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农业行业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行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行业发展前景

第1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第2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湿地农业;现状;措施;制约因素;发展方向;浙江嘉兴;秀洲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25-02

近年来,湿地农业一直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嘉兴市秀洲区针对北部区域1.07万hm2农田地势低洼、种粮不高产的状况,积极创新农作制度,结合当地条件,开发湿地农业,发展水生蔬菜、鱼类养殖及水生蔬菜套养鱼类的种养结合模式,破解北部农业发展瓶颈,基本走出了因农田常年积水从事种植业效益不高的困境,化“水患”为“水利”,产业发展加速,效益增长明显。

1 秀洲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

秀洲区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 793.88 hm2,总产量达36 299.6 t,总产值达10 831.28万元。主要有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菱等水生蔬菜品种,甲鱼、泥鳅、黑鱼、彩鲤等鱼类品种。

1.1 水生蔬菜产业特点

1.1.1 区域布局逐步优化,专业化、规模化明显。1 333.33 hm2以上水生蔬菜集中分布合理,水生蔬菜特色村显现,经营规模日趋扩大,目前整村流转面积在466.67 hm2左右,逐步形成莲藕规模化种植、区域化种植。种植大户明显增加。据统计,种养结合的十大园区,每个园区规模都在6.67 hm2以上,面积超过133.33 hm2。

1.1.2 种养结合模式日趋丰富,采收机械化得到初步应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等方式,种养结合面积达207.87 hm2,种养模式有“藕―彩鲤(鳅、黑鱼)”、“菱―黑鱼(中华鳖、泥鳅)”等14种,特别是南湖菱(藕)套养甲鱼(泥鳅)4种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受到农户的欢迎。

1.1.3 主栽品种日益突出,逐步形成1个主栽品种与多个花色品种互补的局面。以萼莲3号为主的菜藕,引进9026(武汉)、萼莲6号(武汉)、萼莲7号(武汉)、花奇莲藕(山东)、太空籽莲、观赏花莲等逾100个品种。水生蔬菜品种不断丰富,生产、观赏齐头并进,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积极建设6.67 hm2以上水生蔬菜休闲观光基地,引进宜观赏的花莲、宜采摘的籽莲、藕莲和芡实等新品种,同时建造曲桥长廊、凉亭垂钓等景点。

1.1.4 种子种苗引进加速,二级育苗有新进展。鱼类育苗上实现了二级育苗,大大增加了鱼苗供种量。据统计,沙河荡生态鳖专业合作社供应甲鱼种苗460万只,杨溪生态鳖专业合作社可供30万只,泉生态农场供苗14万只,北部湾自育15万只幼鳖,嘉兴鱼种场年培育彩鲤、鲫鱼苗35万尾。

1.2 秀洲区湿地农业效益情况

1.2.1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调查,常规栽培麦―稻两季,产值为3.435万元/hm2(加上政府补贴),效益为8 820元/hm2。莲藕产量约22.5 t/hm2,平均单价为3元/kg,产值约6.75万元/hm2,效益4.425万元/hm2;经济效益是麦―稻模式的5倍。菱一般产量为13.8 t/hm2,4.5元/kg计算,产值为6.21万元/hm2,效益约3.75万元/hm2,经济效益是麦―稻模式的4.25倍。如果是藕―鱼、菱―鱼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将更高。以北部湾藕套养泥鳅为例,进行测产及经济效益分析。藕―鳅种养结合模式面积为0.31 hm2,泥鳅放养量1 330 kg,放养规格200尾/kg,放养时间为7月20―31日,最后一次饲喂时间为10月11日,采收时间为11月20日,采收规格为136尾/kg,产量为1 760.30 kg,其中80尾/kg的商品泥鳅达到18%。泥鳅苗38元/kg,回捕的泥鳅平均40元/kg,每100 kg泥鳅消耗饲料7.0 kg/d,1年平均泥鳅饲料成本为3.32元/kg。藕―鳅种养结合模式成本见表1。莲藕与泥鳅总成本为206 141.25元/hm2。藕―鳅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见表2。莲藕与泥鳅总效益为87 876.75元/hm2。是麦―稻模式的9.96倍。

