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第1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意义

滇池是目前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滇池污染治理已被列入云南省重点督查的20个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根据滇池治理长期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滇池治理投入资金将突破1,000亿元。由此可见,对滇池的水污染治理进行审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环境审计更注重其中的财务审计与合规性审计,而忽视了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本文结合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的审计实践,对环境绩效审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现状。英国绩效审计开发了如问题解析法、碰头会法、绘制结构关系图等一系列适合于绩效审计的特殊方法,保证了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英国绩效审计已基本形成体系,正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瑞典国家审计署采用的三种绩效审计方法:目标实现法、控制方法、系统控制方法等。其中,目标实现法是指主要检查环境部门完成法律规定的环境目标的情况,将环境目标作为开展环境审计的起点;控制方法是为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国家建立的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某些物质、环境方面的收费、信息披露等方面;系统控制方法,侧重调查各部门为实现环境目标而采取措施以及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

德国环境绩效审计也采取了多种形式:抽样审计、项目审计、重点审计、横向审计、定向审计和措施审计等。

美国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分为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其中,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采访、调查、观察和查阅档案等;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统计定性和定量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国内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现状。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方法,仍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其主要观点和方法如下:

1、对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必要性研究。陈正兴认为对环境审计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审计学科体系,而且有助于指导环境审计工作的实践。宋尉在深化环境审计的思考中提到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新型审计,必须了解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才能搞好环境审计。

2、对采用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常规的审计方法通常也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在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构想中提到开展环境审计的方法,常规的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包括审阅、核对、查询、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

3、对借用相关学科方法的研究。关于借用相关学科方法尤其是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的方法,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宋尉提到环境审计是一种新型审计,常规的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只是这些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应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紧密联系起来。

三、滇池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现状

通过对昆明市政府审计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昆明地方政府几乎没有组织过专门的环境审计工作,在其他工作中伴随进行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内容极其狭窄。通过对调查的深入分析,滇池水域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我国审计立法不够完善,缺乏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准则指导。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仍然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从滇池水域环境审计的实践看,缺乏环境审计准则的指导与规范使得环境审计工作遇到许多困难。环境审计人员在环境审计中只能借鉴传统的财务审计的方法,然而环境审计同财务审计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环境审计有不同于财务审计的目标、方法和程序。财务审计的方法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使得环境审计的开展遇到许多困难。

(二)环境审计范围过窄、内容单一。由于我国环境审计开展较迟,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审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为审计内容过于单一。调查表明滇池水域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审计环保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收支审计当然是环境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环境审计工作不应该局限于此,更多的如环境审计依据、绩效审计、环境经济政策也应当纳入环境审计范围之中。

(三)环境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从滇池水域的环境审计看出,审计人员单独承担专门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任务还有一定困难。环境审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深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不仅要求审计工作人员懂得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一些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环境法规、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从目前审计人员的现状看,还难以适应环境审计的发展要求。

四、加强滇池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初步构想

(一)转变思路,推进绩效审计。对滇池水域进行的环境审计,应该把“评价水污染防治取得的效益――查找效益不高的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水污染防治”作为效益审计的基本思路。在这种思路下,把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的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作为效益审计的基础和素材,作进一步审计挖掘,对治理效益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水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可以将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使审计项目最终落到效益审计上。

(二)积极探索滇池水污染治理效益审计方法。对于滇池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可以尝试效益审计方法。在搜集数据时,可以采取实地观察、问卷和表格调查等方法获取有关数据,同时还可以借用其他学科领域的分析方法,例如市场价值法(即分析水质变化引起的渔业、农业产值变化)、人力资本法(即分析水质变化导致人类患某些疾病的概率,进而分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机会成本法(即分析水质改善后,取水距离的缩短带来的管道建设成本的降低)等,将环境变化带来的收益或损失予以货币化,用以评价水污染治理的环境效益。另外,为了监督评价环保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绩效,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环保指标体系,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对不符合环保指标要求的进行跟踪审计,分清责任,监督环保部门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使环保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积极开展联合审计,逐步提高环境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环境审计既涉及到财务审计,又涉及到绩效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滇池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进修班、组织交流会等形式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合格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方法都不会仅限于常规审计方法,它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将会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其可操作性更强,理论体系也会更加完善,能够在实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最后,希望能向社会推广应用这一针对水污染治理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1.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长翠.环境审计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J].审计研究,2005.5.

