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低碳经济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的特征

第1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的设计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风景园林,既与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建设水平相关,还会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从城市环境的构成特色以及与园林主要建设目的进行考虑,重视对不同城市地域特征的了解,让风景园林设计最大化发挥自身美化城市的效果。

1 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分析

1.1 文化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地域人文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使其得以延续,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是一项重要的目的,所以,园林的设计需要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相搭配。比如,丽江、青岛等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就针对旅游城市的特点,让其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展示出城市的风景特色;洛阳、杭州等地设计风景园林,则应突出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内涵。由此可见,地域中包含的人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风格,加强重视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的文化特征,更加突出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效果。

1.2 自然及应用性特征

地域中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形、植被、气候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统一的地域之中,不同的自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比如,以山地为主的重庆、四川等城市[1],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较少种植草皮,因为乔木类对土壤有较强的稳固能力,使土壤能够较好地抵抗雨水的冲刷。同时,乔木具有高大、繁茂的树冠,可以很好地发挥遮荫、避暑的作用,对那些高温、高热地区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不同的自然因素、地域建设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其特有的应用性质,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存在差别,有的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求,园林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园林中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自由应用区,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2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分析

2.1 调查地域自然特征

城市中的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被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绿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2]。所以,设计人员需在规划之前,了解城市具备的自然天气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查阅当地自然地理档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收集信息,充分分析城市中的自然特征,使植被的挑选更加合理。尽量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设计出来的景观会更加适合地域的自然特征,还能够突出园林的自然美,土生植物在园林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生长,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2.2 了解地域文化,调查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目的

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能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民生活之中,通过观察、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掌握城市的文化及风俗[3]。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使风景园林更具独特性,避免发生园林风格大同小异的状况,也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好地与城市风格相融合。比如,杭州的西泠印社是浙江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风景园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金石创作的特色与气质。

另外,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调查不同地域园林设计的投资数额以及实际应用目的,调查投资金额状况是为了在设计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相关植被资源及建设材料,使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应用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调查应用目是为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风景园林最终的设计风格可以与地域建筑的整体要求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3 结语

风景园林的设计只有将地域特征作为主要参考内容时,才能实现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并且实现人文地理、历史与地域建筑的自然融合,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结构状态。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的有机结合,突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地域化特点,使风景园林设计获得长久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观类型而导致地域自身景观特征的丧失或异化,创造属于本地域的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将地域特征进行艺术再现并运用到功能性景观空间的设计中。通过提取项目的五大特点,即浪漫、开敞、共享、个性及生态,创造属于极具普湾新区地域特征的多元功能园林景观空间。

关键词:地域特征;多元功能空间;本土、乡土;专属性景观;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Dalian Cape bay new Shenhai Expressway east of the coastal landscape zone (Project one) engineering design, the author realizes that the landscape creation must strengthen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avoid blindly copying the other natur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concept type that cause loss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features or alienation, create the geographical specificity of local or native landscape, reproduc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rtily and use the functional landscape space to design. Through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action project: romantic, open, sharing, individuality and ecology, creat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space belonged to Pu Bay New Area geographical features.

Keywords: Geographical Features, Multi-functional Space, Local、 Native, Specificity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1.1 区域、区位分析

“普湾新区”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于辽东半岛西侧,北纬39.23°,东经121.58°。属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无严寒之冬,无酷暑之夏,却又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摄氏8.4-9.4度,年平均降水量635-920.8毫米,年无霜期174-188天,日照平均每天7小时。

普湾新区为滨海区域,拥有浓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古称“沓氏县”,旧称“新金县”,是辽南历史悠久的古城。又因出土千年古莲子,得名“莲城”,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有辽南民歌、普兰店鼓乐、清泉寺庙会等。其中清泉寺是佛、道、儒三教并存。

1.2 现状分析

1.2.1 场地现状

本案位于普湾新区内湾核心区的滨水景观带,位于沈大高速以东,环绕渤海湾,总长度约为10公里,分为三部分,北岸沈大高速至十四号桥底,约2.4公里;南岸鞍子河入海口桥南至十六号桥底,约5.6公里;南岸十四号桥底至南22号路与零号路交汇处,约1.3公里。总面积约为139.5公顷。