1.2.2 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流转,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据调查,近2年北部3个镇集中流转土地1 233.33 hm2,用于发展湿地农业,发包租金11 250~12 750元/hm2,可实现租金收入约1 387.5万~1 572.5万元。二是促进从一家一户小生产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作的现代农业经营格局转变。如王江泾镇栋梁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投资主体,平均每个主体规模面积达6.8 hm2,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整体规划。

1.2.3 生态效益显著。一是湿地农业项目的开展,有效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秀洲区依托陶家荡、莲三荡、莲泗荡233.33 hm2河荡,与莲泗荡风景区连接起来,建立以种植业、渔业、湿地观赏植物为主的具备休闲、度假、观光、餐饮、垂钓等旅游项目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二是通过发展湿地农业,极大改善了秀洲区北部的生态环境。王江泾镇的湿地农业特色示范村――洪典和太平为核心相继投入1 020万元建设了迎宾湿地公园,开展了荷叶绿道、森林水道、林荫车道的“生态三道”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一幅人在画中游的优美景象。

2 发展措施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要想使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优布局、建基地、重引导、强素质、拓市场的思路,在增强动力激励、消除阻力障碍上下功夫。

2.1 加强规划促流转,优化区域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确定水生蔬菜发展的区域地块,形成地域优势与规模效应。根据水生蔬菜发展实际,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确保水生蔬菜发展用地。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实现水生蔬菜连片发展。加强水生蔬菜专业大户培育,鼓励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树立典型示范,推动水生蔬菜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2 强化基础抓质量,创建示范基地

完善生产条件,重点抓好路渠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环境控制,提高建设质量,保证水生蔬菜稳产高产、节本增效。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集中力量狠抓基地,逐年扩大基地规模。增强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水生蔬菜开发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做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把设施蔬菜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休闲观光成为水生蔬菜发展新的亮点,实现功能的拓展与效益的增值。

2.3 完善政策重引导,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政策扶持,通过项目的扶持或专项资金的设立,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作用。创新金融支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水生蔬菜产业的支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设立水生蔬菜贷款品种,切实解决水生蔬菜农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利用工商企业资金大、实力强、市场稳、项目起点高、规模大的特点,有机结合秀洲区实际,引入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推动水生蔬菜产业发展[1-2]。

2.4 培育主体强素质,提升科技水平

重点培养乡土人才、种植能手,加强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生产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有学识、懂技能、善经营的水生蔬菜带头人队伍,引领当地科学发展水生蔬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强水生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充实乡镇农技力量,使乡镇农技人员能承担起项目建设的监督、各项技术培训与推广任务,努力做到科技工作者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2.5 围绕增收活流通,促进产销对接

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合作社的运行质量,促进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领域的发展。形成“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要求,加强水生蔬菜产地市场建设,增强对产区产品的吸收与集散能力。加强购销队伍建设,建立固定销售渠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创建激励机制,加大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力争把秀洲区的水生蔬菜品牌创响、规模做大,增强秀洲区水生蔬菜产业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

3 制约因素

一是对北部湿地农业开发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就发展湿地农业对湿地功能的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的预期存在疑虑。部分老百姓对湿地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信心不足,投资的成本如何,回报率如何,难以有效估算。二是湿地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近年来由于农业发展的倾向性问题,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长期低下,农业用电和生产管理用房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湿地农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市场营销网络不够健全。因缺少专业营销组织,种植农户大多等待商家上门收购,销售上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商贩压价现象突出,特别是在莲藕大量上市期,商贩对莲藕品质要求高,造成商品率低下,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收入。四是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挖藕季节,由于劳动力短缺造成鲜藕不能及时采收上市。

4 发展方向

4.1 进一步加强认识,为湿地农业发展竖立信心

把秀洲区北部低洼田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既要保护,又要开发利用好,找准结合点,把这一资源以种养结合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起来。低洼田因地势原因长期以来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低下,农民收益低,而发展湿地种养业充分利用水多的特点,提高了农田的时间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农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要正确认识湿地农业发展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坚信湿地农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

