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经济走向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走向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走向趋势

第1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第2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访谈嘉宾:

王 昊 江苏南京市秦淮区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员

丁 焱 江苏南京市马府街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9年

潘 艳 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5年

全艳珠 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美术老师、教龄3年

苏 娟 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7年

徐 婷 江苏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班主任、教龄10年

邹 翎 江苏南京市瑞金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9年

记 者:之前,已经有媒体对3D打印在南京基础教育领域的相关实践活动做了一些报道。这里还是请王昊老师简单介绍一下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

王 昊:秦淮区3D研究社团成立于2013年11月。目前成员30人。可以看出,我们的成员以秦淮区信息技术教师为主体,年龄在25~35岁之间。我们的老师均为利用课余时间自发报名参与研究。热情、有想法、想做事是这个群体的特点。

“秦淮校园3D研究社团”以工作、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走进课堂为宗旨。研究之初,我们有“3D打印数字坊”、“思维间秦淮校园3D”这样的名称。后来确定为“秦淮区3D研究社团”。我们是这么考虑的,这个社团的功能不能局限在时间、空间、加工车间以及功能符号的含义,我们要结合教育、结合学生的课堂,集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及科研于一体。

记 者:我知道“秦淮校园3D研究社团”是全市普教系统最早开展3D项目教学研究的教师群体。社团从最初的成立到现在初具规模,成为南京3D打印教育应用的先锋,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丁 焱: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始终困扰我们:孩子的想法创意无法实现。另一个现象就是现行的信息技术课与时代科技发展的脱节。在2013年,王昊老师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3D打印技术,希望我和他做些研究与尝试,看能否以此来解决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困惑。我有多年的航模经验,王昊老师觉得这是我的一个优势,也是资源。

通过原白下区进修学校出面,我们向企业借用一台3D打印机试用研究。拿到3D打印机后,我俩就只会开机关机。然后,我就在网上寻找相关3D打印教程和建模教程。因为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对于各类应用软件,我上手是较快的。一周后,我们打印出了第一个3D模型——小汽车。可以说这个小汽车的产生是标志性的起步,可以作为社团的第一阶段。

我们尝到了甜头,发现3D打印也不是很高深的技术,于是我们就有了信心,由王昊老师牵头,带动一部分自愿在课余时间参与研究的老师,定期培训,一起学习。我们还聘请了3D 南航大协作交流部技术顾问杨工作为客座讲师。成员有了,我们就希望这个团体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名字的确定可以算是第二个阶段。

经过培训学习,我们就把3D打印的发展转向课堂,这便是第三阶段。以马府街小学 3D公开研究课为标志,3D打印正式推进课堂。研究课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和鼓励,于是第三阶段很快步入第四阶段。老师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1节)和学生社团开展3D打印研究活动,这个课程已被列为学校的常规课。在第四阶段,课堂上学生创造的作品丰富奇特,受到广为宣传,更是引来了诸多媒体的关注。CCTV、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课程的采访报道。媒体助力我们社团的生存,是第五阶段。可以说,经过这五个阶段,以马府街小学为代表的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已经小有名气。

青奥会这次在南京举办,我们社团抓住了这个契机,加入到青奥文化小屋的展示中,为青奥活动增加亮点,让3D打印技术在教育界大放光彩。

记 者:丁老师描述了社团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将3D带入课堂,将会成为我们社团今后研究的重点。我想知道在真实的课堂中,上课的情形怎样呢?学生对这个新事物的反应如何?

苏 娟:我们的学生太喜欢这个3D打印机了。我利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给学生培训。我们上课的对象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以前,我们用熟知的Logo、Scratch 让学生建模。这其中还要设计编程。有了这个3D打印机,我们将知识化繁为简了,这点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只需要用最简单的画图软件,描绘出希望的事物模型,就能通过3D打印机实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就感,这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是做不到的。哪怕学生设想得不够好,绘制得也不出色,但是3D打印总能将他们的作品付诸实物呈现,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认同与激励。

徐 婷:的确如此,这个现象在我们学校也是一样。所见即所得,兴趣与成就相互作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刚开始不认同3D打印,可是当他的第一个成品出来后,哪怕是最丑的“小板凳”,毕竟也打印出来了,这就有了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点燃了他们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邹 翎:我也补充一点。我认为,如同两位老师所反映的真实课堂现象,3D打印能出成品。刚才说了,不管学生设计出怎样层次的作品,3D打印机总能以有形方式呈现。这恰恰说明它具有检验功能,而且这个检验是相当客观的,只要能打印,说明你的设计环节是正确的,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精确了解应该有的步骤,这是对自我学习的检查。这点在常规信息技术学科乃至其他学科都很难做到。过程可以检验,弥补了我们不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的不足。学生自己检查是哪一个环节设计错了,是不是这个圆柱没有封闭,还是那个长三角的高度忘记设置了,诸如此类。

