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第1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我国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生产、经营中管理力量分散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力量分散的现象,在生产、采购、运输、仓库存储上,很难同时达到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只是单单的从一个方向使劲。如物流企业经常会出现仓库的部分闲置,但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这部分空置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主动寻找市场上的客源,而是被动的坐等客源,降低了仓库利用率,造成经济损失。同时,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物流服务档次低、利润率低等负面的因素,为我国的经济服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弊端。而物流管理工作,由于其目标的局限性,也只在乎眼前的利益,缺乏长期的战略思想,物流行业很难行成规模发展。

    (二)缺乏高效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低下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早已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物流公司,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物流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仍较为低下,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下对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物流公司只是在进行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工作,而对货物的流通加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特别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增值服务方面,仍没有展开全面的工作。同时由于物流管理中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造成物流管理的粗放、服务质量不高,物流企业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发展。

    (三)缺少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由于物流行业,对我国经济法发展来讲,仍属于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因此,在物流管理和教育方面仍有部分问题比较落后。同时,从企业层次研究物流工作的专业机构更是微乎其微的存在。而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也需要社会工作实践来完成自己学业的提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极大的造成了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的高度缺乏。

    二、改善我国物流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

    物流企业想要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势必成为物流获利的关键所在。一个物流企业的获利离不开成本,其中各种成本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的高低,但是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更是与成本密不可分的。因此,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在物流获利中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性,早已成为物流快速积累自己的优先途径。

    (二)在管理中采用新方法

    在物流管理中建立新的方法手段,以加强物流行业的获利性,包括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市场运作三大方面。这就要求在管理中,对物流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改良措施,采用新的方法依靠先进的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库存或者实现零库存以提高物流整体的运作速度。加大资金的周转率。同时根据实际工作,建立物流现状一览表,可以对物流管理现状一眼可见,及时有效的进行问题的更改。

    (三)对物流行业进行产业重组

    对物流行业进行产业重组,整合物流行业的供应链。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1)通过产业改组,改造传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建立单体物流中心或综合物流中心;2)使用物流公司与物流公司联系的途径,谋划合理化的物流道路。如:对中小零售企业实行联合投资配送,或者对同一区域内的企业实行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实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建立辐射配送网络;3)借助联合重组,优化物流资源。这要求联合重组那些无规模、无效率的物流中心,使其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设

    目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对物流行业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物流行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壮大,客观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与日具增。而物流企业只有拥有一只优秀的个人管理团队,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关注。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定期组织培训、技术教育,是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在招聘工作中,严把关,杜绝人情招聘。同时,大专院校,作为物流人才的重要输送地,在物流人才培养上,不仅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专业知识的培训,在课堂分析上多讲述一些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技能。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帮助同学们消化、理解,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管理。在校期间多进行工作实践,缩短实际上岗培训期,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五)海外物资进口的合理避税

    在讲如何操作合理避税前,我们先明确什么是合理避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各不相同,对所在国家经济相关法律了解熟掌握的悉程度,特别是象我们这种有大量进出口贸易往来的企业,将直接影响我们企业的经营收益。因此,当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国家的时候,应当首先从该国的税法学起,这是保证企业合理合法生存的根本之一,当然这是需要研究的另外一个课题。

第2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营业说;增值税;物流企业

引言:

从94年的“分税制”税收制度改革的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渴望对营业税进行改革,主要是因为营业税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端以及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使得在税收的征管方面增加了难度,而且营业税本身就存在税目交叉、重复征税、税负不公等众多问题,这些都为营业税的改革创造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增值税作为在世界范围发展较为成熟完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税种,将营业税向增值税方向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同时也符合税收国际化发展趋势。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及部分地区首次正式试点运行营业税税改措施,并且有关部门明确指出要在上海的交通运输行业先行施行以便为今后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及现实依据。所以不难看出,此次“营改增”的税改方案的措施正式实施后,对各大企业都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特别是对物流行业。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并且由于设备陈旧落后使得损失率大与效率低并存。因此而造成的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使得物流企业形成了发展的“瓶颈”状态,束手束脚,无法得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齐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物流行业的配送的发展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言之影响。对于我国近年来的物流业发展的障碍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似乎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丝曙光。电子商务不仅在企业的销售方面协助其扩展了销售范围,而且使得企业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得到了创新转变,也就是说我国的物流行业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这也就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得到复兴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制度政策方面,我国尚未能够建起完善的与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和法规有待完善。其次就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使得现代物流服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运用物流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物流的筹划安排管理的能力都还是比较欠缺的。还就是,我国的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虽有所发展但依旧不是很足够,并且在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较为少见导致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稀缺。

二、物流业征收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2.1各环节税目、税基和税率不统一。我国现行营业税采取应税项目所采取的是列举的方式,凡在涵盖在列举在范围之内的课税对象都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应当缴纳营业税;反而言之,就是那些没有列举在范围之内的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其征收营业税。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列举法我们在现实的施行过程中存在有遗漏。就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来说,其在列举出众多的应税所得之后,还是有一个“其他所得”的税目以作出补充作用。“其他”二字涵盖有相当广泛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防止有非法分子钻法律的漏洞进行偷税漏税,充分体现了税法的严肃性。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日新月异,也不会使得法律很快就失去其时效性,“其他”二字也就能够在一定时候涵盖有那些新兴的项目,充分体现了税制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的适应能力。然而,对于涉及行业众多与情况复杂的营业税而言,居然缺少了这样的规定。一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应纳税项目时就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导致了税源的流失。

2.2抵扣标准不一致。营业税作为地方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对于地方政府实施组织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功能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营业税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应当具备一定的规范性,这样才能确保其可以实现其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然而,对于我国现行的营业税的减免税优惠制度来说,有些规定似乎显得模棱两可,不知所云,有待推敲。按照现行税制的有关规定,交通运输业不容置疑是属于营业税的课征范围。按照相关规定说明增值税纳税人购入运输劳务是不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这就势必会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就此中断了。但是政策为了能够减轻纳税人的部分税收负担,以防止出现纳税人因为各自的进货成本的结构不同而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平衡、要么过轻要么过重的现象,又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准许将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和销售货物过程中所支付的运输费按照7%的扣除率进行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抵扣标准的不一致。

2.3存在重复纳税问题。重复征税作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所存在的有关于税收方面的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依旧比较小、分布较为分散化,使得其无法承担货物的运输、装卸、仓储等涵盖了所有环节的综合功能。因此,物流企业通常情况下采用总包的形式进行经营。由于自身无法包揽所有物流服务,总包以后势必还需要进行下一步分包。然而,按照有关规定说明,每分包一次就必须要开一次发票,以每次的分包额作为营业额来征收一道营业税,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重复征收的问题。

2.4无统一的发票。由于物流企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经营形式,因而也就导致了其开具的发票也是多种多样的。譬如说业发票、运输装卸发票、联运发票、仓储业发票等。除此之外,发票还牵扯到了运费增值税抵扣问题,这些都会给税务机关带来较高的征税成本。

第3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物流中心运营 物流管理现状 物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物流中心是我国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各大新型企业物流中心的建立,如何把握好物流中心在企业发展中的运营管理方法,是决定公司企业成败的战略关键,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来探讨我国物流中心运营管理中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我国物流中心运营发展分析