[2]宋尉.深化环境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2003.5.

[3]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4.1.

[4]张文华,钱凤.我国环境审计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第2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应用

从当前形势来看,环境污染已经逐步演变成能够影响社会及经济发展进程的弊端性问题,一旦任由该问题继续发展,不仅社会进步会出现停滞状态,经济建设目标更难以实现,这是因为环境污染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直接关联,为了促使其发展结构更加稳固,就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重点优化范畴中,促使经济建设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协调发展,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关键点,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及讨论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从环境监测的理论性研究入手,对其应用作出了细化阐述。

一、环境监测的理论性阐述

环境监测实际上就是以科学技术方法为依托,对目标环境的质量及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在对其参数进行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对现阶段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参数不仅能够当前环境状态的衡量提供科学依据,更能为后续环境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预判,因此也可以说环境监测本身具有先见性意义。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如果过于盲目的开展各项工作,将会直接导致其治理目标发生偏移,并且缺少环境监测的治理工作也将是不完整的,只有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才能对目标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综合衡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环境污染治理能效及后续环境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因此也可以说,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提升夯实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环境监测的侧重点是人为污染,该类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于生活及生产过程,在应用环境监测后就能够根据污染现状及特点,对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衡量,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也能够得到精准反映,这样就能够为相关部门开展治理工作、制定治理流程及规范提供参考依据。环境监测的涵盖面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特点,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的覆盖范围普遍较广,因此无论是基本环境监测,还是噪声及地质灾害监测等,都是污染治理中的重点项目。环境监测能效的发挥程度与应用的技术及设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只有应用技术及设备与实际需求高度符合,监测数据才能更加精准,环境污染状况才能真实反映出来,这就能够为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目前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对于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还不够系统,对于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和采样方式,但目前环境监测的标准还较为缺乏且不够统一。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国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滞后性,目前应用的环境治理技术还较为传统,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足,在遇到新型污染物时,不能提出有效的监测方案和治理措施。

目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与我国实际的环境状况不能完全适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指标滞后严重;二是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受到经费和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环境监测的频次还不高,对实际的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不能准确和完整的反映出来,在环境监测与质量方面,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判定都处于被动的情况。目前我国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污染要素实施监测,但对有害物质的监测还不够系统,且缺乏对一定区域内环境质量的整体监测。

1. 环境监测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复杂,而随着环境污染的状况的不断加剧,污染治理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复杂。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环境监测主导着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方向。环境监测可以有效地排除掉对环境污染治理十分不利的因素,使得污染治理目标更加的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比如,通过环境监测手段可以掌握住第一手的环境污染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不断改进污染治理的手段与方式,从而使得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2. 环境监测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详尽的资料

环境污染治理内容也十分的繁杂,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速,环境污染治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论环境污染治理的内容如何变化,其前提都要求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部门掌握住第一手准确、翔实的数据资料,而这些数据的获得就依赖于环境监测工作。比如,要对一个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治理并制定出相应的空气污染对策,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从而得出一个详尽的数据,进而对空气污染的原因、分类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制定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另一方面,环境监测也是环境污染治理中相关标准制定的前提。标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提,只有明确了相关的标准,才能为下一步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而环境监测则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目标、方向、宗旨及具体的环节,总之,环境监测为相关环境污染治理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环境监测可以准确反馈污染治理成果

在采取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以后,对环境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将会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污染的现状,则通过环境监测的数据结果来体现,环境监测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污染治理的结果,相关环境污染治理部门可以依据此数据对污染治理的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比如,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通过各种空气环境监测手段得到的数据,就可以对这些空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成效进行综合的评价,相关部门可以对现有的空气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综合评估,以决定下一步的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城市空气污染就会有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综合治理方案,有利于城市空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类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理,则不久的将来,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就成为了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环境监测作为污染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怡.关于海洋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

