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概念下的语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两个概念,什么是语文知识,什么又是语文技能。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两个全新概念:“宏观语文知识”和“微观语文知识”全面的概括了语文知识的组成,将语文知识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微观的语文知识是指“与语言运用直接相关的、概括了语言运用中某些具体的特点和规律的语言学常识,它能直接指导和制约个体话语行为”。宏观语文知识是指“与语一言运用不直接相关的,关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语言现代化的语言学常识,它能提升个体话语行为的自觉性”。宏观语文知识和微观语文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文技能是指语文运用能力。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语文”二字的意义,吕叔湘先生在他的《吕叔湘语文论集》中提到“语文”有两个含义:一、“语言”和“文字”;二、“语言文字”和“文学”。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取第一层意思。吕叔湘先生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关于语文教学》,强调“语文的性质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语文教学是使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语文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需要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在日常的实践中,这种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就是语文技能。应该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那么,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前文我们提到过,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周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很多老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上,具体说应当是放在了微观语文知识的讲解上,比如讲字词、讲语法、讲修辞、讲逻辑、将内容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应当说微观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有其自身重要作用的。首先,语文知识帮助扫清阅读时的文字障碍,同时提供写作需要的字词句的相关知识,并有助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同义词、近义词的比较,能够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语法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再有,我们借助语文之手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欣赏祖国语言,热爱祖国语言。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宏观语文知识与微观语文知识共同丰富并深化了语文的内涵,扩大了语文知识的范围,将语文知识的教育与学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语言不只是学习一套知识;语文知识与语文运用相比,语文知识是次要的,语文运用是主要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一个人清晰、准确、利落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语文运用能力当然并不仅仅只依靠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获得的,但是在吕先生认为语文课在这方面的作用却特别重要,我们的语文技能恐怕主要还是通过语文课上来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人们不应当也不能仅满足于“学会了一般的语音、语法、语汇、而应当进一步提高修养,特别是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理解的能力。要动脑筋思考。”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语文技能获得是必经之路。
最后,如何正确处理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呢?其实,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吕叔湘先生认为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这就明确了,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语言和文字并重。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常常出现重文轻语的现象,“只注重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是不理会语言(口语)的学习”。有的人还有这么个习惯,看书时嘴里念念有词,不念就看不下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连看报也得念。放声念在小学阶段是需要的,渐渐地应当改掉,要不念就能看下去,而且要快,能一目十行。所谓一目十行,不是这十行有五百字一眼都能看到记住,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对十行字大概讲些什么,一下子能把主要内容抓住,这个功夫就得训练。”我们很多教师对这样的训练没有概念,不只在当时,就是在当下,这样的阅读训练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我们很多老师杀鸡取卵,追求一节课的进度,忽略这一环节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阅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对浏览、略读、精读字面上的理解,自己都没有运用过,那就更不要提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巧了。这一点,吕叔湘先生不止一次的强调“略读、快读能力要培养,因为生活上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提高了,得到的信息自然就增多了,读一本书的时间少了,学生读的书也就自然多了。这样至少就不会总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学生读的书太少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这些都是有连带关系的。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应该各占多少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孰轻孰重?吕先生曾给出过明确的答案:“学习语言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运用和语文知识比较,语文运用是主要的,语文知识是次要的。”在吕先生看来,在语文课上,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要占大块时间的,语文知识的教授占少部分时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是不可忽视的,但我也不赞成那种特别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满堂灌,讲得比教学目标规定的还详细的做法。我认为,语文知识不但要成系统成体系地传教授给学生,而且要与语言训练相结合,不可拆分出来单独讲解知识,这样做只能事倍功半。我们在强调语文知识系统性的同时,也总同时强调知识不在于讲得多还是讲得少,切忌在课堂上填鸭式的硬灌输,我们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把语文知识渗透到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去,让两者互相渗透,一起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人文性;规范性
有位学者曾经这样阐述过“文”的概念,他说:中国原始仪式的一大特点,是对“人”的重视。在仪式中,对人的重视表现在对“文”的重视。在由人而文这一过程中,“文”,终于扩展为代表整个文化的审美对象概念。甚至孔子也借“文”言事,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文哉”。我想,这大概是对“文”的最好阐释,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拥有的内容,面对的视野!
