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集体经济发展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体经济发展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体经济发展建议

第1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1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 农业科技落后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薄弱。据统计,丰城市农业人口有100多万,每万人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数量极少,一些发达国家每万人中有40名科技人员,由于目前农村科技人员缺乏,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开展。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每年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三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为:一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涣散,相当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比较薄弱,难以承担起统一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二是社会化服务效率低下,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工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三是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多数集中在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防疫等几个项目上,产前、产中服务多,产后服务少,无法满足农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要求。

 

2 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2.1 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不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2.2 扶持农业经济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两方面购买力的萎缩,进而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后加工销售等环节,导致这些部门生意萎缩、失业率上升,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

 

2.3 扶持农业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情况来看,农民收入低,生活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导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首先要大力扶持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有效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4 扶持农业经济是迎接新形势挑战的需要

 

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产品的进口可能会对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不能因比较效益低而放弃或减少生产,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 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具体建议

 

3.1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之一,是WTO农业协议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嫁风险、分摊损失保障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国家而言是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在中国推行已达20年,但发展缓慢,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是健全农险法规,完善法制环境;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对经营农业保险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免除其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一切税赋;

 

三是对农户的保费实施一定比例的补贴,比如补贴保费的30%或者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以减轻农户负担,提高农户投保的有效需求。

 

3.2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制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其次,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再者,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与服务等工作,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最后,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3.3 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第2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习惯难以改变,生产技术难以提高。我国城市工业产业化近年来发展飞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已经严重落后于工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增值率低,龙头企业少、标准化生产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面对市场,抗风险能力低,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农民损失惨重。

(二)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国农民数量多,但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城乡二元制使得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距过大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少但生活负担重,很多农民为了养家不得不进城打工,有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大多为80、90后,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处于结婚生子的年龄阶段,生活压力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对劳动保护和合约签订懂的少,因此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伤处理、工作时间不合理等等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

(三)农业科技推广难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地区分散,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资金欠缺等原因,使得农业科技在农村推广困难。当然,农业科技的推广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体制管理,导致农业科技的推广进程缓慢。很多农民不懂得合理使用农药、种子和施肥,缺乏正确指导,结果花费很大力气却成效甚微,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首先政府要提高重视,通过引导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市场资金投入、引入工商业部门的管理和市场机制,建立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把农业发展逐渐引入到“工业化农业、科学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社会化农业”的道路上。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农村加大灌溉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信息网络等工程的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此外,加大对农业相关政策补贴,提高农业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示范点、示范区建设,摸索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也要紧跟时代,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设置农业经济发展机构,聘用专业知识过硬有服务农业经济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发展运行新机制;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建立科研中心,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农业产品品种和生产;建立农作物以及畜禽优良品种的繁殖和疾病防御推广体系,帮助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建立科学技术进入农户工程,利用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推进高科技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量,释放多余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循环经济发展一直被人们关注,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正在被重视和推广。如何利用有限的生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把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经济向科学转型,以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坚持资源合理利用、采取集约开发和及时保护,做到环境污染及时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成本投入、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围绕“三农”,做到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村容清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服务。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二字,要做成产业,就需要鼓励扶持农业经济龙头产业,通过龙头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好原料基地的建设,随时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需求,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朝优势地区集中,减少运输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政府引导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业生产辐射面,增强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带动,将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推向有组织、有规模的市场经济中。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以龙头产业为中心,推进龙头产业的集中化,形成规模,让这些龙头产业发展成为设施配套、上下承接的产业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此发挥其规模效应。同时,要强化这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三、结语

第3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面向企业、面向市场,促进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吸引重大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战略产品,推进高技术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努力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提供科技支撑。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计划,推进科技创新三大支柱产业和九条产业链建设,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发展,到2012年,全区科技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例超过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产学研合作技术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在2008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全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全区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经济发展素质显著提升,为建设创新型新市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和基本布局

(一)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纺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和数控机床、船舶制造、节能环保、专业设备、粘胶纤维、服装玩具以及乙烯、醋酸、氯碱九条重点产业链,主攻产业高端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向高端环节延伸,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尽快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为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和*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科技创新的基本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思路,着重从产业领域和区域两个方面进行统筹布局。

1、产业布局。(1)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依托在宁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骨干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2)以发展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纺服装三大支柱产业,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行业性工程中心和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拉长产业链条。(3)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重点,以省农科院、高等学校、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示范基地,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区域布局。结合我区产业布局和创新资源的地域分布,形成“四带六园区”的区域布局,即沿江产业带、沿江北大道产业带、沿金江公路产业带、沿西部干线产业带和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化学工业园区,以汽车及零部件、水处理设备为主的*经济开发区,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中山科技园,以船舶制造产业为主的龙袍船舶工业园,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实验区,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的金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主导产业建设

1、现代装备制造业

依托瓜埠、雄州数控机床产业基地,以数控机床、精密设备等产品为核心,成立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依托美国钻采、煤矿机械等企业,以采油(气)井口装置、矿用防爆电器、乳化液泵等产品为核心,加速矿用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增强研发能力;依托中大金陵客车、变速箱厂等企业,以绿色能源公共车辆和关键零部件等产品为核心,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重点在产品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

依托蓝深制泵集团、ITT、贝特环保等企业,发挥在宁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水处理装备、水环境监测装备,形成国内影响较大的泵类产品和水处理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环保装备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

3、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长澳制药、亚东启天等企业,扩大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市医药研发资源优势,促进我区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4、石油化工产业

依托*化学工业园区和红山精细化工园,加快发展一批化工类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园区基础化工行业规模大的优势,大力促进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化工产业发展。

5、新型材料产业

依托诺尔泰、大华织造等企业,重点发展碳素纤维、特种织带等产品,培育支柱产品,打造优势品牌,同时推动产业向高档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6、化纤轻纺产业

