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的聚集扩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功能提升,是城市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心城市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化效应和扩张效应,将城市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并极具带动效应,将由此来满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产生最富活力的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择优加强中、小城市(镇)建设,形成二者之间的互补互动的关系。即中心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中、小城市(镇)具有城乡中介功能。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多特点,必须通过大、中、小城市共同分流,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化进程,大力加强城市的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以市场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发展
市场体制和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受外在制约和影响的规律,从市场化这个城市化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排除外在人为的干预,让城市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进行。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一是把城市工业园区向乡镇企业开放,乡镇企业要利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加紧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为向城市转移奠定基础: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流动,用城市的社会保障换取流动人口原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权,这既有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张,更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二、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为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按照建设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在路、桥、水、电、气、热、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并进行建设。一是要采取多样化的投、融资形式,开阔投、融资渠道:二是要利用好国家的特殊政策,抓住机遇,努力争取更大的优惠,并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要争取国家对城市改造的财政支持,如“老工业基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等,切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要三者并重,以保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高速发展。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化进程中要把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作为着眼点,大力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理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只有大量减少农村人口,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农产品的成本才能下降,品质才会提高,市场竞争力才会更强。只有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实现城市化。
四、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要协调统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城市进程,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结合城市实际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部局,做到既发挥聚集经济效应,又通过分工、协作降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五、完善城乡土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实现城市化。必须割断农村人口与土地的联系,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变革的对象。同时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参加者,所以。要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国家管理一级土地市场,建立土地价格体系时,应着力寻求城市建设合理用地需求与建设用地指标控制的衔接点,保证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尽量满足经营性用地,批租土地的收益则应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发挥中心大城市整合经济及增长作用
城市尤其是中心大城市,在完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要素、产业与职能的扩散。追求城市区域化。从城市区域发展的角度,发展从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城镇结构体系。一是要加快近域的城镇结合,根据城市与城镇之间要素和产业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制定城市整合目标,构建一体化结构与功能体系,确定城市整合点;二是要加快广域城镇整合,使城镇间产业合理分配及区域城镇整体功能的增强,突出区域性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七、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服务功能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主要作用是,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就业等服务性机构和保障制度及体系,建立和维护经济秩序,调控和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财政、政策、法规、信息、规则、制度等支持,为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降低发展成本和各种服务。
八、前瞻性的进行城市整体规划
【关键词】学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地方高职院校是由当地地方政府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鹤壁市人民政府兴办的第一所地方高职院校,自建院以来,学院秉着“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等重大职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制度、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深度等层面上探索了高职院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学院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为自身的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学校的社会声誉就好,生源就更好,各方面的投资就更多,学校的发展就更快。”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首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其次作为职业院校,应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后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它的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学院明确了“特色、质量、服务”的办学定位。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在办学类型上,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凸显高职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为鹤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订单培养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学院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来人的难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订单式教育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把这些企业确定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办学”“双元合作”,促使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定而可靠的人才供需“桥梁”。
2014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后,民航专业招生形势颇好;同时与飞鹤集团签订协议,招收飞鹤集团预备员工学习营销与策划相关课程;与永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办学,开设“永达班”,招收学生学习营销与策划相关课程,学业完成后进入永达公司进行实习和就业。2015年,经管学院又与北京商鲲集团开设了高铁服务专业,仅参加单独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指标。校企合作解决了公司招不来人的难题,也给在校生营造了就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第三,专业设置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做法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要特别关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使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着力点,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进行专业及课程教学环节设置。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底进行了开设双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2015年,各专业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目前,2015年新开设的高铁服务方向非常适用于鹤壁地区的经济发展。2012年,鹤壁地区高铁服务站建成并通车,在鹤壁地区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铁专业包含有高铁服务方向、高铁技术方向,涵盖了高铁站所有的服务需要,对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推进作用。
