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水平 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06-01

我国区域间存在着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结构资源、经济水平和结构、政府财政能力、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差异,反映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研究区域经济与对应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在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1 研究现状

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我国领土广袤、又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各种社会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非常落后。具体特征有:依全国情况分析,沿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较快,对应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则比较落后;在具体到各个省市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强的省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应第二产业较落后、主要依赖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则比较慢。

1.2 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均衡的表现

(1)地区高校数量不均衡。从数量上看,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高等院校集中度很高,而较落后的地区面积更大的中西部高校数却较。而大城市的高校数量又远远超过中小城市。

(2)高等教育机构对专业的设计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所脱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道加大。学科专业的设置很多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使得毕业生难以就业。

(3)高等教育优秀资源分布不均衡。首先是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之间的资源分配差异,前者通常是政府或企业等重点优先关注的对象,得到各方面的资源相对充足,后者与前者差距巨大。其次是区域经济较发达地区,其教育资源明显好于欠发达地区。

2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1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2.1.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发达的高等教育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以及技术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普通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分工更细,对教育对象的职业能力塑像的目的性也更强,并且基于其强大的科研能力而能够为本地产业提供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第二,数量巨大就读于高校的学生直接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数量庞大高校学生已经是社会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群体消费能力还较低,依托巨大的基数,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的影响,学生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及对旅游娱乐等的需要都直接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三,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是社会投资关注的一个重点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不在局限于象牙塔里,和企业、政府等的合作越来越多,使得通过投资高校人才培养来帮助企业发展成为众多企业所计划和实施的方。高等教育水平越高,企业对其培养的人才以及技术就越感兴趣,投资则越多,投资则刺激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2.1.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第一,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高校的建设离不开地区经济的支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经费、高水平教育研究人才引进费用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强大的经济支持,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是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

第二,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随着社会的改革,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结构将随之进步优化,同时,教育资源的合理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平衡发展。

2.2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是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教育起点的公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学校条件、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学业成就甚至未来的生活成就的机会均等)。

2.2.2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分配,包括了: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以及各群体之间的分配。

3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改进措施

3.1 树立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终身化、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而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四个主要趋势。培养学生不单单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发展能力等,让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观念。

3.2 高校发展要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配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应该进一步与社会和企业接轨,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深化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进一步建设针对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把学生对技能使用能力培养当作重点,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4 结论

对于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对比分析, 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础,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加强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采取有所区别的指导性政策方针,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李煜伟.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宁波经验[M].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倪鹏飞,李煜伟.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宁波经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2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设X和Y为随机变量,其样本分别为 和 ,其相关系数公式为

其中,0≤R≤1。当时,变量X与Y完全相等;R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越高。如果我们将各省、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设为X,报纸总印张设为Y,将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值代入公式,则有:

R=0.911R2≈0.83

由此可知,地区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为自变量的样本均值,为因变量的样本均值。仍将各地区2007年的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数值分别代入x、y,则有:

y= -1013917.15+676.57x

其中,常数-1013917.15为回归斜线在y轴上的截距,676.57为回归系数,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印张就会增加676.57个单位,也就是当一个地区每年的GDP高于另一地区1个单位时,也就会比另一地区多出676.57个单位印张的报纸(1)。

如果以“地区生产总值”与“总印张”为变量绘制散点图,如图1(图中R-Square即R2,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下同)。

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与一个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都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图2、图3(因篇幅关系,以下分析不再详列公式)。

地区GDP与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应该是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因为一个极端值的存在,影响了相关度(R=0.644)。这个极端值是山西省2007年的平均报纸期印数。山西省之所以在“平均期印数”一项领先全国,是因为山西省的教辅类报纸大都为周报,每期的印数非常高(2007年为2439.75万份),仅英语周报期印数就在1600万份左右,但山西省的综合类报纸和日报的期发行水平并不高。如果将山西的数值忽略掉,地区GDP与平均期印数之间的相关度达到了R=0.951,是非常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地区GDP与该地区的人均印张数和千人日报拥有量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由于总量的相关,各地的人均GDP与人均报纸拥有水平(报纸普及程度)也是相关的。我们再看人均GDP(2005)和地区千人日报拥有量(2005)的关系(如图4)。

