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金融危机的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危机的起源

第1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员工;生活状况

本研究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SJBXLX001)重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使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物流行业、工程机械行业、证券市场、零售业、石油和化学工业、出口贸易等领域遭受到重创。

2008年10月28日法制晚报称,因金融危机而来北京心理问诊的人数比同期增加一倍,其中85%的人担心裁员;2009年3月4日广州日报报道,81.9%的广州受访市民认为金融危机已对自己经济生活造成影响,其中超过三成的市民表示影响很大。

企业大规模裁员现象也时有发生。如2008年10月间东莞合俊、俊领两家玩具工厂倒闭,造成约7,000余名员工失业;此后浙江、福建等地区也有诸多企业纷纷裁员、降薪以降低成本,进一步引起员工的恐慌和抗议,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出口受到了较强的抑制。而江浙地区地处长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出口贸易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如2007年江苏的外贸依存度就达到了119.4%,2008年浙江的外贸依存度达到68.8%。因而,江浙地区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大。

本研究抽取了江浙地区来自25家不同企业的548名企业员工作为调查对象,从经济收入、工作、物价、储蓄、消费、投资等方面来考察金融危机对企业员工带来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研究者在江苏和浙江内共调查民营、国有、外资、合资企业25家,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0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率为91%。(表1)

(二)研究工具。在前期访谈与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自编《金融危机对企业员工生活影响调查问卷》,该问卷经专家与企业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审核,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内容涉及员工人口学信息、月收入、失业、降职、物价观、消费方式、消费与储蓄理念、投资损失等。

(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金融危机对员工月收入的影响。图1比较了金融危机爆发前(指2008.1~2008.9,下同)与金融危机爆发后(指2008.9~问卷填答日,下同)企业员工月收入的变化情况;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员工月收入的变化不大。(图1)

(二)金融危机对员工工作(失业、降职)的影响。图2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后,有71名员工曾经失业过,占到样本总数的13%;图3表明,有42名员工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曾被降职,占到样本总数的7.7%。(图2、图3)

(三)金融危机对员工消费、储蓄的影响。图4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前,有455人愿意将收入中30%~45%或更多的资金拿出来消费,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人数降到416人;金融危机爆发前,消费金额占收入资金的比例不到30%的员工只有93人,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人数增加到132人;这说明金融危机爆发后,有更多的人选择压缩自己的消费金额,以降低消费水平。(图4)

图5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有189人的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低于15%,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人数增加到230人,说明有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储蓄的必要性;储蓄金额占收入15%以上的人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图5)

(四)金融危机对员工消费项方式的影响。图6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员工首选压缩的消费项目是娱乐休闲费用(占41.24%),其次是出行旅游费用和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因为这些都属于弹性较大的消费项目;而对于粮油肉蛋蔬菜等食品、燃油等交通费用、家居用品、水电气暖等较刚性的消费项目,选择压缩这些项目的员工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图6)

(五)金融危机对员工物价观、投资的影响。图7表明,199名员工觉得金融危机爆发后物价的涨幅严重,占到样本总数的36.3%,308名员工觉得物价涨幅一般,占到总数的56.2%,觉得物价没有上涨的只有41人,占调查总数的7.5%。(图7)

图8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后,有61.3%的企业员工一直没有参与股票、证券、房产等的投资,10.40%的人参与了投资但没有损失,28.28%员工的投资有或多或少的损失。(图8)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2009年2月份正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搜狐新闻中心联合对北京、上海、广州3市1,042位18~60周岁常住居民进行了电话访问,并撰写《金融危机已动摇了居民消费信息》一文,文中指出:六成受访者认为当前物价上涨问题依然严重;消费信心受影响,40%的受访者计划压缩2009年的消费,中等收入者压缩消费的弹性更大,压缩原则是减衣不缩食,服饰与娱乐行业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刺激消费,中间收入阶层不可忽视。

本研究于2009年12月份取样,调查发现:36.3%的企业员工觉得物价涨幅严重,56.2%的企业员工觉得物价涨幅一般,仅有7.5%的企业员工觉得物价没有涨幅;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员工对消费金额有不同程度的压缩,而压缩内容首选娱乐休闲费用、出行旅游费用和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另有13%的企业员工因金融危机而失业过。

由此可见,与2009年2月份相比,金融危机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正在削弱,但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的员工仍占相当比例,企业员工压缩消费、增加储蓄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物价偏高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同时也提示政府部门,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消费可能更需要增加居民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提升人们的消费信心。

(二)建议

1、进一步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一部分人就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从而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几乎导致了全球就业危机,面对严峻的形势,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刺激计划等,以此提高对中小企业、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

2、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起伏跌宕。危机爆发之前,“热钱”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国内物价涨声一片;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又开始担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此后,伴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人们又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的可能。如调查所示,36.3%的调查对象觉得物价涨幅严重,这表明当前的物价问题在民生中呼声较高,亟待解决。

3、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关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打击,大量员工失业,频繁更换工作,参与投资的员工蒙受了经济损失等;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变化,指导他们正视危机的影响,协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主要参考文献:

[1]倪斌.美国金融危机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江南论坛,2009.1.

[2]杨自辉.剖析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影响[J].商业流通,2009.1.

[3]邹十践.初探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和冲击[J].交通世界,2009.3.4.

第2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经济长期失衡

目前西方对危机的流行解释是将这次危机的发生看作是对世界经济长期失衡的纠正,并将矛头直指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却对导致这次危机的另一重要因素甚至是根本性因素――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制――避而不谈。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使美国贪婪地享受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享有的依靠过度借贷、过度消费来发展经济的特权,加剧美国经济的失衡,也使世界经济失衡的大调整最终出现在美国。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开始,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标志着美元霸权的初步形成;1985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净债务国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全面形成;1991年冷战结束以后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新兴经济体大都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生产、贸易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而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本土化、化与单边化趋势加强,充分证明了美元霸权地位全面巩固。美元霸权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是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非货币化,美元形同黄金,但又无需受黄金兑换的约束,构建了信用美元货币本位;二是美国牢牢把握着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黄金(部分)的定价权,使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对美元依赖性非常高;三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浮动汇率制与货币自由兑换,进而带来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四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防止本币受投机冲击以及解决外汇短缺而大量积累美元储备,由此形成了近30年美国生产美元,而其他新兴经济体生产信用美元可以大量购买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现了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和输出美元而美国输入产品和输入美元的“双输出”与“双输入”的怪现象。

冷战过后,随着新兴经济体开始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领域对新兴经济体实行出口禁止,这种违背比较优势基础的单边贸易政策导致发达国家普遍对新兴经济体保持经常账户赤字,加剧全球经济长期失衡。这种失衡现象在美国经济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国内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及超前消费观刺激下,美国消费需求旺盛,从1994年到2007年,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增长每年高达3.5%,经济发展与增长对消费的依赖性极高。在2007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从1995年的占GDP的1.5%骤升到2006年的6%。与此同时,从1992年开始,美国家庭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就开始不断下跌,在2005年,几乎达到了零储蓄。因此,不得不依靠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将其出口所获的大量美元重新回流美国市场,以此来弥补美国储蓄不足,也就是用资本账户盈余来补充贸易赤字。美国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本质上是依靠不断对外负债来拉动本国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就有学者指出美国依靠过度信贷(负债)刺激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但过去30年来,美国却很好地维持了这一增长模式,延长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周期。这主要得益于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地位,来自国际贸易结算和美元投资等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保持了美元稳定,美国可以轻易地通过发行美元和国债向世界融资,维持其经济增长。摆脱金本位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货币发行失去了必要的自我约束,不能自发调节国际经济失衡,让经济发展避免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但其代价是失衡的国际经济必然带来剩余货币。如果剩余货币能够合理分布,并不必然会导致国际经济问题。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剩余货币向美元集中。通过贸易结算、投资货币及储备过程,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逐渐将其他货币剔除出货币体系。

