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正义 哲学王 法治
一、柏拉图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到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法律思想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世家,他的父亲阿里斯顿是雅典末代国王的后裔,其母亲的族谱可以上溯至梭伦家族。柏拉图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給民主政治家皮里兰佩,继父对柏拉图的影响很大,另外他的舅父对柏拉图的贵族主义思想也有重要的影响。柏拉图在20岁的时候拜苏格拉底为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柏拉图逃离了雅典。在逃亡期间,柏拉图游历了地中海沿岸,结识了叙拉古君主的叔父迪恩,同意柏拉图对该国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但是两次改革都失败了,这件事情也对柏拉图打击很大。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40岁的时候回到了雅典,并且创办了柏拉图学园,专门进行教学和著述,构筑其理想国。此后,柏拉图学园一直是古代欧洲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二、正义论
柏拉图最先阐述了系统的正义观,并且与国家整体法律紧密相连。(1)他认为,正义就是智慧和善,不正义就是愚昧和恶;正义要求人人各安其位,各守本分;正义是一种和谐,基本原则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2)他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个人正义就是每个人只做那种最适合自己天分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国家正义就是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3)法律应该是与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正义是国家和法律的最高原则甚至是生命。(4)柏拉图还从心理角度对正义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品性,其中理性表现为知识和智慧,意志若受理性的支配表现为勇敢,欲望受理性的支配表现为节制。当意志和欲望基本上收到理性的支配时,人便获得了正义。因此,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些美德,正义便会实现。
三、理想国
什么样的国家才能维护和实现正义,才能使公民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柏拉图为此设计了两个正义的政治社会秩序方案,第一是哲学王统治下的人治论,是最优理想国模式,第二个是以法治国的次优方案。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最理想的统治者,一个社会如果由掌握知识和智慧的哲学王进行统治是最符合正义的。(1)由哲学家统治,强调知识治国。他认为,除非那些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最高的政治权利,或者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些人由于某种天赐良机成为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将永无宁日;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够严肃认真的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在此,哲学家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知识和智慧,哲学王是出于爱智慧而求知识的人,是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和灭亡影响的实体的知识的人。他强调,哲学王必须为智慧而求知识,以知识和智慧服众和治理国家,而不能只提供意见。同时哲学家不能搞权术。可见,所谓哲学家统治、知识治国,强调的是执法者一定要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的最高权力相结合。(2)在制度方面,实行社会等级制和财产公有制,以确认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他对等级制度的解释是,一个完善的理想国的社会政治建构应该有三部分构成,处于等级结构顶端的治国者阶级、处于中间状态的卫国者阶级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生产者阶级,而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些美德分别有不同阶级的人享有,其中,崇尚哲学的少数治国者阶级所具有的是由理性所生的知识和智慧,卫国者阶级所具有的是有理性支配下的意志和勇敢,生产者阶级所具有的是有理性指导下的欲望和节制。(3)在法律本身的缺陷方面,柏拉图看到了法律刚板和固定,因此用法律条文束缚治理国家的哲学家国王的手脚是愚蠢的。所以,在一个理想的国家,正确的方法不是給与法律最高的权威,而是給予拥有知识和智慧的人最高权威,哲学王通过知识和智慧进行统治比法律统治更具有优越性。
四、法治国
在法治和人治的问题上,柏拉图前期倾向于人治,中后期倾向于法治,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法律篇》。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而在短时间内又没有好的办法使它变成哲学家,那么法治要比人治好。(1)他认为,法律是智慧的标准、理性的结晶和全部道德之体现,人的生活需要有法律来引导,因为人心始终存在着两种矛盾思想,苦与乐、好与坏、善与恶的斗争,这两种斗争像两种拉力拉着人们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些复杂的拉力就如同绳子拉着我们走,其中领头的绳子是用金子做的,既柔软有文雅,它就是国家的法律。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绳子,并且抗拒其他绳子的拉力,这就是金质的法律纽带学说。(2)他认为,理性的命令就是法律,我们应该仿效“黄金时代”的生活,如同传说的那样,在家庭和国家两方面都要服从我们内心中那种永恒的素质,它就是理性的命令,我们称之为法律。他强调正义的社会应当是由理性所统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已经具备理性法律观的萌芽。(3)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事关城邦的生死存亡,在以法治国的城邦,统治者是法律的仆人。他不仅强调立法是法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前提,而且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官吏守法。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服从法律也是服从诸神。
总之,从任何方面来说,柏拉图是西方传统上最耀眼的法律思想家之一,他思想的巨大辐射力至今影响着世界思想界,他卓越的法律理念对当今国家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博.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诗与哲学之争[J].宁夏党校学报,2007(06)。
1、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2、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3、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孔子 柏拉图 论语 理想国
一、柏拉图与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