记 者:三位信息技术老师从各自的课堂角度给我们呈现了多节3D打印课的场景,特别是徐婷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能感受到这个课程的开设弥补了以往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实物设计的缺陷,它可以将无形以有形的形式验证。在基础教育中,还有别的学科,3D打印在其他学科上有运用吗?效果如何呢?

全艳珠: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在我们石鼓路小学,从1984年开始,版画就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有了3D打印,我们原本耗时的版画过程变得可修改、可调节,这就简化了工作。3D打印更可以发挥学生神奇的想象力,以前的遗憾是他们的想法太奇妙,没有工具可以实现。现在,版画已经成为学生想象力的展示平台。

苏 娟:除了3D版画,我们学校有英语老师在课堂运用3D打印机拼出多种字母组合;数学课堂上,打印各类圆柱等几何体模型。

王 昊:对,在学科整合上,能运用到3D打印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对于老师的备课及课堂展示。比如,语文教学中的《赵州桥》一课,小学生一般通过图片或视频来了解赵州桥的结构。3D 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很方便地打印出赵州桥的模型,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欣赏赵州桥的整体及各个部分的构成。课文中关于赵州桥具有泄洪能力的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桥梁以及做实验的方法就突破了。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就如苏娟老师描述的那样,现在有了 3D 打印技术,教师可以很方便地给学生打印出所需的几何体,根据需要实际切割或做其他的变化,这样的教学真是事半功倍。在中学的物理课上,教师可以打印出实物,让学生反复训练电路的连接。中学化学的分子模型构造,完全可以按比例把这些微观的结构放大并呈现出来,变微观为宏观。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学习的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生物、地理学科更是如此。

记 者:王老师这么一说,我们的思路立刻被打开了,我想继续延伸下去,一定还会挖掘3D打印的更多应用。从一开始的3D打印社团的发展历程到课堂应用的再现,无论是建模还是课堂教学,我们感受到课堂中的浓烈学习气氛,多彩出奇的想象力,那么对于学生,这样的创意能否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呢?

徐 婷:我除了担任信息技术老师,还是五年级的班主任。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学生在接触3D打印后发生的改变。比如,我们班的李子昂,他是市优少,这个学生生活面很广,自从他接触到3D打印,就被吸引了。因为想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他就要自己努力,于是自己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在发现问题后找途径解决。而我自己也一样,现在我已经习惯遇到问题,先在网络中搜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前最头疼的动手组装设备之类的事情,现在我也能轻松应对。

王 昊:我们老师前期自学也好,现在的社团培训也好,我们的指向是课堂、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老师都知道这些,也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这样的理念。我们通过3D打印的课程和活动,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实现、验证其想象力。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不再被人为地否定、抹杀。人类需要创新,创新应该始于青少年。我们希望我们的社团能够带动更多的老师主动发掘、探索新技术的应用。

第3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解决投资-消费关系的失衡。我国过渡性体制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还相当突出,集中反映在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上。2001~2010年,投资率从36.5%持续提高到48.6%;而消费率则从61.4%持续下降到47.4%。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进一步恶化包括产业、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结构。

走向消费主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是转变投资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尽快走向消费主导,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保持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从我国的实践看,只有消费主导取得实质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破题。

走向消费主导决定我国中长期的增长前景。未来10年,尽管国际市场有可能继续动荡与萎缩,我国自身并不缺乏新的增长点,经济仍将处于增长的上升通道。但关键在于有效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从短期看,投资是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但从中长期看,投资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消费,才能形成真正的增长动力。如果消费潜力能够有效释放,最终使消费率达到60%以上,投资率回归到40%以下的正常水平,未来10~20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

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实现消费公平。消费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所有的不公平,包括收入差距扩大等,综合地体现为消费的不公平,即一部分人没有能力享受发展成果。共同富裕,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缩小消费水平差距,实现消费公平。

如何判断走向消费主导的历史机遇

我国地理空间大,人口基数大,制度改进的空间大。任何一项结构性调整和增量式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都足以产生巨大的消费规模,为走向消费主导提供最为重要的历史机遇。