4.2 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为湿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以种为主”和“以养为主”2类种养生产方式的攻关与研究,深化10种较成熟的种养结合模式,形成规范加以推广,特别是在套养品种、套养规格、套养密度、饲料开发、投喂时间、投喂量、投喂次数、套养技术及成本、巡塘观察、病害防治(药物清塘、鱼种消毒等)等方面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性强的规程,科学指导农户开展湿地种养结合模式。创新稻鱼种养结合模式试验示范,力争种养结合面积稳中有升,效益不断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深化种养结合机理研究,丰富农作模式,实现单位面积效益倍增。特别是对挖藕机械进行研究,探索开发莲藕专用肥,泥鳅专用饲料,实现种养结合模式省工、省力、高产、高效。

4.3 进一步拓展湿地农业功能,为延长湿地农业产业链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整合资源要素,促进产业集聚,推进莲藕加工产业园建设,特别是在开展藕粉加工上下功夫,并着力在休闲、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扩大北部3个镇水生蔬菜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农业节庆活动,开展乡村旅游。举办好江南网船节、莲藕观赏节等活动,逐步(下转第329页)

(上接第326页)

构建融吃藕、赏藕、玩藕特色于一体的江南水乡休闲旅游,进一步提升区域和产业知名度[3-4]。

4.4 进一步发挥社会共建作用,为湿地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带动力度。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国家、省、市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根据北部产业特色,整合要素,发挥资源、技术等优势,积极包装、申报项目,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示范带动效应,达到扩量增效之目的。积极引导更多更好的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湿地农业、支持湿地农业、服务湿地农业。对一些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要作好宣传,提升企业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湿地农业中来,为秀洲区湿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资、出智、出力[5]。

5 参考文献

[1] 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2] 刘亚明.百禄镇有机浅水藕生产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11.

[3] 何建国,严华,成东雨,等.有机浅水藕的生产与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08(6):30-31.

第3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闯入公众视野,因为一些膨大剂、增甜剂等超标使用的现象,让许多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产生了偏见。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除了部分外行媒体的过度炒作之外,行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查显才在会上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规范、科学应用、政策支持、监督管理和宣传报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引导这个产业科学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贾春虹指出,目前农户在使用调节剂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比如不注意时期、剂量浓度不合适、混用不合理等,部分农户甚至以调节剂代替肥料,导致养分不足、植株早衰,影响了产量与品质,甚至产生残留。

一些厂家对技术要求不严,也导致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良莠不齐。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昌绪说:“不少厂家随意添加成分,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也不到位,部分调节剂一般一季作物按照规定时间只需喷一次,但一些厂家为了推广产品,告诉农户要像叶面肥一样三五天打一次,造成产品滥用乃至残留。”

此外,目前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还面临品种老化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谭伟明指出,销量靠前的35个登记品种均为上世纪90年代前所研发,占调节剂产品总数65%,而且仿制产品多,自主创制品种少。“目前存在的企业研发相对薄弱,知识产权保护差,仿冒代价太低等问题,都制约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

事实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能正确使用,其优点和安全性是非常突出的,发展前景也值得期待。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叶纪明介绍说,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四大优点,一是应用面广,大部分作物都在使用;二是在应用量少、用量准确的情况下,增产增收、改善品质的作用明显;三是针对性很强;四是在农药中最好的产品,毒性都属于低毒微毒。基于这样的优点,推广和应用的前景很广。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主任张文君也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98%都是低毒或微毒,其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强。他介绍说,截至今年5月,在农业部登记的463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产品中,环境友好剂型(包括水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占2/3,低毒或微毒制剂产品更是占98%,与杀虫剂、除草剂等其他农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要小得多。

第4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硝基复合肥;发展;现状;前景

0引言

硝基复合肥是我国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新型环保农业化肥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中有比重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硝基复合肥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1硝基复合肥发展现状