论文百事通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产者。认为在政治社会的角色分工中,最适合担当政治角色的就是哲学家。军人,则适合当统治者的辅助阶级,劳动者,则适合当被统治者。柏拉图强调着社会中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合理性。认同社会中存在着等级制度。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天下大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伦常秩序生产颠倒与混乱,“礼崩乐坏”正是形容当时的社会情况。自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权利衰微,不能号令天下,齐桓晋文等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对礼的僭越,所以孔子认为,要安定,必须拨乱反正,必须“正名”。孔子是倾向于要保护奴隶制的伦理等级制度的。
2.重视知识分子,轻视劳动者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哲学家放在他所设计的理想国家的权利顶峰,这是由柏拉图的哲学认识所引伸出来的.柏拉图说过所有城邦成员皆一土所生,互相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哲学家时,在他们身上掺入了黄金,因而他们成为高贵的统治者;在军人的身上掺入了白银,所以军人成为了统治阶级的辅助者,而生产者身上掺入了铜和铁,所以成为了被统治者。并且哲学家代表了理性,军人代表激情,分别拥有指挥和勇敢的美德,而生产者代表着欲望,无论属于本阶级的美德,正如欲望应该被理性与激情控制,生产者是应该被统治的。
正是孔子的倡导和影响,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级——“士”开始形成。这些士是从生产劳动的农、工、商阶层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而所谓的“君子”,就是指“士”里面杰出的人物。而孔子的“仁学”基本构想,就是要通过道德教化,培养一批有道德理想、有文化教养的君子,然后借助君子的治理,来设计国家与社会走向文明与秩序。而孔子则把“民”当作蒙昧的一班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可见,与上层统治者——士阶层相对的是生产者,被视作无知的意思。因对生产劳动者的轻视,不鼓励学生进行劳动生产,乃至有人批评孔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殊为夫子?”
三、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差别
1.文化的态度不同
理想国的教育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城邦里的教育都被纳入了政治轨道。教育的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对原有的教育内容进行审查与删改,描写战争的恐怖的情节,会对培养公民的勇敢美德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要删掉。统治者要制定出规则来。凡是对塑造公民勇敢的“无用的”都禁止和消灭。柏拉图称这是“净化城邦”。客观上是在禁锢文化、扼杀艺术。
在那百家争鸣的岁月,孔夫子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类似主张。作为一名学派的创始人,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采用自己的主张,也不能说明他就是排斥其他文化的。相反,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话,提倡博学多闻。也相传他向老子问过礼,这都说明,孔子是不反对文化多元化的。
2.妇女地位认识不同
孔子收取弟子,不论门第,不论贫富。但三千弟子清一色的是男性。由于孔子传承了周的分封制中的长子继承制。树立了孔子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他把妇女排除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更不会考虑让妇女担任官职。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男女兼收、人才济济。并且在他眼中,只有能力大小,没有男女性别之分。他主张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接受各种训练。他认为妇女也有和男子同样受教育并能够担任官职的权利,甚至把妇女也可以培养成为合格的哲学家——国家的统治者。在所谓文明的雅典民主政治中,广大的妇女是无权享受民主的。柏拉图提倡解放妇女,开西方女性执政的思想之源,思想确实伟大。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比较分析,作为东西方文化巨人的孔子和柏拉图虽然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相异之处,我们必须以学术的冷静去对待,以理性的批判去化解,认真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成因,寻求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充实自己,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43.
[2]休昔底德.佰罗奔尼撒战争史[M].商务印书馆.
[3]蔡尚思.孔子与柏拉图:一种理想智慧纲领[J].中国哲学史,1994.
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范岚(1987-),女,陕西汉中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06-02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1]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2]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3]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4]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5]
论文摘要:柏拉图是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名副其实。柏拉图思想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其哲学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的教育、女子的教育、音乐文艺的教育、体育及军事的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我们可以从柏拉图这些名著中的思想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出身于希腊雅典的贵族阶级,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被当权的判处死刑之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到公元388年,他重新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受徒讲学,并继续以对话体的形式写作阐述自己的哲学和美学以及政治思想。
柏拉图一生所写的对话由四十余篇,涉及美学,哲学,政治等多个方面,但是遗留至今的有二十八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包括《伊安篇》,《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理想国卷十》,《费德若篇》,《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六篇,分别阐释了柏拉图对诗的来源,文艺的功用,文艺对现实的世界的关系,修辞,什么是美以及美与哲学修养等,美学问题的认识。
