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效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电化教育在门诊专科候诊区设置闭路电视或多媒体展板,将相关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知识,建立良好健康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识,以及特色专科新技术项目以形象生动的录像形式播放,使患者在候诊时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可减少候诊患者焦虑、烦躁的心理。必要时对患者观看时提出来的疑问,由候诊室专科护士以补充的形式给予指导[5]。
1.2开展咨询活动定期安排常见病相关的专家咨询活动,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给予详细、耐心解答,使患者通过与专家交流、沟通获得与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6]。同时定期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办门诊健康教育大课堂,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详细讲解预防知识、护理知识、并发症、治疗、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控制疾病的发展[6]。
2结果
随机调查200例门诊患者,结果减轻了焦虑情绪184例占92.00%;治疗护理依从性好196例占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170例占85.00%;提高患者疾病对认识148例占74.00%。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198例占99.00%,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3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首要场所,门诊患者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疾病也不同,要使每位来门诊就诊的患者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态,提高全民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康复,就要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7]。
做好门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保健意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患者思想负担,减轻焦虑情绪,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患者自我监护、自我监理、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8]。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尤其对知识缺乏以及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此类疾病的根本治疗方法就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这样医患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9]。本文结果显示,随机调查200例门诊患者,结果减轻了焦虑情绪92.00%、治疗护理依从性好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85.00%、提高患者疾病对认识74.00%。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99.00%、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急诊留观患者;应用效果
我院自2010年在全院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其中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正中笔者发现,急诊科对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全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其原因为急诊患者量多、病情急、危重、复杂、流动性大而留观时间又短[1]。为了提高急诊科健康教育水平,我们不断探索具有急诊特色健康教育路径。依据标准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制定留观期间的健康教育路径表,以满足患者的需要[2]。笔者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急诊科留观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12月在我院急诊留观的患者4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男279例,女207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37岁,两组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地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两组均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不受时间限制,由护士随机进行,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指导,由责任护士按健康教育路径表有计划的向患者及家属采用口述、示范、卡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及时评价完成情况及修订内容,护士长每天抽查。每阶段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病员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1.2.2干预内容 第1d:向患者介绍观察室环境、医护人员姓名、医院制度、便民措施,解释检查项目的目的及配合要点,指导活动与休息,饮食指导,评估患者与家属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行心理干预。第2d:介绍相关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治疗、预后,完善相关的检查,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时间、注意事项、有关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必要时再行心理干预。出院前:评估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和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向患者交待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及合理锻炼的方法,继续用药的用量、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如遇紧急情况与医院联系的方法等[3]。每次实施均应对应相应的时间段,实施后责任护士和患者双签名,以便核查是否及时落实。责任护士在下次实施前应评价上次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并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案。护士长定期督查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指导。
1.2.3评价方法
1.2.3.1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表",让患者及家属复述每阶段健康知识,包括医院规章制度、使用药物、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静脉导管的维护、注意事项共10题。每个问题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得分为3、2、1分。在出院时给予两组评价问卷测试,25~30分为掌握,18~25分为部分掌握,小于18分为未掌握。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2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过程的满意率,共20题,每题5分,90~100分为满意,80~89分为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问卷回收率为100%。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比较,见表1。
2.2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见表2。
3结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是帮助患者了解、掌握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医疗知识,并养成对疾病恢复有益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消除患者不良的精神反应,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4]。急诊留观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流动较大,且病情危险,导致急诊观察室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随机性强。健康教育路径通过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护理服务程序,使健康教育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让护士能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了护士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
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护士的教育行为,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护士在评估、教育、评价、再教育的基础上,锻炼了工作能力。健康教育多次少量地进行,患者容易掌握和接受。同时,每天的教育评估,增加了护士和患者的交流机会,缩短了护患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参考和推荐。
参考文献:
[1]薛静,王琳.绿色通道与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813.
[2]凌燕芬.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卵巢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94.
