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县域经济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域经济研究报告

第1篇:县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

一、主要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阳光体育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沐浴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满足青少年在自然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是针对长期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及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式强调教育要依法保障学生充足睡眠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保障机制是指集体和个体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是长期作用于集体和个体的功能和机理,长效机制中的长效,实际上起着强调作用,因为任何制定制度的主体都会考虑其时效性[2]。“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一套具有长期效用的学生健身、健心和适应社会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参与世界竞争的主力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兴旺。如今“阳光体育”运动在河南高校开展已近五年,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然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也不尽人意。各级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持续有效地发展,需要探索并建立适合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为高校体育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河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全面启动,给大学校园的体育活动带来了蓬勃生机,积极组织和开展的多种多样群体活动,激发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然而一些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行为并不太乐观,很多学生并不了解阳光体育活动的基本内涵,缺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和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降低,但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力量素质是连续二十年下降[1]。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已基本形成,但自觉参与的比例却相对较低,从而形成了行为动机和参与现状的“剪刀差”。每周一节的体育课离阳光体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种把一般学校体育工作与阳光体育运动混淆的现象无法解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的实际问题,给正常开展的学校体育工作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就算是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也无法准确的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所以对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的实现路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课程化

在历经千年的考试制度及全国大部分农村人口的双重背景下,通过求学谋求出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有切实做到一步步把大众心理往阳光体育的大道上引,带领他们领略阳光体育带来的好处,他们才能够逐渐接受阳光体育。学校是实施教育大计的基本媒介,因此我们要把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课联系起来。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应认真落实体育课教学,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3]。

为配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切实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对广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作用。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就逐渐的凸现出来,学校要做到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摈弃传统的枯燥无味单一的体育课程,如加入一些传统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腰鼓、秧歌等;竞技性项目的娱乐化,如五人制足球,三加一篮球、软式排球等;多种竞技运动形式的综合,如用排球当做篮球来打等。借此来激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用课程化的方式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的落实。

(二)健全大学生健康评价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缩小上述“剪刀差”的根本途径就是健全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估系统,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绩效做出准确的衡量,才能做到对业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对绩效低下者进行鞭策。鉴于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从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出发,对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等级的学生,给予阳光体育证章;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给予阳光体育奖章并根据情况追加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4]。此外还应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群体活动的专门机构,合理的开发校医院的检测作用,保证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评工作顺利进行。

(三)课外体育俱乐部为阳光体育工程带来的契机

加强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到校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掌握自我锻炼的健身方法,才能为引导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可以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核心,开展课外体育专项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和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5]。

通过对新乡市各高校教师及学生的访谈,新乡市圣帕排球俱乐部每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组织开展排球专项竞赛,组织俱乐部成员之间或者与学校部分体育骨干进行不同层次的比赛交流,极大促进了师大学生们学习排球的热情,在学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目前俱乐部与校方的交流层次依然较低,不能把这种有益影响全面引入所有学生中去,因此学校应加大与像圣帕这样的俱乐部的联系、交流。再者,学校应在场地器材、人员上加大给予俱乐部在学校的活动的支持,实现双赢的局面,切实促进俱乐部在校方在学校进行活动的积极性,最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阳光体育环境。

(四)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管理

高校的硬件设备是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经费投入情况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关键。所以,要想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各行政机构、部门、团体应高度重视,设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专项资金,并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加阳光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学校应根据全体学生的要求和兴趣爱好,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6-12-13.

[2]孟东方,黄意武.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及其保障[J].重庆社会科学,2010(2):11-15.

[3]张美玲.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182-183.

第2篇:县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摘 要 收入分配是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城镇化

一、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1.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河南省保持了年均12.1%的经济增速,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也日趋扩大,这种不和谐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对社会公平也会产生不利影响。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06.95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71.56元。

2.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

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01:1降至1.78:1,这一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加,而此时尚未全面展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缩小,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第二阶段,1984-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上升为2.88:1,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于1984 年全面展开,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几乎陷于停滞。第三阶段,1995-1998年城乡收入差距略有下降,从2.88:1降至2.26:1,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出现过热,引起了通货膨胀,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而农村居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第四阶段,1999-2005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至3.02:1,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较为理想,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较快。第五阶段,2006-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略微下降,政府为了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的危害,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控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除表面数字上的差距外,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差距,如城镇居民所享受的较好的社会福利,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高的教育水平等,若考虑这些因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会更大。