结算、投资与储备货币向美元集中,对美国来讲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过过滤,剩余货币加速向美元集中。这些资金为美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的外部资金,弥补了美国由于过度消费带来的国民储蓄不足,使它依靠信贷扩张拉动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得以长期维持。但另一方面,这些货币之所以流入美国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在于美元币值的稳定性,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美元资产比较安全,刺激了购买美元资产的热情;其二在于美元资产的高收益,在美元高收益的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种被证券化的抵押贷款,这部分资产本身不具备生产能力。由于流入美国的过于庞大,且美国金融市场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各市场间的资金竞争异常激烈,所有金融资产价格全面快速上涨,逐渐有大量资金流入被伪装成安全性高实则风险高的劣质资产中,催生催大全面的金融市场泡沫,为美国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货币的内生性导致金融泡沫破灭

货币内生性理论认为当今世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构成,并不再以过去央行所能控制的流动性如基础货币与通过金融机构放大的广义货币为主,在市场中占大部分比重的是央行无法直接控制,由市场内生的流动性如证券化债务与各种金融衍生品。流动性内涵的转变,需要改变过去将央行利率作为整个金融市场中流动性宽松程度唯一指标的看法,而转为用更为宽泛的指标来测量市场中的流动性。根据流动性新标准,危机前金融市场流动性总量至少是全世界GDP总量的10倍以上,增度是世界GDP增速的5倍以上。金融市场流动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增度上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只能以危机爆发的形式纠正这一过度扭曲的比例关系。

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流动性充裕的主要原因,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能影响的流动性规模非常有限,大部分流动性都是市场内生的,市场内生流动性的动力在于对流动性的需求。市场流动性代表着对基础资产的购买力,如果基础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就会直接刺激投资者需求更多的流动性进行投资与投机。但如果市场不足够发达,就无法内生出相应的流动性规模,这种需求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基础资产价格上涨是市场流动性急剧扩张强大的需求动力,而监管缺失下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是这种需求能得以满足的客观条件。前者导致需求增加,后者使大量供给成为可能,缺一不可共同造就充裕的市场流动性。

正因为金融体系的监管缺失,致使最近十几年来全球流动性有了急剧扩张。以美国为例,从1990年到2006年,金融衍生品与证券化债务扩张了5倍,央行所能有效控制的高能货币与广义货币只占全部流动性的7%,其余93%的流动性是市场内生。市场流动性主要是通过金融创新内生货币(流动性)的行为,央行无法直接控制这部分流动性,只能通过利率间接影响,而且效果还取决于市场结构本身,从而这部分流动性相对独立于央行。这种独立性使资金价格对央行利率不敏感,一定程度上让央行无法通过利率有效调控资产价格,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挑战,削弱了政府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并直接导致金融泡沫的破灭。

1.流动性充裕催生资产泡沫

流动性充裕使市场上资金非常廉价,资金间竞争加剧,对资产需求上升。市场中的资产是有限的,对优质资产,需求上升会不断推升其价格,使价格与基本面脱离;对劣质资产,部分资金也会忽略其风险成分,进行不合理定价,催生泡沫。流动性充裕还膨胀市场信心。过去5年中,金融市场经历了一些小规模的金融动荡,但市场流动性充裕,使市场可以很快吸收这些动荡,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吸收动荡与冲击的能力不断变得乐观。流动性充裕给投资者造成了市场繁荣稳定的假象,膨胀了市场信心,风险偏好不断加强,对风险定价偏低,导致资产更快上涨,催生泡沫,增加了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2.央行无法直接控制市场内生流动性的规模

这不仅仅是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与缺失问题,更多的是金融市场自身发达程度与市场预期问题。市场内生流动性定价更多取决于市场对经济前景与资产价格的预期,而非央行的政策利率。如果市场预期经济持续向好,资产价格继续上升,即使央行提高政策利率,融资成本上升,宏观流动性趋紧,在高度发达的金融创新体系帮助下,市场总可以找到途径来满足自身的流动性需求。例如美联储2004年起进入加息周期,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一路上扬,利率和收益率却一路下滑。

3.内生流动性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失效和滞后

金融衍生品通过锁定、分散与转移风险,提高了市场吸收冲击与风险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央行的政策利率风险。央行的政策利率变动后,利率信号在巨量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分散与转移下逐渐弱化,根本无法在市场中有效传导,从而无法形成对资产价格的调整。金融衍生品中规模最大的是利率衍生品,它一般用来锁定资金成本。在美国市场上,如果按照名义价值计算,利率衍生品冻结了大约500万亿美元的资金成本 。也就是说,规模如此庞大的资金在央行调控政策利率时,其成本在合约期内根本不受影响。衍生品将合约期间内所有的利率变动进行累积,在合约结束时突然释放积累的所有风险,让央行对资产价格只能是政策利率的骤松骤紧,这对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

4.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率让市场波动幅度更大

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交易中可以起到杠杆作用,大多数衍生品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只需用占资产总价值很小部分的资金就可对资产进行交易。市场上有些金融衍生品的杠杆率甚至可以高达100倍,投资者用占基础资产价值1%的资金便可以对基础资产进行交易。衍生品的高杠杆率,快速增加了对金融资产的购买力,极大丰富了市场流动性。在投资者风险偏好高时,高杠杆可以让投资者以非杠杆时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增加资产头寸,市场流动性也以十几倍或是上百倍的速度扩张,快速推动资产价格上扬。然而一旦市场风险偏好转向,投资者在“去杠杆化”(deleverage)时,市场流动性也会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减少,遭抛压的资产价格会急速恶化。特别是在投资者集中离场时,流动性枯竭的速度将更为惊人。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危机后不久市场流动性几乎在瞬间就枯竭的原因。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率都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幅度,给市场安全带来巨大冲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危机对金融领域的影响

入世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拓广与加深,爆发在世界经济中心的金融危机不可能不波及到我国。在金融资本方面,我国目前资本账户仍处于管制状态,与世界金融体系的联动性有限,整个金融体系相对封闭与保守,因此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业避免了直接冲击,损失有限,风险可控,危机传染到我国金融领域的可能性不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损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债券损失。我国商业银行持有了美国金融机构的债券,如次贷证券、“两房”证券,另外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如雷曼等公司发行的债券,这些债券在危机中会蒙受损失。二是金融机构的股权损失。在危机爆发前夕,我国一些机构对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参股,目前这部分投资也因危机而出现账面亏损。三是持有的大量高级别的“两房”发行的证券以及美国国债。虽然由于美国政府的接管,两房暂时免受破产的厄运,但在危机还未结束,市场未稳定之前这部分资产都是值得注意的。除了这些损失外,还应注意到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跨境资金流向逆转与投资者信心改变等,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影响。