[3]阿孜古丽・阿不都哈的热比艳木・买买提明.健康教育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实施[J].新疆医学,2011,41(1):59-60.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住院产妇是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11月收治分娩产妇192例,年龄21~35岁,平均28岁,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115人,高中54人,初中19人,小学4人,无文盲,沟通交流理解能力良好,家庭关系良好,家庭经济良好;顺产88例,剖宫产104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两组产妇生产方式、年龄、学历、家庭关系及经济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实施方法:①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在住院期间,由专业护士给予母婴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无固定时间,随意性较强。观察组产妇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由主管医生、专业护士、护士长共同讨论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同时还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应用健康教育中,由专业护士与患者交流,实施后签名,由护士长评价。根据产妇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反复进行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到全部掌握,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期间,包括出院前教育,使健康教育既有重点又不会遗漏。见表1。
评价方法:①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知晓率调查表,内容包括:产妇产褥期正常生理变化、产后康复、用药知识、饮食和休息、功能锻炼,新生儿护理技巧、新生儿正常生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预防接种等方面,总分100分,在出院前对产妇进行调查,得分≥90分为优秀,≥80分为良好,80~60分为中等,<60分为差。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100.0%。②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对健康教育满意率调查表,答项包括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在出院前发给患者填写,共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100.0%。
【关键词】 母婴;产前教育;心理健康
1 引 言
女性产前教育是对于该女性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健康教育行为。通过计划,实施,监测,评估等教育活动可使产前孕妇改变不健康方式并建立健康行为。使其调整到产前的最佳状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方面、妊娠期体重、烟酒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和注意适量运动等几个方面。对产前孕妇应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可尽量避免产前和产后并发症发生。对产后母婴的健康能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产前孕妇了解育儿和产后的康复知识;消除产后恐惧的心理。对产后并发症和育儿恐惧心理有一很大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了母婴健康。同时能让产妇在分娩前训练盆底肌肉、深呼吸等,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了手术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丰城市中医院妇产科在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工作中,采取了普通班和高级班的形式,高级班学员接受的教育知识较普通班全面,而且高级班学员孕期呼吸操的训练,使第二产程使用腹压更有效,同时高级班学员比普通班学员增加了护理知识。现对这两批孕妇进行调查统计发现: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两种不同的效果。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做产前检查276例孕妇。孕妇均为单胎。初产妇。其中高级班121例,平均年龄23.63±6.49岁,平均孕周22.39±5.64周;普通班145例,平均年龄25.38±4.96岁,平均孕周21.88±6.21周。
2.2 授课内容和方式 普通班的学员并不固定,授课的内容包括;分娩前准备工作,妊娠生理,产前的检查项目,产前孕期的营养,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家属需学会听胎心,学会胎动计数法,减痛分娩方法和产后新生儿常见问题。
2.3 测量工具与统计方法 分别统计普通班与高级班的孕妇在妊高症,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表现恐惧,顺产,产钳助产,剖宫产,出现产后乳汁郁积,出现新生儿黄疸这9项指标上出现的人数,并进行卡方检验,将其绘制成表并进行对比,如表1。3 对比结果
对于表1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3.1 在妊高症、巨大儿、表现恐惧、产钳助产,剖宫产,产后乳汁淤积这5个方面,高级班孕妇出现的人数显著少于普通班孕妇。
3.2 而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顺产方面,高级班孕妇出现的人数显著多于普通班孕妇。
3.3 另外,在出现新生儿黄疸方面,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种不同孕前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比较
项目 高级班 普通班
妊高症 9* * 20
巨大儿 6* * 13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7* * 6
表现恐惧 11* * 23
顺产 75* * 62
产钳助产 7* * 12
剖宫产 39* * 71
出现产后乳汁郁积 29* * 52
出现新生儿黄疸 17 21
注:* *P
产前健康教育的方式选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很重要。好的健康教育可取得更好的效果[1]。普通班和高级班的学员相比,在效果方面有一定差距。5 结 论
为了使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保证孕妇自身健康且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做好产前健康教育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而一个好的健康教育更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我们的健康教育水平和采用更好的教育方式,既是对孕妇负责,更是对我们未来的花朵负责。
参考文献
[1] 零恒莉,蓝正红.产时互动作用在产时的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06,(3):167-173.
【关键词】 内科;健康教育;社区;疗效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41-02
随着人们饮食行为与生活习惯的巨大改变,慢性非传染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本文对200例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减少或控制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医院住院进行治疗的内科患者的200例,年龄范围在3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76±14.92岁。其中男性为116人,平均年龄为63.27±14.59岁;女性为84人,平均年龄为60.23±14.37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内科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史、遗传史、病程、用药史、治疗史、生活行为方式等。
1.3 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8.5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统计处理数据,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200例内科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为状况比较 见表1。
3 讨论
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内科在医学领域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2-3],并且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用于预测内科治疗发生与转归、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药物疗效资料分析、评价医院干预效果等多个层面。本文运用健康教育对疾病预后进行研究,此次研究通过卡方统计分析后,表明经过了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内科患者的生活行为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内科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以上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所以针对这些方面加强内科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危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内科健康教育应用[J].中华慢性病杂志,2008,19(8):17.
[2] 梁校平.实施内科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6):93-94.
