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摊经济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摊经济发展趋势

第1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物流;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煤炭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目前仍处于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煤炭资源仍在能源使用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煤炭物流也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逐渐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做贡献,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所谓低碳经济,最本质来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的一种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旧能源的使用比例,开发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空气,有利于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2.煤炭物流介绍

煤炭物流是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炭物流贯穿于煤炭开采、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将所有环节衔接起来的纽带。从最开始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直到完成加工面向市场的煤产品,这中间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煤炭物流来完成的。煤炭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因此煤炭物流十分重要。分析煤炭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煤炭物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低碳经济是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

上面对低碳经济和煤炭物流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经济是当前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物流业是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的行业。煤炭物流的发展依赖于时代经济模式,并受到它的影响限制。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模式是煤炭物流业发展的背景环境。煤炭物流业在当前经济阶段中要想得到持续和发展,必须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发现与低碳经济不相符合的现象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来适应新的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一些小的煤炭物流业,这类煤炭物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形式粗放,利润空间集中存在于规模数量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小煤炭物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变革、关注市场信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二、煤炭物流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源头开采形式粗放,污染严重

煤炭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源头开采。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形式粗放、污染严重您的问题。一些煤矿开采厂由于规模限制,资金技术限制,开采形式粗放。一方面体现在选择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址不恰当。以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为例,一些小的煤矿开采厂在开采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勘测,而是对某一煤炭资源模糊地带进行盲目开采,破坏了当地的优质土壤和大片的绿色植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低碳经济相违背。

另一方面体现在开采设备老旧,开采技术没有随时代更新。在煤炭开采时,陈旧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大范围地破坏土地和山体,间接破坏了庄家和植被,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对开采后的煤炭进行洗选时,就近取水,将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当地的水污染。

2.物流配送方式不合理,成本较高

煤炭开采完成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对煤炭进行物流配送,运输到煤炭加工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存在配送方式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成本和货币成本两个方面,与低碳经济不相适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上车辆难免发生颠簸,煤炭碎渣和颗粒容易洒落在道路上、空气中,带来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煤炭的生态成本。还有煤炭配送断断续续,独立性太高,缺乏配送之间的联系,配送整合度差,增加了煤炭配送环节中的货币成本。

3.煤炭物流与信息技术联系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煤炭物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物流业的局限,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运用少。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使用了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更多的小公司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困境,它们没有煤炭信息交流平台,无法在平台上获取整个市场的煤炭物流信息,也无法了解附近的煤炭物流状况。小的煤炭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无法将自身信息推广到消费市场,发展存在很大局限。信息渠道少,增加了煤炭物流的成本,浪费了运输资源,与低碳经济目标相违背。

4.煤炭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苛

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督促煤炭物流业抓紧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措施。目前,煤炭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苛。一些黑矿场、黑公司仍然存在。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不合法的矿场和公司背地里进行交易行为,不合格的开采、加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些现象急待煤炭管理部门的整治。另外,制订完善煤炭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减少煤炭带来的各种污染。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置,能够对社会上的其他煤炭公司给予警示作用。

三、煤炭物流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低碳经济大潮

1.运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带来的污染

首先,煤矿开采厂应当通过技术勘测发现适宜的煤炭开采地址,在不破坏周围适宜种植的土壤和大片绿色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开采。其次,煤矿开采厂应当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并招聘一批技术人员,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开采煤矿。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例如,山西某煤炭开采公司制订绿色开采战略,在开采中的具体环节中运用新技术和设备,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污染。新开发出来的煤炭开采设备在开采工艺上抛弃了过去的粗糙工艺,变得更加细致,在开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土地和植被的保护。开采完成后,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沙土等内容的填充,防止地表下陷。还有在煤炭破碎、筛选、洗选等环节中,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减少煤颗粒散落在空气中的量,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的污染。新技术可以将洗选后形成的脏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在适宜的地址进行排放,解决了煤炭开采环节的水污染问题。

2.创新优化物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煤炭物流配送环节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当提高创新能力,对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绿色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绿色物流配送供应链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过程绿色化,降低生态成本。主要体现在使用能源消耗低的汽车进行煤炭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型汽车应自带洒水装置或除尘装置,达到车过无痕的效果,有利于地面清洁和空气清洁。还有运输汽车应在煤炭包装方面更加密实,采用厚帆布等进行覆盖,并用绳索、链条等将帆布与车身绑结实,防止煤渣散落造成大气污染。

二是配送方式多样化,降低货币成本。加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之间的联系,提高煤炭作业点的集中程度,争取用更少的物流完成更多的煤炭运送需求,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煤炭信息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煤炭物流业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专供煤炭物流业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物流网络平台。各物流公司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将自己的信息推向市场。这样煤炭物流企业、其他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整体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法律制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人大应尽快完成煤炭物流相关法律的制订,政府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应尽快完成煤炭制度的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煤炭物流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了煤炭开采、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严格限制了煤炭环节的具体内容,有效的压制黑矿场和黑煤炭物流公司的非法交易环节,并对它们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煤炭行业需要严格遵循煤炭物流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免于破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顺应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炭物流业作为在当今社会仍占重要部分的一个行业,需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煤炭物流业仍存在开采环节污染环境、配送环节效率低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针对每项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减少煤炭物流业带来的污染,提高煤炭配送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最终推动煤炭物流业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地区发展不平衡;低碳经济;LMDI分解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5-0038-06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的测算,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人均碳排放于2014年超越欧盟。作为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相继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等行动政策。根据《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我国确定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人均GDP差异巨大,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并进一步产生地区间碳排放转移与碳泄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低碳经济转型造成的压力与挑战,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各地区制定差异化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与碳排放现状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经济活动中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因此碳排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能源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会反映到能源系统上,导致碳排放在地区间的不平等。二氧化碳减排是一个涉及时间、空间和行业的复杂系统,政策制定需要地区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减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解与最终实现[1]。