犹如轻寒的三月里那缕新鲜明亮的阳光,犹如晨光熹微时那颗晶莹如梦的露珠,新课标让语文这棵参天古木,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舒展起婆娑的绿叶,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是呵,博之以文,这是一个大写的“文”字,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然而,我在自己的选修课“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侠义精神”上,却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面对“从杨康(《射雕英雄传》)、郭靖(《神雕侠侣》)的价值取向看中国儒家思想”这一命题时,有些学生竟大力褒扬杨康所为,以为杨康背叛大宋投靠金贼乃人情人性使然,促使金国统一天下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而郭靖以半生精力死守襄阳城,关键时刻为国家民族利益牺牲女儿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在看似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事理的同时,却颠倒了善恶是非黑白,抹杀了起码的伦理价值取向。针对学生的这一错误人生观,我们有必要进行正确引导,纠偏纠正。
这不得不让我们停下来驻足思考,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间平等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讨,强调文本自身的差异性、阅读对话的多义性,是不是让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张扬个性、丰富情感,是否该有底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能否丧失?“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建构对象必须是哈姆雷特这
一典型形象,也就是说个体差异性必须受到规范与约束!必须“约之以则”!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还应该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人们享有各种民利、言论自由,可以充分张扬个性。那么,在这种丰富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时不时发生冲突。如何探求青少年个体素养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无可回避、必须面对的挑战!“文以载道”是一个古老的甚至是背叛“文”的文艺主张,但试想,如果真的没有“道”的融入、贯穿、灌注,那“文”就会纤细、柔弱,就没有了硬朗和磅礴大气,一个民族也就会因此缺乏了钙质!
回首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语文素养的养成中,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展开设计,这里面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有人把“素养”喻为威士忌,它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酿成”意味着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化。或者称为“内化”,它是需要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襟的,而这种“内化”必然是“慢慢的”,需要有一个修习的过程,而且永远离不开“酒桶”这一特殊的载体与环境。所以,我说,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当是“博之以文,约之以则”。
参考文献:
[美]罗伯特・思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姚梅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07.
作者简介:夏晴,女,1977年9月出生,硕士,就职于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一, 2010年7月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创新型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首要的是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更是基础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实行目标。中小学是培育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的基地,师旷曾经对晋平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可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甚至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说在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小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世界各国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定义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但是,内涵却大同小异,以前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角度予以解读,国外主要是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等外延较窄概念去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界定也日益缜密,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并重,强调知识基础与“智以择向”的并重。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首先是人,是一位合格的公民,不仅拥有科技素质,更应该拥有人文素养,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的发展。
语文教学,在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语文的课程性质就能够明白语文课程在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中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明确了语文教学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重要方向。尽管人文素质与语文素养不能划等号,但是他们二者之间交集还是相当明显,这也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学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
希望教师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指引。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依赖语文教学完成,但是语文教学可以承担重要的责任。
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理解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以及语文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冲动、对科学原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科学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科学价值判断、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习惯等。而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天性就有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在工具层面的文化探究、知识层面的文化传递、经典层面的文化积淀、精神层面的文化浸染和教学过程的文化追求。教师大概理解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语文素养三者之间的异同,才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促进了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发展。
第二 、深度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课本,激活静态的作品语言,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言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情感意识,体悟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懂得以儒家"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为人生的做人标准是一种骄傲,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家思想作为社会和谐标准之一是一种责任,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修养去追求是一种幸福。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拥有学不完的人文精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令人倾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令人敬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旷达让人五体投地,杜甫的“三吏三别”惊天地泣鬼神。这些课本中经典之作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佳精神粮食,是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动力的不竭源泉,也是青少年培养创造精神,开拓新视野的优质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轻枯燥说教,重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行传承这些人文瑰宝,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认识语文是人文学科的特点,讲究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使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生命价值得以升华,创造精神得以激发。