由图4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关程度达到R=0.968,是极度相关的;而人均GDP与人均印张数(2005)的相关度也达到了R=0.926,也是高度相关的。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人均GDP与报纸的总量指标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报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报业发展水平同时也较高。但是,分析200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年各地的千人日报拥有量、人均印张数的关系,它们的相关度并不很高,R值分别为0.880与0.87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印张数相关度也只有0.847,也说明二者相关程度不很高。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报纸的总量指标(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年总印张数)更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故此,可以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决定它的报业总量,而它的人均经济水平决定它的报业普及程度。仅就后者而言,人均GDP比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更能关系到报业的普及水平。(如图5)

通过验证,以上这些相关关系同样适用于2005和2007年以外的年份,篇幅关系,本文不做一一展示。

我国的报业,在地区发展上明显地存在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在报业发展水平上又存在着“三个世界”的明显差异。从报业发展水平的国内分布来看,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是高度同构的。这不但说明了传媒业对经济环境的依附性和派生性,而且说明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传媒发展的深刻影响。当然,这种对地区传媒水平的描述,是一种宏观描述和整体分析,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拥有比较优秀的媒体个例,如中部地区的湖南卫视,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报业等。如何能让这些传媒的优势进行扩散,提升本地乃至全国传媒整体水平,并促成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统一传媒市场的形成,是下一步传媒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协调地区间的传媒发展,必须打破地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传媒市场。

注释:

第3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高校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是二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河南大学为例,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重新审视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从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动力来源

高等学校是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高校人才资源丰富、学科设置齐全和基础设施良好等方面。以河南大学为例,学校拥有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300 多人,拥有12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重点学科2个,还具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一流的科研平台,这些都造就了河南大学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源头。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研发的“郑开大道及两侧功能区规划景观模拟系统”,为郑汴一体化发挥了决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同时,地方高校的快速崛起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可以直接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河南大学在高校扩招之前,在校人数仅1万余人,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就已突破6万。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 8万元左右,这无疑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潜力。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的进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对教育的投资和认识。河南大学地处中原,河南又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这为河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经济后盾。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不久,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正式起航,这不仅为河南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河南大学的振兴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提升区域人口质量和文化品位的关键高校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河南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形成和熔铸了自强不息、深厚广远的大学精神,积淀与凝聚了底蕴厚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这为助推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河南大学每年都会引进大量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这有利于提高当地人口素质,进而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然,开封市作为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也成为推动河南大学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区位优势。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不足

1.政府对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和认同程度不够

教育是一个非市场性行业,向社会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导致政府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和认同程度不够,没有建立起持续而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扶助机制。例如,美国为了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自19世纪开始先后颁布实施了《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等,奠定了延续至今的美国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的基础,为教育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提供了法律保证。我国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同样也亟需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

2.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制约着其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

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协调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资源。然而,一方面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是以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出版专著和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不强,高校与企业合作不紧密,教育优势很难转化为科技和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不足。科学研究需要人才的引进和资金的投入,但这些大部分都流入到了全国重点大学,从而导致地方高校的重大科研成果少,尤其是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成果更少。

3.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结合得不够紧密,融合深度不够

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上普遍缺乏个性,存在“大而全、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未能站在学校自身的优势、性质和功能的角度,结合区域特点,准确定位,科学布局,真正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亟需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另外,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不仅带来生源质量的下降,而且导致地方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培养过程中常常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动手能力相脱离,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精心打造服务高地,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

地方高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为地方提供主动、直接、有效的服务。河南大学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中,把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围绕汽车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产学研结合和跨学科科技攻关,为河南省提供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河南大学的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整合”和“郑汴一体化”等一系列战略构想,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2.精心打造育人高地,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

地方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区域人才培养基地。首先应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力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巩固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增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探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河南大学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等方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采取“2+2”“3+2”等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为河南产业发展对接国际市场夯实基础。

3.精心打造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动力源”的作用

地方高校应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战略需要,支持在重要科技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的研究,并与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建创新联盟,大力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鼓励教师开展高新技术研发、转让和咨询服务等活动。同时改进科研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开展应用研究的积极性,促使一大批教师成为从事研究开发的主力军,从而大幅度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4.转变观念,加大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承担了我国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任务。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增长,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经费运转却是捉襟见肘。例如,河南省一共有130 余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0余所。河南虽是经济大省,但由于人口众多,又是一个穷省,以一省之力支持这么多所高校,必然不利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中央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拥有中央高校的省市只有21个,而其余省份的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央加强对地方高校长期而有效的投资与支持,对于推动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及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官仲章.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文化融合模式及其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4(3).