(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实体经济方面,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特别是欧美市场出口的依赖性非常高。这次金融危机,受损害的金融机构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欧洲、日本都深陷其中。随着危机的逐渐展开,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会逐渐展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已是不可避免,进口需求会随之下降,这将加重我国外向型经济主导的经济基本面所面临的压力。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一次通过外贸经济调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性机遇,因为我国过于依赖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建立在各种资源价格扭曲之上的。这种外向型经济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潜在风险,是不可维持的。过去虽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迟迟难以启动,而这次危机的发生恰好给了我们改变和调整的外在压力,适时地通过各种制度设定来启动内需,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坚实地基础。

(三)危机对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

危机对缓解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有好处。金融危机之前由于全球流动性充裕,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投机力量过度,导致价格高居不下,给全球与我国的通胀带来了很大的输入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汶川地震等原因,我国经济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发展面临滞胀风险。而在危机后,市场中流动性变得紧张,投机力量受到打击,再加上危机过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预期石油、粮食以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会得以缓解,因而其价格也开始逐渐回落,这就极大的缓解了我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为我国更专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松经济政策创造了空间。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性意义

(一)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

美国的危机既是美元霸权的结果也是金融市场极度发达的产物。坦率而公平地讲,对于我们这样在各方面仍处于市场体制转轨,金融市场建设尚较落后的国家而言,此次危机无太大的直接性启示意义,反而很容易造成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无意有意将危机错误解读,继而干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之前人们普遍把美国作为自由市场机制运行的典范来看待,而这次危机爆发国却在美国,因此在我国与世界范围内逐渐有人开始怀疑市场机制的有效性问题。

勿庸置疑,这次危机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了市场机制,明白了其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这样能让我们更好的利用它的优势,弥补它的不足,更好的完善它,使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不是因此而全面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改革走回头路。在实体经济领域,市场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应旗帜鲜明的继续深化实体经济领域内的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坚定不移推行国企改革打破行政垄断,避免权贵资产阶段的出现。我们决不能因为市场机制在金融领域出现问题,而否定它在实体经济领域的作用,停滞我们目前的经济改革,如果这样,那将是此次危机对我国造成的最深刻与实质性的伤害。

(二)正确处理好金融领域开放与金融业、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不顾自身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贸然全面开放金融领域或者实施金融自由化,允许资金无序流入,最终会导致过度投机和危机发生,这一事实在对比这次美国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是很容易得出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学界特别是某些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将问题原因归咎于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并未对其激进的开放政策做出过多批评。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即使金融体系发达如美国,在面对巨量的资金流入,其金融系统也会出现资源配置失效,导致危机发生。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如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对我国施加压力,迫使我国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其主要理由是其金融资本的流入会加快我国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体系完善。诚然我们需要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此次危机的巨大危害,告诉我们如果盲目引入外资,这些外资又无法为我国社会经济(这取决于国家实体经济的规模与金融机构配置资金资源的效率)充分吸收,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生产性资本而过度转变为金融资产投机资本的话,这样的资本流入对我国来讲是弊多利少。因此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要从自身金融业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实体经济状况,有取有舍谨慎进行。

(三)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金融创新工具大规模发展起来以后,监管机构监管职能相对滞后,风险控制能力没有得以相应提高。金融创新工具过于发达,创造了丰富的市场流动性,推升了资产价格导致泡沫产生。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发达,各市场之间联系不紧,基本处于分割状态,为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全面完善、发展与深化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发挥金融体系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发展金融创新工具将会是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不二选择。

但金融创新工具具有产品结构复杂性、高杠杆性、交易隐蔽性等特点。发展金融创新工具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其杠杆率,防止由于道德风险的过度投机;建立科学的止损制度,防止在市场逆向时,出现“赌徒心理”。同时必须做好相应产品风险揭示,坚持产品“穿透性”原则,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扎实稳步的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发展。

(四)积极稳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是危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危机带来的惨痛教训一定会引起国际社会对当前的国际货币体制进行深刻反思。我国应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努力逐步实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储备货币多样化,减少货币过度向美元集中,降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货币风险,解决国际金融体系安全制度层面障碍,维护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无论在规模与质量上还不足以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相抗衡,但在推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储备多样化上仍有很大空间。在国内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强利率体系建设,理清各种扭曲的商品资金价格,促进国内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从而稳步推动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在国际方面,我国可以与适当的贸易方在贸易结算中逐步加重人民币的权重,边缘化美元,这不但可以弱化美元影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分量。总之,我国应利用危机带来的有利国际政治舆论环境,抓住机遇积极稳妥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世界金融体系安全做出自身的贡献。

(五)建立健全我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第3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裁员;成本与收益

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世界各国市场均持续的萧条,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大规模的裁员在企业中盛行。中国也有很多企业纷纷采取了大规模的裁员行动。据统计,在广东打工的湖南民工已经有30万已返回了,每天还有很多江西、河南、四川等地的民工返回。富士康作为中国的一个巨大的制造业集团,拥有70万员工,为了缓解这次金融危机的压力,采取了大规模的裁员。公司采取裁员的措施从表面上来看是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给企业一个喘气的机会,但是从长期来看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问题。

一、制造业员工的特点

我国的制造业很多是代加工型企业,企业的生产是接受外来的订单,通过生产获取微薄的利润,这类型的企业在我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同时这些企业雇用的员工一般是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企业招聘员工的门槛比较低,员工流动性很强。这些员工的收入也比较低,很多员工和公司之间没有签订相关的合同,一旦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没有相关的手续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富士康从1996年开始进驻深圳以来,这个制造业的航母发展迅速,从2003年的3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70万人,在招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周招8000人的历史,招聘了大量的廉价员工。2003年营业额即突破100亿美元,2004年营业额增长61%,2005年再增长65%,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2006年,其营业额突破了400亿美元,但是根据一份统计截止日期为2008年7月25日的富士康内部文件显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员工为65万人,与2007年相比,整整减少了10万人。有可靠资料表明,深圳一地就缩编了近4万人。同时鸿海集团宣布,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最近将会裁掉10%~15%,将近有7万员工将被裁掉。面对经济萧条,富士康不断的裁员。

二、公司裁员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企业裁员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是经济性裁员,由于企业管理者经营不善或市场因素,造成严重的经营困难状况,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公司被迫采取裁员来缓解经济压力的行为。它的出发点是以减少员工总数,从而节约人工成本。第二类是结构性裁员,由于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导致的变化在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分立、撤消,而引起的裁员行为。它的目标是追求公司未来的人事和组织特性能够相吻合,并不是迅速降低成本。第三类是优化性裁员,是企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或其他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雇不满足企业要求的员工。目的是确保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而增强员工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而现在这些制造业采取的裁员基本上是经济性裁员。

(一)企业裁员的收益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美国家对这些制造企业的订单大大的减少了,我国很多企业是通过接收国外的订单,生产后在销售到这些国家。因此,这些企业就会出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面积的招收工人,一旦经济出了问题,就必须减少工人。因为是代加工型企业,企业招收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花费比较低的成本招到需要的人员。因此,在经济环境萧条时期裁员可以获得很多的收益。