第三、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教材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范本,但不是唯一,学生就是把所有的语文课本烂熟于心而缺少必要的课外阅读量,是难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而难以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多元性,耳濡目染式的教育方式比较可取,循循渐进式的方式值得学习。强化训练培养不出人文素养高的后备人才,填鸭式的教学培养不出科技创新人才。教师要以教材为源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引导学生加强相关联的课外阅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作为课外阅读的阵地,建立班级图书馆,建议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过的好的书捐献给班级图书馆,增加同学阅读的机会,增强阅读的氛围。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要好的同学之间开展图书交流阅读活动,在相互帮助和相互监督中,阅读效果得到提高。其次,语文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够形成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持之以恒。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活动,也是读者了解别人的世界和重新构思新的世界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景点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味,所以说课外阅读对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活动
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外国文化璀璨夺目。阅读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寻求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对象,开展朗读活动、背诵比赛,可以迅速有效的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希腊的戏剧发达,可以以希腊的悲剧为对象,进行话剧改编和表演。近现代各国的竞选激烈,可以寻找经典的演讲稿作为版本,让学生参与演讲活动。
总之,语文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舞台,挖掘经典文章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金鹏《第31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坛上的发言》2011年6月
[3]雷实《谈谈“语文素养”》(《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2期)。
关键词:激励 学习 兴趣 教学过程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教师在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施加的外力作用。激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很重要,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增强信心和勇气,激起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做一粗浅的探讨。
一、兴趣激励
孔圣人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好之”、“乐之”即指兴趣,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学习起来效果才更加明显,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好之”、“乐之”呢?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丰富的情感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殊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教师首先要有真情实感。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因此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饱含深情。这种深情源自对课文的深入剖析,如讲《孔乙己》,教师若不对“孔乙己”的悲剧深入把握,而以玩笑口吻讲来,学生就体会不到那种埋藏在文章深处的情感,不能引起共鸣,也就无从引发兴趣。感情的激发可通过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讲解课文背景,描述故事情节,使学生感同身受,还可利用各种视听手段,使学生如临其境。当然,情感的熏陶,兴趣的引发,也不仅仅在课内,“语文”是个大概念。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教学管理者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好社会这本“无字书”,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在山川田野、风云雨雪中展开语文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生活中,了解风土人情、行为习俗等等。总之,要用书本、生活之情,激发学生内心之情,培养起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情感,使之“好之”、“乐之”。
二、目标激励
学生只有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作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初中新生入学时,便根据“知识树”的理论,巧妙地采用画知识树的形式,形象地为学生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魏老师还根据学习目标层次性原理,要求学生标出已掌握的知识点,把尚未把握的部分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无异于为每位同学设计了一张因人而异的目标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使用性。魏老师在开学之初,一课之余,首先考虑到的便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足见他对目标激励的重视,这也是他在语文教学上的重大创举,为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成功经验。
三、动机激励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世界性眼光
比较文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适应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体现了用包容性眼光看待世界的学科方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它宣扬的“世界性眼光和胸怀”以及注重跨界的研究方法,不仅体现了宽广的学科视野,更显示了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它已步入高校课堂,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参考陈惇老师的研究资料:1990年,它正式进入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其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归属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还把比较文学列入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高教司在对师范院校中文系必修课设置的意见中还取消了过去多年开设的外国文学,而代之以比较文学,而在对综合性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的意见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分别开设的两门课。1998年之后,比较文学开始被列为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1]。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首先,它已经是师范性和综合性大学中文系专、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而高校中文系毕业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来源。其次,比较文学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使得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衔接变得顺理成章。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职培训的蓬勃开展,如教育部组织开设的各种中学语文教师“国培”、“省培”计划,以及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逐年扩大招生数量,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现实性也在大大增加。最后,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以进入高校为主,不少人都选择进入中学当语文教师,而比较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中学当语文教师尤为突出,这使得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比较文学已经进入了中学,具有指导中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现实性,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连接途径也变得更加迫切。