[2]赵鹏飞,尚俊涛.湖北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3).

[3]程肇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论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5).

[4]谢鹏,邹树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2010(3).

第4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降低能源强度、缩小区域差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强度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指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而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仅为29.9亿吨标准煤,能源缺口高达2.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能源强度降低16%的指标。然而我国是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地区间能源强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消耗最低,仅为0.582吨标准煤/万元,宁夏高达3.308吨标准煤/万元,两者相差5.68倍。鉴于各省市的显著差异,本文重点分析各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运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比较分析

能源强度,其相应的英文名称是“energy Lntensity”,是指单位GDP的能源消费,它是反映国民经济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本文采用1998-2010年30个省市(新疆除外)的能源强度数据,分析各区域的能源强度差异现状及特征,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首先,各省市能源强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到2001年,各地区能源强度都在逐渐下降,尽管在2002年,我国大部分省市能源强度有所回升,这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能源强度出现恶化。但此后,各省市能源强度再次持续下降,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各省市能源强度平均下降率达到了46%。

其次,各省市的平均能源强度差异大,存在“西高东低”特征。广东省平均能源强度全国最低,仅为0.80吨标准煤/万元,低能源强度主要集中在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市;宁夏平均能源强度全国最高,为5.57吨标准煤/万元,与广东能源强度相差6.9倍,高能源强度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甘肃、内蒙古等西部省市,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特征。

最后,各省市能源强度存在趋同性。由于我国高能耗地区能源强度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而低消耗地区能源强度的降速相对较慢。因此,虽然我国各省市存在着能源强度的区域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正在逐渐缩小。这种能源强度的趋同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各省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同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都显示出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只是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胡玉敏、杜纲,2009)。总之,各省市能源强度差异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缩小。

为更直观了解各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以2010年为例,我国能源强度平均水平为1.291吨标准煤/万元。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各区域能源强度进行划分,低于1的称为低能耗区域,1-1.291之间的称为中能耗区域,高于1.291的称为高能耗区域。从划分区域的结果来看,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高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总体趋势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强度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强度越高。此外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低能耗区如北京、海南省等地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小,能源强度相对较低;中高能耗地区发展高能耗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强度明显偏高。由此,推断能源强度还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有关。

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影响能源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区在能源消费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众多,不少学者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如屈小娥、袁晓玲(2009)认为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因素、政府影响力;国涓等(2009)认为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有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市场化程度、能源消费结构这四个因素;韦兰幸、赵晓芳(2008)认为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本文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参照韦兰幸、赵晓芳的分析,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这三个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拟定量分析这些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根据能源强度“西高东低”的特征,推断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强度低;反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能源强度相对较高。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记为GDP。

第5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外汇占款冲销是随着我国的特殊结售汇制度而出现的一种货币政策,目前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冲销影响货币政策继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自欧盟实施统一货币政策后逐渐兴起。G.Carlinol等[1]对美国5个地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地区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常明显,另外两个地区则不敏感。EE Meade等[2]从区域研究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欧盟58个地区的数据分析,得出:欧盟5个国家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随着欧盟国家之间的逐步融合,这种差异逐渐减小。国内相关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逐渐多起来的,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一般化研究。曹永琴[3]认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更敏感。刘玄等[4]认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东部地区较敏感,中西部地区较迟钝,东部地区传导的速度和深度均大于中西部。张晶[5]认为,中、东部反应弹性较大,西部反应弹性小但持续时间长。关于导致出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学者们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入手,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结构、企业产权性质与规模、国企比重、国有银行信贷制度等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3-4],但从外汇占款冲销视角分析的则很少。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最高时超过4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由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占款已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最重要渠道。为了调节国内货币总量、平抑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采取货币冲销来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可见,外汇占款冲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冲销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基础货币的投放、回收的规模,从而决定最终投放到各地区的基础货币的数量。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均衡,外汇占款所投放的货币更多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而通过冲销回笼货币的政策却是全国统一的、“一刀切”的,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显然是两条不可逆的路径,结果将导致各地区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这种特殊的货币政策体系,势必会在原有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货币的区域差异效应。李健[6]认为,各地区外汇流入的不平衡和全国“一刀切”的冲销政策,最终将导致货币在各地区供应的不平衡,造成东部流动性过剩、西部流动性过紧的现象。