第四,目前学院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是办学初具规模,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仍显不足;二是师资队伍已形成,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专业设置面广,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仍需加强;四是合作办学模式取得可喜成绩,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待扩大。改变现状的途径: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二是加大政策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度;三是增强企业的认同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的高度;四是加大学院改革的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的精度。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地方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扭转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对不符合市场、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专业要予以撤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和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针对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生源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充分适应地域、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办学方向;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扩大办学影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等途径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走特色高职院校路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吴应江,《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第03期
[2]《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鹤壁经济发展为例》,成锐航 李雪梅 杨利 雷东辉,《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年 第09期
[3]《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27期
[4]《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途径与方法》,黄快林,《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04期
[5]《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陈燕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04期
[6]《东北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窒碍与突破》,白广申 闫艳,《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 第01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职业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8-02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学者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可分三个方面: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形态变迁。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这种变迁包括很多层面: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转型等。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大致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从那时起,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优的判断局势下,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目标。
中国学者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正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怎样适应社会的转型,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怎样提高其自身的吸引力,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缓解就业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与经济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定会受其影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有效性、吸引力、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
职业教育对社会具有适应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提出要求。在适应性问题上,职业院校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不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与产业结构之间并未形成一种良性的相适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在职业院校中作用的发挥。产业调整包括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相应地,人力资源也应随之实现合理化和高级化,也就是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到职业院校就是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专业设置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和论证来设置专业,才能更好地争取地方支持。而目前不少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新的产业集群形成不断壮大、产业链逐渐延伸等特点不相适应。
2.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不高
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应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现在有些职业院校不了解企业的价值链和价值趋向,不清楚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校与企业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和形式化现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培养的学生专业不对口,通过2~3年的学习,毕业出来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些品牌企业,更多企业对职业院校一无所知,用人标准等信息更多靠行业协会、教科院等机构来传递。久而久之,学校抱怨企业不热心,企业埋怨学校不主动,校企合作不能“遍地开花”。
二 职业教育有效性问题
长期以来,因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使然,很少谈论效率和效益。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应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职业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所谓职业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职业教育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向职业教育效率本身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过程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这里主要指职业院校教学的有效性。
从生存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社会成员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私人物品短缺已成为历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成长型需要过渡到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的推动上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观念、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错位和越位现象,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
1.教学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在目标定位上,部分学校存在偏差,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主,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普通学历教育雷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又缺乏职业竞争力,在后续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潜能的挖掘上较困难。
2.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教学观的支配下,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观表现出诸多诟病:一是对教学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忽视实践操作,以知识理论为价值中心。使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具备应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二是教学效率、教育效益等观念不强,一味强调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忽视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等的反思和优化,一些职业院校还是依靠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的重大使命,故其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限制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拖曳了教学变革的步伐。
3.教学质量不高