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是重要的消费载体。过去十多年,城市化在加快推进,从2001年的37.66%提高到2011年的51.37%,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按这个趋势下去,城市化率在未来5~10年至少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空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明显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将提高0.2个百分点。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将明显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消费率。

社会消费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过去几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十一五”年均增长18.1%,远高于“九五”的10.6%和“十五”的11.8%。从发展趋势看,未来5~10年社会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消费需求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如何确立走向消费主导的目标

从投资出口主导转向消费主导,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与体制安排。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从现实情况看,未来5~10年实现消费主导,可以分两步走:

2015年初步实现消费主导。未来5年,最终消费率从47.4%提高到55%以上;居民消费率从33.8%提高到45%以上,消费贡献率稳定在40%以上,消费初步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2020年基本实现消费主导。未来10年,最终消费率进一步提高到60%以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消费贡献率稳定在50%以上,消费基本成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未来5年最为关键,需要取得实质性突破。从现实情况看,“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消费主导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关键五年。需要尽快形成统一认识,在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上取得突破。只要在“十二五”期间有效地跃过消费主导的历史拐点,经济社会发展就将跨入一个新的平台。

消费主导对经济转型提出哪些现实需求

推进消费主导的城市化。重点是打破现行行政体制束缚和行政区划壁垒,摒除行政主导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形成新时期经济主导的城市化新格局。在具体发展路径上,走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路子,并且充分发挥城市作为服务业载体的作用,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2011年,我国仍有2.5亿的农民工并未完全实现市民化,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二元化上。当前,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财政也有能力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关键在于下定决心,实现政策和体制的突破,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后,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国有资本仍然主要配置在市场竞争领域,既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又加大了投资过热;更重要的是,很难体现出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不利于社会公平。在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迫切需要以提高公益性为目标重新调整国有资本配置结构。一是把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经济领域退出,重新配置到社会领域,使民营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逐步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租分红比例,争取在未来5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使国有资本、尤其是资源性国有资本及其收益成为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支撑。

消费主导对社会转型提出哪些现实需求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十一五”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但福利水平仍然较低,“低福利”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十二五”如果能够在惠及13亿人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居民消费率有望提高10~1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

以民富优先为目标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走向消费主导的关键所在,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破题共同富裕,都要求尽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这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没有突破。当前已经到了下决心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时候。建议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改革的重点,年内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加快消费型社会的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重点。与生产型社会的社会管理不同,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要适应需求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把反映各方需求、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作为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方法,为走向消费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走向消费主导的关键是不是政府转型

走向消费主导关键是政府发展理念要从经济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转变,加快由增长主义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以绕开“增长主义陷阱”。

实现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当前关键是要防止在市场危机时期采取政府干预政策常态化,甚至把政府主导固化为“中国模式”;需要着力强化政府的中长期经济战略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实现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由管短期向管中长期、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管审批向管监管的转变,从制度上保障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中央地方关系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公共服务导向。总量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在做大经济总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上引导了地方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经济增长上,不仅容易引发投资膨胀,而且很难适应新阶段发展型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走向消费主导,重要的是从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需求出发,尽快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规范中央地方关系。

强化政府公共利益代表角色,从增长主义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当前,政府自身利益的形成具有普遍化、加大化的趋势。走向消费主导,对强化政府的公共利益代表角色提出新的要求。突出地表现在尽快扭转政府不同程度的自身利益倾向,强化其公共利益代表角色,保障经济性、社会性和制度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4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进入拐点”的依据有三:一是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正在回落,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三是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正在变革。

首先是速度问题。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52亿元,6年增加值的绝对量增加了761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6%。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2012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到20%以下。

其次是发展方式问题。1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而非是消费拉动;在一些关键领域甚至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引导,而非是活跃的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投资领域逐渐转向上游原创和下游消费的情况下,日益显示出机制不舍理、效益下降等诸多弊病。

再次是管理模式问题。中国文化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长期以来是“分业发展”,实行“行业分层管理”。10多年来,受到改革和新技术发展的推动,行业融合趋势日益发展,合并管理(大部制)趋势日益走向成熟。

发展速度下降可以看作是回归常态,发展方式转型可以看作是走向合理,而管理模式转型则应该视为对于回应发展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拐点的图景。