一. 诗的来源
《伊安篇》所讨论的主题是关于诗的灵感来自哪里。苏格拉底对伊安说:“你解释荷马,并非技艺,知识。”“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向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力庇得斯所说的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库里斯石”。苏格拉底终于说明了观点,那就是诗人凭借灵感。根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柏拉图的灵感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所谓迷狂说,第二种是灵魂回忆说。
迷狂说是指“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成诗或代神说话……神对于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取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做代言人”。柏拉图说明艺术并不是技艺,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东西,它是从神那里来的,是诗人在失去理智进入一种迷狂状态之后,得到神的旨意而来的,诗人只不过是神的代言人。那么神,诗人,以及听众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灵感是怎样传递的?苏格拉底说:“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递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项链。”
灵魂回忆说是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每个人的灵魂,……天然的曾经观照过永恒的自然界,否则它就不会附到人体上来。但是从尘世事务来引起对于上界事物的回忆,这可不是凡是灵魂都可容易做到的,凡是对于上界事物只略越窥见的那些灵魂不易做到这一点,凡是下地之后不幸洗染尘世罪恶而忘掉上界伟大景象的那些灵魂也不易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能保持回忆的本领。这些少数人每逢见到上界事物在下界的摹本,就惊喜不能自制,他们也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没有足够的辨别力。”
关于诗的来源或者说文艺的创作问题上,柏拉图坚持的是灵感论。虽然它有希腊神话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色彩,但在当时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成为人们系统研究灵感和解释灵感现象的起点。当然他在为灵感论辩护时完全否定了艺术技巧和培养艺术才能,是反理性主义的,也对后世西方美学发展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在柏拉图之前的古代希腊美学家大多坚持摹仿说,也就是文艺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提出了三种世界的观点:理式世界,客观现实世界,和艺术。他通过床这个例子解释了这三种世界。床有一个理式“床之所以是床的理式”,是木匠不能创造的,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是神制造的”;木匠依据床的理式,利用工具制作出来的个别的床,因为木匠不能制造理式,于是他制作的床只是“近似真实体的东西”;画家只是摹仿者,摹仿“神和木匠所制造的”,而且只是摹仿了床的外形。“所以模仿和真实体隔的很远,它在表面上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像。”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柏拉图对文艺与现实关系:艺术只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而客观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艺术与理式世界即真实体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关系,中间夹隔着客观现实世界,所以艺术只是反应了客观现实世界的外形,它不是真实的,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
三. 文艺的社会功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对理想国保卫者的教育,他认为对保卫者教育的目标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正义”的人。所谓的“正义“就是理想国的公民的三个等级: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这后两个等级都要听命于哲学家,国家才能有“正义”。人的性格的三等级:理智、意志、农工商的是。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也就要受理智的统治。也就是理想国中的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理智要胜于意志和。柏拉图对文艺作品做了全番的的检查,他首先发现在荷马史诗和悲剧中,神被描写的和凡人俗子一样满身的毛病,他认为这回腐蚀儿童,对他们是有害的,无法培养他们的品德。于是柏拉图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做了规定:“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好的事情的因。”“神是尽善尽美的”,“神在本性上的是自然纯一的”,“神不是魔术家,不变化他们的形状,也不再言语或行动上撒谎欺骗我们。”然后他又规定了文艺的模仿方式:直接叙述 “从头到尾都用摹仿”;间接叙述,以及这两种形式的混合。柏拉图认为间接叙述最好,间接叙述是指“只有诗人在说话”,因为“每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不能同时做好许多事,如果他想做许多事,就会哪一件也做不很好。”这与柏拉图对正义的理解不谋而合,理想国的各个阶级都各职其位,各尽其力保卫理想国。规定文艺作品的内容和文艺模仿的形式,是因为柏拉图看到了言语或是文学对人的影响,其目的是文艺必须符合理想国,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有利于巩固“城邦”,维护“正义”。
四.什么是美
《大庇阿斯篇》讨论的主题围绕着什么是美展开。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发问什么是美,这里的美是指美的定义,美的本质。而希庇阿斯说的两个答案都是具体的事物:“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黄金是使事物成为美的”,但是都被柏拉图一一反驳。但柏拉图自己在回答什么是美的时候,他又了自己所提出的美是“恰当的”,美是“有益的”,美是“有用的”,美是“听觉或视觉产生的”。最后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说定义美是“难的”。其实从《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关于艺术,客观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之间的关系中不难发现,柏拉图眼中的美是存在于理式世界的,他否认了客观现实世界中有真正的美。
通过阅读《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简要的分析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加深了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但是仅仅阅读这一本书,获得的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是很有限也很片面的。
参考文献:
[1] 李醒尘. 西方美学简史[M]. 上海文艺出版, 1988.