对教学中理论知识部分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及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等问题,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脱节、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学生的理论学习长期局限于旧概念、老知识,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对教学中实际操作部分而言,实践教学设备更新速度严重滞后于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速度,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1.职业教育社会声望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就读职业院校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社会分层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为前提的,人们渴望通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进入一定的社会阶层,获得或改变某种职业以向更高的阶层流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某种职业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各大阶层的收入差距在加大,产业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职业教育的社会声望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对普通高等教育重心倾斜的影响,加之学历仍然是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法宝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许多家长对职业院校“另眼相看”,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如读高中上大学体面。由于职业院校招生制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院校的社会评价相对较低。有研究者指出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并非出自志愿,他们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2.生源质量下降,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使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是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对应的问题就是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末,职业学校分配制度实行全面改革。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职业学校也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坐等生源的局面。
一方面,社会上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一线劳动者严重缺乏,俗称“技工荒”,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生源缺乏及培养的学生是否瞄准了产业发展方向也有很多疑问,供需似乎陷入了矛盾的怪圈。
3.高职毕业生回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加剧,不少技校为了增加招生吸引力,这几年纷纷改成高等职业学院。可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得去中职学校“回炉”才能找到工作,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
职业教育在纵向上分为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关于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尽管许多学者各抒己见,但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在职业启蒙教育重技能、轻意识,重单一技能、轻广泛职业探索;职业准备教育除初、中、高职层次外,缺乏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构建,不能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文凭;职业继续教育体系缺乏;横向上普职沟通不够,学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属于从教育内部,且以职前教育为主来构建的体系。
可以看出,适应性和吸引力属于外部因素,主要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层面提出的,适应性侧重于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更倾向于被动层面,吸引力侧重于职业教育自身魅力,更倾向于主观层面;有效性和体系构建属于内部因素,有效性是指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度,侧重于教学的有效性,体系构建也是有效性的主要方面。
就本人看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问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探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办学理念确立等面临的问题;从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面研究课程、装备、信息化等面临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研究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阴祥.转型期职业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2(4):19
[3]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
[4]谢红、吕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来自重庆的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6
2010年8月10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琛在西宁省委党校做了“知识经济低碳时代:‘十二五’展望――新时期青海改革调整规划机遇挑战”的专题报告。受到省政府机关领导与各方人士的好评。现应组织方和《青海学刊》的约请,并根据演讲记录,整理文论如下。
“十一五”乃至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其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孕育了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跨越的拐点。经过连续8年12%以上的增长,目前青海省生产总值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规模增加。其二,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奠定了产业由初级向较高层次转型的基础。2000年到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必将为青海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在制定出台了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党和国家正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酝酿推动藏族聚居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自然变动和政策机遇都说明,青海正在酝酿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新的关键阶段。立足省情实际,在科学分析我省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青海省委已经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也即“四个发展”的新战略。
确立多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重视开发青海旅游产业。
推动“四个发展”,探索符合青重由15.2∶41.3∶43.5演变为11∶55∶3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46.6%,支柱和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9.2%提高到2008年的41%。其三,要素投入结构持续改善,形成了发展要素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格局。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资本、资源、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进一步积累,尤其是推进资源综合开发的一些重大科技攻关不断取得实质突破,重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一些大型企业包括央企加快进军青海,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青海,出现了可喜的现象。
低碳时代、“十二五”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提供新契机
气候变暖、低碳时代的到来,虽然对资源加工业带来挑战,但也为青海提供了难得的独到的机遇。青海是生态大省,由于降雨不足、气温偏低,植被繁茂和水土保持的难度都比较大。前些年,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一直在缩小,而近些年,面积却在扩大;就植被而言,气候变暖也给青海生态带来许多积极因素。
海实际、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和新模式,必须科学分析和总结发展经验,特别要正视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单一、对外开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现实问题,促进单一资源指向型战略向资源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相结合的多业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转变,在青海现有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之上,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前提,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思路,促进青海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与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推动青海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走上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具体讲,在世界经济重建,中国经济重心西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生态、低碳、新能源、ICE、智能物联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应当重视开发青海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在青藏铁路贯通之后,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新亮点。而青海是这个旅游网的中心结点地带。旅游产业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可以带来大量的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理念。对于青海人力资源平均水平的升级意义深远。为此,必须注意提升“青海旅游品”的“质量”,增加其“规格品种”。此外,鉴于青海旅游季节性很强等难点,建立有弹性有系统的接待基础设施这一点,也值得在新时期大力探索。
三驾马车”共动经济增长,正确认识“净出口负拉动”现象
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常是由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的。从青海经济30年的发展过程来看,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贡献率,而同期大多年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拉动”(贡献率为负值)。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10年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达78.1%、69.5%,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7.6%,表明青海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两轮驱动”。
如何看“两轮驱动”?