(一)地区间碳排放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国家给予的定位与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致,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息息相关,最终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各地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碳排放的核算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主题,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2]。参考IPCC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EPS中国能源数据库获得各省各种能源消费量,计算出各省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一步计算出碳生产力①(见图1)。

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五个省份从高到低依次是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内蒙古,其排放量均超过80 000万吨;排放最少的三个省份海南、和青海均只有约8 000万吨,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可见省份之间碳排放的巨大差异。考虑到省份之间人口数量与碳排放总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用碳生产力考察省份之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生产力最高的省份是北京市和广东省,两者的碳生产力均超过0.9万元/吨二氧化碳,北京市该指标更是高达1.79万元/吨二氧化碳。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位居前十,但其碳生产力比较低,都没有达到0.5万元/吨二氧化碳,不及北京和广东碳生产力的一半。碳排放量和碳生产力的差异揭示出地区间低碳经济转型的差异,而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二)产业结构差异

由于行业间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不同行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差异。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能耗强度也是不同的,其中炼焦化工和金属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巨大,其碳排放占工业部门碳排放的80%以上[3],这些部门就成为减排重点关注的部门,关系到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各产业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如图2所示,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五个省份是青海、陕西、河南、吉林和辽宁,这些省份或者是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处于扩张阶段,或者是属于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占比最低的两个省份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省份都基本完成工业化,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余省份的第二产业占比基本都在50%左右,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鉴于工业部门的能耗强度不同,进一步计算出高耗能行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②。该比值最高的省份是河北省,其值高达83.63%,这不仅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还给周围省份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京津冀建立联合行动机制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部分中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宁夏等高耗能产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也比较高,虽然工业化前期或许需要高耗能产业占比提高的过程,但这无疑给碳减排造成一定难度。北京、上海等的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值在30%左右,相对于黑龙江、重庆等省市而言,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实现工业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

(三)能源结构差异

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含碳的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涉及到不同能源的利用问题。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和沿海地区在水力发电和核电资源上有优势,地区间的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2013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70%,在山西、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煤炭消费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煤炭的碳含量更高,产生相等的能量,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于同样是化石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不同地区之间,不仅使用的能源品种占比存在差异,在用途上也存在差异。能源既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也可以用于消费活动,也就是生产端和消费端都会有二氧化碳排放[4]。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差异,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二氧化碳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能源用于消费主要包括家庭取暖、私人交通等,其中城镇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存在一定差距。各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一致,能源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也存在差异。以北京和四川为例,根据2014年北京和四川的能源平衡表,2013年北京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超过70%,其中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比例只占30.37%,而用于服务业的比例达48.62%,剩下的约20%用于消费,而消费部分中90%以上由城镇居民消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3年四川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约为94%,但其中约82%用于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能源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不足6%。能源用途的占比的不同对碳减排的隐含意义是不同的,更多的能源被用于生产活动意味着要在生产端着重落实好减排政策,另一方面在消费端需要加强宣传和强化低碳生活的理念,营造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给碳排放造成的挑战

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碳排放责任划分上会产生如碳排放转移、碳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给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造成一定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仍会存在,因此在考察地区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配时,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一)碳排放转移问题

由于各省能源富集程度和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在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中会产生碳排放转移问题。从碳足迹③的角度观察,我国地区间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是碳排放从能源丰裕地区和重化工业基地向经济发达和产业结构不健全的地区转移,并且碳排放在转移规模、层次上都存在一定区别[5]。此外各省处于一个经济体中,各省的需求不仅会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省际间的贸易对其他省份有相互的驱动作用,对碳排放有转入或转出的作用,即贸易隐含碳问题[6]。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显示,山西、陕西等能源和重化工业富集区域是碳排放净调出地区,表明这些地区是碳排放的受益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减小地区间差距的一种途径,但该过程可能会导致碳排放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实现率先发展,其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同时由于高劳动力成本、高地价等趋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明显的趋势。在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相应的产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随之转移[7]。如果不注意产业转移过程中碳排放转移的问题,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量下降、而另一些地区碳排放量上升的情况,最终全国的碳排放可能不降反升。

(二)碳泄漏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西方国家由于技术较为先进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价值链低端生产、出口高能耗产品,由此产生碳泄漏问题。碳泄漏是全球范围内的外部性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政策,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产品生产被转移到该国,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国家间转移。由于中国各省发展程度不一致,出口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碳泄漏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这些地区都是制造业大省,主要出口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诸如此类的碳泄漏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要求对我国征收碳关税的一个重要依据[8]。

(三)地区间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我国是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主贡献和承诺。目前我国碳减排措施主要分为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机制,自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启动了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七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计划于2017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截至2015年,七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一千多家,累计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已有研究表明,碳排放交易相比于行政命令减排,由于碳减排造成的产出和福利损失都是更小的[9],成本节约也更加明显[10]。

在有序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在控制全国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将减排指标分解下去。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跃碳排放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地区间的政策协调成为一个关键,关系到全国碳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的LMDI分解与碳减排路径分析

(一)双层LMDI分解法

由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存在差异,为考察各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将碳排放量做双层分解。参考Wu et al(2005)的思路[11],各省碳排放总量可以表示为:

Ci=■■■■■■Yi

=■■CIijkESijkEIijYSijYi,i=1,…,30(1)

式(1)中,C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E表示能源消耗量,Y表示产出。对应地,CI表示碳排放强度,ES表示能源结构,EI表示能源强度,YS表示产业结构。下标i表示省份,j表示部门,四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私人消费部门,把私人消费剥离出来是为了考察生产端和消费端对碳排放的影响。k表示能源,8种能源分别是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因为缺失数据,因此只使用剩余30个省市的数据做实证分析。