1.2.2 自然植被资源

基地为滨海区域,具有明显的盐碱特征,周边原生山林植被资源丰富,以黑松、栎树、刺槐等植物为主,水生植被主要有:芦苇、碱蓬等。

1.2.3 海洋生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80多种的海洋鱼类以及多种海洋生物。海洋鱼类主要有小黄鱼、带鱼、墨鱼等。

1.2.4 鸟类资源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吸引来大量的候鸟作为迁徙驿站。主要包括黑领噪鹛、金翅雀、黑枕黄鹂、雀鹰等。

1.2.5 景观风貌现状

自然风貌格局为 “山、海、湾、林、田”等自然特征,景观设计应延续自然风貌特征,创造属于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

“山、海、湾、林”为普湾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海湾”这一独有的自然要素成为本案差异性景观的重要体现。

横纵交错的“海参田”,也充分强调了本区域自然景观的个性,成为展现本案地域特征的主要设计素材。

依据以上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应依托城市自然风貌特征,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属于普湾新区独有的滨海景观空间。

2 设计理念、目标及原则

2.1 设计理念

海浪定格 多元体验

海浪定格:湾区平缓的沙滩,凝聚成隽美的瞬间,形成对滨海生活的定格。

多元体验: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创造多元的“3e”国际性滨海景观空间。

Easeful(舒适的):打造时尚、现代、浪漫的舒适生活及活力商业的开放式共享港湾。

Fashion, vitalit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enjoy life open harbor

Ecological(生态的):创造人类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生、共娱、共栖的和谐生态景观空间。

Feel the romantic atmosphere of the harbour

Educational|(有教育意义的):强调文化性、知识性的人文环境营造,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文脉。

Major lines, large opening sequence landscape, space, color rhythm using

2.2 设计目标

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以共生的生态理论为基本,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以标识性建筑、主题性景观和特色项目为核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海空间[1]。

2.3 设计原则

2.3.1 前瞻性原则

依据普湾新区的总体规划,结合本案周边用地性质,路网关系,地貌形态,轴线特征等规划未来公园的功能性。

本案湾区特点及周边用地属性与悉尼湾极其相似,结合长远规划及周边用地性质确定了公园属性。在居住区相对密集区域、教育组团及滨海商务区营建海洋公园、航海科技公园和商务公园。

2.3.2 统一性原则

(1)平面海浪定格

在海洋文化定格了本案岸边公园的同时,也必然在整体湾区公园定格;在大空间形成浪漫统一风格的同时,一切景观要素也必然在海洋文化下展演。

(2)桥体的“海洋”定格

区内人行桥及区外车行桥统一考虑,均采取“海洋文化”元素设计。

(3)公园的整体统一性

在分隔桥涵时,要考虑到桥涵下公园的连贯性及海洋文化的延展。

第3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意义;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的使用,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目标性和技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道德观、科学发展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转化为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消M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总体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有降低碳排量的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如氢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发电行业中,我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等也尚未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三)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

国外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也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偏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一些国外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对华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我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而言,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外污染行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向我国转移。此外,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移方式向我国家输入危险废物。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相关的限入标准和措施,给予了污染产品转移的机会,这也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方面。

(四)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身其中,同时也需要国民的积极参与,尤以提高国民低碳环保意识最为关键。从消费角度看,我国国民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一是污染性消费比重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二是存在严重的陋习性消费,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排场:要大排量的汽车,毫无必要的私家车出行等等。这也导致污染产品的消费不减反增,已经制约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顽疾。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足迹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研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的生产道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注意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

(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制度是发展的保障,低碳经济要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失灵的时候,法律手段必须发挥作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强化法律约束力,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四)推行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政府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一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方式得到认可,普通民众就会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同时作为公民,我们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第4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1.1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对关键概念的清晰理解和明确定位是有效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学者偏重于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定位,冯之浚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也有学者从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的约束下,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具有“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三个核心特征[3].还有部分学者以全面系统的观点对低碳经济进行了阐释,认为低碳经济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①综合性,即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②战略性,即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③全球性,即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4].对概念和地位的准确界定,明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各自特点,将是未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基础问题.这将使政府工作者、企业和民众形成对低碳经济的准确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低碳经济”,而不至于在诸多发展理念的名词中迷失方向,进而稳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经济结构及产业低碳研究