关键词: 《理想国》 社会分层 教育 斯巴达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的辩论,始终贯穿着一种正义和不正义的探讨。而对于正义的探讨正是他建立理想国的思想基础。大家常常质疑柏拉图的社会分层,认为这是一种独权的象征,由此也成为了后来发展起来的国家主义的一个渊源。可是,这种社会分层思想背后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力量促使柏拉图有这么明确的社会分层思想呢?本文一方面试图对这一疑惑进行解析,另一方面想通过探讨来发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
一、分层就意味着不平等
正义一词从一开始的“正义就是把有益的东西提供给朋友,把有害的东西提供给敌人”①到进一步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②再到“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③逐步递进。柏拉图指出:“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④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为一己之私利谋利益的欲望,只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得不同而已。因此,柏拉图初步提出了他的理想国中的子民的形象:“我们不从不正义者身上减少不正义,也不从正义者身上减少正义,而让他们各行其是,各尽其能。”⑤柏拉图说:“有个人的正义,也有整个城邦的正义。”⑥于是,城邦的建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分工随之而形成,一个理想的国家也随之建立了起来。罗素称:“《国家篇》名义上是要给‘正义’下定义。”⑦实际上看来,对正义的探讨首先应该回到对正义的国家的探讨。一个好的国家建立了,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正义。对正义的追求促成了柏拉图对公民进行社会分层。
有特色的社会分层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波普诺在分析社会分层时,是以对不平等的社会阶级的分析开始的。他给社会分层下了一个定义:“所谓社会分层,是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这种“有价值物”更多的应该是人所具有的四种品质: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公民因为拥有不同的品质而被划分到不同的阶层中,去做自己该阶层应该做的事情。在柏拉图的眼里,“如果我们的城邦已经正确地建立起来,那么她是全善的。……那么她显然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⑨柏拉图采用在公民身上加入黄金、白银、铜和铁的方法把国家中的人民分为许多个层次,安排他们各司其职。柏拉图试图用故事的形式把这四种金属的归属讲给国家中的人民听,让他们相信。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人产生怀疑:柏拉图建立的国家是不是太专制了?这要回到前面对于正义的探讨部分。辩论中,柏拉图提出正义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能”。如果大家互相干涉互相代替,“对于国家是最大的害处”。⑩也就是说,“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11}于是,柏拉图便提出了分工,设想每一个公民都有他自己独有的能力去做不同的事情。这一设想的前提就是为了体现一种正义性的存在,体现在国家中实现全体公民的幸福。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分工协作是要靠社会来筛选和完成的,而不是单凭一己之念来实现,相信柏拉图也并不是想独断地进行阶层的划分,而是为了寻求理想国在结果上的完满。
从另一方面来说,柏拉图年轻时期目睹了雅典在斯巴达压迫下的堕落,内心深感失落。这种社会经历激起了他寻求一种更好的治国方法。在对当时众多的城邦政治体制的分析中,柏拉图发现了德性的重要性,并且发现在国家中人民的团结是很可贵的。在最初建立城邦时,柏拉图是这样界定这种社会分层思想的:“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12}为什么要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呢?柏拉图称:“那么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的人,或者从别的人那里拿来一点东西,每个人却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好处。”{13}由此看来,这种分层对于国家中的具有德性的公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接受的。柏拉图试图通过一种社会分层来使大家在国家中各司其职又相互依赖,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由此也实现了人民的团结。想必,这也是柏拉图的一个美好的理想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拉图的思想里:“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14}由此可见,他是给予子民以充分发展的机会的。柏拉图认为,当一个国家被管理得最像一个人时,是管理的最好的时候了,即:“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一个有机体。”{15}有机体中的个体不是零散的,是有机结合的。柏拉图的国家管理思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充满着强制和一厢情愿。他也是在追求一种尽善尽美,使国家中的子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发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作最大的贡献。
以护卫者为例。当阿得曼托斯质问柏拉图,如果护卫者为了保卫国家必须放弃所谓的享乐等幸福,那国家还能称其为正义和幸福吗?柏拉图认为正义、幸福的国家是相对国家的整体来说的,他称:“只要护卫者称其为护卫者就能使国家有良好的秩序和幸福……而那些和我们主张相反的人,并不是在履行对国家职责的公民。”{16}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并没有否认护卫者的幸福,他随后指出:“整个国家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17}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里同样提出过类似的想法:“‘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8}可以这样理解,所谓一个国家的幸福,即只有整个国家得到和谐发展之后,国家中的臣民才能得到他们所应该有的幸福。国家是公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后来,柏拉图在提到建立理想国家的目的时指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19}因此,所谓的分层,只不过是一种能力实现的最大化,并没有否认各种分层的利益体现。相反,真正的管理者和护卫者身上的压力和责任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能者多劳,一个理想国家的建立体现了各种因素的和谐一致。
二、教育是理想国中的大事