一方面,应当认识到,这与青海深居内陆腹地等客观条件有关,所暴露的是青海吸引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外贸行业实力不强,经济发展外向度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青海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如果仅仅依靠投资、消费“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三驾马车”的拉动合力,青海经济很难实现跨越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就一国范围而言,各经济组成部分都有其稀缺的经济功能或者说比较优势,而对于这种特色资源的定价,不同的经济体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平均化拨款、提高上游水价、提高生态贡献“负税”,等等,都是十二五 期间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换言之,依靠国家财政,争取更多资源、力保更大贡献,是青海人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注意“中间需求”,而且要注意“最终需求”。多年来青海经济快速增长是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基础上实现的,缺乏长远、持续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突出表现为资源消耗大、能耗高、产业结构低度化、环境退化、受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明显势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以西宁和格尔木为主的区域增长极。
关键词:虚拟企业;虚拟经济
一、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聚集资本功能。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2.循环流通功能。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3.引导资金功能。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4.扩张经济功能。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5.增值价值功能。一般而言,就价值增值来谈,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甲急需从事一项经营活动,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量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另一种情况是:某甲将借来的钱投资于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从事经营,当该项经营活动结束之后,他获得了比原来投资时大若干数量的收益。这时,某甲从事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其前提仍然是虚拟经济的作用。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会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那么,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下面分别论述。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2.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表现为三点:第一,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第二,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发展。否则,虚拟经济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本。第三,实体经济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样,实体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综合上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谁也离不开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是这样的。
四、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沛县安国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江苏 沛县 221616)
摘 要: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很高,如果要对农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相应的调整,就需要对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有所了解。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寻找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农村社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238-02
1 引言
我国农村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还初步形成了金融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但是,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阻碍。这些阻碍主要需要从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入手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除此之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其一,某些发达地区,其周边的城市趋于城市化。其二,部分发达和一些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趋于产业化。其三,大多贫困地区的农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原则发展。其四,大部分中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输出并且保留少部分的劳动力在本土发展农业。
2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县、乡、村与农户的关系问题。
在计划体制时期,我国产生了很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即忽略农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很明显,忽略了农民的利益,就打击了农民们的积极性,对农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这一点仍然还没有得到改善,还是由县、乡、村干部的行为方式,来对农业的发展进行管理。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将土地还给农民,让农民们对土地保有自主权,不随意回收或是调动,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民能够热衷于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业的发展。在经过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之后,政府不应当参与对农业经济的直接计划指令以及调节工作,这样的人为管理反而会使得农业生产资源出现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应当是让市场来配置农业生产资源。
针对县、乡、村与农户的关系问题,解决方式就是要让农民能够获得自主支配其农业生产资源的权力。那么就要从削弱县、乡、村干部的直接调节权力,使得农民们能够不听从县、乡、村干部的干预,将权力制衡关系调整好,保障农户的自主支配权,保障其最基本的权益。
3 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3.1 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合理选择农村金融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基本的金融体系,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还应该强化自身的金融支持,谋求更大的发展。按照目前国际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发展微小型的金融机构,并且着重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富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费用必要的,可以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也可以以更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提升其发展水平。
3.2 解决农村生产和土地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安全发展
为了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很多国家都更加看重工业产业,这其中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可否认,工业的发展的确可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且速度很快,但是每一个国家也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征用了很多农民的土地,建造工业园区发展工业。一方面,农业的发展被削弱,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农民们的土地被征用,并且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会大大削弱农民们耕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3.3 做好区域经济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发展
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的发展依然不是解决温饱问题了,而是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也就是我国农业加大了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总量经济中,我国农业的比重在逐渐地下降,目前居于GDP的10%左右,并且农村人口也在随之下降,目前为我国人口的1/3左右。在我国城市,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让很多农村公民工作,这些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趋于集约化提供了机会。农村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首先就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对于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建设新农村,更新旧的发展观念。其二,改善以县和乡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服务。其三,大力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对污染进行治理,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4 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维护农民整体利益
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从而他们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耕作。所以只有做到维护好农民的整体利益,并且切实解决农村中的问题,农民们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农业,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4 农村社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社会中,主要存在三种关系。第一,是县、镇政府和村两委会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三是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
4.1 县、镇政府和村两委会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一类关系,即县、镇政府和村两委会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这类关系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当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得当时,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的效果,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也非常有利。但是一旦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将会适得其反,将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在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主体不是县、镇政府,而是各农户。县、镇政府可以在整体的发展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但绝不是主导力量。而农户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源时,才是真正做到了“主导”。只有农户在这三者中处于主导地位时,此三者的关系才是较好的状态。一旦农户的权力被县、镇政府所剥夺和替代,其自主权变少,那么三者的关系将较差。
4.2 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即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发展为新型农村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发展的关系。当公司和农户以及公司、基地和农户订单农业的出现,以及多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方式依次出现,反映了农户们的新期许,即农户们希望可以共同面对市场压力。
4.3 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关系,即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农业技术的支持。而很多农业技术人员目前仍然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转行。与此同时,却有很多农户在迫切等待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这种状况就会使得技术资源被浪费,同时农户却由于缺乏专业技术而无法提升农业生产力,最终导致农户种植结构不能合理地调整,并且所种植的产品产量不高。而这一切最终将会影响到农户的收入。由此可见,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会导致社会冲突。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其次是农业技术的投入。当然,政府加大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并没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让农户与农业技术人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三种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在一个区域中,农村社会结构的状况会影响到此区域中的农业经济资源的配置,即对土地、资金、人力和技术的配置。同时,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最终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以上三种关系都可以达到“好”的状态,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资源配置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也有利于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在农村社会结构变革中需要认真考量的关键问题[J].农 村工作通讯,2012,(15):127-128.