硝基复合肥是一种含氮元素与磷元素较高的肥料,其营养物质均匀,有效含量比较高,因此深受市场青睐,硝基复合肥具有一系列优势,一般具有肥效高,便于农作物吸收,且不容易使土壤出现板结现象的优点。因此,国家也大力支持化肥产业的相关政策,与尿素相比,其养分流失少,大多能被农作物吸收,因此受到国家化肥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目前国内硝基复合肥生产工艺大多是以硝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肥原料,二次加工生产出的三元素高浓度复合肥料。硝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有固体团粒法、料浆法和熔融造粒法三种,其中熔融造粒法可直接利用熔融硝铵加入磷、钾原料和防爆剂后制造出成品,适合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制约硝基复合肥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两点:一是安全生产条例制约。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要认真研究生产工艺和技术,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达到安全标准。二是认识上的误区。多年来,在许多消费者中一直存在施用硝态氮肥会使农产品(主要是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并形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媒体加强宣传和引导,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为硝基复合肥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硝基复合肥发展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不断改革,硝基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硝基复合肥的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而且还要注重农民的利益,从而达到环境友好,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中国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硝酸生产国,现有硝酸生产企业70多家,产能达到840万吨。同时由于近10年来国内正在迅速发展的化肥新品种硝基复合肥,使硝酸与农业、化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硝基复合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20 余家硝基复合肥企业的产量都不大,且推广不够,国内不少地区市场还是空白,因此生产企业应在品牌宣传、市场促销上多下工夫,尽快形成较为强劲的市场需求。首先,市场潜力大。目前国内氮肥构成仍以尿素为主,基础肥料复合化程度仅有15%~2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0%。国家要求2010年国内肥料的复合化率达到50%左右,这为硝基复合肥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因此未来硝基复合肥产业技术会逐步增强。首先,对于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可采用高塔熔融造粒工艺,对添加的复肥原料进行灵活的调整,不仅投资省,而且一套装置能同时生产硝酸铵、硝基复合肥和尿基复合肥,具有产品品种和市场需求调节功能。其次,原料易得。与中国硫磺资源缺乏、自给率低的窘况相比,生产硝基复合肥的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硝基复合肥可以减少中国对硫资源的过分依赖。最后,成本优势明显。与其他品种的复合肥相比,硝基复合肥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和盈利空间,深受流通企业追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硝基复合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而目前我国生产硝基复合肥企业的并不多,并且产量也不高。因此,要大力开拓市场,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是硝基复合肥广泛地应用与市场,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施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庆.我国硝酸铵市场现状及2012年市场预测分析[J].化肥工业.2012(02):12-14

第5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小额贷款行业;发展;问题;建议

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在于小额贷款的潜在需求客户群体多,如农户、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小型企业等。农业金融与农村经济市场上有着很强的金融抑制,农村信用社市场占有率不高再加上农业金融与农村经济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农业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因此农村小额借贷行业市场很大,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而且数量不减反增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其中当然也会有资金方面的问题,更加刺激了我国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

1.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历程

1.1小额贷款行业起始期

1993年,小额贷款这一模式进入中国。2005年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困境,并且填补金融市场上的产品以及服务方面的缺失,国家政策响应,就如何开展小额贷款组织试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推出了商业化面向“三农”为主的只贷不存小额贷款这一小额贷款行业的新模式。

1.2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期

2008年5月,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改线农村金融服务,农村资金流入。2009年6月,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确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列为村镇银行的条件以及要求等。2010年5月,了《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的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一定期限内各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户进行小额贷款可以免交营业税等。2010年6月,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了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2010年7月,l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确立了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2012年2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了小额贷款公司改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

1.3小额贷款行业现状

2015年,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形势下就业创业工资的意见》,指出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自从2008 年5 月《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小额贷款公司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08 年年底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不足500 家,2009 年突破1000 家,2012 年年底则突破6000 家。2013 年以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推行政府减少行政审批权的大背景下,各省市对小额贷款公司审批权开始逐渐下放,审批流程趋于简化,新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进一步增长。截止到2015 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经增至8910 家,行业的贷款余额达到9412 亿元。

2.小额贷款行业所存问题

2.1融资困难

随着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小额贷款的经营问题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也逐步地凸显出来,其中商业银行这一个资金来源渠道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为重要的渠道,但是事实上小额公司的发展需求远远高于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支持,并且银行很难会给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贷款。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稀少,融资行为十分困难,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2.2缺乏监管

2014年5月,成立了全国小额贷款公式协会,协会主管部门是银监会,与此同时还接受引荐以及央行的指导,而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与监管权限都归于地方金融部门管理,随着小额贷款行业的日益壮大,地方金融部门毕竟是人手局限,对于如此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一时之间不免管辖不当,缺乏统一的监管导致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更为困难。