柏拉图是非常重视教育和培养的。柏拉图25岁那年,雅典被迫与斯巴达作了可耻的交易。作为一个敏感的雅典贵族的子弟,他看到雅典正在绝望地衰落和堕落。为了恢复自己城市的道德精神,给青年人一种新的理想和希望的教育,柏拉图寄希望于理想国家中的教育。他把教育看成是熔炼和塑造人的工具。因为,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公民成为事理通达的人,做事情会随时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能有效保持国家中人种的进步,进而促进国家的进步。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柏拉图的经历使他看到了教育优于政治,于是他便开始关心学校建设,致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政治和社会的工作。在柏拉图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教育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最初理想国的建立,教育是一种工具,一种国家建立的重要工具。后来,教育则被提升到可以改变政治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生长、开花是离不开国家的土壤的。也就是说,国家提供什么样的土壤,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长模式和趋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到教育是在第二卷中对于如何教育护卫者的问题展开的。堕落的雅典是受到斯巴达的打击才造成的。柏拉图似乎看到了军事在国家建立和保卫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对于护卫者的教育是柏拉图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柏拉图明确指出:“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20}“在教体操之前,我们先用故事教育孩子们”{21},进一步论证了“在教体操之前先教音乐意思”{22}。对于护卫者的教育,在柏拉图看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理想国家在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保卫工作。只有安全的护卫才能保持国家的正义。因此,在涉及理想国的教育问题时,柏拉图首先提到的就是护卫者的教育。
柏拉图对于卫士的教育思想与早期斯巴达的教育有着相通之处。在斯巴达人的理念中,教育与城邦军事目的相一致:“凡是没有受过法定教育的人,都不能成为公民集团的成员,也不能获得国家的管制。”{23}斯巴达教育的全部特征就是追求军事效力的愿望决定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在培养合格的护卫国家的卫士方面,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斯巴达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柏拉图的教育理想中有音乐等艺术的熏陶。也就是说,在单纯培养军事人才的斯巴达城邦里,公民的艺术兴趣的发展是受限制的。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公民是分三个层次的,因此广泛的美学和艺术兴趣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柏拉图看来,“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24}心灵方面的节制对于护卫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心灵的熏陶和体育锻炼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是柏拉图的进步之处。有了社会的层级分工,护卫者的守护,接下来就是需要找一些既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又能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来管理这个国家。这些管理者是来源于护卫者的,同时他们又要确保受到“真正好的教育”。{25}
为了实现真正幸福的理想国,柏拉图赋予教育以重大的责任,认为国家中所需要的智慧和勇敢的人才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这个源头性的观点一直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夺取国家的领导权时,对教育的控制则使该政府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便于巩固自己的政权。后来者对教育作用的“发扬”夸大了教育的实际作用,他们更强调在结果及未来过程中教育的服务作用。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教育是在国家建立之初就具有责任了。教育走在了前面,更加说明了建立一个理想国家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中的哲学王是教育来培养,劳动者后代中的金质者也是通过教育的培养体现出来进而得到地位的提升,甚至进入国家的管理阶层。由此也体现了教育的超前性,似乎教育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又拥有着实现国家不断完善的权力。也就是说,教育不仅是国家的附庸,还是国家的先导:它确保了国家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当培养教育的土壤供给了教育足够的养分后,教育成熟和发展了,便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善自己的生长环境――土壤。
三、理想国的现实原型:斯巴达
柏里曾称:“对于一个像柏拉图那样地思索着政治学问题的哲学家来说,斯巴达国家似乎是最接近于理想的了。”{26}“柏拉图的国家和近代的许多乌托邦不同,它或许是想要付诸实行的。……它的许多规定,包括一些我们会认为是完全不可能实行的规定,实际上是在斯巴达已经实现过了。”{27}也就是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仅是理想中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基础,那就是斯巴达。前文中也提到过,理想国的教育模型与斯巴达的教育具有相似之处。实际上,“要了解后来许多的哲学家,就有必要先知道一些斯巴达的事情。斯巴达对希腊思想起过双重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现实,一方面是通过神话;而两者都是重要的。现实曾使斯巴达人在战争中打败了雅典,神话则影响了柏拉图的政治学说以及后来无数作家的政治学说。”{28}
(一)神话上的依据
在希腊人的眼里,“斯巴达城邦是一座严肃与纯朴之美的殿堂”。{29}另一方面令希腊人感到敬仰的原因是斯巴达稳固的城邦。而“柏拉图所受的那些纯哲学的影响,也注定使他会偏爱斯巴达的”。{30}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最大的“善”就是智慧和正义。柏拉图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对于伦理问题的首要关怀。在为世界追求目的论的解释时,“善”便被柏拉图奉为最高目的。一个完美的、最好的国家,它的统治者应该是最能理解永恒的“善”的人,这就是拥有无上智慧的“哲学王”。当论及国家中的其他公民,尤其是护卫者的教育时,进行必要的体育和道德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毕达哥拉斯派曾经力图为入门者订立一条规矩,而柏拉图所希望的哲学王和护卫者必须是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训练才能实现的。
柏拉图和绝大多数的希腊哲学家都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只有社会的一部分人拥有了闲暇时间才能更好地去思考,去追求智慧。这是一种典型的贵族思想。这也为柏拉图提出社会分层的思想提供了一种思想上的依据。
(二)现实中的依据
对于斯巴达人来说,“战争是他们的生活,征服是他们的职业”。{31}因此,斯巴达的教育也被称为“军事教育”,甚至连柏拉图自己也不否认这种教育的合理性存在。当他在论述对于女子的教育时便提到了对于女子也施以与男子相同的体育训练项目。这在斯巴达的教育思想中也是认同的。斯巴达注重对于儿童的教育,强调国家对于教育的控制作用。并且坚持认为国家只准许身体和情绪合格者结婚生子。由此反映了斯巴达人对于身体训练的重视。同时进行音乐和文学的训练,并以此作为进行社会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充满了斯巴达教育的影子,包括国家护卫者的培养、对于男女的教育、孩子的培养等方面二者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仅仅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似乎是不合理的,它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斯巴达的统治在当时种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存在的情况下,能始终保持团结和稳固,无异是一种成功。由此也增强了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信心。
斯巴达的现实存在,给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蓝本,也正是因为斯巴达的成功才促成了柏拉图在建立理想国时能够充分参考其治国思想。
注释:
①[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
②③④⑤⑥⑩{11}{12}{13}{14}{15}{16}{17}{19}{20}{21}{22}{24}同①,2002:18,36,47,48,57,156,156,58,58,129,197,134,134,133,70,71,71,113.