利用LMDI分解法[12],碳排放增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

ΔCi=CiT-Ci0=■ΔCl,l=CI,ES,EI,YS,Y(2)

ΔCl=■■■ln■,l=CI,ES,EI,YS,Y(3)

式(2)将碳排放增量(ΔCi)分解为碳排放强度效应(ΔCCI)、能源结构效应(ΔCES)、能源强度效应(ΔCEI)、产业结构效应(ΔCYS)、经济规模效应(ΔCY)。式(3)进一步给出了各种效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各省在给定时间段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和增量的构成部分,可以比较得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碳排放变化的分解结果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03年和2013年,数据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出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变量,按照式(2)和式(3)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在该时间段都是上升的,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同,其中山东、内蒙古、河北三个省份增加量最大,都超过了5亿吨。进一步观察分解结果,促使各省碳排放增加的各效应的构成是不同的。仍以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例,虽然三个省份碳排放增加最多,但驱动因素不同,其中山东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而内蒙古和河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能源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效应为负,说明北京和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减少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北京和上海近十年来工业占比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而服务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工业的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分解的五个因素中,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是无法直接控制的,因为碳排放强度与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结构有关,最终仍落实到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在新常态下,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稳步增长,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即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效应。以河北和贵州为例,河北碳排放的三个控制因素中,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远大于产业结构效应,因此河北在碳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贵州产业结构效应明显大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效应,因此对贵州而言,尽快完成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阶段,促进经济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是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碳减排路径分析

我国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也不尽一致,碳减排的责任和压力也会有所区别。LMDI分解结果表明各地区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碳减排路径上需要因地制宜,针对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目标,争取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具体而言,碳排放的减排路径如图3所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产业结构三个主要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往往能源方面的调整也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个方面的最终目标都是发展低碳经济,其中改善能源结构可以通过减少煤炭,增加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实现。另外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增加替代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关于能源使用效率,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和技术进步是两个主要选择途径:合理的城镇化应是结合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中,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来实现,在能源的开发、使用环节减少损失量。在产业结构方面,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碳减排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因此各省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并做好协调工作,争取顺利完成碳减排目标。以北京和河北为例,北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善明显,2013年北京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降至20%,服务业占比77.9%,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未来北京在碳减排政策方面应该注重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河北作为经济大省,在环境压力下能源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2013年河北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根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河北将比2012年压缩煤炭消费4 000万吨,占京津冀控煤指标约60%。同时河北需要着力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个治理重点,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地区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同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对协调碳减排政策带来一定挑战。在做好区域规划,缩小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区域减排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责任和减排目标在地区间的分解,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行动。

1. 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现有的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各试点地区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缺陷,充分做好试点向全国推广的前期研究和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财税、价格、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实操作层面,需要采取一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广泛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跃碳排放交易市场。

2. 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展可替代的能源,以减少煤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天然气无疑是替代煤炭的一种现实选择。已有勘探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并且天然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化石能源,未来减煤增气将势在必行。此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新能源,如日照充足的新疆等地区可以加大扶持光伏发电的力度,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内蒙古可以选择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发展潮汐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项目,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

3. 完善能源品种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改革电价、气价等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成本的倒逼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推进天然气价格和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积极疏导价格矛盾,逐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服务价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

4. 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建立严格的高耗能行业准入机制,避免高耗能行业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造成的产业同构化问题。针对传统行业占比高的地区,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空间。加强对重点高耗能企业能耗的统计监测工作,为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增加对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节能技术向企业实践的转化和推广。

5.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能耗更低,污染更小。各地区在制定产业战略时,应注意差异化和错位发展,如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可以推动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有资源禀赋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自由流动。

注释:

①碳生产力是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对应的平均产出,碳生产力越高,各种物质投入和能源消耗的产出效率越高。

②根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③碳足迹是指企业或个体在生产、运输、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集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BALTA N,WATSON T,MOCCA E. Spatially uneven development and low carbon transitions: insights from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J]. Energy Policy,2015(10):500-510.

[2]齐绍洲,付坤.低碳经济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2):85-92,129.

[3]钱明霞,路正南,王健.产业部门碳排放波及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82-88.

[4]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5(1):168-182.

[5]石敏俊,王妍,张卓颖,等.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J].地理学报,2012(10):1327-1338.

[6]赵慧卿.我国各地区碳减排责任再考察――基于省际碳排放转移测算结果[J].经济经纬,2013(6):7-12.

[7]肖雁飞,万子捷,刘红光.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财经研究,2014(2):75-84.

[8]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1):65-74

[9]汤维祺,吴力波.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基于中国区域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减排政策模拟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3):81-96.

[10]崔连标,范英,朱磊,等.碳排放交易对实现我国“十二五”减排目标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1):37-46.

第3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56-02

党的十七大会议明确地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提升。这个转变并非简单的转变,它是联系整个现代化变革的转变;这个转变也是经济从“增长”方式向“发展”方式的重大改变。本文从陕北经济的实际出发,探讨了陕北经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这些研究和分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究竟何为经济发展方式呢?