3.对于小额贷款行业所存问题的建议

3.1开拓融资渠道

为了促进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必须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小额贷款最重要的问题跟中小企业索经历问题一样,都是“融资难”因此开拓融资渠道,既是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的方法,又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为了拓宽小额贷款融资渠道,其方式有:贷款中介平台方式、p2p借贷平台模式等。同时小额贷款行业也应该对行业的产品进行创新,同时使得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大。

3.2完善小额贷款行业的管理

为了小额贷款拥有较好的健康发展空间,政府应该制定一套适合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的政策与监管依稀,从而进一步确立小额贷款行业的法律位置,完善小额贷款行业的管理,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才能促进小额贷款行业进一步实现健康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应该为小额贷款行业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分类评级制度,进行分级管理。

结论

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迅速,其市场化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小额贷款行业的问题也随着高速发展接踵而至,解决小额贷款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所存的问题,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一种方式,同时小额贷款行业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也愈演愈烈,不得不说小额贷款行业融入互联额金融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式,其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彭果果.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陈赛.完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杨进科,李伟.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52-53.

第6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千百工程”是基于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业发展现状,在全面分析了农村经济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下,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推动农村产业金融业务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金融改革措施。在现阶段“千百工程”的组织和规划实施上面,以“十二五”规划为发展前景,构建适合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全面开展的格局,在以系列发展目标和市场统归前进的途中,全面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在工程实施中,除了以支持农业现代化为服务宗旨外,还要实现农业金融发展流通渠道的价值。农业银行要担负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项目上来,同时还要积极扶持农村服务化建设。

二、实施“千百工程”,推进农村金融产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总行,制定“千百工程”发展规划模式,将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推向改革的路子里面。该项工程实施的主要模式是以农业产业链金融,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群体发展。在支持农村以加工制造为主要产出模式的投资外,对于有机蔬菜和产销一条龙龙头企业的合作,也将其经营效益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推进到一定高度。在争取限于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配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扩大客源。对于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抵押品,采取灵活方针,保障业务的协调发展。该工程,是以农村经济发展特色为基准,全力贯彻农行总行方针,稳步推进和规范农行改革方案的最终定调“整体改制,服务三农”,这是农行景荣改革的需要,也是农村金融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只有解决农村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在谈到农行改革的问题时指出:“稳步有序地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实行整体改制;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

农行在实施“千百工程”中,除了继续强化农村基本业务外,还以中国银行业发展和国家整车作为改革的参考。农行的此项工程,必须定位于农村,服务于农村,除了加强农村地区的业务建设外,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充实其信贷专业化服务管理体系。除了进一步增加涉农贷款的投放外,还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己任。朝着为增加农民就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农行还提出将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重点加快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三农”和小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在鼓励农行下乡,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推动机制改革,健全筹融资渠道,将农村金融改革定位科学化和思想化。强化农业银行的制度建设,价钱对“农业产业链金融”信贷信用的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了实现农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产品的均衡发展,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从规模和数量上,都要以创新业务和拓宽信贷渠道为主要手段。

在政府规制相关性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在推进中,要谨慎以防范风险。以县域金融产业的发展,带动村级规模的千家万户走向大胆创新的道路,对于农村流通企业的金融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以“大三农”带动“真三农”的问题上,农业经济的发展,融资业务和业务等全方位融资服务,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命脉。以强带强,强强联合,才能优化服务,综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在贷款兴商中,对其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加以投资、实现,农行与龙头企业或者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层层兴盛,资金资助才有现实意义。

三、总结

第7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企业从事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首先必须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综合评价企业内资产与股权结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选择投资的“退出”与“进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选择经济合理的调整方向。一般而言,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内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资产质量问题资产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载体。因此,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无非是对其掌握的资产如何运用的过程。资产运用的好坏,要受资产质量和运用方法两个基本因素的制约。资产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资产总量或资产配置不合理,即无法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资产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管理不当或者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这两个因素中,资产质量是基础,资产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最大能量限度。企业管理水平和操作技巧的提高,只能以资产质量为基准。因此,资产质量明显就是与这些资产能否或怎样为企业带来收益有关。因此,改善资产质量是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实现经营目标的基本前提。对于企业内设备陈旧、商誉较低、资产质量较差的参股、控股企业,要通过实施股权投资退出战略予以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的整体质量。