我国物流运营起步较晚,因此在物流管理体制上还比较混乱,物流中心运营难以体现出其优势,其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资金浪费等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另外,我国的物流中心还存在设备陈旧、运输能力不足等低水平形式,使得企业的物流配送滞后,从而影响企业的商品经营与规模效益。调查证明,我国的物流行业中迫切需要更高组织化、规模化以及系统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国物流体系的优势。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因此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物流中心运营管理的基础上,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物流配送中心。在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里面,已经开始将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当成我国重点鼓励的发展项目,因此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现代物流业事业必将会取得很好的成绩。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普及,因此在运营我国的物流配送业上,一定要向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去发展,物流中心运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二、当前我国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中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物流中心运营和管理中,物流中心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商品流通的作业模式,不仅要具备传统的仓储作用,还要实现客户服务功能、库存控制功能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对物流中心运营的需求。要知道,物流中心分布在物流环节的中枢位置,在物流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来介绍当前我国物流中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比低。

目前在我国的商品企业中,除了大中型的知名企业之外,剩下都是一些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这类企业大都并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经常是利用第三方的物流中心。表面上看这类企业虽然是“连锁”的,但实际上还存在并非同一采购、配送和结算的现象,他们大都会采用第三方进行商品配送,因此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用不能发挥效应,而且还会使采购成本升高。

(二)物流配送中设施落后。

在目前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还存在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以及发展缓慢等问题,因为我国物流配送虽然建有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其物流仓储设施还比较落后。很多且仓储物流中不仅设施结构不合理,而且还无法满足冷藏、调温等社会专用库需求。

(三)物流中心的现代化水平差。

在目前我国的物流中心中,其现代化水平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而且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一部分企业中,其物流中心并没有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比如说电动叉车、装卸搬运、传送带等,这样不仅减缓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更是提高了管理上的成本和难度。对于物流上的供应链,更是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控制,不仅降低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应用,而且还处于物流运营的初级水平,这样就很难适应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四)物理中心的组织管理水平差。

我国的物流行业中,其物流中心的管理上不仅小而分散,而且管理中更是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物流的配送环节上更是因为衔接不合理使得其服务水平降低,一站式服务的物流中心运营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中心运营中更是缺少专业化的团队,使得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降低,而且还没有全面覆盖的物流配送网络,严重制约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改进我国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的建议

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中,必须要以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以下就来介绍如何改善我国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对策。

(一)加强我国物流中心的科技化。

在我国的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中,要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与网络化,以加强物流中心的科技化建设。加强在物流中心运用科技化的成果,比如建设网络化的物流中心管理体系,使用进销存管理系统实现对物流产品的进存处理,方面物流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就是加强对物流中心运营中的网络化建设,不断的完善电子商务在网络服务中的功能,充分利用网络来实现对物流资源的合理配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政府 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我国物流配送的规模效益。

(二)加强物流中心运营的人才队伍建设。

在我国的物流中心运营与管理中,应该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重视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人才建设。因为人才是企业的重要发展例,在我国的物流中心管理中,应该鼓励并组织物流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工作,对物流上的相关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提升物流人员的物流中心意识,加强物流企业人员的素质。建立具有高素质、专业知识水平高的物流中心人才队伍,从而为我国物流中心运营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加强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应该加强对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以提高我国整体的物流配送能力,可以加强对铁路、公路等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的通畅性,使我国的物流交通更加具有优势;再有就是增加各个地区的物流园区建设,并且增加在物流中心的配送设备建设,例如集装箱、各种装卸器具、散装专用船等设备,完善个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水平,为我国物流中心的运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全力推进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

在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大多都是对于百货公司、大型卖场、超级市场等行业领域,而且他们各自还会因为商品的差异存在物流配送上的差异,因此可以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尽量使其满足各行业的物流配送需求,不仅可以缩短配送时间,还会保证商品的配送质量。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应该在满足企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又会加强对个零售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才能使我国的物流发展更加长久,而且在物流中心的管理中因为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加入,也会提高企业物流的办事效率,为各合作企业提供更好的经济利润,因此,在我国开展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式,是一种既经济又能实现利润共享的好方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具有现代化、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成为迫切需求,还要改善在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设备、经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到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中心运营管理才行。

(作者:武昌理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作敏.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J].交通标准化.2009,(14)

[2]何增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09)

[3]胡昌明.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9)

第4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区域物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50

近年来,广州市物流行业在整体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遭遇行业发展的瓶颈,物流行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广州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广州市区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物流行业面临仓储用地不足、交通拥堵严重、末端配送效率无法提升等困难,物流公司过去的推广行为,早已不能达成可持续战略的目标,进行高新技术物流、人性化物流、绿色物流,开始作为广州市物流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对广州市绿色物流建设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障碍,结合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物流行业特点,提出了广州发展市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1广州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促进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广州市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工作,绿色物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限于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物流企业的工艺技术条件,广州市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物流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发展绿色物流的要求

在物流技术方面,广州市的物流行业起步比较晚,物流企业的科技程度不够高,广州市物流企业在物流技术、工艺水平和物流装备设施上还比较薄弱,和发展绿色物流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这是导致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原因。另外,现阶段广州市物流企业在逆向物流方面的实践还比较少,也影响了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2发展绿色物流配套机制不健全

发展绿色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物流企业的建设和投入外,需要必要的配套机制,包括评价标准、监督机制、奖励政策等,从广州市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来看,相关的配套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现阶段,广州市针对环保货运测评体系并不健全,无法对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测评系统的不全面增加了广州市政府在开发环保货运进程里的测试以及投入,减少了政府测评以及奖励的主动性。

第二,监管制度不完善。截至2016年8月,广州市还没有针对绿色物流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涉及环保和节能的相关条例、通知、办法中,对绿色物流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但都不具体、不具强制力。由于政府的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广州市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责任、权利、义务并不对等,不利于广州市物流行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1]

第三,激励政策不到位。广州市关于绿色物流发展而出台的文件并不全面,针对环保货运的奖励办法严重缺少,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广州市环保货运的进步。

13包装废弃物重复利用率低

在广州市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环保材料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物流包装材料废弃物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广州市的环境污染,影响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

根据统计数据,欧盟国家物流行业对废弃包装物、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约为72%,而广州市物流行业此项数据仅为16%左右,存在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近年来广州市物流行业废弃包装物重复利用整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广州市物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广州市物流行业包装废弃物重复利用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政府、企业、消费者都要参与。

14市场缺乏对绿色物流的支持

市场对绿色物流的支持是物流企业加大投入、持续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原始动力和保障,从广州市物流市场的需求现状来看,市场还缺乏对绿色物流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不会显著提高企业社会形象。现阶段的广州物流市场,企业顾客和普通消费者都还没有将绿色物流建设作为衡量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绿色物流建设对企业社会形象改善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的投入。

第二,大部分消费者不存在选择绿色物流的差异化需求。从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广州市物流市场并不支持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这是由于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形成支持绿色物流的消费观念,即使有部分消费者环保观念较强,也无法判断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绿色物流的要求。