依托兰精公司、法伯尔、林茨等企业,开展粘胶纤维等相关产品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吸引科技含量高的下游产业入驻我区,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化纤轻纺产业园。

7、现代循环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

依托省农科院和相关高校,加快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整合止马岭、大泉湖自然资源,实施生态农业大开发。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打造特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养殖、特种水产和观光农业等五大农业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集中度的现代农业实验区。重点建设科技示范推广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品牌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贸易区、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六个主体功能区。

8、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利用富硒农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延伸富硒产业链,重点建设沿滁圩区为主的20万亩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基地,推进富硒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富硒大米优质、营养、保健水平,开发富硒胚芽米、富硒杂粮、富硒饼干、富硒系列饮品及调味品,打造龙头企业,力争培育成为我区第一个农业上市公司。

(二)创新机制体制,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实质性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纽带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要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比例达100%,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合作关系比例达100%,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比例达100%。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额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总体平均占销售额6%以上。鼓励企业实施技术股权激励制度。推进企业专业研究院(所)、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争取用3-4年时间培育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三)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为导向,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来源,把企业的人才和创新需求作为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切实把研发和人才培养转移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上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重大技术研发、重点人才培养协调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吸引在宁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合办研究开发机构。引导企业通过联合攻关等方式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开发行业和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探索建立以产权为纽带,以企业为投入主体,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产学研联合体。

(四)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化学工业园、*经济开发区、中山科技园、红山精细化工园等创新基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形成创新密集区。进一步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搭建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民营科技企业采取联合开发、委托研究、自建或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共建研发机构、技术开发基地,形成稳定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对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和10万元;对新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每个产品分别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五)充分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强化技术创新源头建设

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组建由相关企业联合出资为主的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积极支持转制科研机构来我区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鼓励和支持在宁高校、科研机构来*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发挥优势,为我区培养中高级创新人才。认真落实技术、管理等要素作价入股参与分配等有关优惠政策。以技术、资本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实现科研机构产权的多元化。支持企业参与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收购转制科研机构的产权。鼓励转制科研机构通过产权置换等形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

(六)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重点围绕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推广农业及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等,创办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科技评价、咨询、知识产权事务、技术产权交易、人才中介等科技服务机构。鼓励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信息和技术服务优势,整建制转为中介机构。凡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能够解决的事项,都应加快改革,尽快交给市场和中介机构去承担。设立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等。对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可以认定为非营利机构,享受国家非营利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

(七)建设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区科技创业中心、*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江北分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系统的服务平台,强化服务能力,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人才引进、技术支持等系列化服务。对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发展中有关工商登记注册、税务登记、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立项,以及优惠政策落实等提供“一站式”服务。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根据我区支柱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一批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用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科技成果和科技创业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

(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增加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积极开拓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在财政预算体系中设立研究与发展(R&D)政府预算收支一级科目,加强政府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和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尽快达到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规定的比例。

进一步落实相关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鼓励科技型企业采用会员制组建信贷互助担保机构。加快建立市场化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创业投资进入和退出机制和通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创业板IPO融资,为创业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技术与资本的融合。

(九)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工作方针,支持高校和企业科技人才双向交流。设立企业科技人员高校访问学者补助资金,支持企业科技人员到高校访问,参与科研和教学等工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来我区创新创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转让科技成果,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70%一次性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采用股份形式实施转化的,可将成果形成股权的7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引进计划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后备人才联合培养补助资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后备人才的培养。

(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中的导向作用

把知识产权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把获取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作为评价一个创新团队、机构和地区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支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及其发明人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对于有巨大市场空间、有利于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大专利,区专利申请专项资金可以全额资助其专利申请和维持费用。对知识产权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实行政府补助,给予适当奖励。引进1-2家科技项目咨询公司,对引进机构实行政府补贴,每或咨询1个专利或科技项目,根据服务内容,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按照“增加投入、保障重点、调整结构”的原则,加大财政对上述领域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调整我区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优先支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重点平台建设。2009—2012年,争取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合投入2亿元,并引导带动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本投入5亿元以上,用于各项科技支撑措施的实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我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

加大落实现有科技政策的力度,支持使用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已有财政政策予以消费补贴,鼓励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对使用节能环保、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项目,在科技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和支持。

(三)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科技项目和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引导资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等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

(四)加大科技人才集聚力度

充分利用与发挥*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按照推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要求,创新机制体制,组织、动员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深入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企业科技人员到高校进行工作访问,促进人才资源向企业的合理流动。规划建设海外留学生创业园,努力把*打造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

第4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1.农业投入存在的问题

农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投入和农户投入。在财政投入方面,虽然财政投入在逐年的增多,但是其投入的力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严重的阻碍农业的收入,而且在财政投入资金本来就少的情况下,还存在普遍的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这样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很低。在农户投入方面,因为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则在农业的投入上则相对较少,这样导致收入的可靠性降低。

2.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转移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目前农民进城主要是以流动人口的形式,工作的保障性较低,遇到农忙就回家种地了,没有实现真正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劳动力素质偏低方面,因为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技能型的还不多,长期的体力劳动使得农民不愿意一直呆在城市,所以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解决农民的收入的问题是较为复杂的,只有不断的优化农业结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够实现农民的增收。在优化农业结构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优化产品的结构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以调控的农产品结构,并且需要扩大优质粮食的生产,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种植当地特有的作物。其二,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因为每个地区的气候等原因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种植优势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建立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并结合当地的旅游,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其三,规范农产品的加工标准,使得农产品能够通过世贸组织的这个机会走出去,农产品走向国外无疑能够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的利用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可以组织农户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不仅仅可以降低劳动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机械化水平,可以使得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升。其二,建立多元化联接机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并且完善相应的合同,保障双方的利益,并且根据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为劳动力的转移奠定基础,城镇化的建设可以使得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投身于城市的发展中去,获得相应的技能,这样就能够逐渐的在城市中扎根,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的转移。其二,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吸纳大批的劳动力,所以大量的发展非农业产业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三,劳务输出来达到转移劳动力的目的,目前,劳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劳务公司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了农民的权利,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其四,加强制度的建设,保障转移的劳动力的利益。其五,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得到可观的收入,但是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培训的力度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规范相应的制度,并对培训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