构成这个图景的底色是:我国的文化市场正在从短缺走向过剩。

第5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关键字:房地产经济;房地产金融;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据2009年至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销售量、房地产开发商的业绩、房地产价格等指标表明,我国房地产业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协调性更高,同时政府及社会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也更加理性。但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如下: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国家预算内资金、外资与债券的比例(原本很低)便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3/5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源自银行贷款,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资金已成房地产开发企业得以生存的命脉。此外,从1978年至今,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0.09%,该数值较同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出7.38%。比较2003年与2004年住房消费信贷与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可知,2004年住房消费信贷增长率较2003年下降约7.29%;2004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较2003年下降32%。截止2012年底,我国房地产经济仍然深陷经济泡沫的发展困境,具体问题如下:

(一)房价虚高,地方政府牟取暴利

1.社会经济预期普遍偏高,此乃房价虚高持续存在的关键

因素;

2.社会贫富分化逐年加剧;

3.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致使地价暴涨,此乃房地虚高越演越烈的直接原因。换而言之,土地拍卖价格无上限,房价上涨必定引起地价上涨,此时地方政府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以至于地方政府制定并推行的控制措施根本难以发挥功效。

(二)银行信贷太过盲目化

把抵押消费机制推向住宅市场可谓中国银行业的绝大突破,此运行机制表明我国银行经营理念开始转向以消费理论为核心的一帐一贷,此变化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不良的消费观念。银行开发信贷与消费信贷皆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增长速度与发展规模趋向不良化,同时也表明我国房地产信贷存有诸多显性或隐性的风险。此外,金融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皆表明,我国银行业推行的抵押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及政府干预失误、房地产信息体系不完善皆可能迫使房地产金融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

(三)投资者与消费者对房地产价格走向的预测偏高

据调查数据显示,社会普遍认为我国房地产势必持续攀升,该心理必然导致人们纷纷购房,此行为是引起房价猛涨的重要原因。针对消费者此种心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皆无限制抬高房价,由此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开始走向畸形发展,此乃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化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由前文可知,我国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国民经济领域房地产定位问题、地方政府对房价调控的责任问题、限购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问题等。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上述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国民经济领域房地产的定位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国民经济领域把房地产行业划定到支柱产业范畴,究其原因包括:房地产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提供不竭动力;人均住房面积与住房总面积的提高要求尽快解决住房供需平衡问题,但近年来房价持续攀升直至消费人群难以承受的高度,加上大量投机性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其势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由此可见,政府及社会必须认真分析国民经济领域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是否恰当,此外我国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必须尽快实现优化升级。

(二)地方政府对房价调控的责任问题

据“国8条”规定:“各地方政府必须明确年度新建住房价格的控制目标,并在2011年一季度如实向社会公布”,但截止2011年一季度,仅有30余个城市向社会公布房价调控目标,其中多数城市把房价调控目标的涨幅考虑到地方GDP的增幅(约10%),此现象多由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财政收入模式所致。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地方财政收入内土地收入约占3/5~7/10。由此可见,必须尽快健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

(三)限购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问题

截止2012年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异常旺盛,其中房价暴涨多由过度投资性与投机性资金所致,而加大土地供应量、差别化对待信贷政策、调整税费等举措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的诸多问题。为了遏制大量投机性资金对房地产经济泡沫化的影响,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由此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面积及打击投机性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三、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1978年以来,我国房产开始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而走向商品化,自此以后,房产不再仅受政府调配,其开始依靠市场价值规律实现支配。实践证实,房产经济市场化对推动房产生产与消费的灵活化、投资与生产的再循环至关重要,同时通过扩大内需及带动经济,实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房产商品化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但市场调配固有的缺陷却使房产商品化的弊端日渐暴露。综合前文所述。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必然呈现如下趋势:

(一)人为预测房价的走向并非完全可靠,但房地产发展必然存有其特定的规律,而此规律能为人们所把握。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发展能为人们所认识的便是“改善低收入人群及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必定会走向节约型道路(节约能源与资源)。现阶段,我国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特殊时期,期间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此时必须把能源与资源的节约提上日程,其中以土地资源的节约为甚。

(三)房地产行业存在一条复杂而广泛的产业链,同时也与金融业关系密切,那么维护与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必定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业的发展通常受到国民经济的稳定状况、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建材领域的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必须以维护与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为前提条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加剧严重威胁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若想尽快摆脱困境走向正轨,必须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研究证实,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关注如下问题:

(一)加快房价理性回归,此乃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由于房价的理性回归受到各地方政策、地区经济泡沫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则房价理性回归调控措施的实施必须实事求是,不得一概而论。

(二)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开展房价调控。尽管目前我国实施的房产调控措施尚存有诸多纰漏,但完善的调控体制必定会形成,因此地方政府与房地房开发商不得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及法规背道而驰。

(三)找准房地产经济泡沫化的突破口。房地产行业若想尽快摆脱发展困境,必须大胆从自身角度看待问题,认真分析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找出发展困境的突

破口。

参考文献:

[1]莫蔚彬,吴唤群.基于Agent的房地产经济模型Swarm平台仿真研究——以广州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1:15-18.