第3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DEA模型[5]由于其科学性强、计算简便、灵活性好且能够提供更多的评价信息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技术效率测算中.但多数的传统DEA模型是在径向技术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产出或投入向生产前沿面径向的缩减、扩张程度的测算只能够在投入或产出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变化会引起技术效率的变化,对于在实际情况下技术效率对径向的要求并不能够满足[6].因此,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提出具一般性的非径向DEA模型[7],而且,传统的DEA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只考虑期望产出的不足,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有期望产出也会有环境污染物等的非期望产出.在本文研究中,同时考虑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采用一种新型的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即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双目标DEA模型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环境效率进行测算研究.

2青岛市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测算

2.1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双目标C2R模型测算与分析根据指标的科学性、目的性、代表性、数据可获得性等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并参照青岛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内容体系,设计了该市整体经济发展环境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本文选取3个投入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重点耗能工业能源消费(万t标准煤)、社会从业人数(万人);1个期望产出指标:青岛市地区GDP(亿元);3个非期望产出指标: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t)、工业废水排放量(万t)(图1).根据图1列出的指标体系,查阅2002—2013年《青岛市统计年鉴》以及《青岛市环保局年环境公报》,获得青岛市2001—2012年12个年份对应图1中的7个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并利用模型(2)进行测算.该评价问题中对应的期望产出偏好与非期望产出的优先控制无差别,我们可以假定每一个DUM中对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权值分别为θ1=0.5,ξ1=0.3,ξ2=0.1,ξ3=0.1.利用EXCELVBSolver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前6列所示.如表1所示,青岛市在2001—2012年期间,其经济发展整体环境效率水平在2001,2002,2005,2010年里达到了DEA有效,对应的α*r=1,β*t=1,并且h=0,其余的年份未达到DEA有效.从产出指标方面对α与β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2003,2004,2006,2007,2008年期望产出效率值大于1,即α>1,说明GDP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非期望产出却未得到有效控制,说明青岛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放松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生态环境;2009,2011,2012年的期望产出效率值小于1,即α<1,说明GDP并未达到最优,但非期望产出却得到有效的控制,说明青岛市近几年开始加大了非期望产出的控制与治理力度,与此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和限制.

2.2各形态污染物治理效率测算为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3个污染治理子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将运用C2R模型对其治理效率进行分别测算分析.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以及可处理性,结合每个子系统的特点,对其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设计(表2).利用青岛市2001—2012年12个年份的数据进行环境污染3个子系统的治理效率测算分析,即水污染治理效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效率.将青岛市2001—2012年的每一个年份看作一个决策单元,利用该市2002—2013年统计年鉴以及青岛市2001—2012年环境公开年报可获得的每个决策单元相对应的指标数据进行C2R模型测算,其结果如表1后3列所示.把水污染治理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进行测算分析,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2,2003,2008,2012年治理效率值为1,决策单元达到有效,说明这些年份水污染治理水平最高;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水污染治理水平相对较高且很平稳.把大气污染治理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进行测算分析,可以看出,只有2011,2012年为决策单元有效,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最高,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水平相对于水污染治理较低.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测算分析,可以看出,2005,2006,2008,2010,2011年为决策单元有效,其余年份虽未达到有效,但水平相对不低,可以说是整体水平较高.