2广州绿色物流发展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广州市政府、物流企业的意愿来看,广州市建设绿色物流体系具有较多的积极因素,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政策、市场、企业运营策略、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完全确定

从广州市物流行业的整体生态链建设情况来看,整个物流行业尚未形成建设绿色物流的积极氛围,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完全建立,在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文化。首先,物流企业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广州物流企业还没有站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的高度开展工作。其次,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观念。消费者在选择物流产品和服务时,关心的主要是时效和费用,对物流企业是否属于绿色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是否会产生较大的环境负面影响并不关心。同时,政府也没有形成广州市建设绿色物流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在广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形成绿色物流建设的理念。

22支撑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截至2016年,家层面还没有针对绿色物流做出合理的、统一的体系开发计划,并没有针对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出规划和指导,导致部分行业、地区在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影响了国内绿色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广州市政府也没有出台针对绿色物流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因此,法律法规体系、整体的规范的缺失,是制约广州市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

23绿色物流人才严重缺乏

发展绿色物流系统需要庞大的优秀人员数量,和传统的物流人才不同,绿色物流需要高度专业化、复合型的物流人才,现阶段广州市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但符合绿色物流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这是影响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24成本因素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推动绿色物流是需要一定投入的,和传统物流企业相比,绿色物流企业在短期内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这是由于引进绿色物流技术、搭建绿色物流体系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相对应的经济回报,部分物流企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会对绿色物流存在一定抵触。

3广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针对广州市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广州市政府应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使用效率高的办法改善物流企业中拥有的资源流失现象,保障其绿色物流的进步和发展。

31积极促进社会形成绿色物流理念

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是消费者的支持,这就要求绿色物流理念得到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对于绿色物流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广州市应先从全社会形成绿色物流理念出发,推动环保货运的宣传以及推广任务。

311政府和企业加强绿色物流宣传

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货运经营系统,要得到当地政府、货运公司的共同参与。对于当地政府来看,要建立环保观念,增强对货运公司的监管和引导,应该使用不同的方式对推动绿色物流的必要性、价值进行宣传给建设绿色物流营造环境因素。

针对物流公司来说,应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建立绿色物流模式,要走出“发展绿色物流会增加运营成本支出”的错误观点,应该展望公司的长远利益,把对环保的重视、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入公司的理念中。

312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广州市政府应积极帮助符合环保货运建设规定的公司建立绿色品牌,结合当地骨干航运企业数量多、航运物流规模大的特点,以中海物流、中远物流、长荣物流等国有控股物流企业为切入点,开展骨干企业绿色物流品牌建设,通过建设一批规模大、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绿色物流企业,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313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实施者是企业员工,如果企业员工不能理解绿色物流的价值和意义,只是简单地执行企业指令,在开展绿色物流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物流企业收益的情况下,物流企业的绿色物流建设将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因此,广州市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促进企业内部在绿色物流建设方面的良性推动力量。

32完善绿色物流政策保障体系

321建立绿色物流评价体系

要使绿色物流在广州市得到顺利的发展,广州市政府应推动制定并推行物流行业“绿色标准”,在充分考虑广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标准ISO14000的规定,制定标准化的绿色物流质量体系标准,推动广州市环保货运健康发展,环保货运质量体系标准应对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作业效率、工艺及技术路线、设备安全、碳排放、包装材料使用等进行科学的规定。[2]

322完善绿色物流监督机制

企业物流的外部性为政府开展绿色监督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广州市政府的环保监督拥有目标清晰、执行力强以及成绩突出的优势,重点要通过下面的角度来施行。

第一,加强对物流运输的统一管理。为了正确行使对物流企业节能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职能,广州市政府首先就要解决针对货运公司绿色物流实施状态的多头管理现象,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绿色物流监管范畴做出合理的统筹规划,明确相关部门在绿色物流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义务,采取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尺度、统一的行动开展针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物流活动。现阶段国内相关立法的数量还比较少,不足以支撑绿色物流的实施。 在国家层面立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广州市政府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绿色物流发展规划,制定出针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专门的、详细的办法,整合广州市物流企业环保法律监管体系。

第三,严格排污收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在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应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物流企业重视节能环保建设,例如,对于物流企业的尾气处理、噪声灾害,广州市政府应收取污水处理金、降噪处理金,保障货运公司能够积极地减少货运行为中的排污程度以及噪声等级。

在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应根据物流企业的类型和能耗情况,针对设备落后、能耗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生产工艺落后的物流企业更新设备、升级工艺,降低高能耗物流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3]

323完善绿色物流奖励机制

想要让物流公司环保变成一种习惯,广州市政府还要推出奖励办法,促进物流公司的环保型改革。

第一,实施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为政府鼓励公司活动的最基本途径,同时还是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公司生产工艺升级的有效途径。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广州市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财力较为充足的优势,开展合理的“绿色补贴”,通过政府奖励和专项补贴的方式,提高企业开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

第二,制定激励性的税收政策。对于各种类型的资源,广州市政府可以在国家税收制度框架内,对物流企业采用具有一定差异的税收政策。针对油、气、煤等不可再生资源要收取更高的税费;针对普通的金属以及非金属资源可适度征税;基于可以重复利用的各同资源要降低税收或者免去税收;针对环保货运模式、环保货运器材开发启用减税模式。

33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331提升绿色物流技术水平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广州市要想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一定要提升加快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多种货运途径的衔接,全面提高综合货运的水平,完善交通体系,并且还应该提升物流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建立绿色、环保的物流信息平台。细来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开展实施。

第一,广州市政府应加大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对管道、铁道、公路、航空、水上以及便利货运等设施设备的完善工作,提高广州市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为绿色物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第二,应充分运用不同货运模式的衔接,采取不同的货运途径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大力提倡联合运输,加速完成综合道路建设任务。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推广发展迅速,广州市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应将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作为重点,加强在充电桩、电动汽车专用设备方面的投入,在降低物流行业石油消耗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和噪声污染。

332鼓励企业使用可循环包装材料

近年来,使用可循环的包装材料已经成为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循环包装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降低物流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有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包装成本,广州市政府应积极使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可循环包装材料在物流企业中的使用。针对国内物流绿色包装材料市场的现状,广州市政府应在鼓励物流企业使用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吸引并扶持本地企业开展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促进广州市绿色物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4]

34加强绿色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

绿色物流人才除了要掌握传统物流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树立环保理念,具备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物流绿色化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针对广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广州市政府应统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为广州市培养发展物流绿色化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加强高端物流人才的引进,通过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投入,提高物流行业开展绿色物流建设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制度分析及借鉴[J].生态经济,2013(7).

[2]李国旗,刘思婧城市物流设施的多属性特征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2).

[3]李建军区域物流协同成长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4]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5]陈雨露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所存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7).

[6]邓兴栋大城市扩张与城市物流发展演化及调控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8).

[7]冯学英浅议绿色物流[J].北方经贸,2015(8).

[8]胡世源浅谈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8).

[9]马金麟,陈龙基于FCE-DEA-AHP的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3).