[2]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6+16.

[3]双德会.论新时期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00.

[4]王华.论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外资,2013,07:65.

[5]肖丽红.刍议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232.

第6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关键词:调控政策;房地产业;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前言

为了解决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抑制过度占用资源、公平分配、改善民生,中央与各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由一片“热火”逐渐转变为低迷的形势,国家各线城市的数据显示购房率在持续下降[1]。泉州是三线城市,虽然不像一线城市那样对调控快速做出强烈反应,而且,还受周边福州、厦门出台限购令的影响承接了部分投资需求,尽管如此,整体市场依然受到影响。2010年、2011年泉州市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0%和2.64%。2012年1-10月,商品房销售连续10个月份出现负增长[2]。

二、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经济走向的影响

现阶段主要的四种有关房产调控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经济走向都呈现着放缓的影响,都分别对房地产业供求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在以后将长期推行这些政策,因此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长期的,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1.有关房地产业调控的宏观政策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下行

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国家从稳定经济的角度出发,要求房地产业应迎合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本轮调控的持续性和深入性。2010年以来,国家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陆续出台新“国八条”、限购、限贷、限价等一系列举措。今年3月,新“国五条”的进一步表明了国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决心。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的宏观政策环境不会放松,房地产行业发展短期内将受到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2.保障房的建设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仍保持下行趋势

房地产的发展使得房价持续上涨,致使一部分人无法负担高额房价,房奴现象严重,导致无法真正的满足市场整体的需要[3]。保障房供应不足,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针对这一问题,从民生出发,兴建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廉租房等在内的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供需矛盾,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房转移了部分购买人群,必然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3.抑制过度占有资源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呈现下滑趋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住房供给数量虽多,但分配并不均匀,“房爷”、“房哥”、“房姐”现象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消费能力但资金并不宽裕的包括首次置业者、改善型需求消费者在内的这部分群体,因不堪负担高房价,合理住房需求受到牵连。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产资源的过度占有,税收、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限购令均反映出政府对这一现象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生,缓解了房地产业的非健康发展形态。

4.政府问责制决不放松,促使房地产业持续良性发展

政府问责制旨在引导房地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防止房地产商盲目的入市,以防空巢城市的出现。此外,政府应将民生放在首位,坚决落实好保障房、经济适用房等30多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城镇困难户的住房[4]。切实落实好各项房产税收工作,维护房产调控的作用[5]。这些使得调控政策的落实有了坚实的基础,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业持续良性的发展。

三、从房地产业经济走向出发提出的建议

在宏观调控政策不变的大环境下,房地产业经济在一个时期内发展将受到限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首先应认识到房地产调控只是全国各行业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现在已无法像以往单纯依靠地价与房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立足,房企间的竞争转向能力优势的竞争,对开发商在产品设计、项目管理、营销手段、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房地产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有为教育,有为景观,有为养老,在楼市整体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背景下,产品类型、品质、区域规划及配套设施等都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从政府角度,应将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列为房地产工作的两大重点,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保障和改善人民的住房现状。房地产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促进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预售方案管理,合理控制项目入市节奏;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销售行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档案,扶持优秀企业做强做大。住房保障方面,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公平分配、提高入住率为目标,加快配租配售进程,将工作重心从建设为主逐步转入建管并重,通过完善保障房建设、分配、管理和退出等制度,健全住房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家的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业经济走向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房地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保持一定的下行趋势。政府对住房的重视,对民生的关注,积极兴建保障性住房等将会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的幸福感也会增强,从而也将有利于生产建设,生产建设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房地产业的改善,改变了以往的恶性循环,促使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调控,也将是长期才能见效的,因此应客观地看待房地产业长期处于这种缓慢发展状态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孙秀岩,杨梅.浅析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趋势[J].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10(2):2-3.

[2]周达.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解析[J].兰州: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3):4-5.

[3]林春燕.我国房地产政策绩效评价及相关思考[J].商业研究,2009(4):23-24.

第7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生态政区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自1987年由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科委支持的江苏大丰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开始以来,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当地政府生态政区建设办公室合作组织了一大批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先后开展和跟踪了大丰生态县、扬州、日照生态市和海南生态省等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典型生态政区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课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8年来,我们与当地的科研、决策和管理人员一起在理论探索、规划编制、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典型工程示范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和机遇,在这里与大家磋商。

    1 生态政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富人阳春白雪的奢侈品吗?