3.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

因为我国土地的制度和国家性质,导致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缓慢,所以要实现土地所有权的有效的流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中介组织,完善合同,并对其中的条款内容进行明细,对土地所有权的流转进行规范。同时国家需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的行为,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打击不规范的行为。对于土地流转中介,国家需要给予扶持,但是不能够有政府机构直接代替,需要投入资金建立固定的工作地点,但不对中介进行干涉,使得土地流转中介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4.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投入的对策

第5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一、当前中部地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性面临新考验。近两年来,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今年春耕期间,江西省国产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60%,农用柴油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1%;河南省硫基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65%,氯基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63%,磷酸二铵价格同比上涨75%;安徽省碳酸氢铵价格同比上涨34.71%,尿素价格同比上浮22.45%。其他农资如农药、农膜、种子、饲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基本上与种粮补贴和粮食价格上涨收益相抵,使部分农民失去了加大投入的信心,甚至放松了田间管理,直接影响了粮食生产。

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侵蚀了居民实际购买力。上半年,中部6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遍高于全国0.2-2.1个百分点,高物价侵蚀了居民实际购买力。扣除价格因素,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上半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5.2%、3.4%、5.4%、1.0%、5.7%、4.4%,均低于全国6.3%的平均水平。

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上半年,中部地区企业效益出现整体下滑,亏损面和亏损额大幅攀升。湖北省1-5月份实现工业利润263.67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回落7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49.01亿元,同比增长1.4倍。河南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额达到66.29亿元,同比增长234.5%,亏损企业集中在电力、石油加工、有色、纺织、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山西省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50.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4%。

(二)土地、能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增强

上半年,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169.55亿元(2006年价格),同比增长21.41%,增速比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高5.68、1.67和2.35个百分点,在全国四大区域中处于领先位置。工业的快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给造成了巨大压力。

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凸显。中部地区正步入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高峰期,但国家及省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远低于中部地区的用地需求规模,土地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落地。同时,部分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住宅项目占用了大量工业用地指标,一些企业占用土地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电力供应普遍紧张,运煤通道瓶颈突出。上半年,中部6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缺口,山西、河南、江西的电力缺口较大,分别达到500、300、250万千瓦,电力紧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煤炭运能短缺问题凸显。石太线、邯长线、太焦线、侯月线等山西省中、南部运煤通道运输缺口达到1亿吨,湖南、安徽等省电煤运输也出现紧张,纷纷启动公路、水运绿色通道。

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中部地区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增加,资金约束进一步加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据河南省调查,河南省上半年企业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达到132.41亿元,同比增长35.3%;84%的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一半以上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三)高耗能产业仍是工业经济的主体,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中部地区是国家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高耗能产业规模大、比重高,在工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中地位突出。上半年,河南省6大高耗能产业综合能耗增长10.82%,增幅虽然比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低0.7个百分点,但对整个工业能耗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8.6个百分点,主体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湖北省确立的五大支柱产业除汽车产业外均属于高耗能产业,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40%,能耗总量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湖南省国家重点监控的高耗能高污染性工业行业投资占规模工业比重高达67.5%,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7%。安徽省上半年六大高耗能产业生产增长23.9%,同比加快7.3个百分点。

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中部地区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高耗能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在产业结构未实现根本转变,科技创新能力未得到实质性提升的前提下,高能耗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仍然举足轻重,中部地区节能降耗的压力长期存在。

(四)经济整体实力较弱,产业承接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中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经济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即使是在具有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领域,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转移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套部门,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这些都部分抵消了中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

产业承接平台功能薄弱。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偏小,功能不够完善,经济外向度不高,品牌形象比较单薄,产业集聚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多数工业园区缺乏比较权威的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方向不明,建设的随意性较大。除少数特色工业园外,多数工业园区在引进项目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产业雷同现象突出,难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人力资源储备明显不足。用工矛盾较突出。尤其是具有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高级技工以及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初、中、高级技工的比例为5.4:3.8:0.8,和我国要求的合理化比例3:5:2相去甚远,这样的人才结构很难满足吸引外资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宏观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目前较高增长平台上运行。要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继续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

施,降低物价上涨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保障粮食生产。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并通过加强和改进价格监管等措施防止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

采取措施平抑消费品价格过快增长。重点监控粮油、猪肉、蔬菜等直接影响民生的消费品价格,严控流通中间环节涨价。进一步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

加强对中部地区高耗能产业的投资监测。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地区,要运用投资监管、项目审核、土地管理等手段,协调支持环保、国土部门实行环保和土地“区域限批”。

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投资结构。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服务业投资集聚化、制造业投资高端化、区域投资协调化和项目投资集约化。鼓励外资和区外资金投资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市政、环保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鼓励外国投资者并购和参股改造中部地区国有企业。支持中部地区建设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支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关闭、淘汰落后的小电厂、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企业,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设备和产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突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区域内大型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将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中医药产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产业等作为中部地区的潜力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

(三)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土地置换。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标准,对不同等级的工业园区用地制定不同的投资标准、就业标准和产值标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有效的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在保证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只增不减的大前提下,对办得好、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张条件的工业园区适度拓展空间。对县以下大多数不具备开发条件和前景的工业区,应当下决心进行关闭,促使县以下的乡镇工业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在土地审批上要首先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升级企业用地需求。