20世纪40年代起,关于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基本属于同一个层面,都用于强调各国应将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关乎国民的“馅饼”做的更大些。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 [2],尽可能促进国内产生总值有较高的增长。因而在这一阶段大家的关注点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尽管一些欠发达国家依靠大规模投资和工业化,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但同时失业和贫困人口也相应增加,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社会新问题[3]。

20世纪60年代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含义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和区分。其中,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了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还包括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即经济发展不仅是国民总量的提高,它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终于在学术界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所谓经济发展方式即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一般的数量、短期型增长转变为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一)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区,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两大城市,该地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陕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机会。

首先,陕北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储藏量大。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及煤炭等矿产及能源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如榆林作为中国的资源富集区,其资源状况被描述为“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盐’无不尽”;且目前已探明有8大类48种矿产,具有国内外罕见的资源禀赋。其中,岩盐的探明量约为8 857亿吨,约占全国盐总量的26%,石油的探明储量为3亿吨,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 660亿吨,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6 933亿立方米,其他各种资源如高岭土、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的蕴藏也非常丰富。

其次,陕北地区特有的农牧业资源。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造就了特色的农业和畜牧业。由于陕北地区黄土中的化合物和元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均匀,年平均气温在7—11℃,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000小时以上,因此,该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有红枣产业、小杂粮产业、马铃薯产业,特色牧业主要是羊产业。

最后,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该地区具有闻名世界的老革命根据地旧址,如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住址等;有独天得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如白云上、红石峡、红碱淖、万花山等。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对陕北地区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采利用,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4]。

陕北地区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更多地注重了经济的增长,即在数量上追求成效,加之受到技术水平及管理上的漏洞,在发展中引发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虽然陕北地区有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但整体来看,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很多时候对资源的利用都属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较单一。例如,乡镇煤矿回采率为10%,原油的回收利用率也只有30%;农牧产品也缺乏持续的产业链,只能使当地群众获得较低的回报,没有形成有效的深加工产业;很多旅游景点并未进行深度开发,部分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因服务功能单一或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以旅游资源带动服务、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二是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后果。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仅仅关注短期的经济效应,忽视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使该地区部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植被和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会损害土壤中的有机肥,进而又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力。三是在发展过程中使“城乡二元”的结构凸显,也加剧了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不同产业的差距。

第4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低碳经济是赣州应对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赣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钨矿、稀土资源丰富。钨矿储量约占全国的39%、世界的26%,稀土储量约占全国的40%,但是,能源资源匮乏,缺煤少水无油气。尽管如此,有色金属冶炼、造纸、建材、氟化工等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却很大。赣州没有大型煤矿,煤炭年产量仅为100万吨,但是年消耗量达200多万吨,50%的需求量需从外省调入。赣州市不产原油,原油完全依赖进口。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激增,煤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由于经济、政治等因素引起国际油价节节攀升,以及随之而来的与能源相关的污染与排放等问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也要求城市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低碳经济是赣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赣州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010年,赣州市消耗的化石能源占整体能源结构90%以上,其中具有高碳排放的煤炭又占了70%以上。这种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使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第一,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矛盾。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按目前能源消耗的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种能源可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因此,在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之前,必须降低能源消耗。未来的经济社会必然要向低碳方向发展。第二,为完成减排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将直接影响到赣州经济的发展。总量减排是“十二五”的刚性目标,为此赣州市暂停审批涉及新增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被迫关停了一批高能耗企业。第三,当前的高碳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并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自身生存的基础。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实行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环境、气候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赣州市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有关部门测算,每消耗100吨煤炭将排放3.5吨烟尘、3吨二氧化硫和15吨废渣。其中,排放的烟尘中又含有40%左右的二氧化碳。目前,排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总量中分别有90%和70%来自燃煤。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能源需求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趋势与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根本出路即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发展低碳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从美欧日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公布的刺激经济计划看,都将新能源发展和能源效率提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措施之一,通过政府投资或鼓励私营部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从短期来看,这些投资、计划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而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从更长远的时期来看,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估计,未来30~40年,全球每年投资低碳经济至少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7~2030年期间需要超过26万亿美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巨大,其必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产业引擎。为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抢占“低碳先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赣州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发挥赣州资源优势,依托赣州香港工业园和台商创业园,大力发展生物制药、氟盐化工、稀土发光材料及节能灯具、稀土贮氢合金、稀土抛光粉、钕铁硼永磁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等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新能源是指石油、煤等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核能。赣州市可以重点开发太阳能、核电和生物能料。赣州日照充足,开发太阳能具有一定优势。赣州水系发达,铀矿资源丰富,建立核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可发展沼气、生物质固体液化燃料和生物质气化,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建立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构建低碳社区,加快对现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发展城市低碳交通,倡导发展天然气公交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鼓励人们外出时选择步行、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实现城市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钟师鹏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第5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广元地处四川北部山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镇”、“川北门户”之称,是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地区。全市辖四县三区,行政区域面积16314平方公里,人口310万。全市第一、二产业比重占60.7%,2009年GDP270亿元,在四川省排名17位,人均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为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广元市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低碳建市”的发展战略,把职业教育列入地方经济社会重点发展的“七大”板块,全力实施职教资源转化,大力整合资源,高起点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推进职教体制和机制创新。坚持集团办学,打造职教特色,探索出“园区引领、集团办学、特色发展”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目前,职业院校在校学生7.1万余人,职普比达到5.1:4.9,全市建有高职院校2所、技师学院1所,中职学校22所。其中,建成省级示范中职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十一五”期间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10余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70万余人次,基本形成了灵活多样、多元并举、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典型。

二广元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1政府统筹,集约发展,为职教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一,政府统筹。广元市政府把职业教育列入资源转化战略重要内容,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和市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七大板块”,即能源板块、有色金属板块、农副产品板块、建材板块、电子机械板块、旅游板块、职教板块。以布局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做强做大规模为着力点,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乡职业教育网络构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灾后重建和教育结构调整中突出优先发展地位,在资金、政策、机制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连续3年超过普通高中,职普比达到5.1:4.9。

第二,园区引领。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精神,解决制约地方职教发展的瓶颈问题,2006年广元规划启动了“广元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职教园区作为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位于市城区,占地2074亩,投资10亿元,入驻职业院校5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职教园区已成为全市公共的职业技能和师资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产教结合等方面开始彰显引领、聚集、示范效应,职业教育园区已成为全市人力资源转化的主战场和川北职业教育基地的核心阵地。

第三,集约发展。集团化办学,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多元化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优势互补,推进职教资源转化战略,促进职业院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按照“政府指导、龙头带动、校际联合、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理念,由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地方17所职业院校,24家企业和行业,组建了广元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院校在专业布局、教学标准、科研开发、产教结合、人才培训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广元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增强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与影响力。