首先,可以节省成本,获得比较多的现金流。经济危机时期很多企业都会出现现金周转不过来,企业采取裁员之后可以把员工的工资转移到生产上来,对企业的现金周转有一定的帮助。合理的裁员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实力的有效措施。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企业可以在该行业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也不是很大,这时企业也能维持生存;一旦出现了经济运行不好时,企业就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公司在危机时期裁员也可以对内部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研究表明,没有效果的劳动力,不仅不能提供任何无效的劳动产品,而且还会提供负的产品。根据相应的正负效应规则,按10000元的有效劳动人均产出计数,2000万无效劳动力每年使社会损失约2000亿元。

其次,为企业渡过难关,赢得重生提供机会。企业部进行缩减员工就可能面临着倒闭和破产,富士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得不进行裁员,富士康招的员工是比较廉价的,主要是通过廉价劳动力未来赢得微薄的利润,订单少了后要是不进行裁员,劳动力剩余大大提高,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一般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包吃包住。在危难时期企业只有通过裁员才能削减成本。国际客户需求疲软引发恐慌,鸿海最大客户之一戴尔公布的第二季财报不佳,投资者担心戴尔业务萎缩将直接导致代工厂收入大幅下降,鸿海股价当即跌停,这将严重影响鸿海的股价,导致资本供血不足。因此郭台铭提出了“降低库存、应收账款和闲置资产规模”等几大措施,以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幅裁员。

再次,增强竞争性,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在面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大潮中,职工处于弱势地位,失去工作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这都是职工面对的现实。员工为了不让自己被裁掉,就必须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经济性裁员对企业员工,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只有员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当企业经营出现经济性裁员时,才会不被裁掉而成为骨干员工,未来的前景也更加美好。

(二)企业裁员的成本

首先,人员心理恐慌,公司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时进行裁员,会出现人心惶惶,在政策没有落实之前,员工没心思工作。阿马蒂亚·森认为,失业者的结果不仅是收入的损失,失业还会剥夺其他的能力,对个人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会让员工感到生活没有安全感,朝不保夕,压力持续增加。在流动性过大的企业组织中,工作人员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员工在这种氛围下,会更多的是等待和观望,或寻找其他的退路等消极状态。

其次,对公司的形象会造成严重的损害。裁员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尤其是知名企业的裁员行为往往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很容易导致人们对该企业的不信任,以致影响社会对该企业应有的评价,从而削弱了该企业的市场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并且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公司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若组织内部不提出安全保障工作的政策,也不与工会协商交流对员工合同的承诺,一旦财政困难的迹象出现,裁员将成为公司迅速脱困的手段。但这种裁员无异于是把企业最好的财富——员工,无偿的就送给了竞争对手。如果该公司将员工作为公司的战略性资产,而不是作为一个成本,尽量避免裁员,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员工会更加卖力的工作,与企业共同走出危机。富士康裁员后,据统计,5年来富士康有近500 名骨干员工跳槽至比亚迪,其中包括许多高级技术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不仅将技术带到了比亚迪,往往将大额订单也带走了。由于大规模裁员,使员工感觉到企业经营出现了很大的困境,这种信号会促使员工会逐渐失去对企业的信心,由此带来的是士气一落千丈。企业裁员也会让员工觉得企业不关心自己的利益,那么员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工作认真负责,最终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反过来更是要裁员,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可谓巨大。

再次,比较短期效率和长期的损害。经济裁员行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时间下,真的可以带来正面影响,为企业摆脱面临的困境,但也留下了一些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商业环境和商业条件持续变化,直到原有的前提和边界条件超出裁员所要求时,其积极作用的就开始减少,甚至走向反面,因此,裁员策略往往隐藏着风险冲突。据美国2004年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中,裁员公司股票价格平均上涨了4.7%,而同样的规模,但没有裁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343%的利润。

最后,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显性成本。依据我国新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因此,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增加企业重新聘用的成本,调整成本等。总而言之,裁员并非简单的将冗余人员从工资名单中删除,裁员会真真实实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效率。

三、结论

企业裁员是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会给公司带来深远的影响,公司的决策层要权衡利弊,谨慎采取行动。在裁员的过程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使公司的损失达到最小化。对于企业来说,一定程度的裁员是有必要的,但它不等于表示,裁员就是解决企业经营不善状况的“灵丹妙药”。企业裁员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体现了一种商业道德,是一项影响巨大的经济行为。当裁员的时机、方式不对时,在短期内会带来成本的下降,但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故企业在经营困难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裁员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正负效应,正确做出判断。

参 考 文 献

[1]马静.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9)

[2]王庆彤.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8(7)

[3]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

第4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随着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简称EDI)等现代通讯手段在国际商业中的使用迅速增多,各国对EDI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1991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下属的国际支付工作组开始负责制定一部世界性的EDI统一法。1993年,该工作组在维也纳召开第26届大会,会议全面审议了世界上第一部EDI统一法草案《电子数据交换及贸易数据通信手段有关法律方面的统一规则草案》。由于不同法系的法律不可能很快协调完备,为适应各国对EDI统一法的迫切要求,统一法采取了灵活的"示范法(model law )"形式。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络变得更加普及,到1996年为止,在国际互联网上展开的开放式数据交换比EDI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1996年贸法会大会决定,统一法标题中不再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字样,代之以"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并将《示范法草案》名称改为《电子商务示范法》。同年12月16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85次全体大会以51/162号决议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这一法律范本。该法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电子商务法律上的空白或不完善的问题,促进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示范法》的主要内容。

    《电子商务示范法》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电子商务总的方面,共三章15条,。第二部分只有一章2条,它涉及货物运输中使用的电子商业,本文仅就第一部分的条款做介绍。

    第一章"一般条款",包括适用范围、定义、解释、经由协议的改动等4个条款;第二章"对数据电文的适用的法律要求",包括对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书面形式、签字、原件、数据电文的可接受性和证据力、数据电文的留存;第三章"数据电文的传递",包括合同的订立和有效性,当事各方对数据电文的承认,数据电文的归属、确认、收讫、发出和收到数据电文的时间、地点等5个条款。

    (一)第一章:一般条款。

    1.适用范围:示范法第一条对适用范围做了规定即"本法适用于在商业活动方面使用的`以一项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任何种类的信息"。它的适用很广,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各样通讯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信息的情况,而不限于某一特定的形式或手段。该法还专门对"商业"一词做了广义的解释,使其包括不论是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一切商业性质的关系所引起的种种事项。商业性质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供应或交换货物或服务的任何贸易交易,分销协议,商业代表或,客帐,租赁,工厂建造,咨询,工程设计,许可贸易,投资,融资,银行业务,保险,开发协议或特许,合营或其它形式的工业或商业合作,空中、海上、铁路或公路的客、货运输。