摘要 在阐述广东社会发展中科技支撑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社会发展中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广东科
>> 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低碳社会发展中科学消费道德理念的引导与树立 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哲学关系研究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探讨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廉租住房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 推动家用低碳技术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低碳发展小城镇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浅析劳资关系现状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机制及模式选择研究 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当代社会发展中电子政务问题的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域增长极效应研究 社会发展中的计算机技术影响研究 新疆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支撑愚公故里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广东省统计局.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01)[2013-03-15]..
[5]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2010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1-12-05)[2013-03-15]..
[6] 方伟,廖玲,万忠.广东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广东省属科研机构调研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35-237.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地方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必须加速转型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又影响了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效用。所以,如何破解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地方高校在其所在区域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其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会反作用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这种动力支撑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本质的需要是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依靠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尤其是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撑。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立足于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授课方式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对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适应性较强的人才,就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院校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平台,以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承担成人教学的老师可以与地方企业进行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也可以为当地政府和事业单位制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提供决策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不断提高其行政水平。此外,通过增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直接投资,也可以拉动地区消费,并相应地解决区域就业问题。
(二)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必然增长,生活方式、消费结构体系等多个方面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家庭和个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将大幅增加,成人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人们终身学习选择的一种方式。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有必要不断创新发展,最大程度满足这一新的需求。如改革现有授课方式、突出网络化学习方式等。此外,地方高校也要满足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人才素质提升的教育需求,以提升区域内劳动力素质及在岗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大力推进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实现转型发展。
总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突出,但其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都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也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实现两者者的融合发展是最终的目标。
二、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发展,也限制了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不明确
地方高校存在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地方高校带来经济利益,部分高校从满足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但是只片面地强调经济收入,忽略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这导致教育目标定位的不明_,进一步制约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的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学办学定位落后。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已出现新的发展形势就是社会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培养有多样化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要实现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相应地调整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没有针对区域发展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调整,而导致专业设置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直接体现在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速度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两方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基本上不能实现与成人高等教育素质、技能等教育要素的吻合。这就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虽然培养出的学生在不断增多,但学生所学的知识却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地方高校大多将办学重点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忽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严重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部分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依然采用“面授+自学”的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各门课程自学,辅之以每年寒暑假集中面授,面授时教师多采用传统模式授课。又因面授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到课率较低,教学效果欠佳。自学期间没有网络平台,缺乏与教师沟通交流,有效的监督措施缺失。无论是面授还是自学都很难激发成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无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四)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不明显,趋同化严重
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开展成人教育办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致使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不明显,出现趋同化问题。各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其他非学历教育形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多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无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发展特色又进一步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难题,使成人高等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五)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不紧密
一方面,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观念存在问题。双方的合作往往是基于某个项目的运作,多是短期合作,而轻视长期合作。重视立即见效的成熟项目,忽视具有巨大潜力和风险的创新项目。另一方面,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认可程度低。大多数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校企联合办学和政府支撑作用的重要性,不关注产业、行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实现成人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地方政府与企业对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造成地方政府和企业舍近求远,寻求地区外重点高校提供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发展和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由一开始盲目的甚至无序的状态向一个由政府、高校、企业良性合作的稳步状态发展。为了成人高等教育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明确定位