2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础,为职教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体制机制创新。政府坚持把职教资源配置与扶优淘劣相结合,打破行业隶属关系及所有制性质等界限,理顺教育和行业、劳动保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关系,采取划转、合并、迁建、改制等办法,先后对10所学校进行重组合建,全市职业院校由30所调整为25所,在四川省电子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广元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时,大力推行“办学主体获益、地方职教发展”的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兴办职业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通过统筹改制整合的10所民办职业学校中,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达到全市职校生总数的40%,发展基础、服务能力和办学效益极大增强。

第二,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政府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大力实施职教攻坚,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累计投入重建资金10.5亿元,异址重建职业院校7所,所有重点职业学校投入均超过5000万元。与2005年相比,全市职业院校校舍面积由26万平方米增加到68万平方米,办学基地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展速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第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多措施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打造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大力推行“双证”制度,精细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评价体系,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基础、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跟踪服务。近四年来,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超过了98%。

3专业对接产业,突出特色,为职教发展注入内生活力

第一,专业对接产业。根据全省“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战略和广元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广元重点发展的“能源、有色金属、优势特色农业、建材、电子机械、旅游”等支柱产业,科学设置专业,重点加大电子信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软件技术、旅游等紧缺专业建设,从财政投入、师资、设备、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大扶持,逐年增加对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的改造和建设投入力度,促进骨干职业院校的改造升级,建成高职院校2所,重量技师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学校6所,省级重点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学校1所,省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个。

第二,服务“三农”,培养适用人才。充分利用重点职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业学校,围绕地方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扶持涉农专业,实施产教合作、农科教结合,加快培养农科技能人才。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采取送教下乡、送教到岗,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34万人次。

第三,校企联姻,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推行校企联姻,培养培训大批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条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为企业推荐员工,为企业开展培训,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和师资锻炼岗位。突出并不断丰富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企业和震后落户广元的企业的合作类型,努力提高合作效益,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使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基本相适应。近年来,广元市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和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职业学校办学经费难以满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2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3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布局

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布局,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为适应区域重点产业调整、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要通过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4提升教师素质

广元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改善,但教师队伍还不能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必要在高质量高职院校建立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基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从企业聘请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5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努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三是加强中高职对接,建立中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满足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四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刘增丽.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4).

[2]张晓松.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

[3]孙焕利,周厚斌.青岛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第6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阜阳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交通便捷,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皖北地区乃至黄淮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对外贸易、物流中心以及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中心,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随着我国畜禽生产规模愈来愈大,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人类以及畜禽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愈是突出。为促进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和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针对阜阳地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调查进行了研究和综合分析,对当地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以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阜阳地区的畜牧业概况

阜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适合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适合广泛发展生猪、黄牛、山羊等畜牧业产业。2012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73.7万吨,实现畜牧产值161.3亿元,其中生猪存栏267.5万头,出栏527.9万头;牛存栏31.6万头,出栏30.2万头;羊存栏126万只,出栏217万只,全市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3%。通过畜牧发展的转型,规模化养殖场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和措施得当、有力,切实保障了畜牧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2 畜牧业循环经济理论

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污染治理与经济一齐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契合党十提出的生态中国、美丽中国、低碳发展的主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

3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3.1 畜牧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畜禽养殖需消耗大量的植物性饲料,同时排放大量的污物,而废弃物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经相关处理就可以被制作成肥料、生产沼气、产生饲料和养殖其他生物等,有利于促进种植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循环经济模式。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节点上,在保障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兼顾污染处置和打造畜牧业循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3.2 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粪便和恶臭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也会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和板结,从而严重影响土质。在各种资源日趋紧张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新型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是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3.3 公共卫生的迫切需要

对于传统畜牧养殖产生的动物粪便以及废水等,89%的养殖户选择将其直接排入地下,35%选择暴露丢弃,用作肥料直接使用的有77%,而用于制作沼气和基料的分别只有14%和24%。污染物不能合理处置造成大量微生物繁殖和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暴发。此外,在投入品中过多地使用精饲料和添加剂、激素、抗生素也极大地危害到公共卫生安全。

4 阜阳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畜牧业循环经济养殖基本模式是利用较少资源满足畜禽养殖的最大要求,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再利用、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持续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对阜阳地区畜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的规模化养殖模式,笔者结合区域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本地区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探索。

4.1 营养调控措施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使用绿色饲料,减少畜禽污染物的排放。世界先进水平肉猪的料肉比为2.4∶1,我国为3.5∶1;肉鸡的料重比为1.6∶1而我国为2~2.2∶1,这表明我国的养殖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大量的饲料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粪中NH3等臭味气体的排放,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2 粪便的污物资源化措施

4.2.1 粪便的发酵

将粪便中温堆放20d以上,高温酵解后可作为有机肥料施于土壤,该模式对于土壤的改良、工业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阜阳市部分地区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利用辖区内养殖肉鸡的优势,把鸡粪堆肥然后用于种植草莓,实现了粪便的合理处理,也带领农民实现了产业多样的转变。还有的通过对粪便喷洒生物菌群,加速其发酵速度,然后供于鱼塘;或采用生物发酵床生产技术,既实现无粪尿排放,又能满足猪自身的生活条件和原有生活习性,从根本上提升了猪的健康活力。目前,阜阳全市有69家养殖场利用了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生物发酵床面积达6.1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2.2 粪便的转化

制作饲料或者有机肥。该种模式主要是将畜禽产生的粪便通过加工后作为猪只的饲料原料,或者是通过发酵处理加工成有机肥。禽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源。另外,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原料加工成后也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