[10]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交通出版社,2011

第5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 物流配送; 智能化配送; 终端系统

中图分类号: TN92?34; TP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21?0024?03

Design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erminal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ZHANG Hong?jun1, 2, GAO Xiao?jing2

(1. Unit 69260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rumchi 830017, China;

2. Xi’an Tele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Xi’an 71010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work efficiency, time dislocation of pinking up goods, difficult establishment of brand image, which are generally existing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 design scheme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erminal system is proposed. The situation of goods delivery in the last kilometer in logistics industry is present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tribution are introduce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hardware block diagram and software flow chart in this design are given. The proposed design can realiz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establish the brand imag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erminal system

0 引 言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利益的驱动,我国物流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盈利模式的竞争,物流行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掀起了物流配送智能化的研究热潮[1?2]。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低下,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3]。配送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力投资过大、专业物流服务缺乏、物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实现智能物流,可以大大加快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减少人工操作失误,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全局资源利用最大化,整个链条集约化以及工作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最优化、简易化[4?5]。智能配送通过对物流过程中配送的配车以及配送线路进行优化,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及作业时间,提高配送效率[6?9]。在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送货与取货之间的问题尤为严重。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发现“最后一公里”送货存在如下问题:

(1) 送货员工作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给客户打电话和等待客户取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 由于客户很有可能不在指定取货地址,或者临时繁忙,所以送货员经常要把同一件货物配送多次,从而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

(3) 由于送货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有问题,有时相互不理解,导致客户针对于物流公司的投诉,严重影响物流公司的品牌效力。

针对“最后一公里送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配送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智能配送终端系统,一方面达到送货的智能化、简洁化,减少了配送的人力投入,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达到了取货人的时间自由,而且还能做到存货取货的实时监控,货物到达信息的随时获取,方便了物流公司的统一管理。

1 智能配送终端系统架构

该智能配送终端系统的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自动存取货柜、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处理器、短信发送器。本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的配送,最后一公里送货时,送货员不需要人为等待收货人取件,只需将快递件送到指定的配送点,收货人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段里随意取走货物,实现了智能化配送的目的。

图1 智能配送终端系统体系结构

其硬件主要分为两部分:前端系统和后台操作系统。主要组成模块包括自动存取模块、服务器模块、数据处理器模块、自动短信发送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密码认证模块、条形码模块)、视频监控模块等。该系统硬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硬件原理图

2 主要模块介绍

2.1 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 它能够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本设计中将人机界面嵌入到存取货柜中,主要是实现快递员存货,货主取货所需的操作。其中包括管理员密码的输入、存货按钮、取货按钮、取货密码的输入、信息校对、身份证号码确认、相关提示语等功能,人机界面在空闲时可以设置广告界面,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该模块采用研华HMI?TPC(工业级嵌入式平板电脑)系列产品,如图3所示,该系列产品有着诸多优点,能满足系统的相关要求。

图3 HMI?TPC工业级嵌入式平板电脑

该产品的主要规格参数如下所示:

工业规格:-20~60 ℃的运行温度、铝合金前外壳、丰富的尺寸选择、LED背光技术、节能省电、寿命长达50 000 h、前面版IP65防水防尘、五线工业电阻屏平均单点使用1 000万以上、多样的安装方式(台式、壁挂式、前面版)、9~32 V DC宽幅电压输入、带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及保险丝。质量的保证-3C证书,CE,FCC,UL,产品内部测试。

嵌入式设计:无风扇设计、搭配版载双核ATOM CPU、工业内存、宽温运行、IO向下接线节省空间。

PC技术开放平台:Mini PCI?e 扩充、现场总线通信、工业存储CF或2.5 HDD、搭配嵌入式操作系统、电池备份内存确保重要文件,TPC已被众多软件厂商验证通过。

2.2 自动存取货柜

自动存取货柜的原理与超市的存取货柜原理相似,快递员将快递货物放入柜中,收货人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挑出闲暇时间从货柜中取走货物。快递员存货与收货人取货操作流程正好相反,货柜大小和柜门的数量都可以定做,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般分为24门、36门、48门。另外,柜门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也可以涂上不同的广告宣传语,增加额外收入。

2.3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为了确保存货与取货的安全性与制约性,存货/取货时,或货柜意外打开时视频监控系统都将自动启动,从而监控整个过程。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现在是非常成熟的产品,就不做深入介绍。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有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第二代基于“PC+多媒体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第三代完全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PVS)。

考虑到该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成本因素,视频监控系统将采用第二代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并做备份。

2.4 条形码识别读取器

条形码阅读器也称为条形码扫描枪、条形码扫描器,是用于读取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的一种设备。按应用的不同和条形码的类型可分为:有线式条码扫描器(一维、二维);无线条码扫描器(一维、二维)。它具有可靠准确、数据输入速度快、经济便宜、设备简单等优点。

条形码阅读器也是嵌入到自动存取货柜中,快递员扫描快递件上的条形码,系统就读取该条形码的相关信息,包括电话号码、货主姓名、送货地址、身份证号码(若有需要)等。

2.5 短信发送器与远程数据发送器

现有的快递员通过手动扫描条形码,信息通过快递点的无线猫进行接收,并且传入快递公司的服务器,从而确保实时准确地掌握快件到达情况。

智能配送终端系统同样采用这个技术,当快递员将货物通过扫描存入货柜后,货物到达并已存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当货主取走货物,数据也能及时地传送给服务器,从而保证数据的更新。

当货物存入自动配送终端后,条形码阅读器读取了快递件相关的个人信息,然后短信发送器发送信息通知货主前来取货,其中包括取件的地点、有效时间、账单编号、货主姓名、取件密码等信息。取货消息也可以通过快递点,进行统一地发送。后期若是资金允许,可以投入语音通知,网上通知等多方面的全方位立体通知。

“智能配送终端系统”是将现有的技术和产品进行融合,解决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其优点在于成本小,投资少,市场处于空白阶段,相信随着成本的投入,技术创新方面会有更大的提高,该系统将更加的人性化、科学化、智能化。

3 系统的软件流程

本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整个配送过程,包括存快件和取快件两个流程。

(1) 存快件流程

在最后一公里送货时,完成的第一步是:物流公司将快件统一运送到指定的配送点,快递员将快件依次存入自动存取货柜中,收件人将收到短信提示,在一段时间里取走快件。整个存快件的流程如图4所示。

(2) 取快件流程

收货人收到取货短信提示,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自由取走快件。避免了因为不在收货地点、与快递员口头摩擦等而导致的一些麻烦,减少了与物流公司的矛盾。具体的取货流程如图5所示。

图4 存快件的流程

图5 取快件流程

4 结 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和集成化趋势日显突出,智能配送终端系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解决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如工作效益低下、物流公司与客户容易产生纠纷、物流公司的形象难以树立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送终端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可以改变传统物流配送的现状,使得配送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物流行业竞争力。另外,能够有效地实现动态跟踪物件、提高配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等目标,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思路,推动物流迈向一个新的大物流时代。

参考文献

[1] ZHOU Xian?cheng, HE Cai?hong, LIU LI?mei.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l.]: [s.n.], 2010: 299?302.

[2] 周立新,刘琨.智能物流运输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7):829?832.

[3] 王晓博.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系统优化模型和算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4] 陈丰照,姜代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28(8):19?21.