    生态政区的测度指标是过程的健康程度而不是目标的绝对数量,必须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阈值(饱和度)、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经济富裕的不一定都是生态合理的,发展滞后不一定生态落后。生态政区的目标是生态和谐而不是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也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实现关系和谐。目前创建生态政区的过程中,人们过分看重生态政区评估的绝对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着重结构指标而忽视功能指标,着重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指标,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生态政区的积极性不高。今后除国家级的评估考核指标要逐步完善、科研部门的重点要有所倾斜外、体制改革要相应配套外,各地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型十分重要。

    生态政区的内涵远不是经济发达和环境优美,其根本宗旨在于引进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不同发展水平下城乡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1)系统化 针对传统城市建设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引进生态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重视景观整合性、代谢循环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

    (2)自然化 营建一种朴实无华、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的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强调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低的风险。

    (3)经济化 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流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4)人性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学习、健身、娱乐、美学及文化等社会需求,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与升华。

    2 生态政区建设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建设,钱到渠成吗?

    生态建设是各类自然、社会和经济生态关系的建设,需要从体制、技术、行为多方面全面规划、设计与管理,资金可以加速硬件环境的建设,而软件核心件环境的建设光靠资金是不行的,必须以认知文化和体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观念转型、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催化孵化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来培育。才有可能引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改善硬件环境。

    生态政区建设面临新旧体制的矛盾、条块分割的冲突、上下认识的差异、内外环境的匹配、近期和远期效益的权衡,以及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处置。事实表明,成功的生态政区建设必须有一个革新的班子、一类先进的理念、一种统筹兼顾的机制,一套决策咨询、科技术孵、信息反馈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支长期合作、相互信赖的科研队伍,以及一个人才培训、绩效考核、生态监测、社会参与和舆论监督的能力建设网络,缺一不可。

    3 生态政区追求的是环境、经济双赢目标吗?

    当前社会上流行一种观念,认为国内外经验表明,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腐败后廉洁是资本积累的必由之路,最终都能达到环境经济双赢。其实,早期工业化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摸索实现的局部环境经济双赢,是以对全球生态资产的掠夺、全球环境的恶化、殖民地人民的贫困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沿海一些经济发达但生态失调地区局部可以双赢,也是以牺牲区域利益、健康利益、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为代价(不健康、不公平、不文明)换来的。

    发展是硬道理,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生态政区建设就是要在资源和环境容量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以生态为纲,拉动社会、经济的快速起步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富裕、健康和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三赢而不是双赢,双赢不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省、市、县规划要在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产业层次上物质生产方式的重组,文化层次上人的素质观念和体制耦合方式的升华,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里的生态不只是生物生态、景观生态,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利用方式的经济生态、和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整合生态。

    4 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是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的环保产业吗?

    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是生态政区的动脉。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线性生产、单向消费、线性思维型的传统工业经济而言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但不是全部原则。循环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或闭路循环,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有机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包括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将时空错置的废弃物资源重新纳入代谢循环中);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永续更新;信息的灵敏反馈和知识创新;人力的培育、繁衍和继往开来;资金的高效融通和增值;空间格局和过程的整合而非破碎,融通而非板结,平衡而非滞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贯性、代际公平性和过程平稳性;以及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协同进化功能(进化而非优化,柔化而非钢化,人化而非物化)。循环经济导向的产业生态转型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一场深刻的革命。

    循环经济不只是物质的闭路循环,而且是一场技术、体制、行为领域有关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结构、功能的重组。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3r小循环相对应,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观念转型、体制改革和功能重组的3R大循环。

    观念转型(Rethinking):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掠夺型走向共生型。促进决策者、经营者、消费者、科技工作者和社会传媒在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方面以信息反馈为核心的理念更新和观念转型。

    体制改革(Reform):从基于产值与利润的物流型部门经济小循环走向面向社会与自然的服务型区域经济大循环,引进催化、孵化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景观结构、管理体制和科技结构的横向、纵向、区域和社会耦合。

    功能重组(Re-function):从谋生型被动受控行为到学习型自主自生行为,从物态、事态走向人类生态,促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时、空、量、构、序尺度的功能整合和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技术更新,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功能健康型循环。