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国内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引进、介绍到后来的改造、纵深,并在国外比较文学普遍走向危机的情况下,成功接过了学科大旗。在相关学者努力下,中国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成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并举,成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由此,逐步形成了以“跨文明、跨文化”为标志的中国比较文学学派。尽管关于“学派说”尚存争议,但它起码表明了中国比较文学界已经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较强的学科主体性。在众多国内研究者对比较文学的认识中,典型的定义是: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2]。这一定义中的方法论、“世界性眼光”、“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反映了比较文学强化跨界研究的学科意识以及面向世界的学科视野。近年来,比较文学界又提出“新人文精神”,倡导比较文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衔接,把比较文学理念往更高层次推进,显示了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旺盛势头和新鲜的学术活力,以及与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变迁息息相关的学科敏感性。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是以中学生为授课对象传授汉语基本知识的教学、学习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外,更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规定,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精神,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对人以及生命的尊重。这与比较文学提倡的文化平等、跨文化对话、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尊重自然和生命的“新人文精神”颇有相通之处。从倡导理念而言,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视野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早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就在中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首次运用比较文学这一名称的是法国中学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自成立(1995年)起也一直致力于该课题研究,他们曾计划出版一套丛书《比较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其中的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的参考教材《比较文学视野的中外名篇》由黄燕尤、葛桂录、赵峻、张晋军四位专家级学者完成。
山东省教育部门于2001年曾召开过全国性的中学比较文学研讨会议。山东寿光一中近年来与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比较文学的学术活动,为中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进行准备。西北师范大学李晓卫教授曾支持完成了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的题目是“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研究”。在论文方面,近年来由高校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完成的相关科研论文大概有16篇,这些论文分为两个方向:一为理论探讨,如《比较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思路与意义》《运用比较文学拓展语文课堂》《比较文学基本理念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邹建军访谈录》《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等;二为教学实践探讨,如胡亚渝的《中学语文比较文学导读》系列。后者为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提供了具体的可行性范例,对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有借鉴意义。就目前成果来看,研究者已注意到比较文学对中学语文的重要性。其中,高校研究者更多关注理论建设,侧重探讨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在学理层面上的衔接;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则从实践出发,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课堂的可能性。但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相关研究过于强调比较文学学科的严谨性,限制了它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研究者都把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限定在对外国文学课文的解读上。在现有的课文解析中,影响研究的阅读方法占据主要篇幅,而采用平行研究解读的较少。但比较文学真的就不适用于那些与外国文学没有关联的中国文学作品吗?平行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真的就没有市场吗?笔者看来,影响研究固然能够体现学科的严谨性,保证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捍卫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尊严,但平行研究可能更适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毕竟与外国文学课文相比,中国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来源。这些课文,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多与外国文学没有太多关联,因而进行影响研究是不现实的。如果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可能更具实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平行研究,比较文学可以更全面地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研究者的担心可能在于害怕在解读的过程中出现“x+y”式的比附,从而歪曲了比较文学的原意。但是,其一,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重中之重,而非严格遵守比较文学定义,即使应该遵守比较文学定义,也应该是不同于高校的专业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文学理解应该适当放松严谨性,代之以灵活性、开放性,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其二,即使平行研究变成了“x+y”的比附,它也有可能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视角,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由联想能力。众所周知,很多具有相似性的文学现象并没有继续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对比较文学研究而言,这种文学现象只能算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劣质材料。但就中学生的阅读范围而言,这种简单随意比附却可能为教学增添趣味,使得学生以相似性为基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成为可能。尽管比来比去,可能根本找不到立足点,但在这种“乱联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记忆链,却可以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尽管这可能偏离了比较文学原意,但它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显然很有帮助。因而,就观念上讲,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应强化影响研究的重要性,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尽可能采用影响研究,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强化平行研究的使用,保证所有中学语文课文都能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之中。这就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以更为务实的态度面对中学语文以及中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水平。