⑦[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47.
⑧[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
⑨[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3:400.
{18}浦兴祖,孙关宏,王邦佐.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265.
{23}[英]博伊德,埃德蒙・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25}[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正确的教育,使他们不仅主要能够对他们自己温文和蔼,而且对他们所治理的人们也温文和蔼.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0.
{26}柏里.希腊史卷一.P141.转引自[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5.
{27}{28}{30}同⑦,2006:160,131,144.
{29}{30}同{26},2006:135.
{31}[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张俊洪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英]博伊德,埃德蒙・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在书中指出,当政者只需要做好一件大事就行了,即“教育和培养”[1],因此,可以看出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特征,这种教育思想在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书中的思想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缺失
较长时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陈旧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对新的理念和策略又感到困惑、迷茫,于是进入到行动的“盲区”。例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凌驾于被教育者之上,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能动性完全被抹杀。而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波动,思维活跃的阶段,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观念,而是一味地继承,那么肯定是徒劳无功的,也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脱离
伴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依然比较陈旧,“偏、杂、窄”,思想政治教育在民众中更多幻化为政治,使其内容窄华。[2]人民更习惯于将其称为“政治思想教育”,主要靠说服教育,教育内容不能解释现实问题,跟不上变化的社会形势和人们的现实思想,现实中老、中、青三代同听一堂课,同读一本书,知识跟实际工作完全脱节。在大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几乎就是考试的工具,可能不到考试就不会仔细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让一些学生接受。
(三)教学方法、方式不当
灌输法是列宁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但是用纯粹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地记忆。而这一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眼界比较开阔,在实际教育中,基本上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呢?所以,科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3]
二、柏拉图《理想国》中主要教育思想概述
(一)教育内容
首先,《理想国》认为人天生就有差别,国家的公民“虽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4]也就是说,城邦内具有不同品质的人应接受不同的教育,生产者主要为城邦的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因此只接受普通的教育,护卫者阶层继续接受严格的训练,担当起保家卫国重任,而对于哲学王要加强辩证法的教育。
其次,他认为,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柏拉图主张,教育培养应该从孩提时代开始,幼儿阶段应该最先给他们讲美好的故事,至十七八岁应受到音乐和体育教育的熏陶,20岁至30岁成绩优异的人才能继续深造,30至35岁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辩证法,到50岁时,表现依旧优秀就可以研究哲学,担当执政候选人,领导城邦。他看到了教育对于个人后天改造的作用。
最后,柏拉图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5]音乐教育就是陶冶人的心灵,给人美好的感受,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力,更多的是为了锻炼顽强的意志,音乐和体育教育需两者兼有之。
(二)教育方式
首先,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如果卫士的孩子天生低能,那么这个孩子就应该分派到其他行当,而其他行当的人生出了一个卓越的孩子,那个孩子就应该分派到卫士中去。”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显然具有阶级性,但柏拉图之后又提到,虽然天赋不同,但经过后天的教育可以进行改善,“不同品质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手段,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启发式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重视教师的启发作用,《理想国》是一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著作,辩论双方一问一答,由外及内的激发被教育者的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有新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同时,柏拉图指出“自由人学习任何东西不应是奴隶式的……但是强制的学习却是绝对进不了心灵的。”提出了游戏式的学习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发现儿童天生的志趣。
最后,实践和环境对教育的作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从童年起就要接受考验,如果想成为一名卫士,少年时就应该去战场上实习,分配给他们艰苦的任务。柏拉图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的最早提出者,肯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他说,“要使我们未来的护国者不致在不道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好像把羊放在毒草地区,每天在那里吃草,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在它们心灵中积累了一大堆毒素。”