[5] 苏志远,周晓光,廖启征.虚拟物流配送中心智能配送器模型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9(1):73?76.

[6] 郑湘丽.基于GIS先验知识的智能配送优化及实现[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1,30(4):111?114.

[7] 蓝启明,张东站.公路物流智能配载的研究和装载算法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33):237?243.

第6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冷链物流;HACCP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HACCP起源于40多年前美国宇航局为其太空计划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由于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逐步被移植和推广到民用食品工业。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组建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予以采纳和推广,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可。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HACCP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将是否通过HACCP认证作为食品的市场准入要求,尤其是作为其他国家食品的准入要求。

1 HACCP原理与食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

1.1 HACCP的原理简述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

和关键控制点,是一种国际公认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控制体系,其应用的优势在于能克服传统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的许多局限性,通过找出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潜在的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3个角度上可预见的危险,对此进行分析并设定相应的控制程序,运用现代设备及技术对发现的危害进行人为控制和处理,从而避免在事故发生后再寻找原因,将食品危险性降至最低。HACCP是由预防性措施构成的体系,由7个基本原理组成:进行危害分析(HA)、确定关键控制点(CCP)、确定关键限值(CL)、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MONITOR)、建立纠偏行动计划(CA)、建立验证程序(VERIFICATION)、建立文件盒纪录保持系统(RECORD)。其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HACCP体系的核心。HACCP的7个原理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图1 HACCP 7大原理关系图

1.2 HACCP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

基于HACCP的应用原理及食品冷链物流的开展目的,将HACCP体系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非易腐性食品,其品质保障来源于供应链整体。HACCP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将分步分点控制冷链物流中的各个食品运送处理环节:将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环节进行食品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食品运输过程中导致食品损害的步骤或工序进行控制,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建立纠偏行动计划,建立验证程序,保证HACCP体系有效保障所运送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效率及开展意义,杜绝食品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 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冷链意识有待提高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与消费大国。大量的牛奶及豆制品等农产品仍在没有有效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导致各种食品细菌、微生物含量超标事件频频发生,引发疾病的传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此,民众及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大多数消费者及经销商对其所购买或销售的食品质量要求只停留在看得见的品质上。食品冷链宣传不够,导致很多生鲜食品经销商和消费者不能意识到保障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对相关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知之甚少,未能合理保障自己及他人的权益,食品冷链意识有待提高。

2.2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仓储》等相关法规制度,但国家冷链体系的实行规范与标准尚不健全,未制定与落实食品全程冷链各环节温度及环境的监控标准,使得冷链运输中的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包装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保鲜和冷藏制度等未被规范化,不能有效克制冷链过程中食物的腐败串味,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标准。HACCP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食品的运输和流通环节应用较少。食品的品质保证来源于供应链整体,将HACCP体系应用于冷藏冷冻食品流通领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3 政府重视不足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制度的推行及落实离不开政府的监管。目前,国内越来越重视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的相关制度制定及落实,但其重视力度仍然不足。对于HACCP体系的认知和运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4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且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汽车冷藏保温车辆仅占货运车辆比例的0.3%,

冷藏汽车为3万多辆,并且大多数是比较简陋的改装车,而在美国这个数字达到20万辆,日本为12万辆。我国铁路冷藏车辆占全国铁路总运行车辆的2%,仅为6970辆,而且都是陈旧机械式速度车皮,规范保温的保险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冷库总容量仅700多万m3。

2.5 物流信息体系不完善导致质量安全无法追溯

目前,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全程食品冷链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尚未建立,相关部门对食品冷链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较弱,食品质量安全难以追根溯源;食品冷链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质量安全和实时跟踪,致使冷链物流的信息不对称;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完善,极大影响了冷链食品的在途质量、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工作中不能发挥有效的信息导向,导致物流流程设置不合理,HACCP的安全控制点无法清楚确立,食品损耗严重。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未能切实了解其流通过程,无法明确食品的清洁及品质状况,也致使部分劣质食品的消费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2.6 缺乏专业人才及相应管理素质

HACCP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其运作流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纪录,需要有领导者、负责人、实施人员和所参与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技能、不能正确理解HACCP体系等,都会使HACCP体系在实施中产生各种问题。

2.7 HACCP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认知不足

HACCP体系引入食品冷链物流过程已非一种新的尝试,但对其是否能有效适用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并在其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用以证实其在食品冷链物流中应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得该体系在食品冷链中的应用得到人们广泛的认知和肯定。

3 基于HACCP体系的食品冷链物流对策

3.1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并推动HACCP在食品冷链中的应用

为促进HACCP体系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有效应用,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品质的安全,政府及相关单位可联合媒体等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在民众间的宣传。消费者是冷链服务的食品的最终购买者,政府及相关单位可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渠道让消费者了解怎样选购优质的食品,关注食品在冷链物流中的运送过程,杜绝劣质食品的消费,从根源上提高物流企业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管理。通过在民众间宣传、普及HACCP食品安全体系在冷链运作中的原理和重要性,将食品是否得到体系化冷链的保障作为食品安全的一个标准,从而促进该体系在冷链的有效应用与运作,最终达到抑制食品安全问题和食物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3.2 推广及标准化HACCP体系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建设

HACCP在当今发达国家的食品相关行业间早已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食品加工及运输整个供应链上有效控制了食品的安全及卫生质量。HACCP监控整个食品供应链,预防性防止和控制食品被污染和损害全过程,比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更完善、更系统、更合理。我国应加快HACCP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标准化建设及应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自身冷链物流现状,制定适用的HACCP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3.3 加强政府工作建设并提高宣传及管制力度

作为食品冷链物流建设的宏观控制手段,政府可设立冷链市场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以减轻企业的前期投入负担。政府应提高HACCP体系的宣传工作,亦可学习国外企业,将HACCP体系的建立作为一个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各类食品冷链行业中HACCP体系实施指南的制定工作,使冷链物流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有依可循,使食品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技术的运用

针对目前冷链现状,政府应鼓励物流企业扩大冷库的建设,购进先进安全的冷链基础设施及运送设备,提高全国冷藏运输车的保有量,升级并淘汰部分使用年限超标和技术落后的设备,研究并引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利用RFID、GPS、EDI、POS等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无缝监管和应用,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的冷链建设,保障运输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HACCP体系在冷链中的有效运作。

3.5 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管控和发展离不开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HACCP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需要得到完整信息链的支持。国家应加强物流的信息平台建设,设置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及反馈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全面、及时、科学地搜集、加工、分析和食品各环节的储存及运输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全程监控,对HACCP在冷链物流中应用所产生的各个执行数据进行记录,实现承运企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市场及顾客间的资源共享,为HACCP体系的切实运作和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最终达到构建安全有效冷链物流运作机制的目的。

3.6 物流人才培养是HACCP在冷链中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冷链物流中管理人才和工程人才的缺乏是限制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和HACCP体系有效运行的瓶颈。冷链物流及HACCP体系是复杂繁琐的工作程序,员工若未能得到较好的培训,不具备实际操作及管理的相关素质、能力,会导致HACCP体系在物流过程中的空悬,使得真正的潜在危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制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企业可积极开展在岗人员充分及连续的职业培训,并增加一些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政府可设置专业的食品冷链HACCP应用第3方培训、咨询、认证机构,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从业经验的专业从业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确保HACCP在冷链中有效运作。