象州县罗秀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 545803
【摘 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2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 例,两组采取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血压控制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血压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血压控制效果明显。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我国临床治疗中的一种主要疾病[1]。为此,选择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2 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并比较分析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 年2 月至2014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2 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2 例,女90 例,年龄55 至76 岁,平均年龄(67.35±9.25)岁,病程2 天至76 天,平均病程(45.4±14.6)天。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这202 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 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病情以及病理生理特征,合理采取钙拮抗剂、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1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物治疗。结合医嘱给药。其中短效降压药,3 次/ 天;中效降压药,2 次/ 天;长效降压药,1 次/ 天;并按照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合理增减药剂量。
对照组: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加强锻炼,注意睡眠。
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1)大力宣传疾病知识。向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培养患者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异常表现,结合患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2)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叮嘱患者减少钠盐摄入量;控制患者每日的食盐量,禁止食用高胆固醇类食物。(3)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叮嘱患者参与打门球、慢跑、太极拳以及步行等体育活动,每次运动时间应控制在30 分钟左右。对于伴有肥胖症的患者应是适当增加活动的次数。(4)通过降低体重来实现血压的降低。叮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的充足,防止心理情绪的大幅度波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评分:利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包括了不随意服用其他药物、戒烟戒酒、饮食情况、心理平衡、作息情况、服药情况等,满分100 分。(2)利用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对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按照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分成三级,差:12 个月中,有6 个月以下的时间血压记录低于140/90mmHg。良:有6 个月的血压记录低于140/90mmHg。优:9 个月以上时间的血压记录低于140/90mmHg。
1.4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采取spss19.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 检验,两组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52.1±12.5)分,对照组则为(55.6±11.4)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护理后: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8.9±15.1) 分, 对照组则为(72.4±12.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情况如下,优:51 例(50.50%);良:47 例(46.53%);差:3 例(2.97)。对照组如下:优:32 例(31.68);良:42 例(41.58);差:27 例(26.73%)。
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97.0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7%(P<0.05)。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现阶段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一种主要疾病,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发病率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所以要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患者自觉地利用各种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减轻、甚至消除影响身体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以健康意识为核心,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并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先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73.27% 低于观察组的97.03%(P<0.05)。本次研究结果和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相吻合[2]。
综上,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利于血压的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脑梗死发病原理为,患者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进一步造成软化坏死,也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脑梗死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一项重要疾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1]我院收治136例脑梗死患者,68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136例,男70,例,女66例,年龄53―71岁。随机将1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观察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54―72岁,平均64.7岁;对照组68例,男34例,女34例,年龄55―72岁,平均62.3岁。经MRI和CT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健康教育。
1.2.1 对照组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时看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压疮,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护理人员可采取不同措施,促进患者瘫痪肢体恢复。例如,活动肢体、用药护理、针灸和按摩等。
1.2.2 观察组护理
(1)入院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分阶段按照计划给予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带患者及其家属熟悉病房环境,对医院的入院须知、陪护制度和患者常用药物使用原则以及疾病的转归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愈信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
(3)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实现良好治疗效果,饮食的合理性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饮食护理工作,保持饮食规律,饮食富含低盐低脂和维生素食品,多饮水,坚持少量多餐原则,摄取充足的优质蛋白、钙、磷和矿物质。
(4)康复护理:降低患者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一项关键因素是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患者康复护理可根据不同病情阶段,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患者病情阶段主要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需要护理人员注意实现对患者的全面康复。
(5)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为患者体检,保证患者用药的正确性,积极进行患肢康复功能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结果,以患者满意度作为依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如表1。
3 讨论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包括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的20多个血清型肠道病毒,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常在幼儿园及托儿所传播流行,个别成年人亦有发病[1]。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聚集性暴发的次数和患病人数均显著增加。对于重症患儿其可造成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手足口病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3]。因此,加强对监护人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干预,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和营造健康的卫生环境对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4]。为评价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于2015年开展了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工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幼儿园幼儿监护人共34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广州市预防手足口病科普材料宣传效果调查表》,其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9个主要问题。完成基线调查后,立即通过手足口病相关折页、挂画、展板、动漫小视频和宣传文具包等科普材料对调查对象进行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手足口病知晓率。干预前后两份调查问卷除人口学基本情况方面的内容相同外,所列的9个问题内容完全相同,但编排次序有所变动。