    2.定义。在本章第二条中,该法对"数据电文"、"收件人"、"电子数据交换(EDI)"、"发端人"、"收件人"、"中间人"、"信息系统"等词均做了定义。"数据电文"系指经由 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电子数据交换(EDI)"系指电子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商定标准来规定信息结构的信息电子传输。一项数据电文的"发端人"系可认定为:(a)发送或生成该数据电文的人;(b)被代表发送或生成该数据电文的人;(c)对数据电文予以储存的人;(d)但不包括作为中间人来处理该数据电文的人。一项数据电文的"收件人"系指发端人意欲由其接收该数据电文的人。"中间人",就某一特定数据电文而言,系指代表另一个发送、接收或储存该数据电文或就数据电文提供其它服务的人。"信息系统"系指生成、发送、接收、储存或用其他方法处理数据电文的人。

    第三条提醒各国对该法做出解释时,应考虑到其国际渊源以及促进其统一适用和遵守诚信的必要性。第四条规定合同各方对本法第三章有关电子商业的规定享有另做规定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不适用于该法第二章。 。

    (二)第二章`对数据电文的适用法律要求。

    1、对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第五条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认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执行性。不应歧视数据电文,应同等对待数据电文与书面文件。

    2、书面形式要求。示范法第六条规定,如果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或规定了信息不采用书面的后果,那么只要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我们知道,电子商务产生的非纸质的数据电文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差很大,传统的书面文件包括书面的合同、协议和各种书面单据如发票、收据等,它们是由有形的纸张和文字表现出来,具有有形物的特点。如文件可以被阅读,可以用笔签字证明合法有效。而数据电文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调用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脑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来表现,电子文件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介质等。贸法会扩大了法律对"书面"一词所下的定义,使电子数据能纳入书面范畴。这一方法可称为功能等同法,即符合书面形式功能的东西便可视为书面形式,而不论它是"纸"还是"电子数据"。由此可见,示范法对数据电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信息可以阅读或复制。

3、签字。示范法第7条规定了如果符合下列两种情况,数据电文就满足签字的基本法律要求:(a)如果数据电文的发端人或收件人使用了一种方法,其效果是既鉴定了该人的身份,又表明了该人认可了数据电文内含的信息,并且(b)从所有各种情况来看,包括根据任何相关协议,所用方法是可靠的,对生成或传递数据电文的目的来说也是适当的。

4、原件。示范法第8条规定了数据电文原件的特点。与传统的书面原件之规定有所不同。书面形式的原件一般应具有下列特点,既除了具有可阅读、复制和保存的特点外,它能确保其所载的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与不被改动性。如果把数据电文的"原件"界定为信息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则根本不可能谈及任何数据电文的"原件",因为数据电文的收件人所收到的总是该"原件"的副本。示范法也用功能等同法重新确定了数据电文"原件"的概念。该条强调了作为数据电文原件信息的完整性,规定了在评定信息完整性的标准应当是:除加上背书及在通常传递、储存和显示中所发生的任何变动外,有关信息是否保持完整,未做改变;并且应根据生成信息的目的和参照所有相关情况来评定所要求的可靠性标准。该条对物权凭证、流通票据和金融交易电子合同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必须是原样未被改动的,以"原件"形式传递,这样才能保证在国际商业往来中当事人广泛的合法权益 。

    5、数据电文的证据力、可接受性和留存。示范法第9条充分肯定了数据电文在法律诉讼中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同时,也确立了数据电文的证据价值。第10条针对现有的信息储存要求确立了一套留存替代方法。

    (三)第三章:数据电文的传递

    1. 合同的订立、有效性和对数据电文的承认。示范法第11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协议,合同各方可通过数据电文的要约和承诺的方式来缔结合同,并不得仅仅以使用了数据电文为理由而否认该合同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贸法会扩大了以电子手段订立合同的法律可靠性,而对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并外未做出具体的规定,从而有利于避免与某些关于合同订立的国内法的不一致。第12条是第11条的补充,规定发端人和收件人应承认以数据电文形式作出的单方面声明或陈述的法律效力。

    2.数据电文的归属。为了确保数据电文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可篡改性和抗否认性,目前,通过对数据电文编码、加密、认证中心的认证等手段来核查,防止假冒或欺诈等事件发生。示范法第13条对数据电文的确认、核实等方面做了较具体的规定,一项数据电文,如果是由发端人自己发送或由有权代表发端人行事的人发送的,或由发端人设计程序或他人代为设计程序的一个自动运作的信息系统发送的,即为该发端人的数据电文。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则收件人有权将一项数据电文视为发端人的数据电文,并按此推断行事:(a)为了确定该数据电文是否为发端人的数据电文,收件人正确地使用了一种事先经发端人同意的核对程序;或(b)收件人收到的数据电文是由某一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该人由于与发端人或与发端人的人的某种关系,得以动用本应由发端人用来鉴定数据电文确属源自其本人的某一方法。但有两种例外情况,1)收件人收到通知,知道有关数据电文非发端人发出;2)由于发端人或收件人疏忽,数据电文未经授权被发出,则当事方要自己承担责任。

    3.确认收讫。如发端人未与收件人商定以某种特定形式或某种特定方法确认收讫,可通过以下形式来确认收讫:(a)收件人任何自动化传递或其他方式的传递,或(b) 足以向发端人表明该数据电文已经收到的收件人的任何行为。

4.发出和收到数据电文的时间和地点。在电子通信网络的电子商务往来中,确定一项数据电文发出和收到的时间和地点十分重要,示范法第15条规定,数据电文发出时间应是该数据电文进入发端人控制范围之内某一系统的时间;数据电文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收到地点。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如发件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

    

    (四)示范法对金融业的影响。

第5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摘 要:本文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进行了简要阐释,然后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此前金融危机中的若干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同时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干预及其有效性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基于“凯恩斯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学的统称,它本身就存在各种形态。这种传统的核心思想在于:(1)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基本诊断是:“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经济社会,其显著缺点,乃在于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财富与所得之分配有欠公平合理。”(2)要修补制度的这些缺陷,政府就必须终结“自由放任主义”,采取积极的行动。

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共识主要包括:(1)信奉自由市场具有一种内在的均衡和效率的机制。(2)新凯恩斯主x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的2/3假说,只是拒绝“市场连续出清”的假设。这两种学说之间的分歧主要在于:(1)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波动并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缺陷的证明,而是个人最优化决策的产物,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在宏观上的表现形式。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周期现象表明了某种重大的市场缺陷,要恢复到均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调整过渡期。(2)新古典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试图用稳定政策来消除经济波动,这类政策努力不能达到所期望的政策目标,会加剧经济的波动。新凯恩斯主义认为,这类政策对于降低经济的波动是必不可少的。

二、关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效率工资模型恩斯主义基本思想的,但新

效率工资是指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工资水平,效率工资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工人特征的相关信息不完美。工人的行为不能够被企业完全地观察到,因此,劳动质量和生产效率(因而企业的利润)就有可能因为企业支付更多的工资而上升,人员更替也会因为工资上升而减缓。正是因为意识到降低工资可能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人员更替,从而减少利润,所以,企业面临大量失业时,并不一定降低工资。在这种理论中,市场上也有很多企业,企业之间是存在竞争的,但是至少在一定范围之内,企业是工资的制定者。如果出清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太低,那么,企业可以选择提高工资来增加利润。

2、资本市场的不完备

资本市场不完备起源于信息不完美。在企业经理人和潜在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这种不对称会导致所谓的“股权配给”。 股权配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如果企业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本用以投资或者增加生产,它们必须借入资金。即便它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它们也会面临不可忽略的风险,包括破产风险。