经济低碳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5],所以众多的路径建议中都会将调整产业结构放在首要位置.庄贵阳认为,我国在重化工业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6].也有部分学者针对当前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主流观点,提出不应只重视结构性减排,应同时关注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潘家华认为,中国要低碳化,靠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受当前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约束,空间有限[7].李健、周慧对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联特征并不相同,即我国各省域产业结构变动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单一、精确的演变规律,因此,应尊重地方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统筹考虑各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不同的关联特征,制定适宜的低碳发展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各地碳减排指标的量化分化等[8].除经济结构的低碳化研究外,关于低碳产业这一新领域的发展也有一些研究.蔡绍洪、和思鹏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研究认为,该模式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9].卞继红从低碳经济的含义和特征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10].李健、徐海成从产业低碳化、低碳技术产业化和低碳产业规模化角度出发,研究了低碳产业的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1].总体而言,关于低碳产业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理念构想阶段.

1.3能源低碳研究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能源部门具有关键作用.史立山认为,构筑低碳经济体系,应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等方面着手,从法律、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统筹协调[12].刘琦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研究认为,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应统筹做好相关规划,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有序开展核电建设,积极推进水电开发,进一步提高火电高效清洁化水平[13].陈柳钦认为,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安全利用等[14].张乃根从法学的角度指出,鉴于目前尚缺少有拘束力的国际技术转让协定,我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期,应根据国际惯例和国情,规制反竞争的专利许可做法;区分专利侵权与合理利用,保障专利技术的转让后续研发;制定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标准和相关专利许可规定;适当强制许可使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大力推进CDM项目开发,促进发达国家在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15].刘卿等研究了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已取得的成绩及当前存在的政策及市场壁垒等问题[16].郑方能等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建议[17].

1.4低碳城市研究

“低碳城市”应当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而是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模式[18].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19].付允、汪云林、李丁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等低碳城市发展路径[20].刘文玲、王灿认为,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21].毕军从城市系统物质流的角度认为,低碳城市建设应包括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22].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应具有如下特征: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能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的实施[23].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是,确立合理的低碳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发展阶段选择降低碳强度目标或总量控制目标;明确重点领域,应着重关注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五大领域;建立适当的保障机制,通过目标考核机制、市场机制和舆论引导,保证低碳规划的实施[24].张京祥认为,对于规划界既要充分重视低碳城市这个新的议题,积极探索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但也要超越“低碳城市”,不停留在片面强调“低碳城市”的层面,更应去建立更大、更综合的生态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过于片面、应景式地强调“低碳城市”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影响规划师更加理性、综合的思考[25].

1.5技术低碳及相关研究

低碳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知识研究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和技术传播系统、科技资金保障系统、科技监督与监测系统[26].我国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产业发展超前压缩了技术创新空间;低碳技术系统性发展差;成本和信息障碍[27].金涌等认为,科技创新推进CO2减排可以有以下方向:强化节能、优化工艺路线、优化替代产品、开发CO2捕集技术以进行利用和埋藏、发展CO2利用技术[28].学者们对于政府在低碳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很多研究,具有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政府在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扩散、转移中都具有关键作用.黄栋研究认为,我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要点为: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能力建设;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29].张发树、何建坤、刘滨运用博弈论方法,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角度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认为,虽然技术转移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但国家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30].王靖宇等研究认为,政府对于低碳技术扩散的不同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单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促进低碳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31].朱翠华研究了政府在企业研发及使用低碳技术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先导性的作用,进行全面的低碳规划设计,通过政府干预使企业的低碳生产成为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选[32].在专业技术的低碳研究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触及.殷素红等以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水泥产业的范围和边界,绘制了技术路线图边界范围链图,对水泥生产各环节的碳减排重要性进行了分级,并提出和分析了水泥产业低碳技术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的各阶段重要性要素及排序[33].袁建华等分析了低碳经济时电设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降低CO2排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34].杨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和数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降耗和减排措施,阐明了低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35].周光海介绍了深圳地铁在列车车辆、工程车辆、车站空调和通风、电扶梯、车站屏蔽门、车站及区间照明等系统中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指出在进行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要对各有关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建设,力求使整个轨道交通工程达到最佳的低碳状态[36].高富强等研究了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应采用先进烧成技术、循环技术等方法实现陶瓷行业的低碳化[37].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没有技术进步,只会发生能耗转移而不会有实质性减少.产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是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38].能源供应、工业生产、交通运输、CO2捕集利用等各部门内技术的深入研究都将是很有意义的方向.此外,在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方面也将是该领域的重点课题.政府是低碳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与低碳技术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及发展策略方面将大有可为.其中,对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培育和管理等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1.6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39].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创造一整套有利于低碳经济生存发展的制度,形成配套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应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调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使其成为市场调控者和服务者,创造低碳产品优势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低碳经营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应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40].中国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如下难点:经济结构的特征与刚性;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低碳技术研发不足;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成本很高[41].付允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42].刘鸿渊等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43].刘慧针对武汉市当前面临传统重工业结构依旧较明显、工业成为重能耗主体、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现状,构建并分析了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线图,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44].低碳经济的系统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取决于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的生产行为与消费者行为,既与纵向层面的部门协调有关,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的竞争合作有关.因此,未来的研究视角应从当前宏观层面的方式与形式转向微观的内在运行机理,在内容上应开展对城市或区域的实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2讨论