从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学生的工作技能、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给地方培养一支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队伍。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招生区域、招生专业、办学层次、办学形式都应该以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应由学历教育逐渐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地方高校要加强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做强做大非学历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全民素质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一是要创新专业设置,发掘特色学科。对于专业设置,地方高校一定要吸引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二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制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涵盖地方从业人员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多开设针对性强的应用型课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和课程资源的共享, 并加大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置比例。课程体系应更具开放性,具备一定的地域性,并能不断创新,及时吸纳新的研究成果。
(三)创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突破。要借助网络技术,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相结合的教育环境,满足成人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网络课程体系和远程课程体系,要设计和开发符合成人学员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料。利用已有的校外网络学习平台,指定学生自学课程并完成学习作业的提交。加强手机平台学习软件的研发,逐步向基于手机平台的在线学习模式发展。其次,成人高等教育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既要有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要创新适合成人学生的自学办法和课外辅导交流办法。
(四)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打破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趋同化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品牌是地方高校吸引学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关键,也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为此,各地方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中一定要有品牌意识。要通过品牌宣传等手段,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知名度,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深研究,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项目、精品项目。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
为了充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性,要发挥不同教育主体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实现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融合发展。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或者法律保障,企业依靠自己财力,把资金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中,高校则是培养人才,三者和谐发展。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制定校企合作长期规划,让企业参与到成人高等教学的各环节中来,进行联合培养、过程共管、效益共享,从根本上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也可以引导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企业加强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之间的合作。
除了与企业合作外,政府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可以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或者政策来保障高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可以协调校企合作事项的解决。也可以直接支持高校建设和发展,为成人高等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帮助其快速发展。
四、结语
从成人高等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几条策略,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明确定位,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创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但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问题,除了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外,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广大学者研究解决,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壮大专业师资队伍、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等。
参考文献
[1]张燕.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前言,2014(18).
[关键词]山西;地方高校;区域经济
一、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担当
(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山西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纵观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完美收官,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卫生、反腐倡廉全方面开花,基本完成预期目标。“十三五”开局势头良好,全省上下高度统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和廉洁自律、安全发展,积极转型煤炭产业发展,整合山西优质文化、旅游等资源,努力再造一个新山西。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三大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单纯依靠各级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杯水车薪,急需要强大的科技、人才和智力保障,尤其是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让传统的煤炭产业“旧貌换新颜”。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学实践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山西有近70所高校,其中有国家211战略重点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百年老校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老牌医学类高校山西医科大学、财经类高校山西财经大学,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以及地处晋北的大同大学、晋中的大学城、晋南的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等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专业优势,结合山西转型发展趋势,我们要把科技、人才、智力、技术等高级生产力优势运用到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地方高校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山西一些市县(区)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已分别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签定了校县、校企、干部培训等多个项目,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这种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地方对高校的需要更加细化,从而加大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政策、资金、社会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这样又极大地增强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积极主动提升人才和智力等服务,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山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地方高校根据社会调研,在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学科设置,以山西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各项事业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专业对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等十分关心并大力支持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发展,省级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进一步贯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ICT行业人才培养及ICT行业应用创新,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第二,地方高校专业人才辈出,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即政府政策对头、环境合适、保障有力,就能极大的引导高校技术人才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地方的重大研究、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加速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地方高校汇聚着优秀的精神文化、名人教授等人文资源,他们传承与传播着高大上的精神力量,整合三晋大地的优秀文化成果等优质资源,主动发挥“晋善晋美”的历史文化传统,引领和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构建和谐文化社会、健康文明社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