加强对能源供应调度。加大对生产、运输的组织协调力度,充分挖掘现有生产潜力,努力保证煤电油运供应。强化需求侧管理,优先保证居民生活、农业、重点单位、重点企业用电。限制压缩不合理用电。重视山西省中南部运煤通道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完善山西省煤炭集疏运体系。加强水运通道建设,规划汉江煤运通道建设,缓解京广、焦枝两条中部煤运通道的运输压力。

(四)多管齐下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提升产业接纳能力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产业承接走廊建设。制定积极融入泛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主动参与周边省在基础设施、旅游、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的互动对接,促进无水港、铁海联运等区域间无缝对接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构建城市群发展隆起带。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集约利用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经验新思路。进一步完善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城市群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领域一体化进程。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完善省域交通网络,搭建共享型、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城市群对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6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经济集聚;发展地理不平等;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27-03

1.引言

集聚、移民和专业化等市场力量以无可比拟的规模和速度改变了当今世界最成功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的经济走势。Krugman(1991)指出当制造业的厂商选择了某个地区,他们将会雇佣当地居民并在当地消费,从而创造出前向和后向联系。这样,更多的工人、更丰富的多样化和实际收入的上升,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工人来到这个地区。而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更多的厂商也会选择进入该地区,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世界银行(2009)研究表明,人类居住区的日益密集化、工人移民和企业的集中缩短了市场距离,减少了市场分割,从而对经济的成功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迁移和专业化生产是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于城市化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科学技术创新、劳动分工深化、信息知识外溢、投入设施共享等,并产生聚集和扩散效应。城市在城市体系和经济区域中发挥的效应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基本形式只有两种:集聚和扩散。(1)聚集效应。城市能够以优势的环境与条件吸引众多个人、企业和机构在城市内集聚,使城市成为各种要素的集聚中心。城市的集聚主要源于其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资源、人才、资金、信息、交通和技术等向城市集聚。(2)扩散效应。除了产生聚集效应外,城市还不断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产生扩散效应。从单纯的经济活动看,城市的集聚是为了获取规模效益,然而过度集聚也会导致集聚不经济,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与其他系统在工业内部各行业间、产业间、城乡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共同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扩散也是进一步增强集聚能力的表现,城市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必须在市场上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城市本身的市场有限,因此城市必须向农村、向其他城市扩散。城市的扩散功能主要源于中心城市自身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的推动、规模效益的消失、土地价格的上涨、生活费用的攀升等等。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不断增强,集聚力进一步强化。

跨国的研究表明,平均而言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与人均 GDP增长的简单相关系数可高达 0.85(Henderson,2000)。Lucas(1988)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城市与经济增长的命题。此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不仅为理论界所关注①,而且日益为各国政府及政策研究部门所关注,1996年的联合国人居署报告《城市化的世界》和 1999―2000 年的世界发展报告通过对全世界大量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考察,进一步指出“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UNCHS,1996,WDR,2000)。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周一星(1997)较早地利用 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发现了二者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关系:y=α+βlnx,其中y为城市化率,x为人均GDP;王金营(2003)利用OECD国家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数据,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使用Logistic模型对英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拟合;徐雪梅和王燕(2004)则利用中国2002年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模型,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人均GDP提高4.17%。总体而言,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化发展研究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与分析, 而就城市化对经济地理变迁和增长的影响研究还很少,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探讨。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

2.1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了45%,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5%,但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仅为38%。总体来看,城市化和强劲的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城市是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2008),在过去十年内,中国总体GDP增长的50%来自于城市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支出最高达到6.4万亿人民币。个人消费的增长也主要出现在城市,因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城市。从1990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城市消费市场崛起为一支独立的增长引擎,占总体GDP增长的26%。

从各省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看,见图1,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的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60%,已经进入从“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的转化阶段。在城市扩散效应基础上形成的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均超过了51%,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总体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2007年,广东省和黑龙江省GDP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10.1%和2.5%,分别是其1978年水平的1.86倍和0.5倍,其GDP份额增幅和降幅分别居各省区之首,见表1。各省区中,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GDP占全国的份额从1978年的24.82%上升到2007年的40.1%,表明这些省区的集聚效应较大;同期其他省区GDP份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邻近东部沿海的省区的GDP份额下降幅度较小;离东部沿海较远的省区的GDP份额一般来说下降较大。

图1各省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的集聚,生产和运输中规模经济趋于显著。生产成本的降低为更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契机。陈良文、杨开忠(2006)发现,1993―2003年间,我国各地区专业化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趋势加强;利用基尼系数、CR指数和SP指数测算整个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也表明,我国整个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特征加强。林秀丽(2007)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很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而东部地区既有产业多样性,又有几个产业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强劲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多样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超过了资本、劳动力和产业内集聚的影响。但产业集聚对产业发展仍然是正向作用,东部省区最大,其次是西部省区。这表明,地理位置邻近的产业多样性引致的产业间的“溢出效应”(也称Jacobs型外部性),比产业集聚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2.2集聚效应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

随着收入增加,不同区域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先分化再趋同,见图 2。在人均GDP达到3万元(2007年价格)前(大多为中西部地区),城乡人均消费差异较大,平均为3.2∶1,最高的贵州为5∶1;在人均GDP达到3万元后,城乡人均消费差异缩小,平均为2.8∶1,最低的浙江为2.1∶1。上述研究表明,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集聚及外溢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多样性的同时,导致了不同区域生活水平先分化再趋同。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可以渐次达到和谐性发展。即当经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增长时,生产也随之集中(集聚到城市和沿海地区);与之同时,随着收入增加,经济密集区和非密集区的生活水平趋同,但趋同之前有个分化过程。

图2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消费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3.经济集聚的启示和政策讨论