4.2.3 构建以沼气为纽带资源的利用模式

利用沼气池发酵,积极探索“养殖一沼气一种植”、“养殖一沼气一果园一鱼塘”、“养殖一沼气一蘑菇”等一系列循环经济模式,能有效实现能量的转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我市有130多家养殖场均采用了该循环模式。

5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宣传。要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建章立制。通过深度调研并结合地区养殖特色建立相应制度,帮助和扶持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到位,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环境保护的法制环境;科学谋划。阜阳地区人多地少,养殖业规模较大,急需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有关部门应尽快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精心谋划,循序渐进,科学发展。

5.2 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创新经济措施

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粪便再利用的能力,加大污染减排的督查力度。对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处置,达到无害化标准后再进行填充还田、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在养殖业方面积极探索“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有能力处理污染物,进而树立循环、绿色、环保的理念,积极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第7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研究背景

中原经济区,其空间分布具有多中心结构。中原经济区的成立,其核心区域是否会发挥本地市场效应,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以中原经济区为例,采用计量工具分析产业集聚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关联程度,对中原经济区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检验,试图找到中原经济区现阶段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心一”模型中获得启示,并以此促进中原经济区核心-结构的形成,推动中原经济崛起,

二、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

市场规模的概念很广泛,包括总体收入、人口、消费、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本文选取了地区GDP、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土地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个指标来代表市场规模,并用这些数据来检验市场规模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在这里使用各行业的从业人数来表示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设计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S是产业集聚的程度,使用每个城市中行业从业人数比例,解释变量包括各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在岗职工工资总额(gz)、年末总人口(rk)、社会商品零售总额(ls)、城市建成区面积(td)、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tz)。所有数据都使用单个城市占整个经济区的比例来计算,使用2003-2011年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的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及其各城市相关年度统计年鉴。

表1产业集聚与市场规模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为1%,5%,10%

从表1中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只有少部分行业与市场规模有一定相关,大部分行业还没有产生较大的集聚力。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批发零售业,具有一定的本地市场效应,产生了一定的集聚力,但是集聚的力量还比较低,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区。其中,与市场规模相关的因素主要是GDP、在岗工人工资、人口,其他的选取的指标,在目前发展现状下,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说明本地市场效应在郑州都市区不显著。从表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州都市圈还没有形成核心区,中原经济区的集聚现象还不显著,经济发展比较分散。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郑州,则需要发展多样化、规模化、综合性的产业体系,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互补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前中原经济区仍然是没有形成典型的核心-的经济结构,郑州作为发展中心,还没有起到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在最新提出的中原经济区战略背景下,郑汴洛要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契机,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要素资源和项目向功能集聚区集中,实现“区域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扩大规模效应,增强区域经济优势和影响力。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轻纺、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引领整个中原经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原经济区核心圈的郑汴洛三市要发挥郑汴洛的区位优势、集聚和辐射效果。郑汴洛要抓住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契机,带动各类要素市场的发展,除了保持第一、二产业的优势外,重点发展教育、信息、现代物流、金融、现代商贸、商务服务、会展、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区域服务的综合功能,突出郑汴洛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断强化综合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在中原经济区中的首位度和国际影响力,引领经济区全面进步。着力做大做强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所组成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利用这些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整体实力较强的优势,以城市集群的力量来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河南县域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将一大批有条件的县城打造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实现多点开花,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冯德显.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1-4.

[4]焦锦淼,喻新安.河南“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5]王伟光.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6]吴海峰.加快郑洛工业走廊发展和升级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8(10):10-12.

第8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77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47- 04

1 新建地方高校的现状与转型发展

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提供的权威数据表明,20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迎来了扩招,一大批专科院校先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不仅组建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由于绝大多数办在省城以外的地区,所以又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这些大多从专科升格发展而来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加快办学转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新建地方高校的蓬勃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它们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间既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引导,也有经济层面的迫切需求,还有历史还原层面的欠缺补账。新建地方院校的产生带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普遍存在着发展规模过快、专业设置与地方脱节、师资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弱、生源质量差等问题,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地方财政成为高等教育投资,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从而依托地方经济资源和实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服务目标的见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更加突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模式下,正确理解和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功能,无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新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新建地方高校的目标和定位,应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也符合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高校只有以地方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新建地方高校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担负着为地方发展服务的使命,因此不可能走老牌本科院校那种研究型发展道路,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一条独具学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转型之路,是这些新建地方高校的主要诉求。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价值,新建地方高校都进行了转型探索,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新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还不太理想,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与引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从专业设置、师资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配套实施,但加大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在地方高校与区域合作发展方面面临困境,表现如下。

2.1 新建地方高校的教育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脱节

王旭东认为,一部分地方高校仍未认识到社会服务对高校本身发展的重要性,上级教育部门对高校和高校教师也鲜有社会服务方面的硬性要求,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也未列入高校和教师的发展考评之中,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关注也仅仅局限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点上。

2.2 新建地方高校没有发挥高校教育的规模效益,地方特色不足

从社会需求来说,不同的大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地方高校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新建地方高校应承担起地方人员教育素质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的教育职能。然而实际情况是地方高校模仿重点高校,单一化、模式化趋势明显,盲目模仿、办学趋同已经严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新建地方高校大多从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设置重复度高,缺乏地域特色。雷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由于专业设置雷同,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导致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3 新建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创新度低,技术转移形式单一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科研成果的科技含量与市值被充分打上市场化的烙印。新建地方高校的科研创新度低,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大部分新建地方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转化体系,缺少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的专业队伍。产学研合作仍然处于规模小、单一化的模式,尚未形成合作发展和衍生发展的机制模式。由于产学研力量分散,地方高校主要以技术转让的形式或简单的合作发展方式开展与企业的合作,而技术转化后只有10%的成果能取得较大效益。许多大型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存在担心,对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兴趣小,转而采取了购买现成设备的做法。