3对策与措施

生态环境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城市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环境治理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污染治理水平与效率的提高一直是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环境效率与污染治理效率测算分析发现,青岛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不能兼顾,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资源环境,同时,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水平不一,水污染治理水平较高,大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水平相对较低.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对青岛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效率,从源头控制污染由青岛市经济发展环境效率我们可以看出,该市经济发展投入的环境资源并没有获得期望的经济增长,或者说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了环境资源,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青岛市在未来发展中应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目前,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中第二、第三产业占主体地位,但同时第二产业又具有“重型化”的特点,也就决定着其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因此,在未来生态城市建设中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加快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从而减少非期望产出,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效率;同时,青岛市应充分利用自身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不断提高旅游品质,以此带动第三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3.2走科技创新之路,运用高新技术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通过效率测算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青岛市对于环境保护、治理的投资逐渐增加,但污染治理并未达到有效,这说明污染治理的效率在技术层面上仍需进一步提高.在污染物产生的过程中,应加快生产工艺的改革进步,设备的升级改造,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在污染物治理的过程中,应提高污染处理的效率,增加污染物处理量.青岛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方面的投入,推进技术进步,缩短环境污染治理周期,从而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

第4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河北省 环境污染 综合治理

一、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环境污染现状

(一)工业污染源从城市转向农村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上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分布调整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而其中的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得当

农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农村环保基础实施相对滞后,大多数农村没有地下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村民们将自家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在田间水渠,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活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和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随着渗透土壤中,如果到达地下水系统,将会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河北省农村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显示,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成分为贡、镉、铬、铅等,污染来自海河流域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严重威胁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

(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根据2012年河北省环境公告显示:2012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4.9万吨,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42.3万吨,农业源排放量为91.8万吨。可见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已经逐渐超过工业点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而近几年,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的环保意识,盲目提高农产品产量,使得农药、化肥、地膜的施用量呈上升趋势。据《2012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6302.37千公顷,其中农用化肥施用量为329.33万吨,农药使用量为8.48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2.69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8248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159.06千公顷。与2011年相比全省农药、化肥、地膜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二、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德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实践

德国注重保护生态农业发展。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农场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定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料,种植豆科植物,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政策上,实施环境保护补贴,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给我们的启示:一是推进农村环境局域化管理。可以从农村的整体规划入手,以村为单位,结合村子自身的农业及景观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环境保护局域规划。二是发展生态农业。例如可利用“秸秆还田”等措施,对土地施天然肥料而减少化肥的实施,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物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还能防治燃烧秸秆所导致的大气污染。

(二)美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实践

美国农村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垃圾处理回收产业链。在美国的乡村,生活垃圾都是由规模不大的、专门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家庭公司来承担,这些公司在当地“比比皆是”,家庭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垃圾车去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并取得一定费用。这样美国农村生活垃圾就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经过收集、回收、处理、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形成一个垃圾回收的产业链。

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村民提高自主意识。政府的法律制度是约束外因,提高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是内因,内因外因相结合才是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二是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过于分散,没有一部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造成农村特有的一些环境污染,没有明确的监管和治理措施,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三、河北省农村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通过借鉴国内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提出适合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1)积极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村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垃圾处理试点工作。多增加一些环保服务站,垃圾处理回收站,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争取做到每个村落都能够设一个能够解决自身污水垃圾的处理系统,村中建立更多的符合卫生条件的厕所,并定期有专人负责清理回收。各级政府要动员村民捐助农村环保设施,为农村环境治理争取到更多的资金。

(2)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在农业生产上,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进而大量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等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采用“秸秆还田”措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防治大气污染。

只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才能将“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而非停留在口头上,真正为村民谋取利益,从根本上调动村民积极性,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5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 环境污染 治理 应用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我国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环境生物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环境生物技术已在环境治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产生、发展及演变与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有着深远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于寻求用低成本解决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潜力。

1.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况

现代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工程原理,利用生命有机体来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目前生物技术应用到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均重视高技术发展的当代,生物技术最被人们看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支柱之一。

目前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与化学、物理等其他技术比较,环境生物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能有效的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是最安全和最彻底消除污染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增强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首选技术,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酒精、有机材料、蛋白等;能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或无废化。

2.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将利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技术,称为自然生物处理法,该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手段,它不但融合了生物自身的特点,如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强等,而且符合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污染状况的加剧,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吸附-降解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生物处理技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技术、LINDE生物处理技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等都得到了充分开发[1]。