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在过去两个世纪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口和生产在国内某些地区的集中。虽然发展活动并非给所有地区都带来经济繁荣。然而,使生产活动分散化并不一定促进繁荣。因此,阻止集中就是阻止增长本身。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只会阻碍经济增长。这样,生产中的空间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集中能促进空间效率的提高,国家内部的空间差异甚至是一种有益的现象。随着经济增长至较高水平,收入和生产方面的差异会缩小,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差异永远不能完全消失。尽管如此,和谐性发展仍然可以实现。成功的发展表现为在政府政策的协助下,逆转这种由集中所导致的基本生活水平差异扩大的趋势,即对聚集、迁移、专业化等市场力量辅以经济一体化政策,这样,即使那些远离经济机会的人口也可以因财富不断向少数地区集中而受益,国家也能实现空间效率和公平的兼顾,为市场青睐地区和机遇不佳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距趋于缩小。这表明通过经济一体化可以同时享受不平衡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带来的好处。

鉴于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可以渐次达到和谐性发展,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一方面促进生产活动的集中化,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各种政策来使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包括营养、教育、健康、卫生)均等化。因此,要获得经济集中化和社会平等化这两个方面的效益,就需要采取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并通过经济集聚和增长解决不平衡问题。根据成功的城市化经验,乡城转化得以成功进行的基础是一套非空间政策。而如印度几十年采取的主要依靠针对性措施促进工业的政策,无助于落后地区追赶先进地区生活水平。政策可以加速基本生活标准的趋同,这样,不必等到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居住在最落后地区的人们就可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基本福利设施。这意味着,解决经济在东部地区集聚导致的发展地理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取代传统的针对地理空间的干预措施,制定无空间区别的发展机制,推进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的一体化。也就是说,针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密度低、运输距离远和市场分割等问题,政策的首要选择就是运用无空间区别的发展制度,并辅之以缩短距离的基础设施和具有地理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等工具,在允许、甚至是鼓励“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拉近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的距离,也就是说通过实现经济一体化,保证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生活福利的普惠。

就实现经济一体化而言,最佳途径是充分发挥聚集、移民和专业化等市场力量的作用,任何制约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行为都只能适得其反。由于城市化在二元经济中的集聚作用,城市化所伴随的经济密度增加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密切相关,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推进是大势所趋。因此,应通过城市化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的集聚,从而把三农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之中,把重点放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城市发展上。具体而言,区域政策应根据区域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密度的差异有所侧重。(1)在城市化水平向中期阶段过渡的地区,鉴于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经济密度不高,政策的首要选择就是提供基础服务和优化环境,促进城市化和提高城市经济密度。(2)在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的地区,随着经济活动的较快集中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工业化经济了导致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从而要求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通。对这类拥挤的地区,无空间差别的公共服务应当继续发挥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而且,即使这些服务到位,城市的日益拥挤仍然会导致运输成本的攀升,从而影响到企业对地理位置的选择。这就需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缓解日益恶化的拥挤堵塞问题,扩大经济密度利益的受惠范围, 从而维持这些地区的一体化。(3)在面临一体化挑战的地区,应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一体化制度建设,即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将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连接起来并促进市场准入,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劳动力等要素和生产的聚集,以促进高效、普惠和谐的城市化发展。

注释:

① Henderson(2004)已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综述。

参考文献:

[1]陈良文,杨开忠.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与经济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2006.12.

[2]Henderson,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2004, Vol. 14, Geography and Cities J.V.().

[3] 林秀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J]. 经济评论,2007.6.

第7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邮储银行;改革;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83-03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挂牌运营以来,经营较好,在系统内居全国前列,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初显成效。但其信贷业务总量小,资金运用以上存为主,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业务品种单一、业务拓展尚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经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总体情况

2008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分行结束了“只存不贷”的经营模式,逐步推进各级机构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目前,基本搭建了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完成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初步任务,发展呈以下特点:

1.经营模式为“自营+”,机构网点遍布城乡。截至2013年3月末,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下辖13家二级分行、51家一级支行,全辖共有一类网点423个、二类网点745个、邮政网点1339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比超过70%。

2.资金运用以上存资金为主,公司类信贷业务逐步开办。截至2013年3月末,分行总资产中存放联行款项占65.74%,各项贷款占15.59%。2012年,该分行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公司信贷业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2.61%。零售贷款和贴现及买断式转贴分别占各项贷款的86%、0.57%。

3.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信贷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2013年1-3月份,分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6.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43%。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呈现“双升”,2013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上升了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分别为242.99%、2.11%。

二、贷款投放的优势、劣势及对地方经济的支持

(一)优势

一是资金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起步较晚,整体存贷比较低、资金充裕,在贷款投放方面具有相对的资金优势。截止2013年4月末,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存贷比17.22%,大量资金上存联行和同业。如果不是受制于总行规模限制,有大量资金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二是具有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全省邮储银行拥有各类支行和邮政网点2507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网点占比超过70%,是全省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数量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三是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邮储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和“三农”,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纵深推进,为邮储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带来新的市场机会[1]。

(二)劣势

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起步较晚,在业务品种、人员素质等方面和国有、股份制银行仍有较大差距。一是信贷业务品种和授信方式较为单一,在针对区域特色市场需求方面,额度、利率、担保等要素设定不够灵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质量。二是信贷队伍能力待提升,全分行信贷人员从事信贷工作平均年限为2.17年,总体经验较少,队伍稳定性不强。三是由于各地邮储银行存贷比较低,所在地政府认为邮储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因而给予邮储银行的各项政策支持较少[2]。此外,由于邮储银行资本金不足,按照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邮储银行总行给江苏邮储银行贷款规模也极其有限,信贷业务发展困难较大。