三、柏拉图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柏拉图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单向的教学形式,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是简单机械地听。因为升学的压力,只重视分数,依旧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要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关键在于学生这一主体,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将学生潜在的知识挖掘出来,通过师生的交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更正确的理解,内化于心。当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需要精心的备课,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的对话要具有启发意义等。
(二)加强道德规范和法律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柏拉图强调道德教育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抓起。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很容易受到这些诱惑。在学校教育这一块,很多学校注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于人文社科类知识并不重视,这些知识只需要考试之前背诵一下即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形式主义和一味的说教,采取多样的方式,首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理论学习,然后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去运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后,使学生将知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责任意识,达到情感、理性的升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创造良好校园德育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环境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柏拉图认为:“应该从小起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6]柏拉图认为“善”是人先天的一种内在存在,每个人都是可以改造的。首先,社会大环境下,要加强文化市场、网络和文娱场所的监督管理,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电视广告、宣传栏等地方随处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会让我们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校园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观看红,组织友谊赛,开展讲座,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校园微博、微信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要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通过这些途径宣传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理论联系实践,知行结合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他的最高理想是培养哲学王,这个哲学王并不仅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成为统治者之前,要到社会底层去从事艰苦的工作以接受锻炼。他认为只有在磨难中才能培养美德。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但是不能仅仅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形式的宣传。因此,要切实贯彻知行统一,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一个典范榜样,还可以参观学习先进人物纪念馆等作为教材加以利用,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受教育者亲自参与进来,不断将理论回归到实践。总之,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注释]
[1][4][5]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柏拉图所著《理想国》的宏旨在于构建一个理想城邦,这一城邦的根本特质在于其是正义的。该理想城邦所体现的理想正义实质是以社会统一性为目的的等级有序。这种等级秩序体现在于拥有不同天赋的城邦成员的不同等级角色。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统治者应当由掌握智慧和真理的哲学家担当,而另外两种城邦成员处在城邦这一严格统一有序的三级体系的基层。
(一)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
柏拉图提出城邦内有四种美德——勇敢、节制、智慧与正义。城邦的正义就在于城邦中三个阶层,统治者、卫士及劳动者,对四种美德的对应性坚持,其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从事自己本职性工作,三者之间互不干涉。城邦成员服从自己的天赋,各司其职,最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并在根本上保障城邦的稳定有序。在柏拉图看来,这种依托于等级制度的和谐稳定秩序就是城邦正义。
柏拉图之个体具有三种灵魂属性,理性、欲望和激情,其三者基于自身特定的功能和特点,共同支配着个体。柏拉图指出,个体有时是矛盾的,因为三种灵魂成分之间的不和谐,因此这需要确立一种明确的顺序,方能维持一个统一性的自我。由于理性掌握关于善的知识,并能根据这种善的知识控制欲望的类型和内容,指引欲望的方向,使之在本能之下从事合理并且必要的活动,满足个体理性的需要。另外,激情作为介于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中间性因素,可能会被前二者中的任一因素所左右,因此,当理性处于主导地位,将引导激情逃离不合理的欲望引导,从而能够进行自我的克制,维持灵魂以至个体情绪的稳定,实现灵魂整体的和谐。此种情况之下,理性确立其统治性地位却有助于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
柏拉图的正义,是由单个的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有序的个人正义产生的城邦个体成员之间的整体有序的城邦正义,二者呈现出一种根本的统一性。
(二)理想正义观念的内在意义
在《理想国》中,格劳孔提出对个人保持一种正义品质的质疑,提出对正义自身对个体的实质意义。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王者的生活比僭主的生活快乐729倍,反过来说僭主的生活比王者的生活痛苦729倍……可以表明在快乐和痛苦方面正义者和不正义者之间差距之大” 。
尽管Richard Kraut认这一数字的提出是不严肃的,并且柏拉图并不是直接以自足并且充分地论证正义生活的绝对意义来论证其可取性, 但柏拉图通过增加正义生活吸引力的方式来阐明正义较之不正义生活更可取,足以用来说明其个人对正义的王者生活的极度推崇。
因此,在柏拉图的视野中,正义能够调整个体灵魂内部的秩序;正义能够使人感到内在的舒适与幸福。因此,柏拉图认为正义的生活使人幸福。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是实现城邦稳定秩序和个人价值的最好路径。
二、形而上的世界本质——善的理念
柏拉图正义观念的背后,蕴含着更加抽象和深刻的理念论,在此理念的体系中,善的理念居于绝对的重要地位,是知识的终点,应当是人们的终极追求。