2.2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术法与传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技术优点,国内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废气净化处理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美国学者利用微生物代谢净化工业性恶臭气体效果显著,而且不产生二次异臭;德国研究者利用生物膜过滤处理含硫化氢的气体,硫化氢除去率达90%以上。魏在山等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对橡胶再生脱硫过程所产生的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当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2.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积、掩埋、焚烧,其缺点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在处理的过程中有同时对空气、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使其成为可用于农田的土壤改良肥料,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经过生物技术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部分资源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外采用机械快速堆肥工艺,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和粪便、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可以将城市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肥效高且无臭味的蚯蚓粪土而且还能获得大量蚯蚓作医药原料,加上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与鱼类相当,是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优良饲料,可以收到一举数得之效果。

2.4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其原貌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并强化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使其得以修复。该法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它包含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

生物修复技术是80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治埋环境污染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应用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对油轮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此后该技术被不断扩大应用于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国外对生物修复技术非常重视,研究证明采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的一种有价值的、可行的、有效的和优越的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近年来还研发了真菌修复、植物修复以及无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等技术。生物修复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可分为土壤生物修复、地下水生物修复、沉积物生物修复和海洋生物修复等[2]。

3.结束语

生物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环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复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对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进行污染物降解;还可利用微生物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创建高效工程菌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等,这些都是环境污染生物治理的有效手段。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将随着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应用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如何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确保生态环境持久平衡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应当适当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将环境治理作为国家政府工作的重点。绿色化学是一门新型的化学种类,对污染物的处理基本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实现了废物的最少排放。就目前形式来看,绿色化学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政府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将绿色化学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推广开来。

1 绿色化学技术简介

绿色化学是指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且在技术上、经济上具有着很强可行性的化学品或者化学过程的学科,通俗具体地讲,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的技术方法来减少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和生态过程有害的产物。所以绿色化学又叫做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合成、催化、分析等许多化学领域的内容。绿色化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有毒有害物质的零产生,零使用,是一门能够在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门类。

2 绿色化学技术的种类

总的概括,绿色化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其最大特点在于能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节约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并且实现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

(2)膜技术。膜技术通常包括膜分离技术和膜催化技术。膜分离技术包含微滤、超滤、渗析、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渗透蒸发、液膜等。膜分离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可回收有用物质等优点;膜催化反应可以“超平衡”地进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原料的转化率,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3)催化技术。催化剂是化学工艺的基础,是使许多化学反应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无机化学催化剂高成百上千被,酶催化反应温和,控制比较容易,且环境污染小。

(4)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紫外线法、H2O2/Fe2+法、O3/H2O2法等,将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完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5)超声波降解技术。超声波使液相分子瞬间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使所有的有机物在空化气泡内发生化学键断裂、高温分解或自由基反应而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

(6)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由最清洁的高能粒子组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加上等离子体反应迅速,反应完全,使原料的转化率大大提高。

(7)微波技术。微波技术能够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产率很高。

3 绿色化学技术的特点

绿色化学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污染的排放,甚至实现了零排放,采用的是无毒无害的原材料。

(2)绿色化学技术需要在无毒、安全无害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比较高。

(3)绿色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对于自然环境是无污染的,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4 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4.1 绿色化学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大气中的SO2 主要来自煤中含硫物经燃烧产生的产物,绿色化的煤炭生物脱硫技术是今后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常用煤炭生物脱硫方法有生物浸出法、表面处理浮选法和微生物絮凝法等。将煤炭生物技术与非生物乳化技术相结合,提出煤炭脱硫的生物非生物综合新技术,可缩短脱硫时间。在微生物菌种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一方面在采用驯化传统菌种,另一方面还积极研究利用遗传学技术,对脱硫微生物进行改良。

4.2 绿色化学技术在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城市固体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以无害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来进行,无害化填埋对于土地资源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浪费,而且会严重污染土壤环境,而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处理好,将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当前通过采用固体废弃物电力气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而且运行成本较低,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针对白色污染问题,通过燃烧等方法的处理会造成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将绿色化学技术应用到塑料生产过程中,改善塑料结构,实现可降解生物塑料的生产是未来发展趋势。