本文拟利用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探寻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原因,以期有助于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1.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03―2012年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属于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属于西部地区的陕西、青海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其2012年的GDP和NF(净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省份2012年的NF,无论绝对规模还是占本省GDP的比重,都大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呈阶梯式。

2.研究方法

首先对GDP和NF取自然对数变换为lnGDP和lnNF(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lnGDP序列和lnNF序列均呈上升趋势,表现出非平稳性。因此首先对这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并求出其单整阶数。两个序列虽然都呈上升势,但走向比较一致,可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如果两个序列单整阶数相同,则继续检验两个序列的协整性;如果协整,则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长期静态特征和短期动态特征。

二、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

lnGDP和lnNF序列平衡性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lnGDP和lnNF原序列均未通过平稳性检验,lnGDP的一阶差分序列通过平稳性检验,lnNF的一阶差分序列有两种方法通过平稳性检验(LLC,PP),且LLC和PP的统计量值均比较大,因此可以认为lnNF的一阶差分序列在很大概率上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lnGDP和lnNF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单整阶数相同,且DlnGDP、DlnNF~I(0),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本文基于Kao检验来检验lnGDP序列和lnNF序列的协整性,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ADF统计量检验显著(在5%的置信水平下),即Kao检验认为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如果两个变量协整,则这两个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的存在。因此,本文将建立lnGDP和lnNF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回归结果见表4,表达式如下:

三、结语

我国特殊的结售汇制度和东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货币投放在各地区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分别来自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外汇流入水平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外汇流入的不均衡确实是产生地区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从短期均衡来看,非均衡误差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GDP和NF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均衡状态,这与我国对外经济结构有一定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仍处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链很短,投入短时间内就可以见到成效的初级加工贸易然仍占很大比重,而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低。这也是今后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CARLINO G,DEFINA R.The differential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11):572.

[2] MEADE EE,SHEETS N.Regional influences on U.S.monetary policy:some implications for Europe[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1(9):399.

[3]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7.

[4]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5):70.

第6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关键词:三个层面;因子分析;福建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98-02

1 引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470万。福建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现设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9个地级市。2001年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其中前4个城市属于第一层面,莆田、宁德属于第二层面,余下的3个城市属于第三层面。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这九个市三个层面发展很不相同。现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2 原理

因子分析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相似)关系,建立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3 数据处理

第一步,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建立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

第二步,求R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由于因子分析结果虽然保证了因子间的正交性,但对因子不易命名,所以对因子模型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使得对公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变得更加容易,并得到正交因子表(表1)。

第三步,将14个指标按高载荷分类:将14个指标分为三类:①因子F1在X1、X2、X3、X6、X7、X8、X10、X11、X12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因此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②因子F2在X5、X13、X14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地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的潜力,因此把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因子。③因子F3在X4、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表明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反映这个地区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因此把第三个因子命名为交通通讯发展水平因子。

4 因子得分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将变量表示为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Xm=αi1F1+……αipFp,由于公共因子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相关关系,用公共因子代替原始变量时,有时更利于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因而往往需要反过来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即:Fj=βj1X1+……+βjmXm(m=1,2,…,p)。这个式子为因子得分函数,用它来计算每个样品的公共因子得分。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可以计算出各地区主因子的得分F1、F2、F3,并根据统计数据中各个主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

求和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的总的分F=0.656158*F1+0.24226*F2+0.101582*F3,结果见表2。