3、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

货币政策起作用时,它并不是通过调整个体持有的货币余额,而是通过影响信贷的可获得性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如果某一家银行决定减少提供贷款,那么,市场上一定不会存在其他的潜在贷款提供者可以对这笔贷款进行完全的替代。货币政策当局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来影响银行的贷款意愿。

三、金融危机中部分经济现象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

(1)金融危机到来后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推迟投资

在资本市场不完备的股权限制模型中,投资的波动要大于产出的波动。原因在于金融危机来临后,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迟投资是企业在财务状况恶化时,能够采用的所有降低风险的决策中成本最小的一个。如果由于需求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那么,此时增加新的投资的边际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边际风险会显著地上升。企业能够随时间积累资本意味着平均而言,此种风险会随着时间减少。

(2)企业选择“减少雇佣员工的数量,但不减薪或小幅减薪”的策略

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模型中,实际工资的确像现实中一样呈现出顺周期变动,原因在于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会降低劳动的边际产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实际工资的上升而上升,结果削减工资对企业而言反而是不利的。高工资能够通过吸引高质量的劳动力,或者通过激励出更多的努力程度,或者是降低劳动替换率来增加劳动生产率。效率工资的存在又使得工人在面临劳动需求变化时离开劳动力供给曲线。这导致就业水平较大变动,而同时实际工资变动较小,对短期调整而言尤其如此。

四、各国政府应对策略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

(1)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不需要政府干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起初,对于政府应不应该采取行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成为学术界和政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而新凯恩斯模型认为波动是无规则的和难以预料的,所以,他们不会积极支持政府试图“精确微调”的宏观经济行为。

(2)财政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基本上认为增加政府开支会改变经济运行的结果,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工资削减也不是有效的,利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应该是应对金融危机,增加就业,减缓经济衰退的有效举措。2008年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思路比较一致。

五、结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对2008年这一轮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注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是观察和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和传递的重要视角。对于在金融危机到来后,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推迟投资,企业选择“减少雇佣员工的数量,但“不减薪或小幅减薪”的策略以及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能进行较合理的解释。对于各国政府该不该干预,财政、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提供了理论分析,而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也基本符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所以新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很好的解释了“滞胀”问题,并且为金融危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 2009:《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 中信出版社。

[2]伯南克, 2007:《大萧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布莱恩・斯诺登, 霍华德?R?文, 2009:《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佘江涛等译,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4]杨学春、谢志刚,2009:《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

[5][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四卷:宏观经济学:增长与分配)第150页第349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6][英]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著:《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第308页到第376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7]张高旗.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A].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8]胡少华.《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Finance.2009

第6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金融危机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究分析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对风险管理的忽视

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看来。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即“资产过度证券化”、“杠杆效应”和“政府监管不力和错位”。而所有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对风险管理的忽视。

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金融行业更加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十倍地放大。

低收人人群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对房价的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财务能力弱小的现实视而不见,盲目贷款购买大面积住房,最终无法还清贷款。

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7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影响 启示

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变引起了全球各国的普遍关注,不管在哪一个国家,金融危机都使其经济社会当中的热点话题,可以说金融危机带给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冲击是巨大的。而时至今日,尽管很多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在渐渐的回暖,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没有“烟消云散”,其依然在不停地蔓延与扩散。部分经济学家预测,今年,金融危机有可能会再度爆发。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及金融的影响依然在继续。再次条件下,要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对金融危机给我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地研究,并从找寻求一定的启发,以便于为我国未来经济及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可以说是尤为必要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不可否认,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及金融行业的影响与冲击相对较小一些,但结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社会还是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增长的放缓。一直以来,出口贸易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我国对于贸易的依存度也要高于其他的国家,而且在我国出口贸易当中,中美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当中比重最大的组成部分。然而金融危机使得美国财富缩水严重,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也因此大幅降低,这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2009年来看,我国当年的出口额下降了16%,成为近30年来出口额的最低点。尽管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出口贸易开始慢慢回转,但欧美等国对我国的进口增长远不及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金融格局,使得金融危机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市场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也未能幸免,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因此而加剧。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金融市场也形成能够了消极的传导作用。就2009年1月份来看,全球的股票市场当中近5.2万亿美元的市值被蒸发掉,其中发达国家的市值跌幅为7.83%,新兴市场跌幅为12.44%,而我国A股更是以21.4%的跌幅居于全球跌幅的前段。

(三)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从就业方面来看,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就业情况出现大幅的萎缩。以上的分析中已经提到,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出口行业收到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经营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随着企业收益的不断减低,裁员或者加减薪则成为出口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在此环境之下,很多企业开始纷纷地裁员,原有的招聘需求也不断减缩,而一些依赖于国外订单支撑的中小型的企业也都开始减产甚至是停产,尤其是像电子产品、家具以及纺织品等这些行业,甚至出现企业倒闭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原有的用工水平大幅降低,在职职工留职停薪、下岗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走低等,都造成我国的就业的萎缩。

(四)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在金融危机之前,随着美国楼市的整体上涨,使得我国及其他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很大的鼓舞与信息,多数业内人士及消费者都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房价只可能上涨而绝对不会下跌,所以那段时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房价也宛如脱僵的野马一般,一骑绝尘,各种调控政策也是屡屡落空。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及我国居民敲起了警钟,人们开始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并不是只升不降的,这时,一些投资开始不断撤离,居民也都持币观望。尽管房价的整体水平依然存在小幅的上涨,但是一些楼盘在价格上的明升暗降的现象却是不断的出现。一直到我国经济振兴政策的出台,才使得房地产行业又回到往日的繁荣。

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与冲击也是较为严重的。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慢慢褪去,但这并不代表未来经济环境会是稳定的。那么,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其主要影响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结合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冲击来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几点经验教训与启示:

首先,要维持经济及金融行业的稳定,我国应当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并依此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

其次,要对经济及金融行业进行规范,就必须强化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与调控,对行业市场当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有计划性的进行住房攻击力的提升,对各种投机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打击与控制;

再者,要避免国际经济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的较大冲击,我国还需要对当前对外贸易的基本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鼓励企业在出口场频的创新与研发方面进行着重提升,通过提升商品的竞争力来保证出口额的稳步提升;

另外,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此次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主要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机构对风险防范的疏忽,所以,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我们应该意识到加强对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对银行内部风险的控制工作进行加强与优化,避免为危机的形成而埋下隐患。

三、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各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都是较为严重的,此次金融危机不管是波及的范围还是影响的深度都较大,但着力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最关键的还是要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与教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以避全球动荡的经济环境再度对我国经济形成影响。

参考文献:

[1]高砚竹.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才智,2011,(03).