3.7 建立HACCP在冷链物流应用中好坏的评价机制

相关企业在应用和不断完善HACCP体系的过程中,可对其所运输的食品损耗率、总体品质上升或下降率、销售商及消费者对所运食品质量的反馈情况进行明细记录,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数据信息报告统计,以验证HACCP体系在现实国情及物流运作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亦可为HACCP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契机。

4 总结

中国是食品生产大国,食品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冷链运输是保障食品数量及质量的必要途径。着眼于当下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引进了HACCP体系及原理,系统性控制并解决食品运输过程中的不足。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完善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食品数量和质量势在必行。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大力推行HACCP管控体系,普及HACCP知识及运作原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加强HACCP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研究深化和实践。国家应加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及信息平台建设,建立HACCP在冷链物流应用中的好坏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推动HACCP认证,应充分认识到HACCP体系对降低食品危害风险的显著作用,将其有效运用到食品流通过程,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蔡国平.HACCP及IS9000的知识简介[J].四川畜牧兽医,2004,31(2):

36-37.

[2] 张月华.HACCP检测下的鲜活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创新[J].物流工程,

2008(4):76-77.

第7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铁物流;运营模式;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icing strategy, product design and supporting sup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And us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On this basis, the resources of high-speed rail and logistics are integrated and the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is promote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depends on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operation mod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 potential is huge, but in the choice of operating mode, the general use of self-operation mode is not the only high-ir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l, diversified operating model in the future with strong vitality and choice value.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SWOT analysis

0 引 言

快速安全是物流行业的不懈追求,我国物流行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创新高,而在快递运输中,80%通过汽运,15%通过航空,其他形式只占到5%。汽\速度慢、安全可靠性不高,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航空运输费用与配套设施要求高,易受气象因素影响。客户对快递运输时效性和用户体验的高要求进一步加大了物流行业的压力。而高铁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则能有效地满足此类需求,与汽运相比,高铁速度快,安全稳定,而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的运送时间并没有多出太多,个别情况下甚至更短,又很少出现航空运输一直被诟病的晚点问题。国外首批发展高铁的国家对高铁物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德国高铁与法国高铁的货运专列。我国关于高铁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多集中于具体技术问题,在制度层面上的研究稍有不足。运营模式则是制度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运营模式的多样性,研究运营模式首先要研究其高铁物流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该借鉴营销组织和组织管理理论开展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1 我国高铁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高速铁路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走过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制创新的一整条道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截止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四横四纵”的全国高铁网络基本建成,以高铁为核心的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了我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出行,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客货分流”是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传统铁路线承担货运任务,高速铁路则用于满足人员出行的需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客货运输的效率,但同时也弱化了高铁的功能扩展,高速铁路不应仅限于人员运输的单一功能,而应该凭借其众多的优点进行适当任务扩展。在我国高铁最开始投入运营的时期,学术界就对高铁物流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1],2014年4月,中铁快运率先在20个城市推出了“登门取件、送货上门”的高铁快递业务,截止2014年年底,伴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发展,此项业务覆盖城市达151个,并推出了“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4种不同的服务项目,同样在2014年,顺丰速运也对高铁送快递进行了尝试。这些服务的推出使我国高铁物流得以面向社会公众,由此进入实用化阶段。截止2016年,中国开通高铁快运的城市超过500个,高铁快递服务已经全面铺开,成为普通消费者日常的物流服务选择。起步不久的高铁快递满足了部分客户的需求,但从市场整体反馈来说,还属于“叫好不叫座”,其试运营一个月仅仅发送了200余件快递,在后续的发展完善中,其业务总量与传统的快递企业相比,也几乎是不值一提。

高铁物流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高铁物流发展初期,主要使用“探路车”即0号动检车来运送快递,“探路车”在线路开放前不载客行驶,主要检验高铁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性,有比较充足的空间来装载货物,但这也限制了运送时间。此后不久,开始使用普通高铁运送货物,但一般高铁无专门货运区域,且主业是客运,在保障客运空间的前提下,对货物的数量与大小存在诸多限制。第二,中铁快运凭借其“铁老大”优势,独家推出高铁快递业务,而中铁快运传统上专注于大宗物资的运输业务,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度和使用率远没有普通快递公司高,并且还与快递公司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第三,高铁快递本身的产品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速度最快的“当日达”业务收费居高不下,用户群较小,而一般的高铁快递业务与普通快递公司业务相比,性价比又过低,应者寥寥,形成恶性循环。第四,缺乏支持配套,高铁快递目前的服务很难做到“深入寻常百姓家”,高铁网络日益广大的覆盖面使高铁快递有了“大动脉”,但直面用户的“毛细血管”却是短板,“最后一公里”成了无法回避的难题,其一直标榜的“门对门”服务真实使用率仅仅为三成。总的来说,我国的高铁物流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以上所提到的各种问题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 高铁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运营模式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高铁物流的运营模式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运营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2]。我国目前所采用的高铁物流运营模式即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运行模式,中铁快运负责具体业务操作,这不是我国高铁物流运营模式的唯一选择。在高铁物流加快布局的大背景下,这种单一的运营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多样化的运营模式是未来高铁物流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我国高铁建设与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现提出3种区别于中铁自运营模式的新的运营模式,即工具化运营模式,战略联盟运营模式与外包运营模式[3],并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4种运营模式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不同模式适用的发展情境。SWOT分析方法又被称作态势分析方法[4],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内部优势S(strengths)、内部劣势W(weaknesses)、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外部威胁T(threats)进行评估,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且结合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不足,定性地做出战略决策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战略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2.1 现有的中铁自运营模式

负责具体业务操作的企业―中铁快运自购配送车辆、自建仓库设施、自配物流管理人员、自建营业网点,依托高速铁路网与高铁列车独立完成高铁物流服务所涉及的运输、配送、储存、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装卸搬运等各项功能,最终实现高铁物流“门到门”运输的一体化服务,在目前的运营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的“高铁快递”,在前文中已经表述。中铁自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2 工具化运营模式

将高铁物流作为快递公司运输网络中的一部分,单纯地作为一种物流工具,更好地与物流公司所属汽运、航空运输配合,盈利来源于物流公司的使用费用。这种模式下,高铁物流只需与普通物流公司进行简单的对接,自身并不需要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在组织管理机构上也不需要太多的变化,方式方法上较为传统,与中铁目前的运输业务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适用于高铁物流发展的初期阶段。工具化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2所示。

2.3 战略联盟运营模式

所谓的战略盟运营模式,即现阶段高铁物流主导企业―中铁物流与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在保证各自独立性、平等性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等特定战略目标,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取得双赢或多赢效果的一种合作方式。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产物,并且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流行于跨国大型企业间的运作模式对于高铁物流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建立有益的高铁物流行业技术标准。战略联盟模式可以看做是工具化模式的升级产物,当高铁物流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谋求扩大市场份额的时期,战略联盟模式具有更大的应用意义。战略联盟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3所示:

2.4 外包运营模式

现阶段中铁快运发展高铁物流受到的制约来自技术、资源、地域等各方面,不能通过自身实力提供完善的物流运输服务。从此类问题出发,可以将客户需求按业务环节、地域范围或项目阶段进行拆分,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将部分业务委托给社会物流企业,利用另一方物流企业在车辆、节点等方面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达到以较为经济的物流成本和较高的服务效率完成快件的业务运作。在此模式下中铁快运同样可以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作为主导企业,负责向终端客户提供报价、签订业务、收取费用并对外包企业监督考核,合作双方根据合约内容负责各自的作业组织和管理。业务外包适用于高铁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使用。但从国有企业发展安全和国家交通运输安全的角度来看,外包运营模式不宜大规模使用。外包运营模式SWOT分析如表4所示:

3 我国高铁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高铁运送快件的探索,其中法国建造了专用的高速货运列车来运送货物,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作为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和物流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的高铁物流起步较晚,潜力巨大,拥有非常光明的未来,同时也亟待全方位的改变与创新,并以此为轴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6]。

第一,现阶段的高铁物流应明确其产品定位与服务对象,高铁具有高速度、小空间的特点,并且干线车次逐渐增多,高铁票价相对来说处于中高水平,这些都决定了目前的高铁物流应着力于小型化高端化的派送服务,货物类型一般以小件、急件为主,推出常态化、定制化服务,如将生鲜食品运送至距离较远的城市,可以借助两地间固定时间运营的高铁,准时准点进行派送。

第二,推动高铁物流运送方式的技术革新。从最开始使用0号动检车到目前借助常态化运营的高铁来进行货物运送,高铁物流还属于“搭便车”,货物运输只是高铁的一个副业,限制较多。目前我国高铁的发展以满足人员出行为目标,很难一蹴而就,做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使用专用的货运高铁大规模运送货物。着眼当下,进行小范围的技术创新,将“副业”循序渐进做大做强才是合理选择。普通高铁空间狭小,可以考虑在一列高铁中编入少量的货运车厢,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提高利用效率。高铁停站时间较短,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货物装卸,就需要集装单元化技术的支持,由此可以建立高铁物流的统一标准,类似于港口物流的集装箱运输,做到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配套化,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铁式集装箱的装卸[5]。日后随着高铁运力的不断增,在满足客运需求的同时,可以进行高铁专用货运列车的尝试。

第三,深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寻求外部的产业链支持。在国内物流业,顺丰和“四通一达”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中铁快运的高铁快递业务竞争压力较大。高铁快递本就是铁路货运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标杆,也是国企央企向市场转型所释放的积极信号,在这种背景下,高铁快递应该向市场放开,与快递公司展开深入的合作,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使高铁物流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高铁物流的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在我国的高铁建设中,高铁站的选址注重与所在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带动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等的建设,物流行业同样可以依托高铁,融入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当高铁物流发展至一定水平后,必然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物流转运场和物流营业网点等,当地物流业应用新的发展思路来看待此类设施的建设,不应仅局限于简单物流设施的建造,在高铁站的辐射和高铁物流的带动下,周边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就迎来了很好的机遇,而依托高铁的物流中心有望更好地实现协同物流。

4 结论与启示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铁物流发展基础还不是特别牢固,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高铁物流潜力巨大,有着光明未来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高铁物流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铁物流具体的发展问题上,现有的自运营模式仍然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这是高铁物流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自运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在未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志. 高速铁路与快递业融合发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李博艺. 高铁快递货运组织方法与运营模式的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梁晓红,谭克虎. 德国高铁运送快件业务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铁路,2014(5):11-15.

[4] 孙雅颖. 基于SWOT-AHP的我国高铁快运战略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17(5):47-51.

第8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智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17-02

1 发展智能物流的需求

目前国内现代物流还停滞在简单的流程半自动化甚至人工化的原始物流状态,效率低,呈现出信息化应用空白、成本高等特点,这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生产力的需求,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解决现代物流发展瓶颈的方法――物流智能化,即智能物流势在必行。

1.1 宏观环境牵引

我国从2009年“感知中国”把智能应用推向了浪尖,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应用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国的第一个物联网“十二五”五年规划颁布,2014年2月全国物联网电话工作会议的召开,不间断的政策支持,代表智能应用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实验性展开。由此衍生的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应用产业如硬件生产商、软件开发者越来越多,并且在行业内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催促国内企业在无形的环境中向智能化靠近和转型。

1.2 行业诉求

第一,国外物流对国内物流行业的冲击,目前国外的物流不论是在运输能力,还是在管理方面都领先于国内物流,自动化运用率高,加上国内的人力成本低,所以,像联邦快递、DHL等大的公司都在国内建立了自己的运营中心,从而使得国内现代物流行业形成了紧迫感。第二,国内物流进入门槛低,专业化人才欠缺,由于门槛低的缘故,导致很多进入物流行业的人员不懂专业物流知识,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凸显出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等等。种种因素都在呼唤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颠覆这个行业,智能化正是对该行业诉求的解答,人员可以由机械代替,专业知识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单一竞争可以转变为良性竞争,同时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管理成本。

1.3 公司运营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的行为是被动的,是不得不做的工作。如果不是担心货物丢失,可能就不会跟踪车辆信息,如果不是运输能力调配不开,就不会主动分析信息数据来调配其他运输车辆。这会使物流在先、信息流在后,对企业及时地做决策不便,从而带来损失。第二,现代物流的区域分割,目前像中外运、德邦等物流也都是划区而治,给企业管理无形中设立了障碍,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最主要的是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而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及时地搜集分析信息,做到集中处理、区分对待、资源互补、充分利用。第三,成本的居高不下,人工的操作不仅增加了费用的开支,而且不能凸显出现代物流的规模经济效应。现代物流弥补了这些缺点,进而降低了物流的管理成本。

2 智能物流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2.1 智能物流之物联网

现代物流行业作为物联网业务应用的载体,物联网对其行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动态性和及时性。首先,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在现代物流中实时实地地采集信息,包括所需要的数据,使接受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动态信息管理跟踪系统,便于对仓储、运输过程等的管理,这即为动态性。其次,及时性包括信息的集中和开放共享,信息的价值在于加工提炼后的应用,如果信息不集中,在使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物联网感知层采集的物流信息,像车辆信息、货物信息、人员信息、环境信息等会传送至云端集中,经云端自行分析处理过后,再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过程的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2.2 智能物流之车联网

车联网是从物联网引申过来的概念,车联网即车与车之间连接的互联网,传统意义上的车联网是以GPS为主导的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而真正意义的车联网不光有GPS定位系统与感知技术的结合,是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依托RFID、GPS、GIS、无线视频技术等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定位、感知、监控、管理与智能调度。目前国内分为前装车联网和后装车联网,以宇通客车、金龙客车、陕汽重卡、长安汽车、华为、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前装车联网,就是在生产的时候已经内置车联网技术了,以星云物流网、德天元、天行健等车联网管理系统为例子的是后装车联网应用。前装车联网+后装车联网=低成本、高效安全的运输过程,并能实时实地地监控、调配、管理。