由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来看,考虑到具体情况,可以把福建省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2类三个层次:厦门、泉州、福州、漳州得分大于零,属于第一类和第一个层次;莆田、宁德、三明、南平和龙岩得分为负,属于第二类。这里沿海的莆田和宁德又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内陆的三明、南平和龙岩可以作为第三个层次。可见,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梯度。以厦门为代表的第一个层次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以莆田为代表的第二个层次虽然得分不高,但考虑到其实际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次之;内陆的三明、南平和龙岩为代表的第三个层次发展水平相对很低。其中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而福州只屈居第三。

从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第一个层次的得分都大于零。其中厦门的得分大于2,泉州得分大于1,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而福州得分不到0.1,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两个层次的得分都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与第一层次有很大的差距。

从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福州、泉州、莆田的得分大于零。其中福州的得分大于2,这说明福州作为省会,聚集了福建省的很多卫生机构和高校,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很高。其中高校有30所,占全省64所的将近1/2,可谓高校云集,教育发达,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除去以外的其他第区科技教育卫生发展水平相对很低

从交通通讯发展水平因子得分看,福州、漳州、宁德的得分大于零,交通通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漳州和宁德作为福建省南下北上的门户,随着交通通讯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和繁荣。

5 政策建议

“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个层次存在差距。因此,第一个层次要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增强对第二、三层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二个层次要继续加大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和第一个层次形成一个沿海经济带,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个层次要大力发展科技卫生教育事业和交通通讯事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吸收沿海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唐礼智.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2]李永实.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1,(6).

[3]王秀玉.福建省区域问题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2,(2).

[4]陈元勇.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1).

[5]韩晓玲.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J].甘肃农业,2006,(2).

[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第7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4-0094-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10

An Analysis on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gree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YANG Liang1,2, DING Jinhong2, GUO Yongchang3

( 1.Department of Geography,Xingtai University, Xingtai 054001, China; 2.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3.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epartment,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1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coupling index system refl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study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ime using method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of the time perspective show,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maintaine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since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gradually moving from the amelioration phase to coordinated adapt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pace perspective show,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between

them in China present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lays obviously decreasing tendency from the East to the Midwest, while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displays the shape of “U”. Looking from the coordination level, the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 the shape of “the rugby”, the provinces belonging to the better coordinated and the serious imbalance are few, while most of provinces are intermediate types, such as the mild imbalance and basic coordination. The coordinated degree in Eastern provinces obviously surpassed the Midwestern provinces.

Keywords:social security;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gree;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在利益关系调整的公平性上[1]。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贫困差距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调节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基本杠杆[2]。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阐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个体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共同增长[3];庇古根据边际效应基数论,提出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福利越大的基本命题[4]。国内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穆怀中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假说,指出社会保障水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先是上升较快,达到一定高度或超过适度水平上限后开始放慢增长速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回落并接近其适度水平[5];杨翠迎、何文炯提出了社会保障发展系数(CSS),阐述了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6];郑智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进而阐述了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7];谭伟、吴永求认为城市化水平、人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额、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8]。陈寿江、李小建提出上行及下行概念,以县域尺度研究了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9]。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差异造成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省际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省域层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到底呈现什么样的协调关系?是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低?为了弄清以上问题,有必要从省域层面开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事实上的参考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0],既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否则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否则阻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是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既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成果,又不超越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11]。从投入产出角度看,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指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多少,体现了经济发展(GDP、财政等)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水平;同时,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和待遇水平最为直接地反映出政府及社会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进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产出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三个维度――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和待遇水平出发,在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并在借鉴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2~14],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

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以及待遇水平3个层面,使用10项指标来反映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借鉴了贾智莲的计算方法[15]。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用人均GDP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较常用的方法[16~18]。通过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系统,共同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见表1)。

2.综合水平计算方法

本文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3~2011年,由于这一时期是改革后第三次较明显的经济波动期,同时又是社会保障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2012)和分省市的统计年鉴等。