4.3 绿色化学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最重要的水环境污染源之一,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实现对污水的零排处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热水锅炉零排污技术在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可再生废盐水、煮炉水、冲洗水等废水的排放,实现了废水处理零排放。在对化学实验废液进行处理时,利用绿色化学技术,能够对废液进行有效中和,产生易处理、无污染的生成物,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对于自然水体的污染也十分地严重,通过采用新型的绿色农药,比如生物农药、光活化农药、现代化学农药等,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环境。

5 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来改善自然环境,绿色化学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环境污染治理中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春喜,王京刚,王子镐,魏晖,张朝军;超声波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02).

[2]颜海波,孙兴富.电解和臭氧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实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7)

第7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业污染治理 SE-SBM模型 效率评价

一、引言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是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最多的部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在污染排放总量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虽然中央政府不断加强环境治理,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工业污染治理效果却未能实现同比增长,污染治理效率偏低。效率是基于一定的经济成本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即成本收益之间的比较,是一种经济效率,是对于“怎么做”问题的回答,即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指在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投入、产出率,是对投入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一种反映。对污染治理效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配置治理资源、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在污染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分析。

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

(一)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来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相对于其他DEA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更能真实的反映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的本质。

鉴于方法的选择,紧密结合工业污染治理活动的投入、产出内容,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指标选取如下:

1.投入指标。本文选取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作为物力投入指标,包括废气治理设施和废水治理设施;用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率与“三同时”环保投资率作为财力投入指标,即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与“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率。相对于投资总额,用比率能够动态地反映污染治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规模和力度。

2.产出指标。工业污染治理的产出主要从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控制程度和治理完成之后的工业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即工业环境效果来分析。因此,本文选取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尘去除率、工业粉尘去除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COD去除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这些变量来衡量污染治理过程指标,即期望产出;另外选取单位实际工业总产值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来衡量污染治理效果。

(二)效率测算结果

本文采用1998~2013年我国大陆各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测算,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定基化处理。其中1998~2013年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三同时”环保投资用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各年份的GDP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GDP指数进行平减。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某些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与移动平滑法进行补充。由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故剔除(下同)。本文采用DEA-Solver软件对我国1998-2013年各省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根据三大地区与全国的效率均值,画出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我国省级地区之间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的地区分布和差异情况,本文采用stata12.0软件对我国各省市的治理效率进行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将各省市的效率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类,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禀赋,海南省的污染治理效率最高;辽宁、河南、湖北等大部分东部和中部以及西部的青海、宁夏等21个省市的效率处于中等层次;而西部地区的广西、陕西、四川等其他省份的效率值最低,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效率最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污染治理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此差异有一个直观的展示,画出东部、中部、西部与全国的污染治理效率的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图,如图2所示。从图2的变异系数趋势图可以看出,1998年至2013年我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从横向上来看,东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小,中西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大。

三、结论

本文运用SE-SBM模型对我国1998~2013年30个省市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测评。总体来看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偏低,较大的差异性是各地区污染治理效率的主要特征。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中西部地^的部分省市不能对污染治理的投入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其污染治理效率长期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贾瑞跃,赵定涛.工业污染控制绩效评价模型: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

[2]于文超.公众诉求、政府干预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

[3]Wang H,Di W.The 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township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3.

[4]Li H,Fang K,Yang W,et al.Region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er-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J].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2013.

[5]周泽炯,胡建辉.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3.