2.3 智能物流之云物流

云物流,指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是现代物流利用云计算的强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把用户需求集合在一个平台,用户利用这个平台,简单快捷地实现信息的交换、处理,同时,整合物流的资源,以实现物流效益最大化。物流云计算服务平台划分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管理平台及物流园区管理平台三个部分。云物流是平台开放、资源共享、终端无限。就像一个联盟一样,物流公司都是成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发。

2.4 ATM自动取货柜

前面几处说的都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下面来说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申通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在全国范围设立3万个自动提货柜,就像ATM机一样,根据手机收到的信息可以去提货柜自助查询、提货。自动提货柜有以下好处:首先,减少了货物二次运输的过程,减少了货物末端配送的压力;其次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减少了终端快递员的需求量;再次,减少了货物的损耗,由于末端不需要人为操作,大大减少了货物的磨损摔碰。所以说ATM自动取货机的设立,是智能物流技术发展的一个标识,是物流过程终端全自动化的里程碑,未来的ATM自动取货柜,一定是和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的,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保证安全。

3 智能物流的未来

智能物流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以解决现代物流所存在的症状为目的,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化、绿色环保为宗旨,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增加用户体验。因此,要发展智能物流,应从四方面入手: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标准化、环保。

3.1 信息系统智能化

信息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更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系统。物联网、车联网的应用就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云计算的使用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下一步智能物流首先要搭建自身的公共信息平台,方便供需用户对接、能快速做出反应。其次是网络层的完善,目前无线方面的传播还不完善,速度达不到,容易受到信号干扰、网络协议端口不一样等,无形中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建设,由3G上升为4G就是进步,未来的网络必须满足信息采集系统、信息跟踪系统的需要。最后,是信息安全方面,智能物流的未来将是无纸化操作,一切都是信息传递,货品、运输数据、支付都转化为数字,这就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拦截破解,因此,信息安全也是智能物流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物流作业系统智能化

单实现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也不行,决策管理上去了,但效率依然会受影响。智能化还包括作业系统的全自动化。目前现代物流行业即使应用物联网、云物流技术,可还是离不开人为作业,还处于半自动化状态,降低了工作效率。未来的智能物流要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智能穿戴技术的成熟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技术支持,货物搬运可以是无人搬运车,货物码垛可以是机器人,分拣可以是物联网流水线,运输可以是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向车辆,就连决策管理都可以是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来完成……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完全自动化智能化。

3.3 物流标准的统一化、国际化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影响,现代物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用物流单位不一样、物流容器不统一,物流信息服务的标准也不一样,导致供需双方、竞争对手之间矛盾重重,在操作过程中也提高了转化成本,另外,由于资源不对称的原因,国际化大物流公司已经开始同行业的收购兼并,竞争已从企业间竞争转化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未来的物流标准将会变得统一,否则没有办法接入物联网,进入公共信息平台,也没办法统一管理,终将被淘汰。未来的物流标准也将会变得国际化,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使独立的各物流企业改变为物流供应链中的一分子,使物流企业处于一个整体环境下管理,这就是对企业的一个整合放大,最终由区域性物流转为国际型物流。

3.4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与智能物流同时发展的是绿色物流、二者相辅相成。智能物流在运输中产生的尾气、搬运中无人化设备造成的能源污染、仓储中的化学污染,物流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未来智能物流要摒弃的就是这些污染问题,将绿色贯穿于整个物流供应链,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从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回收抓起。由于未来物流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从终端向生产厂家逆向转移,不是绿色包装不予运输,不符合环保要求也不予运输,从而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书芳.物流现代化与应用物联网的关系[N/OL].(2010-06-22).http://.

第9篇: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 税收筹划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企业管理目标之一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降低成本、扩大收入,税收筹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成为必然。税收筹划是一个选择运用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政策进行纳税核算的过程。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讨和摸索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理论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传统的税收筹划被界定为“纳税人通过安排其纳税活动使纳税最小化的能力”。这种理论虽简单明了,但只以纳税最小化为目标,没有考虑成本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税收筹划中的成本越来越显著,为克服传统理论的缺陷,税收筹划逐渐与纳税最小化目标相分离形成了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有效税收筹划理论。有效税收筹划理论是一种研究在现有各种约束条件下制定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税收筹划方案的理论。

税收筹划的原则:合法性、全局性、成本效益。

合法性:税收法律是调整和规范征纳双方税收行为的法律规范,是依法治税的准则。

全局性:税收筹划已成为触动企业发展全局,减轻企业总体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战略性筹划活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从横向、纵向、空间、时间上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成本效益性:税收筹划是一项全面考虑、周密安排和布置的工作,要纵观全局,充分考虑节税与筹划成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二、物流业征收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复纳税问题。重复征税是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所存在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最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包揽所有物流服务,物流企业通常采用总包后再分包的形势经营。而按照规定每分包一次就要开一次发票,以每次的分包额作为营业额来征收一道营业税,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重复征收的问题。

2.各环节税目、税基和税率不统一。我国现行营业税应税项目所采取的是列举的方式,凡在涵盖在列举在范围之内的课税对象都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应当缴纳营业税。一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应纳税项目时就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导致了税源的流失。

3.抵扣标准不一致。按照现行税制的有关规定,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的课征范围,而政策为了减轻纳税人的部分税收负担,又规定准许将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和销售货物过程中所支付的运输费按照7%的扣除率进行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抵扣标准的不一致。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物流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物流一体化发展。营改增后,货物运输服务纳入物流辅助服务,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物流运作体系。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的理念使得物流企业中各个环节能够按照统一的税率、统一的发票管理、统一的税目标准以及统一的抵扣标准与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的缴纳,体现各行业各企业之间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形成物流企业的一体化运作过程。

(2)有利于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在物流行业内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为物流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收益率,进而使得物流企业可以向专业化方向更进一步。

(3)有利于防止偷税、漏税和骗税行为。营业税改增值税也就是说消除了原来营业税中缺乏“其他”款项,进而有效的杜绝了原本通过制度上存在的漏洞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统一就可以消除原先的混合销售行为,简化了税务处理的繁杂程度,将有效的减少了征收成本。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物流企业的消极影响

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第一,在物流业中占主要地位的货物运输业的税负有明显增加的现象,根据试点方案,上海交通运输业采用11%的增值税税率,代替了过去营业税3%的税率。而运输型物流企业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11%的增值税税率导致交通运输业的税负不减反增。而实际工作中,物流业务上下关联,很难人为划分两类应税项目。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下物流企业税收筹划

1.采购固定资产及应税劳务时间的筹划

根据国务院推进“营改增”的战略部署明年将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营改增”试点的推进情况及全国试点的推进时间,如果物流企业试点范围会在全国推开的话,企业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推迟购买固定资产及应税劳务,这样可以享受到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优惠。

2.对非试点地区运费抵扣发票的筹划

财税[2011]111号附件1规定,接受交通运输业服务,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外,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财税[2011]111号文附件2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试点纳税人对于取得非试点地区运费发票的抵扣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这就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五、总结

税收筹划对当今物流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纳税人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成功实现税负最小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物流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流企业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黎明.税收筹划理论的最新发展―有效税收筹划理论[J].涉外税务,2004.

[2]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原理及其运用[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于红濮.中国物流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