为消除数据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是uij′=uij/Max(ui),其中uij′为标准化值,uij为实际值,Max(ui)代表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区第i指标的最大值。各指标权重赋值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征询不同专家的意见,依据各指标代表的含义及重要性、基础性程度,综合权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及标准化的数据,通过逐级加权求和计算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计算公式为:

三、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

1.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序耦合

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两者相互作用的阶段特性。如表3所示,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0.45稳步上升到2011年的0.71,协调等级从轻度失调逐渐向良好协调演化,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2年的2632.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109.4亿元,年均增长17.3%。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社会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从覆盖面来看,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3.2亿人、4.73亿人,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46.3%、481.8%、403.2%[20]。从待遇水平来看,2005~2012年,国家连续8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是2002年的2.8倍[21]。由协调等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趋向协调适应,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因此,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根本。

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格局

(1)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从图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高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2011年全国人均GDP达到35181元。其中,天津、上海、北京3个直辖市位居前三,分别达85213元、82560元、81658元。东部沿海地区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实力,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等省份紧随之后,人均GDP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2290元、59249元、50807元、50760元。山东和福建的人均GDP水平也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份的人均GDP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人均GDP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西部地区占了6席,分别是广西、、四川、云南、甘肃、贵州;中部地区占了3席,分别是河南、江西、安徽。其中贵州省人均GDP水平最低,仅为16413元,约占天津市的1/5。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不同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2)社会保障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从社会保障水平指数来看,东部地区平均值为0.547,东北地区为0.572,西部地区为0.505,而中部地区平均值最低,为0.458。其中,上海、北京、青海

社会保障

水平指数列居前三,达0.776、0.771和0.672。按照社会保障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0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中。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经济落后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一定低,比如、甘肃等省区(见图2)。

从社会保障支出来看,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是经济不发达的青海,其次是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则是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最高的也是青海,其次是辽宁和甘肃,而排名靠后的仍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鉴于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中央对中西部省份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远远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全国社会保障的投入中,中西部所占比重保持在80%左右[22]。从养老金支付水平指标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2011年,全国人均养老金为18700元,有一半省份的养老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个省份中,除由于近年西部大开发带动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快速提高的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五省份和中部省份山西外,其余9个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从省际的比较来看,江西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低,为13831元。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最高,达到33106元,是江西的2.4倍。按照人均养老金水平高低排序的后11名省域单元中,中部地区占了5席,除了山西外其余中部省份都在其内。

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在全国表现出不平衡性。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也最快,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成熟。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偏低,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偏高,大量就业集中在政府部门,因而,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中部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成“塌陷”态势。

(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类型划分。

将社会保障水平指数(SSL)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GDPP),采用Zscore法标准化处理,生成两个新变量数据列ZSSL、ZGDPP,ZGDPP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GDPP 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ZSSL表征样本点在散点图中偏离SSL样本的中心位置程度,那么符号正负实际表征的就是两者偏离程度的协同性。以ZGDPP为X轴,ZSSL为Y轴,绘制出不同省份的人均GDP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象限图,如图3所示。

根据象限图,将全国内地31个省级单元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划分为4种类型,具体来看:①第Ⅰ象限,即高级协调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比较高。②第Ⅱ象限,即社会保障过度型,包括青海、新疆、等8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较高。③第Ⅲ象限,即低级协调发展类型,包括除山西外的所有中部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等13个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水平也较低。④第Ⅳ象限,即社会保障滞后型,包括广东、浙江等5个东部沿海省份,该类型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

从象限图来看,我国一些省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不相匹配的现象,为了能够对我国各区域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选取典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于经济落后地区,尤其在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和财政社保支出比重两项指标上,以青海和上海为例,2011年青海省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为14.6%,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16.9%,分别高于上海市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GDP和财政支出总额大,导致了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相对偏小;二是由于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一定程度提高了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当然,经济落后省份的财政支出中用于

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很大,表明社会保障支出的财政负担也很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看,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从机制上揭示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耦合的规律性,本文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做了进一步研究。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2011年各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绘制出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图(见图4)。由图4可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东部地区,除河北、福建、海南轻度失调外,其余各省均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但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达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型;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属于基本协调发展类型。