    3R大循环的核心是运用产业生态学方法,通过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能力组合、增加就业和人性化生产等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变产品经济为功能经济,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市场经济,遵守竞争原则、效率原则和效用原则。现代循环经济既要求宏观尺度上资源利用的效率,又要求微观尺度上经济发展的效用,实现高效与和谐的辩证统一。我国整体上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我们的建设既需要发展的稳度又需要发展的力度,如果只强调物质的闭路循环而忽视产业发展的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会十分缓慢。循环经济依托于自然生态的大循环(水、土、气、生、矿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全代谢过程),社会生态的中循环(规划、管理、研究、教育、消费)和产业生态的小循环(研发、生产、营销、废弃物管理和培训)。未来循环经济的焦点正从运筹物态(优质畅销的物质产品)向事态(多功能的社会系统服务)、生态(无形的自然生态公益)和人态(企业和社区文化与人的能力建设)转型(图1)。

    生态政区的产业不可能都是生态产业,而是面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孵化,要通过从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的功能导向、从链式经济走向循环经济的纵向闭合、从竞争经济走向共生经济的横向联合、从厂区经济走向园区经济的区域耦合、从部门经济走向网络经济的社会复合、从自然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软硬磨合、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的自我调节、从减员增效(效率)走向增员增效(效率加效用)的就业结构调整以及从务工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价值观念转化,系统推进生态政区的产业革命,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和谐发展地方经济的新型产业化模式。

第8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以一定的投入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投入,就不会有相应的产出。储蓄作为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不例外,它既需要必要的成本投入,更有超出储蓄本身的产出,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控制储蓄成本,以最少或相同的投入取得不仅最多的而且是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效益,并且有积极的扩展效果与延伸效应,是储蓄工作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一、储蓄成本的构成

储蓄工作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它们有机组合构成储蓄成本,在实践中,储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储蓄利息成本。它是指储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储户的利息费用,包括各储种的利息支出,储蓄事业的发展使储蓄利息支出向多币种,多形式方向发展,储蓄利息成本是储蓄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份额上还是在比例上均较大。

2储蓄网点成本。储蓄工作的完成依靠众多网点来实现,储蓄网点的购买、租借、装修、维护支出一般数额较大,但相对具有稳定性,一经投入可维持多年。

3储蓄业务成本。它是储蓄成本中经常发生的基础性成本,它包括储蓄业务用凭证、报表、账簿、印鉴、文具、机具、运输工具等支出。由于高科技手段在储蓄领域的运用,储蓄用网络、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POS机、ATM机等支出,包括租用、购置、开发维护等各个方面在储蓄成本中占较大比例,而且随着储蓄业务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这部分成本渐呈上升趋势。

4储蓄管理成本。它在储蓄成本中较为常见,一般包括储蓄计划、调研、预测、宣传、应摊租金、奖励资金、安全保卫支出、人员培训费、水电费、报刊费、通讯费等。其中宣传费和调研费随着业务发展将在总量上有较明显的增长。

5储蓄人员工资、福利成本。它是储蓄成本中的必然支出,一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补贴等等。

6储蓄风险损失成本,它是储蓄经营中的风险成本,也是异常性的储蓄成本,一般包括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差错事故、盗窃抢劫、高科技犯罪等其它意外事件引发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具有不可预见性,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储蓄业务中的不断运用,一旦发生恶性高科技犯罪,银行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储蓄成本还有与储蓄投入有关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务支出。

二、储蓄成本形成因素

储蓄成本的大小、成因、变化特点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储蓄规模。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储蓄规模越大,储蓄成本总量支出就越多,否则反之,它主要表现在储蓄规模越大,储蓄利息成本,相关的储蓄网点,储蓄业务、储蓄管理成本,必然相应增多。

2储蓄种类结构。它主要影响储蓄利息成本的档次和构成。一般来说,储蓄本币、外币包括定期、活期诸多储种,它们之间因种类、档次不同,其利率和支付额不同。在储蓄规模一致条件下,档次和利率越低,利息支出越少,反之则多,既保证存款稳定,储蓄负债能长期有效地转变为信贷或其它资产,又保持储蓄负债成本较小,合理干预储蓄存款结构,是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问题。

3储蓄业务规模,它是影响储蓄成本大小的又一基础性因素,一般说来,储蓄网点越多,分布越散,储蓄业务量越大,储蓄服务品种越多,其成本也就相对增大,否则反之。

4储蓄技术设施水平。储蓄业务用凭证、报表、账簿、文具等支出相对稳定,成本总量相对较小,由于储蓄业务不可逆转地向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购置和开发、使用、维护这些高技术设备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间接来讲,储蓄技术设施水平上去了,服务的质和量都将有所增强,又促进了储蓄的整体效益。