1.2资产规模问题资本扩张,并非追求资产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努力实现适度规模经济,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参股、控股企业资产总量大、行业分布宽、企业分布散、管理幅度大,则应该采取剥离、重组、分化的方法,适度收缩战线;当企业在具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人才、资金实力时,进行适度资本扩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界定适度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1.3市场前景问题从企业投资结构调整的实例看,往往存在企业绩效变化的情况。有的企业经过资产重组,资产总额、净资产及实现利润都有明显改善,但有的企业则因此受到了影响。因此,投资集团从事股权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以市场为前提,准确把握参股、控股企业所处行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问题,特别是需要重点考察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指数。对缺乏市场前景的股权投资,坚决予以退出。

1.4资产匹配问题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提高经营效率。比如通过收购兼并活动,可以使得某些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破产的企业的机器设备为具有管理优势的企业所利用,从而更好地达到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组合效率;又比如,某些优势企业通过合并,也可以更好地优化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实物资产的组合比例,从而更好地产生规模效益;再比如,通过资产置换等手段,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整合业务结构,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加明晰,职能更加专业,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率。因此,对企业而言,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不仅要实现下属企业内部资产的优化匹配,更要实现企业间的产业、产品匹配。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过程。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能够解决参股或控股企业优不胜、劣不汰、优长不大、优不成势的问题,能够把集团内外单方面优势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真正的企业经济优势,实现优势集中化。

1.5经济效益问题优化投资结构,其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改变参股或控股劣势企业存量资本的呆滞状态,变呆滞的无效益的资本为有效益的资本,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通过股权投资的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通过企业的参股、控股,改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规范化运作,提高管理效益。

2影响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外因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它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流与沟通。企业必须对外部因素予以充分把握,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基本方向。一般而言,投资结构优化管理所涉及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决定企业股权投资结构调整方向时,首先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今社会,知识、信息和各种高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幅提高,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日益提高。与此相联系,IT产业、生物制药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教育产业、绿色农业、环保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一些高能耗、低效率、技术落后、缺乏竞争能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业,将被逐步淘汰。显然,这种发展趋势为企业决定投资结构调整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向。

2.2社会发展目标与宏观政策取向在一定历史时期,政府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定的目标,并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当企业的投资经营与经济政策的要求一致时,通常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甚至得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优先贷款、政府贴息等政策优惠;而当企业的投资经营与政策的目标相背离时,则往往会面对不利的市场条件,或者受到各种制约和限制。例如: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我国政府主张大力加强农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企业投资于特色农业、环保产业、网络信息产业,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反之若投资于传统的造纸、纺织,以及污染严重的小五金、小冶炼、小化肥等,则不仅难有大的发展,而且很可能受到禁止或种种限制。因此,企业在选择股权投资“进”与“退”的方向时,一定要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认真研究经济政策的要求,研究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变动的趋势;一定要自觉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其它有关政策的要求来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

2.3行业发展的特点与变化趋势社会经济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有的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有的适合大规模生产;有的适合分散经营。企业在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时,首先必须根据参股、控股企业自身的条件,选择和保留能较好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其次,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会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行业之间的比较效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时期中,等量投资在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收益率。因此,企业在考虑投资结构调整方向时,必须对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比较利益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对那些投资保值增值率高、投资收益率高的股权和未投资领域,显然属于保留和介入的范畴。其三,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各不相同。目前,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网络信息等朝阳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而一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则不容乐观。

2.4市场供求与竞争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结构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必须由市场来检验。首先,要了解市场的供求,投资结构调整中的每一项资本营运活动必须依托市场来实现;其次,要考虑市场发展的趋势。再次,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具体情况,了解控股与参股企业在技术、经营以及市场份额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便选择合理的调整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平.浅谈企业投资结构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商业经济.2009.(02):7.10.

[2]敖琴.投资结构及投资效益问题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44-46.