目前,山西身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校也把注意力集中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但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对地方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因而,无法从高校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制约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这一主要职能。最为关键的是,这种认识不到位还影响了高校与地方主动合作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正确估量,没有进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循环链中,近而也就没有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自然也不会有高产能、大产量的技术成果。
(二)协调程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一些山西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对学科与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重传统基础学科,轻新兴应用性学科的不合理问题,尤其在“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机遇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可行性研究和调查,最终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没有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三)参与程度不够
过去山西国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煤炭资源及其相关产业,近年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煤炭产业跌入冰谷,山西需要走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此时,地方高校要积极通过技术支持、科研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智力支撑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但现实情况有点滞后,山西地方高校尤其是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碍于资金、政策等支撑条件不到位,毕业生就业率相对低下,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专业不对口,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高效的生产力,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向前发展。
(四)缺乏合作机制
基于合作意识薄弱,山西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互助合作发展规模较小,目标短浅、参差不齐,机制不全、领域有限、很多合作项目还在摸索与尝试中前进。从长计议,急需建立长效、集中、联动的合作发展机制,进而形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三、山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
(一)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山西地方高校要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社会定位。优化这种服务意识,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站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高度,在“一带一路”、中部崛起战略、“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大好机遇中,提高认识、主动担当、加强服务。只有精准的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才能赢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和更广平台。二是积极主动服务,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服务、科研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智力服务等方面做好服务。三是高校在具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更要多类型、多层次、广领域,积极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历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全方位多方面提升社会劳动力综合素质。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应主动把自身蕴含的巨大知识、人才优势、创新能力、知识讲座、名人讲坛、体育设施等优质资源,顺应市场和人民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地方社会、企业的财富和利益。
(二)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双方发展的协调度
近年来,山西地方高校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山西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还不能满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山西地方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整合区域内丰富的煤炭、电力、旅游、文化、农业等资源,优化环境,有针对性的用前瞻性的视野调整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地方高校的需求。
(三)提升科研水平,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的科研水平是高校办学的实力体现,同时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照。山西地方高校在通过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省部共建高校山西大学紧紧围绕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对策研究,其中,重点学科项目《转型发展中的山西煤炭产业链研究》成为山西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连续几年来,山西大学持续出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完成《山西省煤炭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山西省煤炭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山西煤销集团煤炭物流供应链优化方案》、《基于整体均衡发展的山西煤炭企业供应链网络优化研究》和《基于快速响应、定制化的煤炭产品配煤与调度研究》五份研究报告。建立了“山西煤炭产业链优化支持系统”,完成了《山西煤炭产业链优化及路径选择》设计方案,为山西省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但是,从地方高校整体建设、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能力不足、精力分散、专业滞后、轻视市场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为依据,高度注重科研水平、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
(四)重视高校建设,积极构建服务机制
山西地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基本上都签订了一些校县、校企共建或合作协议,共建与合作中结下累累硕果。近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与吕梁市岚县签署了院县地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在合作中能够发挥科技、人文、人才的优势,并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办学等方式,为推动岚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同时,岚县也将运用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产业鲜明、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等特点为学院搭建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社会服务等平台,实现院县同力、院地合作、产学研共进。这种校县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了校县优质资源,为推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为了确保这种合作互利共赢局面持久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度和机制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相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建立牢固的服务与支持关系,双方在合作发展中,要主动打破政策瓶颈,完善政策体系,明确责任义务,合理投入经费,科学制定计划;另一方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机制化、常态化,双方要主动沟通,加强合作,建立机构,明确目标,高校全面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地方要确保高校参与合作发展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并加以制度的保障和支撑;最后,搭建互动平台、完善考核制度,高校要主动热情邀请地方政府、企业共建诸如“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晋商企业家论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定期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和渠道;双方还应该科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提升双方合作的效益和效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创新办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的重要前提。扎根于三晋大地的70多所高校,以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地方办学特色,顺应“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依托山西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科研资源优势主动作为,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助共赢。
参考文献
1顾群玉.试论地方高校参与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田伏虎,冯晓江.人才培养: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职能[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