(三)对地方经济支持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以小额贷款为抓手,重点做好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3月末,共发放个人类贷款88.69万笔、1310.69亿元,小企业贷款7674笔、187.4亿元。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阳光信贷”、“送贷款下乡”、“送金融知识下乡”、“信用村”建设等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活动,有力支持了农民致富,帮助小微企业创业。在小额贷款方面,南京、镇江、苏州分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盐城淡水养殖行业小额贷款创新、徐州农机设备小额贷款创新等一系列产品,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二是尝试开展公司信贷业务,积极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江苏邮储银行在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之前,共协助总行签订99笔批发类贷款合同,合同金额424.03亿元。在2012年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之后,共签订37笔公司信贷合同,合同金额共计133.9亿元。主要投放对象是江苏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先后与徐工集团、江苏沙钢集团、江苏交通控股、连云港港口集团、江苏悦达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在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银邮关系复杂,经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当前,邮储银行机构体系中涵盖三种不同隶属关系的机构管理模式,邮储银行控制一类网点,邮政公司控制二、三类网点,邮政公司既靠投资控股,也靠控制二类网点的人、财、物来获取收益。在这样的体制基础下,邮储银行难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难以对网点进行有效管理,网点合规意识欠缺,安全防范措施存在隐患,同时网点多头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削弱了管理效率。基层邮储银行既要服从上级行的纵向管理,又要照顾地方邮政公司的横向关系,协调事务多,内耗大,效能差。

(二)信贷产品品种单一、缺乏比较优势,风控能力薄弱

一是产品开发机制不活,基层机构金融创新难。邮储银行产品开发权限集中在总行,基层机构金融产品单一[3]。现有的产品兼容性和联动性不足,应收账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融资业务地市级邮储银行多数不能办理;配套的结算工具尚不完善,如无锡市邮储银行还未开办本票和汇票等业务,不能给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而融资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无从谈起。二是利率定价机制不活,利率定价过高。基层邮储银行没有利率定价权,小额贷款业务根据总行规定统一执行15.66%的年利率,是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2倍之多。贷款利率过高,负担重,抑制需求,制约了贷款量的扩张和效益的增长,也会助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基层授信审批权限小,审批效率不高。目前,除小额农户贷款外,其他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公司贷款县级支行均没有审批权,地市级邮储银行审批权限也非常有限,公司信贷,地市级邮储银行多数没有审批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机构的信贷业务拓展能力。从审批时间看,邮储银行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公司贷款审批周期分别为1-2周、1个月以上、3-4月以上,审批时间较长。四是风险管理专业性不强,风控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风险预防能力偏弱。部分授信业务制度不够完善、部门职责不够清晰,授信业务管理组织架构还不够健全,前中后台未完全分开。风险管理缺乏足够、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手段和工具,专业性不强。

(三)收益分配机制不活,基层机构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基层邮储银行的收入来源除了可自行运作的一部分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外,主要还是以上存总行资金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为主,上级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也主要依此核定,对基层行压力不大。在收益分配上,基层行员工的收入基本上还是统一标准的行政性分配,与其他商业银行收入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基层行在业务营销和拓展上员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升

邮储银行现有人员绝大部分没有银行工作经历,缺乏银行资产业务工作经验。多数从业人员的金融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高,特别是市、县两级高管人员多数由邮政局管理人员转任,对传统邮政的“官营”理念较重,市场意识不足。加之对银行信贷业务不熟悉,难以有效指导信贷业务开展。基层机构普遍缺乏信贷营销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银行风险意识和金融市场理念,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信贷业务的快速拓展。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邮储银行管理体制

从长期看,邮储银行要真正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明确产权关系,加快推进网点改革,实现邮储银行市场化独立运作。建议国家适当注资邮储银行,同时,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逐步把中国邮储银行改造成非邮政绝对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逐步构建有效的内部治理架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地全方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赋予基层机构灵活合理的资金运用权限

要给予基层邮储银行机构一定的产品开发权,以便根据地方实际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服务;赋予基层机构适度的利率定价权,使小额贷款利率符合市场供求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基层机构尤其是县域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减轻基层信贷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修订、完善、补充各类规章制度及流程,构建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要加大对现有员工培训力度,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吸引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金融业务人员,尽快建立起一支水平高、技术精、服务优的员工队伍,努力在短时间内使队伍建设与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以适应邮储银行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对经营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人民银行可通过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信贷导向效果评估等工具,鼓励和引导邮储银行信贷资金向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倾斜,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真正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在监管标准上,鉴于邮储银行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隶属于邮政部门,再加上贷款占其资产总额较少等原因,与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特殊性,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适当提高对其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容忍度,对其采取有别于其它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和指标,给予一定年限达标宽限期,增强邮储银行信贷投放和利润转增资本能力。三是地方政府及财税部门要完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财税奖补政策,以及不良贷款的核销政策,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炉.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支持"三农"的调查分析[J].中国金融,2009(23).

第8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现状 问题 建议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财政实力迅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仍然存在,并阻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荥阳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通过城镇化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通过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反哺农业,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8.8亿元,年均增长11.9%。全市12个乡镇有10个跨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成为全省百强乡镇最多的县(市)。综合实力跃居河南省第2位,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二)工业发力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全市在不断扩大工业经济存量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工业名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少林汽车、博大挂面先后荣获中国名牌,高山阀门、三一面粉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另外还有5个省级名牌、6个省级免检、8个省级优质产品,拥有名牌名优的总数位居全省各县(市)前列。

(三)收入增长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92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5547元,年均分别增长12.6%、13.4%和14.5%。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0%和29.4%,居民生活水平已从过去的温饱型上升到现在的小康型,并逐渐向富裕型转变。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瓶颈”制约仍然突出

资金、土地仍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两道难题、两大“瓶颈”。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深受“失血”之痛、征地之苦、发展之难,致使一批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一批项目不能及时上马或按时投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扩张效应。

(二)部门权利交叉、政策不协调,导致县级政府执行难

国家各部门、各行业出台的所有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最终都要由县里来具体落实。但一方面,现实中各部门、各行业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出台的法规或政策时有矛盾或冲突,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到县里具体执行时则无法操作。例如,《土地法》与《森林法》之间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工商、食品卫生监督与技术监督的职能都有很多界定不清的地方等。另一方面,当各部门给县里布置的任务发生冲突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协调,从而影响工作开展。