第5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第6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以便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也是近年来人类社会应对气候、能源和环境变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同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与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当时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

在我国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经济模式说。如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第二种,经济形态说。如李建建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3]第三种,低碳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如冯之浚、牛文元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4]龚建文主要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5]

我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无论是第一种经济模式说,还是第二种经济形态说,都没能全面的论述低碳经济的内涵,他们分别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低碳经济内涵的。第三种的既是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说,它只是把前面的两种说法机械的加起来论述,并没有强调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的模式而达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等经济形态。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呈现出煤炭比重过高的特点。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而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的这一特点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统消费观念不合理

受传统能源消费观念影响,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自己消费的能源是不是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是不是科学消费。人们只是关心能源具有的效用满足,当能源具有的效用失去后又变成不具备效用的废弃物回到自然环境中。这样人们不仅没有充分的科学的利用能源,浪费了能源,达不到节能的效果,而且产生的废弃物影响生态环境,不利于环保,这种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长期影响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法制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保障。我国虽然非常重视相关政策法律的供给,但仍然很薄弱。目前,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的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除此以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规划与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但是,因为低碳经济的专业性要求有更为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所以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低碳技术滞后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涉及面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涉及到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发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我国长期处于高增长、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对低碳技术的掌握和开发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期,低碳技术的相对滞后,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优化能源结构

1.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途径来实现。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强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节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建立洁净煤、先进节能技术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占全世界开开采水能资源的16.7%。第二,风能发电也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条件。第三,我国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像燃料电池、燃料汽车技术也比较成熟。低碳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和“生物质能经济”。[6]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很多天然的有利条件。拥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如果政府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满足未来新能源的重要补充,就能更好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二)升级产业结构

如果产业结构不同, 那么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2]目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要促进三大产业内部优化升级,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提高第二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工业去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要调整三大产业内部的结构比例和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环保产业的比重,使三大产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建立产业结构的“食物链”;再次,提高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高能耗的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企业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方面设置较高的门槛,抑制高耗能产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科教工作

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做起,大力宣传相关的能源知识,通过典型示范,国家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来引导人们,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法律制度

我们应该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案、法规、法律,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要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

(五)发展低碳技术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能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应用于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

参考文献

[1]崔大鹏.中国梦、低碳经济与国际合作[A].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低碳发展论[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9.

[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1) .

[3]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4]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5]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第7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发展模式;行为主体;异质性;转换成本;转换收益;对称性分布;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污染所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其顺利发展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对旧的技术范式的替代,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而且意味着整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理念的彻底改变[1]。低碳经济具有环境的正外部性,一方面,从世界层面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和气候变暖趋势的减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性公共产品;立足于国家内部,低碳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层面上低碳经济带给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且这种利益在消费过程中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活动主体的低碳转型成本却非一致。如果没有相应的一系列补偿机制和约束机制作为基础性条件,那么低碳经济成本与收益的非一致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主体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动力不足[2]。如果说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涉及到国家、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等众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选择,那么其发展必然需要一种合理的制度体系安排来激励与约束行为主体的低碳行为和非低碳行为,避免出现集体行动的悖论。中国建立了多层级的政府体系,存在着不同属性的区域体系,区域之间无论是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存在差异,这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①。理论上,中央政府可以利用政府权威将不同地方政府的冲突、矛盾行为调适整合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协调行为,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3]。然而回到现实中,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异质性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为基础,其本质是异质主体之间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4]。这种合作行为需要什么样的机制设计既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中国低碳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架构

