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计划,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尽量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多样化饮食,保证患儿的营养充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⑤出院后的护理。患儿在出院后,需要遵循医护人员的嘱咐合理科学用药,并且对患儿和家属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的宣讲,让家属注重患儿的个人卫生,经常饮水,定期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提供合理的饮食,提升患儿的免疫力。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

1.5评定方法 治疗显效:患儿身体基本恢复,低烧症状消失,水泡、红疹消失。治疗有效:干预护理后患儿的感染并发症大大的降低,患儿身体基本恢复,低烧、水泡、红疹基本消失。无效:患儿身体并未恢复,低烧、水泡、红疹症状并未消失。评定标准:根据患儿的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分。

2结果

所有的患儿都进行了护理,其中58例患儿及家属采取了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以及家属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和家属的治疗的心态、饮食习惯、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1.03%,而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96.55%。

3结论

患儿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患儿的抵抗力较差,手足口病的病情较急,如果不及时治疗,结果难以料想。由于患儿家属对于患儿患病的原因不明确,并且很多的患儿家长极为缺乏经验,导致对疾病时会产生恐惧,所以医护人员安慰和鼓励家属,消除家属因患儿病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3]。在患儿治疗期间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耐心的向家属介绍手足口病出现的原因、传播方式、传播范围,预防方式,以缓解家属的紧张。减少家属的疑虑,并尽最大努力获取他们的信任,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其教育结果十分有效,降低了家属对患儿病情的担忧,提高了家属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4]。综上,在入院时对患儿和家属实施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质量,在临床治疗上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唐俄.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5(12):981-982.

[2]杨英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1268-1269.

第9篇:口腔健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龋齿;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53-02

龋齿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多发性、慢性病之一。教育部、卫生部将龋齿列入学生六大常见病之一,要求各地加强对学生龋齿患病情况的监测,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佛山市南海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在2004年广东省学生体质调研中,被选中为代表珠江三角洲农村的样本地区,笔者对2004-2008年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佛山市南海区7个镇(剔除城区)中,按所处的位置抽取4个镇:大沥(东)、丹灶(西)、九江(南)、里水(北),对各镇中心小学的全部7,9,12岁小学生开展口腔调查。

1.2 方法 与学生体质监测同步进行,集中于每年5-6月检查。负责检查诊断的检查员共3名,均为长期从事口腔流行病调查工作的口腔医生,经业务培训合格,并通过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在0.85以上。按照WHO对龋齿的诊断标准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使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龋齿患病率

2.1.1 恒牙龋患率 2004年南海区小学生恒牙龋患率为16.11%,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0.39%。2008年南海区小学生恒牙龋患率较2004年显著下降,以9岁年龄组下降最为显著;地区方面,以东部的大沥镇下降最为显著。丹灶镇小学生恒牙龋患率最高,2008年达18.13%。见表1。

2.1.2 乳牙患龋率 南海区小学生乳牙龋患率2004年为46.38%,高于广州市小学生(7,9,12岁小学生乳牙龋患率为25.81%,χ2=41.19,P<0.01)。2008年乳牙龋患率较2004年显著下降。其中,以7,9岁2个年龄段下降较为显著,12岁年龄组乳牙龋患率总体不高,但有所上升;地区方面,大沥镇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九江镇。见表2。

2.2 龋齿充填率

2.2.1 恒牙龋齿充填率 南海区12岁小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2004年为23.76%,2008年为31.37%,是3个年龄组中提高最为显著的;7,9岁儿童恒牙DMFT总体很低,充填率也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区域方面,九江镇提高较为显著。见表3。

2.2.2 乳牙龋齿充填率 从表4可看出,南海区小学生乳牙龋齿充填率总体水平较低,2004年仅为7.29%,且2008年未有提高。特别是大沥、里水两镇,7岁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率较2004年显著下降。12岁儿童乳牙充填率各镇均有提高,以大沥、九江两镇变化较为显著。

3 讨论

南海区小学生2008年恒牙、乳牙龋患率较2004年均显著下降。3个年龄组中,恒牙龋患率12岁组最高,乳牙龋患率9岁达到最高,这与恒牙替换乳牙的规律是吻合的。9岁年龄组的恒牙、乳牙龋患率均是3个年龄组中下降最显著的,可能因为近年来南海区教育行政部门围绕“爱牙日”,每年均在小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特别是向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免费派送含氟牙膏,提高了学生爱牙、护牙意识,从而降低了龋齿患病率。4个镇中,东部的大沥镇学生龋齿患病率下降最为显著,而西部的丹灶、北部的里水镇12岁儿童乳牙患病率明显上升。此次所选珠江三角洲的4个镇,除丹灶镇外,其他3镇均是全国千强镇,其中大沥还是全国百强镇。调查发现,丹灶镇小学生恒牙、乳牙龋齿患病率均是最高,且下降不显著。可能因为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总体经济已较为富裕,人们的饮食习惯比较相似,但是较偏远的农村人们接触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少,自我保健意识、口腔卫生行为习惯与近郊农村仍有较大差距。提示今后要加强较偏远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2004年南海区小学生恒牙龋患率明显高于李春会等[7]报道的广州市小学生恒牙龋患率,可能因为南海区采用的是直视法结合探针确诊的口腔调查法,而广州市主要采用直视法,误差较大。

南海区小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2008年较2004年显著上升,而乳牙龋齿充填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其中,7岁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率明显下降,12岁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率显著上升。4个镇中,九江镇小学生恒牙、乳牙龋齿充填率最高,上升也最为显著;丹灶镇小学生无论恒牙还是乳牙龋齿充填率均是最低,且5 a来无明显提高。这种状况可能与各镇口腔保健资源不平衡有关。九江镇是著名的侨乡,文化底蕴深厚,家庭、学校、社会重视儿童卫生保健,九江中心小学设有专职口腔保健人员。丹灶中心小学虽然设置了兼职保健教师,但是更换较频繁。本调查中,12岁小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2004年为23.76%,2008年为31.37%,显著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13.76%)[2]。提示在学校、幼儿园设置专职的口腔保健人员,从乳牙龋齿的防治做起,坚持不懈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有效提高龋齿充填率,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李春会,邓纳莉.2004年广州市学生龋病监测结果分析//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