根据国际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的阶段时,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比大致上是1.7:1。而河南省人均GDP处于这一区间时的2001和2002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1和2.82:1,远远超出了这一水平,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在逐年扩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1.城镇化进程缓慢

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这是导致城乡收入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依靠农业收入来增加已经非常困难,进入新世纪,河南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总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占纯收入的比例从1995年的78.7%下降到2008年的59.7%。目前为止,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比例并不高,农业收入依然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另外,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部分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荒废。河南省农村居民住户分散,也不利于乡镇企业及各种工商业的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增收,扩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

2.非均衡的财政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和薄弱环节。一直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计划、强制性地从农业部门提取“农业剩余”补贴工业建设,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削弱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农村人力资源匮乏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现代化,人力资源对农业生产越发的重要,这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河南省近年来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是免费的,但是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学费仍然是家庭支出的重要项目,占家庭总收入的相当比例。但是对教育投资的回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农民对教育的投资在短期内只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积累产生不利影响。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的社会保障有了一些发展,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较完善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但是和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显得很落后,与农民生活最为密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只是搭起了基本框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低。2005年河南农村社会保障率为3%,2006年,全国农村低保标准为年人均70元,而河南为46.7元,仅相当于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的32.2%,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于国定标准的县占53.6%。

5.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河南省目前的金融环境中,金融结构高度垄断,金融市场不完善,这种金融结构不利于向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提供贷款,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政府依赖于金融系统来干预经济,倾向于向少数国有大企业提供资金。相对于大、中城市而言,县及县以下的经济由于国有经济的比例很低,能得到金融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导致这些地区发展非农经济的困难相对较大,从而也削弱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消化。

三、城乡收入差距对社会的影响

1.导致居民消费疲软

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0-2006年,我国消费率由61.1%下降到50%,年平均消费率为55.73%,比世界77%-79%的平均消费率低20多个百分点。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消费存在后顾之忧,因此消费普遍不足。

2.不利于人力资源积累

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农民对教育的投资能力,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过低,那么他们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便十分有限,导致农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整体的素质,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会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收入差距过大会危及社会稳定,阻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今河南省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令人堪忧,偷盗情况屡见不鲜。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不仅影响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对社会和谐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觑的。

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1.加快城镇化进程

河南省农村居民众多,范围广大,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推进城镇化要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大城市对外来人口有条件的开放,县城对农民完全开放,但是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并不发达,农民进入县城不能获得就业机会,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有效方法,例如,对于大多数河南省农村地区来说,可以采取将几个小村庄分散的居民集中起来入住规划好的新农村社区,这样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流转。政府可以鼓励擅长种地的农业能手租用大面积的土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民将土地出租后,要拓展其他的收入途径,除了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在聚居区中,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养殖畜牧业,商业,旅游业等。农民的增收渠道更加广泛,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一系列的问题。

2.改变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方式

目前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如耕地直补、良种补贴,将财政支农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民,这样比农产品价格支持的效率更高,但是这种补贴的效果是短暂的,而且对每个农户来说作用非常有限。若取消直接补贴把支农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城镇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种地能手租用土地,村民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将会起到长期有效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村人口的普遍受教育程度,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河南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免费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同时针对农业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活动”等,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可以挖掘社会财力办学,提倡多渠道投资农村教育,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教育领域流动。

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状况是,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呆在大城市的孩子上学困难,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教育现状也令人堪忧,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以及增加对打工子弟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社会对留守儿童也应该多一些关爱,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教育,力求解决这一问题。

4.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以大幅度的缓解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多方面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应该全面建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目前河南省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应该抓住人口老龄化高峰前的有限时间,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社区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自愿储蓄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5.改善农村金融体制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主要方法是建立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小额信贷机构。从长期看,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通过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农村金融体制,增设村镇银行。这种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向国内和国际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业务,获取利息收入,并与正规商业银行机构相结合,自身不设金库,但可以吸收存款。这样的改革使农村小额信贷更能适应贫困地区人口密度低、信息闭塞、收入季节性、风险分散、机会有限以及缺少抵押担保物等实际情况。同时相对于正规银行,它能克服由于贫困农村社区贷款规模太小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的困难,实现资金的良胜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马从辉.开放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东辉,徐启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l).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