2.4 新建地方高校科研资金短缺,投入主体仍靠政府

新建地方高校大多处于经济不发达的中等城市,政策上的约束大,社会融资渠道狭窄,科研资金短缺严重,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2007年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为186.6亿元,其中,政府部门财政投入92.12亿元,是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仅为7.27亿元,资金规模较小,所占比例不足4%。因此,拓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渠道是激发地方高校活力、增强地方高校科研动力的重要问题之一。

2.5 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的机制和制度亟待完善

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受现有环境条件下多重要素的制约。高校师生、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人员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互动机制。机制的良性运转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支撑。地方政府对当地高校的政策支持,高校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需要实实在在的制度来规范。当前,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的制度还不完善,导致互动机制不畅。这也是我国新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分类及评价

大学发展的本质就是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新建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虽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但它们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道路。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合作模式也存在着不同类型。

3.1 基于不同主体的合作发展模式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包括地方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这里的中介机构专指科技中介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科技中介机构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服务纽带,能快速在地方高校和企业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基于主体的主导地位不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地方高校主导模式

地方高校主导模式又称为“地方高校营销模式”,是“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以获取科研资源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目的,主动与产业界合作的模式”。然而,单独依靠高校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时就需要地方高校利用营销方式将自己的技术推广出去,积极寻求合适的企业与之合作。当前,高校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技术转让、专利出售、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

3.1.2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基于企业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从而导致对技术创新的迫切希望。随着国际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面临激烈的技术竞争,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的开发、工艺设备的改造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利用高校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3.1.3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又被称为政府推动型合作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居主导地位,由企业、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优点在于:政府通过决策,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对全局进行优化统筹。在这一模式中,政府-高校-企业形成了“三重螺旋运动”,不断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合作的健康高校发展。

3.1.4 地方高校的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一体化模式

地方高校、企业一体化模式是指研发主体和生产主体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独立实体,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这种模式类似于衍生企业的模式。衍生企业是连接科研成果与商品之间的桥梁,让不断衍生的企业间高度联系,形成了一条无形的创新链。

3.2 基于不同合作方式的合作发展模式

3.2.1 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是指高校将其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卖给企业,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牟利的合作模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高校自身在科研中产生的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给企业;一是企业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高校进行研发,项目结项后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中。技术转让模式是一种新兴模式,从国内外技术转让模式的实践来看,成功率不到20%。主要原因有三点: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合拍,和地方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地方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吸收能力有限,科研成果转化的费用较高,企业无法承担;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技术转让这种合作模式的进行。

3.2.2 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模式是指地方高校利用自身智力密集、思想活跃、学术交流频繁,信息占有量丰富等优势为当地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和运用等方面的服务。因这类合作模式简便易行,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3.2.3 委托开发模式

委托开发模式与技术转让模式都属于比较简单的技术转让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作为委托方,地方高校作为受托方,委托对象是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一般由委托方提出要求并提供资金,由受托方研究开发。这种模式的特点:一般都是由企业提出要求,由企业推动合作的进行。企业提供开发资金,委托开发的风险和权属由委托合同规定。合同的内容包括权利归属、委托风险的承担、委托金等事项。委托开发中,受托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企业在整个委托开发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对于地方高校如何开发何时开发只能由合同规定,企业并不能直接干涉。高校对于企业将如何使用技术和如何转化技术也没有权利干涉,地方高校与企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

3.2.4 大学科技园模式

大学科技园是依托科研型高校来设立的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面共同组成的组织群。以高校为中心,与专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密集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功能。这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二是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能促进提高高校技术水平。大学科技园对高校的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新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的现状来说,发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新建地方高校可以牢牢立足地方,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开展实用技术研究,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2002年周口师院从周口师专升本,是典型的新建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周口师院地处豫东大平原,农产品种植业发达,人口稠密。针对这样的地方特点,周口师院可以把研发重点放到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口卫生、医疗保健上面来。建立以此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区,并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构建区域产业群,共同推动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3.2.5 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基地模式

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基地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和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这种基地实质上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中介机构,具有联系枢纽的功能。其简单的公式表述是:地方高校+企业=科研基地。地方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多赢局面的合作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合作方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多赢局面;科研基地研发的技术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科研基地成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的中试基地。但是,共建科研基地也具有一些局限性:第一,对合作各方要求比较高,合作较难成功。因为科研基地不仅需要有效整合合作各方资源,还要顾及合作各方利益的平衡,再加上一般技术公关的风险,合作难度较大。第二,基地的运营和资源的调配难度较大。由于各方的领域和处境各不相同,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合作者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4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对策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新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但成功的合作发展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地方高校自身的因素,诸如科研能力、区域归属、科研定位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双方合作能否成功,又有地方高校技术辐射范围内的地方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度、企业自身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企业的战略定位等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4.1 转变观念,注重应用性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应定位准确,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应用性研究,加强实用技术推广,着重关注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需要,通过科研攻关、产品开发、专利许可、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努力提升地方高校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型学科建设时,应积极聘请社会、企事业人士参与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科研计划制定等工作中来,转变观念,加快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4.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发展模式

产学研属于不同的部门,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但产学研三方的本质上存在必然的联系。地方高校作为学、研的主体,主要任务是传承知识和知识创新,产,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企业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学研实质上相互依存,共融共生。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就是产学研。因此,理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产学研的关键所在。在实际操作中,要以企业为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申请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高科技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带动地方高校以地方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地方高校自主创新,构建以地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发展模式。

4.3 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合作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吸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是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资金非常有限,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融通功能,积极寻求潜在的市场投资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1)财政拨款。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对市场前景预期良好,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的项目进行专项拨款。这种财政投入具有引导性质,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为降低成本风险,可以考虑采取分阶段投入财政拨款的方式。

(2)税收优惠。地方政府可以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通过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投入。

(3)融资担保。通过探索建立科技型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新型融资模式、融资手段的研发和推广。制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实施办法,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4.4 完善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

在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中,除了企业、地方高校、当地政府外,还需要一系列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协调各方利益的功能。它们是双方合作中的催化剂,能更有效的促进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的产业联盟。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充实科技中介机构的人才队伍;最后,要加强行业自律,发展科技中介行业协会,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3]孙秀芝.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形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第9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E-commerce analysis, and then explore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E-commerce applications and trends.