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因素是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等,其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但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往往会被教师取代。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尚在培养过程之中,因而,这种取代是无可厚非的。在以往研究中,论者往往忽略语文教师对中学生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性,而侧重教材的编写和教改方式,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客体因素,占有主导性的教师才是最需要特别注意的。因而,研究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考察的对象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具体来说,中学语文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把比较文学理念和方法贯彻到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等教学实践之中;对学生的要求则是,要学会用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思维去分析具体文本,由此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国际性视野,形成宽阔的视域。前面已经提到,就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构成而言,一个突出现象是大批中文专业(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选择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岗位,这种情况使得高校的专业知识得以更好地反馈中学语文课堂,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涉及外国文学的课文较少,中学语文想当然地就与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联系在了一起,至于与比较文学的链接则形成了观念上的想当然,即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师想当然地把它归之于外国文学,想当然地以中国文学为本位来排斥它。一般而言,中文系学生如果立志进入中学当教师,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专业必然是其首选的专业课程。这其实是对比较文学的误解。比较文学的最终立足点依然是中国文学,它的跨出去和比较视野的中心离不开中国文学和文化本身,它强调的是在多维度、多视角前提下对本国文学的重新审视,这种审视会大大丰富和扩大中国文学的内涵以及世界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大都开设在中文系课程里,它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这本身就表明它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厘清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就不能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这是把比较文学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前提条件。
(二)实施策略
如何把比较文学引入教学实践呢?就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备课、讲课、课外指导、批改作业等。首先,备课要充分。前面已经提到,如果课文选自外国文学作品,那么比较文学的应用就变得顺理成章。教师备课的时候,除了介绍作者之外,更要强化学生对译者的重视,并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不能深入展开,但教师势必要让学生明白语言转换中的文化差异,使学生明白文化语境不同,语言表达就会不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外国文学选读课文都直接被当成外国文学作品来讲,这是有问题的。除了翻译问题,同样要讲的还有译文在中国的理解和接受等问题。如果课文来自中国文学作品,并与外国文学有直接关联,那么就可以延续影响研究的思路,寻找课文的外国文学渊源以及产生的中国式变化。如果课文与外国文学没有太多关系,那么教师就需要用平行研究方法,扩展学生的思考宽度。比如教师可以用主题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文学主题在不同文化里的表达方式和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类型学方法,探讨不同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里的表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思路要明确,即对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要足够清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相关资料,扩展备课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备课质量。这就涉及了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前述的《比较文学视野的中外名篇》以及用比较文学方法对相关中学语文课文的解读论文,都可以直接为教师所用,这就能大大节省教师们查找资料的时间。这也为高校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师们提出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针对中学语文课文形成配套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其他教师的备课和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多种工具和手段把比较文学方法造成的理解困难以相对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里可以采用幻灯片和视频资料等方式,教师充分利用图片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异域文化特色,使他们能够形象地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学差异。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涉及的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学特色,使之能够明白外国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因素。学生可以以此作为参照,理解和提升对本民族文学、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当向学生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但当前流行的比较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化造成的枯燥化。因而在向学生讲解比较文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文学现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求粗不求精,先使学生形成大致理解轮廓。
比如可以先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入手,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明白何谓影响,何谓平行,即使这种简单化会使学生产生误解也在所不惜。然后再逐步推进,讲解翻译研究、阐发研究等。只让学生理解,不求学生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胸怀要宽、心中有世界,眼界要广、眼中有他国。尽管这样的要求有点高,但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初步意识。在具体讲解时,教师要善于联想和引申,善于引入其他国家的文学文化作为参照物。这个具体操作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比较文学素养,因而,老师的比较文学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再次,教师在课外辅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文学相关书籍,以每次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进行最为合适。比如,利用一周时间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影响研究的理论和相关论文,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世界文化的书籍,使学生明白文化的多元性。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时,可以用推荐的方式减少阅读数量,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起码知道西方文学、东方文学的精品之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等工具来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寻找答案的自学能力。最后,学生除了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要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识。21世纪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球村观念已经形成。对中国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是未来中国的主人,更会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直接决定了以后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如果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心中就有这样的意识,那么以后他的人生之路就会更宽。