5储蓄管理水平。它是影响储蓄成本的主观性因素,作用于其它一切储蓄成本,弹性最大,如果计划稳妥、宣传得当、预测准确、决策科学、管理有序,人、财、物就能充分利用,就能以较小或相同的成本,做相同或更多的储蓄工作;如果人、财、物得不到合理配置,不但会造成成本增加,效益减少,更有可能造成无形的风险损失。

6不可预见的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网络系统瘫痪、自动柜员机破损、贪污盗窃抢劫以及其他意外事故发生,均会给储蓄造成损失,从而增大储蓄成本。

三、当前储蓄成本走向

了解储蓄成本走向,明确为了取得储蓄工作的最大效益应该如何顺应储蓄成本走向而采取最为合理的投入搭配,在储蓄工作的各个方面动用科学手段实行集约化管理,在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下,从理论上彻底放弃粗放经营的陈旧观念,对储蓄工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1储蓄利息成本的走向。改革的层层深入,使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当迅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经济政策进一步调整,整体储蓄利率水平已进入相对下滑阶段,由于利率多次下调,储蓄利息成本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储蓄电子化建设成本的走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电子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已成为银行保持储蓄工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绝大多数储蓄业务最终由电子计算机及其他高技术设备来实现,而这些高技术运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更新速度都相当快,四五年就有一代产品被淘汰或落伍,所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成本支出,进而推动储蓄电子化建设成本的上升。

3储蓄管理成本的走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储蓄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日益激烈,储蓄计划、预算、调研、分析、决策、宣传、信息功能必须加强,这样就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行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的同时,又需要增加管理成本,同时风险成本也有上升趋势。

4储蓄网点建设成本走向。储蓄网点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应该慎之又慎,储蓄竞争的各个前沿阵地就是储蓄网点,储蓄网点向“闹市区、大门面”的方向发展,为储蓄服务提供优良的硬环境,表现银行信誉和实力,突出企业形象,这就要求在储蓄网点的购租、装修方面会有大量支出,且呈上升趋势。

5储蓄人员工资成本走向。工资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已运作多年,一段时间内储蓄员工工资水平恐难上升,但由于银行经营储蓄业务大多与储蓄工作实效挂钩,故储蓄员工其他收入方面会随着经济刺激程度的加大有所上升,所以这部分成本会有变化,但变化不会很大。需要说明的是,储蓄成本总量的上升之势是可以控制的,而且由于技术设施的现代化、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储蓄效率和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其效益与成本上升相比,好似水涨船高。

四、从合理控制成本的角度谈储蓄工作方针

银行走商业化道路,以追求最大盈利为目标,盈利靠压缩成本和提高收益两大方面工作来实现,只把眼光注视于提高收益而忽视成本的控制,最终难以实现尽可能大的盈利,肯定地讲,这两方面的工作同样重要,以当今储蓄工作如能全部走向科学的集约化管理的形势上看,矫枉必须过正,侧重地、联系地分析储蓄成本问题,控制储蓄成本支出,有助于提高储蓄工作整体水平。

1.尽早在各储蓄网点推行多功能柜员制。在储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应科学分析网点实际工作量,包括日均业务笔数,日均现金收付量,各种业务平均处理时间,劳动间歇时间等,通过这些测算确定网点理想状态人员配置数量还要考虑内部控制和制约机制的问题,同时加大人员培训和调配力度,坚决走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引导和教育储蓄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通过集约化劳动组合使储蓄网点由单一储蓄功能向具有“存、贷、结、汇”多功能的储蓄网点发展,真正体现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声誉,减少储蓄人员工资福利成本支出,提高单人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储蓄工作效率。

2.储蓄电子化建设必须用全局性、战略性眼光来看待和处理。储蓄工作运用高技术设备,走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之路已不可逆转,但储蓄高技术设备一般价格昂贵,更新很快,一旦选型不当,就面临大批淘汰或低效运行之窘境,而且有些投入象网络的模式的确定一经成型很难改变,再如自动柜员制在城市内多少为宜,是穿墙式要多些还是大堂式要多些,这些都需要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反复论证,对设备的数量、型号、性能价格、服务期限、售后服务、技术缺陷等等都要加以比较,最终还要考虑银行本身的发展方向如联网统一机型等问题,为保证这方面工作管理有序、富有成效,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正式运作。

第9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着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着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 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 闷坡卣秸土酱问澜绱笳酵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