低碳经济是为应对环境、全球气候的不利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的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5]。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一系列的环境压力下的强制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一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赋予了低碳经济的技术属性,涉及到低碳技术的演化路径和扩散效应;二是低碳经济是以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以低碳转换、产品服务以及消费领域的低碳化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系统,这赋予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低碳经济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属性必然会引发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然而低碳经济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公共性,其发展结果具有外部性。理论上,外部性的治理一是基于私人视角,强调将外部性内部化,科斯定理和法律制度是私人治理的主要手段;二是基于公共部门视角,强调通过罚款、税收、治理补贴、可交易的许可证、行政管制等措施对外部性进行治理,其中对污染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在中国现行的治理结构中,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不仅决定于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而且也决定于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如果将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区域之间异质性及其合作行为就成为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制度决定主体行为,影响着主体绩效,影响着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6]。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政府新的发展理念在生产、消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外源性制度安排,是行为主体内在动力产生的源泉,其协调性表现在区域经济政策体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上。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涵盖了原则、目标、主体、工具和手段。首先,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按照“平等共处、互惠互利、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原则来构建其协调发展的机制。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形成与行为主体转换成本相一致的补偿机制,以保证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一致性。在区域范围内受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产业分布和产业结构。理论上,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既是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也是分工的必然,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异质性是客观现象,然而将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如果在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下,淘汰落后的高碳产业,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必然会有转换成本的存在,必然会给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带来短暂的影响,那么这势必会导致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等行为主体自觉发展低碳经济动力的不足,如何弥补一定区域范围内因高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经济、社会成本,是跨区域低碳产业协调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客观上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上应有专设的协调主体,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不同区域之间因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成本、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补偿制度的供给。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是以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分工协调性和利益协调性为支撑体系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该包括基础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三大机制体系。基础机制的内涵和着力点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政策体系、共性技术体系的一致性,在基础性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形态虽有差异,但其发展内涵却是高度一致的,具有低碳经济的形态特征。动力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分享机制,是保证不同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涵盖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低碳经济是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体系,低碳产业涵盖了能源供给、能源需求以及低碳服务,能源供给包括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方面包括低碳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工业、绿色农业、能源回收利用处理等;低碳服务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低碳发展咨询等[7]。显然地,由于低碳经济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非一致性,在跨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体系架构中就应该建立相应专设区域机构,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协调机构,也就是低碳经济的行为协调主体是地方政府,或是在行业协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设机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显然地,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作用发展才能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既决定于国家相关制度安排,也决定于区域之间的不同行为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合作意愿,这客观上要求不同行政区域范围之间的各地、各部门要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由各地政府或行业组织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下,成立专设区域机构作为协调主体,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协调手段,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地利益,通过产业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使各地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