(三)对县域投入不足,县、乡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很少直接投资,主要靠县、乡政府多方拼凑和农民集资来解决,乡村道路、用电、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欠帐太多,农民享受不到起码的国民待遇。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村提留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断了来源,加上县乡财力有限,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越发突出。一些原来建好的乡、村道路和农村小学的维修也难以为继

三、建议

(一)建议以新的视野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看待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城镇是中心,农村是基础。县域经济大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也离不开“三农”的发展和农业基础的稳固。从荥阳的实践看,这几年我们以新农村建设、农村创建等工作为抓手,努力构建“城乡互动、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但具体以工促农怎么促,以城带乡怎么带,我们还在摸索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比县城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希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二)建议以新的导向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在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中,要更加鲜明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重城镇更重农村。县域经济指标评价要把反映农村发展水平的比重放大,着眼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难题,更好体现关注民生。要重速度更重效益。确保一定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但要坚决摒弃唯速度论,更加重视对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考核,引导GDP科学增长,避免盲目投资上项目,超越承受能力强行发展等,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相应满足。

第9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现代科学诞生的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实践随着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宏观领域已超过太阳系、银河系,达到上百亿以上光年的宇宙领域。微观世界己深入到原子核内部,10-12厘米以内尺度对象的深度,由此引起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纵观当今科技发展以及文物艺术品鉴定高科技应用趋势,痕迹物证技术在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其勃勃生机在当代科学之林中崛起。根据笔者近几十年的文物艺术品工作鉴定的实践,拟就目前文物艺术品鉴定技术理论研究和鉴定实践的局面,提出几点或许不一定成熟的意见,权作对这一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关心。

一、目前我国文物艺术品传统鉴定的现状

早在1950年,我国就开展了保护珍稀文物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而大规模、全方位地开展文物艺术品鉴定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三十年来,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于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基础理论和体系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无论是技术资料的挖掘与整理,或是新的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开拓,还是对一些重大研究课题的考证与辨析,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由于传统鉴定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存在着根本性缺陷,在现代知识领域中已失去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而近年来出现的热释光测年法、元素测定法、碳14测定法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现代科技含量,但因为检测鉴定方法和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诸种:

1.“目视+手感+经验=判断”真伪的传统鉴定的方法有失科学性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收集中国文物及艺术品在西方蔚然成风。寻宝者的大量购买以及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列强对中国皇家藏品的疯狂掠夺,将大批中国文物带到西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爱国的收藏家为了保护祖国文物,研究文物的历史演变,领略祖先的艺术成就,以改善传统文化七零八落的断层现象,对流失在海外和散落在民间的重要文物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回购。同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国家的财富积累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催生了文物的收藏和市场繁荣。由于利益驱使,一些人便制假贩假。因为文物作伪本小利大,只要有一件伪文物在市场和拍卖场成功出手,获利则是作伪成本的数万倍。利之所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涌现,作伪者的工艺技术亦随之提高,他们往往用真器物做蓝本,生产出形神和物质成分俱似的伪品,通过特殊的渠道投放社会,使一些藏家屡屡上当,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未能幸免,对文物使用传统鉴定真伪的方法提出了尖锐挑战。使凭“眼力”、“望气”和“手感”等传统鉴定方法变得不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近期曝光的“金缕玉衣”事件,“长沙窑壶王”以及“汉代高古玉凳”的鉴定争议等,都不禁让全社会产生疑惑:传统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专家意见还能信吗?

2.把文物艺术品的单件的认知作为鉴定标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由于文物艺术品收藏热的高涨和文物市场的繁荣,从而也引发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和倒卖文物、盗掘古墓葬、走私文物、盗窃、抢劫、抢夺、侵占文物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和法院在侦查和审理这类案件时,因没有文物艺术品鉴定科技手段,只能聘请文博领域内的专家对涉案文物进行鉴定。但是,同一件物品专家们竟给出不同的判断性结论,使公安机关办案失去证据支持;使法院无法得到科学的证据而不能审理判案。为什么同一件文物不同的机构或鉴定专家会得出不同的鉴定结果呢?浅层次的原因是双方所依据的鉴定标准不一样。那么,传统的鉴定标准是什么呢?专家个人的经验与实践就是他的标准,文博馆的器物就是标准。事实上,科学的认知唯有成系列或系统的遗存才能找出规律、制定标准。把文物以单件的个人认知作标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众所周知,清宫旧藏历经太监偷盗;“建福宫”的皇家藏宝被焚烧;又遭八国联军的抢劫、掠夺;溥仪的携宝逃亡;清东陵的悉数被盗;劫后余存又有90%的文物精品被运到台湾之后;把故宫中的劫后余存作为中华五千年文物的绝对标准化是远远不够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传统文物鉴定的方法和技术是不科学的。