第8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保生物技术;大气污染;思考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使用环保生物技术能够改变废弃物原本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了垃圾废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进行废物再利用,节约了能源,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我国从20世界70年代开始,就一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先后两次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也相继建立了很多污染源的排放制度,初步完成了我国空气质量的检测以及酸雨度的检测。排污的许可证制度和大气污染排放量的控制等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但是,时代在发展和进步,新时期必然有新要求,雾霾的出现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解决雾霾问题,又成了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经济建设和大气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大气污染的治理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并且,大气污染的环境监督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大气污染管理制度体系,但是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十分严重的,污染防治政策还有待于完善,投资渠道的组成也比较单一,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总体来说,大气污染的治理程度不是十分理想。

二、环保生物技术的优势和前景

(一)技术优势

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阻止和预防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人类的日常生生活中,利用环保生物技术在获取自己需要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能为日然资源提供了一个自行恢复的空间,是实现日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其它的化学及物理治理技术相比,环保生物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特点。首先,环保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内容,和以往的物理治理方法不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效率要高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它能够快速的处理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同时处理产物和副产物,转变为对人体没有危害的二氧化氮、甲烷、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质,同物化处理方式相比,环保生物技术在处理污染的效率方面和安全性上具有很突出的优势,能够科学有效的处理垃圾污染物,实现变废为宝,治理污染的效率更加高,同时价格低廉,成本较低。环保生物技术基于催化酶反应,酶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蛋白质,能够在常压常温下快速进行翠花反应,同传统的物理化学反应相比,它反应的条件更加的温和,在常温下就能发生高效率的反应工作,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节约了能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省了投资规模。

(二)环保生物技术发展前景

利用环保生物技术,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够更加稳定的获取处理产物,不会再造成二次污染和毒害,如果将环保生物技术进行工业化的应用,就能很好的解决污染的多次转移的问题,提高了环境污染物的再利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恢复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环保生物技术记性环境污染治理,处理污染物的效率高,处理成本低,需要的能耗又比较小,降低了应用和推广的门槛,特别是在初级的环境大气污染中,被应用的十分广泛,世界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环保生物技术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很多新的处理工艺和技术的不断被发掘,例如:好氧技术结合气体污染治理技术、厌氧技术、自动化生物处理系统。无公害的生产工艺等,都将进一步对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也降低了治理的技术难度,从而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三、环保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一)生物过滤技术

环保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进行废气的处理,在适当的条件下,运用固体载体对气体进行吸收,微生物的作用在于可以分解废气,发挥强大的除臭功能。为了保证其过滤的效果,在废弃的过滤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它的生命活动有机的营养物质和所需的条件,因此,在进行废气分解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补充有机成分,同时,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有力的环境,从而保证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其生长和繁殖。现阶段,微生物在进行废气分解过程中,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含氧量以及湿度等。在过滤废气的填料阶段,要选择固体的承载介质,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提供有力的生长空间,填料时,需要较大的面积,保证能够容纳下更多的微生物同时又减少占地空间,结构要均匀,不能有异味,要具有超强的吸水性,方便填料时的营养搭配和保养。

(二)生物膜治理技术

生物膜处理技术,在液体和气体扩散中把废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换,转变气体为液体。在处理过程中,也使得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把液体污染物转移到填料的表面,表面的生物膜又开始进行污染物的氧化过程,在消耗污染物的过程中,也获取了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些污染物用于微生物的污染代谢,另外的一些转变成其他的处理工艺。

(三)生物检测技术的强化

环保生物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它的功能和用途也就越来越广泛和全面,不仅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还能对大气污染进行检测,提供了更便捷、更全面、更灵敏的检测服务,能够对污染源进行分析,进而更进一步探索大气污染的物质转化规律。环境污染借助神物监测系统,实现了环境污染的连续性监测,能够很好的预测和判断环境污染的程度,更好地协助大气污染治理人员开展治理工作。

(四)结合其他的新技术

跨领域的技术合作优势越发明显,环保生物科技与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对环保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环境治理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对于生物数学模拟的研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突破,通过光、电、声等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处理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更加有效的落实大气污染工作。

三、总结

社会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治理大气污染迫在眉睫。环保生物科技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气污染,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园园,吴丹丹,黄振华.用环保生物技术治理大气污染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54-55.

[2]吴兴国,韩建治.用环保生物技术治理大气污染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7,02:44-45.