(一)善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由神创造的先于具体事物并超越实存物体的永恒性存在,事物的理念是存在的该事物的根本属性,是其本源。永恒的世界由不同事物的理念构成,而善的理念是所有理念的最终目的。善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世界本质。
“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灵魂在善的理念中得到知识,其是知识与真理的本源,也是知识的最终极目标。在哲人为王的理想国中,正义是实现城邦与个人善的现实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邦与个人共同的善。理念中的善,以及其回归到现实中具体的善的形式,是城邦运行的根本规则,其以一种抽象非直观的形式影响、评价并判断城邦与个人的活动。
(二)善的理念统治权威的正当性
柏拉图主张善的理念是知识的最终极目标。哲学家的统治是实现城邦正义的手段,而非目的;而城邦的正义,亦只是实现城邦之善的必要途径。在此意义上,柏拉图主张只有善的理念才是最好的路径,于人于城邦皆是如此。由于善的理念脱离现实的存在,因此能够符合善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比如正义、勇敢、节制等——的行为便是正当性的存在,哲学家因为清楚地知道理念的知识,明了正当行为的方式,因此,由哲学家作为城邦的统治者是最恰当的。但是,诚如上文所言,哲学家对城邦的统治是实现城邦正义的必要手段,而绝非是简单的目的性终结。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思想同稍早期的古代中国的孔子提出的统治者以“德威”治国思想颇为相似。西方古希腊时代对贵族的观念,即以“最优秀者治国”,同孔子主张的由才智之士形成贵族的观念非常相近。孔子主张的“仁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于“行为端正即为有德”,以礼行事即可使人获得道德地位和威望,而这种道德威望或者地位转过来又能够给予统治者以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势力。孔子的理论即是说,行为端正而有德自身便可获得统治的道德权威,就能使统治者获得正当性权力。 中国的人文传统为以道德的力量征服人心,而古希腊则强调理性的至上地位。柏拉图主张哲学家为王,即由掌握智慧和善的知识的哲学家统治城邦,他同样将统治的权威性诉诸一种更重要的客观性评价标准——善。善,作为人可以认识并能把握的超验的客观理性,是统治者权力的权威和正当性基础。
三、 自然法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一)“自然”的意义
荷马史诗中首次提出了关于“自然”(nature)的论述,论述“自然”的最早著作见诸荷马史诗《奥德赛》,史诗描述了奥德修斯回家历程中遇到赫尔墨斯及其提到的神草,神通过观察草的“自然”而了解神草本身不为普通人所知的神奇特性:“弑阿尔戈斯的神一面说,一面从地上拔起药草给我,告诉我它的性质。那药草根呈黑色,花的颜色如奶液。神明们称这种草为摩吕,有死的凡人很难挖到它,因为神明们无所不能。” “性质”或者“自然”被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神奇的药草的独特性,该特征 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
列奥·施特劳斯在《政治哲学史》的绪论中对“自然”进行了简要而富有总结性的论述 ,他认为《奥德赛》中描述神草性质的“nature”有两种含义,即“自然”是某物或者某类事物的特征、外观和活动的方式,是同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分;另一层含义意味着,事物的自然是指个体无神、人参与的自我长成,非神或者人的创造。古希腊语境中的“自然”强调事物的自我生成,而不是被外界的力量强制改变存在形式,并且这种自然生成同时是其他事物的开始。
因而,“自然”一词在根本上是对对下述两种对象的观察和描述:客观世界规律即事物客观、永恒特性,以及非由神或者人确立的,人们在长久历史时期之内形成的,基于人类自然本能与社会共同体生活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人类约定法。
(二)本质的自然法
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较早地对自然法进行了定义与说明。其主张“神在每一个事物之中”,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之中都充满理性的原则。在其学派思想中,自然法是事物的本性的法则或者规则,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均按照神的理性原则连续活动。
斯多葛派之代表人物西塞罗认为,神存在与自然界每一个事物之中,每个事物因为分有了神的特点而具有了理性。自然法便是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分有的神的理性原则,是神所赋予的永恒不变的理性原则。
基于上述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自然法一开始就具有等同于规律或者神的权威,这种权威被归结为理性”。 换言之,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将客观的规律或者神的权威上升到某种不可替代的至上性高度——权威或者规律是一种事物甚至世界本质的高度,此即为自然。而在这种意义之下,自然法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记述并呈现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客观方式。
四、 理想正义观念中的自然法
从正义观到理念论到自然法。柏拉图提出的由神的理性所确立的超验理念,是其在哲学范畴内对世界本质进行探索的成果。善的理念指导之下的,旨在实现善的目标的理想正义观念在本质上是柏拉图个人的自然法思想。
柏拉图将考察个人以及城邦的终极标准确定为抽象的善的理念,并使之成为其世界的本质,换言之,善的理念即是世界的自然法。
对于柏拉图而言,最好的生活是沉思和服务于神,而神与纯粹思想的对象是永远同一的。 但柏拉图善的理念观念,将世界本质从神的主观意志上升到神的客观理性,开始了理性、超验的哲学与政治历程。柏拉图的理想正义观念背后的理念论,旨在探索一种客观永恒的理性行为规则,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是柏拉图个人自然法观念的展现。
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正义观念,旨在使人们服从于客观的秩序——神所创立的可评判的客观天赋等级秩序,并遵从善的理念这一客观理性的指引,由此而引发的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自然法是描述事物本质规律的终极规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努力构建一个等级有序的理想正义的城邦,但正义的城邦并不是终极的目的,正义只是对正义理念的实现,其终极目的在于善的理念,其是永恒性的理性规则,是世界的本质。善的理念其将世界的本质上升到超验的理性存在,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理想正义观念背后的自然法规则,是对世界的本质性探索和解读,对古希腊以及西方哲学和法律思想奠定了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注释: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79、380页.第267页.
Richard Kraut edit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11-331页.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56、58页.
[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十卷,302-306.英文版的荷马史诗中,“nature”一词被用来描述这种神草的特性.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李洪润等译.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