第二,东北地区除了辽宁达到基本协调发展外,其余省份轻度失调;中部地区全部处在轻度失调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属于失调类型。除了内蒙古为基本协调,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类型外,其余均为轻度失调。

第三,从协调等级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其中,良好协调的有北京、天津和上海,中度失调的只有贵州和云南;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其中,属于轻度失调的省份个数最多,达到20个,基本协调的个数次之,有6个省份。从地域分布来看,基本协调及以上类型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省份大部分属于轻度失调。

总体来看,2011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情况不容乐观:超过2/3的省份处在失调状态,除了贵州、云南为中度失调外,其余都为轻度失调;两者协调的省份基本上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达到基本协调。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3~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第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从东部向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而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第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如北京、上海等地区,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如青海、甘肃、等,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并不低。第四,从耦合协调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即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协调等级的中间类型――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整体处在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区域来看,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轻度失调状态。长期来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两者的演变关系,本研究为各省份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本研究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形成的机理尚未进行分析,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尹蔚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10,(9).

[2] 郑功成,蒋云龙.更可靠社保如何实现[N].人民日报,2012-11-26 (13).

[3]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12-120.

[4] 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卷) [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94-98.

[5] 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2).

[6] 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7] 郑智峰.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 谭伟,吴永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9] 陈寿江,李小建.县域尺度下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

[10] 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J].经济研究.1997,(2).

[11] 陈颐.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江海学刊,2006,(6).

[12] 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20.

[13] 谭伟.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及协调度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14] 逯进,陈阳,郭志仪.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2,(3).

[15] 贾智莲.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

[16] 刘卫东.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历史过程分析[J].经济地理,1997,(2).

[17]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18] 陈明星,陆大道.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12).

[19] 童玉芬,刘长安.北京市人口、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协调度评价[J].人口与发展,2013,(1).

[20] 郑秉文.未来10年如何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03-01 (3).

第8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非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一、前言

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早就指出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产业的发达和金融市场的扩大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本的效率,并通过投资推动经济的增长。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也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则经济发展水平势必不高。众所周知,民族地区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金融水平长期在国家平均水平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如历史的、地理的或者是政策的原因,经济与金融业不能够协调发展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经济性因素,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成因,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金融发展的滞后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1.金融信贷资源大量外流导致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以能够反映金融信贷资源利用程度的金融业存贷差这个指标为例,从2003起至今,全国95%的民族地区的金融业存贷差都在逐年扩大,更有甚者,许多地区的存款率保持迅速增长,贷款率却在负增长。这说明,民族地区的资金在大量的外流,本地资金并没有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

从2003起至今,全国87%的民族地区金融信贷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甚至有6个地区的金融信贷为负增长。这说明,民族地区的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经济发展缺乏充足的资金准备。

3.金融融资能力不足导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不明显

金融工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但是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自身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不够,导致了通过金融手段融资的能力也不够,因此,本地的资金尚且外流,来源于外部的融资就更不可能了。客观上,这样的融资水平弱化了金融本应有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水平落后也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

1.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限制了其金融业的全面发展

根据区域金融理论的实证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金融的需求会随之增大,而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使其金融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相应的滞后。

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较低限制了其金融业的发展空间。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仍然是以第一产业为主,没有金融业充分发展的空间,金融市场的许多项目无法在民族地区展开。

3.民族地区的经济金融资源十分匮乏,导致金融业的运营成本过高,也同样限制了其金融业的发展。许多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愿意在民族地区开展业务。

三、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成因

(一)主体缺位

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第一个成因就是各经济金融主体的缺位造成的,相关的主体如政府、金融机构和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指企业)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缺位最明显的表现。以政府缺位为例,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在西部大开发前相对忽视民族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中西部的投入,但比较于发达地区仍比较少。以金融机构缺位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十分有限,客观上造成了民族地区金融业的支持不够。民族地区的企业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很多企业仍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法与当前的金融市场相融合。

(二)制度缺陷

民族地区经济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有资源配置制度和信用制度两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机制还没有形成,许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采取计划经济那一套,投资环境不适合,交通设施也很落后;民族地区的现代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容易造成外来投资的经济损失,因此很难吸引外部投资。