3.传统鉴定权威言论缺乏基本常识

文物艺术品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研究历史和审美价值的特殊商品,并且可保值增值,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好者和收藏者队伍中来。无论古今中外,文物收藏,首先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消费和享受,其次是长期投资。当下社会上,媒体中的各种“寻宝”、评估、鉴宝热闹有余,权威言论却缺乏基本常识。因为传统鉴定专家不需负法律责任,常以“专家”之名在公共媒体上以一家之言随意砸毁。而鉴定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询问器物是不是市场买来的,花了多少钱等与本质无关的问题,然后用“眼”一看、用手“敲一敲”“掂一掂”、再用鼻子“闻一闻”,鉴定就算完成了。其鉴定语言都是一些非规范的、不科学的感性用词,结论几乎都只有两个字,“真的”、“假的”、“仿的”。作为鉴定者有责任说明,为什么是真,为什么是假。简单地用真假二字判断五千年文化遗存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我国地下文物众多,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量文物相继出土。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0年至2000年间,国土开发面积是1950年至1980年的25万倍。文物出土速度已远远快于文物保护资金和文物保护人员编制的增长速度。仅西气东输的江苏段,就发现280多座汉墓,近几年国家又在江西、安徽、内蒙古出土了几个元青花窖藏。一些非盗文物流落民间已是不可争的事实。新显的历史遗存之多,是超出人们意想的。试想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6239件,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代窖藏文物1000多件,其中金银器就有270多件。2001年出土的大明梁庄王墓有文物5300多件,其中金银器就有3400多件,还有民间发现未报道的。所以不要随便发表缺乏基本常识的“权威性”言论,没有人有资格以一眼便断言新显器物的“真假”。如何保护这些文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但保护的前提是识别。依靠传统方法因无以往经验比较而无法识别,把未见过的仅凭经验就轻率出言否定,这不仅会造成文物的流失或损毁,而且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调查显示,中国是45个文物重点国家里面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达1000万件以上。目前,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中国各类文物约达1800万件。近10年走私出去的各类文物是八国联军抢走文物的30倍。另有相当一部分各类文物是被打上“高仿工艺品”的标签“正大光明”出去的。有关数据显示,世界各国文物走私金额仅次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军火走私,这应该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关切。如何摆脱传统鉴定识别模式,研究开发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文物进行准确的鉴定和识别,建设健康的流通市场,保护好文物遗存资源,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历史、灵魂和遗产,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4.传统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其缺陷是无法弥补的

传统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基础理论首先是建立在视觉记忆的基础上,其次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历史知识有了综合的了解后依赖于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历练出来的“眼力”,即从把握各朝文物的典型风格和基本特征入手,对之作规律性的认知和归纳,从而作出感性的判断。其鉴定的基本要点是四个方面,即造型、纹饰、胎釉和款式。

毋庸讳言,传统文物鉴定凭的就是经验。大家知道,无论什么经验都来源于实践,传统的文物鉴定方法就是众多鉴定前辈们实践的总结。在历史上,鉴定前辈们认知文物的实践,全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他们在刻苦钻研、认真实践中,融会贯通。面对被鉴定物品,各自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手去感觉它,待形成对器物的初步认识后,通过分析,又进一步找出器物各方面的特征和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用口头或文字将其特征、规律表述出来,这就形成了经验。这样形成的经验为直接经验,正是众多个人的直接经验构成了广义上的传统经验。但传统经验并非全是直接经验,还有部分是传经人借用现成的他人经验自己作表述的,这样的经验对于借用者来说因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应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有的因传抄、转述有误,是不准确的。但这些不准确的间接经验夹杂在传统经验中,这些直接与间接经验,甚至包括主观臆断的一些观点及结论都以传统经验的面目世代相传。在相传过程中,这些经验不断被后人修正、补充,一些新的经验又不断产生,从而形成现代人们使用的传统经验。从传统经验形成的过程不难看出:

(1)传统经验实质多是个人经验,而一个人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所能见到的实物更是有限的。因此,个人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经验。

(2)因每个人在实践中见到的实物不尽相同,加以受教育水平、感官技能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表述方面的差异,其形成的经验亦会各不相同。

(3)传统经验中的间接经验、主观臆断的一些观点、结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不一定正确,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4)传统经验的总量的多少,受参加实践的人数及实践中所见到的实物数量的制约。人数越多,见到的实物越多,产生的经验则越多,否则相反。至此,我们引申出一个问题:传统文物鉴定的专家掌握的传统经验的总和是否已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出历史上所有文物及赝品的特征及规律性呢?答案是否定的。

5.在热释光断代鉴定的科技方法面前,高科技伪品能蒙混过关

由于科技鉴定不会渗入人为的错误因素,故近年来科技的测试方法已被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定上。其中热释光技术更是被普遍承认,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断代鉴定的相对科学的方法。海内外各大著名拍卖行都采用热释光测试数据作为分辨真伪的论据。

作伪者了解到所作伪器很可能要经受热释光测试,于是在高科技层面上进行破解。近年来这方面的案例不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对所作伪品加X光辐照,用以冒充自然辐射的反应。(2)在伪品原料中加入添加剂,以加强瓷土对自然辐射的反应。不少这类新高科技伪古瓷器已流入市场。据统计,其中有相当部分伪品竟成功通过某些实验室的热释光测试,形成真伪难分的局面。客观地说,热释光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分辨出器物是否受过外来辐射(如X光),或者是器物瓷土中是否有添加剂(有异常的辐射反应)。热释光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是精确地量度瓷土中的辐射活性,但是瓷土中的辐射活性非常微弱,精确地去度量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费时。因此,有些实验室并没有进行实际量度,而用一个假定的活性数据,结果是使热释光测试结果有很大误差(五百年至一千年),从而令高科技伪品能蒙骗过关,导致投资者及考古研究上的重大损失。另外,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必须对被测物品进行损伤性取样,这对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6.元素定性定量测定法存在缺陷

物质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古代各窑口多是依托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原材料的化学组成互不相同,工艺也都各具特征,各古窑生产的陶瓷器化学元素的组成有较大差别,所以利用微量元素测定古陶瓷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但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一是作伪者使用的原料及烧成工艺与古代窑口一样,且当地环境未被污染,那么其仿品的微量化学元素就会与这一古窑真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元素测定方法就会真伪难辨;二是元素测定法是一种比较鉴定的方法,既然是比较,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参照系。中国的古窑址众多,每个窑址在不同的时间内生产的古瓷的化学元素都是有差异的,把这些古瓷一一找齐,然后再逐个分析每种瓷器各种元素的组成,这不仅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要找全标本几乎是不可能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