1.2评价标准
按9个问题,根据干预对象选择正确答案的比例计算单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和总回答正确率。同时以答对题目数达到总题目数80.0%及以上(≥7题)判定为具备手足口病知识。
1.3质量控制
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问卷及个别辅助询问方式进行。调查完成后,调查员当场检查是否存在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4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对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应用IBM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分析,以α=0.05作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调查研究干预对象共348名,有效应答者348名,有效率为100.0%。其中男性116人(33.3%),女性232人(66.7%)。年龄20~70岁,其中20~29岁34人(9.8%),30~39岁226人(64.9%),40~49岁67人(19.3%),50~59岁9人(2.6%),60~70岁12人(3.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人(6.6%)、高中/中专90人(25.9%)、大专78人(22.4%)、本科及以上157人(45.1%);职业分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83人(23.9%)、企业人员85人(24.4%)、个体经营者33人(9.5%)、自由职业者147人(42.2%)。
2.2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
实施干预后,除了“易感人群”的正确率稍有下降,其他知识正确率均有所提高,手足口病总知晓率为84.9%。除手足口病主要症状和易感人群外,其余题目干预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男性手足口病知识具备率高于女性,干预后则反之。干预前后均以30~39岁组人群手足口病知识具备率最高。干预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手足口病知识具备率最高(43.5%),干预后则是大学本科(66.2%)。干预前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手足口病知识具备率最高(37.3%),干预后则是个体经营者(72.7%)最高。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除了50~59岁年龄组和初中及以下文化外,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手足口病知识具备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脑卒中死亡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导致这种疾病的因素十分复杂,但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密切相关。据统计[1],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已占总致病因素构成的2/3以上。为此郑州市中心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针对上述情况,自2007-2010年,在社区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了对脑卒中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2010年郑州市中心医院在社区医疗服务站辖区50岁以上居民3215人,其中,男1573人,女1642人,60岁以上1356人,70岁以上1025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整体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登记收集信息,调查人员为社区服务站医务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表统一录入计算机统计处理。
1.2.2 健康教育措施 (1)网络建设:为了最大限度的动员社区居民参加健康教育,郑州市中心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建立了“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健康教育网”的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体系;(2)教育内容:以脑卒中防治为主,从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树立正确卫生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内容体现广泛性、知识性、指导性;(3)教育形式:为使社区健康教育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采用文字、语言、声像等多种形式。
1.2.3 脑卒中患者管理标准 脑卒中管理率(%)=全年随访次数达6次以上者/脑卒中应管理人数。
2 结果
2.1 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前后对脑卒中知晓率变化情况 健康教育前后对脑卒中知晓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对脑卒中确诊标准知晓率变化最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导致脑卒中知晓率明显提高,而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脑卒中知晓率变化相对较小。
2.2 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危险因素变化情况 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危险因素均向有利于健康方面转变(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危险因素变化(%)
2.3 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前后脑卒中患者管理及控制情况 脑卒中患者管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患者教育前后再发率同未管理患者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
3 讨论
3.1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好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死亡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所以,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社区人群水平的干预方法,是国内外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努力的方向。我国1986-1990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是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2]。开展社区脑卒中防治,对于普遍存在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良好率更低的“三低”现状,对社区人民可进行健康教育和对脑卒中筛检及强化干预脑卒中高危因素。社区原居民对脑卒中防治运动及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治,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控制率,减少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生率,改善和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3.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首先是要解决健康教育的组织问题,郑州市中心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已经建立了(1)一个社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居委会数目总和为一个社区;(2)每个社区有两个系统:即以居委会为主的组织系统和医务人员为主的教育系统。两个系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前者动员组织居民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后者发挥专业指导功能;(3)三级健康教育网:第一级为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为社区站站长及居委会主任;第二级为居民健康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卫生服务人员、居委会主任及居民代表;第三级为按楼门、楼层选出的健康教育积极分子,形成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使整个社区消除死角,全方位覆盖,使居民把健康教育视为自身的事情,并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脑卒中现代医学科技并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老年心理变化和预防保健措施,如在营养结构、精神状态、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环境安全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对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功能练习,药物服用等方面加以辅导,使其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使整个工作有计划实施,持久进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3.3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最终达到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郑州市中心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在所辖社区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脑卒中的干预,调查结果表明,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止脑卒中的有效措施。(1)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如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回答率由原来12.07%上升到68.51%,成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正确回答率由原来的51.57%上升到90.72%,药物滥用由20.15%上升到79.68%;(2)遵守医嘱行为增强;(3)人群中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人数、食盐摄入量、饮食不规律等出现下降,参加体育锻炼者增加;(4)脑卒中患者的管理率明显提高。
健康教育是通过对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来降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需要特殊的药物和诊疗设备。与治疗相比,健康教育投入低,收效较高,尤其在目前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利用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慢病防治是最廉价和最有效的策略。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