第8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一、专业建设起步阶段(2002-2004年)

    投资与理财专业成立于2002年,当时理财这一行业刚刚被人们知晓,我们看到了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并聘请专家论证,可以说该专业的设立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开设此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该专业设立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低,当时大多数人都不大了解该专业,使得在当年招生中,生源的质量低于其他专业,2002年第一期招生的21名学生大多数是第二志愿录取,而且还有降分录取的学生。二是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计划,由于该专业是新设专业,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在参照会计、金融保险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结合本专业特点,并多次征求行业专家意见,制定了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计划。三是专业定位还不是很明确,虽然在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已看到了该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但具体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大家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统一,加之投资与理财这一行业在我国也是刚刚兴起,因此2005年的第一届毕业生虽然全部实现了就业,但专业对口率并不高。

    二、专业初步发展阶段(2004-2006年)

    经过几年的发展,财政金融系的专业教师对理财专业市场需求和专业教学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随着学院2005年教学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在“以评促建”的原则指导下,投资与理财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这个专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把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明确地写进了教学计划,围绕专业能力开设所学的课程,这就使得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根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及学院已具备的条件,设计出了相应的实训课程,并编写了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更突出了该专业的特色,使之更贴近行业的需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即金融产品的投资分析能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及家庭理财规划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家庭理财规划能力。三是教师经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实践培训,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我们主动走出去,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根据本专业情况,我们多次带学生们到证券公司参观,还聘请公司的专业人员为学生现场进行证券行情分析。我们利用寒暑假,根据事先设计的主题,织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银行、储蓄所了解当前金融机构的理财品种及收益情况,分别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来自京郊的学生较多的特点,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设计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问题调查问卷,要求学生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既能够深入实际,了解本行业实际情况,又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此外,还通过参观国际金融博览会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也使这些相关的金融机构了解和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经过近5年的发展,投资与理财专业已迈进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该专业在全社会已具备了较高的认知程度。2007年北京市专科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20分,理科为340分,而该专业录取的新生中,文科最低分为390分,最高分为402分,理科最低分为393分,最高分为428分,而且大多数考生都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二是专业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专业教师有多篇在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在全校评教工作中,本专业教师整体排名位于学院前十名。财政金融系领导和专业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2007年国家劳动保障部刚刚推出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我们就立即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并组织学生参加了当年11月份的考试,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理财工作提供了条件。在本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投资与理财专业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被评为学院先进科室。三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从本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重点突出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核心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的能力为依据,构成系列课程链。在课程设置上,以应用为宗旨,明确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07年底,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又再次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增大了实践课所占的比重,增加了与职业证书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与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商定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保证相关课程之间能够相互衔接。2008年在财政金融系统一安排下,2008届投资与理财专业毕业生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营业部顶岗实习4周,实习结束后,双向选择决定学生的就业问题。2007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签约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了91%。

    四、对今后投资与理财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投资与理财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老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目前,尽管“订单式”培养方式在高职教育中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北京地区人才济济,除个别专业外,很难真正实现“订单式”这种培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创出自己的品牌,使我们的这个专业在本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口碑,“信誉”就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要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1?强调实用型、创新型,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高职教育是一种技能型教育,学生除应具备本专业的技能外,还应具有其他相关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等。在教学中还要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2?进一步强化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目前我们的实训课教材及案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市场上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很少,而适于高职学生的教材就更难找到。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在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及实训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总结,撰写出实用的实训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

    3?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目前,由于本专业学生深入到证券公司等金融单位实习很困难,社会上的相关行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这就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任务局限在了学校。因此,我们要认真进行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索,尽快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成为最主要的手段,如证券投资业务、银行柜台业务等实训课程,在学院和系里的支持下,在模拟实验室通过特定的软件和网络,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取得真实的岗位实习的效果。

    4?尽量给学生创造参观考察的机会。参观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感性认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行业和岗位的感性认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使学生通过看和听,得到真实的、深刻的和全面的感性认识。这样获得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的岗位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9篇:农业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2、同声传译专业,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3、水利专业,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4、能源、交通专业,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5、建筑专业,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6、外语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小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其他语种就业都较为困难。

7、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但是该专业对人才需求层次较高,专科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8、农林类专业,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9、汽车维修专业,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数控等热门专业为代表,被称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高级蓝领出现断层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从这一系列数据看来,学习好汽修,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