第8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虚拟资本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 虚拟资本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是生息资本在借贷形式上的自然发展和必然延伸,信用制度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具体来讲,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即被人们虚拟化的资本。这些虚拟资本被看作一种资本的存在形式,持有者可以凭证书定期获得收入,也可以出售证书以换取现实的货币资本,并带来高于票面金额的价值增殖;但是这些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一纸用于证明现实资本所有权的凭证,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

(二)虚拟资本的特性

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有资本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持券者可以获取定期收入,它被当做资本;虚拟资本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它被视为商品。但是,虚拟资本与一般的资本商品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证券作为纸制复本,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但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来流通。

很强的虚拟性。虚拟资本价值的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实体经济过程而相对独立的。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相比,不论从质还是从量的方面都表现为虚拟性。从质的方面看,实体资本本身有价值,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资本的职能,它处于实物形式或处于货币形式。虚拟资本只不过是纸制复本,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从量的方面看,由于资本掺水,股票价值大于实际投资的量,同时,股票价值通常又比它的票面价值高,所以虚拟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另外,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它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实际资本的数量。

虚拟资本的风险性。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它的价格虽然也像一般商品那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由于虚拟资本价值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起大落是虚拟资本价格运行的常态。另外,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又加剧了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强大的投机力量的存在加重了金融市场赌博游戏的气氛,这进一步加大了虚拟资本的主观风险。

虚拟资本的扩张性。马克思指出:“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用最小限度的预付资本获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即不断地增殖自身,是资本的灵魂和本能。

(三)信用制度发展和虚拟资本扩张孕育着危机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银行在愈益增大的规模上“制造虚拟资本”。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强化到了极限,因而它“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马克思还深入地论述了信用制度所包含的矛盾,必然导致信用扩张和信用紧缩的转换,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剧烈震荡。在繁荣时期,信用制度惊人发展,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得到巨大增加,同时这种需求容易得到满足,造成了停滞时期的信用紧迫。而在信用紧迫时期,有价证券无法转手,汇票也不能贴现,而要求现金支付,这就使经济运行遇到阻滞。与此同时,在信用紧迫和危机时期,每个当事人就会更加只顾自己,资本家之间的利益争夺就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切顺利的时候,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表现为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分配共同的赃物,“但是,一旦问题不再是分配利润,而是分配损失,每一个人就力图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量,而把它推给别人……每个资本家要分担多少,要分担到什么程度,这就取决于力量的大小和狡猾的程度了”。

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在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任其发展,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爆发危机。这一观点比较客观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爆发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对如何解决金融危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这只是停留于现象的分析,并没有揭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是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制度层面来揭示其爆发的原因,是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操作和监管层面的分析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次贷产品发展导致信用过度扩张

在分析此次次贷危机时, 很多学者谈到了相关次贷衍生金融产品的过度扩张。这些相关的次贷产品作为虚拟资本,通过复杂的交易机制,从表面上看,实现了整个次级房贷的风险共担,而这种风险共担机制反过来刺激了相关产品的进一步过度发展,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承担的总风险在不断增大。随着危机的逐渐爆发,借贷资本本身的持有者,由于相关虚拟资本的价格暴跌而损失惨重,进而导致持有者的支付能力萎缩。在美国,金融体制已经相当完备、信用关系已涉及到经济生活各个角落,必将会波及到其他商品的生产领域,即使在那些领域中并没有出现大量生产过剩的情况,经济危机也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全面爆发。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十分清晰的展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其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价值泡沫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说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金融危机是放任市场的自由主义经济的结果。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大涨63.41%,房价的一路向上,刺激了银行等抵押贷款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行列,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同时通过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特别是资产证券化,与次贷伴随的衍生物向整个证券市场蔓延,金融机构再通过高杠杆运作取得高额收益。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按揭者可以通过再按揭来缓解还款压力,而银行则因为抵押物不断升值而不惧还贷风险,购房者、放贷机构、负责打包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和购买这部分证券的投资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次贷危机由此拉开帷幕。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危机爆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信用和银行危机的出现不是监管不力,而是它们为银行大资本的利益服务,直接促成危机加剧。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许多人认为美国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而实际根本不是监管不力,而是美国政府为金融资本的利益服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及西欧各国政府出资救市,对一些大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实际上是为保护引发金融灾难的少数金融大资本的利益,用纳税人的钱为其造成的损失埋单。所以,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还是国家干预的政策,实际上都是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三)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结构和外在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没有改变,且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全球性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市场的交易和投机活动,愈益成为资本盈利的重要来源。据资料显示,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总裁约翰・保尔森,通过次级抵押贷款的投资,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个人盈利超过30亿美元。2007年,美林和花旗两家银行的CEO分别获益4800万和2560万美元。2002-2007年,华尔街最大的5家金融企业的CEO共赚到30亿美元。而华尔街一贯奉行的为了公司的短期利益而给予高管高回报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金融资本扩张的强大驱动力。

(四)生产过剩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对于那些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又很低的穷人是买不起住房的,要使穷人也能够买得起住房,就必须给他们贷款,有了贷款就能买房,就会对住房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同时金融机构又把这种住房抵押贷款权证券化,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这样,一旦在第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金融链条的断裂而引发金融危机。

结论及启示

一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有的人认为是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危机,有的认为是自由市场模式的危机,这些看法都只看到了危机表面现象,而没有真正触及到本质。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从根本原因上看,无论是生产过剩的商业危机,还是金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它主要通过金融资产及其运动体现。虚拟经济是为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是导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到20世纪末,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14.5%,而金融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达到20%。经济增长愈益依赖金融业的繁荣和虚拟经济扩张的“财富效应”,金融动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就难以规避。我国经济发展坚持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正确方向,并保持了长期的持续较快增长。不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同时注意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当比例,决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增长业绩而一味放任金融资产泡沫的生长,制造虚拟的财富效应。

三是要注意实体经济中的潜在“生产过剩”。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另一个启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使得发生在某一领域的“生产过剩”有可能出现全面的传导,不仅是在它的上下游行业,甚至在一些和它并不直接相关的生产领域之中。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仅仅起源于房地产市场,但破坏程度不仅波及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而且对全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其本身具有投资品的性质,随着房价的上升,人们的财富随之增值,从而间接带来了整个经济的投资热情高涨,为实体经济中更多领域的“生产过剩”埋下了伏笔。

四是金融创新要适度。金融创新是双刃剑,是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的。远离实体经济而又超脱监管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链条变得脆弱,蕴藏着极大的系统性风险。我国在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美为鉴,金融创新要立足于实体经济的需要,防止盲目过度创新。

五是对金融资本的贪婪行为要进行节制和限制。正是金融资本在无节制的贪欲驱动下的疯狂和冒险行为,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壮大,金融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资本经营和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会进一步扩展和提升。但是,对金融资本图谋暴利以实现贪欲的行为加以必要的节制和限制,也不容忽视。对于国内一些金融高管以华尔街高管的高薪为参照系,负赢不负亏,坐享离谱的高薪,早已有不少异议和质疑。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进程中,应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薪酬加以规范,对高管的薪酬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制。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广大投资者克服盲目追求过高的回报率甚至一夜暴富的心态,使他们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第9篇:金融危机的起源范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一、历次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回应

    金融危机是历史的常客。虽然每次危机个性迥异.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相似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存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羊群行为”的情形.或者叫从众行为(followingthe trend) 即虽然个体是理性的,但往往导致群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据说这种类似羊群的行为源自信息瀑流(information cascade)。我们可以从住宅市场的变迁,1987年的股灾以及外汇市场波动中发现它的身影。