(一)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以运行有效的一系列外源性制度安排为前提条件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其低碳经济总体目标实现的基础。首先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客观上要求在交易市场上建立起以碳计量为基础的标准谱系和碳交易市场。其次从低碳经济系统组织演化过程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低碳型企业、低碳产业链和低碳产业生态网络三个阶段[8]。任何经济体系都有一定的投入和产出为基础,低碳经济既要求整个经济系统投入环节的低碳化,也要求其转换环节的低碳化和产出产品使用过程的低碳化。低碳经济的生产组织特征及其所内含的生产组织活动的特殊性、客观性要求微观层面的生产组织的能源应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需要相应的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产品市场作为支撑,离不开跨区域低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它客观上要求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应该有一体化的低碳能源供给市场、低碳技术市场、低碳产品市场。碳交易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其建立和运作目的是要打破区域封锁,促进低碳经济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低碳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确保低碳产业的形成,引导产业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有序转变。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种新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对既有生产经济活动方式的替代,它不仅表现为微观层面上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组织生态的变化,这表现为具体的经济活动组织的外部基础设施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致性,它包括了跨区域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不仅要体现未来的生产活动的低碳化,而且应该包括对既有的生态足迹的低碳化处理,前者是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框架内进行的,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低碳生产的激励和对高碳生产的惩罚,后者就包括对已有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的内容。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除对一般性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有着内在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法规的配套,它客观上要求在国家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关法律、法规外,区域之间应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一系列兼顾各方利益的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不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利益表现是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的复合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一般地,随着跨区域横向层面范畴维度的增加,行为主体的异质性必然会增加,受各行为主体利益独立性的影响,如何在保证各区域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又实现更大区域范畴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一套动力机制来保证对受损地区利益的补偿以及对整体利益损害的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离不开专设机构的协调以及正确的协调手段和组织架构。不同区域实则为一个巨系统,发展阶段、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区域在发展形态上的差异。从演化角度看,跨区域低碳经济需要经过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构成要素是不同的[9]。基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运行绩效:一是要促成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一致;二是要促成行为主体在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产业发展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致;三是促成跨区域低碳经济活动行为主体之间的行为一致。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

低碳经济的发育程度与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伦理密切相关,低碳生产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在生产领域,低碳经济直接反映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上。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性机制。受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惯性影响,虽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能够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演化升级规律,能够反映政府干预的作用痕迹,但却不能完整地反映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一个地区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性矛盾,也就是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会因不同区域的不同转型成本而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由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矛盾所在,也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由此可见,基于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低碳产业体系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它涵盖了低碳能源供给机制、低碳能源需求机制和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总体上,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不同的经济区域的能源结构不尽相同,在能源日益短缺的大环境下,煤炭、石油能源市场属卖方市场,凭借其市场实力,拥有煤炭、石油能源的区域极易将低碳化的成本转移到煤炭、石油净进口区域,造成能源低碳化成本在区域之间非对称分布。低碳能源供给机制的建立的目的一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使高碳能源的低碳化,二是要在相应的政策支持下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改善整个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能源需求机制着眼于能源的节约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倡导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的低耗性。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既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也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跨区域的碳交易或建立在碳交易基础上的碳金融既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减碳行为,也是区域层面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发展可以较好地弥补一个区域因低碳转型而造成的经济成本[10]。在这一机制系统内,它的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跨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在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框架内,并在专设机构的协调作用下,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对跨区域的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实行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在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优化不同区域经济布局,确立主体功能区,从而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见图2)。

四、结论

中国的低碳经济是以地方政府的横向竞争为现实背景的,在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合作行为决定着低碳经济的成败。如果将低碳经济的正外部性与微观层面上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转换成本纳入到经济活动主体决策变量中,我们不难发现,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缺乏自主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这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促进低碳经济在横向层面的异质主体之间形成。立足于低碳经济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属性,这套机制可以归纳为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三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低碳经济在跨区域层面上形成,同时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我国低碳经济机制系统,它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其系统化程度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运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3).

[2]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王璟珉,聂利彬.低碳经济研究现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余敏江.生态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际间协调: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

[5]胡志伟、刘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6]卜国琴.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实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3).

[7]于刃刚.低碳经济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8]于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9]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0]刘鸿渊,孙丽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第8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11-02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力倡导,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自古以来,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种经济杠杆,公平得当可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反之则是破落衰败、民不聊生。可见,财税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

“低碳经济”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然而,尽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却没给出其明确的界定。目前,国际上还未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达成共识。中国学术界也对低碳经济的含义展开了激烈讨论,分别从国际公平原则、人际公平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方面作出

界定。

本文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与高碳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在不妨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目标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像生态文明转变。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以其他经济形态相比,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创新性。虽然近年来提出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相比以前用GDP大小来衡量经济发展的传统工业时代进步不少,但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也就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而低碳经济强调用碳的排放量来衡量经济发展程度,通过对碳排放进行量的统计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低碳化,势必会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2.先进性。发展低碳经济要求高的碳生产率、低的碳排放量,这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明显不同。低碳经济强调在减排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代价。另外,每单位排出来的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求更高,这具有显著的先进性。