比较文学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核心就是“世界性眼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核心也应该是这种意识,要把具备世界性眼光和“世界主人”意识当成比较文学教学的最终指向。除了学习、阅读之外,有条件的话学生可以通过出国旅游、考察或者交换学习,在视野和境界上拓展自我的世界性眼光,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国际化的中学生。这当然过于理想化了,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把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到此可以归纳一下。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主要方面就是教师。提高教师的比较文学素养,这是核心环节。另一个方面是学生,促进学生具备初步的世界性眼光和意识,这是落脚点。为达到这样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具体方式着手:(1)教师培训。中学应有针对性地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比较文学的培训。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培训政策,组织了相关项目,现在需要的是相关培训院校强化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这是强化中学语文教师理解和接受比较文学的重要途径。在培训过程中,相关研究者应该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理念和实践方式。(2)授课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国外文学、文化作为参照物。(3)课外阅读。阅读有益于学生初步接受比较文学基本理念和方法,并拓展其文化视野和文学的民族空间。
三、结语
比较文学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势必会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理解视域。它将会促使学生形成国际性视野,以包容心态面对文化差异,以更广阔视角和方式看待世界。对比较文学本身而言,长期以来它一直纠缠于繁琐的理论讨论上,空谈学科人文关怀和价值,缺乏具体现实指向性,而该问题的研究势必对比较文学提升学科品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随着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结合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培养初具国际化素养和世界性眼光的中学生将不再是一种空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必将会有崭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陈惇.比较文学教学的回顾与思考: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而作[J].中国比较文学,2005(4):14-15.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67-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它是字形、字音、词义、语法、修辞、逻辑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源头”与“活水”。无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为中考做准备,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尤为重要。
一、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理念是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并实践过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的草创时期,无疑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新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学情,要实现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对这一阅读理念进行改进。新课改要求初中生做到“三读”――自读、研读、扩读,三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此外,在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这一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笔者认为,无论学哪一门学科,首先就应该认清学习的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就理解方面说,学习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掌握一种技能。那么,从学习语文上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概括地说,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其中,阅读是吸收的事情,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心声,得到他们的经验;写作是表达的事情,是通过写作吐露自己的心声,显示自己的经验。每一个学习语文的人都应该清楚: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这就是学习语文的目的。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最基本的就要靠教科书。“课本是例子”,对待教科书上的例子,关键在读,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多读,读得越多越好。但如何读很重要,包括精读和泛读两种,二者中精读又是关键。
1. 精读
(1)精读的概念。何为精读?叶圣陶先生在40年前就对精读有过精辟的论述:“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于多所比较、多所归纳、多所揣摩、多所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书文的蕴蓄,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错失。”从叶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浮光掠影地读文章是不行的。
(2)精读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在字典和辞书的帮助下把文章中生字、生词的意义弄明白,要结合句子内容,看看这个词语在句子里应当怎样解释,并弄清楚为什么用这个义项而不用另外的义项,或再进一步思考,学过的词语中有没有与这个词相同或相近的,它们具体应如何运用,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认识生字、生词时不求甚解,甚至有时望文生义,结果导致其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
其次,要精读文章的句子。精读句子首先要学习句法,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判断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就弄清其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如果是复句,则搞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此长期坚持,就可以掌握常用的句式,并将之运用于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②要注意文章造句方面的特点。如这篇文章中长句多还是短句多,并结合文章体裁思考为什么多用长句或短句;单句多还是复句多,从文章内容思考为什么多用单句或是复句。此外,还要思考文中的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句子之间有没有用关联词,等等,只有这样,体会才深刻。
再次,理清文章的结构。①要弄明白作者的思路,看文章的几层意思,即传统的段落划分,这直接涉及思路问题,只有把段落划分正确了,才能搞清作者的思路。②看段落与段落之间是如何自然过渡的,有没有过渡性的句子或段落。③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采用的哪种方式。④注意文章的写作技巧,是倒叙还是插叙,是双线还是单线,是单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情节是波澜起伏还是环环上升。只有把文章的结构研究透彻,才能“发掘书文的蕴蓄”,并逐渐养成遣字用语的好习惯。
2. 泛读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它主要追求阅读速度,只需对作品有大概的理解即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只有广泛接触各类文学作品,才能在阅读中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泛读文章的技巧。
(1)根据自身兴趣进行泛读。在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首先提倡他们进行个性、爱好的探究性阅读。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其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泛读作品,学生就能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进而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关键词:表现手法 复习 语文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对“表现手法”的系统阐述,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仅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出现过“托物言志”“象征”等字眼,但从未专门提及“表现手法”的概念。其他版本如语文版、河大版、苏教版等,也都没有对语文知识进行过梳理和总结。然而,试卷中却经常涉及到“表现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表现手法”,又该如何分析其作用呢?对此,教师一般只能从“教师用书”、教辅资料中寻找答案,获得片鳞半爪,再转售给学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有关“表现手法”的复习工作。