    危机常常起源于相对较好的经济形势,是时,人们有大把可支配的收入想寻找投资机会.常常跟风于大众问流行的投资项目。 这种模式意味着.在一定情形下.投资者仅关注羊群性证券,而忽略了其他外生性资产。以次贷危机为例.我们可以在次贷衍生品的投资狂潮中看到羊群因素。通常.随着羊群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当衍生品复杂到无人能理解该证券的本质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企图借机谋利。当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就介入以缓解危机的波及面。

    这是历史的惊人重现。1 7世纪荷兰发生过郁金香市场危机.当时在市场泡沫破裂之前,郁金香的价格直逼一幢房屋的价位。政府不得不允诺以 1 O%的价位购买郁金香的期货合约。一个月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事件.当时南海公司不受限制地向贪婪的关系户们发行具有欺诈性的股票认购书。人们狂躁地涌八市场急遽抬升了股价.当众人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兜售日益膨胀的股票时.随之便是恐慌性地集体抛售.这导致市场的惨跌。英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拯救经济.并最终施行了规范股份认购的《泡沫法》。该法规定.未经法律授权或英王特许.发行股票办公司是非法的。

    回顾整个2O世纪,最令人刻骨铭心的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1 929年股市危机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政府管制和1930年代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当然这些举措并不能有效地运用于 1970年代至 19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管制的 新形式便1980年的《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该法赋予银行有更多的自由权来选择投资和储蓄。之后,便是1 982年1 2月的 《甘恩一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 Germain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该法旨在赋予金融机构投资多样化的权限。

    在起因于储蓄和贷款危机的United States v Winstar等相关诉讼中,我们可从中获取政府管制措施之外部效应的客观教训 .这在Anchor Savings Bank.FSB V.United States案中也有迹可循。法院在2008年所作出的判决类似于早年要求美国政府对违约行为担责的裁决。[7]Anchor储蓄银行起诉美国政府,声称1989年的 (《金融机构改革一恢复 一执行法》(Financial Inst i tut 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以下简称FIRREA)的若干条款——其立法意图旨在补救储蓄和贷款危机的管制问题——危及到现存合约的遵守与否。特别是在1 980年代 .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下,Anchor要求众多失意的储户与其协议允许它适用 “监管美意 (supervisory goodwiI  以满足其资本充足性的条件。FIRREA否决了这种会计报表 Anchor为满足这种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被迫损失以将其所持资产多样化。因此,Anchor和其他银行斥责FIRREA损害了早期的合约义务。法院支持了该诉求。

    总之 历史揭示了金融危机的怪圈.即危机过后是管制,管制过后是新的金融危机.然后是新管制,生生不息。然而.就当前而言,相关的事实是危机周期更短了。我们要反思 :我们可从中学到些什么.进而可阻止或者起码能减轻下一波危机的 冲击7我们是否会继续犯同一个错误7二、次贷危机对法律局限性的拷问

    自由市场的历史.一直就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过程.与此类似的是欧洲市场发行的欧元债券,其在贸易中自由度较高,日渐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并未受政府管制的阻挠,随之市场繁荣。难题在于能否找到这样的一条路径:既能让金融创新不受费力、费钱、费时的复杂管制举措的消极影响.又能保障公众及其投资者免受市场弊病之扰以及暴富梦醒之后羊群行为的冲击。

    在过去数年间,我们亲眼目睹了次贷抵押支持证券给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清楚损失的巨大波及面,想找出罪魁祸首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在寻找的过程中,脑海中闪现出许多词汇来形容引起此次危机的嫌疑证券——例如掉期.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 证券组合和抵押支持证券—— 以及其他 ”非常嫌疑犯”——例如投资银行家.抵押经纪人.对冲基金管理人 ,评级机构和金融工程师.是他们推动了有毒抵押产品。总之,缘由众多.也该有很多人和事被责难。考虑到将来还会出台监管措施来回应这场危机,那就有必要审视这些原因。

    市场泡沫开始随着大批金融机构批发的业主抵押贷款出现问题而破裂。这些贷款又被打包成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组合.接着又被重新打包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1O]简言之,监管措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监管其中的哪些主体7哪种监管措施适当可行7同时.监管体系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所涉及的金融证券及其衍生品的本质有着准确的定位.还须注意到这些证券日新月异的情形。正如一家法院所指出的.次级抵押就是因责任标准而不是贷款规模不合规的抵押…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这些风险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们是1 990年代市场中急遽扩张的高收益高利润业务。”

    看看这些稀奇古怪的金融工具和酿就此次危机的贪欲 .确实很难说不需要某些严格的监管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即监管会使得交易更费力费时进而可能伤及现行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甚至直接给金融体系带来伤害。而金融法之所以具有规制与监管的性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金融市场失灵和金融业的特殊性。但从实际情形来看.就金融效应而言,在估量是否该监管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 “因作为而被责难,也会因不作为而被责难”.这便将金融监管的立法者和执法者推向了两难境地。

    我们看到.美国对这场经济危机的最初反应是向这些声名显赫危机重重的金融实体注资,通过前任财长Henry M Paulson力推的保尔森计划,用监管措施来避免或最好能减缓未来的金融危机。通过研究初步发现 .保尔森计划和 ~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具有局限性——显然无法预测也无从保护我们免受未来的金融风暴冲击。因此,我们希望将来的监管体系既能确实触及到根源问题又能有效防止或者缩小未来更复杂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凸显法律局限性的成因

    (一)有效市场依赖于充分披露信息的市场自律环境

    现代金融的基本原则便是尤金 ·法玛 (Eugene Fama)  所讲的 “有效市场”理论假设.即 “简单来说便是股价能完全反应所有可获取的信息。”法玛最早在 1 970年提出了该理论进而在1991年修正并重申了这一原则。该假设的重心及有效市场理论的关键在于信息对公众投资者的可获取性。这似乎与直觉相 反 .特 别是在全球通讯瞬间即达 的时代 金融机构和其他复杂衍生品交易的市场主体通常都会各尽其责.避免详尽披露所交易的巨额  虚构衍生品”信息。事实上.直至 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Board)启用了一种最低程度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从业者披露其所持衍生品价值.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的资产或者负债一栏。这可以让所有证券分析者都可以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面对如此多的信息,从中获利的唯一途径就是如何比其他分析者更好地破译这些信息。”而我们并未向这个市场提供足够的制度安排。

    因此.一旦从持续数年之久的金融危机中醒来,问题便接踵而至:我们是否需要更多实质性的监管举措或者我们是否需采取措施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并伴以有效的联动实施举措? 保尔森计划或者任何其他监管举措是否足以应付得了或者我们还能创设出一种无需依赖管制的市场自律环境吗?

    (二)法律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 道德风险是指当事人因不愿承担其全部行为的后果而表现各异。”问题就在于个人或者机构以为他们不用对其行为担责.因而倾向于表现得不太认真,而让他人承担这种行为的后果。这便可用来解释房利美 (Fannie Mae)管理层的疏忽大意.他们以为当灾难来临之际政府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

    道德风险也存在于次贷危机中.因为借钱给贷款人的金融机构懂得.只要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强.他们便可投资获利。通过这种次贷衍生品.他们便将这种风险传递给他人 (假定所有人都失利了,他们还可从政府那里获得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