金融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如支农业务职能由信用社办理,其他银行的办事机构往往只开设到县一级;二是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不够合理,如农行的信贷业务几乎与农业无关,真正缺乏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却得不到资金支持;三是合作性金融组织机构的发展滞后,民族地区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如信用社本应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持,但其自身的运营不够完善,使得逐渐地为了摆脱自身困境,纷纷开始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经营,背离了国家对“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期盼;四是非正规金融方式缺乏制度支持,如个人、民间团体或企业间的借贷手段等,实际上直接帮助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多是国家法律规范的空白区域,很容易造成纠纷而得不到法律保护。

此外,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的缺失也是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的一大成因。

四、结语

总的来说,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非协调发展严重的制约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制度上、政策上、机制上等一系列的手段,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金融业的协调发展,使民族地区经济金融的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面貌,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周英.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摘要: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故对如何构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数研究只注重考察地区经济实力,忽略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在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影响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水平,这对全面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的特征;原则;指标体系

1区域经济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一个经济区域的区域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是许多行为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客体是区域经济系统,区域经济主要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活动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区域经济的特征

2.1区域经济的理论特征

(1)综合性。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构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

(2)差别性。首先是各地区之间在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形成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其次是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开放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日益深化,地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将逐步提高,各地区自给自足的产品和劳务比重会越来越低,相互交换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地区经济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地区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交往和协作关系。

(4)竞争性。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客观形成了生产力要素的使用与流动上的地区经济区别色彩。由此出发的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地区经济主体对市场的拓展甚至意识形态的归属感,都会在不同地区经济之间构成内在性的竞争。

2.2区域经济的实践特征

(1)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历史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2)结构趋同性。我国在实施区域不平衡梯度推移战略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指导,区域分工模糊,各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3)非均衡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实施的是区域不平衡梯度推移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使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大规模东移,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不断加剧,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重心更加偏向东南沿海。

(4)政府行为主导性。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发达区域的成功在于政府在一些重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地区经济产业布局结构和要素流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行为进行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的痕迹较为明显。

3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

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包括经济发达程度、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等。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和核心部分,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同时还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与基本素质以及国家政治的稳定等其他要素。正是由于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性作用,一般来说,某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的话,那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较高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地区的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其他各方面因素作用的发挥,比较容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带动替他各方面因素的发展,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动力。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多方面的,任何单项指标都无法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全面的评价,该指标体系即是利用多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建立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区域经济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来考虑。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建立在科学实用的基础上,即各个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

(2)系统性原则。建立的评价指标能够系统地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3)综合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时尽量避免滥而多,因为许多指标有很大的共线性、相关性。

(4)区域性原则。由于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研究构建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仅仅适用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5)可行性原则。指标的建立要结合实际情况,既能反映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又便于计算和获取数据。

4建立评价地区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

4.1建立评价地区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框架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是指构成综合经济实力的各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测度可以通过反映综合经济实力的经济规模子系统、经济结构子系统、开放程度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子系统六大子系统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对如何测度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数研究只注重考虑地区经济实力,忽略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在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影响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框架图如下:

4.2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内容

(1)经济规模子系统。

人均GDP(元/人)=GDP/人口总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通常该指标的值越高,地区经济越发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当年GDP/上年的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是反映该地区农村人口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元/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总数。

职工年平均工资(元),是反映地区城镇居民工资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

(2)经济结构子系统。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GDP,该指标的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越发达。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值/GDP

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值/GDP

(3)开放程度子系统。

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出口额/GDP,该指标反映地区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该指标反映地区旅游经济是发否发达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元/人)=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口总数,该指标是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测度其开放程度。

(4)人力资本子系统。

每万人从事自然科技活动人员数(人/万人),该指标反映地区科技水平的高低。

每万人高校学生数(人/万人)=地区高校在校学生数和高校毕业生数(本专科生)/地区人口总数。

教育投入率=教育投资经费/GDP。

(5)基础设施子系统。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市道路面积/人口总数。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辆/万人)=公共汽电车数/人口总数。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医生人员数/人口总数。

人均居住面积(m2/人)=住宅建筑面积/人口总数。

(6)可持续发展水平子系统。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