3.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在当今的能源、气候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如果低碳经济得以顺利发展,气候环境得到改善,新能源的开发、需求得到解决,人类社会势必会产生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将不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由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他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消除贫困为首的发展阶段,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二、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

(一)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起点较低,应该加大政府预算支出。为了保证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稳定性,国家还应把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作为日常性支出,增设低碳预算支出项目。还应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稳定的低碳经济发展。

(二)完善低碳经济税收政策

适时开征碳税或环境税,促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对大量消耗资源的低值易耗品和在消费或生产过程中的高碳产品征收重复消费税,对无污染的清洁产品、绿色产品适当减税,引导消费。

(三)扩大政府绿色采购

政府购买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既能直接调节国民经济,又能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低碳产品采购标准,逐年提高符合认证标准的低碳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并增加强制购买比例,确保绿色采购制度的落实。

(四)发展绿色信贷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充足、稳定、持久的资金保证。在企业缺乏资金开展污染治理和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时,建议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通过银行降低利息率、延长信贷期等方式解决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遇到的信贷资金问题。

(五)建立财税激励的适时退出机制

根据以往经验,针对在财税政策扶持下逐渐发展稳定和成熟的能源产业和新技术等,应该建立财税政策的适时退出机制,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激励政策也应适时放松或转变。

三、低碳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一)改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提高作为考核政府干部经济成果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做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发展规律,导致资源严重受损、能源供给紧张,直接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财税政策也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开征新税种、对现有税制的改革以及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支出力度,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社会各行各业开发新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收入分配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合理规划财政预算及支出比例。这对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的金额和项目体现着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果政府将大部分的财政资金用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开发,加大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势必可以拉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还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征收,要改变其税目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情况,应对消费金额大且多消费于高碳产品或大量耗费资源的商品的个人进行重复征税。

(三)促进和谐就业

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一般具有低碳排放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我国为了顺利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必会逐渐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为居民提供各项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量,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城乡就业人口,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和就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创造就业机会。

(四)优化税收体系

开征环境保护税、惩罚性税、奖励性税和环境复原税等绿色税种可以起到保护和治理环境的作用,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样,对绿色税种的创新加上现有的课税税目构成了完整的税收体系。除此之外,税收优惠是政府支持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免、减、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开展低碳生产的企业来说可能远大于政府的直接投资,这也是政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常用手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相应调整财税政策,从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制度和政策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诉,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税政策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收入分配、解决和谐就业、优化税收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我国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乔彩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J].财会研究,2005,(3).

第9篇:低碳经济的特征范文

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现有的文献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周生贤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付允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将低碳发展作为其发展方向,将节能减排作为其发展方式,将碳中和技术作为其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灾难让世界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模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及其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己经危机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产生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暖工具,其一诞生便背负着明确的历史使命,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对其研究也首先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实践,然后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低碳经济”概念产生于英国2003年的《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该白皮书目的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确保本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7年3月英国《气候变化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明确低碳经济社会建立,为本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制依据。通过政策与法制措施,低碳经济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重视,其影响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如美国尽管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其意识到高碳经济的不可持续,人类必将迈向低碳经济,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制高点,美国从实践层面加大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外,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都从实践角度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通过了立法动议,要求修订欧盟现行的《燃料质量指令》,为生产和运输燃料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空气质量能够达到欧盟2005年制定的《空气污染主题战略》标准等,可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工业部门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工业的发展必须由能源的密集使用作为支持,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因此需要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的前提下,避免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物耗高、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发展低排放高效能的低碳产业。对诸如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优先制定碳排放标准和标识制度,增加行业准入门槛,对高排放行业,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制品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进行限制。

(三)缩小区域差距,全面发展低碳经济

对于我国不同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政策。对于东部沿海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应该改变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的目标,将经济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人类发展三方面共同发展作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将三者结合的总体表现作为考量发达区域发展的基础。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低碳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生活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能源消耗产生的 CO2排放呈上升趋势,因此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创造低碳消费的环境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大低碳生活的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活动,从意识上自觉地建立起低碳消费和生活理念。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举行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讲座,使公众学习到在生活中如何进行低碳生活,学会如何进行节能减排。

三、结论

低碳经济是一种时尚,也是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政府的政策和全民的意识来有效提高低碳经济的实施,使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以此来提高全民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9(1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