一、明确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宽泛、很模糊的概念,从来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照此解释,我的理解是,首先,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修辞学的范畴。通俗的说法,语法就是把话说通,遣词造句合乎语言的规范;修辞就是把话说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姚殿芳在《实用汉语修辞》中说,“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既包括比喻拟人等积极修辞,也包括句式、语体等消极修辞。因此,表现手法当属修辞学范畴。其次,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写作方法的一种。一般认为,“写作手法”包含“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叙述手法等”。表达方式即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即常用的修辞格,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叙述手法即“文章的结构布局手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表现手法包括的内容最为庞杂,诸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想象联想、侧面烘托、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象征讽刺等。另外,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起兴等结构方面的手法也往往都被罗列在此。
二、如何复习“表现手法”
理清了表现手法的大概种类,复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条理。然而,面对如此庞杂繁多的表现手法,该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对概念要不求甚解
对于每一种表现手法,我们不必深究它的定义,即使有明确的定义,也无需死记硬背。例如,关于什么是象征,一般解释为:“借用某种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的事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这种晦涩的定义,读来就令人生厌,即使能够背诵下来,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所以,最好把“象征”的概念抛之脑后。只从浅显的例子中获得对“象征”感性认识。
如文学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象征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坚贞”是一种精神,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于是我们就用具体可感的松树、柏树来寄寓这种精神,这就是象征。松柏四季常青,傲骨铮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用松柏象征坚贞,恰如其分。推而广之,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竹子来象征气节;用色泽鲜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象征富贵。当然,高尔基《海燕》中海燕的象征意义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二)借助例文进行学习探究
对概念的掌握可以不求甚解,但对于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复习时不可丢掉课本,原因有三:其一,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其二,学生初识某种表现手法,多是通过教材中的例文习得的;其三,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非常熟悉,结合教材复习“表现手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要复习“衬托”的表现手法,不妨深入研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为了突出莲的品质,选用了牡丹和来作陪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单单选用这两种花呢?这就要从牡丹花和的特征来考虑。牡丹因为花朵丰硕、花枝高大,显得富丽堂皇,深得到众人喜爱,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作者用牡丹来比喻追求富贵的人。而开在万花凋谢后的深秋,一直在默默抗拒寒霜,悠悠释放清香,因而作者用来比喻陶渊明这样的隐士。牡丹、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作者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这是反衬;而从正面用来衬托莲的君子风范,这是正衬。由此可见,课文才是学习表现手法的沃土,只有扎根这片沃土,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三)多加训练,坚持不懈
从经典例文中我们得到了“表现手法”的初步印象,要想真正掌握还需要经常操练,多加运用。一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有意尝试,在课后拓展练习中要多阅读,多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见多了,练多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动静结合”是文学表达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提到“动静结合”,学生就会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神形毕现;联想到笔下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总之,复习“表现手法”,如果从概念入手,往往得不偿失,越学越糊涂;只有从例文入手,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实现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飞跃。以上浅见,来自笔者的教学实践,未必完全正确,写下来与大家共享,旨在共同促进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著.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 培养 阅读能力
一、创设环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挖掘教材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事实证明,如果把学习兴趣的诱发和平铺直叙的教法画等号,而忽视教材自身因素的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难以持久。因此,要使学生爱上汉语文,培养阅读兴趣,必须重视教材中乐学因素的控制和运用,以发挥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记叙文,让学生充当角色表演,进入文章叙述事件中,体会语言文字对故事情节再现的功能;对于蕴藏深刻道理的文章,利用文中插图或通过多媒体重现故事内容,体会语言文字对深刻道理的阐述功能;利用具体形象的写景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再现情境,让他们享受浏览名胜古迹、祖国山河及自然风光的乐趣,体会语言文字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功能。
2、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靠动机的激发,而对汉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潜在能力的情境,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汉语文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促使学生爱好汉语文,增强汉语文阅读兴趣。
3、创设意境,培养兴趣
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了。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树立榜样,培养阅读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书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是不够的,而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博览群书。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教师首先要对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要把这种兴趣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成为他们可以模仿的对象,课堂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课外知识,课余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讲一两个故事,总会感染着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及时表扬,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