Key words:“fourth party”logistics; E-commerce; trends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势必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愈加紧密,一方面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物流业对电子商务的生存影响更是不可忽视,2010年电子支付市场的规范和完善,第三方物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其需求,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物流体系应运而生,这就是“第四方”物流体系。

1“第四方”物流体系的产生与应用

“第四方”物流也只是国内近年兴起的物流概念,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电子商务企业急切需要能够为他们提供物流信息的便捷平台,以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四方”物流体系应运而生。第四方物流集中了信息技术、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以最节约成本和高效的咨询服务为物流的采购及配送提供最优化的信息服务,提供给客户最佳的选择。

“第四方”物流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客户或企业的需求提供最优化的物流信息方案,扮演中介物流信息咨询组织的角色,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一体化的难题,为顾客及企业在物流配送环节最大化地节约成本和时间,为企业选择物流采购服务商提供导航作用,并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第四方物流具有很大的集成功能,能将专家、物流企业、货物供应商以及企业客户,由管理者对这个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从而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物流供应市场。

2当前电子商务中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电子商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是整个电子商务的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物流供应链环节发展缓慢、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过高、以及尚未建立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管理水平偏低,现代物流业发达程度欠缺,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电子商务企业缺乏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国内像宝供物流、中远集团这样功能完善的物流企业并不多,而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本身实力不足,无法跟宝供这样的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基础设施又尚不完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较少,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2.2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随着电子商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已无法适应快速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大部分的传统物流企业尚未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不能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信息做出快速的市场反应,许多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设施相对陈旧,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从2009年的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只有39%的电子商务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而且整体信息化的服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2.3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采购信息服务缺乏个性化服务

在追求服务个性化的信息社会中,衡量一个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在于它是否能够为客户或企业提供最佳的服务,能否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能力将有限的服务资源与市场服务需求进行有效匹配,也就是常常说的“个性化服务”,让客户或企业享受到VIP的待遇,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实行一对一营销更易于弄清客户的真正需求,确定服务的战略重点,使服务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而当前的诸多物流企业恰恰缺乏个性化服务项目,无法有效地了解到不同企业的需求。

3现代“第四方”物流体系产生的必然性

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更加注重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之间的对接。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的物流服务一般只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根本无法跟上电子商务对物流运输速度及效率的要求,据最新数据统计,2011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一日的成交量达20个亿,而促成如此庞大交易量当然少不了物流的辅助方能完成,恰恰需要一个能快速反应市场对原材料供给和运输的物流体系。

而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没有为客户或企业提供采购信息的优化方案咨询服务,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却迫切需要这样的优化方案,以达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减少成本和物流运输时间。物流的信息化服务的呼声随着电子商务交易的频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物流信息化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建立一个物流信息市场平台,通过控制物流信息,结合企业对物流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最佳优化方案,提高物流运作的自动化程度和物流决策的水平,达到合理配置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要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努力探索以物流信息化流动为主的,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信息咨询平台。

4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第四方”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电子商务强大的发展势头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未来将越来越依赖高水平、快速的物流网络提供流通信息,这就势必要求“第四方”物流不断提升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搭建一个庞大的有效的快捷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于电子商务市场。笔者认为未来“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

4.1越来越强化信息化技术与电子商务之间直接的耦合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和电子商务贸易的规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看到了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以及利润空间,较发达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较高的电子商务的普及无可厚非是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整合也依赖于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当前我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电子商务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也不高。因此,第四方物流要想迅速发展壮大抢占市场不得不依靠集成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才能将卖方的产品安全、及时、准确地送达买方客户指定地点,让客户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他所需要的产品信息,同时也使得物流实现了区域共享、全球物流信息一体化的目的。

4.2要完善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建设就必须加强信用体系的建立

在我国,第三方物流还未发展成熟,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之间市场和客户的相似性使得两者很容易出现相互竞争的局面,第四方物流要取得客户和合作方的信任比较困难。第四方物流实际是一种虚拟流,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独立完成,作为一个供应链集成者就意味着要分享、掌握行业内部成本、采购、库存等相关信息,对于其本身来说就需要较强的经验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来整合战略合作伙伴。而第四方物流只对企业做物流的优化设计和规划管理,不参与具体操作,具体操作需要靠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实现,因而与第三方物流较好地进行协调合作是第四方物流服务成功的关键。由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要承担信息被利用的风险与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进行一定的信息共享,造成对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外包黑洞”。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着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信任问题,不完善的三方市场信用体系是制约第四方物流发展的症结,要完善第四方物流的建设,就必须加快加强三方信用体系的建立。

4.3建立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快新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第四方物流是各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整合与共享,以达到最快、最有效率的为客户或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我国今后的第四方物流发展应更加注重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建立一个公共信息的平台,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整个物流信息能解决从卖方、中间托运人到买方、物流供应商资源的整条供应链过程的问题,并且提供最佳方案。此外,第四方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新型物流人才,目前我国第四方物流人才相对匮乏,各大高校要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人才,打造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管理队伍,以促进和保障未来第四方物流的顺利发展,提升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总之,第四方物流就是提供物流系统的设计师和整合者,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新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慧梅,温泉. 我国开展第四方物流存在的问题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1(4):108-109.

[2] 李晨毓. 电子商务模式下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探索[J]. 经贸观察,2008(6):66.

[3] 刘瑞生,杜洪礼.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策略分析[J]. 物流科技,2011(2):5-8.