第9篇:环境污染治理方法范文

贵州省概况

1经济概况

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据统计,2010年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为4,602.16亿元,和上年比较增长了12.8%,占全国排名的第26位。其中,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为625.0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58%;第二产业的总产值为1,800.0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11%,第三产业总产值为2,177.0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31%。

2生态环境概况

贵州省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脆弱生态区,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下渗比较严重。贵州省也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主要矿产有煤、铝、磷、锰、金和汞等,其中煤炭资源的储量最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全省的大气环境,水环境都有严重的影响,“三废”问题也由此产生。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以及《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2大气污染损失核算

随着贵州省工业化道路政策的实施,贵州省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污染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水环境、大气的破坏以及固体污染物的堆积,同时,也导致了水土流失,耕地资源的耗减。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为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本文主要对这3种物质进行核算。本文通过查找数据,选取从2005~2010年的数据进行核算,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贵州省大气污染环境经济损失从2005~2010年的变化。文章中对大气的核算方法采用的是污染治理成本法,即如果所有的污染物都能得到治理,环境就不会被破坏。这通过计算实际治理成本和虚拟治理成本,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分析。

大气污染物实物量通过查找数据得出,贵州省2005~2010年的大气污染物的具体实物量见表1。

大气污染损失价值量核算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得出,二氧化硫的单位治理成本平均为1,250元/t;按照其他行业综合考虑各种除尘技术及所占比重,确定粉尘的平均单位治理成本为200元/t;根据各种除尘器施用的比例及除尘费用,确定烟尘的平均单位治理成本为300元/t(郭高丽,2006;许慧等,2010)。贵州省各种大气污染物虽然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但表2的数据显示出二氧化硫的实际治理成本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其虚拟治理成本在不断减少,这说明二氧化硫的治理水平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烟尘的实际治理成本虽呈不稳定状态,但整个表中的数据显示,烟尘的去除率仍然最高,工业粉尘的实际以及虚拟成本都是不断减少。但总的环境污染形势还是相当严峻,这必须得引起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3水污染损失核算

目前,水环境污染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城市生活污水是最主要的来源。据统计,贵州省2010年废水总量为6.08亿吨,占全国废水总量的0.81%,而城市生活污水为4.67亿吨,占全省废水总量的76.8%。工业废水主要是由于化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他矿产的开采、食品制造及加工等所导致。贵州省是三峡库区的上游区,其水环境对下游区的水资源利用有很大影响。由于2001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颁布,贵州省对于污水治理的政策比较重视,近几年来,水污染的防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方法有人力资本法和市场价值法等,但这2种计算方法在核算的时候主观性因素影响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对于水污染损失价值量的核算采用的方法是恢复费用法。根据杨友孝(杨友孝等,2000)、陈东景(陈东景,2000)、王艳(王艳等,2006)等的研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状况,所使用的废水边际社会成本的平均成本为2.2元/t。2007~2010年废水的排放总量在不断的增加,环境退化成本也随之增长,2010年的污染治理成本为13.376亿元,占本年度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0.29%。从2005~2010年,累计投入的治理费用达75.26亿元,可见,贵州省在对废水治理需要的投入上是相当巨大的。

4固体废物污染损失核算

环境污染除了水污染及大气污染外,还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两大类。贵州省矿产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尾矿堆积,城市生活垃圾的堆放等都尤为严重。本文对于固体废弃物的损失成本核算采用的是恢复费用法,根据杨友孝,蔡运龙(杨友孝等,2000)等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了近几年来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平均边际社会成本为190元/t(蔡婧等,2011)。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较大。虽然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污染治理成本还是很高。2010年,其污染治理成本为1.14亿元,占占本年度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0.02%,六年累计所需的治理成本为10.65亿元。由此可见,这所需的投入相当巨大。而目前,国内的一部分省份对于固体废弃物都实现了零排放,即实现了全部无害化处理。因此,贵州省还需要加大对此的重视,引入高新技术手段,大力整治工业固废的问题。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