学好汉语文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还要学会长期积累。而做读书笔记无疑是最好的积累方式,是读写之间的桥梁,它容易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刚学做笔记,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摘录好词佳句做起,即把文章的优美词句或最使人感动的地方,随手摘录下来。如果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就可以对文章加以评点。如文章写得好,好在哪儿?怎样好?文章为什么使人感动等等,把读后的感想写下来。此外,对选材典型,构思新颖别致的文章也可以用编写提纲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知识的获取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学获得。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一是长期指导。要在、各篇课文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学法。比如教学生寻找文章的突破口时,可以从课文中心句、词出发读懂课文围绕中心写了一件或几件事,从几方面写的,再代出重点词句,体会中心。也可以从标题中重点词、中心词出发,理解课文围绕重点词、中心词写了什么事,写了几方面,再体会重点词句,把握文章中心。当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教材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总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还有许多许多更进的方法,但只要我们能很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加以正确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肯定有一个新的突破。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再是小概念上语文教学,而是一种大概念上的能力培养。处在一个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学生的要求愈来愈高,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其一生,尤其是小学阶段怎样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点。这个习惯的形成,不仅是说我们的学生能经常性的阅读,而且会善于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能够将内容进行分析、汇总、记忆直到运用,这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只要我们在平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只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再会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低而绞尽脑汁,费尽心血。
参考文献:
[1]张毅,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出国与就业》,2011
[2]马琳睿,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商情,200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9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自身见解,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小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写作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写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课程学习和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的整合学生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顺畅的表达自身对于周围事物的看法,抒发自身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他人、和世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还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写作教学在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自身的写作教学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那么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细小的生活环节里,获得写作的灵感。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观察生活和领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较低,学生在生活中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对于生活中那些细微的事物和情感,往往很难感知到,甚至常常忽略。这就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局限,不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搜集以及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现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到境遇中去,对生活中自己所见到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提升自身的生活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意识的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剖析,并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所观察的事物和现象等表达出来,描述自身对于该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写作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给与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对自己所面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师则应该避免对学生进行打断和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从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出发,得出真实的结论,切实提升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学生学会进行观察和表达之后,教师则应该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对某些没有注意到的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从而循序渐进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知识储备。
其次,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和写作能力等,进行有效的写作情境创设和营造。帮助学生能够在写作氛围和写作情境的影响和感染之下,迅速的进入写作状态,更加深入的理解写作题目的要求和内涵,从而获得一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动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除了要求写作者本人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材料的积累,同时对于外界写作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谐、宁静、愉悦的写作氛围,对于进行良好顺畅的语文写作,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写作环境所具有的促进意义,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和写作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情境的引导之下,进入写作状态,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想法,利的完成写作过程,实现写作预期。
在氛围营造和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写作图片和视频、音乐等,使学生能够在情境的感染和渲染之下,对写作内容形成一个大概的框架和初步的概念。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想到的事物和所获得的情感,用更加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看法,落实到笔端,完成自身的写作,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除了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写作教学需要,将学生从课堂范围之内解放出来,让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对真正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和观察;使其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获得心灵的放松和精神的陶冶,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紧张的写作节奏和写作情绪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更加流畅、愉悦的心态,进行语文写作的练习,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